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陈道明戏骨经典语录 正文

陈道明戏骨经典语录

时间:2024-11-27 16:47:00

《归来》

根据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改编的电影《归来》是张艺谋的又一力作。看过之后,内心无比沉重和压抑,被瞬间带回到了那个无比动荡而扭曲人性的年代,无辜善良的人们饱受蹂躏,在一场无法逆转的精神灾难中踽踽苟活。

电影中,知识份子陆焉识被打成右派,遭监禁多年后归来,终可与家人团聚。没想到这时,他的妻子冯婉喻已因思念过度、饱受摧残而精神崩溃,患上了失忆症,对自己日夜挂念的丈夫也失去了容貌上的记忆,虽一心盼丈夫归来,却在重逢时刻,把丈夫当成了陌路人。而他的女儿也因父亲的“右派”身份断绝了跳舞的前途,褪祛了舞台的光芒,成为了千千万万工人中的一员。

冯婉喻的失忆日渐严重,陆识焉和女儿曾想尽各种方法帮她恢复记忆,都无济于事,她没有了往日的干练与端庄,但她始终将丈夫陆焉识的名字铭记于心。每月的5号,她都满怀期待与欢愉的来到车站的出站口等候丈夫的归来。每当此时,陆识焉都陪伴在妻子的身边,手举着写有陆识焉三个字样的牌子。这个场景,不禁让人唏嘘动容。月月年年,任凭周遭万物变迁,她一颗守盼丈夫归来的心从未改变,而就是这份永不褪色的期待与失落,竟成全了这个女人余下的一生!

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冯婉瑜的失忆实则是她主动选择逃避和遗忘的结果,令她能够相对安全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个世界,没有伤害,只有她深爱的人。

影片的结尾落在一个寒冬,大雪凌厉。年迈的冯婉喻和陆焉识依旧穿过风雪,安静地等候在火车站的铁门前。陆焉识仍举着那个写着自己名字的牌子,看着迎面一群群来自新时代的面孔,认命地沉默着。这一幕充满了对现实的讽刺和无奈,亦生动昭示了有些伤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是不可逆的。两个垂暮的老人,从历史的风尘中一路走来,靠的唯有这深沉的陪伴。

这部电影无可避免地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家庭。在那段特殊的年代里,我的姥爷和亲人们被愚昧、愚忠的小人所迫害,饱受了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磨难。那些不堪回首的暴行,是泯灭人性、不可饶恕的!

一部电影所能做的,只能是以斗室窥全貌,在留白里蕴出苦难的影子。而事实上,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比主人公的命运更悲惨的比比皆是,每一桩都触目惊心。虽然那些灾难已成为过去,但这段历史不应该被忘记。只有直面和思考,才能以史为鉴,不再重蹈覆辙。愿此悲剧永不复演。

《归来》观后感(二)

很感激广电领导和相关组织让这样一部带有政治敏一感色彩的影片通过审查,于是毫不犹豫地把这种感激安排在篇首,以表示情深意切,发自肺腑。

文革中被打成右派的教授路焉识劳改归来,多年的结发妻子冯婉瑜却因失忆将他赶出家门。历史的错误让两个原可以长相厮守的人恍如隔世,也彻底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轨迹。焉识默默承受无情命运带来的变故,自责中不遗余力唤醒婉瑜依稀的记忆。修琴,搬货,读信,接站,一个个简单的情节构成一个朴素的故事,却看的.人情愫连绵,心酸不已,黯然垂泪。越是平淡无味的叙事,却越蕴藏着那个特殊年代带给人们巨大的伤害。历史终归是历史,有那么些年,它残酷地存在过。

这个历史段的片子尺度不好把控,老谋子却在一次次历练中愈发老道,从年龄和经历上,老谋子最有资格评述那段岁月。九十年代我在咸一陽一上学时,听本地人说他曾是国绵八厂的工人,家里还   有反动背景,就这样一个人,凭对艺术的执着,不卑不亢,一跃成为国际大导。当年,老谋子经典之作《活着》被禁后,他的作品无论票房高低,总是评价颇有争议,不一温一不火。这次,关于此题材大胆的归来,暗示老谋子重拾旧梦的勇气,可以看作是对《活着》不绝于耳续篇的象征。

活着,就要归来!

焉识归来,婉瑜却“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焉识不断尝试,不断失败。婉瑜始终没有认出深爱着的眼前的丈夫。压抑在内心的感情却从未改变。多年过去了,每个月的5号,归来的焉识拉着婉瑜在车站等一个永远不会归来的人归来……

片子在此结束,我又看了看雪中那两个望眼欲穿的老人,心里在想,错过的人值不值得期待?错过的事会不会重来?现实的归来是不是内心的归来?命运总在捉弄我们每个人,而我们需要回应的,首先是放下一切,抛开旧怨,珍惜当下,勇敢活着,是留给生命最好的证明。而无论哪个年代,有的人却永远不会归来。

巩俐和陈道明两个老戏骨很有感觉,看似平静的演绎背后,是精湛的内功修为。年轻的谋女郎张慧雯也可圈可点。其他打酱油的超级名配们还   都尚可,唯一觉得别扭的是张嘉译,怎么看都像刚拍完《一仆二主》,从剧组赶过来跑完龙套就走的感觉。也许是当年的宋思明印象太深刻,真的无法接受他出现在这种文艺片里。

剧情不错,场景太少,来来回回就几个地方,车站,家,杂货房,铺垫略有不足,也许是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过往被老谋子刻意掩盖和淡化。历史无法改变,就要去面对。陆焉识的女儿丹丹跳完芭蕾舞,全场起立,人手一册小红本,高唱《万物生长靠太阳》,今天开来滑稽的场景在当时是神圣无比。那个年代,像丹丹一样和亲人划清政治界限的人不在少数,因为一个叫“组织”的高于一切。任何悖逆组织的人都要接受时代的审判。那种北京下,丹丹选择了组织。后来她亲口对父亲说,是我出卖了你,父亲平静地说,我知道。所有的恩怨屈辱,在一个真正的男人眼里都微不足道,因为繁华落尽,唯有爱情亲情永恒。陆焉识是不幸的,同时他又是幸运的,那个时代能归来的,大多数心里也被烙上深深的印记,在一种生不逢时的遗憾里度过风烛残年。焉识对婉瑜的爱情滋润了他那颗近乎干涸的心,给他支撑下去的信念。而婉瑜也把这种爱深深埋藏在心中,一藏就是若干年,为了维护焉识,甚至和女儿有了隔阂,也是后来焉识的信才让她与女儿重建亲情,可见爱之深切。纵然失忆,忘记爱人容颜,却一直坚信爱的人一定会出现。这种朴素的爱情,留给当下的我们深深反思吧。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已经归来,你却记不起来我,尘缘落尽,一一夜风雨飘遥

世界上最近的距离就是,你不记得我,我却陪在你身旁,不离不弃,一起慢慢变老。

《归来》观后感(三)

本来想以

影片反思了文革以及为20年的老右派平反,出狱后老婆(巩俐饰)的失忆症。以及唯一的女儿,为了争取跳舞蹈剧《红色娘子军》主角吴清华,而出卖自己的亲生父亲陆焉识(陈道明饰)“大义灭亲”的故事。影片最后以失忆的接站,期盼着丈夫的归来。而丈夫也举着写有自己名字的接站牌。日复一日,感人至深。

影片歌颂了一个伟大的妻子在最动乱的年代中也没有出卖自己的丈夫,用自己的贞洁换取丈夫的宝贵生命。应该说是一部三观正确的作品。但只是这类电影在文革结束后期一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一一毛一五、两角一场我看得太多太多(没记错的话如《卖国者》等)。只是这部片子倒像是那个时期电影片子的再“归来”。以至于我们为什么要反思这类归来,也或许老谋子或者是原作者在通过女主角的表演,在反讽我们国人的健忘症。

文革——我们真忘了吗?依我看,国人的上无高线,下无底线的大圆融大智慧之大聪明。我们个个都揣着聪明装糊涂罢了。这也正是老谋子重复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的大量文艺作品的“归来”之再归来的真正归来含义之所在吧?

但愿以后失忆的“归来”不要再来!记住“归来”永不忘记,才是导演对观众要说的话。

归来的观后感1

对于这部电影,笔者真不知该说些什么。笔者算是赶上了旧年代的尾巴,对于影片中的那些建筑,物事和环境都甚是怀念,仿佛小时候的生活重回眼前。但那个年代更多的事物终究不被笔者熟识。

现今的人们,七零后有中国合伙人,八零后有致青春,九零后有青春派,几乎每个阶段的人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往昔回忆。而对于六零,五零甚至更早年代的老爸老妈们,这部归来更像是承载了他们的过去记忆的一次集体回忆。

不同于年轻一辈的我们,六七十年代的人们,隐忍而坚强,那时候的爱情,含蓄而炽热。就像影片中的陆焉识与冯宛瑜,没有那么多山无棱天地合,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只有调琴,念信,送饺,以及月复一月的去火车站等候已经归来的陆焉识。

整部影片就犹如陆焉识和冯宛瑜的爱情,平淡而舒缓。笔者反倒觉得影片的高潮是开始没多久陆焉识在火车站被抓捕那场戏。十几年未见的夫妻俩感情依旧那么炽烈,为了一次久别重逢,竟然以身犯险。然而好强不懂事的女儿为了在红色娘子军中出演主角,不惜大义灭亲,向组织告密,将父母密会的时间地点告诉了监视者。这也就是后来冯宛瑜失忆后只记得女儿的不好的根本原因。这一段戏,基本上反映了那个年代生活中的常态。

陆焉识平反回家后,却发现冯宛瑜得了失忆症,竟不认得他了,错把他当成方师傅而拒之门外。于是陆焉识就想方设法让她恢复记忆,但总是无功而返。最终冯宛瑜的失忆症愈发严重,除了女儿,谁也不认识了,甚至对女儿的记忆仍旧停留在文革时女儿念舞蹈学校的时候。陆焉识也明白,与其费尽艰辛让她恢复记忆,更重要的是时刻需要陪在她身边,照顾她。

也许是太过刻意,电影这一段陆焉识帮助冯宛瑜找回记忆的戏频频笑场,好容易来一场煽情的桥段,笔者都哭不出来。笔者一直在猜测,到底怎样才会令她恢复记忆,结局会不会是大团圆呢。然而,临近结尾我们才发现,曾经企图对冯宛瑜用强才导致冯宛瑜失忆的方师傅,已经遭到了隔离审查,陆焉识甚至都找上门去,而方师傅的夫人似乎对方师傅的所作所为并不知情,甚至破口大骂方师傅这种好人为什么要被审查。笔者不禁感叹,人面兽心的家伙,始终会被人拆穿。

电影以很多年后,陆焉识继续陪伴冯宛瑜去火车站等候陆焉识归来作结。起初笔者一头雾水,总觉得这样的结局等于没有结局,但这不就是最好的结局吗。陆焉识毕竟陪在了冯宛瑜身边,生死不离。而冯宛瑜虽然失忆,却终究没有忘记生命中有陆焉识这么一个人。这不就是爱情最好的结局吗,你若不离,我便不弃。其实当许多年前的一个大年夜,冯宛瑜悄悄的给熟睡的陆焉识送饺子就能看出,她终究在情感上默认了他的陪伴,即使他并不知道他就是她的丈夫陆焉识。

笔者略微查了一下原作的情节。很容易想见,电影是绝对不会照着原着来拍的。张艺谋曾经的经典活着已经触痛过某些部门领导的神经,他们决计不会让张艺谋故技重施。对于这部归来,也就仅仅当作中年版山楂树之恋来看待吧。

归来无史,只讲爱情。

归来的观后感2

冲着陈道明和巩俐这两位老戏骨,昨天看了《归来》。

之前看到《南方周末》对张艺谋和陈道明的专访,对于他们所表露出的历史观甚是困惑,因为满篇是“和解”与“愈合”,似乎立志要在“伤痕”之后,重新打造关于那个年代的叙述模式,主题却是“忘记”和“和解”。在我看来,这只是简单的“活着”——恰如老谋子二十年前拍的那部无法公映的电影所讲述的麻木状态,于是想当然的对老谋子的“归来”不抱太大希望。然而,看过电影后,我却读出了更多的东西。

有朋友和我讨论说,相比小说,影片的故事太过简单,失了很多内涵的表达,并且对影片后半部分漫长而又平淡的讲述甚是不满。但在我看来,他们似乎歪打正着地拍出了意外的厚重感和浓重的批判性。是的,《归来》相对于小说《陆犯焉识》的删繁就简,其实反而增加了故事的厚度和广度。

在接受采访时,张艺谋说:“一个人对一个人矢志不渝的等待,和矢志不渝的归来,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绝不是简单的温情化可以解释的,恰巧是在这个等待、期待和归来当中,暗流涌动一个大时代的痕迹。“暗流涌动”四个字特别好说,特别难做到。我相信它不是简单的庸俗化的温情,它其实是更高层次的复杂。 ”

这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离别和归来,是人类共通的母题。这个谜母在《诗经》里是“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在荷马史诗里是奥德赛;在唐朝是“举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宋代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在美国是《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恋恋笔记本》……越是简单的母题,越具有全球性,也越难拍出新意。应该说,老谋子这一份答卷,在合格线以上。

当离别充满荒谬和无奈时,归来无疑是对漫长等待的最好回馈。然而,由于冯婉瑜的失忆,陆焉识的归来又漫长到令人绝望,这是两个向度的绝望——月复一月火车站接爱人的婉瑜,和日复一日想尽办法唤醒妻子记忆的焉识。影片最后,他们在雪地中站成大大的惊叹号,一个在等待着永远等不到的他,一个在陪伴着永远唤不醒的她。

焉识捱过了反右,却失了知识分子的一部分精神。他与生活和解,生活却与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在焉识的眼角抽动中,在他的欲语还休中,在他面对好友自杀消息的木讷中,我们都亲见了一个知识分子灵魂的垮塌,和一个典型中国人的附生——经历了这么多,焉识只想活着,活着就好。他没有了愤怒,也没有了怨恨,更失了反思的勇气,这些对活着而言,都太过沉重,因此他选择与生活和解。然而,婉瑜的失忆,似乎是对焉识对惨痛记忆所采取的“淡忘”的态度的反讽。电影中一个细节似可佐证我的看法:焉识给婉瑜读自己的信,读着读着,一声长叹。是啊,怎么可能淡忘,又如何能好了伤疤。张艺谋说:“我们不要再忆苦思甜,我们不要再控诉,再苦大仇深,让它用内敛的方式,暗流涌动的方式,甚至内伤的方式,沉淀那个苦难。”是啊,伤害已经造成,无论再怎么愈合,也无法抹留在心中的印记,这个内伤,不仅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更是国家的。

这么一个简单的母题,放在了那样一个沉重的背景之中。暗流涌动,老谋子说的对,确实是暗流涌动。这是关于建国后那段历史的一次元叙事尝试,是在解构的时代一次建构的努力,是在追求多样化和个体叙事的思潮中一次宏大叙述的逆袭,是在后现代的当下一次现代性的回潮。

评判它的好坏,关键还在于观者自己的阐释。就我来说,我从中看到了太多太多,除了演员出神入化的演技,也看到了老谋子转型的艰难,更看到了电影审查铁屋中透露出的一丝光亮,衷心的赞一个。此外,还因为我一直对元叙事抱持肯定态度,而对后现代的种种主义抱持观望。

说到这里,不得不再次重复一下罗兰巴特语录:作者已死。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归来》,赞弹皆有道理,诸君自行判断。

相对纯理论性的辨析,其实我更喜欢文本细读。当然,一方面是自己已经离文艺理论太远太远,远的几乎忘掉了理论。另一方面,这部电影,太值得细读了。

看完影片后,妻抱怨说旁边的几个姑娘一直叽叽喳喳,又想起坐我前面的是一家三口,那个不到5岁的小女孩应该也没消停过——但是,一向对环境挑剔到过分的我竟然都没有发现——电影实在太抓人。

影片的.开端堪称经典。在那个压抑年代里,一个逃跑的右派对于家人来说,是滚烫的火,极度渴望却不敢真正触碰,日思夜想的陆焉识就在门外,可群集环伺的眼睛让冯婉瑜选择了默默地将他拒之门外。因为女儿丹丹的告发,焉识和婉瑜第二天相约见面成为了一场悲剧,这也成为婉瑜记忆中念念不忘的一幕,并因此断绝与女儿的来往,即使失忆了,也无法忘怀女儿对家庭的背叛。

焉识和婉瑜在天桥见面那一幕的爆发力惊人。两个一直压抑、隐忍的人同时爆发出惊人的能量。焉识眼看时间流逝,却一直看不到赴约的婉瑜,万般焦急下不顾自己逃亡者的身份,站在大庭广众之下高喊婉瑜的名字,宛如濒死之人用尽最后的生命呼喊,这种奋不顾身,这种绝望挣扎,令人寒毛直竖。而婉瑜的那一声“焉识,快走!”,也是毅然抛弃了个人得失,不啻于平地一声惊雷起。在这一幕里,“爱别离”之苦催人泪下。即使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也应能被感染和触动。

还有一处令我鼻酸的场景在影片后半段。焉识苦心营造出弹钢琴一幕的旧日重现,希望唤醒婉瑜的记忆。婉瑜怔怔地看着他的背影,迟疑、迟疑、那么迟疑地伸出手,搭在焉识的肩上,两个人都在颤抖,焉识缓缓转过身来,和婉瑜拥抱在一起。这一刻的张力,令人不得不屏住呼吸,凝神注目,满心是绝望之后的欢喜。然而旧日重现的一幕只维系了几秒,婉瑜缓慢而坚定地推开焉识,一下打开他的手。陈道明那一刻的神情,落寞得仿佛全世界只剩下了痛楚,锥心刺骨却又平静如水。这一代人的伤痕,这一代知识分子“洗澡”后的精神状态,都被他演出来了。

影片中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还有许多,陈道明和巩俐的演技无与伦比,对情感戏的调度拿捏得恰到好处,通篇在克制和压抑中完成叙述,却因为这克制和压抑而更突显出叙事的力量。对张艺谋的这次转型,我要点个赞。

归来的观后感3

他们在似曾相识中清醒和混沌着,清醒着本能的坚贞美好,混沌着无法言说的记忆伤痛。

那夜,她没有打开那扇门,从此,她终生再不锁门,她终生再不锁门,却终于关闭了心门。他痛苦于她不再认识他,却在她的不认识中终生体味她,认识她,明白她。

人最记忆之深在于最痛苦与最感动。她一生在幸福地追忆他的名字,半生也在封闭风雨交加中“迷失”的那个夜晚,“焉识”,于她于他焉能不识。这个问号没有留给冯琬瑜,却留给了叫“焉识”的那个人,她用忘记在告诉他“我的心里只有你!”

那段钩沉的岁月,他成为她唯一的牵挂,她成为他唯一在等的人,“焉识”在她心中焉能不识,“琬瑜”在他心中岂止宛如美玉,而他们的女儿“丹丹”,淹没于红彤彤的世界,为了耀眼反而失去光芒,未经淬炼的父爱并未阻止幼稚的红心。

一纸凄凉的离笺压在玻璃下,一滴浊泪落在玻璃上,清脆致断肠,清冷的泪隔着玻璃却拥抱不了看得见、摸不着的温暖;一曲熟悉而陌生的钢琴曲,唤醒了一颗被岁月苦痛浸透的心灵,那颗心流着血,那个人却依然在沉睡,不,沉睡的人如何流着泪,不能忘却的记忆里,他们相互着唯一,偎依,;一筐凌乱的信,是他们二十年谋心不谋面的生活,清轻的诵读却又是谋面不谋心的温暖悲伤。

用半生的“无好”去迎接曾经的不好,终于明白那个日子是她的最好。

雪花飞舞的日子,他们去共同迎接一个叫“心心相印、相濡以沫、患难真情”的客人,那个“客人”是他们共同的记忆:炉火上冒着的热气,书案上的一杯清茶,一首淡淡的钢琴曲,一抹会心的笑语……

归来,是一个人,是一颗心,是一种生活,是一坎幸福,是一腔期盼,是一份守望。

岁月,那段岁月,那段“老方”的岁月,再不归来。

电影《归来》观后感 篇1

对于这部电影,笔者真不知该说些什么。笔者算是赶上了旧年代的尾巴,对于影片中的那些建筑,物事和环境都甚是怀念,仿佛小时候的生活重回眼前。但那个年代更多的事物终究不被笔者熟识。

现今的人们,七零后有中国合伙人,八零后有致青春,九零后有青春派,几乎每个阶段的人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往昔回忆。而对于六零,五零甚至更早年代的老爸老妈们,这部归来更像是承载了他们的过去记忆的一次集体回忆。

不同于年轻一辈的我们,六七十年代的人们,隐忍而坚强,那时候的爱情,含蓄而炽热。就像影片中的陆焉识与冯宛瑜,没有那么多山无棱天地合,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只有调琴,念信,送饺,以及月复一月的去火车站等候已经归来的陆焉识。

整部影片就犹如陆焉识和冯宛瑜的爱情,平淡而舒缓。笔者反倒觉得影片的高潮是开始没多久陆焉识在火车站被抓捕那场戏。十几年未见的夫妻俩感情依旧那么炽烈,为了一次久别重逢,竟然以身犯险。然而好强不懂事的女儿为了在红色娘子军中出演主角,不惜大义灭亲,向组织告密,将父母密会的时间地点告诉了监视者。这也就是后来冯宛瑜失忆后只记得女儿的不好的根本原因。这一段戏,基本上反映了那个年代生活中的常态。

陆焉识平反回家后,却发现冯宛瑜得了失忆症,竟不认得他了,错把他当成方师傅而拒之门外。于是陆焉识就想方设法让她恢复记忆,但总是无功而返。最终冯宛瑜的失忆症愈发严重,除了女儿,谁也不认识了,甚至对女儿的记忆仍旧停留在文革时女儿念舞蹈学校的时候。陆焉识也明白,与其费尽艰辛让她恢复记忆,更重要的是时刻需要陪在她身边,照顾她。

也许是太过刻意,电影这一段陆焉识帮助冯宛瑜找回记忆的戏频频笑场,好容易来一场煽情的桥段,笔者都哭不出来。笔者一直在猜测,到底怎样才会令她恢复记忆,结局会不会是大团圆呢。然而,临近结尾我们才发现,曾经企图对冯宛瑜用强才导致冯宛瑜失忆的方师傅,已经遭到了隔离审查,陆焉识甚至都找上门去,而方师傅的夫人似乎对方师傅的所作所为并不知情,甚至破口大骂方师傅这种好人为什么要被审查。笔者不禁感叹,人面兽心的家伙,始终会被人拆穿。

电影以很多年后,陆焉识继续陪伴冯宛瑜去火车站等候陆焉识归来作结。起初笔者一头雾水,总觉得这样的结局等于没有结局,但这不就是最好的结局吗。陆焉识毕竟陪在了冯宛瑜身边,生死不离。而冯宛瑜虽然失忆,却终究没有忘记生命中有陆焉识这么一个人。这不就是爱情最好的结局吗,你若不离,我便不弃。其实当许多年前的一个大年夜,冯宛瑜悄悄的给熟睡的陆焉识送饺子就能看出,她终究在情感上默认了他的陪伴,即使他并不知道他就是她的丈夫陆焉识。

笔者略微查了一下原作的情节。很容易想见,电影是绝对不会照着原着来拍的。张艺谋曾经的经典活着已经触痛过某些部门领导的神经,他们决计不会让张艺谋故技重施。对于这部归来,也就仅仅当作中年版山楂树之恋来看待吧。

归来无史,只讲爱情。

电影《归来》观后感 篇2

冲着陈道明和巩俐这两位老戏骨,昨天看了《归来》。

之前看到《南方周末》对张艺谋和陈道明的专访,对于他们所表露出的历史观甚是困惑,因为满篇是“和解”与“愈合”,似乎立志要在“伤痕”之后,重新打造关于那个年代的叙述模式,主题却是“忘记”和“和解”。在我看来,这只是简单的“活着”——恰如老谋子二十年前拍的那部无法公映的电影所讲述的麻木状态,于是想当然的对老谋子的“归来”不抱太大希望。然而,看过电影后,我却读出了更多的东西。

有朋友和我讨论说,相比小说,影片的故事太过简单,失了很多内涵的表达,并且对影片后半部分漫长而又平淡的讲述甚是不满。但在我看来,他们似乎歪打正着地拍出了意外的厚重感和浓重的批判性。是的,《归来》相对于小说《陆犯焉识》的删繁就简,其实反而增加了故事的厚度和广度。

在接受采访时,张艺谋说:“一个人对一个人矢志不渝的等待,和矢志不渝的归来,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绝不是简单的温情化可以解释的,恰巧是在这个等待、期待和归来当中,暗流涌动一个大时代的痕迹。“暗流涌动”四个字特别好说,特别难做到。我相信它不是简单的庸俗化的温情,它其实是更高层次的复杂。 ”

这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离别和归来,是人类共通的母题。这个谜母在《诗经》里是“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在荷马史诗里是奥德赛;在唐朝是“举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宋代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在美国是《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恋恋笔记本》……越是简单的母题,越具有全球性,也越难拍出新意。应该说,老谋子这一份答卷,在合格线以上。

当离别充满荒谬和无奈时,归来无疑是对漫长等待的最好回馈。然而,由于冯婉瑜的失忆,陆焉识的归来又漫长到令人绝望,这是两个向度的绝望——月复一月火车站接爱人的婉瑜,和日复一日想尽办法唤醒妻子记忆的焉识。影片最后,他们在雪地中站成大大的惊叹号,一个在等待着永远等不到的他,一个在陪伴着永远唤不醒的她。

焉识捱过了反右,却失了知识分子的一部分精神。他与生活和解,生活却与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在焉识的眼角抽动中,在他的欲语还休中,在他面对好友自杀消息的木讷中,我们都亲见了一个知识分子灵魂的垮塌,和一个典型中国人的附生——经历了这么多,焉识只想活着,活着就好。他没有了愤怒,也没有了怨恨,更失了反思的勇气,这些对活着而言,都太过沉重,因此他选择与生活和解。然而,婉瑜的失忆,似乎是对焉识对惨痛记忆所采取的“淡忘”的态度的反讽。电影中一个细节似可佐证我的看法:焉识给婉瑜读自己的信,读着读着,一声长叹。是啊,怎么可能淡忘,又如何能好了伤疤。张艺谋说:“我们不要再忆苦思甜,我们不要再控诉,再苦大仇深,让它用内敛的方式,暗流涌动的方式,甚至内伤的方式,沉淀那个苦难。”是啊,伤害已经造成,无论再怎么愈合,也无法抹留在心中的印记,这个内伤,不仅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更是国家的。

这么一个简单的母题,放在了那样一个沉重的背景之中。暗流涌动,老谋子说的对,确实是暗流涌动。这是关于建国后那段历史的一次元叙事尝试,是在解构的时代一次建构的努力,是在追求多样化和个体叙事的思潮中一次宏大叙述的逆袭,是在后现代的当下一次现代性的回潮。

评判它的好坏,关键还在于观者自己的阐释。就我来说,我从中看到了太多太多,除了演员出神入化的演技,也看到了老谋子转型的艰难,更看到了电影审查铁屋中透露出的一丝光亮,衷心的赞一个。此外,还因为我一直对元叙事抱持肯定态度,而对后现代的种种主义抱持观望。

说到这里,不得不再次重复一下罗兰巴特语录:作者已死。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归来》,赞弹皆有道理,诸君自行判断。

相对纯理论性的辨析,其实我更喜欢文本细读。当然,一方面是自己已经离文艺理论太远太远,远的几乎忘掉了理论。另一方面,这部电影,太值得细读了。

看完影片后,妻抱怨说旁边的几个姑娘一直叽叽喳喳,又想起坐我前面的是一家三口,那个不到5岁的小女孩应该也没消停过——但是,一向对环境挑剔到过分的我竟然都没有发现——电影实在太抓人。

影片的开端堪称经典。在那个压抑年代里,一个逃跑的右派对于家人来说,是滚烫的火,极度渴望却不敢真正触碰,日思夜想的陆焉识就在门外,可群集环伺的眼睛让冯婉瑜选择了默默地将他拒之门外。因为女儿丹丹的告发,焉识和婉瑜第二天相约见面成为了一场悲剧,这也成为婉瑜记忆中念念不忘的一幕,并因此断绝与女儿的来往,即使失忆了,也无法忘怀女儿对家庭的背叛。

焉识和婉瑜在天桥见面那一幕的爆发力惊人。两个一直压抑、隐忍的人同时爆发出惊人的能量。焉识眼看时间流逝,却一直看不到赴约的婉瑜,万般焦急下不顾自己逃亡者的身份,站在大庭广众之下高喊婉瑜的名字,宛如濒死之人用尽最后的生命呼喊,这种奋不顾身,这种绝望挣扎,令人寒毛直竖。而婉瑜的那一声“焉识,快走!”,也是毅然抛弃了个人得失,不啻于平地一声惊雷起。在这一幕里,“爱别离”之苦催人泪下。即使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也应能被感染和触动。

还有一处令我鼻酸的场景在影片后半段。焉识苦心营造出弹钢琴一幕的旧日重现,希望唤醒婉瑜的记忆。婉瑜怔怔地看着他的背影,迟疑、迟疑、那么迟疑地伸出手,搭在焉识的肩上,两个人都在颤抖,焉识缓缓转过身来,和婉瑜拥抱在一起。这一刻的张力,令人不得不屏住呼吸,凝神注目,满心是绝望之后的欢喜。然而旧日重现的一幕只维系了几秒,婉瑜缓慢而坚定地推开焉识,一下打开他的手。陈道明那一刻的神情,落寞得仿佛全世界只剩下了痛楚,锥心刺骨却又平静如水。这一代人的伤痕,这一代知识分子“洗澡”后的精神状态,都被他演出来了。

影片中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还有许多,陈道明和巩俐的演技无与伦比,对情感戏的调度拿捏得恰到好处,通篇在克制和压抑中完成叙述,却因为这克制和压抑而更突显出叙事的力量。对张艺谋的这次转型,我要点个赞。

电影《归来》观后感 篇3

根据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改编的电影《归来》是张艺谋的又一力作。看过之后,内心无比沉重和压抑,被瞬间带回到了那个无比动荡而扭曲人性的年代,无辜善良的人们饱受蹂躏,在一场无法逆转的精神灾难中踽踽苟活。

电影中,知识份子陆焉识被打成右派,遭监禁多年后归来,终可与家人团聚。没想到这时,他的妻子冯婉喻已因思念过度、饱受摧残而精神崩溃,患上了失忆症,对自己日夜挂念的丈夫也失去了容貌上的记忆,虽一心盼丈夫归来,却在重逢时刻,把丈夫当成了陌路人。而他的女儿也因父亲的“右派”身份断绝了跳舞的前途,褪祛了舞台的光芒,成为了千千万万工人中的一员。

冯婉喻的失忆日渐严重,陆识焉和女儿曾想尽各种方法帮她恢复记忆,都无济于事,她没有了往日的干练与端庄,但她始终将丈夫陆焉识的名字铭记于心。每月的5号,她都满怀期待与欢愉的来到车站的出站口等候丈夫的归来。每当此时,陆识焉都陪伴在妻子的身边,手举着写有陆识焉三个字样的牌子。这个场景,不禁让人唏嘘动容。月月年年,任凭周遭万物变迁,她一颗守盼丈夫归来的心从未改变,而就是这份永不褪色的期待与失落,竟成全了这个女人余下的一生!

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冯婉瑜的失忆实则是她主动选择逃避和遗忘的结果,令她能够相对安全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个世界,没有伤害,只有她深爱的人。

影片的结尾落在一个寒冬,大雪凌厉。年迈的冯婉喻和陆焉识依旧穿过风雪,安静地等候在火车站的铁门前。陆焉识仍举着那个写着自己名字的牌子,看着迎面一群群来自新时代的面孔,认命地沉默着。这一幕充满了对现实的讽刺和无奈,亦生动昭示了有些伤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是不可逆的。两个垂暮的老人,从历史的风尘中一路走来,靠的唯有这深沉的陪伴。

这部电影无可避免地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家庭。在那段特殊的年代里,我的姥爷和亲人们被愚昧、愚忠的小人所迫害,饱受了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磨难。那些不堪回首的暴行,是泯灭人性、不可饶恕的!

一部电影所能做的,只能是以斗室窥全貌,在留白里蕴出苦难的影子。而事实上,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比主人公的命运更悲惨的比比皆是,每一桩都触目惊心。虽然那些灾难已成为过去,但这段历史不应该被忘记。只有直面和思考,才能以史为鉴,不再重蹈覆辙。愿此悲剧永不复演。

电影《归来》观后感 篇4

影片的整个情感基调是隐忍。较强烈的情感爆发,在整部戏中只有一场:陆焉识与沈婉喻在火车站相见。沈婉喻在看到农场管理人员集体向陆焉识包围时,大喊一声:焉识,快跑!陆焉识却反向沈婉喻奔去。然而,陆焉识和沈婉喻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被硬生生地隔开,相见而未能相拥。这段情节成为整部电影的情感爆发点和情节转折点。此后,陆焉识归来,沈婉喻却因为火车站事件而患上了心因性失忆,不再记得陆焉识,也拒绝女儿丹丹的相陪,只是一个人在内心中静静等待陆焉识的"归来"。

除此以外,整部电影自始至终都在刻画一种刻意抑制的情绪,其中令人印象较深的戏有两场。

第一场是陆焉识从农场逃跑回家后,偷偷躲在楼道敲门,沈婉喻正在犹豫是否开门,女儿丹丹恰巧回家上楼碰到了父亲。这段戏的时长前后不过5分钟,张艺谋却在陆焉识所在的楼道、沈婉喻所在的室内、农场监视人员所在的街角等场景间数次切换,并依靠昏暗的背景光和人物抑声的对白,刻画出了这一场景中弥漫的紧张情绪。另外,在这场戏里,房间内外的沈婉喻和陆焉识,借助敲门、破损的春联纸等工具进行了间接沟通,陆焉识在这里完成了艰涩却又包含丰富情感的第一次"归来"。整个场景在感情上隐而未发,也为紧接而至的火车站那场戏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第二个刻画极为细腻的场景,发生在陆焉识真正"归来"以后,陆焉识趁着沈婉喻外出归来的时机,弹起两人都熟悉的《渔光曲》,想要通过这首音乐来唤醒沈的记忆。与此前楼道内那场戏的紧张气氛不同,这场戏的叙事节奏极为舒缓却感情饱满,张艺谋给陈道明和巩俐两位主演留了充足的表演空间,整个场景没有一句对白,完全依靠演员的表情和动作来完成。陈巩二人老到的演技,成功地完成了其中的情感表达。直到最后,沈婉喻仍未认出这个男人就是自己的丈夫,将发而未发的情绪戛然而止,两人从"似曾相识"中重回现实。

尽管电影与原著之间有着太多不同,但张艺谋这种对"治愈"的把握,与原著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相通。可以说,张艺谋是用最擅长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陆犯焉识》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这样来看,我们或许可以把这部《归来》,看作是张艺谋对原著所作的一篇"读后感"吧。

电影《归来》观后感 篇5

《问世情为何物》元好问真好问,也真会问。这种问法可谓一问千古,问倒天下,天下皆为情所困,有多少人在问题上徘徊,又有多少人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做出了人生的终极答案。但是各人的话语,各有不同。

爱情,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化蝶般的生死相随;爱情,是徐长卿和紫萱般的人生,只有你一个;爱情,是杨过和小龙女十年不离不弃,跨越年龄的界限;爱情,是杨玉环对李隆基由爱生恨的表面现象……如今,看完电影《归来》,我有了另一个答案,那就是陆焉识和冯婉喻之间的爱情。

70年代初,与家人多年隔绝的陆焉识,因思念心切,在一次转农场的途中逃走回家。这对怀有芭蕾舞梦的女儿丹丹来说是个很大的压力。女儿想尽办法阻止母亲冯婉瑜和父亲陆焉识的见面,冯婉喻明知无法和他见面却还是因为爱而离去!可是,伺机抓他的人也走了,冯婉喻嘶叫着让陆焉识快逃,而陆焉识也没有听到冯婉喻的声音,一声不吭。只是为了见情人,不顾生命危险,最后却也没能相拥而去,被抓住。而且冯婉喻也因为陆焉识被抓的过分伤心而跌倒在地,因此得心应手。

结束后,陆焉识平反,又返回故地。只是因为时间过得太快,物是人非,以前的恋人却和他一模一样,不再相识,不管陆焉识试了多少次,最终还是没能唤起妻子的记忆,被她推到门外。虽然经历了多少沧桑,但他们的爱情从未改变过。繁荣昌盛尽,他们怀着各自强烈而执著的爱情,在永恒的等待中,一齐慢慢变老。从那以后,多少年来,门从来没有上锁过,她说:“不能再把焉识锁在门外了。”从那以后,多少年了,那张纸条还留在桌子上,窥视着事物的思绪;从那以后,多少年了,不管风雨交加,电闪雷鸣,还是大雪纷飞,她都记得5号早上要去梳洗,打扮干净到火车站口等焉识回来。他把信写了多少年了,也因为太过想念;她可以用一句话宽恕那些恨了他多年的女儿;他可以把自己看得很重,只为了能守着她。

时光飞逝,转眼多年,陆焉识依然是早晨陪着冯婉喻去车站等陆焉识回来。这部电影最后的场景…他们的爱情,能够让一切都失色,却没有感动上苍,冯婉喻还不能想起自己就是陆焉识。

我相信:即使海枯石烂,日转星移,过去沧海夷为桑田,过去高山夷为平地,他们的爱情依然不变。“爱,是陆焉识对冯婉喻守卫般的爱;爱,是冯婉喻对陆焉识等待中的爱”,我把它叫做“爱的坚守”——坚定的守候!

电影《归来》观后感 篇6

电影终场,大多的人无法在情感上接受这样的结局,人们都喜欢看到大团圆的场面。而悲剧才是真正的艺术,悲剧才能引发人们更多的对于这一场史无前例的人为劫难的更多思索。

这一场劫难,摧了人的身、割了人的心,劫难虽过去,但亲人们如何能够相互面对血淋淋的伤口?!

电影没有直接揭发浩劫中的惨相,而这惨相我们已经在其它众多的影视文学作品中早已了解,喜爱电影的观众更可以在十年前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所主演的同题材电影《梦想阿根廷》中直面那扭曲了人性的场景,个体做为一场巨大运动中的弱者,为了自身和亲人的生存,只能低下高贵的头,暂时忘却了尊严的存在。

而当人们可以重新拾起尊严的时候,却不知如何能自如地面对亲人的目光。自尊,逼迫着人们选择性地遗忘,这才是根本的“心因性的失忆”。

是人的内心强迫着自己无法去面对,于是一场几乎要成功的相认瓦解了。

在电影的中段,我曾经设计出这样的一个结局,很多很多年,他们在未曾相认的相守中度过,年迈的两人中她将先他而去,弥留之际她终于抚着他的手喊出他的名字:“焉识,我先走了”,而一行清泪从他的眼中默默地滴落。无言。

这个结局会满足一般人的团圆心理,又带给人更多的思索:她是终于识得了焉识还是早就识得而此刻才相认?他是早已感知还是此刻被感动?

创痛,不仅仅在劫难中;创痛更长久地存在于劫难过后人们的心中。

《归来》与《梦想阿根廷》,不同的国家、类似的事件、相同的反思。

《红色新闻兵》成就了李振盛老师的声名,我想如果照片上的事件还没有发生、如果历史可以来过,李振盛老师一定会选择不要这样的闹剧、悲剧在神州大地上上演而不会选择用它来使自己成名。李振盛老师照片中的那些个人、那些个事就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发生,就在我们置身的这个土地上、在我们熟悉的场景里,几十年后的今天,思索,交错了时空。

拍摄了《美国人》的著名摄影家罗伯特·弗兰克向李振盛老师说:我一定要到你照片上的这个城市去看一看。我想,这个城市没什么可看的,我们需要记住的是这一段历史,而不是发生了这个历史的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只是那一个大时代的一个小缩影,就如同《归来》中的这一个家庭,是众多的被时代洪流所裹挟的一条小舟,把握不了自己的方向。

感谢李振盛、感谢老谋子,影像留住了历史,影像刺痛了心灵,愿这样的影像能让全人类警醒不再重蹈覆辙。

电影《归来》观后感 篇7

“我要去接我爱人他给我写信说五号回来”

--《归来》

一直是喜欢陈道明的,偶然间看到《归来》。特别憎恨文革,憎恨那一辈人我无法想象的思想制度,如果没有文革,他们该是如何幸福的一家。丈夫焉识博学多才,温文尔雅,弹得一手好琴,妻子婉瑜温柔贤惠,知书达礼,女儿丹丹秀外慧中芭蕾舞者,一家三口,理应的天伦之乐。

在影片开始,对陈道明饰演的焉识确实没有什么好感,因为他,妻子担惊受怕20多年,女儿的舞蹈事业也有所阻碍,俨然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文革结束,丹丹接焉识回来时欲言又止的表情我就知道一定是宛瑜有什么情况,我有悄悄庆幸不是天人永隔,然而宛瑜再也不认不出焉识了,认不出她朝思暮想的丈夫了,多么悲哀的事情,苦尽甘来,可是为时已晚。空间相册名字

第一次焉识去火车站等她,宛瑜视而不见,第二次焉识拿老照片给她还是没有效果,第三次他们在钢琴前拥抱的时候我以为,我真的以为幸福终于到了,但是结果却不是我以为,看到婉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五号去接焉识,我好心痛,明明就在眼前,却仿佛天涯海角。

我记得丹丹的一句话,“你陪在妈妈身边不就是想要照顾她”,尽管她再也不记得,尽管她一直坚持五号去火车站,尽管焉识每次来念信他们都重复同样的对话,也都是想要照顾她,陪在身边。一个好丈夫的形象逐渐建立起来,可我还是会惋惜,因为不是想象里天伦之乐。

其中有一个情节是焉识拿着勺子去找方师傅“报仇”,那时我是想笑的,他可是教授啊,他为了自己的妻子他要讨回来一个公道。我也真的想要方师傅挨上焉识一勺子,那样才解心头之恨。事实上坏人终究是会有报应的,你看方师傅不是被调查组带走。保护环境的宣传语

当丹丹告诉焉识当年是她告发的那起事件时,我以为焉识至少会愣一下,可他说我知道,简短的两句意味着原谅,理解和爱。不禁想到焉识逃跑,在自己门口遇到丹丹时,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骨子里的亲情,骨子里的父爱。焉识一直在弥补,弥补所有他错过的遗憾的还有失去的……

看到结尾时候我是感动的,因为宛瑜的执着而感动,因为焉识的爱而感动,没有相认固然不是我想要的结局,但这样也好,至少焉识可以一直陪着宛瑜,在某种意义上真的可以说是一家团聚。那个大年夜晚上,婉瑜端着饺子坐在焉识床旁,无以言表我的遗憾,但我知足,因为这种陪伴,是永远……

电影《归来》观后感 篇8

世界上最伟大的归程是从特洛伊到伊萨卡,从此以降,置身于该谱系的作家都是满怀焦虑地书写自己的回乡。这首归来之歌啊,唱了千年又千年,即使在消解了所有古典主义的现代,他的余音尤在绕梁。在尤利西斯里,在日瓦戈医生里,甚至在指环王里,回家,回家,回家。这是许诺,奥德修斯航向的是恢复,在民间的故事中,正义事业的目的即在于恢复属于过的理想秩序。未来存在于对过的回忆。最令人伤感的不是归程中的艰险和对忘记归程的担忧,而是归以后。奥德修斯不认识他的故园,他悲怆的恸哭直到神明出面担保,他的家人认不出眼前的乞丐,他们怀着对奥德修斯最深沉执着的思念直到那些证据一一闪现。由此可见,在回归这件事上,遗忘是最大的敌人,有关恢复的允诺则是理所当然。

《归来》像一次令人心碎的戏拟。

音信全无的远行的丈夫,坚持拒绝的家中的妻子,独自发展出一条有关成长的线索的孩子。还有遗忘,还有恢复身份的努力,还有复仇的企图。因此,《归来》是如此伤感,因为他独独缺少了恢复的许诺。这个世界没有神明了。不认识,就是不认识,摆出这么多证据,每一样都闪烁着过黄金年代幸福的反光,可是没有用处。他回不了家。尘埃落定后,不是故园的重建,不是身份的恢复,不是旧时代秩序的复兴,而是残山剩水,孤臣孽子。哪怕用最甜蜜的爱情小心翼翼的包裹住破败的现实也毫无用处,伤口就在那里,无法愈合。

如果这不是批判,那是什么?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无聊的感伤吗?一个知识分子空虚的怀旧吗?是又如何,大大方方的承认又如何。我竟不知道,知识分子传记类何时从艺术世界的顶峰被踢下来了。我更不知道,什么时候知识分子就不需要恋爱了。我还不知道,艺术中的爱情什么时候一定要合乎逻辑合乎现实,屈就生活琐屑了。这就是批判,这是神话的童话的美的批判。是什么打破了自古以来的应许?而未来,本应该被好好保护在记忆中的未来,如今逃逸了哪里?是不是这些旧时代旧家园的人,在被剥夺了记忆以后,注定会和他们失而复得的焦土一起,沉没在喧嚣的时代洪流之中?那这归来所谓何故啊!没有了记忆,也就没有了关系性,没有了此刻,没有了未来。

那在苦难面前,省略了旅程的导演歌颂的是什么?当然是爱,以及与之息息相关的克制,坚贞和理性。是古典的人道主义。反复出现的阳光,是导演的善意,象征和解,象征希望。支持人物走到最后白雪落下的寂静时刻的,正是他们自己的品格和来自导演的善意。虽然被破坏的无法修复,新的更难建立,但人的内核还未尝消磨殆尽。美在这绝望中未被遗弃。而美,按斯丹达尔的说法,不正是希望的许诺吗?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我忽然觉得自己实在是过度解读,也许,整部电影不过是在说一种中国古典诗歌的情绪——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电影《归来》观后感 篇9

日日夜夜盼他归来,可你却不知他一直在你身边。你在盼望他的归来,也在忘记他归来的痕迹。

你说你忘了,因为头上的创伤和你心底的伤痕,你不想再记起那个混乱的年代和那些更加混乱的人。你恨他们,所以对你来说忘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呢?

可你真的忘得掉吗?

如果真能忘掉,为何就不愿原谅你深爱的,却夺走你所爱的女儿呢?每当丹丹来到你身旁的时候,你都不愿直视她。也从不愿接受她对你的歉意。你只是冷冷的说“我不会原谅你的,丹丹,不会的”为何你连自己的.女儿都不愿接受?我想,是因为你对那个男人爱的深沉。

可你真的爱他吗?

如果真的爱他,为何你只记得夺你所爱的女儿,却再也记不起你的深爱的人?是失亿的缘故吗?还是你被他伤的太深?陆陆续续地再想到那些痛的记忆,就使你忘记,连他dou也被忘记。

可你真的愿意忘记他吗?

为何你想要忘记,却仍记得他归来的日期?5号,你重复的念着,期盼着,你说“5号我爱人就回来了,我得去接他。”每个月的5号,也都能见到你孤独的身影。你独自举着牌子,在寒风中伫立。然后10年,20年过去了,你的身影已不再挺拔,你的脸上已爬满了皱纹,但唯有你期盼的目光,一如往常。

可这毕竟不是时光列车,你已等不到那个过去的他。

但不意味这,他已不在了。相反,他一直就在那里。难道你就看不出那个送你去火车站的同志眼里的无奈吗?难道你就听不去那个念信的同志声里的悲哀吗?可你却从未发现,也从未想起,那个陌生的同志的熟悉的脸和那段难忘的回忆。

这就是《归来》故事,一段望归不归,已归忘归的半生思念。

电影《归来》观后感 篇10

我们不曾经历过的那个十年,留给很多家庭不尽的苦痛。婉瑜和陆焉实是应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学习舞蹈的女儿丹丹有对芭蕾舞的天赋,但在那个什么都以家庭成分论成败的年代,再好的天赋也比不上一个“右派”父亲带来的灾祸。从红色娘子军主角热门人选落败,到揭发父亲致母亲受伤失忆,特殊的时代造就了特殊的悲剧色彩。

《归来》没有如今年轻人喜欢的那种高大上,给人的感觉只有平淡、低沉,刻上了那个时代深深的烙印。或许在那个时代生活过的人,都会有一段类似的生活经历,但是婉瑜和陆焉实的爱情却深深的打动了我。年轻时相恋,刚有了爱情的结晶便就分开,而这一分开就是二十多年,当双鬓斑白的陆焉实被平反,回到曾经无数个日夜思念的家时,婉瑜却已记不住他的相貌,那是头部受伤和精神打击造成的结果,他唯独想不起自己爱人的相貌。陆焉石想要唤醒她的记忆但却毫无收获,无奈之时,女儿丹丹的一句话提醒了他。她说,您不就是想要妈妈有人照顾吗,其他的重要吗?是的,经历过幸福,也经历过苦痛,经历过分别的两个人,名分已经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两个人能在一起相互照顾,相互依赖。

陆焉石做起了一个念信人,一天一天地读着自己以前写给婉瑜的信,书信成为婉瑜心中唯一陆焉石的联系。一天一天的陆焉石陪着婉瑜在火车站去接婉瑜心中期待的那个身影。很多年过去,婉瑜已经行动不便,可他心里还是记得5号要去火车站接陆焉石,在真正的陆焉石的陪同下去接心中那个陆焉石。或许在此刻,谁是真正的陆焉石,谁是丹丹的父亲,已经真的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能在分别二十年后重又走到一起。

当然,一部电影显然不仅仅只是情节,它所存在的背景,反应的意义都值得我们深思。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很多人都会做出错误的选择,或者被迫做出错误的选择,但正如同剧中所说,谁没犯错的时候呢?只要我们醒悟时,懂得珍惜身边所有,珍爱剩下的岁月,足矣。

电影《归来》观后感 篇11

看完《归来》,我的心将要被揉碎。我感受的了真正的爱,那个爱,爱的长久,爱的深沉,爱的无私。

看完这部电影,看着是一个爱静悲剧,实际上对于陆焉识而言,他已经得到了真正的爱。

茫茫的大雪中,火车站口,始终如一的举着自己名字的陆焉识,和永远等待着5号到来的冯婉喻,这之中既充斥莫大的伤感,也显现出巨大的欢喜。这一幅悲喜交加的画面,不时摇动这我的心。

冯婉喻端着水饺,坐在这个念信的同志旁边。她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也不会知道,他就是那个弹琴者,他就是那个车夫,他就是那个去了西方的陆焉识。

这部电影也充满了喜悦,冯婉喻和女儿的关系,在念信的同志的帮助下,和好了。女儿,和父亲的关系也变得好之又好,女儿知道了,他不是一个畏罪潜逃的阶级分子,不是从小就给他带来烦恼的无情的人,不是在她长大后还跟他带来家庭分裂的人,他是自己父亲,是爱她的父亲。

当爱转化成一生的眷恋与责任,当轰轰烈烈转化成细水长流,这才是爱的开始。

电影《归来》观后感 篇12

认识这本书是通过电影《归来》。

相同的是,在电影中和在书中都控制不住的哭起来,不同的是,书中所述的故事远比电影残酷的多,读的过程中记不清哭过几次。读完后脑海中一直回响一句话,“这是一个我从未接触过的世界,但是真的存在过,切切实实的存在过”。

印象比较深的几次落泪是陆焉识看到银幕上的女儿时,梁葫芦死时,陆焉识越狱在远处看着家人时,邓指去世时,和全书最后一句“他把他的衣服带走了,还带走了我祖母冯婉喻的骨灰”。

梁葫芦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人物,他不羁却渴望爱,他天不怕地不怕却打心里渴望被保护,他满怀仇恨却把自己全部的温暖倾注于弟弟妹妹。矛盾是因为他的本心与他真实生存的环境不适合,他瞒着自己、骗过生活,他像极了很多人,本命如草芥却依旧不屈,活成了自己的王。

最后他为了保命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将老几供出来时,我出乎自己意料的非常理解他,这是一个人该有的样子。

冯婉瑜实在太善良,你可以在外花天酒地,但这不影响我爱你,当年的一见钟情对她来说,是一见钟此一生。她可以为了孩子忍辱活着,却可以为了陆焉识放下一切甚至是自己的善良温婉。看到写离婚协议书时,我心里能够感受到婉瑜心中的纠结与无措,在外人和孩子们看来这个婚姻名存实亡,孩子们也巴不得爸爸和妈妈赶紧断干净了,但是对婉瑜来说,那是何等重要的念想。最后含泪写下名字,那就断了吧,让焉识存在在我心里吧。

对陆焉识来说最大的遗憾不是满腔才华无处施展,而是像他的名字一样,“我就在你面前,你焉能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