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花间派词祖经典语录 正文

花间派词祖经典语录

时间:2024-11-27 13:34:46

【演员阵容】

方一勺 演员 蒋佳恩

方一勺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元气少女,对于诗词歌赋一窍不通,然而她的厨艺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因为一场误会,她被骗嫁入沈家,成为沈勇的妻子;性格开朗的她颇得公公婆婆喜爱,也让沈勇有所建树。

沈勇 演员 雷牧

沈勇曾是一个不学无术、常常惹是生非的小恶霸。因为一系列的事情,他娶了不懂诗词歌赋的女孩方一勺。起初,他对方一勺充满了怨恨;然而,在日常的相处过程中,他却渐渐喜欢上她。最终,在方一勺的陪伴下,沈勇改掉了无所事事的坏毛病,终有所成。

沈一博 演员 常铖

沈一博是东巷府知府,沈勇的父亲。沈一博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因为沈勇不争气,沈一博常常伤透脑筋。不过幸运的是,在方一勺嫁入沈府之后,沈勇改变了不少,让沈一博颇感安慰。

沈杰 演员 胡琨

沈杰是知府衙门的护卫,沈勇肝胆相照的好友。沈杰成熟稳重,博学广识,有着一身的好武艺。因为曾对沈勇有恩,他被沈一博收为义子

沈夫人 演员 李晓红

沈夫人是沈勇的母亲,端庄贤淑。沈夫人对沈勇颇为溺爱。在方一勺过门后,沈夫人发觉沈勇渐渐地改正了自己的缺点,于是对方一勺更为喜爱。

方瑶 演员 朱佳希

方瑶是一个善诗词歌赋的东巷府才女。因不想嫁给口碑极差的沈勇而自寻短见,吓得方员外只好骗方一勺代嫁。当她得知方一勺代替自己嫁给沈勇时,对方一勺充满了感激之情。为了弥补方一勺,她曾想方设法接近方一勺,想做一些弥补。岂料,她竟爱上了当日无缘的丈夫、现在方一勺的丈夫沈勇。

【电视剧《花间提壶方大厨》经典语录】

1、“我爹说的,人一辈子,顺风顺水的时候加起来也最多二十年,一个人不出意外,也能活他个六七十岁吧,如果好运气省着些用,就会一生坦途,但要是大手大脚一下子用完了,以后就爬不起来了。”——耳雅《花间提壶方大厨》

2、天山曲曲粤云吞, 蜀地抄手鄂包面。

三鲜香菇猪肉笋, 夏至的面儿来冬馄饨。——耳雅《花间提壶方大厨》

3、福气和运气总是在顺风顺水的时候留下一点,困境的时候总会弥补一点。——《花间提壶方大厨》

4、一个男人可以喜欢喝酒,但必须知道自己有多少酒量——《花间提壶方大厨》

5、一柄铜勺抚瑶琴,两根银筷敲玉铃,佳音却无韵。——耳雅《花间提壶方大厨》

6、八宝粥、南瓜粥、皮蛋瘦肉什锦粥。

蟹黄包、椒盐卷、牛肉蒸饺韭菜盒。

花生酱、芝麻酱、荷叶孜然葱拌面。

双色糕、红豆饼、软泡油膜羊肠汤。——耳雅《花间提壶方大厨》

7、人心是会凉的。缘分一旦错过,就真的不能再回头了。——《花间提壶方大厨》

8、大汤圆,大滋味,皮薄馅多芝麻香,小汤圆,小滋味,皮厚馅少江米糯,甜汤圆,咸汤圆,甜咸香糯是团圆。——耳雅《花间提壶方大厨》

【剧情简介】

厨艺满天下的孤女方一勺自小就孤苦无依,但是却有一手好厨艺,因为替人烧菜却遭到暗算,不得不代嫁给知府家的恶霸少爷沈勇。生性乐观、汤圆脸、大眼睛却耐看的方一勺对诗词歌赋却一窍不通,生气起来哪怕是一根擀面杖也能舞得虎虎生风。她厨艺精湛并略懂武艺,被骗嫁入沈家,颇得公公婆婆喜爱。真可说是一物降一物,沈勇不情不愿的娶了方一勺,却渐渐喜欢上这个不懂诗书但却能陪自己打架喝酒划拳的冒牌才女,更何况这个小丫头还固执的认定他沈勇是个好人,方一勺也华丽上演了驯夫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浪子终是要回头的,在方一勺的陪伴下,沈勇终有所成。

温庭筠词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一作著绮)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一作日)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菩萨蛮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菩萨蛮

翠翘金缕双鸂鵣,水纹细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菩萨蛮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菩萨蛮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菩萨蛮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

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

菩萨蛮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菩萨蛮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一作雁)归君不归。

菩萨蛮

宝函钿雀金鸂鵣,沉香阁(一作关)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菩萨蛮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菩萨蛮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露(一作落)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菩萨蛮

雨晴夜台玲珑日(一作月),万枝香袅红丝拂。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箓簌(此二字以“罕”字头换竹字头),眉黛远山绿。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消。

菩萨蛮

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山枕隐浓妆,绿檀金凤凰。

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

更漏子系列

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寒雁,起城乌,画屏金遮鸪。

香雾薄,透帘(一作重)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更漏子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虚阁上,倚栏望,还似去年惆怅。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更漏子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更漏子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淡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侍(原作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更漏子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拓展

温庭筠经典语录赏析

团圆莫作波中月,洁白莫为枝上雪。

唐·温庭筠《三洲词》。这两句大意是:夫妇团圆应当持久,不能像水中圆圆的月影,随着波动,月影就会破碎;也不要作枝头的落雪,尽管它洁白如梅,却无梅的芳香,也无梅的高洁。这是写一位年轻商妇对丈夫的思念,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切莫白白辜负了自己的青春。诗句表现出女子青春意识的觉醒和对爱情生活的渴望。这两句还可借用来说明凡事要讲求实际,不要徒务虚名。《三洲词》

河源怒触风如刀,剪断朔云天更高。

唐·温庭筠《塞寒行》。河源:指黄河的发源处。怒触:愤怒地触及(河岸),这里指黄河奔腾呼啸。剪断朔云:比喻狂风吹散积云。朔(shuò硕):北方。这两句大意是:黄河上游大水奔腾咆哮,狂风就像利刀,它把云层剪断,苍天显得更高。诗句笔力劲健,境界高远,描写生动,把狂风比作能剪断积云的.利刀,也很形象。可用来描写激流和狂风。《塞寒行》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唐·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这两句大意是:山月不知道我思念丈夫的心事,无情的水风又白白地摇落了眼前的春花。游子浪迹天涯,深闺久盼不归,于是女子把满腔离怨别恨都发泄到山月水风等自然景物上。怨月恨风虽然毫无来由,却把女子的柔意痴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可用于写相思之情。《梦江南》

象床宝帐无言语,儿此谯周是老臣。

唐·温庭筠《经五丈原》。象床宝帐:祠庙中种龛里的陈设,这里指供在庙中的诸葛亮神象。谯周:蜀汉的大臣,在他怂恿下,蜀后主降魏。这两句大意是:供在祠庙中的诸葛亮已无话可说,从此卑劣的谯周成为后主宠信的老臣了。这是诗人路过五丈原时因怀念诸葛亮而作的。诗人认为,诸葛亮一死。蜀汉国势便江河日下,可供奉在祠庙中的诸葛亮像已无计可施,无言可说了。“老臣”两字,本是杜甫对诸葛亮的称誉:“两朝开济老臣心”(见《蜀相》),是对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刨蜀汉,辅佐后主巩固政权的概括,而谯周是十卑劣小人,在他怂恿下,后主降魏。诗人暗将谯周误国降魏和诸葛亮匡世扶主作对比,尤其是在谯周名字前面冠以称誉诸葛亮的“老臣”二字,收刊了比痛骂更强烈的艺术敢果。无怪沈德潜说此句“诮之比于痛骂”(《唐诗别裁》)。这种运用反语的写作手法可资借鉴。《经五丈原》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唐·温庭筠《经五丈原》。五丈原: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南斜谷口西侧。请葛亮率军伐魏屯兵于此,不幸壮志未酬,病逝军中。下国:指偏处西南的蜀国。卧龙:指诸葛亮。寤:使人醒寤。主:指后主刘禅。中原得鹿:指司马氏统一中国。《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后世就以“得鹿”比喻取得政权。这两句大意是:号称卧龙的一代名相诸葛亮虽然竭智尽忠,也无甚使昏庸的后主刘掸醒悟,天下政权不由人愿地旁落在司马氏手中,供奉在祠庙中的诸葛亮已无计可施了。《经五丈原》是凭吊诸葛亮祠庙时写的一首咏史诗。诗句充满对昏君的讽刺和对时势不造就英雄的叹惋。《经五丈原》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唐·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不道:不理会,不管。这几句大意是:夜雨打到梧桐树的叶子上,不管离别的人情思正苦,任自嘀嘀嗒嗒,在冷落的石价上一直滴到天明。秋雨淅沥,本来就容易引起人的愁思,何况又在三更人静之时,滴在梧桐枯叶之上,又是离情正苦之际。一点一滴的秋雨,与其说滴在叶上,不如说敲打在离人的心上,牵人愁绪,促人失眠,把人弄到极为难堪的地步。人自情伤,而对雨声深致怨尤,看似无理,却写出了至情,手法十分含蓄。《更漏子》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唐·温庭筠《梦江南》斜晖:偏西的阳光。脉脉:相视含情的样子。后多用以寄情思。白苹洲:江中长有白苹的小洲。 白苹:水中浮草,色白。古时男女常采苹花赠别。 意思: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频洲上。《梦江南》

《花间集》得名于花间词人张泌的《蝴蝶儿》词“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花间词”是一种出现于晚唐五代时开风气之先的早期词,是后来婉约词的直接先导。“花间”一词最初见于五代后蜀赵崇祚所集的《花间集》。这也是最早的一部词总集(也可说是选集),其中包括自晚唐温庭筠等十八家词作五百首,共十卷。作品的年代大概从唐开成元年(836年)至欧阳炯作序的广政三年,大约有一个世纪。如果说李白、杜甫那些壮美而雄浑的伟大诗篇代表了典型的盛唐气象,那么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的绮艳华美的《花间集》,则成为晚唐时代的经典象征。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花间词鼻祖,公认的花间词鼻祖是温庭筠,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晚唐各种文学体裁兼擅的全能型天才。温庭筠的诗与李商隐并称“温李”,是晚唐主流诗风的代表;词为“花间”鼻祖,与韦庄并称“温韦”,是词的类型风格和词体的奠基者,影响了整个词史上的主流词风。然而,由于不尚时俗,这位胸藏锦绣、才情卓异的温庭筠却屡试不第,仕途一直不甚得意,以致只做过方城尉和国子助教。最终,他绝了登第之念,走进长安城平康里的玉馆青楼,开始了“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的风流浪子生涯。

由温庭筠等人开创风气的“花间词”实际上是最早的“鸳鸯蝴蝶派”。作为晚唐五代文人士子歌舞宴乐的产物,词这种文学样式天生是伴随着华丽浪漫的管奏与弦歌而生的。“花间词”多描写风花雪月和男女情爱,以今日眼光观之,“花间词”是晚唐动乱时代文人心态的折射,也是当时整个社会风尚和审美情趣的载体,成功地描写了各种微妙复杂的爱情心理,展现了一种温情脉脉的人性之美。它浓郁的浪漫色彩和唯美情调以及独特的美学特质,曾对后世文人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宋人尊“花间词”是“本色词”,并把它奉为词的正宗,更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词坛风格。

作为以全部心力倚声填词的第一人,温庭筠的词具有繁丽工细、绮艳幽怨的特色。同时,温庭筠的词也是对爱情最深切的描述,大唐女人的婉转心思在他的笔下淋漓尽致、悠远深长。《菩萨蛮》是对玉楼深闺里女子慵懒闲愁的工笔描画;《河传》是采莲少女情窦初开的脉脉情丝。其中有深沉绵长的思念:“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有直白大胆的倾诉:“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花间集》里的爱情充满了绮丽的激情和奔放的追求,透着一缕缕穿越了千年的甜美芬芳。

《花间集》:后蜀赵崇祚在编《花间集》的时候,开卷便是温庭筠的六十六首词,人称“花间之冠”,足见温庭筠在词坛上的地位,成为当时和后世不少词人模仿和追崇的对象。王国维曾云:“‘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他以“画屏金鹧鸪”准确精炼地概括了温庭筠词的风格神韵。承南朝宫体之余响,温庭筠开创的绮艳词风和审美趣味如同满天花雨,弥漫在整个晚唐五代的文学天空。

花间词的局限性还是比较明显,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从而形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但是花间词还是对后世的文人词的产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现代人欣赏古典诗词的真趣在于一个“品”字,如含橄榄,如品清茶,滋味全在深心体悟。有时需要细读全文,深吟密咏,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继而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想象,来体会诗词中的意境与内蕴;但有时并不那么复杂,仅仅一时之机缘,因为一句诗词或某一个意象、一个场景画面,打动了人心、牵动了某种思绪,你就迅速进入诗词中的境界。说起来有些像“禅”的渐悟与顿悟。

清人有云:“风流华美,浑然天成,如美人临妆,却扇一顾,《花间》诸人是也。”也有人以一个“艳”字来概述花间词。这种词风使得这种花间词派形如一位艳装的女子,以妖娆华美的姿态和不可抗拒的魅力,登上了晚唐五代文人诗客的酒筵歌席,欣欣然地娱宾遣兴,承南朝宫体之余响,舞动轻纱般的长袖,在歌扇轻摇间回眸一笑,顿使满堂花醉三千客,一笑百媚倾人城!

畅想躺在午后阳台的椅子上,握一卷线装的《花间集》看。风儿在浅吟低唱,阳光像紫雾一样地流漾,花朵灼热如火。这时园子里飞来很多色彩斑斓的蝴蝶。那是一种非常美丽、精致的小精灵,轻巧地扑入视野里来,活泼泼地舞成了一首首《花间词》。这时是多么惬意的阅读啊。我读温庭筠,读韦庄,在如花的词海中徜徉,往往沉湎其中,浑然忘我,轻吟浅唱。

拓展阅读:"花间词派"介绍

花间词派是什么?

"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花间派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主要的词人还有孙光宪、李珣、牛希济。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从而形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对后世的文人词产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花间词派的起源

花间词诞生于晚唐五代,花间词派作为最早的流派之一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巨大的影响。晚唐五代时,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为词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相继出现了西蜀和南唐两个词坛中心。五代赵崇祚撰《花间集》,收集了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韦庄、和凝、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夐、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人的500首词作。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之外,都是集中在西蜀的文人,称为“花间派”。

花间派中“花间”两字出自花间词人张泌“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一句。纵观花间词派一十八位词人,可以发现他们的作品词风浮艳,多写情爱。大多数为所谓男词人写女性生活的“闺情”代言体。

花间词派是唐末五代词派。因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而得名。主要词人有韦庄、牛希济、欧阳炯、鹿虔扆、李 、牛峤等。“花间”词人奉温庭筠为“鼻祖”,但只继承了温词中偏于闺情、伤于柔弱、过于雕琢的“柔而软”的词风,多数作品尽力描绘妇女的容貌、服饰和情态,辞藻艳丽、色彩华美,题材狭窄、内容空虚,缺乏意境的创造。其中也有少数作品能够脱去浓腻的脂粉气,具有较为开阔的生活内容。而以韦庄成就较高,牛希济、李 、孙光宪、鹿虔扆、欧阳炯等人也有不同于花间派词风的佳作。“花间”词风直接影响了北宋词坛,直到清代“常州词派”。

花间词派代表人物

花间词诞生于晚唐五代,花间词派作为最早的流派之一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巨大的影响。晚唐五代时,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为词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相继出现了西蜀和南唐两个词坛中心。五代赵崇祚撰《花间词》,收集了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韦庄、和凝、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夐、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人的500首词作。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之外,都是集中在西蜀的文人,称为“花间派”。

“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70年),本名歧,字飞卿,唐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世居太原,是晚唐著名的诗人、词家。也是当时作词最多,对后世长短句的发展影响极大的词人之一。

庭筠出身于没落的官僚贵族家庭,虽为唐初名声显赫的太原温氏后裔,但是,到他父亲这一代时,早是家道中落,衰微而已。他少年时代,即以善思敏悟。才华横溢而称著乡里。逮至长成,更是博闻强记,通晓音律,善为管弦,而且,尤以诗词文赋见长。世传,庭筠每入试,押官韵作赋,从不起草, “但笼袖凭几,每赋一咏,一吟而已”,故得“温八吟”之号。曾经“八叉手而成八韵”,又别称“温八叉”。大约是因为其长相较为丑陋的缘故吧,所以时人亦有称他“温钟馗”的。

“花间词派”重要人物韦庄

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身世孤贫而才敏过人。韦庄壮年时曾南游,足迹遍及长江南北。他著有词集《浣花集》,全书十卷。在晚唐五代,韦庄和温庭筠齐名,他们都是《花间集》中的代表者。韦庄的词除了带有花间艳词的普遍风格之外,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他特别喜欢采用白描手法,能够用它来书写人物情感,创造出一种清雅别致的意境,从而创造了花间词的另一风格。

花间词的特点

“花间词”是一种早期的词,从它的来源《花间集》得名。 一般说来,词以长短分类:“慢词”最长,自九十至二百多事,故亦称“长调”;自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五十九字以内为“小令”。《花间集》所收,只有小令和中调而没有长调慢词。这倒并不是选者对小令有偏好,故摒弃慢词而不录,实在因为自晚唐至五代(甚至在北宋初年)慢词还没有发展出来。另外一个早期选集《尊前集》也是如此,只收小令和中调。总体上说,花间词都是婉约词,而婉约词则远不止花间词。花间词是婉约词第一阶段产物,开婉约词风气之先,在词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