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论语经典语录诗经 正文

论语经典语录诗经

时间:2025-01-13 10:30:45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7、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8、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1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1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1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1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1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1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1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1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2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2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诗经》是由孔子编纂整理的,孔子对于《诗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说,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诗经,那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

既然孔子对于《诗经》有了这样的评价,那么,因此他不但把《诗经》作为自己的教学内容,而且在他日常的言论里,也经常引用《诗经》,鼓励他的弟子和儿子学习《诗经》,并根据某人对《诗经》的某章节的偏好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修养等。因此,我们可以说《诗经》是孔子在生活中经常运用的一个工具,他用诗经来称赞,来讽刺,来肯定,或者驳斥,等等。点点滴滴中,也足以见证了孔子对于《诗经》的喜欢。

《论语》里,提到《诗经》的地方大概有十多处,鄙人且将论语中引用的《诗经》串联一下,试图求索其中《诗经》的某些功用。虽不能覆盖全体,但也足以有管窥而见豹之功用,心机也不算枉费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意思是: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傲,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求道,富有还能崇尚礼义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好比象牙经过切磋,正如美玉经过琢磨,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高兴了,说:端木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你能从我的已经讲过的话中个,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出的内涵来。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夏问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酒窝一笑多妩媚,秋水微波顾盼明,素白底子绘五彩)。”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好比绘画,先有洁白的质地,然后画彩色。子夏说:那么,礼是后起的事么?孔子说:卜商(子夏的字)啊!你真是个能启发我的人啊,现在可以跟你谈论《诗经》了。

在孔子看来,《诗经》的内涵比较深奥,不是一般的人可以理解的。因此,他只对于具备了一定基础的人,才开始与之言《诗》,即教授《诗经》的内容。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三家指的是当时鲁国执政大夫孟孙,叔孙,季孙三家,他们把持着鲁国的实权,经常做出越礼的行为。这三家在祭祀祖先的'时候,演奏着《雍》诗撤除祭品。孔子说:《雍》诗唱的是‘助祭的是各国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主祭’。他们三家怎么能用这样的歌辞来祭祀自己祖先呢?孔子对于三家的僭越行为,引用诗经上的诗句给予了批评,认为他们的行为不合适,不合乎礼。因为他们只是臣子,而不是国君,不能演奏只有国君才能用的音乐。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说:《关雎》这篇诗,有欢乐,但不放荡;有哀怨,但不伤感。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关雎》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诗句,我们可以从这首诗里,想象远古时代那朴素纯真的爱情。因此,孔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它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病了,把学生们召集来,说: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上说:戒慎恐惧,战战兢兢,如同面对万丈深渊,如同脚踩薄薄河冰。从今以后,我知道可以免于祸害刑戮得善终了,学生们!

曾子用诗经上的诗句来教育和启发自己的弟子,告诫他们要谦虚谨慎,戒慎恐惧,不可胆大妄为。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尔。”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唐棣开花,翩翩摇摆。对你怎能不挂怀?只是住地太遥远。孔子说,不是真的挂怀吧?若真的记挂,还有什么遥远的呢?孔子对这句诗给予了善意批评,认为这是小伙子在为自己找借口。因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对于真正相爱的人来说,空间的距离根本不是能够阻挡住他们的爱情的。

有的时候,孔子可以从一个人对《诗经》的喜好上,判断一个人的人品。比如“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南容经常吟咏“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这四句诗,孔子便把侄女嫁给了他。用四句诗换个媳妇,这好像有点匪夷所思。但是,实践证明,南容是个真正的君子,是个可信赖的人。孔子听其言,观其行,断定南容是个仁人君子。俗话说的好:什么人,玩儿什么鸟儿。其实,从一个人的爱好上,就可以大致了解一个人的品性了,况且孔子是圣人,看人就更准了。

子击磬于卫,有荷篑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未之难矣。”

孔子在卫国的时候,有一天正击磬,有个人挑着草筐从门口经过,说:有心思啊,这么击磬!一会儿又说“鄙野呀,磬声证明坚刚,没有人了解他自己啊,就此作罢算了:这世道,河水深,连着衣服趟过去;河水浅,撩起衣裳走过去。孔子说,好固执呀,没法同他辩论。

“深则厉,浅则揭”。是《诗经?卫风?匏有苦叶》中的两句诗,水的深浅比喻政治的清明或黑暗,暗示处世要审时度势,知道深浅。这个人是用这两句诗来劝说孔子的,让孔子随波逐流得了,不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用《诗经》启发与教导自己大学生,同样,他也用《诗经》教育自己的儿子。有一天,孔鲤从院子里走过,孔子问:“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孔子问儿子学习《诗经》了没有,说不学好《诗经》,说话就没有根据。于是,孔鲤就开始学《诗经》。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对他的弟子们说:弟子们,你们为什么不去研习《诗经》呢?读《诗经》可以启发想象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合群性,可以学得讽谏的方法。从近处说,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奉事父母,从远处说,可以用来奉事君主。还可以多认识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诗经》几乎是一本百科全书,里面的内容包罗万象,琳琅满目,可以从中了解风土人情,天文地理,了解人心向背,治国方略,山川河流,花鸟鱼虫等等,是非常好的教科书。而且可以从中学到许多做人与做事的道理,因此,孔子鼓励自己的弟子和儿子研习《诗经》,并说不研究好《诗经》,说话就没有根据。

另外,在“子张问崇德辨惑”一节的最后,出现了“诚不以富,亦祗以异”(确实不为他富有,为的是这个人见异思迁)两句诗,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里的两句。放在这里与前文的意思不相连,宋代学者程颐认为是“错简”,即:书页次序错乱,误放在此处而致,因此文不对题,给人以突兀或者莫名其妙的感觉。

以上,就是鄙人在阅读《论语》时候对于其中引用的《诗经》的整理归纳。对阅读《论语》者,或可有益耳?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下面是论语中精辟的句子,请参考!

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经》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章、492篇,首创 “语录体” 。是中国现代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齐论》则在汉魏时期失传。

论语中精辟的句子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朝闻道,夕死可矣。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1、巧言令色,鲜矣仁。

1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1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0、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4、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1、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3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0日):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