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2. 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3. 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4. 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5. 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6. 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7. 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相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
8. 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9. 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10. 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11. 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12. 心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想解脱,希望活得快乐,死的安心,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念时念心,观时观心,这就是修行。
13. 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14. 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15. 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16. 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17. 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18. 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19. 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20. 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21. 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22. 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23.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24. 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25. 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26. 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27. 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28. 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29. 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30. 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31. 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
32. 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33. 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保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34. 佛法就是解脱的方法。佛法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在哪都能修,行住坐卧都是修行,工作学习都是修行,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老老实实地认真修。
35. 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36. 不知什么是佛,没有目标,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几年,还照样分别执着。真正的佛在哪?清静心就是佛,清静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37. 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38. 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39. 很多人因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又失去,还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吗?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吗?不攀任何缘,就能顺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没有,放下了才有。
40. 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41. 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42. 菩提心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修持成佛。
43. 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44. 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45. 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46. 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47. 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48. 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49. 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50. 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富含哲理的
1、 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2、 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3、 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4、 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5、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6、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7、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8、 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9、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0、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1、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2、 真心是菩萨净土。
13、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4、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5、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16、 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17、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18、 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19、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20、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21、 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佛语经典语录
22、 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佛经经典名句
23、 真心应物,不生分别。——佛教经典语句
24、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5、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26、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27、 一切皆为虚幻。
28、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29、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0、 不可说。
31、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32、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3、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34、 前生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35、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富含哲理的佛语经典语录二】
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玻
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7.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0.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2.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3. 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4.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5.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6.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7.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8.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9.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0. 平常心是道, 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有哲理的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摄一月,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
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佛极至说。
无念之念,生无生相,住无住相,异无异相,灭无灭相,非思虑计度所知,惟洞彻法源者,颇测齐彷佛,未易与缠情缚识者语也。
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盘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
真心无相,不来不去,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
不识自心是真佛,不识自性是真法。欲求法而远推诸圣,欲求佛而不观己心。若言心外有佛,性外有法,坚执此情,欲求佛道者,纵经尘劫,修种种苦行,如蒸沙作饭,只益劳尔
过去诸如来,只是明心底人。现在诸圣贤,亦是修心底人,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
能悟自性无字真经,即一切经论皆成注脚矣。
直了上无佛果可求,求无众生可化,是名为至佛地。
见性是佛,性在作用,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顿悟法门,以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
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直了自心,无性无念,则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六根门头,无障无碍,六尘堆里,无染无杂。谓之无念行。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
声闻住空修空被空缚,修定住定被定缚,修静住静被静缚,修寂住寂被寂缚。
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一个幻躯能几日,为他闲事长无明。
绿水无忧,因风皱面;青山不老,为雪白头。
向外驰求即是「迷」,回光返照就是「密」。
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沉沦。
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山。
禅非语文 可阐扬,祛除妄心能品尝,人人心中皆有禅,心外觅禅空自忙。
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天天惬意。
但求一席安心地,谁与龙蛇论是非。
生计恰为一野鹤,粗疏饮啄总随缘。
天地原为一逆旅,江湖何处是吾家。
心中自有菩提意,窗外秋山始入帘 。
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
不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
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名自在人。
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
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认得心性,可说不思议。
但有诸见,即是无边身。若有见处,即名外道。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
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
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恐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心不迷,不堕生死。业不繁,不忧形质。爱不重,不入娑婆。念不起,不生业累。
竞利奔名何足跨,清闲独许野僧家,心田不长无明草,觉苑常开智慧花。
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人人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别起眉毛观见得,何劳特地礼西方。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觅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一切众生心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心莫作放逸,圣法当勤学,如是无忧愁,心定入涅盘。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譬如蜂采花,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违戾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心,若正若不正。
【有哲理的佛语经典语录二】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3、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4、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5、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6、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7、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8、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9、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0、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1、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2、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3、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4、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5、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6、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7、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18、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19、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20、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21、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22、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23、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24、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5、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26、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27、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8、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29、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0、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