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简短句子 > 望天门山改成长短句 正文

望天门山改成长短句

时间:2025-02-12 10:39:46

古诗词三首知识点讲解

  【重点解说】

  1字音辨读。

  阙què宦huàn岐qí绮qǐ婵chán胜shēng

  2名句解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也有知心朋友存在,虽然彼此天各一方,也好像近在咫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享受这美好的月光。

  3简析五首诗词曲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杜少府之任蜀州》表现了作者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望天门山》描写了雄奇秀丽的景物,抒发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天净沙·秋思》通过写景,寓情于景,表达了天涯游子的惆怅之情;《山坡羊·潼关怀古》借怀古讽今世,抨击了封建统治者剥削人民的罪行。

  【难点解说】

  课文所选的几篇作品包括了中国古代诗歌的4种体裁。

  《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五言律诗。律诗是4韵(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8句,每句5个字的叫五律,每句7个字的叫七律。律诗有严格的音韵平仄等形式的限制,一般要求中间两联对仗,首尾两联一般不对仗。作者王勃是初唐人,那时律诗形式还没有固定下来,所以本诗在形式上并不很严格。

  《望天门山》是七言绝句。绝句是两韵4句,每句5个字的叫五绝,7个字的叫七绝。形式要求也很严格,但对仗很自由,可以首联对,也可以尾联对,也可两联都对,也可两联都不对。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词。词又叫长短句(因为每句字数有多有少)。词有词牌,如水调歌头,词牌决定词的格律字数等。词有的分段,有的不分段,每段叫阕或叫片。曲是继词之后兴起的一种诗歌形式,也有一定的格式,但形式限制不像诗、词那样严。曲多用口语,具有较多的民歌色彩。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曲牌。

古诗词鉴赏题讲解

  一、湖南卷古诗词鉴赏题的命题特点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古诗词鉴赏题中得分都不高,构建“公式”让古诗词鉴赏题答案更完整。但通过和考生交流和试卷分析笔者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同学并不是因为读不懂诗词而丢分,而是因为答题时不知如何组织答案,导致答案不完整而丢分。因此笔者在此提出一个概念:诗词鉴赏“公式”。所谓诗词鉴赏“公式”就是利用诗词鉴赏的一些专业术语根据诗词鉴赏题目提出的问题来组合答案的一种固定的答题模式。笔者希望通过构建诗词鉴赏“公式”,让同学们在作答诗词鉴赏题时思路清晰,能像利用公式解答数学题那样准确、迅速、规范、完整地写出答案。

  湖南高考古诗词鉴赏题既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又从自主命题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沿用至今。比如2004年湖南卷依照“赏析示例”完成指定赏析任务的题型是湖南高考古诗词鉴赏多年来的亮点,是极富创意的新题型。此类鉴赏题要求考生从诗词曲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和情感基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再结合题目特点来答题。湖南2005年和2006年的诗词鉴赏题均延续了这一创新题型。2007年湖南省将古诗词鉴赏题的分值从6分调整到5分,其设题在沿用以往风格当中也体现了向传统题型的回归。但是据有关数据显示今年的诗词鉴赏题人均得分1.95分,得分率仅为39%。这一得分率和往年一样都不是很高,这就更显示出规范答题的重要性。

  二、古诗词鉴赏“公式”的构建

  2007年湖南高考《考试大纲》中提到古诗词鉴赏题主要考查古诗词遣词炼句的技巧、形象特点与意象内涵的把握、意境的营造、情感基调与表达技巧。考纲的这一要求就是我们构建诗词鉴赏“公式”的依据。为了规范答题,笔者结合其他省市高考题提出了三个诗词鉴赏“公式”:

  1.意象+意境+诗人感情

  在每年的高考诗词鉴赏题中常有这样一种题型:考查考生对诗词意境、诗词形象和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积累相关的古诗词的内容和结构特点的基础知识。比如我们常说的诗歌的主旨句一般在律诗的尾联和绝句的最后一句;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等。

  2.表达技巧+意象分析+诗人感情

  在高考诗词鉴赏题中也有这样一种题型:考查考生对诗词表达技巧的理解和运用。要解答这类题目,考生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有关诗词表达技巧的.相关术语。考生可以按下面这个框架的提示去复习准备。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用典、虚实结全、动静结合、对比、反衬、赋、比兴等

  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等

  行文结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先总后分、起承转合等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3.语言风格+意象(词语)分析+诗人感情

  在高考诗词鉴赏题中还有这样一种题型:考查考生对诗词词语、语言风格和特点的理解和运用,高考辅导《构建“公式”让古诗词鉴赏题答案更完整》。分析诗词的语言常有以下几种题型:

  ①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②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③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④鉴赏诗中的语言(某个词语)。

  前三种题型完全可以按照上面所述的第三个公式的模式去答题:首先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其语言特色,然后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语言特色,最后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四种题型则可以只用第三个公式的后两步去作答:首先从艺术和思想内容两个角度分析所要求鉴赏的诗中的某个词语,接着再点明这个词语所传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湖南卷古诗词鉴赏“公式”的运用

  湖南考生备考古诗词鉴赏题必须从两个方面去准备:一是把握本省的命题风格;一是注意传统题型,也就是现在绝大多数省份所采用的分点具体设问的题型。

  近几年,湖南卷古诗词鉴赏题通常要求考生按照赏析的范例去完成诗词鉴赏。像这类题目必须灵活运用以上三个“公式”来规范答题。我们可以先按照“公式”去分解“赏析示例”,然后再确定使用哪个公式。由于有时是整句鉴赏,所以有可能要组合运用以上三个“公式”。

  1.比如2007年湖南卷古诗词鉴赏题《示长安君》考查的是对诗人情感的赏析,我们可以用“公式一”和“公式三”来组织答案。下面以此题为例来运用这两个公式。(原题略)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诗词的“情感基调”。由于是整句赏析,我们必须紧扣这两联的关键字词、意象、意境,并结合高中所学的律诗相关知识去思考。根据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的特点,我们可以注意“草草杯盘”和“昏昏灯火”、“笑语”和“平生”、“自怜”和“又作”、“湖海”和“尘沙”、“三年”和“万里”几组对应的词组,再结合律诗写作特点和题目中的“怆情”则不难理解这几组词语的词义、意象和意境。接下来可以根据“公式一”和“公式三”的顺序去组织答案。

  【答案“公式化”解析】

  颔联:①“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分析词语的含义)“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分析诗人情感)。(运用“公式三”分析词语的作用)

  ②“草草杯盘”“昏昏灯火”(点出两个意象)营造氛围(指出意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指出诗人的情感)。(运用“公式一”分析)

  ③“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分析“笑语”“平生”两个意象的含义)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指出诗人的情感)。

  颈联:①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分析词语的含义),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分析诗人情感)。(运用“公式三”分析词语的作用)

  ②“湖海”久隔,“尘沙”远赴,(分析两个意象的含义),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指出诗人的情感)。(运用“公式一”分析)

  ③“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分析两个意象的含义)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指出诗人的情感)。(运用“公式一”分析)

  2.2006年湖南卷古诗词鉴赏题是出自《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咏白海棠》,采用的题型是赏析示例,补全赏析的形式,我们可以运用“公式二”去组织此题的答案。(原题略)

  【解析】2006年湖南卷古诗词题仍然沿用了2005年比较思考、补全赏析的形式,以此来检测考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通过对“赏析示例”的“公式化”分析,我们发现示例中有表达技巧里修辞手法的运用,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公式二”去组织答案。

  【答案“公式化”解析】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蕊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依照示例先解释诗句)“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指出运用的表达技巧)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结合“梨蕊”“梅花”这两个意象去理解,按照示例中的要求紧扣“偷”和“借”这两个动词来分析表达技巧的作用。)诗人表达了对白海棠芳香高洁、孤傲脱俗的品性的喜爱。(指出诗人的情感)

  另外,2005年湖南卷古诗词鉴赏题的第一问可以用“公式三”去组织答案,第二问则可以用“公式二”去组织答案,同学们可以自己去试一试,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四、结语

  湖南考生在复习古诗词鉴赏题时除了要掌握本省一直以来的“赏析示例”类题型,还要关注传统题型的解答。传统题型通常是设置问题具体考查诗词的语言、形象、感情基调或表达技巧,同学们到时将以上三个“公式”对号运用即可。

  另外,笔者在上文提出三个诗词鉴赏“公式”,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在做题时思路清析,在考试中诗词鉴赏题的答案组织更规范,更有逻辑,减少不必要的失分。但要运用好这三个公式,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还要掌握好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

古诗词朗诵技巧讲解

  想要把一首诗歌朗诵好,就需要正确的诗歌朗诵的技巧。要朗诵诗歌,就应对诗歌的种类、特点有个大概的了解。

  一般来说,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从内容上,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一种是从形式上,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两大类。诗歌的特点是,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主题鲜明,具有充沛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在朗诵诗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深知背景,明确目的。朗诵诗歌前,应搞清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了解了背景和目的后,会更加深刻的理解作品内容,朗诵时有利于唤起自己的激情,从而很好的表达诗人的意志和胸怀。

  二、运用想象,大胆设计。一首诗写情、写景、写人、写物,虽是各有特色,但都离不开形象,诗人往往在抒发感情时,用形象来表达自己要说的话。我们在进行诗歌朗诵时,要运用形象思维,以“诗情画意”来丰富自己的想象,同时还要大胆的运用联想进行设计。更多诗词朗诵技巧可以到习古堂国学网学习。

  三、节奏和谐,语言流畅。节奏是语言的音乐性,及其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语音强弱、长短的现象,节奏的轻重缓急是随着人的情绪起伏和环境的变迁而变化的,诗歌的节奏尤为明显。以古诗五言或七言绝句来说,如不掌握其节奏,朗诵后会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觉,要掌握好节奏,主要是处理好诗歌词句的停顿及节拍。

  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下面举三个例子谈谈诗歌朗诵的技巧。

  例1《春晓》

  这是一首格律诗,朗诵这首诗时,应该注意每个字都要吐音清晰,淌出诗的节奏。每行诗句都可处理为三处停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念到“晓、鸟、少”时,字音要适当延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前两句是写诗人早上醒来后看到的景物,朗诵时要用柔和、舒缓的语调,音量不要过大。“鸟”字的尾音可稍向上扬,表现出诗人见到的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明朗景象。后两句写诗人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不知园子里的花被打落了多少。在读“花落知多少”时,要想象出落花满园的景象。可重读“落”字,再逐渐减轻“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表现出诗人对落花的惋惜心情。

  例2《我的“自白”书》

  这是陈然同志被捕以后在特务们逼迫他写自白书时写的。这首诗既是一个共产党员崇高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又是对蒋家王朝必然灭亡的庄严宣判。全诗感情真挚,充满了激情,充分表现了先烈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我们在朗诵这首诗的时候,要表现出作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敌人极端蔑视的口气,语调要高昂有力。

  第一节,两个“任”字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怕敌人毒刑拷打的坚强意志,要读得重些:“不需要”三个字的语气是坚定的:“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这个反问句,表示强调肯定的语气,“血”字的尾音要稍微拖长,并且往下降,表现出对敌人残酷屠杀的轻蔑。

  第二节,“人”和“怕死鬼”形成对比,要读得稍重:“自白”的`尾音要拖长,表示出是所谓的自白的意思:“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一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

  第三节,是全诗的高潮,朗诵时要感情奔放,语调昂扬,要表现出共产党人誓与敌人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和坚信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

  如果我们能领会诗的意境,就能深刻感受作者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激起我们与诗的内容相应的感情,再恰当地掌握重音和停顿,朗诵时就会感情充沛,节奏鲜明,使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更多诗词朗诵技巧可以到习古堂国学网学习。

  例3《向日葵》

  不知太阳上白天仰着脸——有啥秘密,瞧呀,瞅呀,引逗得你哟夜晚低着头——那么好奇?思来想去……

  这是一首歌谣诗,这首诗的想象很新颖、奇特,能充分展现少年儿童聪慧敏捷的思维特点,因而充满纯真稚嫩的儿童情趣。

  这首诗开始就把向日葵拟人化了。由“我”向它提出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既是“我”的疑问,也会引起小听众认真地思索。朗诵这两句时,速度不能太快,要注意自然停顿,以引起小听众的思考。

  “不知/太阳上/有啥/秘密”,这一句重音应落在“不知”、“秘密”上,“知”和“啥”两个字的尾音可以适当拖长。

  第二句要强调“好奇”,需加重语气,“奇”字的尾音要渐弱。

  第三句可以结合儿童的天真、顽皮表现出来,语调轻快,头部、眼神可适当转动。

  最后一句要和第三句形成鲜明对比,速度放慢,语调轻缓,注意停顿,给小听众留下联想和回味的余地。

  总之,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节奏鲜明,并根据作品的基本节奏采取相应的速度。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诗歌朗诵要避免"矫揉造作"。诗歌朗诵和其他文体的朗诵一样,要自然,决不可以做作。诗歌的感情虽然比其他文体来得强烈,但仍然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要朗诵好一首诗,首先要认真阅读,领会作者的感情。然后,努力地去引起共鸣,使自己的感受接近作者的情感。只有这样,我们的朗涌才能成功地再现作者的情感。听众听起来才会觉得"自然"。如果朗诵者并不领会作者的情感而只是"估计"作者的情感,那就很容易失去分寸。失去了内在的感情基础,单单依靠技巧来支撑,听众听起来就必然会感到"做作"了。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法讲解

  考点透视

  综观近几年中考,不难发现古诗词鉴赏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古诗词鉴赏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难度不大,所选古诗词大多来源于课本或《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目。二是所考内容一般有常识记忆、词语理解、情感领会、表达技巧分析、名句品味等。三是所考题型有选择题、主观表达题以及鼓励创新的开放题,后两种题型有增加趋势。

  解题指津

  应该怎样复习古诗词鉴赏的内容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赏析诗词语言。赏析诗词语言,要善于抓住诗词中的关键词语,体会其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答题时,要结合诗词的主题及写作背景,反复揣摩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和隐含意义,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比如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一个“坼”字、一个“浮”字,就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形象。

  2、赏析诗词形象。古诗词中的形象,主要是指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完成这类题目,要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诗词的写作背景。比如阅读虞世南的《蝉》,我们一方面要理解蝉在诗中清高尊贵的形象,另一方面要明白作者是借蝉抒怀,以此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

  3、赏析表达技巧。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写作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直抒胸臆等表现手法。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主要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现“思”,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表达了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情感。

  4、评价思想内容。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可以抓住主旨句、情感句进行分析,可以从诗词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可以从作者的情感倾向、生活志趣进行分析,还可以就诗词所表达的`人生哲理进行分析。比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词人作此词时任陕西经略副使,正在抗击西夏的侵扰。了解了词人的生活经历,就不难理解这首词的主题思想了:这首词主要描写北宋西北边境的军旅生活,描绘了边地奇异的秋景,从而表达了词人慨叹功业未建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