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莫言对学生激励语录 正文

莫言对学生激励语录

时间:2024-12-27 00:54:09

莫言寄语青年学子,主要说的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22日上午,纷飞的小雨中,北京师范大学2017届2000多名本科生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毕业礼。在毕业典礼现场,红色的地毯,崭新的黑色学士服,一张张青春的笑脸,跟他们在一起的,还有一位特别的“学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莫言。

“各位老师、同学们!我已经迫不及待地站在后面等着,急迫地想表达一下在这个时刻我激动的心情。”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身着白色外套的莫言笑着开场,引起台下一片笑声。

1988年秋,莫言参加北师大与中国作协合办的研究生班,在北师大学习了两年半后,获得文艺学硕士学位。这是他首次出席母校的本科生毕业典礼。

演讲台上,他深情回忆了26年前作为毕业生在母校参加毕业典礼时的情形。“那是1991年1月17日。”莫言说,自己虽然对数字不敏感,却牢牢记住了那个日子,因为就在他们毕业那天,海湾战争爆发了。

“26年来,人类社会、中国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文学艺术、老百姓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让人觉得恍如隔世。在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内,人类社会发生的变化还会更大,中国发生的变化也会更令人兴奋、激动。”莫言向毕业生们发问,“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中,如何适应?”

莫言希望,毕业生们走出社会后,调整心态,在剧烈的变化中,尽快学会适应社会。他认为,社会可以千变万化,但有些东西永远不变,他将自己的成功也归功于这四个不变。

爱国之心不能变。“我们生活成长在这儿,我们和这片土地的联系不可分割、血肉相连,我们的基因里有中华文明的深刻影响。爱国之心是我们做人处事的根本,要永远坚定不移。”莫言说。

敬业之心不能变。莫言认为,敬业之心里包含着创造和创新,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循规蹈矩的工作程序中,做出杰出成绩进而改变现状,则需要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诚信和友善不能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其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后八个字,也是指导我们走向社会的一个根本。”莫言笑着说,“做人如果不诚信不能长久,没有友善之心也不会有朋友,将心比心是最朴素的辩证关系。”

“我希望今天的日子也能成为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演讲最后,这位年过六旬的“学长”深情寄语年轻学子们,“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我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生活中,爱国之心永不变、敬业之心永不变、诚信之本永不变、友善对人永不变!”

拓展:

莫言经典语录大全

1、所谓最难忘的,就是从来不曾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

2、极度的顺从是悖逆。

3、上一次微笑着入睡是什么时候?

4、我在怀念,你不再怀念的。

5、把每一个句子后面加一个完结的句号,记作虚无而迷惘的守候。

6、因了命途中的你们,我才没有荒芜了青春。

7、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8、听悲伤的歌,看幸福的戏。

9、我还在原地等你,你却已经忘记曾来过这里。

10、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

11、这个冬天没有给我惊喜……

12、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经归来,归来无望。

13、我喜欢现在的自己,我怀念过去的我们。

14、即使世界遗忘了你,也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在你生命的伊始之日,道一声:生日快乐!

15、回首,才看见我们是以快乐的心情写悲伤的`青春。

16、爱的最高境界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

17、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18、不幸的人才要更坚强。

19、要离开,就请,永远别再回来。

20、喜欢一个人没有错,错就错在喜欢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

21、黄昏是青春短暂的悲伤。

22、我是你转身就忘的路人甲,凭什么陪你蹉跎年华到天涯?

23、有些人,在不经意间,就忘了;有些人,你想方设法,都忘不了。

24、真心离伤心最近。

25、什么叫快乐?就是掩饰自己的悲伤对每个人微笑。

26、不要仗着我对你的好向我使坏。

27、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28、我真的爱你,闭上眼,以为我能忘记,但流下的眼泪,却没有骗到自己。

29、不要依赖别人,是你还有人可以依赖的时候才说的出来的。

30、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了十六个年头。

31.作品的影响力要靠读者来发现。有些作品名声很大,但它确实没有多少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所以不能靠名声来判断价值,还有比名声更有价值的东西。

32.我永远不会为了一个奖去写作,不管是茅盾文学奖,还是诺贝尔文学奖。

33.我只是“世无英雄,竖子成名”。

34.作家只是凭自己的感觉写作,每一位作家都知道应该将自己独到的东西传递出来。

35.创作者要有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风。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必须有点邪劲儿。

36.一个作家写久了,总会想到要寻找自己的语言。……某种语言在脑子里盘旋久了,就有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一旦写起来就会有一种冲击力,我是说写作时,常常感到自己都控制不住,不是我可以要寻找某种语言,而是某种叙述腔调一经确定并有东西要讲时,小说的语言就会自己蹦跳出来,自言自语,自我狂欢,根本用不着多思考怎么说,怎么写,到了人物该出场时,就会有人物出场,到了该叙事时,就会叙事。

37.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的紫红色影子。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

通过电视或网络,我想大家一定对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在诺贝尔授奖仪式上,莫言穿着一身中装。获奖要发表感言,莫言的感言基本都是在讲自己的故事,在故事中刻画人物形象,一表示对他们的感谢和对自己的一些行为表示歉疚。在他的感言中,我发现有三点特别打动我——这种打动也具有普遍意义,更值得写出,与大家一起共勉;

一是他对母亲的思念、对母亲的感恩打动了我。他说:“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母亲虽死,但他在莫言心中却永远活着,永不泯灭,想待敌一般永远伴随着莫言。“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买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心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病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我们都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是正确的,母亲用那颗善良的心教会莫言做人的道理,烟味人耿直。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我们的母亲也是这样的;莫言对母亲的思念、对母亲的感恩可能也是我们队自己母亲的思念、感恩。这是真切的感受,更是内心无法弥补的缺憾!

二是他爱学习的精神,“辍学以后,我混迹于成人之中,开始了“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虽然没有好的学习环境,但他仍不放弃学习的机会。

三是他认为,他要继续“讲故事”,因为他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言下之意,他还要继续为这个真理和正义而奋斗。作为一个作家要有使命感、责任心,作家写作不可能是“纯粹的自我宣泄”、不可能是“高高挂起的孤独感”,他要写他那个民族、他那个时代的故事。

莫言的小说和小说人物虽然有点灰色、有点魔幻、甚至有点诡异,但它还是揭示我们这个苦难民族的特定时代、特定生活。

莫言只是小学毕业,没有上到初中,可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的作文曾被拿到了中学生的课堂里宣读,作为一种学习的范文。

莫言的作文很棒,记得第一次引起老师注意的作文,写的是一场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学校篮球比赛。每逢“五一”,小学里就举行体育盛会,有乒乓球、标枪、跳高、赛跑。写作文的时候,同学大部分都是走马观花,流水账一样把各种运动项目都写一遍。他另辟蹊径,别的比赛一笔带过,把绝大部分笔墨专门写篮球比赛,写怎样抢球,怎样运球,怎样投篮,受到了老师赞扬,当作范文全班宣读。

莫言受了表扬,一下子兴趣就上来了,天天盼着上语文课,因为那是他出风头的时候。后来,他经常在作文中虚构故事,而他的'小学作文还被拿到中学里宣读,给中学生当范文。他回忆说,自己文学的开窍比别人多了一份觉悟,那就是对“虚构”的重视。

小时候推10圈磨才准看1页书

莫言嗜好读书,小时候冒着家长惩罚的风险读书,甚至出力推磨换书看,推10圈磨才能获准看1页书。在访谈时,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倩问:“您不能推1圈磨就看1页书吗?”莫言大声说:“我愿意人家不愿意啊!”

莫言仍然记得读《青春之歌》的那一天,朋友只准他借书一天,不管看不看完,第二天必须还书。怎么办,他跑到一个草垛上躲了起来,放羊这个“本职”工作被放到了一边,羊儿饿的咩咩叫,他读得忘乎一切,气得母亲要打他。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莫言读遍了周边10多个村庄的书籍。一天之内读完了的《青春之歌》,他至今记忆清晰,还记得书中的一些段落。回想以前,已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先生感慨:“那些回忆都变成了我宝贵的资源。”

你们用眼睛看书时我在用耳朵阅读

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授奖词的关键词之一,就是莫言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其实,这种熏陶从莫言的幼年就开始了。拿他的话说是:恐怖故事听多了,经常感到恐惧,吓得割草都割不着。可是,越恐怖越想听,越想听越恐怖。

漫长冬天,无以为乐,他就在村子里、炕头上听恐怖故事,听多了自己都乱寻思。恐怖故事方面,比如,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人在桥头走路,听到背后有人嘿嘿笑,可是回头又没有人。自己乱寻思方面,比如,一天晚上,莫言在自己的大门口,仿佛看到远处田野里有一个橘黄色的球,被两只狐狸抛来抛去。

当然,还有很多土匪豪杰的故事。这些民间故事、传说,最后都成了莫言创作的素材。一位幼时伙伴说:“咱小时候听到的那点儿事儿,都上你的书里去了!”在与同行交流时,莫言曾骄傲地说:“你们在用眼睛看书时,我是在用耳朵阅读!”

我看到野草燃起来,心里就高兴

在接受专访的时候,莫言透露了自己的一个爱好:喜欢到田野里,河滩上,把枯草烧成灰,一来让它们变成灰肥,二来也满足一下自己“想做点儿坏事的冲动”。莫言说:“在田野里烧草,既很快乐,又不犯法!”

这种独特的快乐,其来有自,绝非偶然。莫言从饥荒年代走来,“记忆最深的就是饿”,没粮食的时候,村民都挖野菜吃,有人因此得病、死亡。不仅粮食匮乏,连烧火的野草都是一个大问题,都弄不到。所以,今天的莫言回到乡村,看到田野里的秸秆,河滩上的野草,都枯萎在那,没人收捡,自己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感慨:“哎呀,这些东西怎么都堆在哪里没人要?”

所以,当莫言走近这些昔日的柴草,他就喜欢点火。他说:“我看到野草燃起来,心里就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