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
谍海奋身擒虎狼,天书解读识行藏。
珍珠港袭端倪见,山本机歼敌寇慌。
傲雪寒梅恒本色,凌云劲竹自风光。
英雄未必名镌石,百姓心碑世代芳。
(第二首)
风雨严寒步剑锋,夕阳塔影暖心胸。
铸成大业云游去,峻岭涯旁一劲松!
(第三首)
川北侠客入江湖,舞枪弄棒练功夫。
汀泗桥头沐春雨,南昌城内趟血路。
猎取情报赴虎穴,为破“围剿”立大功。
隐蔽战线星一颗,沉沉黑夜耀天穹。
(第四首)
终南户邑育英雄,投笔弃政去从戎。
娘子关前拒倭寇,隐蔽战线显忠诚。
丹心素裹蒙沉冤,英年早逝叹苍穹。
迎来卅载昭雪日,愿父九泉亦有知。
(第五首)
弃文竞武思张骞,改造社会救苦难。
西北惨景流热泪,南国春雨洗尘面。
宁都反蒋明大义,苏区御敌获嘉勉。
驰骋沙场洒鲜血,壮志未酬荐轩辕。
(第六首)
远东飘雪渐寒冬,烈士无名碑列丰。
谁令稚童凝泪眼,师谈故事恸真容。
感怀他国怜英虎,哀叹中华困海龙。
何日忠魂映天照,狼牙碧血染山峰。
(第七首)
无形战线聚英贤,革命红流挽巨澜。
隐姓埋名投火海,多谋足智斗敌顽。
寒冬黑夜节操守,虎凳竹签意志坚。
血洒苍原旗帜猎,壮吾中华好河山!
(第八首)
隐姓埋名几度春,胸怀使命进魔群。
防身斗智随机动,运子行棋奉命遵。
火焰山巅钻铁扇,冰窟地府探阎君。
出神入化传谍报,笑送妖邪死里奔。
(第九首)
心怀壮志是寒松,远望红旗露笑容。
庆亮攻坚潜宝岛,锄黑驭智斗元凶。
先圆世上苍生梦,后尽刑场主义忠。
烈士英灵红叶美,朱枫百纪若珠峰。
(第十首)
救死扶伤梦醒空,无线电波佑毛公。
顺章变节叛事业,恩来知情避危凶。
围剿间隙赛猛虎,长征夹缝如游龙。
路途遇难三军悲,多方查询觅秋冬。
古诗原文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乾。
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
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
译文翻译
边塞外族入侵挑起了战争,豪杰将士夜渡桑乾远赴国难。
柳叶被雪亮的箭镞拨开,桃花对映着镶玉的马鞍。
天空圆月把弓影投射到地上,大片星斗映在剑的项端。
不要学那过河行刺的荆轲,空唱一曲《易水寒》。
注释解释
郑少府:事迹不详。少府:唐代对县尉的通称。
辽:州名。隋置,唐初移治辽山(今山西左权)。
榆(yú)塞:边防要塞。秦统一六国之后,蒙恬率兵三十万击退匈奴的侵犯,收复了河套失地,“以河为界,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于河,置烽燧,然后敢牧马。”此后“榆塞”就成了边防要塞的代称。
桑乾(qián):即桑乾水,在河北西北部和山西北部。据传每年桑椹成熟时河水干涸,故名。
银镝(dí):银色的箭镞。
桃花:一说指花名;一说指白毛红点的马。
玉鞍(ān):对马鞍的美称。
连星:列星。
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不学燕太子丹派遣的刺客荆轲,徒作悲歌而不能成事。燕丹客:指荆轲。
创作背景
东北辽阳一带是唐朝的东北边陲,唐高宗时期时常遭到契丹族的侵犯,朝廷多次派兵戍守。这位郑少府即将远赴辽阳边塞,诗人作为好友来为他送行,写了这首诗。
诗文赏析
首联“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乾”,言这边报警的烽火刚一燃起,那边御敌的军队就已到来,表现了“侠客”高昂的爱国热情与牺牲精神。与“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之类的诗句相比起来,更显陡率、有力。诗歌的主人公是“侠客”,唯有这样的诗句才能自然、准确地表现出“侠客”的性格,侠客既不同于书生,又迥异于一般的军人。他豪爽而又能雷厉风行。“榆塞”不仅是实际的地点,而且还暗示了战争的正义性。诗中点出“榆塞”,是想表明“侠客”是为了戍卫边疆而出征。
紧接首联,诗人在颔联中就以生动的笔触,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侠客”非凡的.武艺。“柳叶开银镝”,这里借用战国时养由基百步穿杨的典故,形容“侠客”箭无虚发,技艺过人。“桃花照玉鞍”,一个“照”字,将奔腾驰跃的骏马写得活灵活现。因为只有马飞驰时,鞍鞯上的金玉饰物才会闪闪发光。这里用的是烘云托月手法,不正面描写人,借写马从侧面衬托出“侠客”英姿飒爽、光彩夺人的形象。
颈联进一步表现“侠客”勇于拼搏的大无畏精神,“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本来是指弓拉得满以致影如十五的圆月,剑出鞘光若闪闪的群星。但诗人有意不直说,反而写成“满月”是临摹弓的影,“连星”是飞入了剑之端。奇思异喻,生动传神。这里关于两军如何对阵未着一字,而敌人的望风披靡由此可见一斑。
尾联“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因郑少府远渡桑干,诗人联想到荆轲的易水之歌。“不学”“徒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郑少府赴辽从戎,是为了卫国守疆,不同于荆轲的报私仇;二是说此行抱有坚定信念,不作风萧水寒“一去不还”的悲歌。
这首诗送人从军,写得豪侠壮美。全诗写实的同时,把优美与雄壮两种风格截然相反的事物和谐地统一融合在一个画面中,体现了唐人乐观开朗的胸襟以及新型的战争观念。该诗不但格调高亢,音韵优美,词藻华艳,而且构思新颖,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脚踩生灵,手掌生死;传说不朽,王者不败。那些关于剑的霸气宣言在诗句中又是怎样的'呢?
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汉乐府《陌上桑》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隋·卢思道《从军行》
剑是一夫用,书能知姓名。——唐·李白《悲歌行》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唐·李白《白马篇》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唐·李白《陈情赠友人》
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唐·李白《郢门秋怀》
宝书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唐·李白《猛虎行》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纹金鞞靫。——唐·李白《北风行》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唐·王维《老将行》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唐·令狐楚《少年行》
闪灼虎龙神剑飞,好凭身事莫相违。——唐·吕岩《绝句》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宋·陆游《三月二十七日夜醉中作》
叹防身一剑,壮图濩落,建侯万里,老境相将。——宋·刘克庄《沁园春》
丈夫儿,倚天剑,切云冠。——金·元好问《水调歌头》
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明·高启《岳王墓》
霸气的诗句
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3、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4、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
5、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6、老子人间无着处,一樽来作横山主。
7、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8、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9、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10、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1、苍天旨意著书命,诸子虔诚扶道颠。
1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3、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14、齐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
15、蛰龙已惊眠一啸动千山
16、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历城。
17、但觉高歌有鬼神,安知饿死填沟壑?
18、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权
19、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20、十年磨一剑,霜寒未曾试。
21、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22、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
23、三尺青锋怀天下,一骑白马开吴疆。
24、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5、一生思破红尘路剑藏庐轩隐迷踪
26、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历城。
27、万战自称不提刃生来双眼篾群容
28、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29、马尘车驰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30、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31、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BangNiShouji.com
32、用舍由时,行藏在我。
33、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34、吾辈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遍化龙
35、齐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
36、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37、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38、用舍由時,行藏在我
39、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40、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4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42、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事,磨损胸中万古刀
43、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44、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
45、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4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47、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48、若将富贵比车马,他的富贵我的闲
49、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50、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