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生导师,如果不注意说话的内容和技巧,很可能无意中给孩子的心灵留下阴影。聪明的父母常说下面5句话,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尊重、被期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1、“这件事还可以怎么做”培养价值感 比如陪孩子做手工课,遇到困难,不知道该怎么做。此时,父母在指导孩子做好一件手工之后,就可以问问他:“除了教你的这种方法,还可以怎么做呢?”这句话能启发孩子的想象力,让他慢慢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久而久之,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多了,自我价值感就慢慢养成了,这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石。
2、“什么事都可以跟我说”给予心理支持 从幼儿园到学校,孩子都可能遇到被老师无端指责、被其他孩子欺负等负面事件。有些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心智不成熟等原因,不愿意听完孩子的话,就指责孩子“肯定是没听老师的话才被骂”,或者怂恿“你不会打回去吗”。聪明的家长会适度地包容孩子,告诉他“什么事都可以跟我说”,让孩子知道凡事能跟父母商量,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能避免孩子走错路、弯路。
3、“好”给予无条件的接纳 当孩子向爸妈提要求时,不少人会下意识地拒绝,或者提条件。比如孩子想出去玩,妈妈却说:“不行,你作业写完了吗,就想着出去玩?”这样下去,孩子要么今后不愿意再提要求,跟父母关系日渐疏远,要么变得叛逆,难以管教。不妨在回答前加个“好”字,比如,“好,你先把作业写完,就可以出去玩”。这样的回答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比否定式的回答效果要好。
4、“对不起”教会责任感 不少父母明明犯了错,却没有意识到或者不好意思向孩子认错。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德育老师。不敢承认错误,会导致孩子喜欢推卸责任,长大了也没有责任感。所以,父母犯错了,要及时向孩子说声“对不起”,要知道,向孩子道歉、坦承自己的错误,以身作则,对孩子的道德培养来说很重要。
5、“我爱你”增加安全感 中国父母很少对孩子说“我爱你”。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国人普遍感情内敛,像“爱”这样的字眼羞于出口,亲子间也缺乏拥抱、亲吻等必要的身体接触。但感情要说出口,别人才能明了。尤其在责备孩子之后,除了就事论事,让孩子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还要同时告诉他“爸爸妈妈爱你”。让孩子明白,犯错误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批评的目的是为帮助他,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任何事情,父母都是爱他的,有助于建立安全感。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村里的娱乐活动不多,大人们盘腿坐在炕上打麻将,我就坐小板凳上写作业,成绩基本稳定在全校前十。全村都夸我爹妈运气好,白捡了个好孩子。后来我家有了二胎,妹妹学习不太好,大家担心她考本科都悬,我妈仍然一意孤行地执行“放养”策略。结果我妹一路逆袭,现在模拟考试的名次已经在考入985/211水平。
每次我妈向别人夸耀,说自己特别会带孩子,我内心就吐槽,你会啥啊,就会打麻将吧。后来慢慢读了一些养育孩子的书,发现我妈“农村妇女”身份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教育孩子的高手。
有时候,村里的人会说,我们家的孩子打啊、骂啊都没有用,他就是学不好。
我妈说,好孩子不是打骂出来的。让孩子做什么事,要给孩子讲原因,还要和孩子商量着办。
别人问,为什么你带的孩子不挑食,不用人喂饭?
我妈答,吃饭是她自己的事。告诉孩子,想吃什么就和我说,我做给她吃。不好好吃饭?过了饭点也没有零食吃,知道饿了,下一顿就好好吃饭了。
别人问,为什么你的孩子学习不用你管?
我妈答,学习也是她自己的事。告诉孩子,每天先把作业写了,再看电视,看完睡觉。不按时写作业,磨蹭到半夜?到点了关灯睡觉,第二天交不上作业,她就知道以后得自觉抓紧时间写了。
虽然我妈的育儿经看起来简单粗暴,但是她能做到耐心地和小孩子解释每一件要做的事,让孩子懂的道理,主动去做,做错能改,这并不容易做到。
很多家长,特别羡慕别人家孩子,想让孩子学习好、懂事。孩子表现的不好,家长马上就生起气来。孩子怎么写作业这么磨蹭?他怎么一直打游戏?他怎么跟算盘珠子似的,拨一下才动一下?这么想着,不好听地话就直接说出来了,“你能不能快点?”“我说的话你就是记不住是吗!”家长越是这样,孩子对家长的反应越是冷淡、迟钝。
如何改变现状?
《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合理安排时间》这本书正是专门为家长们亲身打造的,跟着这本书学习,家长将改变自己教养孩子的心态,改变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帮助孩子成为独立地、更够自主管理时间的人。
这套书的作者]高取志津香专门研究了日本和美国父母、学校的教育方式,将美国教育的一些优势引入到日本,提出了一套可行的训练方法,并出版了一系列书籍。这套书的可做操作性非常强,在日本父母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因为东亚文化的共同点,《忍住!别插手》这套书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父母。
如果你正为熊孩子头疼,这本书将改变你和孩子的沟通方式,让孩子能够管理自己,为自己负责;如果你的孩子只有3岁,那正是你接触本书的最佳时机,你将以最科学、最有效的方式,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这套书一共有三本,第一本《合理安排时间》的主题是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这本书一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孩子面临的问题,调整家长的心态和态度;第二部分则给出了一系列具体方法,加强孩子的时间意识、做事分清主次、学会分配、制定计划等,并且穿插了14个具体的训练场景,让父母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来实践这些方法。
关于时间管理,家长要知道的三件事
1. 时间管理是孩子自己的事
《合理安排时间》这本书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合理分配时间,上学不迟到,按时写作业,按时睡觉。有些家长会觉得,孩子这么小,怎么可能这么懂事?
这就是家长的问题所在。管理型的家长,总是把孩子该考虑的事都帮他安排好,要求孩子无条件无从命令,孩子做不到,家长就生气。
仔细想想,既然知道孩子年纪还小,又怎么能要求他服从这种军事化管理呢?这不是更违背孩子的天性吗?
家长到底是想要孩子听话、服从,还是想要孩子能够管好自己的时间,成为一个做事有计划的人呢?到底哪一种才是真正对孩子好?
显然易见答案是后者。家长首先要知道,管理时间就和吃饭穿衣一样,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这样的好习惯,这样,将来孩子就懂得遵守时间,做一个诚信的人,懂得管理时间,做一个生活充实的人。
2. 孩子应该尊重他人的时间
很多家长的口头禅是“都是为了你好”,孩子听多了也烦。事实上,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宝贵的,这个世界不会围着孩子转,让孩子在小时候就要明白这个道理,他才不会变得任性骄纵。
孩子有了珍惜他人时间的概念,就会自发的守时守信。书里有一个例子,美国的一个妈妈和她3个孩子约定,当妈妈坐在椅子上阅读或是织毛衣,都属于妈妈自己的时间。于是,每次她坐在椅子上,孩子们都懂得不去打扰她。
3. 孩子的时间感与成年人不同
大家都知道,小时候时间过得慢,年纪越大,越感觉时间飞逝。所以,小孩子做事没有紧迫感,经常毫无意义地打发时间。童年的悠闲时光对孩子而言是很珍贵的回忆,家长不必为孩子的“无所事事”感到焦虑。
但是家长又想培养孩子的时间感,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怎么办?答案是慢慢来。家长要陪着孩子,一起在摸索中成长,切不可急于求成,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教孩子时间管理,家长能做什么?
1. 加强孩子的时间意识
特别小的.孩子没有时间意识怎么办?志津香给出了两个特别实用的方法。
第一, 和孩子说话的时候,有意识地带上时间。“起床啦”,可以换成“7点了,该起床啦”。“快点收拾出门”,可以换成“10点的时候要出门,我们要提前准备好”。孩子不认识钟表的时候,也可以指着表针对他说,“等短针指到数字6的时候,我们就要吃晚餐啦”。
第二, 在家里的每个房间都放一个时钟。比起电子时钟,走时针、分针的时钟更容易让孩子感受到时间的流逝。知道某个时间可以做想做的事,孩子就会更多地去看时钟。
2. 亲子共同列清单
家长可以通过引导提问的方式,让孩子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当家长问孩子,今天晚上要做什么,孩子可能会说,想要打游戏,想要看动画片,还要完成作业。家长把这些事都记录在纸上,然后问孩子,哪件事是今天非做不可的,哪件事是第二重要的。这样,孩子就会主动分析事情的优先级,主动给事情排序。如何没有时间做所有的事,就和孩子商量把玩乐推迟。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作用是引导,让孩子意识到什么是最要紧的,什么是可以推迟的,切不可命令孩子,为孩子做决定。
3. 学会计算时间和分配时间
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估算一下,一天要做的每一件事都需要多少时间。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小孩子,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记录做每件事情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最后计算出每件事花费的时间;对于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家长可以先让孩子预测一下花费的时间,事后再记录下来,预测的准,就画个大笑脸,预测的不准,就画一个哭脸,这样孩子就对做事花费的时间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学会了计算时间,孩子就有能力对要做的事进行时间上的分配。列出放学回家要做的事之后,孩子就能估算出这些事是不是能做完,今天该做哪些。
4. 制定目标,倒推计划
让孩子了解要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准备时间是多少,孩子才能更好的掌握时间。
孩子动不动就玩过了睡觉的时间怎么办?父母提前和孩子约定好晚上几点前要上床睡觉,也告诉孩子,睡前换衣服、刷牙需要30分钟来做准备,这样,孩子在睡前的30分钟,就知道该做准备了,不会掌握不好时间。
书里还给出了一个训练案例,妈妈和孩子一起筹备爸爸的生日。在生日前的两周,就要一起讨论、准备礼物了;生日当天,白天要准备大餐,还要按时去取预定的生日蛋糕。通过一起筹备这件事,孩子对于完成一个大目标,要怎样去做计划、按时完成,就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计划失败了,怎么办?
1. 最重要的是沟通
孩子该做好的事没做好,答应的事没完成。怎么办?
别发火。看着孩子的眼睛,慢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等孩子作出答复。
只有心平气和,才有沟通的可能。如果一味地朝着孩子发火,孩子是接收不到正确的信息的。
志津香的建议是,用商量的语气和孩子说话,问问孩子:这次不能按时完成一定是有理由的,可以告诉妈妈吗?以后怎样做才能按时完成呢?
2. 敢于让孩子碰壁
让孩子知道,这是他自己的时间,需要自己管理。如果自己不守时,那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书里给出一个案例,一个妈妈每天早上都要催促孩子们起来上学,孩子总是磨磨蹭蹭,出门的时候手忙脚乱,妈妈天天喊着“快点!要迟到了!”丝毫没有作用。这一天,妈妈对孩子们说,妈妈再也不催你们快一点了,但是每天早上8点准时开车出门。结果第二天,孩子还在磨蹭,妈妈却在8点真的开着车走了。这下,孩子们知道不守时的后果了,连学校都去不了了。这之后孩子们就再也不用妈妈催促,开始主动收拾,在8点前准备好一切,等待出门。
3. 结合孩子的特点,调整计划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顺利完成书中的练习。这时候,就要家长认真了解孩子的情况,调整计划。比如说,孩子天性好动,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那么在制定写作业计划的时候,父母可以提议孩子,每隔15分钟休息一下。
只要父母陪伴孩子,多和孩子沟通,总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完成计划。
《合理安排时间》这本书内容非常丰富,通过可爱的手绘插画,讲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书中也有一些很实用的测试表,测试你是哪种类型的父母,你的孩子属于什么样的性格,相应的,应该采取哪些制定计划的方法、督促的方法;最棒的是,书里提供了丰富的可以在生活中实践的14个训练方法,有些方法下还给出了不同年龄孩子适用的版本。
这本书可以说是最有趣味、最实用的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读完此书,你会认识到,原来不是孩子太闹心,是做父母的修炼还不到家呀。
1、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2、不要让孩子做物质生活上的小皇帝,精神生活上的小奴隶。
3、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该送他“出海经风浪”
4、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
5、回归自然,不当家长做父母,更新观念,发扬民主做朋友。
6、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东西跟人一样,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
7、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
8、小树修剪好自然长,小孩调教好自成才。
9、孩子在幼儿其间,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导
10、家是第一所学校也是永远的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
11、要关爱不要溺爱,要放手不要放任。
12、先天遗传影响智商,后天教育决定成败。
13、扶着走,永远不会走,靠辅导,不辅立即倒。
14、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最早启蒙老师
15、适时引导孩子讲故事,这是保持他们思想活跃的绝妙方法
16、任何行业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对它产生兴趣,幼儿学习更是如此
17、莫怨孩子学不好,只怪自己不会教。
18、教育的前提理解,理解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前提是沟通,沟通的前提是尊重。
19、好习惯如垫脚石,助你登高;坏习惯似绊脚石,让你摔跤。
20、不求赢在起跑,力求跑赢全程。
21、要让孩子玩乐,更要孩子快乐,教会孩子刻苦,不让孩子痛苦。
22、产品质量差问题在工厂,孩子不成功根子在父母。
23、有兴趣,学习是享受,没兴趣,学习似受刑。
24、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25、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
26、丰富的想象力比书本知识更重要
27、一个人的成功=1%IQ(智商)+99%EQ(情商)
28、起跑赢不一定全程赢,开头输不一定最终输。
29、父母是孩子的'大顾问,孩子是父母的小老师。
30、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变成一种游戏的
31、人之初,似白纸,遭污染,无法洗。
32、人之初,本无性,如何变,靠环境。
33、父母是孩子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第一所学校
34、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
35、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来修剪
36、追求平时考分高,最终反而考不高,只有平时学得好,最终才能考得好。
37、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之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38、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39、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40、激发幼儿的求知和学习的欲望,远比教会有限的知识有意义得多
41、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极力、唤醒和鼓舞
42、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的意识
43、教育必须从心理上探索儿童的兴趣和习惯开始
44、对孩子来说,生活就是一所学校,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研究、探索的对象
45、有兴趣,不让学偷着学,无兴趣,逼他学则厌学。
46、母爱是人世间最神圣的感情,应为这种感情最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
47、孩子的理性是不断成长的,不要喂养他们,而要引导他们
48、想象与显示不分使孩子很容易融入到故事情景中,并从中受到教育
49、教育上操之过急和缓慢滞后,都会摧残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50、不存在光有缺点没有优点的孩子,只存在只找缺点不找优点的父母。
51、成功的孩子不操心,操心的孩子难成功。
52、狼窝里生长是狼孩,猪圈里长大成猪娃。
53、娇惯的孩子不成功,溺爱的子女不孝顺。
54、智商影响成绩,情商关系成功。
55、只要家长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可以用来教育孩子
56、只要教师和家长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57、孩子的幽默是最自然、最坦率的人类语言,需要父母用心去发现和体会
58、不给孩子做主,他会胆小如鼠,敢让孩子决定,他就大胆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