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我认识一个女孩,忘了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她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差不多”于是我叫她“差不多小姐”,差不多小姐与美、丑都差不多,她爱吃的东西也和你也差不多,她是个普通人,普通到和路上擦肩而过的人差不多。忘记了怎么认识差不多小姐,也忘记了什么时候她悄悄离开我的生活,唯一留存的记忆是差不多小姐在我身边的日子。
差不多小姐把自己当做是世界的中心,在公车上,在课堂上,在她的床上,甚至在梦中,她都幻想着自己拥有伟大的本事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她非常自恋。差不多小姐照镜子时觉得自己长得不错,于是见到任何一个个男人她都认为那个男人应该喜欢她,关注她;差不多小姐去KTV时觉得自己唱歌很好听,于是她觉得每个听她唱歌的人都应该给她最高评价;差不多小姐觉得自己很聪明,于是她认为所有的课程她都不需要努力就能得到优秀;差不多小姐认为自己人缘很好,于是她认为自己传的的所有照片、状态和文章都应该有很多回复;差不多小姐觉得没有任何人能与自己相比,自己应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可现实是怎样呢?差不多小姐每天和我一起挤在公交车中,没有哪个帅哥开着豪车追着公交车让她嫁给他;和我一起在无聊的英语课上犯困,没有看一眼就记住所有的单词句型和用法;和我一起吃着食堂菜,喝着锅炉水,当有美男出现时死死地盯着看,结果被完全无视掉。
那时差不多小姐心里只是有点小小难过,但是很快就再次陶醉在她幻想的世界里,凭我的能力我一定可以(可以自行想象)······差不多小姐没有什么朋友,因为她太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了。至于我?我是谁?或许大家可以把我当做差不多小姐生活的忠实记录者,我从没影响过她的世界。
差不多小姐对不感兴趣的事请都是“差不多”态度,上课?差不多就行;考试?差不多就行;身材?差不多就行;生活?差不多就行,反正她受到挫折后马上就逃避到自己幻想出来的世界中,自我安慰,自我满足,现实生活的结果对她早已无所谓。
但是她却害怕与这个社会相关联,当不得不关联时,她就躲起来,用那种差不多的态度应付过去,能躲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差不多小姐就这样一面幻想自己是世界中心,一面碰到现实就躲躲藏藏,躲到没有朋友,没有思想,没有动力,没有目标,没有希望。
可憎却可怜的差不多小姐,有一天离开了父母的庇护,现实便在她头顶上开出一片暗黑的'洞来,她之前幻想的那片天地消失了,有人拽着她的脚把她从天堂拖出来,扔到地狱中。差不多小姐自以为傲的漂亮原来在别人眼中只是中等偏下,差不多小姐自以为聪明的脑袋其实什么也记不住,差不多小姐自认为动听的歌喉其实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差不多小姐所谓的曼妙舞姿,只不过是挥挥手脚。差不多小姐快要崩溃了,她的眼泪像鱼泛着白鳞蹦跳着流入海中,成了浪花的一部分。
差不多小姐四处奔跑呐喊,想回到自己原来的世界,可是来时的路早就不见了。差不多小姐没有一个朋友,她无处哭诉,差不多小姐没有任何能力,因为她之前的生活都是“差不多”混日子,她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做。她要饿死了吧?她被抛弃了吧?全世界没有人需要她、爱她了吧?差不多小姐哭啊哭,哭到眼睛看不清,哭到晕在岩石上,我不忍心再看她,低下头看着沙滩。等我抬起头时,差不多小姐不见了。
她是死了还是活着,这么多年来我并不清楚。如果再遇到那个差不多小姐,我会轻轻抱住她,对她说:你是我世界的中心。不管你多美多丑,多招人喜欢又多令人讨厌,多自恋又多自卑,多有才又多无能,一定有人会永远需要着你、爱着你,无论是你的父母、我还是其他什么人。
差不多小姐,这么多年你还好么?我怀念你自恋狂妄的日子,我想念你纯真的笑脸。差不多小姐,走了这么久,经历了这么多,你早就明白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了吧?可你永远是我的中心,你回来吧,你本该是那个样子,你不需要迎合别人去改变。你走了丢下我这副躯壳游荡在人世,更加凄楚难熬。我是你,你是我,我爱你,你也应该爱我,我们本来就是一体,那年你不满足于这个不完美的我,去找寻完美,结果却迷失在黑暗中。
人都应该悦纳自己不是么?差不多小姐,你是一个灵魂,一个思想,你该接受你并不完美的躯体,然后用你的力量让它(也就是我)逐渐完美。你可以变勤奋,你可以变美丽,世上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种因,自己收果。亲爱的差不多小姐,我一直爱你,你不孤单,好么?
你在落寞时才会睁眼看到别人的欢乐,而你快乐时却无暇看到别人的寂寞。亲爱的差不多小姐,这么多年来你早已很幸福。晚安,今晚做个美梦,明天开始为理想中的自己努力吧,我和你,身体和灵魂一起,好么?
《俗世奇人》是我国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一本小说,全书包括酒婆、死鸟、冯五爷、好嘴杨巴、张大力、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等篇章,都是讲述传奇人物的篇章。全书由19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作品的风格也接近古典传奇色彩,取话本文学旨趣。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叹为观止。出版日期为2008年12月8日。
1、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2、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3、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4、一步一回头,两望热泪流他人长得赛条江鲫,骨细如鱼刺,肉嫩如鱼肚,不是赚钱发财的长相,倒是舞文弄墨的材料。
5、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6、写完了这一组小说,便对此类文本的小说拱手告别。狡兔三窟,一窟必死;倘若再写,算我无能。
7、话到此处,已然兴尽。再无言之欲也。
8、真假不放在一起比一比,根本分不出真假──这才是人家造假画的本事,也是最高超的本事!
9、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有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10、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着。
11、念书得信书。他连念书的人能耐还是不念书的人能耐都弄不清,那还会有念书的心思?
12、知府笑道:“还不是平日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想必贺大人总喝好茶,它把茶名全记住了!”
13、笑傲江湖忘红尘,一曲琴音远天涯五十开外。
14、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15、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16、津门胜地,能人如林,此间出了两位卖茶汤的高手,把这种稀松平常的街头小吃,干得远近闻名。
17、自此,杨巴在天津城威名大震。那“杨家茶汤”也被人们改称做“杨巴茶汤”了。杨七反倒渐渐埋没,无人知晓。杨巴对此毫不内疚,因为自己成名靠的是自己一张好嘴,李中堂并没有喝茶汤呀!
18、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19、南门外那些水坑,哪个坑里有嘛鱼,哪个坑里的鱼大小,哪个坑的鱼有多少条,他心里全一清二楚。他能把坑里的鱼全钓绝了,但他也决不把任何一个坑里的鱼钓绝了。钓绝了,他玩嘛?
20、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的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21、笑傲江湖忘红尘,一曲琴音远天涯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