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简短句子 > 假如不保护环境短句 正文

假如不保护环境短句

时间:2024-11-14 15:03:41

  ①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②任意排放“三废”。每年,全世界_________空中的有害废气总量有6亿多吨,_________的废水有4200多亿吨,废渣的________量也十分惊人。1873年以来,西方社会仅死于大气污染的.就有一万多人,患病者更不计其数了。水污染就更严重了,世界上主要的水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三废”的污染,甚至南极的企鹅体内都检查出毒性很大的多氯联苯等化学物质。巨大的污染,使得海洋生物大量减少,许多鱼、贝类濒临绝迹。日本的大阪湾曾以盛产鱼虾著名,如今在这里作业的渔民,拖出的渔网中,垃圾比鱼还多!

  ③工业和城市过分集中是污染和破坏环境的重要原因。如日本,70%的工厂挤在2%的国土上,1%的国土生活着25%的人口;美国东部地区12万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汇集了全国制造业的70%和近一半的人口,使这些地区成了世界上有名的“公害地区”。城市人口过分集中带来的垃圾、污水、废气等环境污染问题也尤为严重。

  ④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也严重加速了地理环境的恶化。如美国和俄罗斯出现“黑风暴”,就是因为森林草原被毁以后形成裸地,大风一起,尘沙飞扬,天昏地暗。墨西哥城在80年中下沉了9米,就是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

  ⑤破坏环境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但地理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它有自己的原则,谁违背都将受到自然的惩罚。

  1、第②段横线处应填的词语依次是()(2分)

  A、排入排放排弃

  B、排放排弃排入

  C、排放排入排弃

  D、排弃排放排入

  2、日本大阪湾拖出的渔网中,垃圾比鱼还多。这说明()对海洋的污染严重。(2分)

  A、废渣

  B、“三废”

  C、废气

  D、废水

  3、第③段中画线部分采用的说明方法有()。(2分)

  A、举例子、打比方

  B、列数字、作比较

  C、举例子、作比较

  D、列数字、举例子

  4、美国和俄罗斯出现“黑风暴”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日益恶劣的环境,你最想对人类说什么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A

  3、D

  4、因为森林草原被毁以后形成裸地,大风一起,尘沙飞扬,天昏地暗。

  5、提示:围绕保护环境来说,如不保护环境,人类毁灭的将是自己。

不禽不兽阅读答案

  不禽不兽是一个中文成语。比喻一些卑鄙无耻的人没有明确的`立场,小编收集了不禽不兽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不禽不兽

  冯梦龙

  凤凰寿,百鸟朝贺,惟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踞傲乎①?”蝠曰:“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②,蝠亦不至。麟亦责之。蝠曰:“吾有翼,属于禽,何以贺与③?”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叹曰:“如今世上恶薄④,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徙,真个无奈他何!”(选自冯梦龙《笑府》)

  [注释]:①踞(jù)傲——骄傲自大。②生诞——这里指诞辰。③与(y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④恶薄——恶劣浅薄,指社会风气。

  8、解释句中粗体词。(3分)

  (1)凤凰寿,百鸟朝贺,惟蝙蝠不至。()

  (2)吾有翼,属于禽,何以驾与?()

  (3)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

  9、“之”在古文中常有以下几种义项:A、代词,它(它们)B、结构助词,的C、动词,往,到D、助词,无意义等。下列句子中的“之”各属于哪一类。(3分)

  (1)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踞傲乎?”()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

  10、翻译下列句子(3分)

  如今世上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个无奈何也!

  11、麟、凤为什么拿蝙蝠没有办法?(3分)

  12、这是一则寓言,人们现在常常用蝙蝠比喻哪一类人?他的性格特征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8(1)过生日(2)凭什么(3)谈论

  9、(1)A(2)C(3)B

  10、现在社会上的风气也太坏了。偏偏生出这样一些不禽不兽的家伙,真是拿它们没有办法!

  11、因为蝙蝠既有脚又有翅膀,“不禽不兽”。

  12、人们现在还常常用蝙蝠来比喻两面派的人物,这些人见风使舵,左右逢源,不断改变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来投机钻营,谋取私利。(言之有理即可)

《不卖》阅读答案

  想要一高阅读答案的得分能力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多关注最新信息,多阅读名家名著,开阔视野,增加实践。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不卖》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不卖

  范春歌

  (1)我有朋友是个收藏爱好者,尤其喜欢收集民间工艺品。看了他琳琅满目的收藏品,很是羡慕。他曾得意地说,只要肯出大价钱,没有买不来的宝贝。

  (2)那天朋友到家来小坐,进门直摇头,以为他淘宝看走了眼,一问,讲了这么件事。

  (3)路上,他遇到一对抱着小孩操乡村口音的年轻夫妇站在天桥下问路,朋友也是个热心人,给指了路。但那对夫妇好像是第一次到武汉,尽管他说得很详细了,他们还是一副找不着北的样子。天冷,风大,小孩冻得直咧嘴。朋友拿出笔给他们简单画了个路线图。

  (4)当那对夫妇要转身的时候,他忽然发现对方提的一个塑料袋里露出一对虎头鞋。虎头做得粗眉圆眼,古朴可爱,虎身的刺绣也十分少见,便动了心思,问对方能否卖给他。

  (5)夫妇俩愣了一下,互相看了一眼笑道,这是孩子他太姥姥做的。

  (6)他又问,老人多大岁数了,夫妇俩说八十多啦。他摸摸虎头鞋说,二十块钱卖给我怎么样。年轻的夫妇只是说,孩子他太姥姥做的。

  (7)他将虎头鞋拎到手里看了又看:五十块。夫妇俩有点不知所措:师傅,这是孩子他太姥姥~~

  (8)他有点发急地打断他们的话,掏出几张钞票:好,不说了,一百!

  (9)年轻的'夫妇没有接钱,从他手里拿过虎头鞋,俩人站在路边轻声商量着什么。他不甘心地喊:一百二十。

  (10)朋友给我们讲到这里,因为激动脸都微微泛红,说当时真有些生气了,虎头鞋虽好,但就值这个价了,也应该是让这对乡村夫妻动心的价格,足可以给小孩买双上好的皮鞋。

  (11)夫妇俩商量了一会儿,拿着虎头鞋微笑着走向他:师傅,你这么喜欢,就送给你好了。说实话,我们一路问路,就数你最热情,还给画张图。唉,怎么谢你好呢!

  (12)这下该我的朋友愣住了。套句俗话讲,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夫妇俩将虎头鞋塞到他手里时,他不好意思了:我肯定要付钱,讲好一百二十块,一分不会少。

  (13)夫妇俩说,这是孩子他太姥姥做的,不卖。

  (14)朋友劝道,你们告诉老人,一双虎头鞋在城里卖了这么多钱,老人家不知会多高兴呢!

  (15)对方笑了,女人说:太姥姥知道别人这么喜欢她做的鞋,要掏这么多的钱买,就很高兴了。你拿去给孩子穿,我们捎信让太姥姥再做,方便。

  (16)听到这里,我和先生站起来,都想看看这双虎头鞋。

  (17)朋友摊开双手:我没有拿,把虎头鞋给他们放进了塑料袋,说,你们告诉太姥姥,她的鞋漂亮极了,有个路人出了很大的价钱,你们都没卖。她老人家一定更高兴。

  【小题1】文章以“不卖”为题有什么含义?你还能拟什么题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为什么一开始“朋友”花高价想买,而后来夫妇俩相送却不要了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小说的情节贵在一波三折,请从文中找出三处令人感到意外的情节。(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14)(15)(17)节中各有一个加点的高兴,说说它们的内涵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文章的结尾仿佛尚不完整,请你来续写一个结尾,并说说你从朋友的这次经历中获得了什么感悟?(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真情是不能用来买卖的,既概括了小说的主要内容,也体现了文章的中心主题。还可用“爱心无价”“一双虎头鞋”等为题。

  【小题2】朋友一开始看中虎头鞋是因为它古朴可爱,虎身的刺绣也十分少见,可后来一再误会,直到夫妇俩决定相送,从夫妇俩的身上读出了“人性”和“善良”,被这种“爱心”所感动,并进而要维护这份难得的善念和真情。

  【小题3】(1)朋友指路,想要买鞋。(2)夫妇不卖,却要送鞋(3)夫妇要送,朋友婉拒。

  【小题4】第一个高兴是说太姥姥听说自己的手工活能买这么多钱,一定很高兴,意在说服夫妇俩收下这笔钱。第二个高兴是说太姥姥听说城里人喜欢她做的鞋,要花高价来买就已经很高兴了,意在强调不能收好心人的钱。第三个高兴是说有人看中太姥姥的鞋并出大价钱要买,孩子们都没有舍得卖,意在体现孩子们对太姥姥一份爱心的珍惜,说明朋友不忍破坏这份无价的真情。

  【小题5】结尾:后来朋友把这一家三口送到了车站,就告别了。他还说,这年头见多了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使磨推鬼的事儿,今遇到一个例外。难得。

  感悟:钱并非万能的,而真情无价,爱心无价,体现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沟通、友善、真情的呼唤。(续写2分,感悟2分。)

《不染》阅读答案

  不染

  高三学生杨直,清华、北大任他选。

  老师和同学都这么认为。

  但杨直家的邻居们不见得这么认为。

  杨直的爸爸或妈妈每次开过家长会,回到家里就急不可待地支起麻将桌,还一边不迭声地叫:“开这么长的大尾巴会,耽误穷人半天工。”

  被人连坐几庄,又抱怨:“瞧瞧,这个背点,运气都让家长会磨叽没了。”

  杨直家住平房,大门永远敞开着,隔着几条路的邻居无聊了也会奔来,图个热闹,在家不被允许抽烟,但在杨直家可以。

  其实,在杨直家几乎没什么不可以,包括男人女人不忌口的打情骂俏。

  话太不能上台面时,有淳厚些的邻居便朝着杨直的小房间努嘴。

  杨直家是老少屋,他住一小间。

  杨直和父母房间的屋门隔着一个开放的厨房,但是屋内却仅有一道薄墙间壁,上面还有一个玻璃窗,不隔音,甚至烟气和人窝出的臭气都会从玻璃窗缝隙进到小屋来。

  杨直的妈妈咯咯地笑:“你们随便‘咧’,我儿子听不见,他学习的时候什么也听不见。”

  如果正赶上爸爸和了,他一推“砖墙”说:“看到杨直了吧,那就是未来清华大学生的风采。”

  邻居们心里狐疑,这环境能出清华大学生?不瞎扯呢吗?

  当然,邻居们是看着杨直长大的,公认他是个好孩子,有人甚至气愤不过,说:“杨直简直就不是这对狗男女生的!”

  事实上,杨直的父母从来就没有在正道上走过,过去不说,就说现在,他们等于在家里开着一个最为低级的赌场,除了自己参与赌博,还抽红。小小的屋子炕上一桌,地上两桌,每天二十四小时几乎连轴转。

  赌客们弄到深更半夜,杨直的妈妈就给他们煮面条,现成的挂面,吃一碗十元。半夜赌客们自带的香烟抽没了,所有的小铺又都歇了,杨直的爸爸就拿出五元一包的香烟按支出售,一支一元。

  两口子全下岗,吃着低保,心思都用在麻将上,骗几个昧良心的钱,过着不死不活的日子。

  邻居老太太说起杨直就叹息:“这孩子,天养活的。”

  杨直有时听到了也不说什么,礼貌地笑笑就走过去了。杨直心里想,他吃饭现在还要靠父母养活,但自己的心灵一定要自己“养活”。

  高一军训时,杨直由于没有早饭吃,训练强度又大,晕倒了。他知道这样不行,虽然从小到大他几乎没怎么吃过妈妈做的早饭,但他知道高中之后绝对不行,杨直开始自己做早饭。

  几天的工夫,杨直能熟练地做饭了,自己吃好,爸爸妈妈起床之后竟然也能吃上儿子温在锅里的饭菜了,惹得邻居老太太又叹息:“我这话放在这儿,将来那两口子必要借儿子的大光了,等着吧,吃香的喝辣的享福!”

  偶尔得闲,杨直会径直奔胡同口吴爷爷摆着的象棋残局,坐在吴爷爷的对面一眼不眨地盯着棋盘。吴爷爷就一眼不眨盯着杨直黑发浓密的头顶悠然道来:“贵人不顶众发。”

  “我的头发很多。”杨直仍低着头。

  “哈哈,孩子,这‘众’字你以为是‘多’的意思?非也!这说的是不顶着一般俗人的头发,不囿于一般俗人的困难!”

  杨直抬起头来,目光炯炯地看着吴爷爷,两人就那么对望着,在彼此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

  转眼两年过去了,杨直迎来了高考。

  写高考作文时,根据材料,杨直本打算写一篇议论文,用著名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做论据,就在要落笔时,突然想起一件事,这件事让他改变了主意,写成一篇感人的散文。就在这个春天,杨直在小河边背单词,他偶然看见一棵芽儿已经破土,但不幸的是,这颗种子天命使然,落在一块石头下面,杨直心一凛,下意识伸手要拿开那块对于芽儿来说巨大的石头。但杨直终于把手停在半空中。以后几天,杨直每天早晨必去看望那棵芽儿。他忧心忡忡,矛盾丛生,担心它会夭折。然而第四天,奇迹出现了——芽儿竟然掀翻了背上巨大的压力,脱胎换骨,由一棵鹅黄羸弱的芽儿变成了一棵脆绿茁壮的苗儿。

  杨直的作文得了满分。

  杨直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梦想,考入了清华大学。

  当然,杨直考入清华大学,并不仅仅依靠他的满分作文。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如何为人父母?如何教育好下一代?是教育好子女、关注孩子的成长重要,还是自己图快活、挣钱重要?这是这篇小说引发我们思考的一部分。B.对家长会以及牌桌的叙述,从容不迫,但有些闲笔之感,与本篇小说的主题扣得不紧,虽然生活中确实有杨直这样的例子,但还不能说这篇小说反映了生活的真实。C.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瞬息万变的社会中,能有杨直这样的定力、秉性实在难能可贵。这篇小说,只为青年人而写,目的就是激发青年人奋发有为、努力向上的精神。D.这篇小说文字清淡,叙述和缓,语言简练,有一种素淡天成的味道。小说人物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一个青年的成长。E.经历生活中的困境,对某些正在成长的年轻人来讲,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尤其对生活在最基层的人来说,更是对他们心智的重大启迪,能“不染”的学子会成为栋梁之才。

  【小题2】文章开头的三行文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3】标题“不染”是什么意思?在文中可能“染”的环境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小题4】杨直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8分)

  答案:

  【小题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本题5分)

  【小题2】有强调突出的作用。(1分)开篇即暗示了杨直的才华,(1分)并用老师、同学与杨直家邻居们的不同观点作对比,(1分)设置悬念,使读者产生疑问,吸引读者的注意力,(1分)自然引出下文解疑的内容。(1分)

  【小题3】“不染”意即出淤泥而不染,不随波逐流,即杨直虽生活在“麻将室”,但不受影响,始终保持清醒的人生方向。(2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把打麻将看得比参加儿子的家长会还重要;语言不文明,丝毫不顾忌可能对儿子产生的不良影响;不仅设赌局,而且抽红,赚昧心钱,混日子;不关心儿子,连早饭都不给儿子做。(4分,一点1分。能依据原文,言之成理,表达通顺即可酌情给分)

  【小题4】他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他心里想“自己的心灵一定要自己‘养活’”;他是一个孝顺的人,父母下岗在家,只知开赌局、混日子,他自己学会做早饭后,不仅自己吃,还给父母做好了温着;他是一个自强自立的人,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中最终却能实现自己的梦想。(4分,答出两点即给4分。此外,能依据文章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选择家庭,不能选择生存的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要走的道路,寻找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4分,观点明确,积极向上,理由充分即可给4分)

  答案解析:

  【小题1】B项“闲笔”和“但还不能说这篇小说反映了生活的真实”错误,它并不是闲笔,它反映了生活的真实;C项“这篇小说,只为青年人而写”错,对小说写作的目的理解狭窄;D项,“小说人物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一个青年的成长”错误,“道理”是蕴含的,而且应是“决定人的命运的是人的性格,来自内心向上的力量是什么也挡不住的。”

  【小题2】文章开头的三行文字独立成段。第一句话,也即文章的第一段,暗示了杨直的才华;第二段文字,老师和同学的观点,即大家都认为清华、北大任杨直选。第三段文字是杨直邻居们相反的观点。从内容上看,这三段文字暗示了杨直的才华,明确提出了老师、同学与杨直邻居们的不同观点,独立成段,有突出强调的作用。从结构上来看,老师、同学的观点与杨直邻居们的观点形成对比,自然引出读者的疑问,邻居们为什么不认同?并引出下文对此的释疑。可结合文章开头的作用来思考。

  【小题3】本题的解答不妨倒过来思考,即先看环境,也就是杨直在家的学习生活环境:杨直的父母把打麻将看得比参加儿子的家长会还重要;语言不文明,丝毫不顾忌可能对儿子产生的不良影响;不仅设赌局,而且抽红,赚昧心钱,混日子;不关心儿子,连早饭都不给儿子做。结合此,再来理解“不染”就比较容易了。

  【小题4】这类题的解答,往往是概括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再联系文章内容分析即可。杨直是一个孝顺、有主见、自强自立的人。然后用小说中的相关内容分说之就行。至于谈对自己的启示,还是要紧密联系杨直怎样面对家庭生活学习环境这点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