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吾善养浩然之气。 作者:孟子
2.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作者:(清)金缨
3.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作者:(明)钱琦
4. 才能可以在独处中培养,品格最好还是在世界上的汹涌波涛中形成。 作者:歌德
5. 人之有礼,忧鱼之有水矣。 作者:葛洪
6. 那些立身扬名出类拔萃的,他们凭借的力量是德行,而这也正是我的力量。 作者:贝多芬
7.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作者:歌德
8. 教养中寄寓着极大的向往——对美好和光明的向往。它甚至还有一个更大的向往——使美好和光明战胜一切的向往。 作者:阿诺德
9. 假如自负,虚荣心或愤怒使儿童失去了恐怖,或者使他不听恐怖心的劝告,这种心理便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消除掉,应该使他稍稍考虑一下,降低火气,三思而后行,看看眼前的事值不值得冒险。 作者:洛克
10. 君子修其身于暗室屋漏之地,而声流于四方万里之外。 作者:(元)欧阳玄
11. 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 作者:(清)金缨
12. 当一个人是一个真正的人的时候,他就应当与大言不惭和骄揉造作之间保持等距离,既不夸夸其谈,也不扭捏取宠。 作者:雨果
13. 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训好的社会公民的。 作者:培根
14. 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于行之美恶。 作者:庄子
15.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 作者:颜元
16. 礼也者,犹体也。 作者:《太平御览》
17.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 作者:(战国)屈原
18. 一个人如果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 作者:弗兰西斯·培根
19. 习惯之链的力量很弱,因而往往感觉不到,但一当感觉到了,它已是牢不可摧的了。 作者:塞缪尔·约翰逊
20. 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作者:(春秋)孔丘
21.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作者:《论语》
22. 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 作者:《养正遗规》
23. 不要从特殊的行动中去估量一个人的美德,而应从日常的生活行为中去观察。 作者:帕斯卡
24. 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事实上,习惯有些像天性,因为“经常”和“总是”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天性属于“总是”的范畴,而习惯则属于“经常”的范畴。 作者:亚里士多德
25. 礼节太繁,执意把过分的,别人受不了感到愚蠢,惭愧的礼节强加给别人,这种情形看起来与其说是尊重人家,还不如说是嘲弄人家。 作者:洛克
26. 无知的人总以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应该见人就讲。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轻易炫耀他肚子里的学问的,他可以讲很多东西,但他认为还有许多东西是他讲不好的。 作者:卢梭
27. 习惯没有法律那样明智,可它们往往更盛行。 作者:狄斯累利
28. 反躬自省和沉思默想只会充实我们的头脑。 作者:巴尔扎克
29. 目之见也借于照,心之智也借于理。 作者:《吕氏春秋》(汉)王克
30. 知识必需用礼貌来装饰并抚平他在世间的道路,没有它们,知识就像一颗硕大而粗糙的钻石,为了好奇与它实质上的价值而收置在树里固然好,但是琢磨之后却更为珍贵。 作者:查里德菲尔
31. 为了使儿童具有自信,获得一点点与人相处的技能,就去牺牲他的天真,让他和那些没有教养的邪恶的孩子交往,这是很不对的;刚毅自主的品性的主要用途是为保持他的德行。男孩子有了与人交接的机会,没有不能学得镇定的,只要时间够。 作者:洛克
32. 圣人不是如同蘑菇,经一阵雷雨之后,就能从山土里钻出来的。也不是可以经一班门徒或和一系一派一党的人,于短促的时间所能捧起来的。圣人纵有超凡脱俗的个性,有出众超群的天才,有勤勉刻苦的修养,有博古通今的学识,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与精神。又须一些志同道合的信徒的辅佐与继成之力。 作者:老宣
33. 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作者:(清)曾国藩
34. 读经传则根底厚,看史鉴则议论伟。观云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作者:《格言联璧》
35. 一种天性的粗暴,使得一个人对别人没有礼貌,因而不知道尊重别人的倾向、气性或地位。这是一个村鄙野夫的真实标志,他毫不注意什么事情可以使得相处的人温和,使他尊敬别人,和别人合得来。 作者:洛克
36. 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 作者:培根
37. 正已而不求于人。 作者:礼记
38. 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小人之事上也,必谄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作者:《格言联璧》
39. 对于对方的无礼的一种无言的非议和责备,而这种讥讽是使谁都会感受到不安的。 作者:洛克
40. 思想(且不论好坏与否)——行为——习惯,这就是人生的规律。 作者:特赖因
41. 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作者:朱熹
42. 礼所以决嫌疑,定犹豫,别同异,明是非也。 作者:吴兢
43. 任何事物都不如习惯那样强有力。 作者:奥维德
44. 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作者:卢梭
45. 但改吾过,毋议人非。 作者:(清)陈确
46. 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作者:孟子
47. 所谓良好教养……它们在几乎所有国家中乃至于一个地区里,都不尽相同;每一个明辨事理的人都会模仿他所在之地的良好教养,并与之看齐。 作者:切斯特菲尔德
48. 养心莫善于寡欲。 作者:孟子
49.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作者:(明)吕坤
50. 教养就是习惯于从最美好的事物中得到满足而且知道为什么。 作者:范戴克
51. 爽口食多偏生病,快心事过恐生殃。 作者:《增广贤文》
52.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作者:诗经
53. 一个人应当有良好的礼貌来突出他特有的天性。人人都喜欢出人头地,但这不应当引起别人的讨厌。 作者:歌德
54. 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 作者:左传
55. 只字必惜,贵之根也;粒米必珍,富之源也。片言必谨,福之基也;微命必护,寿之本也。 作者:《格言联璧》
56. 人应该装饰的是心灵,不是肉体。 作者:高尔基
57. 百川有余水,大海无满波。器量各相悬,贤愚不同科。 作者:(唐)孟郊
58.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
59. 在人身上,惟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一个人假如不从睡在摇篮里的时候开始养成人生的清洁的习惯,那是最危险不过的。 作者:夸美纽斯
60. 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 作者:(战国)孟轲
61. 习惯十倍于自然。 作者:威灵顿
62. 一个人的后半辈子均由习惯组成,而他的习惯却是在前半辈子养成的。 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63. 淡泊是一种情操,一种境界和一种气度,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忘志。 作者:报摘
64.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宋·包拯《明刻本附录》 清心:摒除私心杂念。直道:率直地为人。无私和正直这是修养处世的根本。 作者:包拯
65.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作者:朱熹
66. 功莫大于去恶而好善,罪莫于去善而为恶。 作者:贾谊
67. 欲理会七尺,先理会方寸;欲理会六合,先理会一腔。 作者:《格言壁联》
68. 对一个有优越才能的人来说,懂得平等待人,是最伟大、最真正的品质。 作者:理查德·斯蒂尔
69. 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可是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配的神明。 作者:莎士比亚
70. 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 有修养有名望的人务求实际,而不图外表好看;致务于自身的修养锻炼,而不计较自身以外之物。 作者:张居正
71. 《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序说》 大学:书名。修身:修养自身品性。齐家:管理好家庭。治国:治理好所在的地区。平天下:使天下太平。正心:使心思端正。诚意:使意念真诚。 作者:朱熹
1、道若涂若川,车航混混,不舍昼夜。
2、圣人之言,天也,天妄乎?
3、涂虽曲而通诸夏则由诸,川虽曲而通诸海则由诸。
4、以其不雕刻也。如物刻商雕之,焉得力而给诸?
5、大寒而后索衣裘,不亦晚乎。
6、潜天而天,潜地而地。天地,神明而不测者也。
7、圣人之辞,浑浑若川。顺则便,逆则否者,其惟川乎?
8、女恶华丹之乱窈窕也,书恶淫辞之淈法度也。
9、雕虫小技,壮夫不为。
10、天非独劳仲尼,亦自劳也。天病乎哉。
11、故夫道非天然,应时而造者,损益可知也。
12、君子不可得而侍也。
13、鸿荒之世,圣人恶之,是以法始乎伏犠而成乎尧,匪伏匪尧,礼义哨哨,圣人不取也。
14、育而不苗者,吾家之童乌乎。
15、攀龙鳞,附凤翼。
16、用智于未奔沈。大寒而后索衣裘,不亦晚乎?
17、天降生民,倥侗颛蒙,恣乎情性,聪明不开,训诸理。
18、合则浑,离则散,一人而兼统四体者,其身全乎!
19、大哉圣人,言之至也。
20、事得其序之谓训,胜己之私之谓克。
21、师者,人之模范也。
22、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去义以为的。奠而发发,发必中矣。
23、因往以推来,虽千一不可知也。
24、杂乎杂,人病以多知为杂。惟圣人为不杂。
25、震风陵雨,然后知夏屋之为帡幪也;虐政虐世,然后知圣人之为郛郭也。
26、月未望则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
27、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
28、如视不礼,听不乐,虽有民,焉得而涂诸。
29、君子仕则欲行其义,居则欲彰其道。事不厌,教不倦,焉得日。
30、圣人耳不顺乎非,口不肄乎善。贤者耳择口择,众人无择焉。
31、时来则来,时往则往,能来能往者,朱鸟之谓与?
32、多闻见而识乎至道者,至识也。多闻见而识乎邪道者,迷识也。
33、圣人之言远如天,贤人之言近如地。
34、好尽其心于圣人之道者,君子也。
35、仰天庭而知天下之居卑也哉!
36、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
37、天地之为万物郭,五经之为众说郛。
38、视日月而知众星之蔑也,仰圣人而知众说之小也。
39、君子德名为几。
40、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
41、可则因,否则革。
42、以往圣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
43、圣人之治天下也,碍诸以礼乐,无则禽,异则貊。
44、天神天明,照知四方。天精天粹,万物作类。
45、君子之道有四易:简而易用也,要而易守也、炳而易见也,法而易言也。
46、龙以不制为龙,圣人以不手为圣人。
47、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捶提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
48、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
49、言不惭,行不耻者,孔子惮焉。
50、秦之有司,负秦之法度;秦之法度,负圣人之法度。
人生不易又至易。只要洗涤诈念,鄙弃谋术,填平阴沟,拆去暗道,明亮苍穹下的诚实岁月,才是一种无邪的享受。
——
因尊严,万事万物才默然自主,悄然而立;因自立琳琅世界才有迹可循,有序可寻。
没有尊严,世间便是一个烂泥塘。
——余秋雨《君子之道》
理解并没有那么重要。
何必因为害怕被别人误会而等待理解。现代生活各自独立,万象共存。东家的柳树矮一点,不必向路人解释本来有长高的可能;西家的槐树高一点,也不必向邻居说明自己并没有独占风水的企图。
做一件新事,大家立刻理解,那就不是新事。
出一个高招,大家又立刻理解,那也不是高招。
没有争议的行为,肯定不是创造。
没有争议的人物,肯定不是创造者。
——余秋雨《君子之道》
一个人最值得珍视的是仁慈的天性,这远比聪明重要。
——余秋雨《君子之道》
中华文化的终极成果,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复兴中华文化,也就是寻找和优化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余秋雨《君子之道》
蔑视是一把无声的扫帚使大地干净了许多。
让我们在学会尊重的同时,也学会蔑视。
——余秋雨《君子之道》
第一,正在苦恼的名誉,大多无足轻重。
第二,真正重大的名誉,自己无能为力。
第三,一旦名誉受诬,基本不要在意。
第四,更高一层修炼,排除“名执”“我执”。
第五,面对他人受诬,应该仗义执言。
——余秋雨《君子之道》
我们一生所做的比较像样的大事,连父母也未必能够理解。父母生育了我们却理解不了我们,这便是进化。
——余秋雨《君子之道》
善和爱是历史的结果。....
善和爱是一场代代相传而又艰苦卓绝的接力赛,只是为了把人类拉出无边的黑暗。
——余秋雨《君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