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2、现在比喻及时与正确利用了天气的变化来作战,而使自己得到胜利!
3、事后诸葛亮————人人会做;瞎能
4、事后的诸葛亮————人人会做
5、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6、鲁肃上了孔明的船————错了;糊里糊涂
7、刘备三上卧龙冈————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8、刘备请诸葛亮————思贤心切;三顾茅庐
9、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
10、刘备对诸葛亮————无话不说
11、刘备得诸葛亮————如鱼得水
12、刘备得孔明————如鱼得水
13、孔明张嘴————计上心来
14、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
15、孔明斩马谡————明正军纪
16、孔明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17、孔明擒孟获————抓了又放
18、孔明七擒孟获————服了为止
19、孔明夸诸葛亮————自夸自;自吹自擂;自吹自嘞
20、孔明哭周瑜————各怀心腹事;虚情假意;假慈悲;要买人心;假动情;假好心;邀买人心
21、孔明借箭的天气————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2、孔明借箭————满载而归
23、孔明给周瑜看勃—自有妙方;对症下药————
24、孔明的计策————神机妙算
25、孔明弹琴还仲达————好沉着
26、孔明弹琴————玩的是空城计
27、孔明拜诸葛亮————自拜自
28、孔明拜斗————自知要死了
29、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了
30、孔明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31、跟诸葛亮学的本事————能掐会算
32、跟诸葛亮学本事————能掐会算
33、隔着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34、隔着门缝看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35、隔着门缝看孔明————瞧扁了英雄
36、隔夜孔明————过时话;假强
37、属孔明的————见识不少
38、渚诸葛亮用兵————出奇制胜;神机妙算;虚虚实实;神出鬼没
39、诸葛亮妻————为事业着想
40、诸葛亮要丑————不知
41、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42、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43、孔明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44、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45、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46、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
47、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48、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49、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50、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51、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52、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53、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54、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
55、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56、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
57、诸葛亮斩马谡(su)————执法如山;不念旧情
58、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59、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60、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61、诸葛亮三次周瑜————略使小计
62、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金蝉脱壳
63、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64、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65、诸葛亮放盂获————欲擒故纵
66、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67、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68、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69、诸葛亮的丑妻————家中宝
70、诸葛亮当军师————足智多谋;名副其实
71、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72、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73、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7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5、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中盘算
76、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77、鲁肃上了孔明船————尽办糊涂事
78、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79、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80、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81、孔明用计————神机妙算
82、孔明夸诸葛————自夸
83、孔明的计谋————神机妙算
84、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弹)
85、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86、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
87、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88、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89、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90、孔明借东风——巧用天计
巧用天时
一、孔明歇后语集锦
孔明的计谋/孔明用计——神机妙算
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弹)
孔明夸诸葛——自夸
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
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鲁肃上了孔明船——尽办糊涂事
二、孔明借东风事件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被毛宗岗、金圣叹评为天下第一才子书。经中央电视台将其搬上共屏之后,更足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妇孺皆知,人人争看。
三国人物成千上万,其中写得最精彩的,莫过于诸葛亮。写诸葛亮最精彩最引人人胜的故事,莫过于赤壁大战中的借东风、草船借箭。特别是诸葛亮在南屏山七星坛上披发仗剑、踏罡步斗、施法术借东风的场面,使读者和观众几乎无法分辩诸葛亮到底是人还是神仙妖怪。难怪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批评作家罗贯中“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
《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借乐风的描写,到底是得是失,是凭空杜撰、神化夸张之辞,还是事有所本、言之有据,这一千古之谜无人解说。笔者不揣浅陋,试解这一千古疑案。
先让我们看一看《三国演义》第48、49回对这一事件的描写。曹操北军不习惯水战,得庞统献连环计,将战船尽皆连在一起,周瑜欲用火攻破曹操。
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晚上,月明星稀,曹操在战船上横
周瑜利用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起初认为用火攻不存在问题,但当他站在南岸山顶上观看曹营水寨,忽然狂风大作,江中波涛拍岸,一阵风过,刮起旗角于周瑜脸上拂过,使他猛然醒悟:此季节只有西风、北风,没有南风、东风,怎么能用火攻呢?于是突然望后一倒, 口吐鲜血,不省人事。从此卧病在床,着实发起愁来。 诸葛亮前去探望,屏退左右,密书十六个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写毕,递与周瑜曰:“此都督病源也。”瑜见了大惊,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巳知我心事,只得以实情告之。乃笑曰:“先生已知我病源,将用何药治之?事在危急,望即赐教。”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八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丈,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大事可成矣!只是事在目前,不可迟缓。”孔明曰:“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如何?” 瑜闻言大喜,翻然而起。便传令差五百精壮军士,往南屏山筑坛,拔一百二十人执旗守坛,听候使令。
孔明于是在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斋戒,身被道衣,跣足散发,上到坛上开始作法祭风。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却并不见有东南风。是日看到近夜,天色睛明,微风不动。一直到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周瑜出帐看时,旗带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待东南风大起之后,诸葛亮早已下坛来到江边,乘赵云前来接应的小船,离开周瑜营寨,回刘备所在夏口去了。
书中写得明白,诸葛亮曾遇异人,传授八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所谓八门遁甲天书,就是古代预测学中最高层次的“三式”之一“奇门遁甲”术。据今天学术界专家研究,奇门遁甲分两类,一类叫数理奇门遁甲,一类叫法术奇门遁甲。前者就是利用《同易》八卦、洛书九宫和六十甲子等天文历法知识,将时间空间、天地人结合在一起进行预测和选择有利时间方位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军事上行兵打仗,选择天时、地利、人和、帮助决策。后者与道家和种种法术比如念咒等纠缠在一起,迷信成分较重。
我们不妨用数理奇门遁甲的方法,对诸葛亮借东风一事进行剖析。幸运的是,作者在这里将东南风大起的具体年、月、日、时写得清楚,这就为后人进行验证提供了必备条件,因为奇门遁甲就是提取时间信息、纳入式盘中,通过系统辩识、五行生克、象数理的推导来进行预测的。
让我们根据东南风大起的年、月、日、时,利用奇门遁甲的方法,补测验证一下这时候长江两岸的天气状况吧!
查万年历,建安十三年为公元208年,年干支为丁亥,冬十一月为壬子月,二十日为甲子日,二十一日为乙丑日,二十二日为丙寅日。
第一天甲子日无风,第二天乙丑日,从丙子时末开始有风,到丁丑时即二十一日凌晨一点以后东南风大起。
按冬十一月二十一日乙丑,已在冬至节以后,符头为甲子,属冬至上元,应用阳遁一局来测算。丁丑时属甲戌旬,天芮星为值转到七宫,值使死门运转到五宫;天辅星到九宫,天英星到二宫,八将盘上白虎落三宫。
测天气,以天辅星为风,以天英星为火,二者旺相主风量。此时天辅星落九宫,为旺相,主有东南风;天英星落二宫,为旺相,主量大;离九宫又呈出现辛加乙的格局,这叫白虎猖狂,主有大风;八将盘上白虎落三宫,也主有东风。总之,综合这几点,此时应出现睛天、东南风大起的天气。
鲁班皱眉头 ———— 别具匠心;别有匠心
鲁班招女婿 ———— 有眼不识泰山
鲁班手里调大斧 ———— 得心应手
鲁班面前耍大斧 ———— 不自量力;献丑;向老将挑战
鲁班门前玩斧 ———— 显丑
鲁班门前耍斧头 ———— 不知天高地厚
鲁班门前耍斧 ———— 有眼无珠
鲁班门前耍大斧 ———— 不识高低;献丑;漏洞百出;少称里手;少称行家里手
鲁班门前耍锛子 ———— 自不量力
鲁班门前抡斧子 ———— 不自量力
鲁班门前抡斧 ———— 不知天高地厚
鲁班门前夸手艺 ———— 不知身份
鲁班的斧子 ———— 准得很
鲁班拜师 ———— 精益求精
关公面前舞大刀,鲁班面前弄大斧 ———— 献丑
鲁班门前弄大斧 ———— 献丑;充内行
鲁班的`手艺 ———— 巧夺天工
鲁班门前卖手艺 ———— 忘了自个姓名
鲁班的儿子学木匠 ———— 一代传一代;门里出身
鲁班门前问斧子 ———— 讨学问来了
鲁班的锯子 ———— 不错(锉)
鲁班简介
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鲁国人(都城山东曲阜,故里山东滕州),“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