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散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领会托尔斯泰墓朴素美激起人们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2、领会乡村冬天自然美表现作者的朴实而高尚的精神追求。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一起来学习第十二课《外国散文两篇》:《世间最美的坟墓》和《冬天之美》(幻灯片1)大家发现两篇文章的标题中都有一个什么字?(美)是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美吧!
先请看本课的学习目标(幻灯片2,齐读):
1、领会托尔斯泰墓朴素美激起人们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2、领会乡村冬天自然美表现作者的朴实而高尚的精神追求。
二、下面,我们进入第一篇课文(幻灯片3)
1、、瞧一下茨威格的模样(幻灯片4)
2、看一下作者简介(幻灯片5)
补充:
茨威格的主要作品有小说《焦躁的心》《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一颗心的沦亡》等;传记《三位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肆基)《罗曼罗兰》等。1942年2月22日,他携妻自杀于巴西,以一个弱者的绝望与悲愤,想法西斯注意的罪恶发出了无声的控诉与抗议。
3、简单了解一下文中提到的坟墓主人托尔斯泰。(幻灯片6)
补充: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列宁曾说: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鲁迅说: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巨人。
4、请快速阅读文本,筛选出直接描写托尔斯泰墓的句子。(幻灯片7)
5、请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托尔斯泰墓的特点。(幻灯片8)
6、作者为什么要叙述托尔斯泰儿时的故事?
(托尔斯泰儿时听到关于幸福的古老传说,就和哥哥在庄园里亲自种树,多么天真无邪,多么富有童趣。叙述这个故事,揭示托尔斯泰内心对美和幸福的渴求,使托尔斯泰墓的朴素中有了一种不平凡的内涵。)
7、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这新的、更美好的启示指什么?
(饱经忧患、历经磨难的托尔斯泰在晚年追求一种恬静、自然的幸福。他觉得自然、宁静、远离世俗才是幸福的。于是他愿意将自己埋骨于此处,希望死后在这样朴素的坟墓中灵魂获得幸福。)
8、将托尔斯泰与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士兵相提并论有何用意?
(说明他就像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士兵一样在世间消失。把他与流浪汉、士兵相提并论,激起人们心中的波澜。)
9、夏天,风儿;冬天,白雪这样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由于没有奢华的装饰,描写自然景物更显示坟墓的朴素。景物描写好渲染出墓地宁静肃穆的气氛,让人感到在这样的'环境中沉睡是幸福的。同时,景物描写的变化表明时间在行进中,让人感到一颗伟大的灵魂永恒不变。)
10、文中哪两个句子侧面烘托了人们对托尔斯泰的敬意?
(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11、这个特殊的日子,你知道是什么日子吗?怎么知道的?
(列夫·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
12、朴素的托尔斯泰墓被作者视为世间最美的坟墓,请看该墓的图片(
幻灯片9)
13、请筛选文中评价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的句子。(幻灯片10)
14、托尔斯泰墓到底美在哪里?(幻灯片11)
其所以美,正是因为朴素的坟墓中埋葬着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坟墓的平凡与伟大英名似乎不相称,但这正是作者立意所在,普通中蕴涵伟大,对比中使人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精神力量。
15、请看拿破仑的墓穴和莎士比亚的石棺图片(幻灯片12、幻灯片13)
16、将托尔斯泰墓与其他几位伟人墓作比较,用意何在?(幻灯片14)
(从这些坟墓迥然不同的风格,更反衬出托尔斯泰墓逼人朴素。以伟人比伟人,才能让人体会到这幽暗的小土丘的宏伟,才能让人感到托尔斯泰的与众不同。我们感到托尔斯泰墓不仅外形有一种朴素美,墓中人亦有一种人格美。)
过渡:
茨威格的散文《世间最美的坟墓》告诉我们,惟其崇高,最朴素的亦是最美的,它给我们强烈的思想震撼。那么,乔治桑的散文《冬天之美》又会怎样展示冬天之美,带给我们怎样的情感愉悦呢?
三、让我们进入第二篇散文(幻灯片15)
1、认识、了解一下乔治桑(幻灯片16、幻灯片17)
2、筛选课文中描写城市冬天与乡村冬天的关键词,思考:为表现乡村冬天之美,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幻灯片18)
(城市:阳光惨淡、臭气熏天、永无干燥;)
(乡村:阳光灿烂、空气清新、地面干爽)
(对比)
3、作者将乡村冬天与城市冬天作鲜明的用意何在?(幻灯片19)
4、可怜的城市工人对此十分了解无可奈何表明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同情城市工人)
5、我们的富翁所过的毫无生气,透过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的精神追求是什么?
(作者厌恶虚荣和奢侈挥霍的所谓大都市生活,向往那种朴实而又和谐自然的田园生活,只有回到乡间的田野,才可以远离虚荣与名利的追逐,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乐趣。这是作者赞美乡村风光、赞美冬天的真意所在。)
6、从文中筛选出表现乡村冬天之美的几种景物,思考:作者描写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幻灯片20)
(八种景物:阳光、麦田、地面、常春藤、花儿、鸟儿、白雪、冰凌)
(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
(作者笔下的乡村冬季,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和活力,有着缤纷迷人的色彩,极富诗情画意。)
8、罗列各种美的事物就一定能引起人们美的共鸣吗?(幻灯片22)
(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称道的?再者,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
(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乃是伟大之中尤其伟大者!)
(在作者的眼中,乡村冬天的美不仅在于自然,更在于乡村的漫漫长夜里大家亲切地聚集一堂,甚至时间似乎也听从我们使唤。由于人们能够沉静下来思索,精神生活变得异常丰富。)
9请概括文章主旨。(幻灯片23)
10、结尾的反问句很有力,与开头什么话紧密呼应?结构上的这种处理,反映了作者详明的思想倾向。这与文中流露的什么思想感情是一致的?
(我无法理解富翁们的情趣同情城市工人)
11、两篇有关美的散文学完了,我们对美有何看法呢?让我们做一个拓展迁移的练习。(幻灯片24)
托尔斯泰墓如此朴素,作者却说它是世间最美的。因为它和伟人高尚的心灵联结在一起,强烈地感动了作者。作者又将自己自己被剧烈震撼的情感通过朴素的语言传达了出来,使文章形式与内容,情感的表达和理性的思考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可见,美不仅仅是指给人们带来享受的东西,它还包括那些强烈地冲击心灵的,给人们以心灵的震撼力的事物。震撼力越是强烈,审美的效果便越好。另外,美还在于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四、作业:(任选其一)
1、谈谈你对美的认识。
2、片段描写你感受到的美的事物。
外国散文两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点:
借助景物抒写对人、事、物的深切感悟。
二、教学方法:
以“赏读——悟道——应用”三环法指导学生品读《世间最美的坟墓》,以此引导学生自读《冬天之美》,触类旁通。
三、教学课时:一节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4′):近代俄国文坛上,有三位叫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家,唐弢先生在《作家要铸炼语言》一文中,就提到过其中两位,有哪位同学知道?
[阿·康·托尔斯泰,1817-1875,俄国诗人、剧作家,有历史长篇小说《谢列勃里亚尼公爵》,历史剧三部典《伊凡雷帝之死》《沙皇费多尔》《沙皇鲍里斯》以及讽刺诗《波波夫的梦》等;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文学家,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阿·托尔斯泰,前苏联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三部曲《苦难的历程》(《两姊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和《彼得一世》等。]
其中,列夫·托尔斯泰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对欧洲和世界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这位十九世后半期俄罗斯最伟大的作家曾以累累巨著、伟大思想哺育民众,他逝世后,是个啥样?
(二)口头作文(6′):让学生看书前插图《托尔斯泰墓》,并通过对画面的描述表达自己的感悟。
(三)赏读(15′):
1、欣赏:教师简评学生代表的口头作文之后,播放录音,让学生看图欣赏由著名播音员朗读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思考:这么简朴之墓,作者为什么说是世间最美的呢?
(托尔斯泰之墓极普通、极朴素,其所以美,是因为朴素坟墓里埋葬着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尽管他生前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精神财富,却淡泊名声,即使死后,也入土为安,不劳顿他人,无意让人凭吊,这正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
2、诵读:学生自由阅读《世间最美的坟墓》,划出描写坟墓的语句,思考:作者以什么笔法,在短短的八百来字之间充分地表现出了“最美”?
(四)悟道(10′):
学生讨论回答上述问题后,教师小结:
1、以简洁的语言抒写朴素的坟墓,表达沉挚之情。
作者伫立墓前,萦思怀想,心灵震撼,但作者却没有铺彩摘文,而是以简短的篇幅、凝炼的词句白描景物,将自己为伟人普通之墓所受的感动以及对伟人的仰慕之情,全隐匿在平淡简洁的语言之后。这篇记游托尔斯泰坟墓的抒情散文,平淡其外而激情其中,这样,艺术的表现与文章抒写的'内涵形成完美的统一。
2、围绕中心意象层层拓展,步步加深。
文章落笔点题后,总体观照坟墓,呈露全文的中心意象,然后从树的来历入手引出托尔斯泰之愿望,说明这朴素之墓正是托尔斯泰本人之愿。
第二段,作者围绕中心意象三次写墓。第一次作了一个类比,来进一步突出托尔斯泰及其坟墓的平凡普通,激起人们的情感。第二次描写自然景物反衬墓地宁静,更显坟墓之朴素,以伟人的英名与其普通的坟墓之间的反差,撞击人们的心灵,激荡起人们的无限敬意。结尾第三次重复中心意象,并用对比来反衬那伟人富丽之墓倒不如托尔斯泰之墓更震撼人心。
作者围绕中心意象四次反复从不同语义层面上不断展开,借游览抒发自己的崇敬之情,并告诉读者,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
纵览全文,文章围绕中心意象以简朴的行文逐层展开,不断凸现作者沉挚之情,以形式与内容、情与理的统一自然熨帖地抒写出了“最美”,因而深深地攫摄读者之心。
(五)应用:
1、课内(10′):
(1)把自己先前看图的口头作文与课文比较一下,想想文章在写法上给了我们什么启迪。
(2)听《冬天之美》的朗读录音,看看乔治·桑这位法国女作家又是如何表现乡村的冬天之美的。
2、课外:
(1)练笔:看幻灯片或书本插图:《野茫茫》《未名湖》,结合课文《内蒙访古》等,写一篇《草原之美》或《世间最美的湖泊》之类的散文。
(2)阅读:读《语文读本》之《漫步秦直道》《日月行色》《北海的早晨》这些写史、写人、写景散文以及祭文《祭炎帝文》、书信体散文《狱中书简》等,看看它们与《世间最美的坟墓》《冬天之美》这两篇抒情散文的写法有何异同。
《外国散文两篇》精品教案
一、教学重点:
借助景物抒写对人、事、物的深切感悟。
二、教学方法:
以赏读悟道应用三环法指导学生品读《世间最美的坟墓》,以此引导学生自读《冬天之美》,触类旁通。
三、教学课时:一节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4′):近代俄国文坛上,有三位叫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家,唐弢先生在《作家要铸炼语言》一文中,就提到过其中两位,有哪位同学知道?
[阿·康·托尔斯泰,1817-1875,俄国诗人、剧作家,有历史长篇小说《谢列勃里亚尼公爵》,历史剧三部典《伊凡雷帝之死》《沙皇费多尔》《沙皇鲍里斯》以及讽刺诗《波波夫的梦》等;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文学家,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阿·托尔斯泰,前苏联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三部曲《苦难的历程》(《两姊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和《彼得一世》等。]
其中,列夫·托尔斯泰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对欧洲和世界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这位十九世后半期俄罗斯最伟大的作家曾以累累巨著、伟大思想哺育民众,他逝世后,是个啥样?
(二)口头作文(6′):让学生看书前插图《托尔斯泰墓》,并通过对画面的描述表达自己的感悟。
(三)赏读(15′):
1、欣赏:教师简评学生代表的口头作文之后,播放录音,让学生看图欣赏由著名播音员朗读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思考:这么简朴之墓,作者为什么说是世间最美的呢?
(托尔斯泰之墓极普通、极朴素,其所以美,是因为朴素坟墓里埋葬着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尽管他生前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精神财富,却淡泊名声,即使死后,也入土为安,不劳顿他人,无意让人凭吊,这正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
2、诵读:学生自由阅读《世间最美的坟墓》,划出描写坟墓的语句,思考:作者以什么笔法,在短短的八百来字之间充分地表现出了最美?
(四)悟道(10′):
学生讨论回答上述问题后,教师小结:
1、以简洁的语言抒写朴素的坟墓,表达沉挚之情。
作者伫立墓前,萦思怀想,心灵震撼,但作者却没有铺彩摘文,而是以简短的篇幅、凝炼的词句白描景物,将自己为伟人普通之墓所受的感动以及对伟人的仰慕之情,全隐匿在平淡简洁的语言之后。这篇记游托尔斯泰坟墓的抒情散文,平淡其外而激情其中,这样,艺术的表现与文章抒写的内涵形成完美的统一。
2、围绕中心意象层层拓展,步步加深。
文章落笔点题后,总体观照坟墓,呈露全文的中心意象,然后从树的来历入手引出托尔斯泰之愿望,说明这朴素之墓正是托尔斯泰本人之愿。
第二段,作者围绕中心意象三次写墓。第一次作了一个类比,来进一步突出托尔斯泰及其坟墓的平凡普通,激起人们的情感。第二次描写自然景物反衬墓地宁静,更显坟墓之朴素,以伟人的'英名与其普通的坟墓之间的反差,撞击人们的心灵,激荡起人们的无限敬意。结尾第三次重复中心意象,并用对比来反衬那伟人富丽之墓倒不如托尔斯泰之墓更震撼人心。
作者围绕中心意象四次反复从不同语义层面上不断展开,借游览抒发自己的崇敬之情,并告诉读者,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
纵览全文,文章围绕中心意象以简朴的行文逐层展开,不断凸现作者沉挚之情,以形式与内容、情与理的统一自然熨帖地抒写出了最美,因而深深地攫摄读者之心。
(五)应用:
1、课内(10′):
(1)把自己先前看图的口头作文与课文比较一下,想想文章在写法上给了我们什么启迪。
(2)听《冬天之美》的朗读录音,看看乔治·桑这位法国女作家又是如何表现乡村的冬天之美的。
2、课外:
(1)练笔:看幻灯片或书本插图:《野茫茫》《未名湖》,结合课文《内蒙访古》等,写一篇《草原之美》或《世间最美的湖泊》之类的散文。
(2)阅读:读《语文读本》之《漫步秦直道》《日月行色》《北海的早晨》这些写史、写人、写景散文以及祭文《祭炎帝文》、书信体散文《狱中书简》等,看看它们与《世间最美的坟墓》《冬天之美》这两篇抒情散文的写法有何异同。
《散文诗两篇》教学设计
自读要求
1、理解记忆所蕴涵着的真谛及门槛的象征意义。
2、体会两篇散文诗中所饱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隽永的富有哲理的语言。
3、学习比喻、象征等手法的运用,认知散文诗的基本特点,初步学会对散文诗的欣赏。
学习侧重点
从品味语言入手,通过两首散文诗的对比阅读,归纳散文诗的基本特点,进而欣赏两首散文诗的语言美、形式美、意境美。
自读程序
1、导语
设计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海燕》运用象征的手法,使人们在鸟儿(海燕、海鸥、海鸭、企鹅)叽叽喳喳的叫喊声中听出了革命先驱对暴风雨的渴望,看到了革命勇士搏击长空的雄姿,文章具有散文的形式美,更具有诗歌的意境美。这种诗歌散文化、散文诗歌化的文学体裁,人们称之为散文诗。今天我们再阅读两篇散文诗,了解体会这种文体。
2、整体感知理解,感受结构美
①学生快速默读《记忆》,讨论记忆所蕴涵着的真谛。学生自由发言,回答文中记忆究竟指什么?进而初步了解作者所表达的观点态度。
②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步提示记忆蕴涵的真谛的。
3、揣摩剖析悟读,领悟意境美
①轻声阅读记忆没有体积又可以使另一个人的灵魂贬值到零以下这部分,讨论记忆对人有哪些影响。学生自由发言,回答作者从人生的哪些方面对人类品性作了剖析?你还能列举出哪些方面?
②默读两个传说,轻读嗯,只记得一己忧患的,是庸人。才是勇士,真正的勇士!讨论:两个传说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后面的议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爱憎情感?
③综合以上两大段,讨论:你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灵境界?
4、鉴别赏析品读,欣赏形式美
①声情并茂阅读而你,朋友,却执拗地望着我他就永不会从后人的记忆中泯灭。讨论:这一段语言有何特色?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通过哪些表现手法表达情感?
②由此段推及全文,讨论语言、结构形式、体裁有何特色,从而掌握散文诗的一般特点。
5、迁移运用练读,体验鉴赏美
①自读《门槛》,揣摩门槛的象征意
②讨论文中俄罗斯的姑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③比较《记忆》与《门槛》在语言、取材、表现手法、意境上的异同。
自读点拨
1、多方面的美感在《记忆》中的体现。
①情操美:见自读程序三。
②结构美:全文采用了层进式与错综分承式相结合的.开放性创新结构。对人生价值这一永恒的话题,以一老者向年轻人谈话的形式,娓娓而谈,步步推进,赋予了有形的篇章以无限的联想空间。
③章法美:成功地运用了美学中和谐与奇异的原理,采用的是参照系方法。在关于记忆真谛方面,采用虚实参照,表现出奇异。
④语言美:化虚为实,变抽象说理为形象思考,极具感染力,不仅具有视觉美和听觉美,更具有灵觉美(使读者心灵受到感动)。形式上既有诗歌视觉整齐,听觉爽朗,富有气势的特点,又有散文形散神聚、意象广博、文化价值内涵丰富的特征,形象、生动、精练、深邃、隽永,富有哲理。
⑤意境美:文中化虚为实,又因实悟虚,以记忆作为审视人生真谛的载体,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价值评判,从而构成了开阔的、积极向上的多视角意象和多层面意境。
2、强烈感情在《记忆》中的表现。
对记忆真谛揭示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爱憎。首先是对记忆的价值评判中,四句名言,作者从忘却(记忆的反面)的角度表达了对忘恩负义和背叛的坚决否定。接着,在描述记忆时,以重量体积色彩标价为突破口,对理想远大、胸怀
宽阔、心灵绚丽、价值崇高的人生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胸无大志、心胸狭隘、心灵幽暗、价值低下的人生给予了彻底的批判。随后的设喻更是对勇于奉献精神的高度赞美。两个传说对流芳千古与遗臭万年的人生态度十分鲜明,加上反面的议论,使作者对庸人、叛徒、蠢货、懦夫的愤慨,和对智者、勇士的颂扬得到充分的体现,作者的感情也达到了高潮。
3、《记忆》与《门槛》在语言、取材、表现手法、情感、意境上有许多异同点。
自读训练
课外阅读一篇散文诗,说说散文诗这种文体的一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