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读书与做文章
古人有三桩事是最重要的,即所谓的“三立”:立德、立功、立言。立言就是讲话和做文章 ,有名的讲话记录下来,即是语录,从广义的角度,也可以算做文章,归根结底,立言就是做文章。“文章经国之大事”,是谁也马虎不得的。将文章提到这个高度,即使那些看破官 场险恶而隐居在野的人,也不敢漠视它的作用,有的更将著书立说作为一生追求的事业。士之患在身灭而名不彰。要想使声名彰明显著,不外乎两种途径,一是他人代己立传,一是自 己替自己宣传。自己替自己宣传,也有两种办法,一是写文章吹嘘自己,一是写彪炳的千秋的文章。前者不易为人承认,牛皮易吹破,做的是无用功;而后者则是所有读书人所梦寐 以求的。所谓名山事业,使多少人为之而献身;今人的著书立说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质。做学问只要敷衍得过,东抄西摘,七拼八凑,不久便能著作等身,以之夸耀同列,博一个学问广 大 的名声,至于其中的货色是好是坏,谁也不去注意,于是作者便俨然以大学问家自居,顺带的可以招博士生,博士后,去指导更年轻的人去了。古人将学问、文章当作崇尚的事业,其 执著认真的态度是今人难以企及的。即如做学问、写文章前的基本功夫——读书学习,也不易 为今人所达到。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说的是学习的快乐。荀子的《劝学》 ,颂扬的是锲而不舍、循序渐进的学风。明代东林党人顾宪成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将读书当作赏心乐事来欣赏,其中滋味,又断非 一般浅人所可知。明代华亭人陈继儒作的《读十六观》,是谈读书的好文章,其中有云:“ 倪文节公云:‘ 松声、涧声、山禽声、夜虫声、鹤声、琴声、棋子落声、雨滴阶声、雪洒窗声、煎茶声,皆 声 之至清者也,而读书声为最。闻他人读书声已极喜,更闻子弟读书声则喜不可胜言者矣。’ 又去:‘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有全利而无少害者,惟书不问贵贱贫富老少,观书一卷则 有一卷之益,观书一日则有一日益,故有全利无少害也。’读书者当作此观。”虽时移世易,此种心迹,于当今之世,虽不可说绝对没有,但确实远较古代为少。市场经济时代,大家 只求温饱、奔小康,读书作人的事是很少顾及到的了,更谈不到以纯审美的方式去读书、做学问与文章。如上所引诸多古人可谓书痴,做人做到痴,读书读到痴,其卓绝与快乐之处又 岂是常人所意想得到!
作文、读书的行为本身其实本无美恶好丑可言,即如藏之名山的文章与东拉西扯的文章其行 为的性质都是一样:都是在做文章;读书人读书,有的读儒家的四书五经,有的则读内家经典,内容不一,而性质则同:都是在读书。只是读书人自己不加分别则可,却万不可不在乎 他人的分别之心,否要惹祸生,比如xx中古代的书都禁止人看,谓之四旧,即如现在,也有不让人看的古书,如《金瓶梅》之类。这都是内容不“健康”的缘故,怕人看了照着书做 起来,毒害自身乃至妨碍他人甚至国家。古代也有许多不让人读看的书,清代就有不少禁毁的书籍。至于做文章,内容是更须看重的,稍一不慎,也许就有抄家灭族之祸,那真是“闭 门 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读书人岂得不戒惧儆惕!所以从古到今,读书作文都是雅人的事业或游戏、子弟上进的工具,并可以上长为仕途荣升的利器,但内容的选择却是严肃的、严格 的,甚至是严峻的。它可以趋利,也可以招祸,唯一的远祸办法即是:不触时忤。至于读书、做文章的目标是什么,当官罢,经商罢,做学问罢,或做书痴罢,都可以由他去!
名言警句:
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了翅膀。
——莎士比亚
书籍的使命是帮助人们认识生活,而不是代替思想对生活的认识。
——科尔查克
好书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最丰硕长久的果实。
——史美尔斯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
——莎士比亚
书籍帮助我从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没有书的帮助,我会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高尔基
各种各样的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作用下,仿佛烤在火上的纸一样渐渐燃尽。
——雨果
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富有趣味的事情啊。
——普希金
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
——史美尔斯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普希金
世界读书日
10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4月23日确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2005年4月23日是第10个“世界读书日”。自1995年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政府的支持下,出版机构、学校、图书馆、社区等各界人士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日庆典活动,把读书日的'宣传活动变成一场热热闹闹的欢乐节日。
但是,在中国,这个世界性的读书节还未被社会公众所知晓,更谈不上是节日。据搜狐读书网站2004年调查显示:知道“世界读书日”的人仅占6%,27%的人虽听说过但不知详情,67%的人从未听说过这个日子。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
1: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2: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
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3: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4: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5:在中国元代时期有个叫宋濂的人,他酷爱读书,由於家中贫寒,只得借书博览,随著书越读越多,宋濂越觉得需要老师指点,於是他当掉衣服,千辛万苦来到城中,考上学馆,不料学官的脾气古怪,宋濂历经曲折,最后终於苦学成才。
6: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读书的内涵
读书,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唯一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的更远、更清晰。同时也让我们知道谁与我同行,又有谁看到了怎样的风景,我们又该如何进行自我的追求与调整。在和他人所见的比较中,选择自己的路,也不错过他人遇到的、我们就不局限于视野无法领略的画面,古人就有“博百家所长,为我所用”的读书情怀。
世界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使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图书日”还应当增加版权的概念。于是,1995年10月25日——11月16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这一天也是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读书的故事
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读书的名言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赵恒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董迂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冰心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读一书,增一智。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用珠宝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谢想云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国学大师陈寅恪】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关于陈寅恪的传奇故事,就一直在清华园里流传着。甚至他的名字,也被人们一再讨论——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恪(què)”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è),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似乎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被称为“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1925年,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研究院的宗旨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人才。当时的清华是个留美预备学校,留美预备学校来办国学院,这本身就是要吸收西学来建设自己的文化。
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来的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三位导师性格各异,但都大名鼎鼎。而四大导师中最晚到校的陈寅恪,在当时并不出名。
陈寅恪出任研究院的导师,一说是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所推荐,他因为了解陈寅恪的博学而推崇备至;还有一说是梁启超提名的,据说梁启超为了推荐陈寅恪,还曾与清华校长有过一番舌战。校长说,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梁启超说:“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梁启超还说:“这样的人如果不请回来就被外国的大学请去了。”清华的校长最终怎么做出决定的,无从考证。但事实是,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接到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刚刚年满36岁。
一年后,陈寅恪的身影出现在清华园里。他很幽默。因为四大导师中的梁启超是“南海圣人”康有为的弟子,王国维是末代皇帝的读书顾问,于是陈寅恪就给学生们送了一副
令师生们惊叹的是陈寅恪的博学。他在课堂上讲授的学问贯通中西,他在课余分析各国文字的演变,竟把葡萄酒原产何地,流传何处的脉络,给学生讲述得一清二楚。他上课时,连清华的教授们也常来听。有人称他为“活字典”,也有人称他是“教授的教授”。
当时,冯友兰先生是大学者,名气比陈寅恪响亮得多,但冯友兰在陈寅恪面前也是毕恭毕敬、以学生自居,这连当时的学生们都能感觉到。
当年的华北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是本国培养的学者,另一派是有留学经历的。本土派认为,洋派不懂国情,你的学问再高,也是隔靴搔痒,解决不了中国问题。留洋派就觉得本土派太迂腐,眼光太狭,不掌握现代化的工具,因而两派互相瞧不起。但不管是哪一派,谁都不敢瞧不起陈寅恪,这在学术界堪称传奇。
游学海外13年带回的却是东方学
早年的湖南原本是保守闭塞之地,在洋务运动中却突然开风气之先,兴学、办报、开矿、建工厂,这得益于当时的湖南巡抚陈宝箴。陈宝箴有个助手,也就是他的儿子陈三立,父子俩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朝廷革职,“永不叙用”,原因是他们在湖南率先变法。
陈寅恪就是这陈家的第三代。这一年他9岁。家国大难之后,陈宝箴携家带口回了江西老家,陈三立索性专注于
父亲陈三立不要孩子应科考、求功名,在陈寅恪13岁时就把他和哥哥送去了日本。自小博闻强记,打下坚实旧学基础的陈寅恪,因此并行不悖地接受了西方文化。
后来陈寅恪因病从日本回国,考入复旦公学,这是上海的一所新式学堂,相当于现在的高中。陈寅恪成绩优秀,掌握了德语、法语。两年后的1909年,陈寅恪毕业,他带着复旦公学的文凭,也是他平生唯一的一张文凭,登上了去西洋的轮船。父亲陈三立赶到上海,送别陈寅恪。他把父辈两代人变法图强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陈寅恪一辈子以家族为荣,念念不忘自己的身世,也终生背负着家、国的使命。他辗转游学13年,从德国到瑞士、后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他学物理、数学,也读《资本论》。13年里,他总共学习了梵文、印第文、希伯莱文等22种语言。
陈寅恪在德国读书,都没有要学分。人家上课他跑去听,听了做笔记,他自己注册的是印度学系,他就在那儿自己读书,没事去听课,完全是一种文人
陈寅恪发现,在世界学术中,中国文化的地位很高,跟当时中国地位低下的现实完全相反,跟国内批判传统文化、****孔家店也完全不一样。他后来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应“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就是以这样一种感受作为基础的。
开辟国学研究新领域
陈寅恪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也接受了严格的西学训练,但他从不满足,仅梵文一项,就先后学了10年。当时中国学术正处在逐渐走向国际学界这样一个转轨的时候,在清华校方包括他的同事梁启超、王国维的鼎力支持下,陈寅恪为中国学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对不同民族语文与历史的比较研究。
1932年夏,清华大学中文系招收新生。陈寅恪应系主任之邀出考题。不料他出的题目非常简单。考题除了一篇命题作文,最奇怪的'是只要求考生对个对子,而对子的上联,又仅有三个字:“孙行者”。陈寅恪拟定的标准答案是“王引之”、“祖冲之”。一个名叫周祖谟的考生,给“孙行者”对出的下联是“胡适之”,用的是当时最时髦的人物胡适的名字,十分有趣,出乎陈寅恪的预料。
用“对对子”这样的文字游戏,来作为堂堂清华大学的招生试题,当时很多人还是难以理解,也有人误以为这是以旧学的看家本领向新文化挑战。其实,陈寅恪自有他的一番深意。当时很多学者都并不清楚真正的中国语文的特色在什么地方,陈寅恪觉得用对对子这个方法,其实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中国传统语文的真正特色,尤其是跟印欧语系的区别在哪里。陈寅恪关注的是汉语的文化特征和世界地位,对民族传统语文充满自信。
每逢上课,陈寅恪总是抱着很多书,吃力地走进教室。他讲授佛经文学、禅宗文学的时候,一定是用黄布包着书来的;而讲其他的课程,他带来的书则是用黑布包裹着的。他的讲课旁征博引,只要是从国学院毕业的学生,都成了后来的大家。其中有语言学家王力、敦煌学家姜亮夫、历史学家谢国桢、考古学家徐中舒、文献学家蒋天枢等等。
登上中古史研究高峰
就在这个时候,陈寅恪把目光投向了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也就是学界通称的“中古史”。这是陈寅恪第一次学术转向,其中当然有很多原因,而最大的因素就是与抗战有关。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22天,日军逼近清华园车站,北平即将不保。父亲陈三立这时已85岁了,这位在上海“一·二八”十九路军抗战时,梦里狂呼“杀日本人”的老人开始绝食了。五天后,陈三立死了。
为父亲守灵的那些晚上,陈寅恪久久地斜卧在走廊的藤躺椅上,一言不发。这时,陈寅恪由于高度近视,又用眼过度,右眼视网膜剥离,已经看不清东西了。医生告诉他需要手术,但做了手术就需要相当时间的休养。陈寅恪最终选择了不做手术,就是说,为了离开沦陷区,他放弃了复明的希望。
陈寅恪做学问的方式不是做卡片,而是在书上随读随记,也就是古人说的“眉批”,眉批上写满了他的思考、见解和引证,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北平沦陷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但赶到长沙,还没等到这些藏书,便又匆匆随清华大学南迁云南。可是当书到长沙,竟悉数被焚毁在战争的大火中。书烧毁了,而他随身带着的常用的、备用的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部分竟也被盗走了。这意味着,他以后的学术研究,将主要依靠他积攒的记忆了。“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就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述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这是两本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著作。陈寅恪写书的种种细节,至今仍被后世记忆着。在四川李庄的时候,邓广铭先生住在陈寅恪的楼底下,傅斯年对他说,陈先生如果有什么事一跺地板,你就马上跑上去。有一次邓广铭跑上去,看见陈先生躺在床上呻吟,说我要快死了,我这个身体快不行了,我坚持不住了。但是他又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牛津大学1939年曾正式聘请陈寅恪担任该校汉学教授,并于此后数年一直虚席以待。因为他们认为,陈先生是当时“最优秀的中国学者”。
【陈寅恪的
文人薄命,才女亦然。
《论再生缘》
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 陈寅恪经典语录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
好鸟难同命,芳莲寡并头。生憎绿沉管,玉指镇双钩。
《柳如是别传》
律令性质本极近似,不过一偏于消极方面,一偏于积极方面而已。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早岁偷窥禁锢编,白头重读倍凄然。夕阳芳草要离家,东海南山下巽田。 陈寅恪名言
《柳如是别传》
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
盖古者兵法起于井田,自周衰,王制坏而不复。至于府兵,始一寓之于农。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压帽花开香雪痕,一林轻素隔重门。抛残歌舞种愁根。 遥夜微茫凝月影,浑身清浅剩梅魂。溶溶院落共黄昏。
《柳如是别传》
唐之初期其乐之承隋亦犹礼之因隋,其系统渊源,盖无不同也。若其后之改创及直接从西域输入者则事在本章主旨范围之外,故置不论。 陈寅恪经典语录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贤所同殉之精义,其岂庸鄙之敢望。一切都是小事,唯此是大事。碑文中所持之宗旨,至今并未改易。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
东山葱岭意悠悠,谁访甘陵第一流。送客筵前花中酒,迎春湖上柳同舟。纵回杨爱千金笑,终剩归庄万古愁。灰劫昆明红豆在,相思廿载待今酬。
《柳如是别传》
旧籍于礼仪特重,记述甚繁,由今日观之,其制度大抵仅为纸上之空文,或其影响所届,止限于少数特殊阶级,似可不必讨论,此意昔贤亦有论及者矣。 陈寅恪名言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隋唐职官之名号任务,其渊源变革记载本较明显,而与此章有关之隋唐制度之三源复已于前章详悉考论,其涉及职官者尤为易知,故此章仅择其要点言之,其余可从简略。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自太祖至高祖初,其内外百官屡有减置,或事出当时,不为常目,如万骑、飞鸿、常忠、直意将军之徒是也。旧令亡失,无所依据。太和中,高祖诏羣寮议定百官,着于令。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明末清初,魏际瑞、丘维屏等九人讲学于江西宁都翠微峰之易堂,世称“易堂九子”,清人彭玉雯辑其著述为《易堂九子文钞》十九卷,序中所谓取易堂九子集而读之盖此。
《赠蒋秉南序》
此隋定乐兼采梁陈之又一例证也,此部乐器中既有琵琶、箜篌,是亦有胡中乐器,然则亦不得谓之纯粹华夏正声,盖不过胡乐之混杂输入较先者,往往使人不能觉知其为输入品耳。 陈寅恪经典语录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律因于隋开皇旧本,隋开皇定律又多因北齐,而北齐更承北魏太和正始之旧,然则其源流演变固了然可考而知也。兹就《唐律》中略举其源出北齐最显而易见之例数则,以资参考。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明末人作诗词,往往喜用本人或对方或有关之他人姓氏明著或暗藏于字句之中。斯殆当时之风气如此,后来不甚多见者也。今姑不多所征引,即就钱柳本人及同时有关诸人诗中择取数例,亦足以证明此点。
《柳如是别传》
红碧装盘岁又新,可怜炊灶尽劳薪。太冲娇女诗书废,孺仲贤妻药裹亲。食蛤那知天下事,然脂犹想柳前春。(河东君次牧翁“冬日泛舟”诗云:“春前柳欲窥青眼。”)炎方七见梅花笑,惆怅仙源最后身。 陈寅恪名言
《柳如是别传》
寅恪四十年前常读希腊梵文诸史诗原文,颇怪其文体与弹词不异。然当时尚不免拘于俗见,复未能取再生缘之书,以供参证,故噤不敢发。荏苒数十年,迟至暮齿,始为之一吐,亦不顾当世及后来通人之讪笑也。
《论再生缘》
柳如是,明末清初人,家境贫寒,幼年被卖与官宦人家,后沦落青楼。其人不仅貌美,还能诗会曲,能书擅画,为人风流放诞,不被陋俗所羁,敢于追求人生幸福,且明于民族大义,远胜当时许多高官巨儒,堪称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女子。
《柳如是别传》
默念平生,固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似可告慰友朋。至若追踪前贤,幽居疏属之南,汾水之曲,守先哲之遗范,托末契于后生者,则有如方丈蓬莱,渺不可即,徒寄之梦寐,存乎遐想而已。呜呼!此岂寅恪少时所自待及异日他人所望于寅恪者哉?
《赠蒋秉南序》
然则府兵之性质,其初元是特殊阶级。其鲜卑及六镇之胡汉混合种类及山东汉族武人之从入关者固应视为贵族,即在关陇所增收编募,亦止限于中等以上豪富之家,绝无下级平民参加于其间,与后来设置府兵地域内其兵役之比较普遍化者,迥不相同也。 陈寅恪经典语录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高楼冥想独徘徊,歌哭无端纸一堆。天壤久销奇女气,江关谁省暮年哀。残编点滴残山泪,绝命从容绝代才。留得秋潭仙侣曲,(陈卧子集中有秋潭曲,宋让木集中有秋塘曲。宋诗更是考证河东君前期事迹之重要资料。陈宋两诗全文见后详引。)人间遗恨终难裁。
《柳如是别传》
《空谷幽兰》读后感1
本书某些内容虽并不十分“严谨”,不过反而提升了“趣味”,毕竟只是本游记。纵观历史有无对错呢?不好说!何说道、儒、释、佛?不说好!寻隐士不是说隐士?不能说!追寻作者的一路上,总感觉谈话刚刚开始,就因为种种因素不得不“离开”,这种让我欲罢不能的感觉,硬生生的戳破了蛰伏在我内心深处那一道道片面、肤浅和有限的知识观念、和了解,血淋淋、赤裸裸、有点过瘾!
什么是隐士,各人理解不同,所谓隐士,既有内心之隐,又指涉一种生活方式。修佛与修道虽是修心,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心之历练,最艰难之处在于排除环境的干扰。藏之名山的修行之道对于断除杂念,与天地共鸣,无疑有着一点点“绝妙”的功效?待思考定论!
虽然那么多了不起的人好像都有过做隐士的经历,相对于做不成或也没打算做隐士的我,却也有必要找寻属于自己的那片心灵净土,保持自持修行的坚韧,遵循品德良知的告诫,浇灌智慧的甘露,等待在时间中,绽放一如僻静空谷中的幽美兰花。
丘吉尔说过愿意放弃整个印度殖民地,也不愿放弃莎士比亚;那么多人做隐士又闭关的,我选择来护关好了,因为我不想也不愿去选择做这种隐士呀!我对自己理想隐士生活的定位是:我就随便隐在我自己的一蔬一饭、一针一线、一朝一幕里!
《空谷幽兰》读后感2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对于逃离红尘,追求寂静的隐士来说,他们在追求道的时候,要抵抗的是孤独,寂寥,与贫乏的生活,衰老的身体。印象最深的是书中独自隐居的一位尼姑,她说,她很孤独,小茅屋的屋顶漏水了,她修不好。在她这里,我感觉到了真实。我们向往的隐居,是飘飘欲仙,是幽林仙人,是弹琴长啸。然而现实修心的路上,却是孤独寂寥,贫乏困苦。或许对于修心之人而言,这是一种修行。但这位女居士却让我们看到了真真修行的苦:生活的贫乏尚可抵御,来自心灵的空旷荒芜足以使人恐惧。
大隐隐于市,少去了生活物资上的烦恼,于修心却是增加了更多阻碍。与隐于野相反,他们在修心之路上,要抵御的是来自尘世的世俗、道德、利益纷争、喧闹……这条路更难更苦,诱惑更多。
但不论是在哪里隐居,不论以和种形式儒修也好,佛修、道修也罢,极其认同里面几位隐士的观点,这一切只不过是殊途同归:他们对于道的最求都是一样的,一样的献身于自己的理想境界。
个人认为,不同的宗教他们的终极都是一致的,都是在追寻一种心灵上的皈依。不论何种修行,最后都是修心。
读书亦是修行,我的修心又到了何种境地了呢?
最后,很感谢随着作者游览了终南山,见到了隐士这个雅号背后真实的一面,若是此生有机会,一定要去终南山看看,就暂且在此许下这个愿望吧!
《空谷幽兰》读后感3
初次接触美国当代作家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是通过樊登读书一个小时的粗浅了解。
《空谷幽兰》这本书名顿时吸引了我,作为生活在繁华城市的平凡人,所寻找的是一席脱俗了空,并能生活在我心向往之地。同时樊登对本书的剖析以及他磁一般的声音让我被《空谷幽兰》这本书深深的吸引着。
还记得复旦大学陈果那句话:只有美德才会向磁石一样吸引美德,只有智慧才会像磁石一样吸引智慧。这一方幽宁之地也犹如磁石一般深深吸引着我,让我策马扬鞭迅速的奔驰而来,翻阅畅读。
本书是朴实的,介绍了比尔.波特先生在中国终南山寻找隐士的点滴记录。当他每一次所踏入幽谷终南,与隐士师傅对坐闲聊,不被任何一丝凡尘所侵扰,他所探寻着古代隐士儒释道隐士所居住的地方,找寻着当今所留下的足迹。
朴实的隐士生活或许才让我们真正明白活着的意义,不求繁华舍去杂念,专心修行之路,这不正是空谷中一抹暗暗幽香。亦或是在孤寂中才能够真正的找寻到人生成长的“洁净”。
社会是嘈杂的,生活是繁琐的,过多的嘈杂、繁琐在当今的生活中让大家不知道我们真正的取舍,生活中的贪嗔痴,找寻到我们所需要的“梦想”。
在处事做人方面,能够更真切的看到世俗,应对社会中的人际,找到真正可交应交之人。懂得生活中的“舍与得”。
《空谷幽兰》读后感4
读这本书之前,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究竟该如何理解。我以前的理解是那些所谓的“大隐隐”是不是没有原则的人,因为没有原则所以没有坚持,这样才可以在混沌复杂的红尘之中和任何人、事都和谐相处;进而又倾向于“小隐隐”比“大隐隐”更让我钦佩,原因是:我以自身的局限性出发考虑,在我浅薄的认知内觉得还没有贤者能做到大隐隐,而做到小隐隐的人是真实存在而且可敬的,比如陶渊明。就在这自身局限的思维下,我开始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作者的记录真实所以亲近人,译者的国文水平也是超一流的,在这赞一个!在两者的融合下,从这部作品中我能体会到作者上下而求索的艰辛;坐观庭前观花落的自在;山中隐士们的超脱与面对人生的.智慧;以及我自己心灵的净化和静思;等等。
在独罢此书,我对“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有了一点点新的理解,即所谓“大隐隐”是大有人在的,应该用同学的一句“他们藏得太好了,以至于我们很难发现”来描述,比如:苏东坡和王维。在假期听蒋勋老师的音频时有毛皮地接触到一点苏东坡,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东坡先生一生被贬多地,但一直以一种高昂和饱满的乐观心态去面对人生,从“老夫聊发少年狂”也可见一斑。面对不同的地方,究竟何处是家?心安之处便是家吧。在面对人生起伏的时候这种态度也让他受益匪浅吧。突然想到了三起三落,这也可以算是当代版的“大隐隐”吧?而王维算是半个“大隐隐”吧,在仕途失意前期虽也在辋川别墅和朝野之间走寻,但最终也身随心前往佛教和自然的神圣国度。
“大隐隐于市”者不争不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原则,而是因为心胸的宽度和思想的厚度已经超越了一般常人所能驾驭的疆域,所以他们能看清也看轻很多人事,他们不埋头处理人际的复杂和身物的享受,却倾心于宇宙的浩瀚和自然的神奇。他们在世上的目的恐怕主要就是要去悟道,去寻求天人合一的大我境界,去体会并洞悉宇宙苍生的玄机。你可以说他们是幸运的,幸运到可以“众人皆醉我独醒”;也可以说他们是不幸的,匆匆在世走一遭为何不“人生在世须尽欢”?这没有对错的分别,只是个人认识观的不同。
这篇读后感只是个人观点,举例和文法的使用上若有不同意之处,也希望观者能指出,一起商榷。
本人读书不多,发表读后感也是一种记录阅读和目前思考结果的方式,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也希望观者有意见和建议都说说,我也会辩证地思考和反省。诸位爱好阅读之士,也算是大家一起探讨学习,享受思维碰撞的快感吧!
争辩是表象,以求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空谷幽兰》读后感5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看落雁修竹,月升日暮,行到水穷之处,隐于深云之中,不与人沟通交流,执着于寻找自己的“道”。他们,是当代中国人熟悉又陌生的隐士。
《空谷幽兰》这本书便是美国作家比尔·彼特来到终南山寻找隐士的故事。书中的隐士们,在自己仅有的一方天地里静静地冥想,有时,他们甚至可以几个月不吃东西,一直静坐,好似皎然笔下那句诗“醉卧白云闲入梦,不知何物是吾身”,只是,他们醉的不是酒,而是醉于道,醉于回归自我,回归自然。
《老子》中有一句话:“大曰远,远曰逝,逝曰反。”大概意思就是世间万物有其运行规则,他们都在循环反复,包括我们的生命。懂得把握,才能知道何处是归途。
想起陶渊明《连雨独饮》中:“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心与形,是两个存在,“心”是真正的自我,而“形”,是外在的名利。万物有性,所谓“人性”,就是率真纯粹,一颗不刻意、不雕琢、不做作的心,这样,才永不泯灭。
《庄子·天地》中有一个抱瓮灌畦的故事。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也许你会觉得故事里的老人愚蠢又可笑,可是它体现了庄子那种“道法自然”的思想。
可是,正如学者智效民在《民国旧梦》中所描述:“在一个以权谋私甚嚣尘上,金钱铺路不足为奇的社会,人们纷纷放弃普通平凡的生活,而是把出人头地、高人一等当做自己的梦想,就造成了一个病态的社会。”如今,谁没有“机心”呢?
当然,并不是要让每个人都像终南山的隐士们那样,放弃舒适方便的生活,决意归隐于深山中,与鸟兽同眠,花草为友,而是要有如陈寅恪先生所说的“自由之学术,独立之精神”。自由,是人人都渴望的;独立,是人人必须要做到的。但是,我们要问自己,我们足够自由,足够独立吗?自由,就不会被诱惑所绑;独立,就不会被欲望所左右。说到底,人们都有一颗“机心”。而隐士们能够自由、独立,正是因为他们能守住心中的一方净土,他们“守拙”,懂得舍弃,像弗兰茨·卡夫卡说:“我不想要什么东西,只想从深渊伸出双手就出自己”。
回归自然,回归自我,会使人感觉到纯净、美好。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说:“它教会人们静听雨打芭蕉的声音,欣赏到村舍炊烟袅袅升起,在杜鹃的啼唱中体会到思念游子之情……”春则觉醒而欢悦,夏则在小憩中聆听蝉的欢鸣,秋则悲悼落叶,冬则雪中寻诗。
田园、山林并不独属于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归隐的地方,能够领悟到庄子所言的“法天贵真”。懂得舍弃。懂得回归,才能再一次出发,走得更远。读比尔的《空谷幽兰》,你的心灵将会得到一次沐浴,一次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