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引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2、品味文章的语言,培养阅读、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展示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提高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预习】
1、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
2、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3、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下课时,出示幻灯片1,让学生聆听鸟儿悠扬的鸣叫。)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试想每天的清晨,都被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唤起,一天的开始是多么的美好!
提出要改变鸟类对人类的现状──害怕,畏惧,学习本文就可以得到改变这种状况的启发,(出示幻灯片2)让学生描述图片中鸟的外形,并抓住“珍珠似的白点”引出本文题目──珍珠鸟。
二、分组自学课文,品读文章
1、出示自学要求:
(出示幻灯片3。)
⑴ 自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⑵ 归纳“我”为鸟儿做了哪些事?
⑶ 从哪些句子看出鸟儿对“我”有怎样的反应?
⑷ “我”从和鸟儿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感受?将相关的语句画出来。
2、组内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3、班级交流后,教师明确:
⑴ 巢 瞅 雏 呷 垂蔓 眼睑 眸子 流泻 斑斑驳驳 生意葱茏;
⑵ 重新为它们加工鸟笼;按时添食加水;按捺住好奇心不轻易打扰;
⑶ 由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信赖我;
⑷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合作探究,悟读课文
出示探究问题:
(出示幻灯片4。)
1、“信赖”的内涵上什么?
(自由、宽容、关爱、真诚……)
2、为什么文章在开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怕人”?
3、认为小珍珠鸟的哪些动作、神态最传神?
(如第8小节中的:“飞啄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这又像一个淘气而又听话的乖孩子。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伏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然后,“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到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它居然也懂得看脸色行事。作者用人性化的眼光看待无知的小鸟,把人对动物的关照之情笼罩全篇。)
4、组内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至少一个。)
(此题较灵活,但应注意深入引导。)
四、美读片段,感受“美好的境界”
(出示幻灯片5。)
让学生挑选最有感触的语段,一般为6~16小节中的片段,教师配乐创设环境。
五、发挥想象 产生新疑
(出示幻灯片6。)
试想小珍珠鸟长成大珍珠鸟,还会像现在那样信赖“我”?
为什么?这让你想到了什么?
要求:联系现实生活,人类处境,国际形式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最好是时事类的。答案开放。
六、教师小结
七、布置作业
(出示幻灯片7。)
1、摘抄文中你认为的精彩语句。
2、试着接触一种不熟悉的小动物,努力使它成为你的新朋友,并尽力记录这一过程。
珍珠鸟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确认读12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哪些同学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出示课件:珍珠鸟)小小的珍珠鸟可爱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 《珍珠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怕人的珍珠鸟后来会一点都不害怕人,而且和作者相处得非常好?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三、引读课文,尝试回答前面3个问题
1、学生读课文,理清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珍珠鸟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2、引读课文,深入体会:
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四、合作,探究质疑
1、教师提出参考方向,学生们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探究某一方面,解决文中的难点、疑点:
⑴ 为什么文章在起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⑵ 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⑶ 为什么写小珍珠鸟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有何用意?
⑷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2、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回答其他组提问,全班讨论。
五、回读全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语言特色
六、联系生活实际,再次理解课文重点句
“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
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
七、片段练习
1、让学生选取文章某一段落或片断,并拟一个标题:
参考标题:“营造绿色的环境”“富有灵性的娇憨可爱的鸟儿”“人鸟相亲,情谊浓浓”“舒适的巢”“雏鸟儿的梦”“妈妈的呼唤”“可爱的小红嘴”“雏鸟熟睡图”。
2、文中意境很美,请从前面的标题中选取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片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具体描绘,要写出美感,写出深情,写出蕴味。
【板书设计】
16、珍珠鸟
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相信我
人细心呵护小鸟,真好 ↓
鸟和人的关系和谐、平等、融洽,真好
珍珠鸟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设想:
《珍珠鸟》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爱的颂歌,本文语言自然清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浓浓的爱意。因此在教学时先借助多媒体视听材料唤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细细品味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细腻的情感。在师生互动、对话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出示珍珠鸟的画面或图片,配以鸟鸣的音乐)
清脆的鸟呜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珍贵礼物,而人类给予鸟类的却是顽劣的弹弓、限制自由的笼子和狰狞的枪口。曾几何时,我们已听不见小鸟悦耳的歌声。当你目睹小珍珠鸟伏眠于“我” 的肩头时,怎能不羡慕,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那人鸟相依相赖、和谐自然的美好境界吧!
二、教师配乐朗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文章写了件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文章用生动的词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鸟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同学们在听读时脑海中一定也浮现了生动的画面,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把你认为最美好的画面描摹出来。
3、四人小组交流以上问题。
4、通过全班交流,让学生明确·
(1)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 “我” 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表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绿蔓里小鸟一家三口自由的生活。1、小鸟在屋里飞来飞去;2、小鸟在“我”写东西时,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3、“我”伏案写作时,小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三、学生品读
1、学生速读文章,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个人感受提出最有价值、最感兴趣的问题。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整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不出的等全班交流时解决。
3、教师引导学生全班交流,将思考题逐渐引导到以下方面:
(1)文章开头写珍珠鸟是一种十分怕人的鸟,为什么后来却与作者成为了一对好朋友?
(2)作者为什么要详写小鸟,略写大鸟?
(3)在文章中,作者对小鸟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融入了喜爱之情,举几例简要分析说明。
(4)“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谈谈你对此话的理解。
交流后让学生明确:
(1)因为”我”对小鸟的关爱使“我”与小鸟成为一对好朋友,尽管小鸟已经有了舒适又温暖的巢,但“我”仍旧精心照料,为它们重新加工、构置了一个幽静、安全的居室,并按时给它们添食加水,“我”按撩自己的好奇心,决不因为所谓的喜爱而轻易打扰小鸟的生活。
(2)大鸟因为在朋友家已经养成了”怕人”的习惯,对过去主人的喂养已有了感受。而小鸟却是初生的,它在一点一点地感觉”我”对它的爱,一步一步地接近“我”。
(3)喜爱之情。如.它先是离我较远,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作者把人的性灵赋予珍珠鸟,使珍珠鸟似乎也有了人的神情和心理,几个动作如“接近”、“蹦”、“俯下”、“喝”、“瞧瞧”、“跑到”、”绕”、”蹦来蹦去”等,活画出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作者心中充满温柔的爱意,用诗意的语言描写了人与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再如: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文中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小鸟在“我”肩上睡觉时的情态,银灰色的眼睑,红颜色的小脚,毛茸茸的身体,一个自然界的尤物,竟会安然地睡在人的肩头,似乎人的身边就是它安全又温暖的归宿。可见,人和鸟之间的信到了何种程度[
(4)人与人靠信赖才能长久相处下去,动物也不例外。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真正做到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
四、体味反思
1、去年夏天我和朋友去秦岭游玩,看到清澈的河水中游来游去的小鱼儿,高兴极了,连忙捉几条放在瓶子里,想回家喂养,没想到半路鱼就死光了。后来朋友告诉我,这种鱼离不开它生长的环境。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你在日常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给大家讲出来。
2、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收获?
提示:在写作上,学到了仔细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把自己的感情融八其中,并通过精心的描绘来表达的表现手法。在情感上,我们顿悟了善待生命,关爱生命的理念。
【设计理念】
以读为主,读写结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教学准备】
1、了解海鸥的相关科普知识,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学习重点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学习新课《老人与海鸥》。(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快速将阅读,思考:课文讲了老人与海鸥的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文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老人与海鸥的关系?(亲人)
2、出示句子: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样。对比: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对海鸥就像亲人样。
3、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给这两部分加小标题。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感受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
1、认真再读课文(1~13段),从哪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画一画,并做上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⑴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
① 介绍老人的故事。
② 指导抓住关键词褪色的、步行、只,体会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
③ 句子训练。
⑵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① 抓住关键词退开一步、应声而来有声有色扫理解老人与海鸥的默契。
② 从有声有色的乐谱中,你听出了什么?
③ 感情朗读。
④ 写法指导:抓住动作进行细节描写,注意人与动物互动的场景表现。
⑶ (10~11段)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① 抓住关键词生动、小模样,标点体会老人与海鸥的情感。
② 感情朗读,
③ 写法指导:抓住表情、语言进行描写。
五、小结
吴庆恒老人,十年如一日,一到冬天,就来这喂海鸥,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让我们把这种真情读出来!感情朗读: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样。
六、小练笔
课文第3自然段,描写了吴庆恒老人喂海鸥,与海鸥和谐相处的感人场面,让我们拿起笔,回忆生活中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场面,仿写一段话。注意抓住细节进行描写。题目:我和 _____。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老人关爱海鸥 海鸥为老人送行
老人与海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重点分析
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难点分析
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教具准备
课件、小黑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提问:你喜欢海鸥吗?您见过海鸥吗?谁能说说自己喜欢的海鸥是什么样的?
2.组织展示,引导说话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老人和海鸥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引导质疑,指导自学
1.说说你读了这个课题,会有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然后组织小组讨论、思考
三、检查效果,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或自学情况
2.指导朗读,教师正字正音。指导理解相关字词。
3.启发思维,总结板书:识老人→老人喂海鸥→老人谈海鸥→海鸥送老人→赞老人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精读重点段落。
5.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1.指导朗读,提出思考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能够很容易从人群中找出那位老人老人从城郊来到翠湖是为了什么?你觉得这一位老人有什么特点?
5.引导理解老人是如何喂海鸥的?
6.引导学生理解难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7.品味美句,体会其好处:写出了海鸥的动态美、色彩美。
五、布置作业
1.说一说你了解的关于海鸥的知识
2.展示搜集到海鸥的图片,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海鸥。
3.听教师导入,齐读课题
4.学生回答问题:老人是谁?老人与海鸥感情怎样好?海鸥是怎么样的?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故事?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5.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找一找学习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6.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读一读您最感动的段落?
7.学生分节读书。
8.讨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情谊的?
9.朗读写得好的段落。仔细体会一下文章中的感情。
10.把您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把你认为是重点的句子或段落划出来,小组合作一起来研究研究。
11.细细地读一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然后说一说老人有哪些特点?
12.抓住描写老人外貌特点的句子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
13、思考并回答问题
13.说一说你对老人撮起嘴呼唤这句话的理解,你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关系或感情。
14.细细地品味一下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这句话,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5.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在生生交流的思维碰撞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及海鸥回报以老人的爱,在引导交流体会的同时,要相机指导学生读好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说感悟和朗读要有机结合,读体现悟,悟促进读。
老人与海鸥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以读为主,读写结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教学准备】
1、了解海鸥的相关科普知识,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学习重点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学习新课《老人与海鸥》。(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快速将阅读,思考:课文讲了老人与海鸥的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文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老人与海鸥的关系?(亲人)
2、出示句子: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样。”对比:“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对海鸥就像亲人样。”
3、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给这两部分加小标题。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感受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
1、认真再读课文(1~13段),从哪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画一画,并做上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⑴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
① 介绍老人的故事。
② 指导抓住关键词“褪色的”、“步行”、“只”,体会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
③ 句子训练。
⑵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① 抓住关键词“退开一步”、“应声而来”“有声有色”“扫”理解老人与海鸥的默契。
② 从“有声有色的乐谱”中,你听出了什么?
③ 感情朗读。
④ 写法指导:抓住动作进行细节描写,注意人与动物互动的场景表现。
⑶ (10~11段)“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① 抓住关键词“生动”、“小模样”,标点“……”体会老人与海鸥的情感。
② 感情朗读,
③ 写法指导:抓住表情、语言进行描写。
五、小结
吴庆恒老人,十年如一日,一到冬天,就来这喂海鸥,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让我们把这种真情读出来!感情朗读:“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样。”
六、小练笔
课文第3自然段,描写了吴庆恒老人喂海鸥,与海鸥和谐相处的感人场面,让我们拿起笔,回忆生活中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场面,仿写一段话。注意抓住细节进行描写。题目:我和 _____。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老人关爱海鸥 海鸥为老人送行
老人与海鸥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5.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海鸥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中央电视台有个节目叫《动物与世界》,看过吗?说说看有什么感受? (出示课件,展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图片。)
2.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21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将要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来阅读。边读边想,看看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写的又是什么呢?
2.谁知道这句话出现在文中的什么地方?
课件: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对海鸥就像亲人样。
3.这段话与文中的句子有一个地方不一样,看谁发现了。
4.“对海鸥就像亲人样”与“和海鸥就像亲人样”有区别吗?
5.课文分几部分吗?每部分又分别讲什么呢?用简单的小标题概。
三、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认真地读一读课文地第一部分,看哪些情景是在写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呢?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然后我们来交流交流。
2.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⑴ 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你从哪儿能感受到老人对海鸥就像对亲人一样。
课件: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里面,你彷佛听到了什么?那你又彷佛看到了什么?能不能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读出来?让我们想象着当时的画面一起来读读这句。
(师生读)老师读老人的表现,同学们读海鸥的表现,看我们能不能也这么默契呢?
⑵ 学习课文第10、11自然段:
谁能来给大家读一读,注意像亲人一样怎么读。
同学们,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就会立刻──(生:生动起来。)那在这生动的眼睛里,折射出老人怎样的心呢?读一读。
课件:“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zé)啧……”
谁读出来了?老人这生动的眼睛里包含着什么呢?
“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在这个省略号里,老人还想说什么呢?
⑶ 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他抓住了一个“企盼”就读出了这种亲人般的情义。谁来读一读?
用心来读读这句话,然后联系上文看一看,在老人这企盼的眼神里,你读出了什么?老人在企盼什么?就把你们的理解通过这句话,通过老人企盼的眼神,读出来。(指名读、齐读、)(出示课件:图片)
四、读思感悟,学习14至19自然段
1.认真地读读第二部分,看哪些情景让你意想不到呢?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然后我们来交流一下。
2.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⑴ 学习第15自然段:
海鸥们围着遗像的表现让你意想不到。我们都来看看这句话。自己来读一读,看看当海鸥见到老人遗像时,如果它们能够说话,在这连声鸣叫里,它们想说些什么呢?相机出示课件: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段话该怎样来读呢?“大不一样”怎么读?
⑵学习第16自然段:
想不想看看海鸥为老人守灵那一幕?这只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张开双翅,深深地埋着头,好像在说什么呢。(课件:图片)
指导读第16自然段。
课件: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⑶学习第17自然段:
在这样的情景中,我们的心也再次为之震撼。你们还从哪儿感受到意想不到?从“白色的漩涡”中他理解到海鸥的心情,还有一个词也能体现出来。(炸了营、扑过来。)
指导朗读。
⑷(第18自然段)省略号的含义是什么?你认为作者会在这里省略什么呢?省略号的点点彷佛化着了什么?
五、拓展升华,激情薄发
1.这样意想不到的事为什么会发生呢?用心思考一下。我们来交流交流。
2.老人的举动感动了昆明的每一个人,人们在翠湖边为老人塑了一尊铜像。(课件:图片)
3.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21 老 人 与 海鸥
老人 (亲人) 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