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血战钢锯岭》经典台词
1.I was dreaming about being a doctor,but…
I did't get much school.
我曾经梦想成为一个医生,不过······
我没怎么上过学。
2.I can't stay here while all of them go fight for me.
当所有人都在为我战斗的时候我不能留在这。
3.Do you figure the war is going to fit in with your ideas?
While everydody eles is taking life,I'm gonna be saving it.
That's gonna be my way to serve.
你以为战争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
别人都在杀人,我在救人。
这才是我为国参军的目的。
4.You know quite a bit killing does occur in war.
Private Doss does not believe in viollence.
你知道战场上杀人是再正常不过的。
二等兵道斯不崇尚武力。
5.I don't think this is a question of religion.
I think this is cowardice.
我不认为这是什么信仰为题。
你就个懦夫。
6.I don't know how I'm gonna live with myself if Idon't stay true with what I believe.
如果我不坚持自己的信仰,我不知道该如何活下去。
7.With the world so set on tearing itself apart
it doesn't seem like such a bad thing to me to want to put a little bit of it back together.
当整个世界分崩离析
我只想一点一点把他拼凑回来,这总归不是什么坏事。
8.他们为我而战,我不可以坐视不理
9.如果我不坚守信念,我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我自己
10.上帝说,要拒绝杀戮
11.当世界上你所珍惜的一切正在饱受摧残,你该怎么做?
12.我会为了我战友付出我的生命
13.靠牺牲是赢不了战争的
14.你知道的,在战争中,杀戮是很普遍的
15.主啊,求求你,帮我多救一个
16.道斯不相信暴力,别期望他会在战场上救你一命
17.这个世界四分五裂……想为重新凝聚世界出一份力,我觉得这不是件坏事
18.我梦想成为一个医生,不过没有受过很多的教育
19.其他人上阵杀敌,而我就解救生命
20.我爱上你,因为你与众不同
21.不发觉这战争正符合你的理念吗?
22.不发觉这是个宗教的考虑,你根本就是个懦夫
23.你是个拒服兵役者,却跑来参军
拓展阅读
剧情简介
在1942年的太平洋战场,主人公军医戴斯蒙德·道斯不愿意在前线举枪射杀任何一个人,他成为一名军医,因自己的和平理想遭受着其他战士们的排挤。尽管如此,医戴斯蒙德·道斯在冲绳战役中曾救下75名战士,这让他成为一个传奇。在一次彻夜战中,医戴斯蒙德·道斯因一枚手榴弹炸伤,在拯救伤员时也被一名狙击手击中。
角色介绍
戴斯蒙德·道斯
演员 安德鲁·加菲尔德
虔诚的基督徒、军医,体格瘦弱,性格内敛的男孩。他坚决拒绝在战场上拿起武器,却因此在军营遭到中遭到众人的排挤,但最终他说服了军队让他可以不携带武器,并被招入美军第77步兵师医疗部。在冲绳战役中,戴斯蒙德不断冒险把伤员从战场上拖回进行治疗,最后拯救了75条人命。
霍威尔中士
演员 文斯·沃恩
戴斯蒙德在军队的上司之一,在军队中负责新兵的训练。认为拒绝持枪的戴斯蒙德是懦夫,刚开始总是欺负戴斯蒙德,试图拿军事法庭的规定逼迫戴斯蒙德拿起武器。最后,在战场被戴斯蒙德救回一命。
葛洛佛队长
演员 萨姆·沃辛顿
葛洛佛队长是戴斯蒙德在军队的上司之一,认为拒绝持枪的戴斯蒙德是懦夫,试图拿军事法庭的规定要求戴斯蒙德必须要随身携带武器。
汤姆·道斯
演员 雨果·维文
戴斯蒙德的父亲,是在法国服兵役时曾经受伤的一战退伍老兵,因为好友在战场的牺牲,走不出悲伤的阴影,长期酗酒并且实施家庭暴力。在自己的儿子参军入伍之后,努力尝试获得戴斯蒙德的谅解。
多萝西·舒特
演员 泰莉莎·帕尔墨
多萝西·舒特是一名美丽善良的护士,她对戴斯蒙德一见钟情,与戴斯蒙德坠入爱河而成为戴斯蒙德的爱人、妻子。
影评:一部残酷的战争片,却诠释了最高级的爱
作者:末那大叔
有人说《血战钢锯岭》明明是一部男人必看的战争片,但它却征服了女人。
因为一部残酷的战争片中,我们感受到的却是满满的爱。
父亲对儿子的爱,妻子对丈夫的爱,战士对祖国的爱,信仰带来对人类的大爱......
伟大的东西,可以跨越国界,超出性别,直抵你内心,让你在彷徨时心中亮起一束光。
故事是这样:
在一万名战士中,有9999名选择持枪奋勇杀敌,唯独有一个人说,我不能碰枪,因为不杀人是我的信仰。
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公司所有人都在为一个项目加班加点拼搏时,有一个人说,我不能加班,因为不加班是我的信仰。
你一定会感觉这是对你努力付出的极大侮辱。
战争年代这样人的存在更是军队的毒瘤,每个人的眼中钉。
所以他的战友当众羞辱他是个懦夫,长官会在训练时怒斥他,让所有人都孤立他,战友在半夜集体将他蒙头毒打,整个军队状告他拒服兵役,因为他站在了99%的人的对立面。
而这个人正是美军在二战时期最伟大的战争英雄之一,他不开一枪,凭借一己之力拯救了冲绳战役中七十五名受伤士兵的生命,他的名字叫德斯蒙德多斯。
他说,“世界正在分崩离析,我只想把它一点点拼凑回来。”
当一个人被孤立时,往往有两个选择,妥协或者挣扎。
而在战场没有选择,必须妥协,必须服从军令,这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级别指令。如果不持枪上战场,就要在别人打仗时进军事监狱,甚至死亡。
但如果当年换作是一个妥协了的多斯,就不会有今天的故事。
这是影片第一个伟大的地方。他冒着被指控拒服兵役监禁的风险,选择捍卫自己的信仰。
而真正让多斯全身而退的是他那个酗酒家暴却又怀有勋章满身的父亲。
没错,多斯是个军二代,他的父亲参加了美军一战时的著名战役。
作为士兵,他失去了所有的战友,亲眼见证战友是如何被敌人击破胸膛牺牲的。
作为父亲,他看到大儿子参军时眼含热泪,自知凶多吉少,他不想再失去最后家中仅剩的小儿子。
这是父亲的本能。
但为了帮助儿子捍卫信仰,完成上前线的梦想,他找到当年一战时的队长,写了一封特赦信,获准多斯有不持枪作为医疗兵上战场的权利。
这是影片第二个伟大的地方,他深入到一个士兵的家庭背景,把一个军人父亲面对儿子上前线时的那种剧痛挣扎却又舍子为国的坚定信念刻画了出来。
父子见面的最后一场戏中,一面是父亲对儿子深沉的凝望,一面是一战老兵对二战新兵坚定的传承。
在和平年代人们无法理解那份沉重的告别,却应该致敬这份伟大的爱。
多斯第一次直接感受到战争残酷,是在医院门口眺望未婚妻多萝西时,从医院里走出了一个战争归来却面目全非的伤员,在生龙活虎的年纪,眼神里写着的却是生无可恋。
当美军部队登陆冲绳岛,他看到的第一个场景就是,上一个在这里冲锋的连队已经被打的七零八落,他们六次出击,六次被日军击溃。
你能感受到,每个人内心的那种恐惧,他们根本不确定自己能不能保命,更没想过是否能够救人。
只有多斯明白,如果一万人里有9999个人都是拿枪杀敌的战士,那么他是唯一那个不开一枪,拯救战友的摆渡人。
战场远比想象的残酷,日军的顽抗让美军死伤连连,他们躲藏在地道里,躲藏在碉堡里,化妆死尸用人肉炮弹阻击美军。
多斯和战友们上百人的部队冲上钢锯岭,撤回的却只剩下三十二位战士。
上尉格拉夫绝望的留下了两个士兵守在悬崖下,等待奇迹。
作为那个不愿意离去的二等兵,多斯孤身一人重新杀回了战场,他仿佛接受到了上帝的旨意一样,将受伤的战友一个个从废墟中挣脱。
如何看待战争残酷和医疗资源缺乏,有一个细节。
一个老医疗兵劝多斯,“给他打一针吗啡就赶紧撤吧,他活不过今天”
这不正是现实最残酷的地方吗,不是我不想救你,而是我无能为力。
而多斯对每个正在挣扎的战士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别怕,我会带你回家。”
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第七十五个。每救一个,他都会对上帝说“让我再救一个吧”。
他用训练时被中士嘲笑的绳索打结方式,将七十五个伤员一一送下钢锯岭。
影片最动人的一幕出现了
多斯用最后一丝力气,将自己和战友史密提绑在一起滑下钢锯岭。
日军追到了悬崖边,此刻的悬崖下聚集了多斯的所有战友,里面有在宿舍中将他毒打的舍友,有把他孤立的豪厄尔中士,有想将他永远除名的格拉夫上尉,而他们都一一被多斯救下。
曾经那些与多斯不共戴天,鄙视他的人们,此刻比谁都清楚多斯的信念有多么坚不可摧。
他们举起枪朝日军开火,就像是在对多斯行集体注目礼,战士们用近乎呆滞的眼神望着这个看似是“懦夫”的英雄。
上尉对他说“我一生中从未对一个人有过如此之深的误解,希望有一天你可以原谅我”
“我们明天还要再上阵,而没有你,他们不愿意再上去”
这是影片第三个伟大之处,突出英雄的伟大,不靠扭曲事实,丑化敌人,而是用最残酷的镜头和最真实的反差。
多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信物,就是妻子多萝西送给他的那本圣经。
影片中从多斯踏上列车到最后被担架抬下战场,最后一个镜头手里抱着的都是那本圣经。
里面有妻子的照片,神的旨意和家的归期。
女人爱上一部男人的电影,一定爱上里面的柔软细腻。
这就是为什么影片中,爱情和家庭比战争画面出场顺序都要靠前。
在很多时候,家,爱,信仰是一体的。
看完钢锯岭,很多人在流泪,因为可以在这部电影中看到自己的信仰,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德斯蒙德多斯。
但信仰在生活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像是让人唾弃和不屑的毒药。
越是伟大的东西,在现实中越是遭到人们的刻意雪藏。
就像电影中文预告片中开头的那场对话那样:
上尉格拉夫接到上级电话,“为什么还不发起进攻?”
“我们在等待。”
“等待什么?”
“等待多斯为我们祈祷。”
什么是信仰?
就是你内心无比相信,但在外人面前却不敢坚持的东西。
它时而坚不可摧,时而弹指可破。
我们都期待信仰可以出现在特定的时刻发光,却发现早已失去了捍卫它的能力而随波逐流。
直到有人做出榜样,让你再次相信它可以发光。
距离《勇敢的心》上映已21年之久,曾经的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最佳导演梅尔吉布森被封杀十年后,带着这部坚不可摧的信仰《血战钢锯岭》重新杀了回来。
所以要感谢这部电影,因为它不是杜撰,而是一个发生在二战的真实故事。
它给了我们一种似曾相识的勇气。
整天鼓捣这玩意儿,能把黑风口的炮楼挖掉吗?
你的,军人的不是!
战术的不懂!
八路,狡猾狡猾地!
各庄的地道,都有很多高招。
八路军,武工队!
再带上几台抽水机,看高家庄的地道里能盛多少水?
高,实在是高!
烟是有毒的,不能放进一丝一缕。
敌人的招数使完了,轮到我们动手了!
各小组注意:你们各自为战!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许放空枪!
开火!
电影《降临》经典台词
1. 我是唯一一个对外星人这个词敏感的人吗?
2. 还没有任何的进行多维第一类接触的迹象,为什么它们会选择停在这些地点,他们想要什么,从何而来,为什么来这里,它们怎么交流
3.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公认的领导者,我们没办法孤身作战
4. 我要求每一个人都着手这件事,我觉得好像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落在我们两身上
5. 它们降落在世界更多不同的地方,还有二十四小时它们就要发动世界战争了
6. 他们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必须和他们沟通
7. 有这种经历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8. 你是最佳的人选,任何人一想到翻译就会找你
9. 中国威胁极摧毁该区星船,他们怎么做,法国和南韩都会跟进。我们将面对全球混战。
10. 我们要忙找出答案,它们想要什么,从哪里来。
11. 它们长什么样?很快你就会看到,它们必须看到我
拓展阅读
剧情简介
外星人的飞船降临地球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语言学家(艾米·亚当斯饰),被政府派遣,前去与外星人进行沟通。但在这一过程中,她的眼前浮现出了她未来女儿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的景象,即便是未知的未来竟然也尽收眼底。物理教授(杰瑞米·雷纳饰)与语言学家是工作搭档,两人在探索外星人秘密的过程中,形成了强大的友谊。
角色介绍
露易丝·班克
演员 艾米·亚当斯
一位离异的语言学家,大学教授,自从12岁的女儿死于罕见的癌症后,就一直独居。由于外星人飞船来到地球,露易丝受政府雇用,与外星人沟通并了解它们来的目的。
伊恩·唐纳利
演员 杰瑞米·雷纳
理论数学家,物理教授,他将与露易丝·班克一起为政府工作,带领他们的团队破译飞船中的生物所发出的噪音。研究它们制造噪音时是否正在说话,更重要的是外星飞船来到地球有何意图。
韦伯
演员 福里斯特·惠特克
一位军队上校,外星人在地球上降落了十二艘外星飞船,引起了政府广泛的警惕,韦伯想到曾为军方翻译过波斯语机密文件的露易丝,并委托露易丝和伊恩·唐纳利试图与飞船上的来客建立联系。
哈尔普恩
演员 迈克尔·斯图巴
中情局探员,是露易丝和伊恩他们主要跟政府联络的人。由于事件重大,全球都进入紧急状态,哈尔普恩更加不敢轻易掉心,希望想要尽快得到答案。
影评:面对未知和已知,我们同样忐忑
文:战台烽
如何来评价《降临》这部电影,其实很忐忑,正如观看这部电影的感觉一样忐忑。
《降临》讲述了一个有关沟通的故事,有地球人和外星生物的沟通,也有地球人的现在和未来的沟通,这两种沟通,因为都不在同一个纬度,而显得异常艰难。身为高级动物的人类,虽然伶牙俐齿,但无奈的现实,却总让人哑口无言,沟通的无用性,在影片之中所呈现的,便是隔着千山万水的千年万年的巨大障碍。
但,《降临》似乎又是为了解决这些沟通的问题而来,毕竟故事伊始,便是身为语言学家的女主艾米·亚当斯被邀请执行一项特殊的机密任务,那就是——与天外来客进行沟通对话。是时,全球总计落下了十二个咖啡豆形状的硕大UFO,悬浮在地面,在山坡,在海上…
虽然由此引发了公众的巨大好奇和诸多惊恐,但似乎这些UFO并无恶意,还开启了和人类沟通的窗口,只是,对外星生物一无所知的人类,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沟通,因此也不知道对方是敌是友,来此何干,各大国的态度也是相当鲜明,有的主张和平,也有的执意开火,全世界都很忐忑,毕竟对方是高智能生物,一个不慎,就会招致全人类覆灭的祸灾。
是的,这便是《降临》的故事开场,本片的导演是丹尼斯·维伦纽瓦。我们早已从他所执导过的《囚徒》和《边境杀手》中,感受过他对于故事节奏的控制和情绪尺度的拿捏,无论是追凶的悬疑重重,还是灰色地带的乱象丛生,这是一个绝不会平铺直叙的来讲故事的造梦高手,在《降临》中同样如此,观众会很快被带入一种似幻似真的情境,再难分清现实与意念,但整个影片却在各种跳线的时间中一气呵成,临到结尾,意犹未尽,也难怪北美上映时好评如潮,其实看电影,有时候是观众与导演斗智斗勇的事情,斗得过导演,看哪里都幼稚,被导演牵着走,就会完败的五体投地。
《降临》改编自雨果奖得主、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的短篇小说《你一生的故事》,这是一本少见的以语言学为核心的科幻小说,从这个角度切入到两种智慧生物的交流,是对想象力的巨大挑战,毕竟多少年来,有关人类与外星生物的“第三类接触”的故事林林总总,但在沟通层面,其实有太多的想当然,若不是外星智慧生物直接就能学会我们的语言来对话,若不就是彼此间靠着意念的交流甚至是肢体语言的交流,便能达成这个其实相当难跨越的信息传递的可能,而《你一生的故事》竟然“惊为天人”的创造了一种超乎人类想象的外星“七肢桶”文字,然后又“不厌其烦”为大家呈现出两种文明是如何一步步达成初步的接触与深度的感知的,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却充满了探索的成就感。
当然,将这个小说的文字故事影像化,同样是一种跨纬度的挑战。毕竟小说中有太多充满想象力却难以具象化的概念,比如那个“七肢桶”文字,这是一种比人类语言更高能的文字,所有的意思,都可以通过一个环形的字符来表示,所以,所表达的意思越多,这个字符就越复杂,但对于语言学家艾米,以及和她共同执行这次“沟通”任务的物理学教授杰瑞米·雷纳来说,能够将与外星生物的交流,逐渐的从声音到动作到文字,不啻为重大的突破,而又将文字破解,更是榨干了他们了灵机一动的幸运和日积月累的学识,虽然全球各国都投入到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沟通”任务中,期间也因为破译的错漏,而导致众多的民众骚乱,以至军事大国要述诸武力,这种状况其实很触目惊心,全球的安危悬于一两个人的身上,确实足够“千钧一发”或者“命悬一线”,所以,《降临》带给观众的感觉,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忐忑,更是全球关于生存与死亡的忐忑。
科幻故事只是幻想,但有关“沟通”的事情,却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身边,人与人的交流,种族与种族的交流,国家与国家的交流,语系与语系的交流,尽管我们都已经掌握了完全的翻译方式,无论是字译还是口译,甚至是通过电子科技都能达成“秒译”,但沟通的效果,却不容乐观,先不说国际关系在一片嘈杂中一片混乱,就是爱人之间因为词不达意而造成各种误解,也是常见。即便在《降临》中,我们也能发现,各国对于“天降神物”的态度并不相通,因此所要采取的举措,也没有达成共识,国际间的交流,却也似小朋友过家家一样,一不高兴,就吹灯拔蜡,其中各国协作破译外星文化的大屏幕,陆续有国家退出,便是最辛辣的讽刺。
其实《降临》中的UFO的到来,不仅仅是危机或者生机,其实更是一种隐喻,在突发事件中,暴露出人类世界的看似坚强实则脆弱,一个连最基本的沟通问题都没有解决好的生物体,再有强大的武装,也是虚有其表,而《降临》这部电影的到来,也是一则包裹着高科技科幻外衣的寓言,一声声的诘问着我们,鞭笞着我们,是否能处理好最基础的人与人、人与物的交流与沟通,或许这是看过电影之后,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试着想想,一部电影,让一种反思一种恍然降临,对于观影者而言,也是不小的收获。
当然,这些UFO和这些外星生物,是《降临》的外层精彩,这些有关沟通和交流的隐喻,是《降临》的内核精彩,更重要的,还有外星生物“降临”的现实意义,那就是预感,当人类学会了解读“七肢桶”文字之后,也就掌握了解读未来的能力。当然,得到这种能力的,也许只是我们主导交流的女主艾米·亚当斯……从她后来出版的外星语言翻译工具书,到她的爱情、婚姻、家庭……一次“降临”,也是一次对人类生存的颠覆,幸而,我们虽然谨慎,但却是一直充满勇气的说出每一个词,每一句话,做出每一个表情,跨出每一个脚步,奉献每一个拥抱……
其实,《降临》给到我们另一重思考是在于,当你已经知道你的未来有很坏的事情发生,你还有没有勇气生存到未来?这才是这场令人惊心动魄后,又长吁一口气的“第三类接触”事件,所留给人类的严峻思考,毕竟无论是面对未知的世界,还是已知的未来,我们同样忐忑。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
2.热门电影《降临》经典台词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