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2、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3、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4、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5、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6、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7、不可说。
8、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9、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2、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13、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4、一切皆为虚幻。
1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16、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17、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18、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9、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20、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1、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2、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23、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4、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5、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26、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27、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28、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29、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30、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31、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32、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33、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34、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35、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36、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37、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38、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39、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40、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41、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42、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43、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44、261.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45、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46、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47、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8、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49、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50、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51、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52、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53、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54、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55、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56、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57、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58、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59、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60、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61、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62、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63、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64、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65、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66、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67、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68、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69、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70、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71、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72、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73、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74、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75、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76、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77、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1.
2.
3.
4.
5.
6.
7.
8.
9.
10.莫言经典人生哲理语录
1--"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2--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
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4--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
5--"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11--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12--"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14--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15--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1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7--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孔子)
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19--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20--"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21--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
2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2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
24--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2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6--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2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2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
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0--贫而无怨,富而不骄。(论语)
3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3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3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34--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3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38--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
39--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
40--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
41--智者不惑,仁者不优,勇者不惧。(论语)
42--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
4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44--士可杀不可辱。(孔子)
45--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4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47--彼一是非,此一是非。(庄周)
48--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
49--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50--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5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52--听其言,观其行。(论语)
5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5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
55--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5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5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5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59--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60--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61--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62--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
63--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6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6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6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6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68--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69--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
7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7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72--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73--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
7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
75--"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76--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77--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
7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7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
80--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8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82--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
8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8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85--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
86--吾日三省吾身。(曾子)
87--当仁不让于师。(孔子)
88--置之死地而后生,(孙子)
8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90--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9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9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9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94--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矣。(孟子)
95--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96--"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97--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
98--"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周)
10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10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102--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子)
103--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10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
105--"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106--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10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
108--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3、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4、一切皆为虚幻。
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6、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7、不可说。
8、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9、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1、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2、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13、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14、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15、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16、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17、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18、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9、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20、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1、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2、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23、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4、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5、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26、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27、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28、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29、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30、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31、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32、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33、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佛教语录
34、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35、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36、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37、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38、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39、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40、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41、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42、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43、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44、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45、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46、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47、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8、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49、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50、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1.
2.
3.
4.释虚云佛语经典语录
5.
6.
7.佛心慧语经典语录
8.星云大师语录:《佛光菜根谭》
9.日精进正能量语录
10.禅缘佛语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