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姑娘道—王凤仪道德
姑娘当性如棉,以志为根,要心存众人好,身有补助力,提满家庭和乐,作一家中的贵星。这就是王老善人凤仪先生,发明姑娘立身行事的道德也。
何谓性如棉呢?盖棉之为物,具有五种好处。(一)温暖。(二)清洁。(三)柔和。(四)平等。(五)绵长。这五样。是棉花的天然善性,本来面目,由道而生,以德而化。故姑娘性当取法如之也。夫人之心性,因禀赋之不同,各有一偏。
第一是情重心热者,偏于热度太高,遇境沾着,牵恋狎爱,以情背礼,为姑娘大病。而意志淡薄者,又心寒意冷,面剑言霜,则又失之太凉,未免孤立寡和,亦非正道。
故当效法棉之不凉不热,不冰不炭,四季常春,中和可亲可敬的样子才对。况以生理学来论,性太热者,将来为媳妇后,生子多不易存,而性寒冷者,又多不易生长。此亦伦常大事,不可不省也。
第二是姑娘当意清似水,身洁如玉,不沾不染,明白自然。性、心、身,三界分明,才算得其本分。性界要无恨、怨、怒、恼、烦,的五毒。心界得去贪、瞋、痴、慢、疑,的思虑。身界要除吃、喝、穿、戴、阔,的嗜好。这谓三界清洁,这算是真正初生。必如棉之不洗不漂,不待人工,自然纯洁之天性为妙。
第三样棉的柔和性质。如水一般,随方就圆,随大随小。素位无争,圆通不着。当姑娘也当柔以养性,和以待人,不争不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为对。
第四就是当学棉花的平等性。无论贫富贵贱,贤愚闲达,士农工商,一律看待,是法平等,无分高下,乐道安仁,不计不较,存菩提心,无分别意。就是姑娘的本分。试想那棉花罢。
富人买去可以温暖,贫人买用就不温暖吗?不是的,士人做衣,可以御寒,而农人做衣,就不能御寒吗?不是的。你拿它做帽子用,顶在头上可以,你拿它做鞋子,踏于脚下也可以,这就是棉之平等善性。姑娘当效法之,以除好高骛远,嫌贫爱富,伤品离异,时髦浮荡之病症也。
第五棉有绵长善性。姑娘尤当效法。棉能拍之如并,纺之成线,绵绵永存,一贯不断,为姑娘的,立身处人,也当庸常不变,见异不迁。不能行东就西,昨是今非,亲近了不得,忽而又疏远不得了。
猫一天狗一天,哈哈,那就失了姑娘性如棉的本分啦。大家要想一想,向本身归一归,善则加勉,过则改之,存诚行持,化和如一,则道得矣。此姑娘性如棉之例也。
他若棉白似金,棉柔似水,棉立似木,棉暖似火,棉实似土,棉具金、木、水、土,五行之真阳性,而为五行之精华所聚萃。参而得之,道在是矣。人人可学之成圣成贤,岂特姑娘而已哉。
何谓志为根呢?根者固定之喻,志者八风不动之意,志为根者,即当遇利、衰、得、失、或称、讥、苦、乐之来,我则如如自在,不动不惧,若根扎于地之固定之谓耳。试想世人不为八风吹动者,十万中能有几人。若能志为根,那就是佛国的人了。
提满家者,当提满家中各人的好处,也就是心中常找众人的好处,能见众人好,我性自然好了。
身有补助力者,要殷勤不怠,侍亲助嫂,看护侄男侄女,兄嫂之愚鲁者。提倡补助之,这谓身有补漏助缺之力。
姑娘若能依此道,而身体力行之,该有何等可敬可贵呢。和乐家庭光荣门楣,岂不是一家的贵星吗。
在家能当好姑娘,出阁一定能当好媳妇,能助夫成道,恭敬丈夫,和睦妯娌,孝敬翁婆,全家喜欢,真正是喜星临门。后来有了儿女,自然会教子成名,能为良母,老了一定会当老太太,也能兜满家,为一家的福星。
因为女子是世界的源头,欲世界好、国家好、社会好、家庭好、必从姑娘身上好。欲当好姑娘,可是必须明白姑娘道。若不明白姑娘道的,在家中好多嘴多舌,遇着嫂子或弟妹有错便跑到父母面前告诉,使嫂子生气,母亲能不生气吗?这等姑娘直接是送毒药丸给她母亲吃,母亲吃了毒药丸不知道,还说多亏姑娘告诉我,不然我怎么会知道呢?你想,这样婆媳如何能和顺?嫂子受了气,当然恨小姑。姑娘依仗母亲,嫂子则依恃丈夫,往往因着婆媳不和,连累母子也不和,间接连累父子也不和,使父母落个不慈、哥嫂落个不孝的名。一家之中,种下这种恶因,将来不定惹出偌大的祸患。母亲本来偏向姑娘,什么布角线穗啦都愿意给姑娘,这虽是些小事,可是早被嫂子暗中看得明白,口中不说,心里却不愿意,自言自语说:有什么好东西都给姑娘,有活可不叫你姑娘做。无形中对婆母孝道上渐渐差迟,起初是心里恨,常了嘴里就说出来啦:“你指着你姑娘养你老吧。”一家不和睦的病根,就起在姑娘身上,这样能提满家吗?简直成了“踢满家”了,把全家人心都踢散了,及至出阁走了,哥嫂如同去了一块大病,哪能按四时八节去接送呢?!因此婆媳仇恨更深了,闹得一辈子享不着儿媳的福。这样糊涂的姑娘,在家不懂孝道,出阁哪能会尽孝道呢?因此不得翁婆的欢喜,使她母亲添上心病,终日如同在苦海地狱里一般。究竟姑娘何尝愿意她母亲受苦呢?不过因为不明白道的.缘故。考其总根,当父母的就根本不明白道,不会教训姑娘,以致自己受苦恼,姑娘也受苦恼,一生不能出苦。还有一种原因,禀性不化,决不会当姑娘;媳妇当不好,婆婆当不好,总之当姑娘的时候就错了。
姑娘为世界的源头,姑娘道讲明白了,是正本清源。所以王老善人才倡明“妇德女道”,首先办义务女学,诚得治世之本也,使天下的姑娘,皆能性如棉、志为根、能提起满家的和乐,为一家之贵星。在家能当好姑娘,出阁必能为贤妻,将来更能为良母,自然能教育子女,成为好国民。现在想要国家太平,世界大同,还得从女子身上好了起头,况现在天时世运,应该女界度世化人。出苦得乐大放光明的道运来到了。女界诸位同人或诸姑姊妹,千万注意才好。
篇二:王凤仪格言杂记
生气上火是病的根源。(生气是病的饭,上火是病的水。) 攻人短处,是给人家洗衣裳,与我何益?
护我过处,是给自己长肮脏,与人何损?
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敏而好学,福何如之。 道己之过如扫除,言人之非似收赃。
记人不是,正是添己黑暗。
聚人好处,方为长己灵光。
好扬己善则德散,好隐己过则恶盈。
来得明,去得白,生财有道。
跌得倒,爬得起,处世得方。
世事多从忙里错,智慧尽由静中来。
人当失意时要往前看。生于忧患。
人当得意时要回头看。死于安乐。
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每事肯吃亏的便是君子。
每事好占便宜的便是小人。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欲高门弟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花明柳媚含道意,鸢飞鱼跃见天机。
千潭有水千潭月。佛光普照。
万里无云万里天。一性圆明。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道而时习工作。 心似迎尘挂镜,不洗则生。问性当日新皈本。 道从虚心得,低心求道。
理由悟彻来,自问自答。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并集。
想自己心身,到后日置之何处?-----当定本位。 顾本来面目,在古人像个何人?-----应有实行。 口吐莲花,空谈难达佛国。-----讲道不如讲我。
身为刍狗,实行可登天堂。-----念书不如念人。 志不定,意不活,心不死,身不低,秉性难化。 佛能成,仙能修,贤能希,圣能作,虚灵自明。 兄弟和,其中自乐;子孙贤,此外何求?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要留好样于儿孙。
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昌盛者。
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
入观庭户知勤惰,一出茶汤便见妻。
父老奔驰无孝子,要知贤母看儿衣。
子弟有才,制其爱,毋弛其诲,故不以骄败。 子弟不肖,严其诲,毋薄其爱,故不以怨离。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 爵益高,志益下,官益大。
心益小,禄益厚,施益博。
天德只是个无我,王道只是个爱人。
世事让三分天空地阔,心田培一点子种孙收。 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亦是福田。
乐与人善,虽只字片言皆为良药。
平居须寡欲养身,临大节则舍生委命。
治家须量入为出,干好事则仗义轻财。
作恶事须防鬼神知,干好事莫怕旁人笑。
作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亏日有所损。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作恶不殃,作恶未盈,祖德未尽也,福尽必殃。 行善不祥,行善不真,宿业未了也,业清必昌。 人皆好生,凡可以生者,何不为也(修身养性)? 人皆恶死,凡可以死者,何不去也(癖气嗜好)? 一世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君子务本,本立道生。
欲赎世,先赎身。(立业。身不大同,身难入大问化。) 欲舍身,先舍秉性。(舍身办道的多,舍性了道的少。) 办道不负初心,成佛有余。
自古仙佛无他法,广生欢喜不生愁。
学、问、深、时、意、气、平。(七字圣道功行偈) 存心常悔己过,处事宜念人功。(乐和)
保我真葫芦,勿为他人动。
真道德不希高慕外,伪君子好多言躁行。 存半毫我见,难达佛国。
有一分阴私,也是后天。
善体黎庶情,是谓民之父母。
广行阴骘事,以能保我子孙。
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
默,懿和也;过默者藏奸。
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
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现在之福,积自祖宗者,不可不惜。(行善) 将来之福,贻于子孙者,不可不培。(作德) 现在之福如点灯,随点则随竭。(当去习性) 将来之福如添油,愈添则愈明。(应长天命) 大道昌明,全球受福。(大同)
至德开发,万国弭兵。(顺世)
了阴命,止宿命,即长天命。(成圣) 去习性,化秉性,即见天性。(成佛)
篇三:王凤仪老先生《不怨人》语录
不怨人
1. 我常研究,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里越难过,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祸,不是苦海是什么?
管人是地狱,管一分,别人恨一分;管十分,别人恨十分,不是地狱是什么?必须反过来,能领人的才能了人间债,尽了做人的道。能度人的就是神,能成人的就是佛。
2. 君子求己,小人求人。君子无德怨自修,小人有过怨他人。嘴里不怨心里怨,越怨心里越难过,怨气有毒,存在心里,不但难受,还会生病,等于是自己服毒药。人若能反省,找着自己的不是(错误),自然不往外怨。你能,不怨不能的;你会,不怨不会的,明白对面的人的道,就不怨人了。
3. 现今的人,都因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就不乐。其实我这个人,好就是好,歹就是歹,管别人看得起看不起呢!只是一个不怨人,就能成佛。现在的精明人,都好算帐,算起来,不是后悔,就是抱屈,哪能不病呢?
4. “不怨人”三个字,妙到极点啦!(不怨人就是真阳土) 不生气,不上火
5. 我常研究,火逆的多吐血,气逆的多吐食。要能行道、明道,气火就都消了。
6. 上火是“龙吟”,生气是“虎啸”,人能降伏住气火,才能成道。
有人惹你,你别生气,若是生气,气往下行变成寒;有事逼你,
你别着急,若是着急,火往上行变为热。寒热都会伤人。修行人,遇好事不喜,遇坏事不愁,气火自然不生,就是“降龙伏虎”。能降伏住,它就为我用;降伏不住,它就是妖孽了。
7. 禀性(怒、恨、怨、恼、烦,又称气禀性)用事,鬼来当家。因为生气、上火一定害病,生病就是被鬼给打倒了!正念一生,神就来;邪念一起,鬼就到。可惜人都不肯当神,甘愿做鬼!
8. 火是由心里生的,人心一动就生火。一着急,火往上升;一动念,火向外散。若能定住心,火自然下降。不守本分的人,额外的贪求,火就妄动。若能把心放下,不替人着急,就不起火,该有多么轻快!
9. 动性(耍脾气)是火,心里生气,才是气。佛说“七处心灯”,我说不如掐死一头。人心一死,道心自生;人心一动,道心自灭,争贪的念头就生出来了。因争生气,因贪上火,气火攻心,整天烦恼,就是富贵,也没乐趣。所以古人治心,如同治病。我说把心掐死,多么省事!
找好处,认不是
10. 修好的人多,得好的人少,是因为什么呢?就因为心里存的,都是别人的不好,又怎能得好呢?
11. 找人好处是“聚灵”,看人毛病(缺点)是“收赃”。“聚灵”是收阳光,心里温暖,能够养心;“收赃”是存阴气,心里阴沉,就会伤身。人人都有好处,就是恶人,也有好处,正面找不着,从反面上找。所以我说,找好处是“暖心丸”,到处有缘,永无
苦恼。
12. 找好处是真金,要想找好处,就得以志为根,在没有丝毫的好处里,找出真好处来;在忍无可忍时,还能忍得住,就是“大义参天”。
13. 认不是生智慧水,水能调五味、合五色,随方就圆。人的性子,要能炼得像水一样,就成道了。所以古人说“上善若水”。
14. 人和天地是一体,天下的事都是自己分内的事,世界没好,咱们哪能没有不是?不是(错误)到处都有,低头也是、抬头也是、睁眼也是、闭眼也是。看妻子不好是低头不是,看老人不对是抬头不是,看别人不对是睁眼不是,心里寻思别人不对是闭眼不是。依我说,有不明白的道、不会做的事,都是不是。人要能找着本分,才知道不是。人把天理丢了、道理迷了、情理亏了,才知道认不是(承认不对即自己认错)。
15. 要能把不是认真了,自然神清气爽、心平气和。
16. 认不是生智慧水,找好处生响亮金。
17. 找好处开了天堂路,认不是闭上地狱门。
18. 认不是胜服“清凉散”,找好处胜用“暖心丸”。 五行性
19. 我所讲的“五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五个字代表来说的,和佛家的五戒、道家的五元、儒家的五常是一样的。
20. 人的苦都在性子中呢!不服人是阴木,好争理是阴火,好怨人是阴土,好分辩是阴金,好烦人是阴水。
21. 木性人招难,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贫,水性人受气,像聚宝盆似的,内里有什么,就聚什么。太上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一点也不错。所以我说,好事歹事都是性子招的。
22. 常人的性子都有所偏:偏于火的争理,偏于土的欺人,偏于金的伤人,偏于水的厌人,偏于木的顶撞人。能化除这一偏之性,自然得道。
23. 阴木性人,抗上、不服人,好生怒气。怒气伤肝,头迷眼花、两臂麻木、胸膈不舒、耳鸣牙痛、瘫痪中风。
阴火性人,急躁、争理、喜虚荣、爱面子、好恨人。恨人伤心,心热心跳、失眠颠狂、音哑疔疮。
阴土性人,蠢笨蛮横,疑心重、好怨人。怨人伤脾,膨闷胀饱、腹痛吐泻、虚弱气短。
阴性金人,残忍妒忌、虚伪好辩,好恼人,恼人伤肺,气喘咳嗽,肺痨咳血。
阴水性人,愚鲁迟钝、多忧多虑,好烦人,烦人伤肾,腰腿病痛,遗精阳萎。所以说什么性,就得什么病。
24. 我说的五行,和佛家的五戒是一样的。生怒气(木)便是杀;好穿衣服、求好看(火)便是淫;买东西少给一文钱(金)也是盗;好吃好东西(水)便是酒;说半句谎话(土)也是妄。
25. 真木是佛的根(木性仁慈),真(阳)木性人有主意、能忍辱,能立万物。真火是神的根,火主明理、知时达务,能化万物。
1. 认不是生智慧水,找好处生响亮金 ----王凤仪《王凤仪善人言行录》
2. 道,是要千辛万苦去“求”的——虔信至诚方能“求道”;道,是要不改初心去“行”的——不屈不挠方能“行道”;道,是要法雨遍施去“用”的——利益苍生方能“得道”, …………郑播德 ----郑播德《郑播德新浪博客》
3. 笑口常开,就是得道! ----王凤仪《王凤仪善人言行录》
4. 人人都有佛性,何须向外求佛? ----王凤仪《王凤仪善人言行录》
5. 人有无边罪恶,一悔便消 ----王凤仪《王凤仪善人言行录》
6. 找好出开了天堂路,认不是闭上地狱门 ----王凤仪《王凤仪善人言行录》
7. 上帝的`儿子是完美的,哪会有疾病? ----王凤仪《王凤仪善人言行录》
8. 人性本是善良的,善怎能生恶? ----王凤仪《王凤仪善人言行录》
9. 乐一乐,天堂有个坐;
10. 愁一愁,地狱游一游。 ----王凤仪《王凤仪善人言行录》
11. 讲道不讲理,讲理气死你 ----王凤仪《王凤仪善人言行录》
12. 人生本是快乐的,你为什么不乐? ----王凤仪《王凤仪善人言行录》
13. 你想快乐么?你就会得到。 ----王凤仪《王凤仪善人言行录》
14. 学道就像掘井似的,不往高处去掘,越低才越有水 ----王凤仪《王凤仪善人言行录》
15.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做事合乎道理就是善,悖乎道理就是恶;把事做好就是善,把事做坏就是恶;存心公就是善,存心私就是恶。 ----《王凤仪嘉言录》
16. 人有无边罪恶,一悔便消。人能把过悔真了,就能好病 ----王凤仪《王凤仪善人言行录》
论语学习总结一
通过听朱先生的课,对《论语》乃至整个儒学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孔子的确是了不起的圣人,同时也认识到儒学与佛法大有相通之处。以下就学习体会略谈数端:
一、以前虽然对《论语》并不陌生,但过去的理解非常浮浅。主要原因是态度与方法不正确,朱先生曾讲过,读《论语》,首先要把态度摆正。孔子是圣人,自己是凡夫,对圣人要有至诚的仰慕与崇敬。《论语》是传道、修行之书,仅靠逻辑分析、考据论证之类的现代学术方法是不能得门而入的,要靠真诚心去感通圣人之志。圣人的心是纯然天真之心,圣人所讲、所传,无非也是这颗真心,我们只有发起真诚心,超越纠缠我们心性的世俗心,才能与圣人感通。如果真的能这样,则《论语》就能不读自通,王凤仪善人就是这样的例子。其次,《论语》作为修行书,处处体现着实践精神,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学《论语》不是靠嘴巴,而是用行动,要把圣人的思想落实在实践中,落实在工作与生活细节中,特别要落实到家庭生活。一位居士曾说过,有的人在工作单位上是君子,可一回到家里就成了小人。修行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家庭是修行的第一道场,要在家庭生活中化禀性,去习性,格物至知。这很不容易,学生在这方面做得很差。
二、学佛前读《论语》,都是为了学术研究。读来读去,总感到这本语录体著作非常琐碎,多是一些道德教训,搞不清其主旨是什么;对书的结构、层次也不清楚。听了朱先生的课后,才明白了这些问题。儒家学问的根本是心性,此心性也称为明德、天命之性、诚、明、天等,王阳明称之为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论语》中则多称之为仁,仁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真正的主人,只是凡夫把它迷失了。夫子之学,就是一个仁字,此仁即夫子之道,夫子一生的工作,是使众生复归仁性。钱穆先生《孔子传》说:“其生命,其年岁,其人,即全在志学好学志道乐道之无尽向往无尽追求中。其所愤,所乐,亦全在此。此以外则全可忘。……故孔子毕生……其实则只是一志学志道好学乐道之人而已。”(61页)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释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个“一”其实就是仁,曾子为什么解释为“忠恕”呢?仁是道之体,忠恕是道之用,道体难以言传,故曾子从用上说;而且,忠恕也是进入仁体的门径。只要弄明白了仁这个根本问题,《论语》就容易懂了,《论语》全篇,其实都在讲这个仁字。
夫子之学是形而上的仁与形而下的伦理规范的合一,儒家的道德是德性与德相之合体,仁作为德性,是无私无我的,伟大的,具有浩然之气,是道德之本体;而德相则是德性的具体表现,是各式各样的规范,是道德之现象。作为本体,德性永恒不变,不论什么时代,人的德性都是相同的;而德相则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孔子的仁学,体用一如,即事即理,体现了宇宙人生的中庸之道,为中华文明建立了根基。但近代西学传入后,中国人的道德观只涉及到德相,德性却失落了,这样,德相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剩下一个空壳。现在,这个空壳也不复存在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道德的时代,自古迄今,道德之沦丧无过于今日。而道德重建,也只有复归德性,才能成功。
听朱先生的课还有一大收获,就是弄清了《论语》全书的结构与层次。先生认为《论语》是根据《周易》编排的。学生对此感到很新奇,通过先生的讲解,深感此说确实很有道理。在此基础上,学生从自己所研究的美学专业角度,把《论语》当作一部美学书,因为仁就是真善美慧的合一,当然也是美的本体。从这样的角度理解,则第一篇为大道之美,道为乾、为体,第二篇为大德之美,德为坤、为用,第三篇为礼乐之美,礼乐以仁为体方美,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第四篇则为大仁之美,第五篇为涵养之美,第六篇为内省之美,第七篇为师道之美,第八、九两篇为德行之美,第十篇是夫子的气象风度之美。而每一篇,又分若干层次,如第二篇18至21章讨论政治结构中君主、大臣、士、师各自的职分,说明诸方面结合起来,政治才能和谐。这些都在讲课分析得很清楚,这样,整篇《论语》的文脉就一目了然了。
三、先生在授课中还介绍了王凤仪、刘友生、谭荣清的学问与德行,学生看了一些的资料,很受教育,得到很多的启发。首先,王凤仪是儒家血脉的传承者,是儒家学说的大实践家。近代以来,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西学的传入,知识界尽吹西风,儒家学说被歪曲并倍受打击。然而,“礼失而求诸野”,在此危难之时,草根儒学家王凤仪先生领导的道德运动异军突起,并再传至刘友生善人于当代,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形成了具大的社会影响。然而从那时至今,知识界对此一直盲然无知,毫无反应,这说明近代以来,知识界不曾有过真正的学问。王凤仪先生是儒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人物,他出现在西方思想传入中国的近现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说明儒家思想家完全能够适应于当代社会。其次,王凤仪的实践与理论,也说明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心性之学是真理,是具有实证特点的真正学问。王凤仪并没有读过书,他的学问,全从自己的天性(仁、明德、良知)中流现出来,此天性人人皆有,是真实的存在,不管体验到与否、发现与否,它都“客观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只是一般人都被禀性与习性所控制,为恨怨恼怒烦所染污,这种天性便不能显现。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做格物至知、诚意正心的修证功夫,就能得到真实的受用。最后,对王凤仪的学问(包括整个儒家学问)与佛法的关系,也要有清醒的认识。王凤仪、刘善人虽然也谈到过佛法、成佛等问题,但其学说只是佛法中的人天乘(属净业三福中的第一福),修到最高水平也只是命终后升天,是不能出离三界的,更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其学说没有达到缘起性空、能所双遣、绝待圆融的层次。有的人说,你连人都没有做好,修佛能成功吗?若论通途法门,靠自力断惑证真,则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这种说法并不适合念佛法门,净宗一法,以信愿感通佛的愿力,临命终往生西方以出离三界,往生的基本条件是信愿行三资粮,除此之外,再也没有更高的要求。故《观经》下三品往生者都是恶人,这正说明信愿力、佛力的不可思议。但现在有人把儒家学说(甚至《弟子规》)当成往生的条件,这种知见是大有问题的。但另一方面,念佛人也要认真学习儒家学说,实践王凤仪先生的学问,这能够培养我们真诚心,格物至知以对治习气,化禀性去习性以复天性,这都有利于增上我们的信愿力,有利于增高往生品位。
四、通过学习《论语》,对孔子的形象有了新的认识。孔子本人的形象应当是什么?二千多年来,夫子被不断解释、演绎,形成了各各不同、差别巨大的形象系列,曾被称为至圣先师,也曾被称为丧家犬。这是一个解释学问题,佛法则称之为唯识所现。孔子的形象是由解释者心性境界水平决定的,人们所看到的孔子的形象其实是自我心象的外显。通过学习《论语》,真切感受到孔子是一位超凡脱俗的圣者,也真切感到所有语言都不能完美地描述他,贤者颜渊倘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站得多高,就能看到孔子有多高。所有学问之中,只有佛法才是宇宙人生最究竟的真理,只有从佛法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儒家,正如张商英所说:“吾学佛,然后知儒。”同理,学佛然后才能识夫子面目。莲池大师《竹窗随笔》认为夫子是儒童菩萨,并说:“使夫子而生竺国,必演扬佛法以度众生;使释迦而现鲁邦,必阐明儒道以教万世。盖易地则皆然。大圣人所作为,凡情固不识也。”大师道眼圆明,境界不可测度,我们当仰信祖师之言,不以凡情测度夫子。
论语学习总结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其意思是: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 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他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 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
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 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也就是个人的价值观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 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而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 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 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注意!心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难的。 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 。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
论语学习总结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传统上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是“关于学习的问题”,“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的是“关于交友的问题”,“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的是“关于胸怀的问题”。
“学而时习之”中的“学”与《庄子·天下》篇“百家之学”的“学”相同。“学”有作动词用的“学习”,有作名词用的“学说”等,这里应为后者,指思想主张,对社会、人生的总体认识。“时”不应解作“时常”或“按时”,而应解作“时代”,也可引申为社会。“习”不应作“温习”讲,而应作实践、采用讲。下面的两句与之相应,第二句中的“有朋”其实就是朋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这样,《论语》首章孔子表达的就是这样的思想:如果我的学说被时代(或社会)所行用,那不就太令人感到喜悦吗?退一步说,如果时代没采用,可有人能够理解我的追求,赞同我的学说,或者从远方来与我一同讨论问题,不也很快乐吗?再退一步说,不但社会上没人能采用,甚至没有人能够理解我的学说,我也能够坦然面对,不愠不恼,正确对待,不也是一位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吗?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的这句话受到许多人的赞赏。他如此博学,还能虚心向别人学习,精神十分可贵。但更为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还要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对于提高我们边检人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都是有益的。在我看来,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同时,这句话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加强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孔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