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景色的散文5篇
描写景色的散文:访春
三月之初,晨。余初醒,室外阳光明媚,灿烂如有千阳,普照大地,所到之处,万物皆欣欣向荣,绿意满眼,苍翠欲滴;繁花盛开,五彩绚烂。好一派春意盎然之景!见此美景,余欲出室访春。
余觉一奇事:方入楼道,凉爽无比,甚寒;既出,则暖意拢身,煞是温暖,只穿单衣即足矣。暖风袭袭,柔如面纱,远无前几日冷风割面之痛。嘤嘤鸟鸣,悦耳动听;塔塔步声,心静至极。余觉近日鸟鸣不同于前日,众鸟相鸣中夹尖利细微之声,此起彼伏,互相应和。思定是初鸟耳。
余性嗜绿,尤爱春之绿。深如墨色之绿乃冬之绿,春之新绿则青翠而富生机,新绿覆陈绿之上,甚是可爱。近观,大叶藏小叶,小叶厚实可爱;星星茸毛覆新叶之上,触其柔软,如初生孩童顶上乳毛,惹人怜爱。处处新绿,实在沁人心脾。
春之时,万花竞相开放,颜色缤纷,增添新意。山茶花红焰似火,大红大绿;玉兰花洁白如玉,如下春雪;迎春花黄如阳光,金丝缕缕。樱梅之时将去,枝头仍留残花,星星点点,花香阵阵,蜂虫飞舞,生机勃勃。
临近水塘,池中绿藻簇簇,红鳞黑鳞嬉于其间,时而可闻水声。繁花盛树倒映于水面,清晰可见,唯美甚蕃。现无蚊虫叮咬,甚是庆幸。倏尔,灿阳消失,天空惟现明亮一角,光晕围绕其边;俄而,日复出,物之影复现,失又现,现又失,反反复复,忽明忽暗。
天渐转热,游人愈多,三五成群,或谈或笑,春风满面。众人皆穿短袖汗衫,换往日厚重之衣,倍感轻松。年轻者手拿各式冰镇饮品,孩童手拿冰棍欢天喜地。春到,焕然一新。
余喜自然,喜察觉万物,乐在其中。此行,仅一刻钟,却觉众趣。春日,树乐,花乐,人乐,动物乐,万物皆乐,余欣欣然也。
学生描写景色的散文:漫步鹅卵石小径
雨后清晨,空气清爽,柳枝柔美,临水照影,不染俗尘,清风徐徐,我又漫步在这片小树林。
日日走过这片树林,我的心底便有一份温情柔意油然而生。停下匆匆的脚步,驻足痴望,凝想清净本真。绿树风韵各异,但却有共同的模样,那就是苍翠逼人眼,一尘不染。凡间俗世,一路踏尘。这儿却是宁静清欢。
悠扬的乐曲响起,晨练的人们活动起来,领舞的女子,轻盈的舞姿柔美,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大爷大妈的模仿动作,虽有些滑稽可笑,却也叫人停下匆忙的脚步,将尘嚣抛却,享受片刻的淡然清欢。
漫步鹅卵石小径,曲径通幽,安静的心态,淡看枝叶静美,流云朝霞,清闲简约,善良温婉,小河边的空地上四位大妈手拿红折扇,在翩翩起舞,录音机里传来“叶底藏花”,“鹍鹏展翅”,“蛟龙戏水”,红折扇在乐曲声中,或展开,或折叠,舞姿,折扇,乐曲和谐的美妙无比。诗情画意的美丽,我动了情,醉了心。
这一刻,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领悟了人生的真谛。难怪有人说,人生是一朵花开的际遇,若是懂得,一生芳华。只要心里有阳光,人生的哪一程都是美丽的风景,美丽不仅仅属于青春。老年一样花开绽放!
我工作忙时,母亲便来帮我接送孩子,每个下午,便坐在这片小树林,静等孩子放学,三五同伴相约话家常,聊儿女,说她们的故事,谈她们历经的岁月。回家来总是一脸欣喜的模样,我知道,这片树林也给母亲带来许多的欢乐。
树林里听一首悠扬乐曲,静幽我心,将浮华世界里的烦忧都化作凫凫尘烟,淡淡飘远。一片睡莲淀放在浅池中央,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不喧哗,不争艳,独处一隅,静享素静光阴。
日日步行穿过这片树林,看到人们脸上的祥和宁静淡然,享受着生命的醇厚绵长。
描写景色的散文:莺飞二月天
淅沥的雨滴滑下屋檐,随风入夜,润物无声,雨过湖水染上了层层涟漪,潋滟生姿。风像轻轻的裘,默默地驱赶着凛冽的春寒,裁绿叶,绘烟波。春夜静谧,万籁无声,一轮明月破云而出,直冲云霄,银白的月光洒满山林,惊了栖息的鸟,时而传来一两声鸣啭,在空旷的山涧回荡,春意盎然。
飞鸟悠然
“生如春花般绚烂”,自然界的万物笑语嫣然。飞鸟喜爱清晨黄昏的幽寂,追求四季交替的美好,感悟生命存在的意义。飞鸟的每一声鸣叫都充满着对大自然的向往,张开双翅拥抱它自由的天空,快乐和满足展现在它轻盈的身影间。淡淡的幸福与自然界的音乐合成了一首动人的旋律,风也被感染,伴着跳动地音符蹁跹起舞。
杨柳依依
“拂堤杨柳醉春烟”,只见袅袅的柳条在风中曼舞,穿着碧绿的罗裙,清新而又纯美,犹如一个娇俏可人的美人。枝条弯弯下垂,俯下头去看地面新生的花草,枝条还结着尚未风干的露珠,晶莹剔透,似美人的芊芊玉手,为垂柳增添一分妩媚。远看,树干颇有几番瘦腰袅袅之态,但是,她意志坚定,与狂风搏斗,与暴雨争胜,从不退缩,从不怯弱,她只会一路向前,迎接那未知的漫漫长路。杨柳在春的爱抚下抽出了嫩嫩的绿芽,生机勃勃地奏响着春的乐章,又向她的人生旅程迈出了一步……
春雨淅沥
雨是组成春天最不可少的一部分,云卷云舒之际,空中跳动得雨珠滚滚从天际滑落。千丝万缕的银线,细细的,柔柔的,密密地斜织着,织成一块光滑无暇的绸缎。淅淅沥沥,纷纷扬扬,以优雅的姿态投入小河的怀抱。坠落花间,草间,使得花儿折了腰,草儿低了头,梨花带雨,娇俏可人。
盼望春,盼望她的草长莺飞,润物无声,盼望她的薰花幽草,碧波荡漾,盼望她的'月夕花朝,流水桃花;盼望她的春蛙秋蝉,落红如雨。
学生描写景色的散文:夏天的一场雨
早上的窗外,格外阴沉。地面水汪汪的,树上湿漉漉的。仿佛昨天的那场疾风骤雨没有走远,还在半空中待命。我以为,只有夏天的雨才算及时雨。这不,经它一夜的功夫,那炎热难耐的酷暑,转眼就消失殆尽了。凉风吹来,好不宜人。我想到了一个地方,到那儿去赏雨定会别有意境。
过了铁路,便是临江大道。翻过大堤就是绿化带江滩公园了。公园内,修建着两条笔直平坦的与江平行的大道。好似这景区的动脉。将大量的风景定格在两条动脉之间。
第一条是紧挨堤脚的黑色沥青道路,几净宽敞,沿江而行。再往开去约一百五十米远处,挨近长江的另一条道路,明亮而悠长,路面铺着菱形的麻面大理石。路旁(靠江),间或生长着柳树、樟树。此时,树木各自耷垂着,没有动静。左旁,那低矮硬轧植物,被修理的平平整整,杵在那里。仿佛刚刚经受了狂风暴雨的洗礼,已经精疲力尽、动弹不得了。那一地的黄叶来自柳树。樟树正值青春期,少有红叶落地。却也泼洒了一地的“豌豆米”。不时会被踩在脚下,发出啪嚓声,让人有“糟蹋食物”感觉,不忍下脚。引桥底下没有留下暴雨的痕迹,几位爹爹婆婆正在探讨舞步。引桥边下,一颗樟树的旁枝向右翻转,露出树叶灰白色的背面,仿佛诉说着昨天的遭遇。再右边下去是江滩,成片的柳树被江水淹没至腰身。浪花拍打着路基,枯枝败叶忽上忽下,漂浮其间。
抬头望去,乌云滚滚。有三只大雁一字型前飞,眨眼它们就消失在云层。树下的杂草丛中,有几只灰褐色的小鸟在啄食。它们每向前啄一嘴,赶紧往后跳一步,处处谨慎提防。偶尔底空飞跃,显出几分笨拙。稍不留意,它们就钻进草丛、消失在视线里。片刻,我听到了几声“雨咕咕”的叫声,莫非是它们——刚才的笨鸟?
又下起了小雨。天空明亮多了。
柳树巅上,那细条高枝弯成了弧形。一只麻雀迎风冒雨站在弧线上,不停的振动翅膀。它反复变换角度振动不止。好像说:“下吧下吧,谁怕谁呀”。俨然一副“试看天下谁能敌”的英雄气慨。想必它身上不会留下一丁点的雨水。人家多有能耐啊,能不骄傲吗?
远处,我看见了戴着神秘面纱的合欢花。毛茸茸的,有几分羞涩。我向来以为,合欢花如同蒲公英一样,最是弱不禁风的了。却不知它如何躲过了一劫,傲然挺立,分外妖娆。看来,万物自由它生存的秘诀,用不着凡人担心。
曲径幽幽。一边的大叶植被高过人头。湿漉漉、颤巍巍的,恍若列队欢迎的人群,站在规定的安全线内,挤挤挨挨,意欲观探。倒是另一边的灌木松松散散,高高大大,茂密的枝叶将上空覆盖。一层阴云飘过,小径更显阴森,令人胆寒。好在荷塘边传来了赏花人的欢声笑语,我立马胆回于身,来到小桥。小桥边的凉亭里传来了悠悠琴声,凄清委婉,袅袅绵长。
啊,夏天的雨,想说不爱你也不容易!你给大地带来了甘露,你给植物带来了生机,你给城市带来了清凉,你给人们带来了舒爽……
描写景色的散文:雨访苏州
苏州雨是常见的,若早起天阴气沉沉,准是夜里不防备落了一场仓促的雨,只有林荫道上堆积的湿漉漉的落叶可证明。苏州的雨也猝不及防,一会儿工夫可以变换三种脸色,说时迟那时快,雨势席卷,撑伞的余地都没有。
早起苏州是个暗沉的脸色,刚预备着出门就雨声降临,飕飕坠下,乌云遮天蔽日。然而落雨天的苏州是格外安静的,不容错过,遂冒着簌簌白雨,出门赶车。雨时而狂乱时而温存,难以捉摸的脾性,是江南雨的常态,骄矜随意。
车停在一条雨湿的梧桐树街,水光闪烁着青翠,碎雨丝儿扑面而过,好在是个落雨天,昨还是穿花柳絮斜扑面,今就一阵清冽的风摇晃而来。由于雨天的缘故,游人稀稀落落,三两散客撑伞而来,卷裤脚、穿套鞋的也不少。我撑着伞站在沧浪亭门口,忽地又雨声骤临,轻雷阵阵,可园和沧浪亭门口皆大珠小珠落玉盘,沧浪亭门前汩汩的绿潭水翻涌水泡,淡淡腥气,而潭边钓鱼客纹丝不动,恍若未闻,雨声不断在暴与柔之间变幻,站在门口的我估摸着不过才一刻钟而已。
我喜欢这样的非热门的景点,若在此发呆迷糊,也绝对不会被轻易打扰。又过了一刻钟进入了可园,雨势微平,鸟雀空啼,园中人不过二三,或临湖闲坐或穿过游廊而去,书院里正展出着字画,芭蕉叶在天井里微微颤动。可园很规整,无怪癖亦无特色,进门“四时风雅”处即可一览无余,一平池塘,一座小亭,两座抱厦。可园又名乐园,又称近山林,是我见识过的苏州园林中最没有特色的一座。
沧浪亭稍有些可观处,进门两盆娇艳的杜鹃花顿时就让雨寂的庭院增艳。两边的抄手游廊斜坡而上,环住中间的沧浪亭,亭外照例有古树名木遮蔽,无论阴晴,都是个幽静好处,有用收音机听苏州话曲子的老画家,桌上摊着他们的画稿描样,也用苏州话谈论世事;兰花也幽幽开了,雨天里恰宜这幽静,廊檐滴雨,游人至又返,而檐下的中年画家循着这雨天的幽然作画,整个园子都清丽脱俗。
要说看这些园子,左不过是一个模子的,但细看看头真是大不一样的,若多走访几处林子,自然有了判断适宜与否的基础。园子里厅房的名字都多有文化底蕴,而配上的小品介绍也凝练优美。可园有“东合楼”、“一隅堂”、“挹清堂”,沧浪亭有“闻妙香室。沧浪亭与拙政园、狮子林、留园等齐名,并称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园中的一副对联极其有名:“青山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若平素闲暇,沧浪亭是个极好的去处。
随后在雨势渐止后路过苏州中学、苏州市第一中学等名校,又穿过十全街拐去苏州公园,游荡一圈后走向凤凰街,后又绕回观前,在苏州大客堂吃午饭。苏州小食是必不可少的,桂花糖粥一如既往绵密可人来苏州是必吃的。
下午又走至园林密集处玩耍狮子林,苏州博物馆门口长龙不断遂作罢。狮子林是鼎鼎有名的园林,知道的园林的就绝对知道狮子林,而我来苏州许久这是第一次游玩。即使是个不大好的天气,园中还是游人如织、络绎不绝,想来晴天里更是人头攒动的,那可就更没有意思了。狮子林是环环绕绕出名的,景致也弯弯曲曲,包裹着中间的假山迷宫,许多游人在假山里穿行游玩,一会儿冒出头一会儿钻进去,假山里四处是花花绿绿。紫藤萝的叶业已偏向枯黄,而垂丝海棠在暴雨后也稀稀疏疏,不过隔了七八天,繁茂的花儿就谢的随水流了,园中仅杜鹃一枝独秀,但妩媚的花骨朵儿也萎落在地,好不可怜。狮子林总体来说是大气的,院内装饰很多,无论是窗格纸上的文印墨字还是花窗上的缠枝南瓜纹都很漂亮,虽不易让人发现,但缺失就少了份精致。狮子林游人群群,但仍然有老艺术家在画中国画,游人嬉戏,而他们肃穆,是令人艳羡的。园林在夜间就关闭了,否则少了这么些游人,独对着庭院空寂,看明月度风而至,真是自在极了。
我很爱雨天的苏州城,雨阻碍了许多凑热闹的游人,还给了城区片刻的安详,若是晴天,决计见不着空无一人的公园与梧桐树大道的,而雨后清芬的动人只是供少数人玩赏的。在苏州已许久,也抱怨过苏州休假日的拥堵,抱怨过堵塞的交通,然而不容置疑的还是对苏州的情有独钟,若非狂风暴雨我依旧愿意在淡烟疏雨下游览桥水画舫悠悠、园林墙壁花木,浮世清欢。
描写草原景色的散文
夏日的草原,是最美的草原。七月的最后两天,我去了坝上草原。
若是有人问我,千里迢迢从大海边驾车来坝上草原,为的是什么?
我一定会回答,只要是能看到无边无际的夏日草原,就值。
坝上草原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一眼望不到边,并不是一马平川,而是广阔的平原伴着连绵的丘陵。不过那些丘陵不高,都是绿草覆盖,很少有树,缓和而优美的起伏给人以无穷遐想。
顺着茫茫草原的柏油路行驶,羊群、牛群、马群随处可见,偶尔也会有些飞鸟从草丛中飞起,飞翔在蓝天之上。
没有比漫步在草原上更让人惬意的事儿了。踏着翠绿的青草,一阵阵清新的草味,扑面而来,沁人心脾。还有无数的鲜花竞相绽放,白的、黄的、紫的、红的……姹紫嫣红,把神秘的草原装扮得更加迷人。我和好朋友欣欣还有小妹妹优优在花间摆了pose,让姥爷用镜头拍下了我们这三朵草原奇葩。
当走上一座高丘,放眼四望,那个美啊,真是让人眼界舒展,心胸宽阔。翠绿的草,墨绿的树,白色的羊群,奔腾的骏马,转动的风车……让我这个在海边长大的少女,似乎置身于鲜活壮美的画卷之中。
到了草原,骑马总是让人充满向往和恐惧。尽管这样,我还是想骑。爸爸开车找了两家养马户,选择了其中一家的那匹枣红马。这匹枣红马长得俊俏,精神抖擞,我打心眼里喜欢。有养马人给牵着,我也就打消了顾虑。我按照养马人的要求,左脚插进马镫,踩住了后,接着爸爸的手劲,很顺利地坐上了马鞍。先是拍了几张马上照片后,就开始向草原深处走去。开始确实有些恐惧,走出几十米以后便荡然无存了。返回的路上,养马人让我坐稳,搂住缰绳,之后便和马一起跑了起来。骑马奔跑的感觉真好,就像草原公主一样,驰骋在草原,马蹄踏花香。
除了骑马草原也有不少游乐项目,月亮湖的草原摩托车,就让我好好地陶醉了一把。这是辆四轮摩托,黑色的,轮子宽宽的。爸爸驾车,我坐在后面。我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腰,生拍被甩了下来。爸爸是个驾车高手,好道时风驰电掣,卷起尘土一片;泥潭时慢如牛车,没有半点泥汤溅起。趁着慢速时,我转眼看了看这个镶嵌在草原上的月亮湖,真是美轮美奂。突然,水平如镜的湖面上被摩托艇掀起了高高飞扬的白浪,那情景令人叹为观止。
草原夏日的傍晚,柔柔的风,凉凉的气,静静的光,还有那些围着烤炉吃烤羊腿的人们,真是让人难忘,似乎这里就是天堂了。
我爱坝上草原。
描写草原景色的散文
带着童年彩色的梦想,带着少年无拘无束的狂妄,我踏上了北去草原的路途。那条路,曲折,坎坷而又漫长。走进草原,是我人生旅途上的第一站。
北行疾驶的车轮,卷起黄色的烟尘,遮住了我南望故乡的目光。这最初的远行,这第一次的放飞,那漫漫的人生路。思乡的情结,会使我刚刚起飞的翅膀变得沉重,我只好把它埋在我胸膛的最深处。
草原上的春天还没有到来,冬天还没有褪去。一眼望不到边的枯黄,涨满了我的双眸。
远处的山坡上,几片没有融化的残雪,在太阳下泛着刺眼的光芒。几条蜿蜒曲折的小河还没有解冻,把辽阔黄色的原野裁剪得支离破碎。草原上特有的阵风,似乎还夹带着牛羊留下的腥膻的气味。
可是,在我人生旅途的站台上,却没有欢迎的人群,只有凄凉的,空旷的,寒冬和牛羊走过的黄草地。没有我想象的绿色的.草原,白云似的羊群,看不到奔腾的骏马,更听不到那悠长而又让人心醉的牧歌。
几座孤单单的帐蓬,在晚冬的寒风中,抖动着绿色的蓬布,这就是我歇脚的地方。我不知道在这儿要停留多长时间,更不知道今后还要从这里走向何方。
苍鹰,却在黄草地的上空,自由自在的飞翔,它背负着蓝天,似乎在召唤春天的到来。苍鹰的天空尽管有乌云和电闪雷鸣,但是,却把它的翅膀磨砺得能够刺破苍天!
鹰的天空是永恒的。而我这只刚刚起飞的雏鹰,却变幻了飞翔的天空。我深深的知道那等待我的,草原的上空,不仅仅是蓝天,还有风暴,还有雷鸣闪电,还有我从未见过的飞沙走石。
在我刚刚踏进草原的那一刻,我就用坚强和我特有的性格,精心的梳理着我稚嫩的翅膀,时刻准备去迎接那将要到来的,最残酷的博击。
也许,草原的上空,风暴更猛;飞沙更狂;乌云更浓;雷电更烈。
可是,我没有去想,在我搏击的时候会失去什么。更没有去想博击后的结局,我只想使我的翅膀早些坚硬,只想我飞翔的天空从此永恒,我也会在永恒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不知道,草原上的那朵小花会开出我最绚丽的青春,会绽放出我最光彩夺目的年华。或许我在草原上就是一株无名的小草,悄悄的绿了又悄悄的枯黄而无声的死去。
我更不知道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不会真的变成一只成熟的苍鹰,在草原的上空无拘无束的骄傲的飞翔。
我突然的觉得,我不是我了,我被那苍凉的大草原溶化了。我的命运,我的一切不由自主了。那浩渺无边的黄草地主宰了我的现在,也许也会主宰我的将来。
描写乡间景色的散文1
乡村的夏夜,是一首玲珑可人的小令。
以平阔的房顶为床,以缀满星星的夜空为被,手执蒲扇轻轻摇——你就躺在诗的意境里了。
天河在很近的地方“哗哗”流淌,波光闪闪,似乎还有活泼的锦鳞遨游浅底。
斑鸠声声敲打着静谧的夜色。
可爱的蛙们用宋词的韵律,唱着农人千年的梦歌。
还有那薄薄的虫鸣之声,如一把曼陀林在温柔地鸣奏,如一支洞箫在朗星下湖波上独奏着,如一股清泉淙淙地从溪石间流过……
和谐的音乐,如一波一波清幽的水,在你的身边弥漫开来,你就如一尾静憩于水藻间的小鱼。
不知什么时候,蒲扇就睡着了。
不知什么时候,清露就润湿了你的睫毛……
描写乡间景色的散文2
在乡间,蜜蜂这小精灵是极受欢迎的。他们坚信只有家庭平安、和顺,蜂群才会嘤嘤嗡嗡地飞到哪家定居下来。蜂群会让主人家好几天都眉开眼笑的,一则可以取蜜,有一份口福,而更重要的是那些飞舞的小精灵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份热闹、一份希望、一些艰辛生活之外的憧憬。
到了分蜂时节,自家木屋板壁的缝隙处有了拖长后腿慢慢悠悠探查的“向蜂”时,乡人就会放下那一天的活计,匆忙从楼上取下一个半米高的圆木桶来。那些圆桶多已年代久远,被几辈人使用过,有的已破烂不堪,木板间显出极宽的缝隙。于是乡人们像祖先一样用黄泥巴把那缝隙牢牢糊住,并认真扫去桶上的灰尘,然后取下木桶一端的盖子,朝上面喷些淡盐水或涂抹些蜂蜜,扣上盖子再把木桶小心翼翼地置放在“向峰”探查的地方。然后静静地伫立一旁,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蜂群的到来。眼见飞舞的“向蜂”愈来愈多,一旁的乡人就格外起了精神,如若一切顺利,不久之后就会有一群蜜蜂嘤嘤嗡嗡从天而降,熙熙攘攘钻进圆木桶里。
乡人视蜜蜂为宝,有蜂群的人家在分蜂时节大多会有人在家守着家中那些宝贝,一旦分蜂了,待蜂群出门一小半,乡人就急忙用早已准备好的水不断地向蜂群前端泼去。一阵手忙脚乱后,蜂王身上沾了水不能远飞,蜂群就会在就近的树枝上结成球状,主人家就会乐呵呵地拿一个蜂桶盖把他们招请回去,安置在另一个空桶里。有时蜂群飞到半途,飞得低了些,被山坡上干活的人发现了,那人就会急忙扔下手中的农活,抓起地上的泥沙,一路追赶着不断朝蜂群扔去。蜂群经不住这有些蛮横的挽留,只好停留下来,而那追蜂人便欢天喜地地奔回家取蜂桶去。这时节常会见一些乡人或蹲在一棵树下,或骑在树枝上,左手举着蜂桶盖,右手捏着小枝叶轻轻向上扫着结球的蜂群,嘴里还念念有词:蜂王上盖,蜂王上盖……等到全部蜜蜂爬上蜂桶盖,才会长长地出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端着蜂桶盖回家去。说来也奇怪,那成千上万只蜜蜂,最上面的一层紧贴着脸盆般大小的蜂桶盖,下面的咬着上面一只的腿,依次向下吊着,彼此紧密相扣,结成一个安静的球形,一路上显得异常的恭顺。
此时乡人的话题多是关于蜜蜂的,谁家又来了一群蜂,谁家又分出了几群。得到蜂群眷恋的人家自是说得眉飞色舞,欢喜之情溢于言表,仿佛生活一下子充满了希望,一切都光亮起来了;而那些没有蜂群眷顾的人家自是神情黯然,仿佛生活中有什么不幸就要降临,然而也并没有完全心灰意冷,他们默默地收拾好自家的蜂桶静静等待着,说不定哪一天蜜蜂就会来了呢,他们这样想着盼着,日子便悄悄溜走了。
取蜜是一件紧张而刺激的工作,小心地割掉花粉脾、卵虫脾,只留下那些沉甸甸、胀鼓鼓、亮晶晶的蜜脾,最后压榨出蜂蜜,以纱布过滤,繁琐的取蜜工作才算完成了。取下的蜂蜜无论多少,乡人总会给邻里送一些尝尝,让大家一起分享自家的甜蜜。
描写乡间景色的散文3
我永远怀恋家乡的小道。
在家乡村子的周围原来是一条条弯弯的小道。多少年来小道经过人们双脚的搓磨,车轮的碾压,早已坚硬如石,闪着光透着亮,呈现出银白的颜色,细细的如同绳一条,围着村庄来回缠绕,忽隐忽现无头尾,有风像要轻轻飘起来。
当我刚离了娘怀就在乡村小道上匍匐,再大一点了,父母便扯着我在小道上学步,小道上留下我笨拙的脚步和歪斜的脚印。全村所有的人都得在小道上出出入入,村民出村都得从此上路,村民所有生活生产的所需都得从此进村入户。人们呀谁也离不开这乡村小道,我就是从小道上离开村子,一步一回首踏上大道,像一条小鱼,从小溪里游入大江大河,然后进入生活广阔的海洋。
乡村小道多像母亲伸出的手,把她的儿女们紧紧搂抱。
她搂着水井的腿,她抱着果园的腰。晨光熹微,小道还在沉睡,谁家的院门吱呀开了,有人挑起水桶去井里打水。一会儿小道上来来往往都是挑水的人们,扁担吱扭吱扭像唱着一支欢快的歌,泼洒的水滴滋润着小道,像下过一场春雨。小道醒了,人们从这里把雪白的化肥乌黑的粪肥送进果园,施入果树根部的泥土,清澈的井水流入果园垄沟的嘴,田畦的口,树上的果子很快醉红了脸庞。果子熟了,车拉肩扛,人们又从小道上把果子运回村庄。
乡村小道,她系着牛棚羊圈,她挽着小溪的飘飘裙角。圈栏打开了,牛羊像脱了线的珍珠,在小道旁绿草地上滚动,牧人清脆的鞭花在小道上空炸响。
伸过草地,她扯着商店学校,走进树林,她抚摸着水闸小桥。小道啊,你像一条长长的'丝绦,穿起了颗颗绿翡翠,块块红玛瑙。
她缀着碾棚磨坊,她牵着仓房的手,拽着戏台的脚。我仿佛看到,母亲端着簸箕夹着笤帚来了,花白的鬏,黑色的袄,踮着小脚,把粮食倒在碾盘上。
地净场光颗粒归仓了,戏台上响起锣鼓声。辛劳一年的农人们,沾满泥土和麦芒的足迹,叠印在通往戏台的小道上。搬个凳子坐在台下,喝着茶水,嗑着瓜子,听着戏文,别提那个滋润劲儿。
乡村小道,朝霞里像一匹锦缎,月色里像一串珍珠闪耀。
黄昏,夕阳把金黄抹在村头上,小道变成金色的了,她像母亲般温柔,祖母般慈祥。牧羊老汉赶着一河“雪浪”进村了,把小道挤窄;种菜小伙拉着一车翡翠进村了,把小道映绿;卖花姑娘挑着一担彩霞进村了,把小道熏香。小学生排着队唱着歌回家,一头淘气的毛驴赶着一群呱呱叫的鸭子,小道上喧哗热闹。近了,近了,羊似铺地棉毯,牛似移动金砖,顿时牛棚羊圈金银灌满。
暮色浓了,小道又恢复了原来的宁静。银色的月光照耀着小道,晚风吹来花草蜜糖的气息,茫茫的夜色里小道和村人们进入了梦乡。
乡村小道,缀多少蹄花,印多少脚印,她让沸腾的生活更火爆,她让美好的憧憬在人们心头缠绕。
小道虽长情更长,她永远把儿女挂心上。
小道弯弯是我不尽的思念,弯弯小道承载着太多的乡愁,走到天涯海角,家乡轻卷雾霭静静蜿蜒的小道永远装在心里头。
描写乡间景色的散文4
林语堂曾言: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安装着美国的水电煤气等管子,有个中国厨师,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这可能是中国人对英国乡村比较早的总结。英国乡村优美的自然环境的确迎合了中国文人传统上对于世外桃源的憧憬,但中国人看英国乡村,可能更注重的也只是田园风光,而忽略了背后更深层的意义。这一点,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分析得更透,他在《英国乡村》一文中说:在某些国家,都市便是这个国家的繁华富庶所在,是那里文采风流典章人物的荟萃之地,而乡村则属于较为粗陋的地方。在英国,情形则刚好相反,大都会只是上流社会的临时聚集之所或定期会晤之地……乡间却是英国人的天然感情得以真正发挥的广阔天地。在这里他心甘情愿从城市的一切拘谨和客套之中摆脱出来,一反其平日沉默的习惯,而变得欢欣舒畅。
有人说,英国的灵魂在乡村。多少年来,英国人一直坚持认为,他们不属于自己实际居住的城市,而是属于自己并不居住的乡村,他们仍然觉得真正的英国人是个乡下人。在英国人的脑子里,英国的灵魂只有在乡村才能找到归宿。如果在英国的乡间游历,便会发现许多保持着淳朴乡村景色的小镇遍布各地,或者这么说,除了一些重要的工业中心、大都市之外,整个英国至今还保持着一派田园风光,一如百年前众多诗人画家所吟咏描画的模样。
“绿草如茵的平原,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蜿蜒流淌的清泉,古拙威严的城堡、雕像,时隐时现的丛林绿篱,用花草精心装饰的乡间小屋……阴霾的清晨,达西先生走出自己美丽的庄园,跨过起伏的山丘,在清晨的薄雾中走向伊丽莎白的家,对她说:我爱你!”这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里的故事情节。不要以为英国的乡村只是文人笔下夸大的想象,其实乡村距离伦敦并不远。
无数英国人都憧憬这样的生活:礼拜日早晨,田野静谧,教堂响起庄严的钟声。农夫们装扮一新,面色红润,心怀喜悦,平静地穿过青葱小路拥向教堂。目睹此景总令人高兴,但更让人高兴的是,傍晚见他们聚集在小屋门口,愉快有加,虽然亲手装点的舒适环境极尽简朴,正是此种亲切朴实的情感,此种置身乡村美景所深怀的宁静肃然之心,使得英国人性格中最牢固的美德和最纯洁的欢乐由此而生。事实上,英国人对于乡村天生情深意浓。他们对自然之美颇能感悟,对乡村的乐趣与劳作喜爱非凡。
在19世纪的帝国时代,那些远征殖民地的英国人思念故乡时,都把英国想象成宁静而带有浪漫色彩的乡村。一战时,战场上的士兵们收到印有英国乡村的明信片,所受到的安慰和鼓励远大于无数次的高唱国歌。
一战彻底改变了欧洲传统的经济与农业模式,汽车及其他便利代步工具的发明和普及使得城市不断涌现。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城市变得拥挤,并不断蚕食乡村,给乡村带来密布的公路网、无数加油站、污染和噪音,最终造成乡村景色的剧烈变化。而在英国,也如此。对于那些不得不住在城市里的英国人而言,拥有自己的一小块世外桃源是他们人生的终极目标。在城市的穷人和富人有不同的期望,但他们怀着同样的追求。穷人变成富人后,首先想到的是买一座庄园。即使在英国的很多大城市里,城市也是乡村化的城市。走在街道上,几乎看不到招摇的现代建筑,几百年以前的古堡或教堂几度维修之后,仍能看到旧时的模样。路两旁独门独栋的别墅样式十分古老,门前花园里鲜花长开不败,空气里飘散着泥土和植物的芳香。
乡村,已成为英国人的灵魂和血脉。英国人觉得,英格兰的乡村,以某种方式表现了这个国家的所有的高贵和永恒。英国人更喜欢乡村及其文明的享受而非工业城市和全部产品,把乡村看作英国留给现代生活的遗产。
时至今日,英国王储查尔斯也十分热衷于保护英国乡村的传统。他身体力行,在多塞特郡庞德布瑞镇和格洛斯特郡海格洛夫村,二十多年来始终如一地致力于从事推广有机农业、保护乡村风貌的实验。
显然,不列颠人早已从人文社会意义上,意识到了城市的浮躁与喧嚣,乡村的安宁与稳定。如今,充满了田野气息的乡村风光依旧遍布英国各地,这在一个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又曾饱受环境污染之苦的国度,实在是一个惊人的奇迹。
乡村景色描写散文一
柳暗花明
清晨的风迎面吹来,柔柔的,亲吻着我的脸,轻轻的拂起我的发,心情,格外的明亮起来。好奇的顺着那片芦苇,一转身,便撞见另一番景象。没有了喧嚣,没有了高高的建筑,恬静、美丽。
太阳已越过地平线,斜挂在天空,憋足了劲一般的,尽情的放射着光芒。金灿灿的,却一点也不刺眼。几个转弯,映入眼帘的是几个大大小小的鱼塘,鱼塘里,鱼儿正悠闲的悠着,似乎惊觉有人来了,一个转身,跃入水中,泛起一两点水花。水面的树枝上,停栖着三三两两的蜻蜓,偶尔飞起,绕着水面,转几个圈圈,又找跟树枝休憩着。忽然,一阵很特殊的香气吸引我前进。一路寻去,一块“南无阿弥陀佛”的石碑立在一座小房子前,呵,原来是个祠堂,里面五六个老太太虔诚的烧着香,嘴中念念有词,好一派祥和的画面!
不远处,古榕树下坐着几个老然笑谈着,慈祥的看着嘻笑打闹的孩童,眼神里满是笑意。我踩着露水,进入芦苇丛中,偶尔有几朵喇叭花出现在眼前,它们怒放着,似乎在告诉人民新的一天已经到来。几朵金黄色的小花依附着小草也开的正艳,一只黑色的蝴蝶绕着花儿起舞着。
我站在高过我的芦苇丛中,张开双手,让阳光尽情的亲吻我的脸颊,风吹了,发丝飞舞,我喜欢这感觉,阳光下的水面,伴着风,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涟漪,鱼塘中间的增氧机,发出嘟嘟的声音,飞溅起的浪花在阳光下格外的美丽。我闭上眼尽情的享受这美好的一刻。耳边的风吹的芦苇发出窸窸、哗哗的声音。这一刻,思绪中没有一丝的杂念,我静心的感受着这晨曦美好的交响曲,那种宁静、祥和的美好已经撞击着我的心房。我多想留住这一切!
乡村的美,像一坛老酒,散发出醉人的醇香;像一首小诗,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像飘散空谷的磬音,又似沉入潭底的月光,没有开始,更无结语。我爱这一切!
乡村景色描写散文二
乡村
对于乡村,我已是很陌生了。乡村已在遥远的回忆里写成了一本厚厚的日记,也许会在多少年后浮满岁月沉积的灰土。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在晶亮的日光灯下,在迷彩的霓虹灯下想起颤颤抖动着烛火的乡村了。
每逢独处夜窗,仰头凝视之时,我便试图忆掘那潜伏在心底的美丽的乡村,悄悄地想起年轻的妈妈在霞迹消失后悄悄点燃的乡村,然后慈祥地静静地注视着我的背影。我很后悔,我从未凝望过那印在雪白墙上的充满着爱心的投影。如今,在那情节之外的回忆只能成为一种永远也不会完整的思念和那残缺而遥远的呼唤了。
多少年迢迢旅步,仍不能踏响乡村那句深深的叮嘱,只是每每疲惫地躺在床上,丢弃那射满现代光线的夜晚,在宁静之中,才猛然感悟那闪在年轻妈妈期盼里的乡村和烛光,而我终不能在日夜操劳的额前抚平妈妈深积的皱纹。
想起那微微簇动的乡村,便满心谦疚。美丽的乡村也许就是我寻找千遍的残梦吧,不然乡村何以会常常在我阴湿的天空燃起一种莫名而晶亮的召示,象一只古老而悠长的曲子,在我独处的窗下绽成美丽而忧伤的青果,让我轻轻咀嚼出不容责怪的遗忘了的自然过程,然后燃起信心倍增的热血启迪……
呵!那愈来愈被城市人遗忘的乡村,总是在很多个夜晚,在我心之夜窗下莹莹地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