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个作家来到黄河岸边,他看到了如此一番景象:鹳雀们正在捕食,它们的队形很是分散,每只鹳雀的间距大约有三四米远,显得零零落落,但又互不干扰。它们久久站在水渚边,默默而又耐心地在等待,几个小时一动不动,不论惊涛拍岸,还是细流缓动,甚至河面上穿梭来往的`船只,也丝毫影响不了它们的耐心。
那个作家恍然大悟:
这就是为什么把鹳雀称之为“老等”的缘故了,他不禁感叹道:
多少年过去了,一代代的鹳雀依然在黄河边耐心地等待,它们没有一点点寂寞,鹤雀的子孙们也因此有了一笔宝贵财富:
只有坚韧不拔地耐心等待,才会等来灿烂明媚的早晨!
爸爸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慈祥,诚恳,正直,还有着不一样的智慧。我非常庆幸近三十年来,爸爸教会了我三样非常宝贵的东西。
第一,他告诉我,一个人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与价值,那么他这一生会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或者虽然忙碌,却总觉得都不是自己想做的`。
第二,爸爸告诉我要多读书,要从书中汲取养分。“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是著名的史学家与文学家欧阳修的一句话。知识是无限的,书的世界如宇宙般浩瀚。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更丰富、见识更宽广。
第三,爸爸让我时刻记住一句话:人活着就是要坚持。这句话让我一生受益,每每有不愉快的事或过不去的坎儿,我都会用这句话鼓励自己,这句看似平常的话,如今已刻在了我心底。
正如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说过的,“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
坚持并不是难熬的事,如今已成了我的习惯,我愿意坚持梦想,我愿意为了梦想坚持自己,这是我的坚持,我的信仰。
闲暇读清朝康熙帝“削三藩”这段历史,细细品味,受益匪浅。“三藩”是指三个降清的明将:平西王吴三桂,镇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镇广东;靖南王耿继茂,镇福建。其中以吴三桂实力最强。“三藩”占据要地,拥兵自重,成为清初皇室的一块心病。刚刚亲政的康熙皇帝想一展雄心抱负,下决心对割据云南的吴三桂下手。但稳重的孝庄太皇太后却告诫年轻气盛的康熙,撤藩的时机还不成熟,还要等,正所谓“雄心的一半是耐心”。康熙听从了孝庄太皇太后的劝诫,以坚定的决心和坚韧的耐心,选择好时机下手,最终经过8年平叛战争,取得“削三藩”的胜利。
《易经》中有这样一句卦辞:“潜龙勿用。”其引申的含义是,当自己处于弱小时,须藏锋守拙,隐忍待机,不可轻举妄动。其实,无论做大事还是小事,都要有长久的耐心。一旦陷入急躁的情绪,往往就会跌入失败的`深渊。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当年借覆灭楚霸王项羽的余威去攻击匈奴,认为这样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边患。孰料,此时由于自身力量不够强大却偏要挑战强敌,令自己深陷“白登之围”,最后险些成为阶下囚。第一次把中国人的足迹留在茫茫太空的英雄航天员翟志刚,曾先后落选“神五”和“神六”的载人发射,与飞天梦想失之交臂。然而他却毫不气馁,而是拿出更加刻苦的劲头训练,耐心等待时机到来,终于在42岁那年一飞冲天,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
做到有耐心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一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干部,虽然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也不缺乏“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抱负,但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就会失去耐心,变得不冷静。不冷静就会冲动,冲动之后难免会犯错误,使实现雄心的道路变得艰难。再比如,有的“新官”上任伊始,想踢好头三脚,烧好三把火。孰料,情况不明,仓促出手就会漏洞百出,进而给以后工作造成被动……以上种种,都应了一句俗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何能做到遇事有耐心?我想,冷静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是至关重要的。冷静能让你对事物有最理性的认识,它能帮助你在正确的时间里作正确的决定:弱小时,告诫你韬光养晦;强大时,鼓励你乘胜追击。而坚定的信念能将你所有的力量集中到一个方向,不会被周围各种各样的干扰和诱惑所分散。但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投入,需要在看不到结局的情况下仍然咬紧牙关、站定脚跟,不到最后,决不言败。就像《士兵突击》中的主人公许三多,即使天生条件并不优越,甚至有些笨拙,但就是凭着那股永不服输的韧劲和执着,在“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支撑下,默默工作,坚韧执着,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耐心,是一种坚韧,一种积累,更是一种信心和勇气。只要我们能对工作投以热情,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抱以耐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就能架起一座通往成功的桥梁,实现自己的雄心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