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非常高兴和大家分享对互联网发展的思考。正如大家所见,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正由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智能互联网(SMART INTERNET)的时代。智能的互联网会更广泛地连接万物,更自主地捕捉信息,更智慧地分析信息,更精准地进行判断,更主动地提供服务。
互联网形态的新变化将更加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经济运行的效率。
智能互联网将让人们能够大胆构想和实现那些过去不敢想象的生活场景。智能设备从电脑、手机等有限的种类变得无处不在,源源不断的数据从终端汇聚到云端,而具备自我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通过不断读取、分析这些数据变得越来越聪明。每一台终端又从云端汲取智慧,更能理解人们的需求,能用自然语言与人们交流。
我们家里的电器、办公室设备、出行的汽车,都不再是被动听从指令进行运算的机器,而会贴心地替你着想,主动为你服务。甚至人们居住的房屋,生活的城市也会越来越智能,越来越能动。比如窗子会根据室外的气候、市内的温度、采光等进行自我调节,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可能会连接汽车的导航驾驶系统,从而大大减少拥堵。
在智能互联网时代,“制造”也会向“智造”升级。就像蒸汽机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力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样,以智能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引发新的工业革命。传统的B2B、B2C将向C2M,也就是用户到厂商的模式演化,这意味着根据客户需求的定制化生产会日益普遍。
在智能互联网的推动下,工厂会从数字化、自动化进一步向智能化迈进,这不仅意味着车间里有了更多的机器人,而是产品从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全生命周期都被智能网络串联起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更精准地进行设计开发,组织生产,提供服务。
智能互联网会催生更多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随着智能互联网的`发展,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将更加高效,各种各样的资源,无论是闲置的汽车、房屋、机床,甚至劳动力……都能被更精准地与需求连接起来。人们常说,市场经济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自发调配着市场,我们相信“看不见的手”在“云大脑”的支持下,将会变得更加聪明。
面对智能互联网带来机遇与挑战,企业都在进行调整和创新,有两个趋势非常明显:
一是 “服务化”的趋势,各厂家都在整合设备、云和服务,开展集成式的服务创新。
在智能互联网时代,客户选择一款产品,不仅是看产品本身,更是看产品所连接的服务,没有内容和服务的话,设备就是苍白的。
用户购买亚马逊的Echo,并不是为了买音箱,而是为了享受对话式的电子商务服务;买谷歌的Nest,不是为了买温度计,而是为了享受家庭环境的管理服务;买喜马拉雅的车载设备,不是为了多个播放器,而是为了听它的有声书刊。
智能设备多了,它们之间的互联互通、协同应用就变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重要,这就带来了第二个趋势,就是要求产业里面能够制定出公开的协议、规范、标准,进行开放式的创新。
今天,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和服务越来越丰富,大家当然都希望,所有自己喜欢的应用和服务都能够被集成到同一个设备上去,而且能随身带着,那其实就是我们的手机。但是,这样的愿望实现起来并不太现实。要把越来越多的功能、越来越高的性能、越来越丰富的应用都装入手机,让它既是Hi-Fi音响,又是单反相机,并且能超长待机,还要轻薄美观,那是不可能的,甚至危险的。
而联想刚刚推出的Moto Z,针对用户这样的需求,换了个思路拿出了解决方案,那就是把手机变成硬件的开放平台,通过统一的标准,让它能够连接更多的硬件设备,而这些硬件设备又可以连接到更多的云服务。
今天它已经可以连上JBL音箱,变成随身的具有很好音效的设备,连上哈苏模块,变成单反相机。同样的,明天,当它连上一个智能音响的模块,就能实现像亚马逊的Echo一样,通过语音交互的电子商务;而一旦连接上一个健康模块,就能把人的健康状况与医院连接到一起。
所以我相信,集成式的服务创新和开放式的技术创新,这是互联网两个大的发展趋势,把握住它们,就可以在智能互联网时代继续领航前行。谢谢大家!
一、专业名称
物联网应用技术
二、学制及招生对象
1、学制:三年
2、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三、毕业生就业方向
面向物联网应用的设计、施工、管理和维护,从事物联网相关电子和通信设备制造商的现场工艺技术、物联网工程项目的实施、物联网系统运行与维护等岗位,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物流控制、健康医疗、应急通信、环境监控等系统设计和技术应用。
四、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物联网一线岗位,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爱岗敬业;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现代传感器和无线网络技术、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等基础知识;具有从事物联网工程布线、传感器安装与调试、自动识别产品安装与调试和软件产品安装与调试能力;能从事物联网系统应用、初步的系统设计和分析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五、人才基本规格
本专业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培养的重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稳定的职业思想、宽厚的文化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具备物联网设备设计能力、物联网工程系统施工和运行维护能力。
1、知识结构
(1)电路、通信网络、单片机和数据库基础知识;
(2)设备选型基本知识;
(3)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测量方法;
(4)用电标准及电力施工规范;
(5)工程布线标准及规范;
(6)传感器、RFID基本知识;
(7)应用软件开发基础知识;
(8)测试软件使用知识;
(9)系统工程运行维护知识。
2、能力结构
(1)具有物联网日常管理能力;
(2)具有设备选型与配置基本能力;
(3)具有系统集成测试方案设计能力;
(4)具有电路调测和设备检验能力;
(5)具有施工项目进度管理能力;
(6)具有系统集成产品调试能力;
(7)具有物联网网络测试能力;
(8)具备收集故障信息,对一般故障进行处理能力;
(9)具有系统运行与维护基本能力。
3、素质结构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精神;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翻译和日常会话能力;
(5)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
(6)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7)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8)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六、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七、职业证书
八、专业核心课程介绍
1、程序设计基础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 C 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能力。能运用本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算法设计和编写高效程序的能力。
内容简介与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是C语言的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控制结构、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和文件等,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 C 语言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并可运用 C 语言编写应用程序完成特定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编写 C 语言程序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良好的程序设计能力。
2、单片机应用技术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能运用本课程知识独立设计和制作从简单到复杂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能运用本课程知识技能维修单片机应用设备和产品,具备进一步自学拓展单片机相关知识的能力。
内容简介与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及指令系统、单片机开发设计流程、I/O端口、中断系统、定时器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接口技术、串行通信技术、单片机总线技术等,以及单片机的传感器接口及应用、自动识别接口及应用和网络通信技术应用等,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技术。
3、传感器安装与调试
课程目标:以掌握传感器产品在物联网应用技能为目标,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各类常用传感器基础知识,测量调试方法和组网络技术,能够根据物联网应用要求,合理选择、安装使用、检测和调试常用传感器产品以及传感器网络设备,初步形成解决物联网中传感器应用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内容简介与要求: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常用传感器基本原理、特点、重要技术指标参数和应用场合,常用传感器信号测量电路及信号处理技术,温度、重量、压力、位移、环境变量等传感器产品及原理等;ZigBee、WSN等无线传感器网以及RS485、RS422等传感器数据传输技术以及相关网络设备及其安装调试方法。本课程要求能够了解常用传感器的作用、特点和工作原理,能读懂传感器产品说明书的性能指标,根据物联网应用的要求正确选择传感器产品并安装使用;能够识读常用传感器检测电路图,正确选择传感器测量仪器和仪表完成传感器产品的.检测和调试;掌握常用的传感器网络技术,能够根据物联网应用要求,正确选择传感器网络设备组网并进行安装调试。
4、自动识别产品安装与调试
课程目标:以掌握自动识别产品在物联网应用技能为目标,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各类自动识别技术基本原理,常用的自动识别产品的技术指标和应用场合,理解自动识别系统的组成,具备选择自动识别产品和搭建自动识别系统的能力。
内容简介与要求: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自动识别的基本知识、各种识别码介绍、自动识别的概念、发展、基本原理及特性等基本知识、自动识别的编码标签及读写器、自动识别技术标准与通讯协定、自动识别网络的特性、架构以及部署;自动识别安全与隐私、自动识别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自动识别技术、理解自动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了解自动识别技术标准与通讯协定,理解自动识别系统的组成和产品选型,具备搭建自动识别系统的能力。
九、教学时间分配表(按周计)
说明:入学教育(含军训)2周
十、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比例
十一、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十二、毕业要求有关说明
1、高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合格证书;
2、省高校计算机一级证书或全国计算机B级证书。
3.获得以下证书中的一项或相关证书:
网络管理员证书、微型计算机调试与维修证书、信息处理技术员、助理物联网工程师、物联网工程师、全国计算机信息管理高新技术考试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C语言二级证书、网页设计师、网络工程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