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练习书法的名言【经典篇】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4、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5、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6、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7、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8、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9、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10、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关于练习书法的名言【精选篇】
1、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2、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3、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4、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5、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6、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7、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9、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10、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11、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12、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13、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14、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15、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16、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17、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18、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19、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2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关于练习书法的名言【热门篇】
1. 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
2. 时时只见龙蛇走。 唐代诗人 李白
3. 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西晋书法家索靖
4. 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学书自成家说》
5. 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新唐书·徐浩传》
6.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7.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朝·梁书画家 袁昂 《古今书评》
8. 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
9.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朝梁皇帝 萧衍
10.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西汉学者 扬雄
11.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12.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 萧衍
13. 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山谷文集》
14. 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清代学者 方玉润 《星烈
15. 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16. 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 刘熙载 《艺概·书概》
17. 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唐代书法家 颜真卿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18. 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唐朝开国宰相 房玄龄 《晋书·王羲之传》
19.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代女书法家 卫夫人 《笔阵图》
20.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21.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 杜甫 《饮中八仙歌》
22. 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清代文人 严允肇 《洗象行》
23. 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南朝梁皇帝 萧衍 《古今书人优劣评》
24.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唐代诗人 杜甫 《醉歌行》
25.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代书法家 孙过庭
26. 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27.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北宋书法家,画家 米芾 《海岳名言》
28. 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元末明初文史学家 陶宗仪 《书史会要·书法》
29.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 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
30. 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六体书论》
再读雷锋日记一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是毛主席语录的一句经典名言,我认为这也是对雷锋精神的最好诠释。
雷锋精神是中国人民心中永恒的榜样。2013年3月5日是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五十周年的纪念日,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雷锋精神已经家喻户晓,作为一个咬着八零年代尾巴出生的青年人,从小都是在家长和长辈的细心呵护下成长的,虽然没有经历过雷锋同志的那个年代,但这个名字已经早早的印入我心。记得“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那首歌至今还琅琅上口,他的精神也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有志年轻奋发图强。在我很小的时候老师和父母就给我讲述过很多关于他的故事,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却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无私奉献的故事,以及乐于助人的精神至今令我们感动不已。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在这一段发人深思的询问中,一种敬业的态度和实干的精神最为让人琢磨。其实雷锋精神并非遥不可及,这段话就说明了我们青年学习雷锋,就是要学习他“螺丝钉”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一种敬业的态度和实干的精神。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不管走到哪里,在那个工作岗位上,雷锋总是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无可挑剔,他说过“对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我们机务系统是铁路一线岗位中最不可或缺的单位,也是最重要的体系必须在岗位上尽职尽责,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本职工作。所以我们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把这种“螺丝钉”精神带到工作当中去,才能不辜负单位领导、父母对我们的期望。中国有句名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也不知流传了多少年,反正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所谓“三百六十行”,既是指各行各业的行当而言,也就是社会的工种。工作不分高低贵贱,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用心去做,平凡中也能孕育伟大。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雷锋这句朴实的话语在今天依然闪烁着无尽的光芒。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求实,敢于钻研,敢于深入。只有深入进去才能看到实质,才能有所收获。雷锋同志教我们做“钉子”,让我们丢弃浮夸和浮躁,干好每一件事。尤其是有关于机车业务学习,作为一名机车乘务员必须要熟练掌握自己的工作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光要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更要有探索精神。我们要向雷锋那样勤于钻研、学无止境,常学常新;要像雷锋那样爱学习、肯钻研,争当学习型青年,不论遇到什么难题,都要千方百计把它搞懂。钉子之所以能钉进木板,就是因为它瞄准目标、锲而不舍。只有深刻理解“钉子”精神的内涵,我们才能不断进取,成就理想的人生。
雷锋在22年短暂的一生中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断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雷锋做的事情都是小事,而且不图回报,就是这种精神才最值得我们发扬学习。我们要以雷锋的“螺丝钉”精神作为工作的目标;以“钉子”精神作为学习的动力,克服功利主义,积极投身大秦铁路建设的事业当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
再读雷锋日记二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重温《雷锋日记》,让我反复咀嚼回味的便是这段文字,我认为雷锋的“钉子”精神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雷锋的“钉子”精神主要体现在钉子的“挤”和“钻”上。雷锋整天驾驶汽车东奔西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他就把书装在挎包里,随身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
回首自己的学习旅程,正是这“挤”和“钻”让我收获颇丰。去年暑假,我忽的迷上了日记,在爸爸的指导下每天坚持写一篇日记。记得去上海旅游的那几天,我们每天都很晚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旅馆。可是不管多晚,不管多累,我总会打开日记册,及时记录自己一天的见闻和感受。暑假里坚持写日记还算容易,可进入初二了,学业负担重了,还要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那就困难了。但我没有放弃,信奉“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还是有的”。无论平时的学习负担有多重,我总能挤出时间去收集生活的和风细雨,将眼里的面容,耳中的声音,心中的思絮缕缕梳理。
凭着这股“挤”劲,我的日记一天不落地写了下来,而且越写越精彩。在刚刚结束的市中学生优秀日记册评比中,我喜获了特等奖的第一名。
我是忠实的“书法迷”,自小便爱上了写毛笔字。或许有人会问:“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还要写日记,练书法,可是时间从哪里来的?”我的回答就是“挤”和“钻”。刚学书法那会儿,仅仅是“依葫芦画瓢”,满足于对“形”的把握,觉得字写得好看就行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练字不光追求表面的秀美和润滑,还要有其内在的气质和较深的艺术根源;练字不光是为了写好字,而是提高人文素养,养成正确的审美观。于是在苦练基本功的同时,我努力在“字外功夫”上做文章,阅读了大量书法方面的书籍,厚实自己的积淀。“书”道酬勤,成功的鲜花需要勤劳的汗水去浇灌。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每天在完成作业后,我都会挥毫泼墨,静心临帖,徜徉于《勤礼碑》《圣教序》《史晨碑》,神交古人,与大师对话。
凭着这股“钻劲”,我的书法水平突飞猛进,连续三年在市中小学生书法现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市教育局为我编辑的《朱周涛日记选》上,还选登了我的几十幅书法作品呢。
“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弘扬雷锋精神就该从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做起,去建设自己美好的心灵家园。
再读雷锋日记三
雷锋,一个闪着光辉的名字,曾经激励着多少人为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而奋斗终生。
小时候,学过《雷锋日记》,对其中的一些话,至今记忆犹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如今再读《雷锋日记》,感受到的仍然是雷锋同志对党、对祖国、对人民那份真挚热烈的情感,感受到雷锋同志坚定顽强的革命意志、无私高尚的革命品德、崇高伟大的政治热情。雷锋同志用他仅仅22年的人生,做了数不清的好事,帮助了很多陌生的人,他,没有任何一己私利,他的一生是光荣、伟大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雷锋,永远是国人学习的榜样,雷锋精神,是国人永远的精神支柱和道德脊梁,雷锋事迹,永远激励鞭策着我们每一个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为人民服务这个伟大的事业中奉献自己的全部一生。
如今,学雷锋活动再次在祖国的大地上掀起高潮,各行各业、社会各界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作为电网职工,深深地知道,在我们这个行业、在我们这个单位、在我们的岗位上,可以为国家、为社会、为民众做许多有意义的事、为人民服务的事,国家电网公司把服务国计民生、服务经济社会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对电网人提出了更高、更优、更好的服务要求,在国家电网的每一个岗位上、每一个人的肩上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责任和义务,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做出国家电网人的应有的贡献。
一个美国商人如是说:雷锋精神是人类应该有的,应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一个日本商人感叹:“雷锋仅20多岁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为伟大的英雄,对人类是有贡献的。”
在世界的各个地方,雷锋被不同肤色的人所景仰,所学习。西方人给予雷锋以最高的评价:“雷锋精神与上帝共存。”雷锋精神以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借用雷锋日记的一段作为结语,愿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过得更加高尚、更加充实、更有热情、更有意义!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翻天覆地千变万化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百花盛开的时代,一个6亿人民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应当鼓足更大的革命干劲,激发更大的革命热情,站得高些,更高些;看得远些,更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