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世间,难以找到完美镶嵌的时刻与弧度,让自身完美贴合,总是磕磕碰碰直至精疲力竭与棱角尽失,才终于找到一个可以蜷缩的角落。
2、而我无法自持,在于我的懦弱,在于我的期待,在于我年幼时缺失的那部分情感,一旦有人愿意补回,我便无法节制地接受下来。
3、这世上,唯有既知自己生活缺陷,又无法豁达之人,永远痛苦。
4、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处的方式很简单,不动声色的融入,不要什么结局。问结局和荣誉,也许是人类才会做的蠢事。而万物在时间的长河里,只是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将自己顺其自然地伸展开。只是不知不觉,就见证了沧海与桑田。
5、真正的恶人都是藏在好人里,靠抓恶人骗好人。
6、洋流的方向总是相差无二,在这路途的任何地点放下,便总会按部就班地流淌回同样的终点。像不像命运殊途同归的姿态?
7、所谓付出多,是你总是花了大价钱,买了自己根本用不到的东西,但是,买了什么并不重要,每一个好与坏,都不是别人说的,都是你自己的情绪。
8、误会是,总有人有言不由衷的苦,总有人有直白坦荡的提问。对应不上,变成无法言说的尴尬。其他未能明了的细枝末节都被想象力填充,而人心就是这部分想象力,填充的有多丰富,人心亦有多曲折丰富。
9、两个人再温暖,也不会叠加到七十四度。
10、我只盼一梦醒来后的十年,更十年,又十年,这世界还没变得更糟,还容我们在一起,容我写信给你,容你心知肚明的安慰我,却不让你当面将我的伤心看穿。
11、我是不是到现在才突然发现,我走了那么远,原是为了漂泊。但事实上只是发现那些远离我身后的,对我有多么重要。
12、总有一日我们都要跳脱开我们的.出生,与浮世对比出我们的定义。
13、总在打折季买衣服的人,到最后反而越买越多,是不是就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些什么?
14、我有时候觉得自己运气很糟,可是这种时候又觉得运气不坏。每当世界给我看更多一种不同,我就更相信更多一种可能性。人生,就是只要你足够走得远,就能有足够宽广的视野放弃掉执念。
15、你在我所不知道的时刻去拥抱谁,去呵护谁。谁能被你拥抱着,呵护着。我从出生起就一直微弱的运气,到此也没能挥出最大的威力。最终还是让我成为一个安静悲伤的旁观者。
16、自从我们分离,这永远的期限就碎裂无界。
17、我不愿意去想所谓喜欢的长远,那太虚幻了,我只知道如果你有事我一定不顾一切为你付出。而倘若我有求于你,你一定要像这样,不弃不厌,在我无能地败北的那一刻,替我撑起我的天。
18、有些人的世界就是这样,你透过一条细缝,窥过去竟是别有洞天,而且那洞天,极宽,极广,星罗密布,不见尽头。
19、我也不知道自己去了多少地方,看过多少事。我过去不能克服的事一桩桩消失,我过去在乎的也一桩桩消失。我们能和陌生人不闻不问地坐在一起,这样对大家都好。
20、你说,是一扇里面都是宝贝却紧闭着的门没有希望,还是一扇敞开却早已被你搬空的门,没有希望呢?
21、什么时候我们会选择背弃过往,选择与过去截然相反的路径。
22、天涯海角,唯望君安。
23、520和521听起来都像是我爱你。不过不重要。如果爱本身没有猜忌,也就没有表白。我始终认为,如果一个人真的爱着你,几乎不用太多感知就能明白。反之亦然。
24、所谓平静,只是意图向你倒戈的命运在密谋如何组织起自己庞大的军队,是风雨欲来前的欲盖弥彰。
25、人们不应以伤害来索取需求,如果不满或者存有希望,应该直白地说出来。
26、因为我既已躲藏在这冰冷的躯壳中,又如何奢望他人能再再三三向我嘘寒问暖?
27、或许生的序幕由他人打开,但舞台上的热泪盈眶却必须由自己奏响。
28、往事洪流就是你的罪、你的孽,你的对比方,你的假想敌。你看着他们汹涌轻蔑地往你的方向奔走,你就会忍不住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的背叛,并且宣告自己有罪。
29、我只想笑着流泪做回答,言语太苍白。
30、人生如菜,便是要他人尝的。要好看,要好味,要他人尝了你的甜咸苦辣之后便明白甜咸苦辣,要他人知道你的辛酸过往之后同样心酸。
31、人生一直是浓雾漫漫的旅程,你可以在糊涂中自以为有模有样地原地踏行,亦可吹开浓雾为你做的好心障眼,与沿路狰狞的真相做伴——但你仍要走下去。
32、你感觉时间越过越快,是因为人越老,每秒时间所占的生命份额就越来越少。
33、灵魂中最深的孤独,是伴随着清醒而来。
34、那样也好。在错失了整个世界之后,备受伤害的心终于不需要再顾及他人的想法。
35、轻轻推开眼前的玻璃窗,可以看见城市之外,通向市郊的高速公路,一盏盏昏黄的路灯照耀着路人的行程。冬日的星辰难得一见,可它们却像生命一样,绚烂到极致,却充满了变数。
36、有时候我们孤独地维持着自己的悲观,并不是因为乐观不好,只是因为我们不能相信未曾出现的假象。
37、也许我脑子里真的有座电影院,只放往事。没有人可以做我的观众,哪怕你参演过。
38、若他们真的相信这个世界,怎么就不能允许有些人演的不像这世上多数快乐的人。
39、哪怕前路也有尽头,但是没关系,我遇见过一帮同路人,我们能同路,因为我们都可以向着一个铜墙铁壁的结果冲过去,却不改道路。墙后必有我们要的世界,哪怕得不到。
40、世上很多事都不是公式,不能代入同一个变量,就得同一个结果。
41、再无归属的意思是,除却此处,别处也不是归属。
42、其实你并不了解我,也从没了解过我。如果你只是想在我身上重复你找不到寄托的假想,接近我,只为把你理想的影子挽留,那就不要爱我。最重要的是,也别对我说,你变了。
43、一次一次,一时一时,在你问我存在的那一刻,将我所剩的温柔都放入你手心。
44、哪怕有所得失也要保全精神信仰。
45、往事洪流是你的罪,你的孽,你的对方,你的假想敌。
46、莫与孩童较真,你比不起她的执意与单纯。
47、因为我总是觉得,好的东西也许不该属于我,我拿了,自然有代价。
48、人心就是奇怪,故事越多,对那些彷徨失措悲喜交加越是能理解。
49、一次偷了十万银币的那个小伙子,从此可以诚实地度过一生了。
50、人类在意所有不能被回馈的感情,并且非常希望所有感情都要被回应。
51、前路仍遥远。但,谅我要以“你好”作别。
1.我们必须对生活先有信心,然后才能使生活永远延续下去,而所谓信心,就是希望。——郎之万
2.倘使人能够完成他所希望的一半,那么,他的麻烦也将加倍。——富兰克林
3.人类的精髓,是心愿和希望。——齐佩尔
4.我们应该不要让自己的畏惧阻挠我们去追求自己的希望。——肯尼迪
5.正如黑暗过去总会迎来光明一样,艰辛之路的尽头必定是永远的幸福。
6.希望是贫者的面包。——赫尔巴特
7.希望像太阳一样,只能升起在现实的地平线上。
8.希望是支撑着世界的柱子。希望是一个醒着的人的美梦。——普契尼
9.不要垂头丧气,即使失去一切,至少还有一个希望等待着你。
10.能马上实现的希望催人行动起来,不能马上实现的希望则像麻醉剂一样起着安神的作用。——霍弗
1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希望之火需要再燃,需要呵护,不致让暴风雨将其熄灭,不致让自己在黑暗、阴冷、无助中绝望。
12.希望与忧虑是分不开的,从来没有无希望的忧虑,也没有无忧虑的希望。——拉罗什夫科
13.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顽强地生活在世界,凭的是信念,凭的是毅力,更是凭着希望的力量!被称为“当代保尔”的张海迪身残志坚,扼紧命运的咽喉,靠的是恒心,靠的是自信,更靠着希望的力量!小时候被老师无情地骂作“蠢材”的爱因斯坦成为二十世纪风靡全球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借的是勤奋,借的是认真,更借着希望的力量!
14.希望是黑暗中的火光,使人精神振作;希望使沙漠中的绿洲,使人心旷神怡。——陈懿
15.忍耐是涌起希望的技能。——瓦福纳德
16.生命是有限的,只要我们不忘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就一定能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
17.希望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支撑生命的安全力量。——莎士比亚
18.希望的种子,只有撒在奋斗的土地上时才可发芽。
19.没有了希望,一个人就不能维持他的信仰,保守他的精神,或保全他的内心纯洁。——巴尔扎克
20.只有信仰才让思想发出火花,只有希望才让未来发出光芒。——雨果
21.人活在世上,可以没有很多,却惟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下来的重大价值,是人类进步的不竭源泉,是成功与胜利的必要保障。有希望之处,生命生生不息,光明长存于心。
22.希求 神往 满怀希望迫切希望由衷希望殷切希望梦寐以求
23.灾难的忠实姐妹——希望,她会唤起你们的勇气和欢乐。——普希金
24.希望便是快乐,创造便是快乐。——冰心
25.为着一个美丽的希望,我们才如此受苦、流泪、滴血。——佚名
26.有希望不一定就能成功。寻找希望只是开端,把握希望才是过程。当你看到了希望并不意味着你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而当你真正把握了希望,你才真正胜券在握。
27.在人生的道路上,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的时候,你也要坚定,要沉着。——朗费罗
28.死亡是最大的祸害,因为它断绝了希望。——哈兹里特
29.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经历的差异,面对别人的偏见,面对人生的挑战,还有那些数不清的困难和挫折,我们也许会一无所有,但绝不能失去希望。
30.希望,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一个值得我们为之努力,为之流泪,为之流血,甚至为之而死的愿望。即使希望不能够实现,我们也要努力。因为,希望是我生活的动力。
31.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莎士比亚
32.幸运的不是始终去做你所希望做的事而是始终希望达到你所做的事情的目的。——列托尔斯泰
33.我的希望是想确定因为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才使这个世界变得好了一些。——林肯
34.希望是坚韧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携带它们,人可以登上永恒之旅。——罗素
35.尽管希望愚弄人,但人仍需要希望,因为希望本身就是快乐。——约翰逊
36.希望和耐心是每个人的救命药;灾难临头时,它们是最可靠的依赖,最柔软的倚垫。——罗伯顿
37.春草孕育希望,在“润物细无声中”体验心中的滋养;夏荷孕育希望,在“出淤泥不染中”贮存心中的圣洁;秋叶孕育希望,在飒飒之萧条中汇聚心中的归根;冬雪孕育希望,在漫天之素美中饱经心中的飘然。世间无物无不播种希望,他们要创造的是前面的光明,我们更应如此。
38.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39.幸福的人由希望援助。——米南德
40.最大的希望产生于最大的悲惨境遇中。——罗素
41.聪明的人依靠自己的工作,愚蠢的人依靠自己的希望。——佚名
42.很多人希望自己成功,想选择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其实只要是路,就已经被人走过了,我们要做的,是应该在别人走过的路上,比别人走得更久,比别人走得更远,走得更久就能够走出别人没有走出的距离,走得更远就能够看到别人所没有看到的风景。
43.希望本身是一种幸福,也许是这个世界能够提供的主要幸福。——塞缪尔约翰逊
44.希望是全人类共有的东西,即使是不名一文的乞儿也有。——泰勒斯
45.企望 期待 企盼 企及 企求 企图 志愿 渴求
46.希望是对未来荣耀的某种期待。——但丁
47.每天都有新日光,每人都有新希望。——佚名
48.希望是生命的瑰丽朝霞,我们应当在希望中生活,并在希望中奋进,去开拓我们的人生之路。
49.对一切人们的疾苦,希望是唯一价廉而普遍的治疗方法;它是俘虏的自由,病人的健康,恋人的胜利,乞丐的财富。——克鲁利
50.希望像一个家庭一样,没有它,你会觉得生活乏味;有了它,你又觉得天天为它辛劳,是一种烦恼。——马克吐温
51.欲望 厚望 热望 失望 绝望 众望 无望 初衷 憧憬 希冀
52.每一个人对明天都有所希冀。每一个人对于未来总有个目的和计划。——显克微支
53.希望消失时,恐惧就产生。——格拉西安
师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解题
1、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2、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3、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二、走进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 。
三、探寻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四、语篇脉络梳理
1、语篇品读: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真理、讲习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有了疑难而不向老师求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了。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习;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比我早,我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向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贵贱,不管年纪大小,真理和知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
品味:“古之学者必有师。”“古”,古时候,指两汉以前。“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者”,附在动词“学”的后面,结合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叫“者”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字结构“……的(人)”“学者”是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学问的人。三字“必有师”,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他。这里的“者”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者,……也”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格式。以上从正面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词,代“知”的对象,指知识和道理。“惑而不从师”,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去跟随老师学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后也得不到解决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个难句。“夫”,音义同“彼”。“庸”是疑问语气助词,可译成“怎么”。动词“知”后面的结构复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这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师之存也”,有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
体会: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一有力的论辩,解决了“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然后,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文: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失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也就难了!古时候的圣人,他们(的才智)超过一般人远得很哪,尚且从师而求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从师求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这里吗!(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以拜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念书,告诉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的老师。读书不会断句,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在这两事中,)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学了小的,丢了大的,我看不出(这种人)是高明的。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一说到“老师”“弟子”这样的话,就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就说:“那个人与那个人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于奉承巴结。”唉!从师而学的风尚之不能恢复就可想而知了。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这些人),这不真是奇怪的事情么!
品味:“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音义同“岂”,表推测语气,“大概”的意思。“此”,代词,指从师与否。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与文章开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是不同的,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由“凭借它”的意思引伸为“……的原因”;文章开头句中的“所以”则是“用他来”或“靠他来”的意思。都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句读之不知……明也”,也是一个难句,要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指“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大遗”指“惑之不解,或否焉。”“官盛则近谀”的“谀”后面的引号应当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后面,因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韩愈对“耻学于师”者的批评,不是“士大夫之族”讲的。这段末一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见识”讲;后一“其”,音义同“岂”,表反问语气 。
体会:
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如前所述,本文有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如暴风聚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学习。而郯子这些人,他们不如孔子贤能。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才智,(只不过)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能各有专长罢了。
品味:“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贤”的贤,是指德和才。下文“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贤,则可作高明讲。“术业有专攻”,术,本义是道路;术业,“不是技术才能和学业”,而是所从事的学业。“术”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对》有“智术浅短”,智术是“智慧和所采取的建国路线”。“三人行”的“三”不是只表多数,很多人在一起走路,当然会有老师,这就失去这一格言的警辟性。“三”是“少中见多”,即最起码的多数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师。
体会:
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三段的开头语气又归于和缓、理智、在平易中道出“圣人无常师”的事实。虽然论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无论是举实事,还是引言谈,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专业有专攻”作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在当时,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岁了,喜欢古文,六经和它的传文,全都学习过。他不受时俗风气的限制,向我来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求师的正道,就作这篇《师说》赠给他。
品味:“好(hào)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的慨叹“师道之不传”,古今对照,虚实并举,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体会:
说明写作缘起。
从表面上看,《师说》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2、内容结构:
第一段:
正面阐述:
⑴ 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下定义。
⑵ 从师的必要:孰能无惑。
⑶ 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作结论。
第二段:
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第二段分论点:士大夫之族耻师之风是错误的。
论据:
三个对比:
⑴ 纵比: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而耻学于师
结论: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⑵ 自相矛盾: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⑶ 横比:
巫医乐师百工,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耻相师。呜呼,智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批判中阐明总论点。
第三段:
以圣人孔子从师的例子,再论从师的必要性。
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道关系: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
第四段:
写作缘起:李蟠好古文不拘于时。
五、写作特点赏析
1、论证方法:
⑴ 下定义、作结论: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⑵ 对比论证: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⑶ 引用论证: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这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2、语言特色:
⑴ 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⑵ 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又称连珠,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⑶ 丰富的语气表达: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师说教案 篇2
课程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课程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课程过程
一、 [导入并解题]
1、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教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教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教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教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2、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3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二、[走进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教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课程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
三 [探寻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教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师说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教学程序:
师述: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师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师述: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课前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预习,所以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题目,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解答)
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句读( ) (2)或不焉( ) (3)六艺经传( )
(4) 贻( ) (5) 谀( )
二、 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
(请同学批改并说明理由。明确答案:
一、(1)du (2)fǒu
(3)zhuàn (4)yí (5)yú
二、(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
从而,古义:跟从(他),并且……;
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师述:下面我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一比谁声音响亮,读音准确,停顿正确,其余同学认真听,准备纠正他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轮流朗读,出现错误老师喊其他同学纠正,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要适当进行评价。)
学生听录音,纠正自己在预习中的错误读法。
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师述:接下来我们要完成第二个任务。
(一)若时间充分则先让学生用6分钟的时间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若有疑难,先做上记号。
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
师述:时间到,在刚才的自学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二)若时间紧则可省略自学的环节,直接提问:在预习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回答,要让问题的正确答案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而不能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三)若没有学生质疑问难则可由老师提问,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译讲的预习情况,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当评价。
师述:下面我要请同学轮流译讲课文,方法是:先读原句,再点讲重点字词,最后把整句话译讲一下。
学生轮流译讲课文,若有问题,喊其他同学回答。对译讲过程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师要给予提醒、点拨。
师述:在已经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来完成第三个任务:给大家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些同学能够把这篇文章先背诵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下课之前的几分钟可喊几名学生试着背诵
第一段会背的同学请举手。(喊同学背诵)
第二段会背的同学请举手(喊同学背诵)……
背诵过程中出现错误让其他同学更正。
或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回答。
师者,所以 也
吾师道也, ?是故 , ,
,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 ,如是而已。
作业布置:
对照本节课的三个目标自己查漏补缺,确保掌握。
师说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作品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并解题]
1、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教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教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教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教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2、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作品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作品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作品。“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作品有:《爱莲说》、《马说》等。
3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二、[走进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作品,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教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作品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
三 [探寻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作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作品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教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作品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四.[ 语篇脉络梳理 ] 语篇品读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教师。教师,(是)靠(他)来传授真理、讲习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有了疑难而不向教师求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了。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习;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比我早,我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向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贵贱,不管年纪大小,真理和知识在哪里,教师也就在哪里。
【品味】“古之学者必有师。”“古”,古时候,指两汉以前。“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者”,附在动词“学”的后面,结合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叫“者”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字结构“……的(人)”“学者”是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学问的人。三字“必有师”,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他。这里的“者”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者,……也”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格式。以上从正面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词,代“知”的对象,指知识和道理。“惑而不从师”,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去跟随教师学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后也得不到解决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个难句。“夫”,音义同“彼”。“庸”是疑问语气助词,可译成“怎么”。动词“知”后面的结构复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这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师之存也”,有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
【体会】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教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一有力的论辩,解决了“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然后,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失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也就难了!古时候的圣人,他们(的才智)超过一般人远得很哪,尚且从师而求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从师求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这里吗!(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教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以拜师学习为耻。
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教师,是教孩子们念书,告诉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的教师。读书不会断句,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在这两事中,)前者去请教教师,后者却不去,学了小的,丢了大的,我看不出(这种人)是高明的。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一说到“教师”“弟子”这样的话,就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就说:“那个人与那个人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于奉承巴结。”唉!从师而学的风尚之不能恢复就可想而知了。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这些人),这不真是奇怪的事情么!
【品味】“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音义同“岂”,表推测语气,“大概”的意思。“此”,代词,指从师与否。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与作品开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是不同的,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由“凭借它”的意思引伸为“……的原因”;作品开头句中的“所以”则是“用他来”或“靠他来”的意思。都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句读之不知……明也”,也是一个难句,要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指“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大遗”指“惑之不解,或否焉。”“官盛则近谀”的“谀”后面的引号应当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后面,因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韩愈对“耻学于师”者的批评,不是“士大夫之族”讲的。这段末一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见识”讲;后一“其”,音义同“岂”,表反问语气。
【体会】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如前所述,本文有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如暴风聚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圣人没有固定的教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学习。而郯子这些人,他们不如孔子贤能。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当我的教师的。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教师,教师不一定比学生有才智,(只不过)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能各有专长罢了。
【品味】“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贤”的贤,是指德和才。下文“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贤,则可作高明讲。“术业有专攻”,术,本义是道路;术业,“不是技术才能和学业”,而是所从事的学业。“术”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对》有“智术浅短”,智术是“智慧和所采取的建国路线”。“三人行”的“三”不是只表多数,很多人在一起走路,当然会有教师,这就失去这一格言的警辟性。“三”是“少中见多”,即最起码的多数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教师。
【体会】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三段的开头语气又归于和缓、理智、在平易中道出“圣人无常师”的事实。虽然论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无论是举实事,还是引言谈,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专业有专攻”作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教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在当时,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岁了,喜欢古文,六经和它的传文,全都学习过。他不受时俗风气的限制,向我来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求师的正道,就作这篇《师说》赠给他。
【品味】“好(hào)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的慨叹“师道之不传”,古今对照,虚实并举,突出了中心,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
【体会】说明写作缘起。
从表面上看,《师说》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内容结构: 内 容 论证法
第一段:正面阐述 ①教师的作用 传道受业解惑 下定义
②从师的必要 孰能无惑
③择师的标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作结论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第二段分论点 士大夫之族耻师之风是错误的
论 据
(三个对比)对 比 作者议论抒情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论 据(1)
(纵 比)古之圣人……
犹且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
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论 据(2)
(自相矛盾)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论 据(3)
(横 比) 巫医乐师百工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
耻相师 呜呼,智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 批判中阐明总论点
第三段:以圣人孔子从师的例子,再论从师的必要性。
师生关系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例证法 引证法
师道关系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第四段;写作缘起 好古文不拘于时
五、写作特点赏析
(一)论证方法
1.下定义、作结论:作品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3.引用论证: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这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二) 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又称连珠,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作品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作品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附:◎韩愈名字的传说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去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这样又美又雅的名呢?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这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他长到十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这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到京城后,他自持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了,他却名落孙山。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后,又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完婚。
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这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这科场屡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这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卢小姐果有见她,接着说道:“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展纸挥笔,写道: “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乃小姐肮腑之语啊!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这个“愈”字便是证据。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给自已起了人个新名字。
师说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 “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
2、培养学生自渎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2、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以诵读贯穿整个课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2、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一、基础积累
1、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无长无少( )择师而教之( )句读( )或不焉( )不耻相师(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其可怪也欤( )郯子( )苌弘( )老聃( )李蟠( )六艺经传( )以贻之( )
2、句读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二、重点字词
(1)古今异义
学者 古: 今: 所以 古: 今: 从而 古: 今:
众人 古: 今 不必 古: 今: 小学 古: 今:
(2)一词多义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其皆出于此乎?
其可怪也欤!
择师而教之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之学者必有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吾师道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或师焉,或不焉。
吾从而师之
(3)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或师焉
不耻相师
吾从而师之
而耻学于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4)通假字
受业 或不焉
(5)特殊句式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不拘于时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三、研读课文
1、教师的职责是什么?你心目中理想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2、我们为什么从师呢?以什么样的人为师?(择师的标准)
3、第二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运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从哪些方面进行的论证?
4、以孔子为例,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
5、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呢?
师说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一)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
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三)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五)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二)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
(三)“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四)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五)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七)怎样认识本文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明确教学目的(参考教学目标)。
(二)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三)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四)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
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