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书法情感语录100条 正文

书法情感语录100条

时间:2024-09-23 00:34:40

2017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1

【提要】中考古诗信息 : 20xx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15】

71.《捕蛇者说》中,写凶暴的小吏到乡间情形的四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爱莲说》中写莲的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指出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75.陆游的《游山西村》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2

1.《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岳阳楼记》中说明“古仁人”胸襟阔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相间,互相映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3

1.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就是左证。

4.《蒹葭》一诗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君子于役》一诗中描绘乡村晚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4

1.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爱国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了“莺歌燕舞”的初春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歌颂友谊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到美国哲学家欧文的“志同道合的人并不需要永远呆在一起”时,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5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巧借两个情感色彩的地名与他的心情暗合,表现他“昨日”与“眼前”独有的怆然与凄苦。在诗史上堪称绝对、绝唱的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5.杜甫在《春望》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眷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他虽感惆怅,却也达观的心绪,反映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现在也常以此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内容就很合适。

8.我国信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势。(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写)

9.曹操《龟虽寿》一诗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为好友送行,人们常常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下近乎变态心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两句,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15.在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文学经典,均有独领风骚的一代宗师,这正如赵翼《论诗》所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爱国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了“莺歌燕舞”的初春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歌颂友谊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到美国哲学家欧文的“志同道合的人并不需要永远呆在一起”时,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寓含哲理,广为流传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登上黄鹤楼,见江雾弥漫,暮霭沉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25.人们常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来赞颂那些献身事业的人。

26.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现其爱国思想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杜甫《望岳》诗中,诗人想像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夕阳西下,告别荷塘。犹豫的脚步留恋的心,依然徜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夏之梦中。

29.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农村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而又有一定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l.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目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句)

32.”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则想像了与友人剪艘夜谈酌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己亥杂诗》中表现—作者仍愿报效祖国并蕴含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有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友情,历来为人所珍重。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留下了真诚勉励友人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李商隐的《无题》中常被后人用来形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39.《行路难》(其一)中,表现作者对理想执著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两句诗来赞美老师那种默默奉献的精神,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游山西村》中写人在困境中会萌发出新的希望,也暗示世间事物的消长变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沙漠雄奇壮美景色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杜甫在《望岳》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自己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45.《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高尚节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从而感召后代许多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同为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47.《次北固山下》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梨花喻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杨大伟带领全厂职工进行技术改革时遇到了重重困难,他在鼓励职工们坚定信心坚持改革时引用了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女杂诗)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宋朝人写诗往往蕴含哲理.引人思考: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朱熹的《观书有感》、陆游的《游山西村》,都体现出这一特点;请从上述作品中任选两篇,写出其中蕴含哲理、引入思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4.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们表示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6.《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晏殊的《浣溪沙》—词中直接抒发伤感情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崔颢在《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9.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同样是咏秋,刘禹锡的《秋词》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述,写出了秋天明艳美丽的景致,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61.“我爱水,愿以水裁衣,以云织锦,做一条弯弯的川流,在斜晖脉脉时,送千帆天际;愿以山切割,以石磋磨,做一涧高高低低的急流,在猿啼虎啸中,将—叶轻舟,载过万重山。”其中画线句子分别化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诸葛亮的《出师表》说理和陈情得以完美的结合,在陈情部分表现他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献身精神。

65.《桃花源记》中写老人和孩子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突出表现了水流的湍急,《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李老师引述了《(论语)十则》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68.市委、市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响亮的提出“重振雄风,富民升位”的口号,带领全市人民齐心合力,艰苦奋斗,创设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老工业基地焕发了青春,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岳阳楼记)中的语句填写)

69.去年六月,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70.人生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当“义”与“生”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子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捕蛇者说》中,写凶暴的小吏到乡间情形的四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爱莲说》中写莲的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指出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75.陆游的《游山西村》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

76.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沙漠景象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两句诗,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盂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进一步阐述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的生死义利之辨: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9.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深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清代郑板桥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描绘了一幅听竹的画面,我们学过的陆游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也有一句描绘类似情景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1.晏殊《浣溪沙》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 旧”的对 比,下片构成“来”与“去”对比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观刈麦》中也有反映劳动者这种复杂矛盾心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论语》中论述学与思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8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钱塘湖春行》中直接描写动物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

86.《爱莲说》中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高尚品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

87.《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88.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9.“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90.《出师表》中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第二条建议是_______________.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

91.《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岳阳楼记》中说明“古仁人”胸襟阔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93.《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9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相间,互相映衬“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95.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

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96.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97.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98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就是左证。

99.《蒹葭》一诗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君子于役》一诗中描绘乡村晚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一:数学复习计划

一、数学复习的任务

1、首先我们系统地梳理小学阶段的所有核心知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优化,从而形成符合学生个性要求的有效知识网络结构。

2、引导学生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毕业复习本身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再学习和知识结构再优化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的过程。我们很清楚,在平时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而通过总复习,我们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

3、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各种能力。包括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4、再次激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体验,使学生进一步受到学习目的教育、国情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在数学总复习过程的安排上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各班教学实际和本校特色,总复习阶段共计30课时,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一)、“数与代数”分成: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四段。

1.“数的认识”(3课时)

重点复习:

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计数方法,以及这些数的联系与区别;分数性质、小数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数的实际应用。

复习建议:

(1)帮助学生熟练地在数轴上填整数、小数、分数,理解数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2)实际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具体素材读、写多位数,改变数的计数单位,求近似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写多位数,复习十进制计数法,包括计数单位、数位顺序、数位分级、多位数的组成等。通过读多位数、改变多位数的计数单位、求多位数的近似数以及比较多位数的大小结合起来,进一步突出数的意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读多位数一般先分级,还要

遵循读数的规则,尤其是数里的0的读法规定。另外这里还带着复习小数的知识,包括计数方法、读写方法、比较大小的方法等。

(3)在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性质、小数性质改写数与式上。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计算小数乘(或除以)10、100、1000,这些知识常用于名数的化与聚,并且还是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结点。可以先复习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相互改写。

(4)将数形结合,发展学生的数感。

(5)用卡片摆数,复习倍数和因数的知识。我们着重利用摆出的数复习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的概念,回忆2、3、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公倍数、公因数的含义。把许多知识融合在一个活动之中,使知识不孤立,复习不枯燥。

(6)新教材中特别要强调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在车票、商品标识以及报纸、网络上寻找数的信息,体会数的具体含义,感受数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表示次序或用于编码。

2.“数的运算”(5课时)

重点复习:四则计算的意义和算法,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法

和乘法的运算律。应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思路。 复习建议:

(1)应该掌握的口算、笔算、估算等方法。并进行灵活的选择,主动采用简便运算。通过选用合适的算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和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应主要抓住加强数量关系,突出解题思路的训练,全面、充分挖掘条件间的联系,进行信息的再加工;沟通未知与已知的联系,规划解题的步骤。充分利用分数、百分数的概念进行推理,充分利用题组体会不同问题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并解答,交流解题的体验,自己再提出和解决一些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3.“式与方程”(2课时)

重点复习:用字母表示数,等式与方程的概念,等式性质和解方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等。

复习建议:

(1)让学生体验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书写规则。进一步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好处。

(2)熟练掌握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问题如果列算式计算,思路曲折、列式困难,如果列方程解答显得顺畅、方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更要让学生学会合理的判断。

4.“正比例和反比例”(2课时)

重点复习: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及有关比例尺的知识。

复习建议:

(1)通过用测量、调查获得的数据或统计表里的数据写出比、体会比的意义。并能熟练用比组成比例,体会比例和比的联系与区别。

(2)能通过判断,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画出正比例图像并能解决一些有关比例尺知识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分成: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三段

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8课时)

重点按“线—角—形—体”的顺序让学生自主整理知识,教师把形、体的特征与求积计算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复习。复习建议:

(1)首先回忆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整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接着整理学过的角,用工具度量角的度数、画垂线与平行线,再认平面图形的底和高。

(3)在复习三角形的知识这一部分内容上,复习包括三角形的分类、边特殊的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内角和180°等内容。

篇二:

一、复习目的

1巩固第七册语文所学知识,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2查缺补漏,温故知新,提高学生综合解疑问难的能力。

3在复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审题习惯,阅读习惯,写作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复习内容

1基础知识:

(一)生字部分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意,正确书写,有一定的速度,并能在阅读和习作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1)在生字表中,一个词都是生字的,应提醒学生的重视。

(2)明确“写好字”的要求。“写好字”不是单指书法、描红等,而是每一个学生日常书写的汉字。

正确:就是不写错别字,不增减笔画,不改变字形、笔顺、间架结构,合乎一般写字的规律和习惯。把字写正确是最基本的要求。

整洁:就是要

(二)词语部分要求:

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

中有关词语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领悟含义深刻的词语,并体会表达效果。2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初步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三)句子部分要求:能领悟有一定内涵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表

达效果。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2阅读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

思想感情。

(2)能背诵指定的段落或篇章。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4)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作用。

三、复习时间:

1月4日至1月15日在校复习。每天复习一个单元。中间穿插综合练习(含

四、复习方法:

1更新教育观念,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复习的主人。

2复习时注意:个人复习与伙伴复习相结合;检查、比赛和游戏相结合;课内巩固与课外延伸相结合;培养习惯与提高能力相结合。3要注意学生的劳逸结合,要经常提醒学生的用眼卫生,写字姿势,要求他们认真做眼保健操,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

4因材施教,避免过重课业负担。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篇三:初三期中考试复习计划范文

初三是个关键阶段,每一场考试都十分重要。初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临近了,在最近这段时间我们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呢?有一些薄弱的方面是不是该加强?如何加强?

本月中旬开始,西安市各初中学校会陆续组织期中考试,考题一般为学校自主命题。珍惜初三上学期的每一场考试,利用考试检验自己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找出薄弱环节和问题,及时弥补、调整。

一、多看课本,课后及时复习。

期中考试考核的内容都是围绕课本的,把课本吃透,把该熟记的知识点、该掌握的公式都必须拿下。每天在课后用半小时来复习,效果要比做两个小时的课后作业好得多,因为复习是为了检查自己是否已经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如果缺少了复习,不但会影响新知识的消化吸收,还会在写作业时感到很盲目。不仅如此,课后复习还能够有效地帮助提高学习效率。新课讲授后,花费2—5分钟采用过电影式回忆法,趁热打铁,及时消化新学知识点。因为在这个时候,同学们刚刚获取到新的知识,还未能够真正做到全面掌握,所以就需要依靠及时地回顾复习来让自己充分理解并且加深记忆。

二、查漏补缺,互相提问每天课间、晚上复习时,通过与书本对照、与同学互相提问,将学习内容与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对比,找出偏差和失误,将知识点深深地记在脑子里。

三、回炉复习

给自己把学习计划制定好,规定每一步的复习进程。大约在两周左右的时间将所有内容复习完,然后再回炉复习,便可保持已学知识点固若金汤,活学活用。四、考试时,多审题,多检查。要养成好习惯,在做题时一定要把题看清楚,不要贸然下笔;不提前交卷,多检查几遍,组织答案需细心,关键字眼、中心思想要抓准,运算过程、书写过程要谨慎,尽量避免因非智力因素而带来的不必要的失分。

虽然复习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都是大同小异,但是考试前后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中考的影响很大,不可小觑,初三生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好习惯,家长和老师也应该主动帮助初三生们改掉不好的习惯,在中考时,往往是一些坏习惯导致丢分,让考生和家长都痛心不已。此外,中考复习时非常重要的一项工具就是纠错本,我们可以从这里就开始做起,每一场考试,甚至是平时的测验题,都认真记录错题,备注好知识点,以便中考冲刺时翻阅温习。

《兰亭集序》复习学案

韩长洲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 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2. 背诵默写全文

【学习过程】

自学自导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一遍,认真查看课下重点字词的释义,然后请用8分钟时间做“基础扫描”。

2.讨论5分钟,解决“基础扫描”遗留的问题;再尝试着用10分钟时间独立完成“基础检测”。

一、基础扫描

(一)、识记 关于序

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也叫文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本文是一篇书序,介绍兰亭集会,并为诗集作序。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崇山峻岭( ) 清流激湍( ) 流觞曲水( )

游目骋怀( ) 癸丑( ) 会稽( ) 修禊( )

放浪形骸( ) 趣舍( ) 若合一契( ) 嗟悼( )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修禊事也—— 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幽情——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信可乐也——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不能喻之于怀——

(四)、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 ) 趣舍万殊( )

(五)、词类活用

极视听之娱( )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

(六)、一词多义

若合一契( ) 其致一也( )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一殇一咏

二、基础检测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②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②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

C.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 ②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

D.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 ②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

2.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

A.①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②悟言一室之内

C.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D.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3.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其还也 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

4.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未尝不临文嗟悼

C.齐彭殇为妄作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5.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C.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被称为“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D.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信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②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③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三、提升训练

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癸丑(kuǐ) 会稽(kuài) 修禊(xì) 巳日(sì)

B.峻岭(lǐn) 激湍(tuān) 流觞(shānɡ) 骋怀(chěnɡ)

C.娱乐(yú) 会晤(wù) 形骸(hái) 国殇(shānɡ)

D.虚诞(xián) 酣畅(hān) 玄理(xián) 清冽(liè)

2.下列句中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毕:全部 B.仰观宇宙之大。 之:指示代词,这样

C.曾不知老之将至 曾:曾经 D.俯仰之间,以为陈迹 陈:陈旧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4.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B.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D.一觞一咏,亦足以畅抒幽情。

5.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清澈而浪花四溅的急流,像带子一样在左右流淌

B.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舒畅

C.不能喻之于怀——不能明白于心

D.足以极视听之娱——足可用来享受尽视和听的乐趣

四、复习小结

《兰亭集序》复习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学习过程】

自学自导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一遍,认真查看课下重点字词的释义,然后请用8分钟时间做“基础扫描”。

2.讨论5分钟,解决“基础扫描”遗留的问题;再尝试着用10分钟时间独立完成“基础检测”。

一、基础扫描

(二)、注音

崇山峻岭(chóng) 清流激湍(tūn) 流觞曲水(shāng)

游目骋怀(chěng) 癸丑(guǐ) 会稽(kuàijī) 修禊(xì)

放浪形骸(hái) 趣舍(qǔ) 若合一契(qì) 嗟悼(jié)

(三)、解释加点字

修禊事也—— 一种风俗祭祀

清流激湍——激荡回旋的水流

映带左右——景物相互关联衬托

流觞曲水——觞,酒杯,两侧各有一耳

列坐其次——地方

无丝竹管弦之盛——热闹

一觞一咏——饮酒

幽情——幽雅的情怀

俯察品类之盛——繁盛

所以游目骋怀——放眼四望、舒展胸怀

信可乐也——实在

感慨系之矣——随着

向之所欣——过去;高兴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短;

不能喻之于怀——明白

(四)、通假字

悟,同“晤”

趣,同“取”

(五)、词类活用

极视听之娱:形作动,尽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数作动,看作一样;齐:形作动,把。。。。。。看作一样

(六)、一词多义

若合一契:一起

其致一也:一样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看作一样,动词

一殇一咏:一点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②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②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

C.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 ②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

D.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 ②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

2.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

A.①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②悟言一室之内

C.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D.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3.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其还也 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

4.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未尝不临文嗟悼

C.齐彭殇为妄作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5.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C.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被称为“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D.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信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

附答案:

1.D.思想情趣。 2.A.B.C两项中①的“一”是相同.同等的意思,D项中的①“一”是副词,相当于“很”。 3.A.语气副词,表婉商,其它三项作代词。4.D.“由”通“犹”。

5.B.《兰亭集序》是诗集的序言,不是赠序。

三、提升训练

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癸丑(kuǐ) 会稽(kuài) 修禊(xì) 巳日(sì)

B.峻岭(lǐn) 激湍(tuān) 流觞(shānɡ) 骋怀(chěnɡ)

C.娱乐(yú) 会晤(wù) 形骸(hái) 国殇(shānɡ)

D.虚诞(xián) 酣畅(hān) 玄理(xián) 清冽(liè)

2.下列句中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毕:全部 B.仰观宇宙之大。 之:指示代词,这样

C.曾不知老之将至 曾:曾经 D.俯仰之间,以为陈迹 陈:陈旧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4.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B.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D.一觞一咏,亦足以畅抒幽情。

5.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清澈而浪花四溅的急流,像带子一样在左右流淌

B.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舒畅

C.不能喻之于怀——不能明白于心

D.足以极视听之娱——足可用来享受尽视和听的乐趣

答案详解:1.解析:A.癸:ɡuǐ;B.岭:lǐnɡ;D.诞:dàn,玄:xuán。答案:C2.解析:曾:竟然。C3. A.“由”通“犹”,如、像;B.“趣”通“取”,往、取;C.“倍”通“背”,背叛答案:D4.解析:B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A.形容词作名词;C.使动用法;D.名词作动词答案:B5.解析:像带子一样环绕在亭子的四周。答案:A

四、复习小结

王羲之《兰亭集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感慨系之矣 系:附着,随着 B.虽趣舍万殊 趣:同“取”

C.终期于尽 期:注定 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盛:盛大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②亦足以畅叙幽情

③及其所之既倦 ④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1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分)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分)

答案:

14.D 盛:热闹

16.(1) 借以放眼纵观,舒展胸怀,足以尽享视和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2分,“极”和“信”各1分)

(2)我一向认为把生和死看作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虚妄的。(2分,“一”和“齐”各1分)

《兰亭集序》基础知识复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修禊事也: (古代习俗,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2)引以为流觞曲水:(把……作为) (3)所以游目骋怀: (用来……的……)

(4)修短随化: (长)(自然)(5)不能喻之于怀: (明白)(6)虽趣舍万殊(“趣”通“趋”,“趣舍”同“取舍”)(7)信可乐也( 的确,实在 )

(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本来 )(虚妄荒诞 )(9)终期于尽( 至,及 )

(10)向之所欣(以前,过去)(11)列坐其次(旁边) (12)因寄所托(依,随着)(所爱好的事物)

(13)以之兴怀(因,发生,引起 ) (14)感慨系之(附着)

2、解释成语

①崇山峻岭: 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陡峻的山岭

②茂林修竹: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③天朗气清: 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④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羁,形体不受世俗礼法所拘束

⑤情随事迁: 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⑥感慨系之: 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列坐其次 古义这个地方今义次一等的。 (2)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 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

(3)或取诸怀抱 古义:思想抱负今义: 怀里抱着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用来……的……今义: 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夫人”古义: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人”,人们今义 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俯仰”古义: 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

(6)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 这篇文章 今义: 文雅;文化或文人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修禊事也: 判断句 (2)死生亦大矣: 判断句 (3)其致一也: 判断句

(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状语后置 (5)当其欣于所遇: 状语后置(6)不能喻之于怀: 状语后置

(7)亦将有感于斯文: 状语后置(8)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定语后置

5.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一觞一咏足 名词作动词,喝酒 (2)以极视听之娱 形容词作动词,穷尽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 (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5)映带左右。名词作动词,像带子一样环绕

(6)引以为流觞曲水 (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发生,引起(8)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

6、解释下面一词多词。

(1)之:

A暮春之初 的 B及其所之既倦到、到达C不知老之将至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以之兴怀 代词

E向之所欣 的 F不能喻之于怀 代词,悲伤的缘由 G兴感之由 的 H夫人之相与 取独

I悟言一室之内 的 J仰观宇宙之大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K后之览者 的

(2)一

一觞一咏 一点,少量 俯仰一世 数词 悟言一室之内 一间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相同,一样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

(3)致

家贫,无从致书一观获得,得到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情趣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4)修 茂林修竹 高高的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乃重修岳阳楼 修建 修守战之具 整治

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尝不临文磋悼,不能喻之于怀。

我每看到前人发生感慨兴叹的原因,发现都像符契那样相同相合,我曾对前人的文章嗟叹伤情,但往往不能明白为什么会如此。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何况人的寿命随着自然造化而有长有短,但最终都要完结!

《兰亭集序》说课稿4(鲁教版必修三)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兰亭集序》:

一、说教材地位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鲁人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一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文明的踪迹,这篇序言代表了曾经辉煌一时的灿烂的古代文明,我们应该重温并永恒铭记。它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两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说学生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习这类课文要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教材更体现了这样的一个理念。另外,学生是在高一下半学期接触到这一课,他们虽有一定的基础但仍很薄弱,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序文的特点,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归纳积累文言字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背诵课文。

3、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中的文言现象,归纳文言实词虚词的义项;(2)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

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进行教学。

2、学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疏通文意。

2、讨论质疑法,通过讨论交流疏通词句及设计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又可以解决疑难。

3、归纳展示法,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小组内要及时归纳讨论成果并积极展示。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

以课件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和《兰亭集序》的图片导入

这样导入可以让学生初步领略王羲之书法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古文兴趣。

1、目标展示

目的使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学习重点。便于检验学习效果。

2、 简介作者并介绍“序”

让学生读导学案上有关作者简介和“序”的相关内容,让学生简要了解一下“序”的内容、分类。

3、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标划重点字词。

4 、教师范读

通过老师的范读,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比如“禊”、“觞”、“怏”等;常考名句中易写错的字词,比如“禊”、“激”、“觞”“幽”等。同时, 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使学生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精练优美、自然清新语言之美。教师相机有针对性的做朗读指导。

5、小组合作探究,逐段交流疏通预习时存在问题的词句。

基于这是一篇文言文,所以要先解决阅读理解上字词的障碍,因此我设置了小组合作探究,逐段交流疏通预习时存在问题的词句的环节。

由学生四个人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合作,这个环节我们可以让学生把重点的多义实词,如:“毕”、“咸”、“修”、“引”、“次”等,重点的虚词,如“之”、“以”、“其”等,词类活用和句式,归纳整理在导学案上,讨论总结并分组在黑板上展示,讨论不能解决的难句,教师加以讲解,教师重在点拨,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做好词句疏通工作。

6、再读课文。

在疏通文字之后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为理解课文做准备,接着分析课文理解思路,由学生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和字词。这一环节既可以让学生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情感思路,又可以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在明确文意的情况下,学生应该能总结出作者的感情是体现在“乐、痛、悲”这三个字上。但是,由于学生生活阅历上的局限,他们很难理解作者在游乐的时候为什么会生出“悲痛”之感,这也是学生理解文意的难点。根据这个情况,就可以设计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讨论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

问题一:作者的乐由何来?(要求学生结合文本思考,回答)

问题二:作者为什么而“痛”?

问题三:“痛”与“悲”是一样的情感吗?作者因何而悲?(质疑法)

问题一是对文本的分析比较容易解决。问题二需要老师结合着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过的文章、名句加以引导去感受作者对美好易逝、时光飞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如:“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苏轼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庄周的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这样学生就能顺畅的理解文中作者由“乐”到“痛” 的情感转变了。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死和生都是大事,作者为何而痛?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这部分也是本课的难点,我准备这样来突破:让学生回顾当学案上的时代背景,东晋士大夫们深受老庄思想影响,玄学、清谈之风盛行。而王羲之的人生观是反对清谈,颇想有所作为,联想到当时的社会风气和自己的处境及在有生之年无法实现的人生理想之痛,怎不令他“感慨系之”!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真正含义,也在于此。

设置问题三,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领悟:俯仰古今,人们对死生问题都会发出同样的感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一般的痛,由一己之痛想到天下人之悲,是千古同悲。

7、能力拓展

根据《兰亭集序》中的有关描写,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王羲之与文人墨客在兰亭集会的盛况,100字左右。

设置这一环节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8、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归纳整理文言词语

(3) 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并欣赏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相互交流。

附板书设计:兰亭集序

“乐”

“痛” 死生亦大

“悲” 深化中心

《兰亭集序》教案

高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参赛作品

苏教版必修 五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滕州一中西校高 二 、三 部语文组李慧敏

课 题

兰亭集序

课 型

文言文新授课

课 时

第1、2、3、4课时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点

文言知识

能力点

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增加文言积累

教育点

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重难点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

素有“书圣”美誉的王羲之不仅擅长书法,也擅长诗文。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后世评论者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出示临摹图),只可惜我们看到的是临摹本,据说其真迹已随唐太宗葬入昭陵。但是,作为散文佳作的《兰亭集序》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兰亭集序》可谓 “文质双绝”。二、目标导航,自主阅读

1、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听课文录音,注意读音和断句:

3、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相关存在的疑难问题(字词)。

4、选三个学生读,随时正音,纠正错误,学生初步理解内容即学生谈本段讲了什么。

5、学生再读课文,看图说话。(等于翻译课文)明确:

6、读全文,提醒学生思考:

提问:(1)《兰亭集序》与通常的序文有什么不同?

(2)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第二课时

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一、自由朗读第一部分。

①提问: 本文记叙了一次兰亭集会盛况,这是一次怎样的集会?何以见得?最好用原文回答。

明确:良辰—美景—佳处—乐事,“信可乐也”。

师生共同研习如下:

良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即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结合“癸丑”,简介古代干支纪年及相关知识。

佳处:“会稽山阴”即浙江绍兴,兰亭在绍兴兰渚山,据说勾践曾经在那里种过兰花。

乐事:“修禊事也”。古人规定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但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提问:春天在古代分几个阶段?明确:孟—仲—暮。)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重点落实“咸”字。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解释词语并板书,重点落实研习“修竹”“清流”。

明确: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归纳一下,可乐者几个?

名士济济,聚首兰亭 一可乐也

山环水绕,境界清幽 二可乐也

饮酒赋诗,畅叙幽情 三可乐也此矣”。

天朗气清,日暖风和 四可乐也

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五可乐也

良辰,美景,赏心,佳事,四美齐臻——信可乐也

二、朗读第二部分:

①提问:接下来一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

明确:“痛”。那么是痛心、痛惜还是悲痛?先不忙回答,看看作者因何而痛?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其一是“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其二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②提问: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譬如施展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明确:王羲之所处时代是“天下名士,少有全者”的时代,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而,有的人谈玄悟道,有的人归隐山林。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的:“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在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不知老之将至。

三、齐读第三部分:

前面两部分分别讲到了“乐”和“痛”,那么接下来作者的感情会有怎样的转变呢?

请一位学生朗诵,师生一起感受作者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①理清这部分思路。

明确:首先,作者陈述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的深入抒写,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随后作者发出“后之视今”的感叹,最后交代了作品的成因,总结全文。

第三课时

四、重点讲解,深度研习

学生讨论:弄清本文抒情为什么先乐后悲?

本文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第1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叙述兰亭宴集的情况。写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周围的环境、宴会的活动内容、当天天气等,是实写,以一“乐”字为基调。第2、3自然段是第二部分,主要写宴集后的感慨,是虚写,这部分则以一“悲”字为基调。

2、专家的看法:

这种先乐后悲的写法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两方面的原因。就其历史原因来说,这种描述聚会后转悲的作品并非始自《兰亭集序》。当年汉武帝行幸河东,途中与群臣欢饮,自作《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东汉《古诗十九首》之四云:“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写宴游之欢后:“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可见历史上因欢聚由乐生悲的感慨是屡见不鲜的,那么《兰亭集序》如此用笔就不足为奇了。就其现实原因说,这种写法符合人们的心理变化规律:大家难得一聚,是快事、乐事,但有聚就有散,“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种聚散两依依的情景本来已使人感慨万端,再由此想到人生无常、生死相隔,怎不使人悲从中来。

第四课时

五、当堂达标,拓展提高

例1 下面对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判断句) B.于是与亮情好日密(省略句)C.死生亦大矣(宾语前置句) D.欣于所遇(状语后置句)解析:C项应为判断句。答案:C

★例2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凭借它们纵目浏览,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啊。B.俯仰一世——很快地度过一生。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D.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对所向往的事情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解析:C项中对“一”的理解错误。“一”为动词,应为“把……看作一样”。答案:C?

★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兰亭集序》是作者为他和名士们在山阴县兰亭举行聚会所写的诗而作的序,是一篇诗序。

B.首段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事由,着重表现宴会的奢华和与会人的快乐。

C.二、三段由快乐转悲伤,抒发了作者由兰亭聚会引发的人生盛事不常而流年易逝的感慨。

D.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写景、叙事、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语言清新自然,简洁雅致。

答案:B.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4~7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例4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安陵君其许寡人 B.其致一也C.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解析:A项中的“其”是副词,可解释为“可要”。B、C、D三项中的“其”都是“代词”,可解释为“他们”或“他们的”。答案:A

★★例5下列各项与例句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解析:例句与A、C、D三项中的“之”都作助词“的”讲,B项中的“之”用作代词。答案:B

★★例6下面各项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未尝不临文嗟悼C.齐彭殇为妄作 D.悟言一室之内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通假字的掌握情况。A、B、C三项中均没有通假现象。D项中的“悟”通“晤”,面对面。答案:D

★★例7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

B.本段段首,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逼出本文正题“死生”二字。

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

D.文章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

答案、D

板书设计:

乐——时、地、人、物、事

痛——生命短暂、人生易老

悲——亘古不变的规律

教后记: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墨皇”,亦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其实,作为入选教材,文章也是文辞优美,识见高远,至今脍炙人口,熠熠生辉。而作为一篇文言文来教学,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文言关系,打破传统机械的先“言”后“文”教学模式,却值得探讨研究。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指导和组织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也就是说,如何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并取得最大化的学习效果,这才是备课最关键之处。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一定会跟着教师的教学设计走,稍不注意,甚至会出现与教师意愿相反的情况。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如果缺乏课堂的掌控和应变能力,将很难应对。所以,必须尽可能从多方面为学生设想,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种种状况,力争保证教学过程的万无一失。对于文言知识这一板块的教学,采取了让学生在利用《丛书》结合注释自我口述课文的基础上,各组展示成果,同时提出译不通的地方,交予全班讨论解决,这一方案得到较好的落实。在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解决,学生无法做到的,老师首先引导,共同探讨解决,但绝不把结论直接告诉他们。以学生为主体,顺着学生的思路走,整个教学过程完整而流畅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25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石家庄一中 马瑞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作者的人生情趣。2、掌握重要实词“修、期、致、次”等。3、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作者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对人生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小组合作交流,八个小组分别完成八个问题。

一作者及文化知识 二如何诵读

三整体感知 四1、2段详析

五1、2段评析 六3、4段详析

七3、4段评析 八拓展延伸

第二课时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苏东坡物我皆无尽可共适清风明月的情怀,体悟了王安石尽吾志

可无悔的精神,今天让我们一道走近一代书圣,共赴兰亭盛会,分享王羲之对人生的感喟吧! 板书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教学流程

1.展示教学目标

2.2组王逸凡诵读课文

2组同学点评和补充

老师补充: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夫/人/之/相与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全体同学齐读

4.整体感知,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的情感有哪些变化?

3组同学回答问题

内容: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

点叙宴集盛况——抒发人生感慨——交待作序目的

用原文回答作者情感变化:乐——痛——悲(板书)

5.作者为何而乐?

4组疏通1、2段,5组同学分析

师补充:游目骋怀 理解

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 “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本文可谓良辰美景俱得,赏心乐事兼有,且有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信可乐也!

6.全体试背1、2段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谁人不乐,谁人不爽?缘何而来“痛”与“悲”呢?

7.6组疏通3、4段、7组分析

师补充:

痛之因——俯仰间 老之将至,已为陈迹————人生短暂

——俯仰间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世事无常

——俯仰间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命运难测

而古人云:“死生亦大矣”————由此而痛

不同的天性,不同的人生,但一点是相同的,那便是盛会难在,好景难继。昔日的欢乐都如过眼云烟,随风而逝。欢快会成为过往,新恋会成为旧爱,美丽如生命中匆匆过客,不会为谁而停下达达的马蹄。而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心情陡然一落,“岂不痛哉”

悲之由——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古人

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今人、后人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一死生为虚妄,齐彭殇为妄作

直面死,认真活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

少壮几时奈老何————汉武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

庄子说生便是死,死和生是一样的。而王羲之却表达出自己的看法,生就是生,

死就是死,死和生是两码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大胆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迷信古人,揭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他认为,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

消极者说:今朝有酒今朝醉。积极者说:我们虽不能增长生命的长度,但可拓展他

的宽度。智者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勇者说:在烈火中永生。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敢于正视人生之痛,不逃避,不苟同于已有之成见,大胆发表自己对宇宙的看法,表现出其真性情。

后人评价,有人说他消极,有人说他受局限,不一而足。然而这根本不损他的光芒,他只是提出一个话题,至于答案是后世之读者的事,你可以根据你的人生去阐发,去推想,去演绎。经典应有不同的演绎,时间的淘洗越发散发出他的芳香,神秘的意蕴和强大的生命力。你欣赏,我欣赏,你在思考,我在思考,世界在思考,美感在生长。

全体同学试背3、4段

8组同学总结,拓展延伸

教师补充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时至今日捧读,仍恻然动人。

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

《兰亭集序》导学案(苏教版必修五)

课标导航

(1) 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

(2) 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预习知新

1. 字音填充

癸( )丑 会籍( )( ) 修禊( ) 流觞( ) 管弦( )一觞( )游目骋( )怀 放浪形骸( ) 曾( )不知 临文嗟( )悼( ) 趣( )舍万殊 彭殇( ) 虚诞( ) 若合一契( )

一、 词语解释:

1、 足以极视听之娱 极:

2、 是日也,天朗气清 是:

3、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

4、 少长咸集 咸:

5、 茂林修竹 修:

6、 及其所之既倦 既:

7、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兴:

8、 向之所欣 向:

9、 致: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

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致:

10、 次: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陈涉世家》) 次:

11、 期: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期:期年:

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与友期) 期:

12、 修: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修: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修:

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修:

13、 列坐其次 其次:

14、 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

15、 引以为流觞曲水 以为:

16、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

17、 解释下列“之”字的用法:

①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之”:

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之”:

③仰观宇宙之大。 “之”:

④放浪形骸之外。 “之”:

⑤向之所欣。 “之”:

⑥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之”:

⑦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之”:

⑧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之”:

⑨暮春之初。 “之”:

⑩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之”:

2. 词类活用

1、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 少长:

2、 死生亦大矣 大:

3、 足以极视听之娱 极:

4、 映带左右 带:

5、 一觞一咏 觞:

6、 引以为流觞曲水 流:

7、 所以游目骋怀 游: 骋:

8、 齐彭殇为妄作齐:

9、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

4.通假归纳

1、悟言一室之内( )通( )

2、虽趣舍万殊( )通( )

5.句式判断

1、死生亦大矣 句式特点:

2、(众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句式特点:

3、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句式特点:

6.名句必会(留空填充)

1、 ,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 ,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亦足以畅叙幽情。

2、是日也, , 。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夫人之相与, 。或取诸怀抱, ;或 , 。

4、虽 , ,当其 ,暂得于己, ,不知老之将至。

5、 ,齐彭殇为妄作。

7.常识应知

1、序,文体的一种,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说明写过程过、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如 。后又有宴集序、赠序等。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为宴集序,如 ;后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 王羲之《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序》、《临河序》、《禊序》、《禊贴》,为宴集序。

2、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如:2001年是庚辰年;2002年是辛巳年;……

3、修禊: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

4、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2位文人学士、社会名流,在浙江山阴的兰亭作"修禊"之会。各人分坐于曲水之旁,借着宛转的溪水,以觞盛酒,置于水上。他们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也发表一些议论。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推举王羲之写一篇序。王羲之遂乘兴作《兰亭集序》,文采灿烂,隽妙雅迪,书法更是遒媚劲健,气势飘逸,被后世推为“天下第一行书”。

文本探究

1. 整体感知

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兰亭集序》,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

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尽管人们取舍不同,性情各异。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已为陈迹。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作者在前段叙事写景的基础上,加以议论和抒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王羲之与魏晋时期一般谈玄文人不同,在此序中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

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乐耳动听。

2.要点探究

1、《兰亭集序》中兰亭的景色突出了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

2、《兰亭集序》中表达的思想和老庄思想一致吗?

成功体验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4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岁:时间

B、足以极视听之娱 极:穷尽

C、晤言一室之内 晤言:对面谈话

D、终期于尽 期:期望

2.句中“之”字用作代词的一句是( )

A、暮春之初 B、不知老之将至

C、及其所之既倦 D、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3.翻译横线上的的句子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4.下列对语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从时间、地点、缘由、人物、环境,以及人物的心情等方面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本段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B、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两者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人世观上没有相通之处。

C、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亦即所谓“畅叙幽情”。

D、文章借快乐年华的易逝的感叹,借生命长短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感叹,借古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引出作者对人生的痛惜,充分肯定了“死生之大”的观点。

阅读下面三篇序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松柏、药草之属,莫不必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

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 (石崇《金谷诗序》)

辛酉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共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记乡里,以记其时日。(陶渊明《游斜川诗序》)

夫天逝者万物之逆旅①,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②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③。吾人咏歌,独惭康乐④。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注]①逆旅:客舍 ②大块:大自然 ③惠连:南朝谢惠连,与族兄谢灵运并称“大小谢” ④即谢灵运

5.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齐备) ②道路并作(写作) ③以叙中怀(内心情怀) ④又写诗著后(显著) ⑤鲂鲤跃鳞于将夕(跃起露出鳞片) ⑥各疏年记乡里(分条陈述) ⑦良有以也(诚、确实) ⑧序天伦之乐事(排列) ⑨群季俊秀(即群弟) ⑩何伸雅怀(抒发)

A、②④⑧ B、①③⑥

C、⑤⑦⑩ D、④⑦⑨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用法不同的的一项是( )

A、悲日月之遂往

B、序天伦之乐事

C、众果松柏、药草之属

D、后之好事者

7.不属于介词“于”的省略的句子是( )

A、昼夜游宴 B、合载车中

C、独秀中皋 D、独惭康乐

8.找出《金谷诗序》《游斜川诗序》中有与《兰亭集序》“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同怀的的语句。

(1)《金谷诗序》

(2)《游斜川诗序》

9.翻译:

(1)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

(2)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10.对上面三序的比较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金谷诗序》到《兰亭集序》《游斜川诗序》,处处可见对时光易逝的敏感、对人世无常的哀伤、对生命短暂的无奈,韶光易逝,岁月难留。不难看出,感时伤怀在魏晋文学表达中已占了相当大的分量。

B、石崇、王羲之、陶潜文中所以着列同游诗作及年里、名号,为的是留记当日那一段欢悦时光,据以抵免凋落遂往的悲慨。重在抓执今朝、是日之“乐”,而有意忽忘明日甚或一世、千载之“忧”。

C、写阳春,而称“召我以烟景”;叙大块,而曰“假我以文章”,用夸张手法,拉近物我,融和天人。“开琼筵以坐花”,扣紧题目“桃”字;“飞羽觞而醉月”,又切中题目“宴”字。

D、与同类作品相比,《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确实是别开生面。同样写游宴,却完全摆脱了“即喜而复悲”的陈套,给人以乐观情绪的感染,表现一种旷达的情怀。

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岁星在癸丑,三月初三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祓禊活动。许多著名人士统统来了,年轻的和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专访有高峻的山岭主,茂盛的树林,外长的竹子。还有澄清的急流,在左右映衬环绕,引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水边,虽然没有琴、瑟、箫、笛演奏的盛况,但边喝酒边赋诗,也足够畅叙衷情。这一天,天色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抬头看到天空的广阔,低头看到万物的众多,藉此放眼观赏,开畅胸怀,可以尽情享受耳目的乐趣,确实是欢乐的。

人与人的相处,时间很短暂。有的把自己的抱负倾吐出来,和朋友在一间房屋里谈论;有的凭借爱好的事物寄托志趣,过着放纵性情的生活。虽然各人谋求的和抛弃的千差万别,性格的安静和浮躁也不一样,可是当他们对接触到的事物感到高兴,被自己暂取得,就愉快地自满起来,不知道衰老即将来到。等到他们对谋求或者取得的事物已经厌倦了,尽情就随着事物的改变而改变,感慨也随之而来了。从前所喜欢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已经变为陈旧的事物,还不能不因此而产生感慨。何况寿命长短,跟着自然界变化,终究要走向结束。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啊。”难道不令人悲痛吗!

每次我看到从前人产生感慨的原因,同我们好像契约一样相合,没有不对着前人的文章悲伤感叹,可是心里又不明白会这样。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虚妄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等同是荒诞的。后来的人看现在,也象现在的人看从前一样,这是多么可悲啊!所以我把与会的人一个一个地记下来,并且把他们所作的诗抄录下来。虽然时代不同,事情也两样,但是人们产生感慨的原因,那情景还是一样的。后代阅读的人,也会对这些诗文有所感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