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双击评论加关注语录 正文

双击评论加关注语录

时间:2024-11-16 11:28:48

1、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2、你没有失去什么,你从来就是一无所有,不是吗?

3、夜深忽梦少年事,唯梦闲人不梦君。

4、你读过的书,就如同你从小到大吃过的饭,看不见但是早已经融化到你的骨肉里,我们不能否认曾经吃过的饭都是浪费。

5、我可以一个人,坐地铁一直到终点。也可以,一个人看电影到凌晨六点,你以为我过的孤独,我只是想过的舒服。

6、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童话,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青春。

7、与其讨好别人,不如武装自己;与其逃避现实,不如笑对人生;与其听风听雨,不如昂首出击;与其看人故事,不如出彩自己。

8、人往往在闲得发慌的时候最矫情最脆弱,在深渊挣扎的时候最清醒最坚强。

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10、上了年纪就没有暗恋了,就算是关心谁,如果对方冷漠,便会立刻收心。

11、别动不动就说把一切交给时间,时间才懒得收拾你的烂摊子。

12、习惯性无谓挣扎,持续性安于现状。

13、收起你的懦弱,摆出你的霸气,在你跌倒的时候,没人扶你,多的是看你笑话的人。

14、总是这样,什么都没做就成了坏人。

15、年纪大了,自尊心也跟着一起长大,有眼泪也不能轻易流,就得让它倒回去,于是啊,心里慢慢有了一片海洋。

16、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和坏,也没有莫名其妙的成与败,有的只是我们每个人对当下的把握和努力。

17、所有的刻骨铭心都会变成今日的云淡风轻;所有的光辉灿烂都会变成今日的铅华尽洗;所有的生命,都无法抗拒今日的颜容枯萎,一切的一切,到来后,也都终究只是一场空幻。

18、请努力让自己更出色,从能力,到容貌。

19、希望戾气都悄悄溜走余下的皆是温柔。

20、在人生的经年,在历经沧桑,明目迟钝后才看到,暮年的风景也绚烂夺目,一个人可以没有美丽,可以没有语言,但不可以没有思想,不可以没有抱负,所以很庆幸自己会明悟,找到属于自己正确位置。

21、与其羡慕他人智慧,不如自己勤奋补拙;与其羡慕他人优秀,不如自己奋斗不止;与其羡慕他人坚强,不如自己百炼成钢;与其羡慕他人成功,不如自己厚积薄发。

22、我吃我的红烧肉,你喝你的'孟婆汤,对于那些讨厌的人,请保持你死我活的距离。

23、你在我身边也好,在天边也罢,想到世界的角落还有一个你,就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温柔安定了。

24、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都深藏着一个人,那个曾经情到深处,却终究没得到的人。

25、对你冷淡的人也会在别人那里如你一般委屈,风水轮流转从来就没有人能一直赢到底。

26、你活得不快乐的原因是:既无法忍受目前的状态,又没能力改变这一切,可以像只猪一样懒,却无法像只猪一样懒得心安理得。

27、别把自己的事情掏心掏肺地都告诉别人,有些人在你面前对你心连心,但背后却是在对你动脑筋。

28、如果你觉得大海是最干净透彻的,那是你没见过我的眼睛,因为我的眼里只有你。

29、费劲心思想和你聊天的样子我自己都烦。

30、在轮回的渡口,你我皆是过客。

30、到底没有谁辜负了谁,只有谁忘了谁,谁把谁忽略成了路人甲。

31、渐渐的知道了,很多东西可遇而不可求,不属于自己的,何必拼了命去在乎。

32、也许该让自己把持着足够多的自知与自省,清醒地知道何时该穿豹纹高跟,何时该穿棉布拖鞋。何时该耀眼,何时该淡然。何时该犀利,何时该温婉。

33、不开心时,做个深呼吸,不过是糟糕的一天而已,又不是糟糕一辈子。

34、我一直觉得一个人没什么,重新见到你,才觉得还是两个人的时光更好。

35、你会不断的遇见一些人,也会不停的和一些人说再见,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再回陌生,从臭味相投到分道扬镳,从相见恨晚到不如不见。

36、你是我猜不到的不知所措,我是你想不到的无关痛痒。

37、你说无论我变成什么样子,你都不会离开我,于是我摘下了面具,看到了落荒而逃的你。

38、失去了缘分的人,即使在同一个城市里,也不太容易碰到。

39、一个懒惰的少年,将来就是一褴褛的老人。

40、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和你白头到老。有的人,是拿来成长的;有的人,是拿来一起生活的;有的人,是拿来一辈子怀念的。

41、自你离开以后,我以为时间会帮我忘记你,可不曾想却让我对你的思念变本加厉。

42、做个过客挺好的,置身事外看得清。

43、清醒时做事,糊涂时读书,大怒时睡觉,独处时思考。

44、等与不等,我都等了,在与不在乎,我都已经在乎了,剩下的,靠命运吧。

45、没有尊重,爱会走掉。没有在乎,爱会无聊。没有诚实,爱会不爽。没有信任,爱会不牢。

46、你只有竭尽全力之后,才有资格说你运气不好。

47、感情里哪有什么不合适无非就是腻了倦了权衡利弊之后懒得爱了,就是想遇见比你更好的人。

48、你要是想我了,你就回来。我明天有空,后天有空。只要你想我了,我每天都有空。

49、当你越讨厌一个人时,他就会无时无刻不出现在你的面前;而当你想念一个人时,翻遍地球都找不到他。

50、眼泪,是为了洗净眼睛,让我们看清事实。

51、人们说,直到失去了你才会知道拥有过什么。事实上,你一直知道你拥有什么,只是你以为你永远不会失去它。

52、现在晚安之后不知道是真睡了,还是只想结束话语。

53、时间会告诉你,为什么有些人能等,有些人不值得等。

54、学会一个人生活,不论身边是否有人疼爱。做好自己该做的,有爱或无爱,都安然对待。

55、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

56、人,最好的心态是平静;最好的状态是简单;最好的感觉是自由;最好的心情是童心。

57、放弃有十五画,而坚持有十六画,所以,坚持只比放弃多一点。

58、我会变成更好的自己,因为你,但不是为了你。

59、我一点都不遗憾没有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你,因为遇见你之后最好的时光才开始。

60、如果余生是你,我希望余生尽快开始。

苏轼《定风波》教案设计1

一、复习、交流、检查

1、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名背诵)

2、交流“联想与想象”短文。(自由交流)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李白有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正是政治生涯中的挫折与打击,正是不幸的人生阅历与体验,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在出世入世之间,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指引下,他用如花妙笔,为我们书写了不少励志警醒的名句名篇,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无路可走时的座右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被贬黄州时的另外一首词《定风波》。

三、放录音,交流初读印象

1、请翻译前面的“小序”,了解这首词的写作缘由。

2、请学生交流预习阅读本词的“初步感受”,或者提出疑问。

四、自由朗读词作,并结合注释了解词意、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写冒雨徐行的心境;下阕写雨后天晴的景色和感受。

五、鉴赏分析,探究交流

1、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能够体现出作者对途中突然遇雨这件事怎样的态度?

【明确】面对突然的变故,毫不在意、坦然处之的潇洒、平静、旷达、超脱。

2、词的上阕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态度?

【明确】“莫听”“何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词的下阕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仅仅是对雨过天晴之后自然现象的一种概括吗?请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谈谈你对这句词的理解,它包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不是。这是一句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句,意为风雨之声,与上阕的“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将他置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不管是风吹雨打,不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了虚无。这反映了苏轼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旷达胸襟,也反映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4、学生自由讨论:你自己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这首词对你有何启迪?

【明确】从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去谈。写作方法方面——由生活小事阐发人生哲理。

学生练习 江城子·密州出猎【答案】

1、江城子 密州出猎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词作 描写 太守率众会猎的壮阔宏大场面 形象的动作描写 挽弓劲射的英雄

抗击外敌、保家卫国 狂 豪放派

3、婉约派 诗人对亡妻深沉的思念 细节描写 对昔日那种和睦融洽、幸福美满的夫妻生活的追忆和向往 此时无声胜有声 移情入景 凄清哀伤

4、提示:

(1)思想感情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上阕描绘了太守会猎时千骑奔驰如潮、倾城围观如堵的壮阔场面,再现诗人“聊发少年狂”的情景。下阕写诗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他由打猎激发出来的卫国杀敌的爱国热忱。情感基调激昂狂放。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是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悼亡词,表现了诗人对亡妻深势的怀念之情。感情深挚细腻,哀婉缠绵。

(2)表现手法及意境营造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主要通过描绘阔大壮观的场面、刻画具体的人物形象、借助典故以及直抒胸臆等手法,营造出“狂放豪迈”的意境。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主要通过直接抒情、融情入景、摹写生活细节、白描等手法,渲染出一种“凄清哀伤”的意境。

(3)语言风格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语言豪迈狂放、洒脱不羁,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又以凝练厚重的典故,使词作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语言平淡朴实,处处如诉家常,字字吐自肺腑,自然而又极为觉悟,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完成《优化探究》相关练习。

苏轼《定风波》教案设计2

【教学目的】

1、感受词人的形象,知人论世,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及思想。

2、背诵本词积累名句。

3、学习词人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举例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播放邓丽君的歌曲《但愿人长久》,营造教学氛围。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听的这首歌是哪位诗人写的词吗?

对了,就是苏轼。苏轼,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宋朝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有着怎样的伟大胸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定风波》去寻找答案吧。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板书: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

苏轼生活在宋神宗时期,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变法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弊端反对变法;变法失败,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可取之处支持变法,受到了双方的排挤和打击,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

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李定等人诬告将他以“谤讪新政”“毁谤君相”之罪弹劾入狱,被囚于乌台,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结果20多人受到牵连,坐牢103天,苏轼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期间未卜生死,一日数惊。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其子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由于父子不能见面,所以早在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早做准备。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朋友代劳,却忘记告诉朋友暗中约定之事。偏巧那个朋友那天送饭时,给苏轼送去了一条熏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还曾写下绝笔诗。

最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元丰五年三月七日,他由几个朋友陪同去沙湖相田看地。沙湖在黄州城东三十里,时值春天,阴晴不定,出门时,风和日丽,于是让带着雨具的家僮先行。却不料途中转阴,进而风雨袭来。大家淋得狼狈,而东坡浑然不觉,从容不迫地一边吟啸一边慢步前行。不久雨散云收,斜阳复出。此次沙湖之行就催生了这首《定风波》。

三、赏析小序

(板书:鉴赏诗歌三步曲:读(文)、析(情)、探(法))

我们先来读一读小序,看看作者在小序里交代了哪些信息?

交代了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天气(雨、晴)、人物(拿着雨具的仆人、苏轼及同行者)、事件(途中遇雨)、写作缘由(因为途中遇雨引发感慨而写)。

此词是“因事感怀”,特点:作者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

(板书:苏轼遇雨)

四、朗读(诵读要求)

1、读准字音如:同行xíng吟啸xiào一蓑suō烟雨

2、读出情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3、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五、师生合作探究解读文本

1、请同学们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词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

上阕:写途中遇雨的情景。

下阕: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

2、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闲适、轻松、自如

3、赏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1)雨是什么样的雨?何以见得?

大,能听见穿林打叶的声音;同行皆狼狈可见应是疾风骤雨。

(2)作者在疾风骤雨中“吟啸徐行”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

泰然从容,视风雨为无物

(板书:泰然从容)

4、赏析“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竹杖芒鞋真的轻胜马?为什么作者觉得它轻胜马?

不是。心态好:乐观旷达

(2)“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什么意思?

披着一袭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3)“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

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4)这的风雨单指自然界的风雨吗?

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作者仕途中的坎坷和生活中遇到的磨难和困难,即人生风雨,喻人生中挫折和磨难困境。

(5)“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自己平生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都是无所畏惧的,表现了词人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和无惧苦难,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以及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坦然接受和面对人生中的“风雨”的人生态度。

(板书:乐观旷达)

5、赏析“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刚刚还急风骤雨,现在却斜照相迎给我们什么人生启示呢?

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人生中也是晴雨不定。

虽然变幻无常,但阴雨之后必有阳光(阳光总在风雨后)。

6、赏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晴”和“雨”分别喻指什么?

“晴”喻人生顺境,“雨”喻人生逆境。

(2)作者为什么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想表达什么?

无论是顺境逆境都一样坦然面对,从容接受。

(板书:坦然接受和面对人生中的挫折、磨难、逆境)

(3)“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

没有,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

(4)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归”。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就是:作者不怕任何风雨,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

变,一心渴望退隐,归去。

回首。“也无风雨也无情。”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小结: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都会成为过去。

六、拓展

1、大家再考虑:东坡为何不躲雨?

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庙堂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2、下阙中的“归去”,让我们想到谁?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远离尘世。

“归去”是用陶渊明的归隐之意。表现了诗人旷达心态和归隐意向。

陶渊明的退隐躬耕,是词人所仰慕的,据统计,苏轼现存词作中,“归”字出现了一百余次,但终其一生,苏轼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退隐。他一生宦海沉浮,刚直如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支撑他的是什么力量?

儒家入世思想和为民请命的道义担当。

(背景)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

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风,而道家讲的是无为,所以他又像庄子一样,要逃离这个社会。

(板书: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3、从这首词中你得出最大的感悟是什么?你以后准备怎样对待你的人生?

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

小沈阳说:“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是啊,生命因脆弱而宝贵,既然上苍在又一个早晨让我们又一次睁开了眼睛,那么我们就应该像苏轼一样用一种乐观旷达的心态去坦然接受和面对睁开眼后看到的一切,无论是晴天,还是风雨天。

七、小结

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抒发感情的?——比喻、一语双关、以小见大

一语双关,将自然风雨和人生风雨相类比。

以小见大,以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板书:比喻、一语双关、以小见大)

《定风波》以道中遇雨,隐喻仕途风雨,并进而借雨后“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景象,寄托隐逸江湖后就无挂累于风雨阴晴的超然心境。体现词人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险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解等复杂而深微的情怀。表现了一种醉醒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

苏轼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风雨无阻。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道路难免坎坷曲折。汪国真有诗曰:“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环境可以影响心境,心境也同样也可以影响环境。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做到洒脱,且行且歌。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八、作业:

1、背诵本词

2、请以《东坡先生,我想对您说……》或《从苏词看人生》或“我看磨难”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九、板书设计

定风波苏轼

事:苏轼遇雨

怀:遇事要泰然从容、乐观、旷达

坦然接受和面对人生中的挫折、磨难、逆境

表现手法:比喻、一语双关、以小见大

苏轼《定风波》教案设计3

学习目标:

1、学习“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学习赏析、评价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3、理解作者旷达的情怀

4、背诵整首诗

学习重点:

体会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学法指导:

从鉴赏诗歌人物形象角度鉴赏诗词

知识链接:

1、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了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2、背景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即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他准备在沙湖买田终老。这首词是去沙湖看田归途遇雨后所做。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诵读感知

1、诵读注意事项

2、听录音学习诵读

3、学生自由诵读,了解作品内容

注意:狼狈 已而 料峭 萧瑟

3、小序交代了哪些信息

三、(合作探究)鉴赏评价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学生深入阅读,更充分感知作品。各抒己见,说说你喜欢哪句话及理由。

2、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探究诗人的人生态度、内心世界,体会诗人的形象。学生发表各自见解(见PPT)

(1)从上片哪几个词可以看出作者对偶遇大雨的什么态度?

(2)“一蓑烟雨任平生”中“蓑衣”与“烟雨”何所指?

哪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3)“也无风雨也无晴”与“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否矛盾?怎样理解“也无风雨也无情”这句话?这时的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4)有人认为此词是“旷达人语”有人认为是“归隐人语”,你对此怎么看?“归去”是归向何方?

3、背诵整首诗词

四、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知人论世”鉴赏诗歌的方法,了解作者以小见大、平中见奇,通过对眼前风雨等闲视之的描写,抒发从容面对人世沉浮的胸襟气度。

学习伟人,以伟人为榜样,读书学习,培养爱好和特长……愿我们的内心都能拥有一件应对人生的法宝……

五、作业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场暴风雨突然袭来,有的人从包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雨伞,顶着风雨前行;有的人不惧风雨,匆匆赶路;有的人站在屋檐下等着风雨停歇;有的人虽没带伞,却依然在风雨中漫步。

面对这一生活场景,你更认同哪一种处事态度?请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板书:

穿林打叶 (眼前风雨)

一蓑烟雨 (人生中风雨)

也无风雨也无晴(心灵净空)

苏轼《定风波》教案设计4

教学目标:

1、多次诵读,把握词人的情感态度。

2、解析探讨,欣赏词的写作特色。

3、结合资料,体会豪放派的特征。

教学方法:

1、通过诵读感悟法、默读咀嚼法,品味本词“言”之味,“意”之美。

2、通过自主鉴赏、合作交流,探究豪放词派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

鉴赏关键字词所包含的情感态度,探究豪放派词作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介绍苏轼。

二、读定基调,感知大意

1、小序

请学生朗读这首词的小序部分,归纳小序交代的信息。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感情基调

根据本词写作背景,联系苏轼在这段时间里的其它作品,奠定感情基调。

请学生一读定基调。

3、感知大意

请学生归纳词的上阙和下阙各侧重写的内容。

疏通文意,明确:上阙写途中遇雨的情景,下阙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

三、读明态度、赏析内容

1、请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讨论词中有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态度。

明确:“莫听、何妨、轻、任、迎、也无”等词所体现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2、探究本词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明确:“一蓑烟雨任平生”等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3、提问本词给学生的启发。

4、归纳苏轼词的写作特色。

明确:以小见大。

请学生二读明态度。

四、读懂豪放,理解风格

1、请学生阅读辛弃疾的作品,进一步体会豪放词派的特点。

太常引辛弃疾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嫦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斫:zhuó,砍。婆娑:pósuō枝叶茂盛的样子。

明确:从内容、情感、写景等入手,鉴赏本词。

2、结合苏轼和辛弃疾的作品,总结豪放派的诗歌的特点。

明确:课本57页:豪放词题材较广泛,抒怀言志,关注社会现实,涉及人生重大主题。格调相对高昂,较多慷慨悲壮之音,颇具阳刚之美。

请学生三读懂豪放。

五、结束语

以苏轼作品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做结束语,请学生在朗读中结束。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教案设计5

学习目的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2、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重点

词所抒发的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听听这些词句是谁写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对,是苏轼的名句。苏轼,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宋朝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今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他词中阔达渺远的意境和豁达的胸襟。

二、了解作者,知晓背景(点击投影)

《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愤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东坡志林》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而这首《定风波》的小序则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事实上,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但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是使苏轼得了一场病的。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抒胸襟,借“道中遇雨”一事,来抒写作者当时“余独不觉”的心境。这“余独不觉”不就是“泰然处之”吗?

三、朗读感知

1、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同行(xíng)吟(yín)啸(xiào)一蓑(suō)

2、教师范读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齐读

4、尝试背诵

四、结合“文意”和“灵犀一点”理解诗意

1、上片写雨中的情景和心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两句明写诗人道中遇雨时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镇定态度,暗示他在政坛风雨中遭贬后仍泰然处之的心态。“莫听”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见俏皮的挑战色彩。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两句似乎是说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雨中走得很轻松,胜过骑马,风雨有什么可怕的呢?实际上是以“竹杖芒鞋”喻指闲散江湖,以“马”喻指奔波官场,通过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远离宦海险恶反觉一身轻松。穿着草鞋走泥泞之路是不可能轻松的,故而它的实质用意只能是“无官一身轻”。“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不是写眼前景,而是想心中事,因为“雨具先去”,当时并无蓑衣,而“烟雨”则是江湖上烟波浩渺、斜风细雨的景象,故而这一句是表达了苏轼想退隐江湖、自在地度过一生的心愿。“任”字含放任自由之意。

2、下片写雨后的情景和心境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三句写雨过天晴、寒风吹拂、斜阳晚照的眼前景象,但也隐隐地透露出作者在这几年的劫后余生中,余悸尚未完全消尽、政治风雨令人更加清醒、晚境或尚有望等既达观又复杂的心情。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句表面上似乎是说,回到住处,再看路经之地,既不是风雨交加,也不是朗朗晴空;实际上,“萧瑟处”隐喻宦途风雨,“归去”是用陶渊明的“归隐”之意,而“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说,有了归隐之心也就无所谓什么宦海的风雨或晴天了。显然,这里的主要心态是旷达,主要意向是隐逸。

全词上片写雨中,下片写雨后;上片落笔镇定心态,意归闲散江湖,下片落笔欣慰心态,意归飘然世外。写眼前景,想心中事,景物层次、意绪走向都十分清晰。

3、内容述评

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被贬谪黄州时的基本心境:一是泰然自若、旷达处之;二是意存归隐、宽慰自解。

“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就是身处危难之中仍泰然自若的鲜明写照。他曾在给李之仪的书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遭迫害,受贬谪,被人推搡谩骂,无人识其是官,竟觉得这是可喜之事;由此种奇异心态可以体味到,苏轼当时的心胸旷达到何种程度。

意存归隐是这首词的主要情感倾向。上片情怀,指向“一蓑烟雨任平生”,下片情怀,收在陶渊明的“归去”,上下一致,心意之所归都是隐逸江湖。上片说“竹杖芒鞋轻胜马”,下片说“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意理相承,都表现出对官场险恶的厌弃,这无疑是作者意欲归隐的动因。而过片中的“醒”字,则隐含着诗人历经政治磨难而终于醒悟的意味。其《临江仙》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一名句,就产生在这首《定风波》之前不久,可见在被贬黄州这段时期内,归隐的意向确实在苏轼的思想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五、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讨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加点的词语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精神?(点击投影)

明确:这几句话描写了一个穿着草鞋,拄着竹杖,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唱时而又长啸的潇洒旷达的抒情主体形象,“莫听”、“何妨”、“谁怕”是关键词,写出了词人在“同行皆狼狈”,其“独不觉”,欣然前行的独立人格精神。

2、思考:“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怎样的品质?(点击投影)

明确:自己平生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都是无所畏惧的,表现了词人无惧苦难、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

六、再次朗读,读出豁达情感

七、课后题,三选一

1、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还有权利和资格说我不重要吗?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是的。我很重要。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毕淑敏

2、人这一生中,最不能忘记的是在你困难时拉你一把的人;最不能结交的是在你失败时藐视你的人;最不能相信的是在你成功时吹捧你的人;最不能抛弃的是和你同创业共患难的人;最不能爱的是不看重你人格的人。

3、不是无情,亦非薄幸,只是我们一生中会遇上很多人,真正能停留驻足的又有几个?生命是终将荒芜的渡口,连我们自己都是过客。

4、人生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种福。

5、人生有千百种滋味,品尝到最后,都只留下了一种滋味,就是无奈。生命中的一切花朵都会凋谢,一切凋谢都不可挽回,对此我们只好接受。我们不得不把人生的一切缺憾随同人生一起接受下来,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心中就会产生一种坦然。当我们坦然于无奈,无奈就成了一种境界。—— 周国平

6、 不停的前行,不停的遗忘,不停的寻找。旅行即是换个心情,看风景,感受人生!

7、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高贵的一群。

8、你也许不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当你面对金钱、权利和人生是非的选择时,会让你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9、你总是喜欢把事情拖到第二天,你不能总是这么拖了,有一天,你会有很多事情要做,你的余生都不够你用。

10、所谓成长,就是逼着你一个人,踉踉跄跄地受伤,跌跌撞撞地坚强。

11、渐渐发现,不需妄自菲薄,不要汲汲戚戚,不倾倒,不卑微,不依赖,不嫉妒,只需这样,就会遇到命定的那个人,即使没有遇到,也对得起自己,至少我在认真地生活。

12、这世界只要还有心在,就有来寻找它的.人。当我们离别时,不牵挂别的,只是牵挂三五颗好的心。当我含着微笑离去,那不是因为我赚取了金银或什么权柄,而仅仅是,我曾经和那些可爱的人,交换过可爱的心。—— 李汉荣《心悦》

13、担心失去一个你在乎的人,情有可原,但是,担心失去一个不在乎你的人,没有必要。

14、很多人因为寂寞而错爱了一人,更多人因为错爱一人而寂寞一生。

15、最深的孤独,是你明知道自己的渴望,却得对它装聋作哑。

16、人生最珍贵的六种财富:一是洋溢在容颜上的自信,二是融化在血液里的骨气,三是打造进灵魂中的信念, 四是蕴藏在心底里的梦想,五是丰盈在大脑中的知识,六是父母给咱自己的身体。

17、男人和女人之间,没有喜欢和好感、没有欣赏和投契、没有无数长夜里推心置腹的谈话,根本做不成好朋友。只做朋友,不做情人,理由太多,就像人间烟花,满目缤纷,这一生,我们拥有许多美丽的相逢,我们爱的,不只一个人,一起终老的,却只能够使缘分最深的那个人;其他的,惟有黯然退下。——张小娴

18、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只要把心情变一变,世界就完全不一样了。

19、人生的道路,到底是平坦的少,崎岖的多。在平坦的路上,携手同行的时候,周围有温暖的春风,头上有明净的秋月。两颗心充分地享乐着宁静柔畅的“琴瑟和鸣”的音乐。在坎坷的路上,扶掖而行的时候,要坚忍地咽下各自的冤抑和痛苦,在荆棘遍地的路上,互慰互勉,相濡以沫。——冰心

20、其实我一直关注你,用一切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方式。——妮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