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乐景衬乐情经典语录 正文

乐景衬乐情经典语录

时间:2024-11-17 03:46:58

精选爱情电影《爱乐之城》台词

1.当人们令你失望,你更要勇往直前,因为早晨到来,又是阳光灿烂的一天。

2.一次小小的邂逅,可能就是苦等的机遇。

3.我们追寻的不过是另一个人的爱,一股悸动、一个眼神、一个碰触、一支舞,凝视一个人的双眼,点亮一整片天空。

4.我只需要这疯狂的感觉,与噗通乱跳的心,但愿它一直都在。

5.总会有个地方能让我实现,对自己的期许。

6.就这样一文不名,我跳上巴士,来到这里,勇敢或疯狂,未来见分晓。

7.没人喜欢爵士,连你都不喜欢

因为你,我现在喜欢了

8.敬那些做梦的人,哪怕他们有点傻,敬那些痛着的心,敬我们制造的混乱。

9.正是那一丝丝疯狂,让我们看见新的色彩。

10.人最爱别人倾注热情的事物。

11.音乐与机械打造的彩色世界,召唤我跃上大银幕,活在每一个场景中。

12.你为什么把「浪漫」说得好像很不堪?

我不知道,洛杉矶就是这样,什么都崇拜,什么都不重视。

13.你可以自己写角色,写跟你一样有趣的东西。

14.爵士就是…每次都是新的,每晚都是全新的,非常非常刺激。

15.如果那么墨守成规,要怎么当革命者?

你紧抓着过去不放,但爵士是放眼未来。

16.等你拿到这个角色,你必须要付出一切,全力以赴,这是你的梦想。

《爱乐之城》:爱乐之城不是深刻的影史杰作,它是能触碰到心灵伤口的酒精棉球

虽然没有拿到最佳影片,但爱乐之城依然是本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

仔细想想,虽然爱乐之城的呼声最高,但是没有拿到奥斯卡也不难理解。上一次拿到奥斯卡的歌舞片还是14年前的芝加哥,对比芝加哥针针见血,拳拳到肉的辛辣讽刺,爱乐之城还是太小品了一些。

更何况奥斯卡最佳电影酷爱探讨生命,尊严,少数族群,宗教,地域矛盾等深刻议题,而两个青春大好,家底殷实,身怀技艺,面目清秀的白人小儿女在梦想与爱情之间的那点抉择,也实在很难称得上分量。

我完全不觉得爱乐之城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但个人真的很爱很爱。奥斯卡颁奖礼后就进入影史故纸堆的深刻严肃作品还少吗?但爱乐之城,我是可以反复看上几年的。

第一印象的好感来源于两位主演。

第一个把两位主演Emma Stone(石头姐)和Ryan Gosling(高司令)组成情侣档的人简直是天才(虽然这是他们第三次合作了)。

这个情侣档的搭配堪称完美。身高搭,体态搭,气质搭,甚至发色都搭。

石头姐的代表性角色基本上都是外表有点小风骚的知性美女,总会附加一个体面的背景,比如律师,差点成为律师的演员,市长女儿等。

高司令的代表角色是人格强大的文艺男青年。他演的花花公子都有一整套服务到位的泡妞流程,他演的才华横溢的钢琴家梦想是一步步拯救Jazz。总之,这个文青,他绝非俗物。

所以这两个擅长饰演知性和文艺角色的演员搭档起爱情片来,非常火花四溅,相较于上一波的爱情片巨星们,少了一份甜腻,多了一份清新。

石头姐是个神奇的演员。她拥有一双大到惊人的眼睛,和及其舒展纤细的骨架,这帮助她拥有了演员的很多个层次。当她淡妆特写的时候,她是个眼睛过大,五官有硬伤的普通少女;当她浓妆特写的时候,她的雪肤红唇中和了眼睛的比例,她看起来是个艳丽的美女;当拍到她的半身的时候,优雅的脖颈,性感的锁骨和完美的肩部线条,又让她成为一个大美女;而拍全身的时候,她伸展纤细的四肢和完美的肌肉走向,让她成为一个优雅灵动的女神。一重又一重,这种冲突感,就是演员的苗子。

所以Mia这个角色简直是为石头姐量身打造。她需要用普通青年的喜悦哀伤和支离破碎让观众共情。她也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变身大美女,这样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才更让人信服。最后,她还得成为大明星。五年后那场戏,导演拍了她从车上下来买咖啡,只拍了她的体态,仅从她的腿,背影和腰身,观众也能知道,她成名了。换了别的演员,这一系列的丰富的层次和蜕变不会如此有说服力。

高司令也是一个气质大于美貌,骨架大于颜值的人。高司令童年时是迪斯尼童星,出身于“米老鼠俱乐部”(同时诞生了Britney Spears,Christina Aguilera 和Justin Timberlake等一群偶像),童星出身难免经历转型阵痛,尤其是20出头时的高司令相貌平平,而童年玩伴们外形靓丽早已大红大紫席卷全球。虽然光彩熠熠的童星和备受瞩目的演员新星之间隔了十几年,但出道够早的高司令红的也不晚,24岁凭借《恋恋笔记本》一鸣惊人,26岁凭借《半个威尔森》提名奥斯卡影帝,和希斯莱杰并列最年轻影帝提名者。

不知是否是这段经历的影响,他身上有一种不招人反感的自信。他成为明星的银幕魅力也来源于此。他身上糅合了不被赏识和理解的落魄感(也可以说是文艺气质吧)和自知绝非池中之物的强大人格。

他在《恋恋笔记本》和《爱乐之城》里演穷小子的时候没有看低自己的“屌丝感”,在《疯狂愚蠢爱》里演花花公子的时候也没有猥琐和油腻,反而有点孤独忧郁的气质。

另外所有爱情电影的男主角们都应该好好向高司令学学怎么演出深情。相较于无数邪魅狂狷的霸道总裁们,眯起眼睛装犀利,用充满攻击性的方式来告白,高司令演出深情的方式是微挑眉毛,表现出孩子般的童真。配合他的蓝眼睛,形成一种很专注,卸下心防的效果。

缺点是,相比较之下,高司令的表演虽然放在正常的剧情片里合格,可是在歌舞片里显得太含蓄了。歌舞片是需要夸张效果的。

要知道歌舞片里随时可能唱起歌跳起舞,如果演员塑造的氛围是正剧气场,那突然开始歌舞得有多尴尬?所以石头姐的悲伤娃表情,在花瓣飞舞的街道上奔向电影院,面试独唱等等环节,放在一个剧情片里,100%太做作了,但是在歌舞片里是绝对的加分项,撑起了整个电影的饱满氛围。

石头姐相比高司令在颁奖季的表现更优秀,也是因为《爱乐之城》总体效果上歌舞片的范er特别正,除了歌舞本身在水准之上,石头姐的演出占了一大半功劳。

不得不承认,歌舞片的黄金时代已经永远地过去了,它永远也不会复兴,但也永远不会消失。甚至每隔几年还能再遇佳作。

看过雨中曲的朋友们一定记得,当时正值电影从无声片到有声片的过渡时期,男主角唐的新电影遇到了很大的冲击,女主角琳娜提议,为什么不拍成歌舞片呢?

这就是歌舞片最初的动机,也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歌舞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盛一时,到了六十年代以后又急速衰败。歌舞片代表了电影从无声世界,迈入有声世界的时候,用声音玩出的第一个特效类型。

而受限于技术和成本,当时的视觉特效几乎玩不出什么花来。到了六七十年代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动作片,科幻片,魔幻片,漫改英雄片,开始层出不穷,歌舞片作为一种最早类型的电影奇观,已经渐渐不具备作为电影工业中流砥柱的资格了。

从现代观众的角度来看,歌舞片当剧情片看太闹,当特效片又太没看点,它永远回不到那个黄金年代了。可是唱歌跳舞是人类最重要的两种娱乐方式,在歌舞片掉线的这些年里,音乐和舞蹈一直都是在发展的。歌舞片始终不缺最好的素材。

所以你看,

改编一下最成功的百老汇音乐剧,就有了《芝加哥》《悲惨世界》《歌剧魅影》

混个经典流行歌串烧,就有了《红磨坊》

套上乡村音乐的人物传记,就有了《与歌同行》

拍成迪斯尼动画,就有了《冰雪奇缘》

只要有戏剧感,舞台感强,情绪饱满夸张的剧本,配合好音乐,就可以有好作品,更不用说,每过几年,人们内心那个唱歌跳舞的角落痒起来,歌舞片就可以小小的回春一把。

歌舞片的长处是善于做情绪渲染,要比一般的剧情片更容易感性上打动人。

安妮海瑟薇演的芳汀的悲惨悲惨,用一首《I dream a dream》难道不胜过千言万语?

如果没有《Let it go》,Elsa的自我觉醒会这么鼓舞人心吗?

芝加哥里,Roxy一边唱着蛇蝎诱惑的《funny honey》一边让丈夫为她頂杀人罪,这样的讽刺效果剧情片能够轻松达到吗?

但歌舞片也有两大雷区。

一类是歌实在太难听(《魔法黑森林》:???)

还有一类是言之无物,为了歌舞而强行剧情。

说到这里不能不讲一讲爱乐之城的故事。爱乐之城是一个歌舞和剧情搭配合理的正确示范。

爱乐之城的故事,非常简单,但它在爱情片里也算独树一帜。

2017年,个人意识高度觉醒的年代。爱乐之城探讨的就不仅仅是爱情里的风雨波折了,它把一个过去被糊弄过去的问题拿出来探讨:“个人意识”和“情感联结”孰重孰轻?

传统的爱情片,一定是要happy ending的。男女主要么出身显赫,不愁生计(你看紫菱结婚后可工作过一天?);要么爱情与人生发展总能高度匹配,仿佛事业是爱情闯关中随机掉落的战利品;要么随便努力努力,加一段配乐快剪就登上人生巅峰了。太过童话。

如果是剧情片,十有八九是苦大仇深,高度写实,爱情身上遍身的凡尘烟火,已经不存在让人在电影院里脸红心跳的粉红泡泡。

爱乐之城画龙点睛的结尾就把两者做了结合,获得了两者加成的效果。如何能让爱情电影既不烂俗,又能讲出happy ending?先让男女主角因为不同的人生追求而分开,再在重逢的时候在女主的脑海中把两人的爱情故事重剪,所有的不愉快和纷争,全都修复,所有的快乐和和睦,全部加倍。

这种时空胶囊式的超现实拍法一点也不新奇。很容易就可以回忆出很多,《末代皇帝》里日暮西山的溥仪在龙椅座位里找到了当年的蛐蛐盒子,打开盒子,一只活蛐蛐爬了出来,好像几十年的改天换地不曾发生。《泰坦尼克号》结尾时露丝在梦中重回床仓大厅,所有乘客全都活了过来,满脸喜悦地祝福她和依然少年面目的杰克……

但爱乐之城无疑是耳目一新的,因为它是歌舞片,它可以把这一幕表现的极尽夸张,而且越夸张越美好,我们的心越痛,因为我们这一刻潜进了Mia的心里,最后的十分钟里所有的恢弘,欢乐,深情,温馨都是假的,是我们此生回望,可忆而不可追的美好。

一句简简单单的以乐景衬哀情,借着歌舞片的抒情优势,被发挥到了极限。

电影结束后,有人议论为什么他们不能努力顾全梦想和爱情呢?因为梦想对专注的要求如此之高,而爱情对陪伴的要求如此之高,两者几乎天生相斥。

那么,若难以两全,你选择什么?

我相信,很多人选择了梦想。爱情是甜蜜的糖,梦想是果腹的面包。若是没有糖,我们的生活只会暂时地果然无趣,而如果没有面包,我们可能一天也活不下去。

可这不代表放弃了爱情的我们是无心肝的渣男浪女,曾经做出过,或者隐隐担心作出这些选择的我们,心里也有深深的内疚和自责。

为什么电影院里许许多多的观众会在色彩明亮,音乐欢快的结尾里痛苦流涕?

我想龙应台在《四郎探母》里说透了,

“文化,或者说,艺术,做了什么呢?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

艺术像一块蘸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

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种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

那是一种共情在联结。我们终于在银幕上读到了导演为年轻人在爱情与梦想的选择中,吟唱出的悲天悯人。那一刻,在尘世中颠沛流离,梦想与爱人,终难两全的我们,感受到了理解的带来的感动和温情。

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又有谁忍心责怪。谢谢你,爱乐之城。

篇一:古诗词鉴赏个人总结(适用新课标)

古诗词鉴赏

一. 鉴赏形象

1.人物形象

(1) 一句概括,形象特点+社会属性(…的隐士;…的底层劳动妇女;…的书生)

(2) 结合全诗的句子进行分析,有描写手法的要鉴赏所用的描写手法(侧面,正面)

(3) 概括出形象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作者…)

2.事物形象(咏物诗中)

(1) 一句概括,所描写事物的形象特点

(2) 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哪句怎样表现了哪个特点)

(3) 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写出所咏之物中的所托之情(托物言志)

3.景物形象

(1) 一句概括,诗句描写了一幅+(季节、地点、事件)+(什么样氛围特点的,孤寂冷清,雄浑壮阔,恬静优美,萧瑟凄凉等)的图景

(2) 用自己的语言将诗中所写之景用生动形象

的语言描述出来

(3)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 鉴赏语言

1.炼字、词、句

(1) 释义,“…”字在句中的含义是…;或“…”字的特殊语法现象(名词动用之类的`)、修辞手法(拟人,通感,化无情为有情,化静为动等)

(2) 把该字放回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所烘托出的意境

(3)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2.鉴赏语言风格

(1) 点明语言特色(沉郁顿挫[常见杜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浑奔放、悲慨凄凉)

(2) 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3) 表达了人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 鉴赏表达技巧

1.抒情方法

(1)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前人语句]、借事抒情)

2.描写方法

(1)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 实写和虚写(虚写:神仙鬼怪世界、梦境、已逝之情景、设想想象未来之情景)

(3) 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4) 色彩变换描写(异色相衬,在答描写的景象时要注意)

(5) 视角变换描写(可设题如:全诗怎样体现“望”字的;描写景物很有层次,请分析)

(6) 白描(一般不着抒情和议论,常和简练、质朴的语言风格相联系)

(7) 细节描写(常是动作描写,小的场景化描写)

(8) 通过不同感官描写(嗅、视[注意颜色词]、声[注意拟声词]、触[注意动作词]、味)

3.修辞方法

(1) 比喻(要注意暗喻,说清本体和喻体,注意它能化具体为抽象,化无形为有形,突出事物特点)

(2) 比拟(注意拟人,拟物[人拟物,A物拟B物])

(3) 对比(把…和…作对比,更加突出了…,表达了作者…)

(4) 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永恒衬无常[常见咏史诗],以无情衬有情[注意托物言志诗],虚实相衬,异色相衬)

(5) 象征(咏物诗中)

(6) 借代(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人)

(7) 设问(片头设问,引起全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8) 反问(加强语气,表达更加强烈的感情)

4.构思方法

(1) 欲扬先抑,铺垫,照应,以小见大,以景结情,卒章显志。

四.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1.咏史怀古诗(多写古人往事,游览古迹,古今对比) 主要思想感情:

(1) 对历史冷静的思考(多用用典抒情)

(2) 抒发昔盛今衰之慨(多用反衬,对比)

(3) 抒发沧桑之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多用大自然的有常衬人事的无常[多在对古迹的景物描写中])

(4) 借古讽今[或劝诫],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抨击,或感慨个人遭遇

2.山水田园(隐逸)诗(多描写自然风光,多用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渲染气氛;多有描述画面的题) 主要思想感情:

(1) 表达了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的隐逸生活的思想感情

(2) 厌恶和鄙视黑暗的社会现实,想要远离尘世的思想感情

(3) 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祖国山河的热爱

(4) 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3.送别诗(多临山傍水,也称山水送别诗;常寓情于景,渲染烘托,以乐景衬哀情)

主要思想感情:

(1) 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表

现出内心的愁苦、迷恋和伤感

(2) 表达了与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的赞

篇二:古诗工作总结

建工师一中小学部学生古诗词记诵比赛工作小结

中华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这些经典的古诗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精神文明最可贵的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为了激发学生热爱国学经典——古诗词的兴趣。也为了检查落实开学初教研室布置的古诗记诵工作,特举行此次比赛。

此次古诗记诵大赛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1月3日—11月7日 由各班语文教师和班主任进行动员工作,鼓励孩子们多记诵古诗;第二阶段:11月10日—11月14日 各班学生做准备工作、古诗强化训练;第三阶段:11月17日—11月21日 班级古诗词记诵比赛,各班评选出优秀生2名,参加年级比赛,这一阶段由班主任或语文教师组织。经过各班比赛每个班选出一名诵读之星:一(1)班 曾欣宜;一(2)班 李馨悦;一(3)班 曹明炜;二(1)班 杜润杰;二(2)班 朱晨玮;二(3)班 华泽峰;三(1)班 吴晨鸣;三(2)班 秦馨元;三(3)班 楚默蕾;四(1)班 李洪斌;四(2)班 孙世玉;四(3)班 石梓萌;五(1)班 王馨雨;五(2)班 刘洪迪;六(1)班 尹梦岩;六(2)班 于梓娟; 第四阶段:11月24日—11月28日 年级古诗词记诵比赛,评选出年级名次,这一阶段的评委:一年级由马静和周婷担任,二年级由杨波和候敏担任,三年级由黄淑梅和姬江萍担任,四年级由王莉和姚紫薇担任,五年级由陈霞和陆小蓉担任,六年级由陆丽和李檀担任。经过各年级比赛评选出年级一等奖1人:一年级 曾欣宜;二年级 周子康;三年级 秦馨元;

四年级 李洪斌;五年级 刘洪迪;六年级 尹梦岩。年级二等奖2人:一年级 刘思畅、王浩翔;二年级 杜润杰、华泽峰;三年级 吴晨鸣、石鹏;四年级 孙世玉、王思博;五年级 刘甜;六年级 朱丽婷。年级三等奖3人:一年级 李馨月、黑红亮、杜函瑜;二年级 许晓彤、朱晨玮、韩慧文;三年级 白谨华、桑萌萌、楚默蕾;四年级 王锦琦、石梓萌;五年级 王馨雨、于梓娟。年级团体优胜奖:一(1)班、二

(1)班、三(1)班、四(3)班、五(2)班、六(1)班。

在这次的活动中,相信会有更多的同学能踏上“经典诵读”之旅,“与圣贤为伍,与真理同行”促使学生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在学校形成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诵读经典,构建和谐书香校园的浓郁文化氛围。

篇三:古诗文活动总结

古诗文诵读活动总结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让经典诗文浸染孩子们的生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学校开展了中华古诗文诵读活动,我们五(4)班的学生积极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班级一道亮丽的风景。通过开展这个活动每个学生都有不小的收获。具体做法如下:

一、诵读形式多种多样。

在学生背诵时,利用电教手段,为他们创设一种背诵的氛围,引导他们如情入境。将经典诵读与图画有机融合,孩子们欣赏着一幅幅优美画面,诵读着一首首经典古诗,别有一番韵味。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动作,边背诵边配上乐曲表演,会增进对诗的理解,促使学生背得快,记得牢。还采用:同桌赛读,小组赛诗,男女生赛读,师生赛读等多种形式综合背诵,灵活而富有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古诗词的积极性,学生掌握了背诵古诗词的方法,就有了能在实践中乐此不疲。

二、环境布置引入诗境

开展任何活动都需要用环境来烘托渲染,特别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直接的感官刺激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于是我就从黑板报上作文章,开辟了一块“古诗角“栏目。

三、“课前一吟”紧扣主题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古诗,我校要求每节课上课之前在班长的带领下背诵一首诗,增添了学校和班级的文化氛围,也间接培养了学生的常规。

四、首首有评价。

有检查才会落实,有评价才会促进。我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背诵的诗文内容。这样既能检查背诵情况、巩固背诵成果,又能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使之持久深入地坚持下去。

五、建立古诗文诵读卡

为了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也便于对诵读过的古诗进行记录,避免学生混记、遗忘等现象,我指导家长做“古诗文诵读书签卡”,写上诗名、作者、朝代等内容。学生在家每诵读一首古诗,家长就会记录下背过的诗名并做成书签卡,插在教室文化墙上的成长袋里。这样,学生背得明明白白,不致再出现背混等现象,再加上教师的不定时抽查,使学生的诗文背诵得到了有效的巩固。这样也给学生提供了的展示机会,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六、家校联系共同积累

在学校里,由于孩子之间差别较大,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孩子自己去诵读,不规定篇幅,不作硬性要求,避免过重负担。学校和老师的作用是引导、激励和帮助,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除了利用好校内资源,我们还利用家长会等机会与家长进行了很好的沟通,尽量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鼓励家长参与其中,让书香弥漫家庭。

小学生只有熟读、背诵、摘记大量的古诗文,才能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诗文的浸润,从而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我相信:

持之以恒地让学生诵读古诗文,一定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底蕴,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会得到提高。

篇一:诗经采薇赏析

原文:

采薇采薇1,薇亦作止2。曰归曰归3,岁亦莫止4。 靡室靡家5,玁狁之故6。不遑启居7,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8,载饥载渴9。我戍未定10,靡使归聘11。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12。曰归曰归,岁亦阳止13。 王事靡盬14,不遑启处。忧心孔疚15,我行不来16! 彼尔维何17?维常之华18。彼路斯何19?君子之车20。 戎车既驾21,四牡业业22。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23。君子所依24,小人所腓25。 四牡翼翼26,象弭鱼服27。岂不日戒28?玁狁孔棘29!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30。今我来思31,雨雪霏霏32。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芽已破土钻。

说回家啊说回家,一年已经过大半。

没有家也没有室,只因玁狁来侵犯。

不能安坐与定居,只因玁狁常为患。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茎叶多柔嫩。

说回家啊说回家,心中忧思多深沉。

忧心如火猛烈烧,又如饥渴实难忍。

驻守营地不固定,没人回乡通音问。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茎叶变粗硬。

说回家啊说回家,今年阳月又已临。

王室公事无休止,不能片刻享安静。

忧思在心真痛苦,我今远行难归省。

那是什么花盛开?棠棣烂熳一丛丛。

高大马车又谁乘?那是将帅所专用。

驾御兵车已起行,四马壮硕气势雄。

不敢安居战事频,一月三次捷报送。

驾起四马驱车行,四马强壮神奕奕。

将帅乘车作指挥,士卒靠车作掩蔽。

四马步子多整齐,弓饰象牙箙鱼皮。

每天岂能不警戒?玁狁侵扰势紧急。

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

如今返乡解甲归,雪花飘飘飞满野。

道路长远慢慢行,又饥又渴愁肠结。

我的心中真悲伤,谁知我有多凄切。

注译:

1.薇:豆科植物,今俗名称大巢菜,可食用。

2.作:生。止:语助词。

3.曰:说,或谓乃语助词,无义。

4.莫:"暮"的本字。岁暮,一年将尽之时。

5.靡:无。

6.玁狁(xiǎnyǔn):北方少数民族,到春秋时代称为狄,战国、秦、汉称匈奴。

7.不遑:没空。遑,闲暇。启:跪坐。居:安居。

8.烈烈:火势很大的样子,此处形容忧心如焚。

9.载:语助词。

10.戍:驻守。定:安定。

11.使:传达消息的人。聘:探问。

12.刚:指薇菜由嫩而老,变得粗硬。

13.阳:阳月,指夏历四月以后。

14.盬(ɡǔ):休止。

15.疚:痛苦。孔疚,非常痛苦。

16.来:回家。不来,不归。

17.尔:"薾"的假借字,花盛开貌。维何:是什么。

18.常:常棣,棠棣。

19.路:同"辂",高大的马车。

20.君子:指将帅。

21.戎车:兵车。

22.四牡:驾兵车的四匹雄马。业业:马高大貌。

23.骙(kuí)骙:马强壮貌。

24.依:乘。

25.小人:指士卒。腓(fěi):"庇"的假借,隐蔽。

26.翼翼:行止整齐熟练貌。

27.象弭:象牙镶饰的弓。鱼服:鱼皮制成的箭袋。服,"箙"的假借。

28.日戒:每日警备。

29.棘:同"急"。

30.依依:柳枝随风飘拂貌。

31.思:语助词。

32.雨(yù):作动词,下雪。霏霏:雪花纷飞貌。

【赏析一】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所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是口头语眼前景,反映了戍边士卒的生活苦况。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

喻的。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怎能不“忧心烈烈”。那么,为什么戍役难归呢?后四句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这可视为《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

篇二:《采薇》赏析

赏析: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首戍边之歌。全诗分为六章,每章八句,比较完整地展现了征人由久戍思归到归时痛定思痛的感情历程。

从结构上看,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三章,主要表现思归之情;第二部分包括第四、五章,主要写将帅车马服饰之盛和戍卒的辛劳;第三部分即最后一章,写归途的情景。全诗以“采薇”开篇,以“行道迟迟,载渴载饥”结束,首尾照应,突出地表现了戍卒所遭受的身心痛苦,笔端始终萦绕着浓重的悲怨情调。

第一部分的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表达戍卒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这三章的第一句都是“采薇采薇”,以此来引起下文。“采薇”即采集野生的薇菜,粮草不续,士兵只好以它充饥。诗歌的一开始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凄凉的戍边生活画面,我们仿佛看到面带饥色的戍卒一边在荒野漫坡上采集野菜,一边思念着久别的家乡,屈指计算着返家的日期??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章虽然采用重复的形式来表达同一种情绪,但是作者在字句上略加变化,从而表现出感情的进展。例如,第一章开头两句写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是写春天,薇菜刚刚绽出嫩绿的芽尖;第二章写道:“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这是写夏天,薇菜的叶片肥嫩;第三章则是:“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这是写秋天,薇菜的叶茎将老而粗硬。

再者,在每章的后六句具体描写思归之情时, 表达形式也有所变化。比如,第一章作者仅仅说,到了年底,还回不了家;并抱怨:“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是狁害得他有家难归。而第二章则说:“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他因思乡而心头烦闷,好像火烧一样,而且感到饥渴难忍,还想到:“我的驻地没有一定,连捎个家信也不可能”。第三章,眼见已到十月小阳春了,回家还是没有指望,戍卒不禁发出痛苦的呻吟:“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心情极其痛苦,谁能宽解呢?──显然,随着戍边时间的延长,乡情也日益深重。作者就是采用这种反复吟诵,渐次深入的方式,让读者一步步走到戍卒的心灵深处,体会着他们与日俱增的思乡之苦。

第二部分具体描写戍边生活。将帅们驾着车马上路了,戍卒也踏上艰难的征途;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卒们则围在车的两旁,打起仗来就靠它来隐蔽。他们南北转战,一个月要转移多次,不敢安居;他们时刻警戒,不敢松懈,因为他们面临的是极其凶狠的敌人。从字面上看,这一部分没有写思归情愫,但那一股苦涩的情味始终萦绕在诗人的歌声中。这些可怜的戍卒,当他们拖着疲乏的身子,挣扎着在车马后面奔跑的时候,当他们靠着车厢躲避敌人飞矢的时候,当他们枕戈待旦的时候,怎能不加倍思念安宁和平的生活呢!

在这一部分的歌唱中还透露出对苦乐不均的怨恨情绪。你看,拉车的马儿“业业”“骙骙”,高大强壮,可见喂养得好,不言而喻,它们的主人吃喝更不会差;而士兵却靠着采集薇菜勉强果腹,个个面带菜色,骨立形销。将帅坐在车上,服饰鲜明,神气活现;而士兵们则整日跟在车后跋涉,满脸尘土,衣衫残破??尽管在这里作者只是描写了将帅车骑的威武、服饰的华美,但语气间已带讥讽之意。比如第四章开头四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翻译成现代语言,便是:“什么花开得繁华?那都是棠棣的花;什么车高高大大?还不是贵人的车”(见余冠英先生的《诗经选》),嘲讽之意是很明显的。这些描写与戍卒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更激起他们怀乡思归的情感。

第三部分是全诗中抒情意味最浓的章节。在一个雨雪纷飞的日子,戍卒终于踏上了归途。这本来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然而我们在这里看不到一丝欢愉,只感到一片悲凉。长久的戍边生活在戍卒心中留下了难以弥合的精神创伤,他是怀着一颗破碎的心走向故乡的。他忧伤地想起:“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当年我离开家乡的时候,正是春天,柳丝低拂;而今天呢,“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今天我重返故乡,却是雨雪迷濛的冬天了。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

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这是写戍卒归途上的情形。路途是那么遥远,似乎总也走不到尽头,他忍渴耐饥,挣扎着走向故乡。在这艰难的归途上,戍卒痛定思痛,回忆起离开故乡后的种种经历,默默地吮吸着内心的苦楚,体会着自己的孤独,他痛苦地吟唱:“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的心情非常悲苦,有谁知道呢!

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这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雨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雨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战争的策划和发动是“肉食者”们的勾当,被迫卷入其中的 个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犹如随风飘动的落叶,随波逐流的 小、舢任命运之手随意摆弄,疲惫忧伤痛苦疾病衰老死亡全都身 不由乙只有暗自嗟叹、仰天长啸的份儿。恐怕这是普通士兵们 剩下的唯一属于自己的权利和“财产”。

凭了这点权利唱一曲忧伤的歌,总不至于得罪了大人君子们 吧!无家无室的忧虑,居无定所的烦闷,频繁作战的辛劳和疲惫, 思念故乡的痛苦,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对入侵之敌的仇恨,对和 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触景生情的.感伤,命运无常的恐惧,遥遥无 期的等待,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冲击着敏感多思忧患焦虑的心灵。把 它们吟唱出来,是一种自我遣怀,自我抚慰,犹如受伤的小动物, 只有自己舔吮伤口,自己忍受痛苦,自己体验悲伤。 倘若受伤后连哀叫的欲望和本能都丧失了,那便彻底麻木了, 物质化了。对于受惯了命运摆弄、痛苦煎熬、忧伤折磨的心灵来 说,艰难坎坷辛劳疲惫枪林刀箭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形如搞札,心 如死灰,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活的生命个体的灵性和生气。

对忧伤和痛苦的敏感,不仅表明个体对自己生存处境的真切 关注,也表明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意志。对忧伤和痛苦的表也不 仅仅是一种无助的感叹和哀伤,而且也是表达不甘于忍受比伤和 痛苦、不甘于向命运屈服的一种特有方式。它所要告诉我们的无 我忧伤,我痛苦,我无助,但我不愿,我不服,我也有自己的向 往和追求,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能够这样去想、去做的个体,实际上并不“小”。从他无能为 力、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角度说,他是弱小的;从他不愿屈服于 命运的摆布、有自己的追求的角度说,他却是了不起的。正因为 这样,吟唱自己的内心忧伤和痛苦,就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比 即使歌吟者本身像是不经意地这样做,然而其内心深处的动机却 昭然若揭。

整个人生就如一场战争。活着就会被迫卷入这场战争之中,就 会有忧伤、痛苦、烦恼,恐惧、绝望。向往。追求、无助等等生 存体验。表达这些体验的诗,本身就是动人的生存哲学。

全诗共分六章,前三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征战的苦况。这位戍边战士长期远离家室,戎马倥偬。军旅生活是那么艰苦,驻守地转移不定,王室公事无休无止,战士们无暇休息,有时还得采薇充饥。对此,难免怨嗟,产生渴望返回故乡之情,但为了抵御狁的侵扰,为了实现边境早日安定,战士们坚持下来,恰当地处理了个人忧伤痛苦与保卫疆土的矛盾。

四、五两章笔锋陡转,描写边防将士出征威仪,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先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流露出出征将士们雄纠纠气昂昂的自豪感。接下来对战车以及弓箭的描写,显示出将士们装备的精良和高度警惕的精神状态,使主人公的爱国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末章忆昔伤今。“昔我”两句以乐景写哀,“今我”两句以哀景写乐。然而在九死一生归来之际,庆幸之余,难免痛定思痛;加之归途艰难,又饥又渴,怎不悲从中来呢!

此诗选自《小雅》,却与《国风》同样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如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第四章以常棣盛开

象征军容之壮、军威之严,新警奇特。末章“昔我”四句,分别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最有名的诗句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全诗分三章,前三章叠出,以采薇起兴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而戍役军士远别家乡,历久不归,思乡之情,忧心不已!作者写道:山薇啊,你发芽了,出生了,我们总该回家了吧!但转眼又是一年,我们都顾不上家室,这却是为何呢?为了猃狁入侵之故,我们连好好坐上一会儿也来不及,也是为了猃狁之故。我们需要攻战!又到了采薇的时候,薇叶长大了,枝叶柔嫩,这下总该回家了吧!心里的忧伤如此炽烈,为战事奔波,我们戍期未定,谁难替我们带回家信!山薇长得粗壮刚健了,这下该回家了吧!已是阳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没完,还没法闲暇,忧伤的心情好不痛苦,却无人相慰劳!四、五两章是写边关战事繁忙、紧张:那盛开的花是什么?是棠棣之花。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饰之盛:那好大好大的是什么?那是将士的军车,兵车既已驾起,战马高大雄健,战事频繁,军队又要迁徙,岂敢定居?驾着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马,军将们坐在战车上,步兵们蔽依车后,战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弓和鱼皮箭袋时时佩在身边,猃狁的侵战如此强大猖狂,马能不日日加强戒备?这两章写的是猃狁的匈悍而周家军队盛大的军威,纪律严正,卒伍精强。但是戍役的生活也是艰辛而紧张的,这些都是作者用写实的笔法来写的。第六章则笔锋一转,写出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的哀伤心情: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又饥,又渴,可谓十分狼狈而又凄苦。晋人谢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在文学史上影响极大。常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唱、仿效。由于《诗经》素以浑厚、质朴著称,这类如此凄婉动人的作品确属不多。因而它便成了《诗经》抒情作品的一个典范而为历代文学家所称颂。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猃狁的凶悍,周家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戊役,守卫中国,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

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从写作上看,它和诗经的许多作品一样用以薇起兴的手法,加上章法、词法上重沓叠奏,使内容和情趣都得以层层铺出,渐渐深化,也增强了作品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全诗有记叙,有议论,有景物,有抒情,有心理描写,搭配错落有致,又十分妥贴,因此《采薇》一篇确是《诗经》中经典篇章之一。

全诗共六段,前三段结构相似,采用赋、比手法,后三段抒情,多采用兴的手法。

这首诗的主要背景是:西周时期,北方猃狁族侵扰,周宣王命将士出征抗击。多年的战争,艰苦恶劣的环境,使士兵们饥苦不堪,极度厌倦,却又无可奈何。因而唱出了这首诗歌。 诗的开头用重复“采薇采薇”道出了士兵们对漫长的战争的厌恶之情。薇是一种野菜又名野豌豆。士兵们远征在外,却吃不上粮食,只能以野菜充饥,足见其艰苦程度。可是“薇亦作止”,野菜也有其生长过程,挖完之后要经过漫长的等待,这分明是道出了战争的漫长无期。诗的开头看似平淡,却在表面的平淡下,包含着深沉的痛苦,薇的“作”、“柔”、“刚”的生长变化过程,比喻战争的绵长,十分巧妙和贴切。

“曰归曰归”与“采薇采薇”有异曲同工之妙。将领向士兵们一次次许若很快可以回家了,然而“曰归曰归”,过了一年有一年,薇草采了又长,长了又采,他们还是不能回家。

第四、五两段紧接前文,继续用赋的手法,“驾彼四牡,四牡癸癸”。“四牡翼翼,象弹鱼服”。朴实直白的言语,描绘出一幅将士顽强艰苦与敌作战的惨烈景象,读之如身临其境。从中不难看出,这些可爱可敬的将士们,虽然饱受痛苦的煎熬,却表现了拳拳的爱国心。为了国家的安宁,他们虽然思家心切,可还是坚持戌边到底,没有一丝退缩的意念。从古至今,有多少将士长戌边关,忍受着思乡思亲的煎熬,又有多少将士血洒戈壁,为国捐躯。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作为边塞体裁的鼻祖,内容却没有仅仅停留在爱国这一片面情怀的抒发,而是真实热烈地表达了戌边从戎的艰苦与忧愁。

最后一段是全诗最精彩的段落。“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一段承托前五段的感情脉络,顺畅自然地将感情倾泻一尽。尤其是前两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两句被后人评价为《诗经》中最动人的诗句。

首先,这两句用鲜明的对照、反衬手法,集中表现了—出征时,“杨柳依依”;返归时“雨雪霏霏”。—春—冬,—暖—寒,—绿—白,—喜—悲,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其次,这两句选字组词恰到好处,采用叠字“依依”、“霏霏”,不仅音律和协,朗朗上口,而且富有画面动感,读之仿佛身处杨柳荫下,又似立于茫茫雪海,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效果,让人回味无穷,感动不已。堪称千古佳句。王夫之评此二句说:“以乐景衬哀,以哀景称乐,一倍增其哀乐”。可谓中肯的评价。

每读《采薇》,总会被诗句所深受感染。此诗的言语既有《诗经》常有的朴实自然,又有其独特之处,表现在结尾一段如诗如画的文字。这首诗对后来中国千千万万的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它开反衬手法的先河,又运用了叠字手法,可谓内容丰富,蕴味深厚。不愧为《诗经》中的名篇。 采薇》是《诗经》中的名篇, 对这首诗的理解要联系当时的历史环境。周人向往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对战争是厌倦的。北方游牧民族侵犯周朝,士兵为保家卫国而出征。出征前“杨柳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三年后,生还归来之时“雨雪霏霏”,战后萧索破败之景顿时跃然纸上,悲凄之感犹然而生。

这首诗,像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我们可以想象,也许他的妻子正在家等着他。我们可以想象,也许他的恋人正在故乡等着他。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纷纷扬扬的大雪之中有一个人在落寞的独行,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着的动力。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首诗充满着人性的美。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们思维的发达,把人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我们不敢想象,现在的男女会创造出如此动人心魄的图画。婚姻如同时尚,几天过后就觉得不新鲜了。流行歌曲唱几天,换新的是很正常的。新的式样不新的,那么换上更新的吧。如果是这样还倒罢了,以心换心,没什么不对。夫妻忠诚,恋人坦荡。合则留,不合则去,本来是一种理想状态。可怕的是一旦人的感情沾染上铜臭。那么所爱的已经不再是人,而是人背后的社会关系、社会利益、金钱、地位等等。为了金钱和享受,有人几乎会献出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讲“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的时代已经终结。

《采薇》诗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运用对比的方式,将时序之“今——昔”,物候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四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以乐景写哀情”,“一倍增其哀乐”。

同一个“我”,但已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已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篇三:《采薇》赏析

《采薇》赏析

【译文】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刚才长出来。

说回家啊说回家,

一年又快过去了。

没有妻室没有家,

都是因为玁狁故。

没有空闲安定下,

都是因为玁狁故。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初生正柔嫩。

说回家啊说回家,

心里忧愁又烦闷。

心中忧愁像火烧,

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驻防无定处,

没法托人捎家书。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已经长老了。

说回家啊说回家,

十月已是小阳春。

战事频仍没止息,

没有空闲歇下来。

心中忧愁积成病,

回家只怕难上难。

光彩艳丽什么花?

棠棣开花真烂漫。

又高又大什么车?

将帅乘坐的战车。

兵车早已驾好了,

四匹雄马真强壮。

哪敢安然定居下,

一月之内仗不停。

驾驭拉车四雄马,

四匹雄马高又大。

乘坐这车是将帅,

兵士用它作屏障。

四匹雄马排整齐,

鱼皮箭袋象牙弭。

怎不天天严防范,

玁狁犹猖狂情势急。

当初离家出征时,

杨柳低垂枝依依。

如今战罢回家来,

雨雪纷纷漫天下。

行路艰难走得慢,

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心中多伤悲,

没人知道我悲哀。

[赏析]

《采薇》是一首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

第一部分的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表达戍卒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这三章的第一句都是“采薇采薇”,以此来引起下文。诗歌的一开始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凄凉的戍边生活画面,我们仿佛看到戍卒一边在荒野漫坡上采集野菜,一边思念着久别的家乡,屈指计算着返家的日期??第一章开头两句写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是写春天,薇菜刚刚绽出嫩绿的芽尖;第二章写道:“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这是写夏天,薇菜的叶片肥嫩;第三章则是:“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这是写秋天,薇菜的叶茎将老而粗硬。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时光无情地流逝了;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一年将尽,何时才能归家呢?其实在诗里,诗人原是把天地四时的瞬息变化,自然生物的生死消长,都看作是生命的见证,人生的比照。因此,兴是自然予人的最朴素也最直接的感悟,其中有着体认生命的深刻之义。于是,在“采薇”这样一个凝固在戍卒记忆里的姿势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四季的轮回,光阴的流逝,我们还看到思念的成长,看到生命走向苍老的痕迹。

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豪迈和悲凉的交织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愫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玁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而这两章的色调如此的华美,那密密层层的棠棣之花,雄俊高大的战马,威风凛凛的将军,华贵的弓箭,齐整的战车,这里洋溢着一种报效国家,不惜血酒疆场的豪放情怀。而在残酷战争之中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的悲哀,以及对遥远的故乡的浓得化不开的思念,这些阴暗的色调就在这里被冲淡了。因为当自己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时候,正因为身后有如此承载着自己的温暖思念的美丽的家园。

从手法上说,这首诗的特点还在于选择了一个最佳角度,即“在路上”,这是一条世界上最远最长的路,它如此之长,长得足以承载一场战争,长得足以装满一个人年年岁岁的思念,长得足以盛满一个人生命中的苦乐悲欣。

精彩之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今译]往日离家出征,杨柳轻柔,随风而舞。如今返回故乡,纷纷雪花,漫天飘飞。 这四句,是诗中情景交融的名句。“依依”,“霏霏”这两组叠词,不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态、大雪的飞舞飘扬描绘得十分肯体、生动,而且非常形象地揭示了这一征人的内心世界。“杨柳依依”表现他春天出征时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的心情。“雨雪霏霏”使我们联想到他在征程中经受的许多磨难,并衬托出他在返家时满怀哀伤悲愤心情。清人王夫之说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这几句诗句里有着悲欣交集的故事,也仿佛是个人生命的寓言。是谁曾经在那个春光烂漫的春天里,在杨柳依依中送别我?而当我在大雪飘飞的时候经历九死一生返回的时候,还有谁在等我?是《木兰辞》里亲人欢迎的盛况,还是《十五从军征》里荒草萋萋的情景?别离时的春光,回归时的大雪,季节在变换,时光在流逝,我们离去,我们归来,而我们在来来去去里,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呢?没有答案,只有漫天的飞雪中一个被沉重的相思和焦虑烧灼的又饥又渴的征人孤独的身影,步履蹒跚地,战战兢兢地走向他不知道的未来。

这一首诗与《诗经》中的其它篇章如《东山》《无衣》对读,可以读出更完整的故事,更真切的生命感受。如果我们可以想象,这个戍卒,是那位吟出“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士兵,也是那唱着昂扬的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予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行”的士兵,同时还是那位在蒙蒙的细雨里唱着归乡的“我徂东山,滔滔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的士兵。那么,《采薇》的故事就更丰富了,事实上,这一首诗里的确有着太丰富的色彩,太深沉的情怀。相思之情与报国之志,豪放与苍凉如此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奏响的是真实的生命乐章。

篇四:《采薇》赏析

《诗?小雅?采薇》【原作】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严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盐,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严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刚才长出来。说回家啊说回家,一年又快过去了。 没有妻室没有家, 都是因为玁狁故。没有空闲安定下,都是因为玁狁故。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初生正柔嫩。说回家啊说回家,心里忧愁又烦闷。 心中忧愁像火烧, 饥渴交加真难熬。我的驻防无定处,没法托人捎家书。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已经长老了。说回家啊说回家, 十月已是小阳春。 战事频仍没止息, 没有空闲歇下来。心中忧愁积成病, 回家只怕难上难。 光彩艳丽什么花?棠棣开花真烂漫。又高又大什么车? 将帅乘坐的战车。兵车早已驾好了, 四匹雄马真强壮。 哪敢安然定居下, 一月之内仗不停。 驾驭拉车四雄马,四匹雄马高又大。 乘坐这车是将帅, 兵士用它作屏障。四匹雄马排整齐, 鱼皮箭袋象牙弭。 怎不天天严防范, 玁狁犹猖狂情势急。当初离家出征时, 杨柳低垂枝依依。 如今战罢回家来, 雨雪纷纷漫天下。行路艰难走得慢, 饥渴交加真难熬。我的心中多伤悲,没人知道我悲哀。

【赏析】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首戍边之歌。全诗分为六章,每章八句,比较完整地展现了征人由久戍思归到归时痛定思痛的感情历程。

从结构上看,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三章,主要表现思归之情;第二部分包括第四、五章,主要写将帅车马服饰之盛和戍卒的辛劳;第三部分即最后一章,写归途的情景。全诗以“采薇”开篇,以“行道迟迟,载渴载饥”结束,首尾照应,突出地表现了戍卒所遭受的身心痛苦,笔端始终萦绕着浓重的悲怨情调。

第一部分的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表达戍卒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这三章的第一句都是“采薇采薇”,以此来引起下文。“采薇”即采集野生的薇菜,粮草不续,士兵只好以它充饥。诗歌的一开始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凄凉的戍边生活画面:面带饥色的戍卒一边在荒野漫坡上采集野菜,一边思念着久别的家乡,屈指计算着返家的日期。这三章虽然采用重复的形式来表达同一种情绪,但是作者在字句上略加变化,从而表现出感情的进展。例如,第一章开头两句写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是写春天,薇菜刚刚绽出嫩绿的芽尖;第二章写道:“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这是写夏天,薇菜的叶片肥嫩;第三章则是:“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这是写秋天,薇菜的叶茎将老而粗硬。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时光无情地流逝了;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一年将尽,何时才能归家呢?──这些意蕴都是通过薇菜的变化表达出来的。

再者,在每章的后六句具体描写思归之情时, 表达形式也有所变化。比如,第一章作者仅仅说,到了年底,还回不了家;并抱怨:“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是狁害得他有家难归。而第二章则说:“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他因思乡而心头烦闷,好像火烧一样,而且感到饥渴难忍,还想到:“我的驻地没有一定,连捎个

家信也不可能”。第三章,眼见已到十月小阳春了,回家还是没有指望,戍卒不禁发出痛苦的呻吟:“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心情极其痛苦,谁能宽解呢?──显然,随着戍边时间的延长,乡情也日益深重。作者就是采用这种反复吟诵,渐次深入的方式,让读者一步步走到戍卒的心灵深处,体会着他们与日俱增的思乡之苦。

第二部分具体描写戍边生活。从字面上看,这一部分没有写思归情愫,但那一股苦涩的情味始终萦绕在诗人的歌声中。

在这一部分的歌唱中还透露出对苦乐不均的怨恨情绪。尽管在这里作者只是描写了将帅车骑的威武、服饰的华美,但语气间已带讥讽之意。如第四章开头四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翻译成现代语言,便是:“什么花开得繁华?那都是棠棣的花;什么车高高大大?还不是贵人的车”,嘲讽之意是很明显的。这些描写与戍卒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更激起他们怀乡思归的情感。

第三部分是全诗中抒情意味最浓的章节。在一个雨雪纷飞的日子,戍卒终于踏上了归途。这本来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然而我们在这里看不到一丝欢愉,只感到一片悲凉。长久的戍边生活在戍卒心中留下了难以弥合的精神创伤,他是怀着一颗破碎的心走向故乡的。他忧伤地想起:“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当年我离开家乡的时候,正是春天,柳丝低拂;而今天呢,“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今天我重返故乡,却是雨雪迷濛的冬天了。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这是写戍卒归途上的情形。

《采薇》是一首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这四句,是诗中情景交融的名句。“依依”,“霏霏”这两组叠词,不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态、大雪的飞舞飘扬描绘得十分肯体、生动,而且非常形象地揭示了这一征人的内心世界。“杨柳依依”表现他春天出征时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的心情。“雨雪霏霏”使我们联想到他在征程中经受的许多磨难,并衬托出他在返家时满怀哀伤悲愤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