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英雄榜》是由中央电视台、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远信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东阳横店简远信影视工作室联合出品,并由简远信担任制作,王伟廷担任导演,陈键锋、张馨予、姜鸿、张迪等人出演。
该剧讲述了姜子牙等神兵天将辅佐西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消灭狐妖妲己的奇幻故事。
区别于以往版本庄重严肃的基调,《封神英雄榜》还以幽默诙谐取胜,加入了轻喜剧元素,一众神话人物在剧中搞怪逗趣,惹人捧腹大笑的情节有不少。该剧在服装造型、场景设计、道具、特技等各环节还加入了不少网游动漫元素,以满足新一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封神英雄经典
1、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聘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2、想不到这些天,再次聆听这些韵律,不但能够吸收天地灵气,使我功力大增,而且想到到这世上竟然有如此美丽的女子,我正好利用她的.容貌来化成我的外形。
3、人若无心就只有死路一条。
4、妲己果然是你变的,没错苏妲己就是我九尾狐仙。
5、女娲石,女娲娘娘不是说要我们听命于戴女娲石的人吗?还请上仙指点如何迷惑纣王。
6、我怎么能为了我私人的感情,至冀州城黎明百姓性命于不顾呢!
7、不论前路多么艰辛,我一定要找到那位白发老者
8、今天大王要微臣的心,我还能要命吗?
9、十里寒塘,红楼灯火阑珊
晓风残月,思念醒了一半
晨钟催落月,淑气催黄鸟
而花千树,而你人还未还
三月烟花,只剩远影孤帆
珠箔飘灯,大雁独自来返
柳絮铺地,桃花落了晼晚
琴声弹起雨落长安
长夜漫漫,细雨漫过河岸
谁的情思,琴声日夜窥探
愁重流水载不动
只想陪你再游一回江南
长夜漫漫,今夜雨落长安
谁的情思,纸上被风吹乱
天涯凭栏望不穿
谁来书信和我说洛阳牡丹
希望本文封神英雄经典台词能帮到你。
《姜子牙》的故事很简单:姜子牙在封神大战中因为战功彪炳,本来是神仙中的佼佼者,却因为在遵从师命斩杀狐妖时看到一名陌生的无辜少女而改变策略,擅自解开狐妖封印,想要先把无辜元神救出来再斩杀狐妖。在师尊帮助下,虽然斩杀了狐妖,姜子牙却因为违抗命令而被贬下北海。师尊要求他在北海静心修炼,当他不再执着狐妖幻象时,便可重回静虚宫。
在北海苦修多年后,姜子牙遇见了幻象少女。而这位少女命运悲惨,因为长着一双狐狸耳朵,多年来一直被当作狐妖追杀。少女的心愿是去常常梦到的一个开着黑花的地方,那里有她爸爸,能证明她的身份是人不是妖。姜子牙决定带她去那里。一路上从一开始的怀疑,到将信将疑,再到谜团解开:少女是无辜的,是人类女孩苏妲己。而天上的师尊却是骗了狐妖、骗了姜子牙的伪善之流。虽然师尊有他自己的道理,姜子牙却有自己的理解。姜子牙拼了命也要改正神仙犯的错误,要帮助苏妲己摆脱狐妖,赢得她想要的正常女孩的生活。他想到的办法是把女孩送去穿越。静虚宫的师尊一看自己的阴谋被姜子牙知晓了,在姜子牙送妲己穿越的关键时刻召回姜子牙进行封神。对师尊以及静虚宫诸多同僚的所作所为感到心寒并开始发飙的姜子牙,在说完愿世间再无流离失所,愿众生再无谎言愚弄,愿天下再无不公!后动用神力毁了通往静虚宫的天梯。
最后是师尊的师父师祖主持公道,惩罚了师尊,帮助了姜子牙。而苏妲己也终于如愿重新投胎成为北海一个有阿父疼爱的正常女孩,巧的是,这个阿父貌似就是姜子牙呢。
对《姜子牙》的解读,毁誉参半吧。不少同学觉得姜子牙就是刺儿头、轴、强迫症,我也了解过创作团队对姜子牙的解读。他们把姜子牙和去年的哪吒进行对比,哪吒是天才,我行我素;姜子牙是人才,不断修炼。以及,哪吒所象征的是本我和升华后的超我,而姜子牙是超我和自我的冲突展现。这些解读都有一定道理,尤其把精神分析学派的本我-自我-超我用到人物解读上,还是有一定科学性的。我也很欣赏这样的说法。
不过,今天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姜子牙。
我觉得姜子牙像极了真正的科研人才。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爱吾师更爱真理。在科研道路上,领我们进门的,一定是吾师。因为受了师父的教授、启发,才产生精进修行的志向和决心,像呵护一颗宝贵的.种子一样尽力让自己的才华在此地生根、发芽、绽放。可是,师父也会有自己的局限性,也会犯错误,即使师父是静虚宫的神仙。师父/师尊错了,而同僚们都选择站在师尊那一边,可是,子牙我分明就是看到了,我清楚我看到的不是幻象。可是,平时敬爱的师尊却说我看到的是狐妖幻象。我被严厉地处罚,我被封印神力,我被贬北海。我还失去了师尊和同僚们。被自己认可的团体所排斥,突然变成一座孤岛,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讲打击都是致命的。所以,一开始出现在北海的姜子牙活得像个小老头儿,可怜巴巴,几近崩溃。这种经历,对爱真理的研究生或科研人才来说,应该不足为奇吧?
很多调查报告都说高校里的大学生、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低。要知道,科研人才为了真理牺牲的,可不只是光洁的皮肤和靓丽的秀发,他们很多人把时间投入到一件件费力却不讨好的知识探索中。因为真正的科研,从来是实事求是,不讲利益的。你觉得,高校或科研机构里的导师队伍都是公正包容的吗?
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到,静虚宫的同僚们都戴着面罩,狐妖也戴着,而姜子牙是真面目示人的。在心理学上,面具是人格和社会化的象征。小孩子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而成年人则懂得运用扑克脸或职业性微笑。从孩子到成年人所经历的适应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与社会化相对的是个性化。如果一个人太有个性,社会化不足,就容易不被群体所接纳,要么是太傻,要么就是像姜子牙那样的太执着。再试问一下,静虚宫的同僚们真的都认可师尊吗?或许,他们只是社会化得比较充分,很清楚知道自己的身份,于是主动选择了放弃思考,迎合自己的角色做工具人罢了。而在科研路上,这样的同僚也确实会成为压死真理的最后一根稻草,让苦行僧一般的骆驼看不到被接纳的曙光。
虽然离开研究或研发很久了,甚至有时候觉得自己似乎根本没有真正进入过科研行列,但不知为什么,看《姜子牙》还是会引发我对过往经历的反思。或许,是因为那两段经历都太痛了吧!
1. 黄帝云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
2. 为将者,受命忘家;当敌忘身。
3. 势因於敌家之动,变生於两陈之间,奇正发於无穷之源。
4. 凡兵之道,莫过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
5. 为之不密,密而不富者,盗在其室。
6. 天下有粟,贤者食之;天下有民,贤者收之。屈一人下,伸万人上,惟圣人能行之。
7. 将不仁,则三军不亲;将不勇,则三军不为动。
8. 作将,冬日不服裘,夏日不操扇,天雨不张盖幔,出隘塞过泥涂,将先下步。
9. 举而不用,是有求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也。
10. 知与众同者,非人师也。大知似狂。不痴不狂,其名不彰;不狂不痴,不能成事。
11. 令行禁止,王者之师也。
12. 故必死,必死不如乐死,乐死不如甘死,甘死不如义死,义死不如视死如归,此之谓也。故一人必死,十人弗能待也;十人必死,百人弗能待也;百人必死,千人弗能待也;千人必死,万人弗能待也;万人必死,横行乎天下。
13. 致慈爱之心,立威武之战,以卑其众,练其精锐,砥砺其节,以高其气,分为五选。异其旗章,勿使冒乱。坚其行阵,连其什伍,以禁淫非。垒阵之次,车骑之处,勒兵之势,军之法令,赏罚之数,使士赴火蹈刃,陷陈取将,死不旋踵者,多异於之将者也。
14. 民不失务则利之,农不失时则成之,省刑罚则生之,薄赋敛则与之,俭宫室台榭则乐之,吏清不苛扰则喜之。民失其务则害之,农失其时则败之,无罪而罚则杀之,重赋敛则夺之,多营宫室台榭以疲民力则苦之,吏浊苛扰则怒之。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已物。此爱民之道也。
15. 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百姓戴其君如日月,亲其君如父母。
16. 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
17. 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
18. 全胜不斗,大兵无创。
19.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20.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姜子牙《六韬》
21. 地薄者大木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姜子牙《太公兵法》
22. 敌人惊动则听之。闻鼓之音者,角也。见火光者,徵也。闻金铁矛戟之音者,商也。闻人啸呼之音者,羽也。寂寞无声者,宫也。此五音,声色之符也。
23. 微妙之音,皆在外候。
24. 夫律管十二,其要有五音:宫商角徵羽,此真正声也,万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金木水火土,各以其胜攻也。古者,三皇之世,虚无之情,以制刚强。无有文字,皆由五行。五行之道,天地自然。六甲之分,微妙之神。
25. 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
26. 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内精而外钝。一合一离,一聚一散。阴其谋,密其机,高其垒,伏其锐士。寂若无声,敌不知我所备。欲其西,袭其东。
27. 任贤使能,而官有材,而贤者归之矣。故赏在於成民之生,罚在於使人无罪,是以赏罚施民,而天下化矣。
28. 夫民之所利,譬之如冬日之阳,夏日之阴。冬日之从阳,夏日之从阴,不召自来。故生民之道,先定其所利,而民自至。
29. 凡兴师动众陈兵,天必见其云气,示之以安危,故胜败可逆知也。
30. 主以礼使将,将以忠受命。
31. 知天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且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32. 不慎所与也?君有六守三宝。六守者:仁义忠信勇谋。三宝者:农工商。六守长则君安,三宝完则国昌。
33. 按贤察名,选才考能,名实俱得之也。
34. 因其所为,且兴其化。上知天道,中知人事,下知地理,乃可以有国焉。
35. 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姜子牙《六韬》
36.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姜子牙《六韬》
37. 负命者上钩来。
38. 敬其众,合其亲。敬其众则合,合其亲则喜,是谓仁义之纪。无使人夺汝威,因其明,顺其常。顺者任之以德,逆者绝之以力。敬之无疑,天下和服。
39. 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
40. 贵法。令之必行,必行则治道通,通则民大利。
41. 人君必从事于富,不富无以为仁。
42. 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
43. 全胜不斗,大兵无创,与鬼神通。
44. 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
45. 其法以天清净,无阴云风雨,夜半遣轻骑,往至敌人之垒,去九百步外,遍持律管当耳,大呼惊之。有声应管,其来甚微;角声应管,当以白虎;徵声应管,当以玄武;商声应管,当以朱雀;羽声应管,当以勾陈;五管声尽不应者,宫也,当以青龙(原注其声应乎角音之管,是敌陈木神用事矣。当以白虎方位,日时胜之。盖角声属木,白虎属金,以金能克木也。余仿此。
46. 无故无新,如天如地。
47. 不须兵器,可以守国。耒耜是其弓弩,杷是其矛戟,簦笠是其兜鍪,镰斧是其攻具。
48. 伏羲神农,教而不诛。
49. 胜负之徵,精神先见。明将察之,其效在人。
50. 一者,阶于道,几于神。——姜子牙《六韬》
51. 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已物,此爱民之道也。——姜子牙《六韬》
52. 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
53. 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瘳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于己。此爱民之道也。
54. 夫鱼食其饵,乃牵于缗,人食其禄,乃服于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
【名人简介】: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末周初军事家,齐国开国君主。姜子牙后辅佐了西周王,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纣兵大败,纣王登台自焚而死,从此商亡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