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紫色壶口瀑布经典语录 正文

紫色壶口瀑布经典语录

时间:2025-02-08 09:25:43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见过那猛浪若奔的黄河水吗?你感受过黄河壶口瀑布的壮阔雄浑吗?我是被他的力与美震住了。

我的家乡就在鲁豫边境一带,来来往往没少欣赏黄河美景:夏天,在河堤上散步,脚下是黄河水,汩汩滔滔,一泻千里;冬天,在河边徜徉,看冰凌翻涌、浮冰互撞。也到过黄河入海口,一面是芦花飘飞、万鸟翔集,一面是黄色的河水与蓝色的海水相激相溶,终于流入大海。但是,就是没有见过壶口瀑布。

今年暑假,几个朋友相约,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自驾去壶口。朋友驾车,下安阳,过长治,走晋城,一路赶到临汾。

壶口瀑布,我来了!

黄河是山西陕西的界河,壶口瀑布东面是山西吉县,西面是陕西宜川,我们驱车吉县壶口。可能是假期的缘故,游人很多,不由让人想起“连衽成帷,举袂成幕”。车接着车,人挨着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好不容易停下车,远远地可以看到两面高山夹一河,却并没有看到瀑布。

沿着一条小路迤逦前行,渐闻水声潺潺。下到河滩,只见一大片水汹涌而来,原来只见过“奔流到海不复回”,今日方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水声却更响了,像丛林虎豹震山岗,像战场骏马长嘶鸣,又像寒冬凄厉的北风呼啸于旷野,但是,依然看不到瀑布。我们不禁有些失望,跑了那么远,只是看这一片水吗?

瀑布呢?莫非因为雨季刚到,水还不够大?

直到走近护栏——老天,这就是壶口瀑布!

两岸高山,中间一道宽阔的峡谷,一带波涛汹涌的黄河一头扎进几十米深的低谷,形成一道极宽阔、极厚重、极其壮观的黄色瀑布。

这里的地势上宽下窄,又有落差,是形成瀑布的绝佳处。水流很急,顺势落到凹槽的.底部,水石相激,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还激发出漫天水沫冲向半空,夹杂着细细的泥沙慢慢落下,落在河滩里,形成大大小小的水洼,也落在游人身上。

人们忙着选景拍照,顾得了脚下,却顾不住上面。不一会儿的工夫,一个个像从水泥厂车间出来的,头上、脸上、眼睫毛上,都落满了沙土,这时不用解释就知道什么叫“灰头土脸”。就更不用说衣服了,白背心都成了灰色的了。

我们通常见到的瀑布都是从悬崖峭壁上从天而降,正像庐山瀑布,李白有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果树瀑布也向来以其高且宽著称,徐霞客曾经写下这样的文字:“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壶口瀑布则独由从平地入深谷,在下方形成飞瀑,如千人击鼓、三军冲锋、万马奔腾,其气势自有一番不同。

站在瀑布之上,南望是一带瀑布群。迤逦数百米,断断续续有几处瀑流,或大或小,都是挟巨水以击深潭,轰然响然。瀑群遥相呼应,形成回声与混响,如沉雷滚滚,隆隆然使人魄动心惊,胆小者未免“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这就是黄河,这就是壶口!

1938年9月,正当抗日战争极其艰苦的时期,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壶口。就是在这里,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回到延安,冼星海为这首诗谱了曲,这就是著名的《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鼓舞着无数志士仁人走上抗日救国的战场,最终取得伟大的胜利,保卫了伟大的母亲河——黄河。

哦,伟大的黄河!伟大的壶口瀑布啊!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不想看一看这壶口瀑布吗?

描写黄河壶口瀑布的

【第1句】一提到黄河壶口瀑布,我就不由自主地默念起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诗来。我猜想,诗仙李白在诗句中所描绘的壮观景象大概就是黄河壶口瀑布的真实写照吧。《尚书·禹贡》上记载:“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只八个字,壶口瀑布的形象就跃然纸上。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位于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中段,总面积约60平方千米.黄河壶口瀑布声如雷鸣,气势壮观,它以排山倒海的独特雄姿著称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也是伟大中华民族的象征。

【第2句】壶口瀑布,是由于黄河流至壶口一带,两岸苍山夹峙,把黄河水约束在狭窄的黄河峡谷中,河水聚拢,收束为一股,奔腾呼啸,跃入深潭,溅起浪涛翻滚,形似巨壶内黄水沸腾.巨大的浪涛,在形成的落差注入谷底后,激起一团团水雾烟云,景色分外奇丽.站在河边观瀑,游人莫不唱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威武雄壮的歌声。

【第3句】奔腾着,燃烧着,就这样,就这样,黄河,卷云挟烟一路奔夺而来。灼热的目光刺痛心底的渴望,你愤怒的嘶吼震撼着我的胸膛,颠覆了全部想象。凝重的心结出千百多浊浪,任岁月磨砺,旋着风暴,我自痴狂。喷薄着,倾泄着,就这样,就这样,满心满眼的向往狠狠凿在灵魂之上。激荡的思绪啊,腾跃万丈,听,热辣辣的号子和着历史与天空的回响,浸醉了一襟衣裳。沸腾的灵魂终落定了方向,看波光交集,沙泥沉尽,一脉东行。

【第4句】在筋疲力尽的时候,终于来到了向往以久的壶口瀑布。山势峻险,黄河奔腾,那宽阔而气势非凡的母亲河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我们的心里都有些激动与兴奋,仿佛是见到了梦了许久而一直无法见到的亲人。我想,那些激动是如此的久远,那些久远的激动是因为黄河涛声的关联。

【第5句】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晋陕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西濒陕西省宜川县,东临山西省吉县,距山西吉县城西南约25公里。此地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宽达30米,深约50米。滚滚黄河水奔流至此,5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故名“壶口瀑布”。临近壶口,只见宽阔浩大的河水恰如万马狂奔一样骤然汇入壶口,飞瀑轰鸣,水雾蒸腾,天地之气包孕其中,大有“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之势。

【第6句】看:400多米的河床水流,突然被只有50来米的十里龙槽截住,落差扬瀑,击石溅珠,拍岸撕絮,漩涡湍急,千姿百态,黄烟水雾弥漫。听:滚滚泥浆泄入龙槽犹如奔马向前振鬃奋蹄,踏破惊涛骇浪,气势滂沱。声如进军鼙鼓,铿锵回声峡谷。吼声犹如君王驾临,恢泓气势,权力象征!慑人心魄。聆听黄河怒吼,只有站在壶口瀑布,才能领略黄河情韵,让你浮想连篇。

【第7句】四百米宽的黄河之水,被大自然的力量收缩成五十米的宽度,这物理数据变化催化生成的力量,让粗犷的黄河之水因为距离挤压形成的美,以排山倒海之势咆哮着冲向宽五十米、深三十米的瓶颈,汹涌的波涛如千军万马,奔腾怒吼,如巨龙鼓浪,涛天翻滚,那气势无敌的惊涛骇浪,那腾空而起的弥漫雨雾,那视觉带来的冲击力让你无法不去燃烧,让你终于有了《黄河大合唱》带来的精神洗礼和荡气回肠,让你终于明白“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

【第8句】站在壶口处则不然了:激流跳跃,浪涛滚滚,水花飞溅,瀑布轰鸣……不由得想起“黄河大合唱”。或许黄河大合唱就是壶口的写照。史诗从来不是给平庸的社会作的,哪怕流水也要有山岩给它造势,只有风在吼、马在叫,黄河的咆哮才汇起时代的高音。

【第9句】看啊,这里的水流一路狂奔,这里的瀑布变化万千。大大小小的黄色瀑流,各有各的气势,各有各的风姿,像爆发的山洪,更似滚动的无数礁石,凝重而浑厚。滚滚巨流携沙带泥,横冲直撞,激起的水流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瀑布景观,大大小小的瀑布汇成了天地间最为壮观的风景。听啊,这里的瀑布如万马千军,龙斗山谷。那隆隆千里,轰然作响的阵势,仿佛要陷地千丈,吞噬乾坤。如果把黄河比作天地间的一根金黄琴弦,那么它所发出的声响就是一曲无与伦比的雄浑交响。

【第10句】滔滔黄河水在流经吉县龙王山附近时,由300米乍缩为50米,飞流直下,猛跌深槽,如壶注水然,故曰“壶口”.骇浪翻滚,惊涛拍岸,云雾排空,其雄壮之势,无与伦比.与瀑布相关的景观还有“千米龙槽”、“水里冒烟”、“长虹卧波”、“旱地行船”等.壶口景色,四时各异,严冬则冰封河面,顿失滔滔;春来则凌汛咆哮,如雷贯耳;盛夏则大洪盈岸,蔚为壮观;秋季则洋洋洒洒,彩虹通天。

【第11句】我的思想也如同咆哮的瀑布在狂奔,对于一贯低沉得有些感伤的灵魂,被你俯冲着的奔腾狂奔气势完全点燃,完全折服于你惊艳绝世的壮美。我还没有见过如此的力量和如此的壮观,竟不住有些豪放的细胞在体内跃跃欲试,蠢蠢欲动,于是也学着许多一同站在你岩背上的人,张开双臂,挺着胸脯,抬起头颅,作出一副有气势的造型,兴奋无比地向天高吼…

【第12句】壶口瀑布,未见其面,先闻其声。当我们下车徒步前行,便隐约听到壶口传来闷雷般的隆隆声。再行少许,巨大的涛声,仿佛是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万炮齐轰,好像是千百面威风锣鼓震天地的回响,又恰似火山爆发时天崩地裂的震荡。乃至到达壶口,黄河那雄浑无羁的气势,令人心魄震悸,我们不禁惊呼:“好一个壶口大瀑布”!

【第13句】咆哮奔腾的黄河怒了几千年,吼了几千年,吼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关中平原!曾经有十三朝君主在这里建都,人杰地灵。有75位君王长眠于此,还在聆听黄河咆哮!愤怒的黄河吼出华夏儿女寻根访祖文化;吼出秦始皇的霸气,世界文化遗产兵马甬的阵势;吼出长恨歌中杨玉环的凄美故事;吼出中国共产党根据地――延安窑洞、宝塔山的光辉!吼出闻名遐尔的安塞腰鼓;吼出中华壮士柯受良、朱朝晖分别驾汽车、摩托车飞越壶口瀑布的壮举!那是炎黄子孙为国强盛,努力拼博气呑山河的气魄!

【第14句】如此近地站在黄河边上,感受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倾听壶口瀑布的雄浑交响,我直欲在秦晋大地之间狂奔和呐喊,一如眼前的瀑布,发出天地间撼人心魄的奇响。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啊,是大地对蓝天的倾诉,还是时空对远古的呼唤?

【第15句】站在壶口瀑布,我深深地被那摄人心魄的力量所震撼,为她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所征服,为她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概感动。我忽然领悟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境,感悟了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更明白了中华名族历经劫难而奋然而起的的真谛……壮哉!壶口瀑布。美哉!壶口瀑布。

【第16句】“万里洪流声怒号,天开一堑势雄豪。”那铺天盖地滚滚而来的滔滔河水,分明是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鳞巨龙。它们翻滚着,缠绕着,拥挤着,撕咬着,昂首甩尾,咆哮而来。倏而,腾空跃起;猛然,俯冲而下,挟风裹雨,排山倒海,向着壶口呼啸奔涌,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震天动地轰隆巨响,前呼后拥的黄龙,怒吼着,嘶喊着,争先恐后地潜入深渊,又拼命挣扎着,企图跃出深渊。可紧随而至的后来者,又以泰山压顶之势猛冲下来,上下搏击,左冲右突,激起万钧雷霆,溅起九天云雾,如彩虹飞架,似长鲸饮涧,像天花散彩……

【第17句】咆哮奔腾的黄河怒了几千年,吼了几千年,吼出黄土高坡民俗风情,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那是黄河的歌!想:站在壶口瀑布,那奔涌的黄河之水,滚滚向前的壮观,排山倒海注入壶口之势,让人热血沸腾。似乎那水流飞注龙槽,像是灌进你的血脉,浸入你的骨髓,滋润你的肌肤。自己就像母亲怀抱中哺乳的婴儿,此刻受到母亲特别的呵护!体会到被誉为“中华魂”的母亲河,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壶口瀑布――这条黄金瀑布!释放出的灿烂文化,闪耀银河。让我们读出了她成为联接世界文化和华夏文明纽带的飘逸美!

【第18句】虽然,秦晋两地的大山,也曾令黄河在吉县与宜川的交界骤然收缩,但一路奔腾的黄河,却势不可挡,劈关夺隘,遇阻必摧。于是,奇迹在这里产生,壶口在这里形成,瀑布在这里飞流。这里不是大海,却巨浪翻腾;这里不是战场,却厮杀声声。君不见,滔滔洪流旋巨浪,你追我赶斗龙槽;又不闻,声震长空惊寰宇,千山万壑荡回音。

【第19句】咆哮奔腾的黄河怒吼了几千年,吼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吼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的霸气;吼出大唐王朝的贞观之治;吼出延安宝塔山的光辉!吼出全民抗战的的怒火;吼出安塞腰鼓的声震苍穹;吼出中华壮士飞越壶口瀑布的壮举!

初秋,我们一行三十多人,游毕红色圣地——延安,沿延壶公路蜿蜒盘旋行驶在茫茫黄土高原上,极目远眺,群峦迭嶂,黄土高原的雄姿一览无余,快到壶口时,导游介绍说:“驰名中外的壶口瀑布,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四十佳旅游胜地和国际旅游三十五张王牌之一,不仅为国内亿万民众所向往,也为世界游客所期盼……”不等导游介绍完,大巴转过一个U字急弯,大家提起的心还未放下,黄河便扑面而来,只见车窗外东西两条峡谷将黄河水紧紧地揽在怀里。黄河水经晋陕峡谷,进入陕西宜川和山西吉县境内地段时,水面突然由三百多米收缩为三十多米,跌入六十多米深的圆形石谷中,仿佛一把巨大的水壶,将滔天大水收入壶中,形成了一幅天然奇景。故得名曰“壶口”。

进入壶口停车场,导游再三叮嘱,注意安全,导游的话在耳边响着,我们已争先恐后向壶口瀑布奔去,远远望去,但见壶口黄河水浊浪排天,声震峡谷,巨大瀑布飞流直下,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瀑布上面的黄河水却如慈祥的母亲缓缓而来,也许是几千里长途奔流,母亲累了,要翻个身站起来,于是黄河水在此直直蹬着巨石挺直了腰,但是母亲没有站起来,却把自己甩成无数碎水珠,母亲也许疼痛难忍,怒吼着向下面的十里龙漕奔去。也许是母亲数千年的奔流要在此成仙了,于是母亲脱胎换骨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般义无反顾直泻而下。也许是母亲数千年的奔走,已习惯于平和,远远望着前面十里龙漕里的黄河水泻入“地下”,母亲犹如精卫填海般直冲下来,要将十里龙漕填满填平,于是在此发出雄浑的怒吼。瀑布下的黄河水直冲龙漕,咆哮着急速向前,如箭一般向十里外的孟门口飞去。

站在壶口岸边,照相机的机身和我们全身都被黄河瀑布溅起的水雾所覆盖,但大家全然不顾,无一躲闪,这是母亲河溅起的灵气,灵气附身,幸福一生,游客们久久伫立龙漕边,尽情让黄河母亲的灵气多在自己的身上沾附、覆盖。我轻轻抬起手,闻闻、再闻闻,仿佛闻到孩提时母亲身上的奶香。

伫立在壶口瀑布前,遥想九曲黄河如一盘巨龙,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一路奔腾而来,游走于中华北国大地,流经九省、自治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被中华儿女誉为中华魂、民族摇篮和母亲河。

目睹壶口瀑布的惊涛骇浪,真是滔天大水入深渊,声似雷鸣震破天,使人感慨万千。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发生在壶口,现在自己身临其境,于是,我便竭力要寻找大禹治水留下的历史痕迹。一位当地热心的大爷告诉我,大禹上马时所蹬的脚印现在还在,寻着大爷所指的西北方向,距瀑布百十米的石滩上,果然发现一个硕大的脚印,足有一尺多宽、二尺多长,周围散布着数十个大小不一的圆形石窝,传说这是大禹来回察看水情留下的马蹄印,更为神奇的是远远眺望的禹妇山,远望其形很像一个女人在那里睡觉,传说这就是大禹的媳妇,前来此地寻找大禹,但未见其人,她就睡在这里苦苦等待,最后化作巍巍大山永留人间,成为永久的、令人感动的.历史佳话。回头看,亚洲飞人柯绶良飞越壶口瀑布时堆砌的跑道遗迹还依稀可见,黄河母亲以她博大的胸怀笑迎她的儿女在她的身上跳跃飞舞。

凡是久远的历史名胜风景地,总有数个不同版本的传说,这既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又使风景名胜地有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神秘感,壶口也不例外,据说,壶口瀑布和“龙漕”的形成,是因龙王发怒破石而造,大禹治水,将石山凿开,使黄河水位下降了一百多米,原来深居黄河底的龙王无处归宿,一时发怒,破石入地向下钻,用尾巴不断拍打着下游的岩石,于是造出了十里“龙漕”,玉帝赐壶锁住蛟龙。从此后,龙王便深居龙漕底,再不敢上岸危害百姓了。当然,这一美丽的神话不足为信,但当地百姓硬是信其有不信其无。依笔者理解,由于地壳的变动或地震等自然现象,壶口段原本平坦的黄河底某一天突然像“泰坦尼克号”断成两截,南头下沉,中间形成一段缺口,经数千年的黄河水冲淘,使缺口越来越深,越来越长,便形成了今天的十里“龙漕”,笔者想,再过几千年,十里龙漕也许会成为二十里龙漕,乃至二百里龙漕。我确信,这只是时间问题。

恋恋不舍离开壶口瀑布,坐着大巴沿黄河西岸向南蜿蜒前行,十里龙漕尽头的孟门山河心岛,远看似舟,近看是石。据说数千年来未被洪水淹没过一次,甚是神奇。其实这是两块三百多米长,四五十米宽的巨石,巨石两边,黄河水从孟门一分两股,向下流去。两块巨石据说是王母娘娘要填平龙漕,压死龙王从天庭送到人间的。车行到孟门山对正,大禹的塑像巍巍耸立在巨石之上,巨石被后人凿成巨大的石龟,石龟静卧在河心,大禹站在石龟上巡视着黄河水,保佑着两岸人民风调雨顺,永享太平岁月。

游毕壶口瀑布,心绪难平,对母亲河的感情愈发深厚,中华儿女就如这黄河之水,奔腾不息,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