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简短句子 > 匆匆语言特点长短句 正文

匆匆语言特点长短句

时间:2025-01-15 17:33:15

品析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或工笔细描,委婉含蓄;或粗笔勾勒,饱含至情;或细细道来,自然淳朴;或面叙家常,风趣间出。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品析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欢迎大家阅读。

  品析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

  如果我国的散文是一个百花园,那朱自清的散文则是一束艳丽的美人蕉,闪烁着朴素而夺目的光华。他的散文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文章的选材、立意等。然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六十四章),可以说,深厚的文字功力,清新的语言风格是奠定朱自清散文这座美丽的大厦的基石。前人对其散文语言准确、朴素、自然等艺术特色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朱自清散文语言特色的神韵美、古典美、形象情感美、音乐美四个方面。

  一、语言诗情诗意的神韵特色

  “曾经是诗人的朱自清,总是以开放的心灵去感受人生,感受自然,感受个体的生命,从中获得令他感动的诗情、诗意,并用诗化的语言将所得的感受、感动表达出来。”郁达夫曾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

  散文中虚实相生的意境大多是通过比喻来实现的,而朱自清非常善于运用比喻。“他曾说,文学语言一要自然,二要创新。”所以,他的比喻往往让人们出乎意料,写前人所未写,但仔细品味,又在情理之中表现出了一种求新的审美要求。如《荷塘月色》中,运用明喻、暗喻、借喻等。并且为了更好地描写景物的美,还使用了博喻。“博喻即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的一种修辞手法。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博喻的运用突出了荷花色彩鲜明、富有光泽的特点。这段文字不但有博喻,同时还是排比句式。两种修辞手法并用来描写荷花,充分显示了《荷塘月色》写景状物追求极致之美的语言神韵美。

  朱自清先生还善于运用通感手法去塑造语言的神韵美。所谓通感,是以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达到奇妙修辞效果的修辞手法。如《荷塘月色》运用通感调动读者,让读者以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去捕捉荷香月色之美,巧妙自然。“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借用通感这一艺术修辞手法,把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多方面调动读者的联想。由于歌声是被风从远处高楼吹过来的,所以歌声渺茫,隐隐约约,时断时续。又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则进一步丰富了荷塘诗一般美的意境。就阅读而言,通感兼比喻,多个感官感受荷香月色所得到的艺术享受比单个感官所得到的更真切、更深刻、更丰富。

  比较法、衬托法也是朱自清先生常用的塑造语言美的重要方法。《绿》中运用这种方法,使文中语言增添了无限的神韵美。如“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通过对比,衬托出梅雨潭的绿在浓淡明暗上都达到了极致。侧面自然地表达,更易表现绿的神奇魅力,进而扩大文章意境,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

  二、语言的古典朴素特色

  朱自清先生曾说:“文艺用的语言,虽然总免不掉夹杂文言,夹杂欧化,但是主要的努力是向着活的语言。”朱自清先生从小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后来又长期在清华园从事古典文学的研究及教学,可以说,其在古典文学方面造诣极深,深得其中之味。自然而然,这种思绪在其散文中也充分展现。

  朱自清先生散文语言的构造中,以现代通俗的白话为主,但也适当融进富有生命力及表现力的文言词汇词句,透出一种通俗典雅的独特风格。如《春晖的一月》中“湖边系着一只小船,四面却没有一个人,我听见自己的呼吸,想起‘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真觉物我双忘了”,经朱自清这样一写,读者眼前顿时有了诗的意境。情意与诗意,古典与通俗融为一体。读朱自清的散文,领略真情实感的同时,也能赏到有着古典霓裳羽衣长袖的飘舞之美,精神之美,思绪之美,而这恰是朱自清先生给予的。

  朴素自然的语言是朱自清先生的追求,他主张用笔如舌,也就是文章要像“寻常谈话一样,读了亲切有味”,如《匆匆》中“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这一段就一连用了四个口语化的词语,使文章自然平实,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如面对面谈话一般,平易近人。再如《背影》,感情真挚而深沉,通篇没有多余的话,只有朴实无华的白描,缓缓叙来。文中特别的写到四处“背影”,四次流泪,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感情紧紧扣动读者的心弦,达到了情随意出的极致境界。

  三、语言的形象及情感特色

  文学语言塑造的形象虽然不是太直观,但却能充分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不但能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还能一起读者往更深层次的思考,如作品中的时间、思绪、心态等。如《匆匆》中:“洗手的时候,日子从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按照人们的通常习惯,对于时光的飞逝一般都会用“时光飞逝”、“岁月如梭”等词来形容,但在朱自清的笔下,时光却成了一个有生命有活力的个体他。他随时随地在你身边,但又随时随地的离你而去,像位“熟识的陌生人”。在《匆匆》这篇散文中,朱自清先生通过拟人的手法,将虚写成实,将抽象朦胧的“时光”写成生动具体、栩栩如生的眼前生命。

  语言的形象也也通过修辞来表达。朱自清先生的语言形象理所当然与他丰富多彩、出神入化的修辞艺术有关。所以我们读朱先生的文章,感觉就是:美不胜收。这些修辞的运用,使文章语言反映客观事物更形象,更能传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如《春》中:“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连用三种比喻修辞,这样就使得语言表达的更全面、鲜明、深刻。自然地,一幅清新而充满着活力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朱自清先生在词语选用方面的考究,也增添了他文章的形象之美。比如动词的运用,《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段中的“泻”“浮”“洗”三字的运用,使得整段语句平白如话,清新自然,意蕴深厚,无论读着还是听着都会感到无比洒脱。再如《荷塘月色》中的“幽僻”“寂寞”“阴森森”“怕人”“淡淡的”等词的运用,很恰当的把朱自清先生的哀愁思绪宣泄出来,同时也增加了语言的形象表现力。

  四、语言的音乐特色

  明代王骥德认为:“句子长短平仄须调停的好,令情意婉转,音调铿锵,虽不是曲,却要美听”(《曲律》),这里所说的“美听”,即语言要有和谐的音乐美。古往今来,凡传之久远的'上乘文学作品,大都可以读之成诵。“朱自清的散文,继承了古代文学作品讲究和谐音乐美的传统,他的每一篇散文都是优美的乐曲,朗诵起来都如行云流水般,或一咏三叹、或一泻千里,每一个词句都活似跳动的充满灵性的音符”,这种和谐的音乐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和谐的音律

  高超的艺术首先表现在和谐的音律上。朱自清先生常常根据其作品的中心思想及其感情色彩,选择一些相同或相近的音韵,有规律地安排在一定的位置上,或者说是在同位置上重复出现,形成音韵反复,使其作品语言呈现出一种有节凑的音乐之美。如《匆匆》一文里:“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注意此段的“了”“再”字,其所在的句子结构相同,形成了三个排比句,都是有四字句和六字句组成,各句之间自然停顿,形成了富有节凑的变化和重复,读起来是一种享受,听起来更像是在赏一曲美妙的音乐,极具美感。

  (二)多定语修饰

  通过章节语句的长短、强弱、高低的互相调整与搭配,及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多定语修饰一个中心,也会使语言更流畅更富音乐节凑。朱先生的散文,长短句的使用看起来整齐匀称,读起来如行云流水,令人回味无穷。如《春》:“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再如《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一般而言,多个定语修饰一个中心,往往会适得其反,但朱先生的作品则运用自如,再加上多个定语,读起来自然流畅,朗朗上口,使句子极富美感。如《荷塘月色》中,“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等。

  (三)叠词、叠句的运用

  和谐的音乐美还表现在“叠语”的运用,即叠字、叠词在作品句中的运用。朱先生的作品《荷塘月色》中就大量使用了叠音词。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打着朵儿;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静静”、“淡淡”、“峭楞楞”等AA式AABB式ABB式叠音词的运用使文章从视听觉形式上表现了散文语言的美,让语句增添了不少活力。据查资料,“《春》中运用叠词20多处,《荷塘月色》中运用27处”,这就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那么富有音乐之灵气的原因了。

  朱先生的散文语言读来琅琅上口,音韵和谐,如行云流水,感情真挚,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恰恰反映朱先生所说的一句话“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却不轻轻放过”(朱自清《山野缀拾》)。本文主要从朱自清散文语言的神韵美、古典美、形象情感美、音乐美四个方面进行了浅析,更好地领略朱先生高超的散文语言艺术,还要深入其优美的作品之中。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清新、朴实、优美,风格独特,自成一体,许多作品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下面为大家带来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快来看看吧。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

  【摘要】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典雅清丽、蕴藉深厚、雅而不俗、柔而不媚,新而不失自然。本文将从其散文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叠词的大量运用、动词的精心选择、形容词的创造性使用、人物语言的揣摩和散文丰富文化底蕴等方面探究朱自清散文在语言方面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特点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朱德熙说:“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一言以蔽之,便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择炼”的遣词用字,真正保持了既不“过分的要求自然”也不“过分的忽略艺术”的平衡。

  一、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

  朱自清的许多散文作品中都有这类文字,《背影》、《给亡妇》更是以这类文字为主的优秀代表。《背影》中叙事的文字,如“我们过了江、进了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等短短几言,既交代清楚所叙之事,又使读者瞬间引起共鸣,于普通中见真情,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给亡妇》用第二人称,平白如话,如泣如诉地抒发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真实感人。

  二、叠词的大量运用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另一特点是叠词的大量运用。《莱茵河》中描写两岩的古堡,用“高高下下的,错错落落的,斑斑驳驳的”三个叠词将古堡的形态、分布和古老刻画得淋漓尽致。写梅雨潭的“绿”用了“闪闪的”、“汪汪”“松松地”、“滑滑地”、“清清的”,赋予梅雨潭醉人的美。朱自清笔下“脉脉的流水”(《荷塘月色》)、“油油的绿意”(《绿》)、“酽酽的歌喉”(《威尼斯》)、“涓涓的东风”(《歌声》)、“薄薄的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都是因叠词的运用而增添了几多诗意和神韵。

  三、动词的精心选择

  朱自清散文对于动词的精心选择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准确性。如“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拥着。”(《绿》)一个“拥”字,体现了三面围的状态。“仿佛蔚蓝的天空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绿》)一个“融”字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天与水融合为一体的画面。“(黑影)和(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的”(《荷塘月色》)一个“画”字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2.动态化。“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绿》)和“(月光)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两句中,“踞”和“泻”两个动词分别使“亭”和“月光”富于动感。3.人格化。“梅雨潭的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绿》)“招引”使梅雨潭更具人情味。《匆匆》里的“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跨过”、“飞去”、“遛走”、“闪过”把时光写成了似梦幻、转瞬即逝的精灵,表达了在飞逝的时光面前欲留不能、欲追不及的心情。

  四、形容词的创造性使用

  朱自清在散文中,除了将许多形容词重叠起来起修饰作用外,还善于将量词活用作形容词。如“一丝颤动”、“一带远山”、“一道波痕”、“一两点灯光”、“一团烟雾”、“一粒粒明珠”(《荷塘月色》)、“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一角的岩石”(《绿》)、“一片飞烟”(《白水漈》)等,都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和强化形象的作用。关于形容词的精心择炼和创造性使用的例子有很多,如“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歌声》)、“别致的威尼斯”、“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的建筑(《威尼斯》)等,这些词语既不怪诞,又不是对象固定不变的修饰语,朱自清先生将其巧妙地挪一挪位置,或赋予其某种感情色彩,它便又有了新的含义,而这些新含义又为其修饰对象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五、人物语言的揣摩

  朱自清的散文写景抒情的多,叙事的少。而在他的叙事散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也很少。但是,作品中人物的语言都是经过精心选择提炼,最后才出现在作品中。一般来说,朱自清散文中人物的仅有的几句话,都深刻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和思想。可以说,朱自清对于人物语言的揣摩和取舍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如《给亡妇》中,朱自清只引用了亡妻的三句话:“我死了,这一群孩子可苦了。”“还不知能不能再见了?”“没有书怎么教书?况且他又爱这个玩意儿。”充分表现了她气质的淳朴、善良、无私以及对丈夫和孩子们深深的爱。另外《我所见的叶圣陶》一文中引用叶圣陶先生短短几句话,便将一个心胸宽广、反对虚伪的形式主义、具有高超的文学技艺以及独特个性的老先生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阿河》和《飘零》中他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都或多或少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朱自清散文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艺术可见一斑。

  六、丰富的文化底蕴

  朱自清的《你我》一文深刻地剖析中国的称谓文化,博古通今,从口语到书面语,从中国到外国,不但列出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称谓,更深刻地透视了这些称谓所体现的深厚文化背景。由于此文的丰富文化底蕴,只有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才能深刻理解此文的含义,那些不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朋友是很难理解的。相对而言,《欧游杂记》中的多篇散文,字里行间渗透着丰富的欧洲文化。所写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罗马等都是欧洲的文化名城,在描绘和说明这此城市时,都或多或少带着某种文化的气息,而正是因为这一点,这些文章才跟所写的城市一样,充满独特的艺术魅力。《博物院》一文更是精妙。以博物院为中心,将各国文化进行一次大比拼。语言上,自是各有各的风味。另外《乞丐》、《圣诞节》等文也展示了朱自清对欧洲文化的独特理解,表现在语言上,显现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总之,朱自清散文语言的“新而不失自然”,典雅清丽、蕴藉深厚、雅而不俗、柔而不媚,与其刻意出新的口语化、叠词的大量运用、动词和形容词的精心选择、人物语言的揣摩以及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上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荷塘月色:阅读和写作(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5.71.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荷塘月色:语文(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0.7.

  [3]梁实秋.论散文[J]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38-39.

  [4]朱自清.朱自清散文精选[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6.

朱自清散文语言特色探究

  朱自清先生是语言艺术家,他的散文语言清丽朴素,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用词准确,善于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多用叠词,富有音韵美。在他的散文中能够将古典诗词的风格融入其中,写景抒情,这是现代散文家绝少有的独特现象,他用语言塑造了美的人生。当然,这种人生适合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所以散文附着上了个人的浓厚色彩。从色彩上看,不同心境下的散文,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或为明丽,或为灰暗,也许就是先生的不同的人生际遇。本文主要是从修辞多样,用词灵活;景语为情语;朴素又创新;口语化程度高;深刻的阅历烙印;鲜明的个性特征等六个方面来论述他散文的语言艺术特色。

  有人说,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节奏平缓刻板,抒情浅显啰嗦,技巧浅显平易,基调阴柔,缺少丈夫气慨”;有人说,先生的文章“交代过于平白直露,行文平起平落,欠缺吞吐开阔之气”,更有甚者云“(先生)抱其佛脚而大嚼其中三味,秉其衣钵而自以为得其嫡传”。而本人却认为先生的语言平实自然,清新质朴,富有柔情,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一、修辞多样,用词灵活

  (一)叠字叠句,是我们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法。先生是巧用叠词的高手。在先生的笔下,一个个看让人毫不起眼的词语都能运用得恰到好处。恰似一条水晶项链中嵌着一颗珠光宝气的蓝宝石,显得那般的光彩夺目,那般的非同凡响,那般的高雅尊贵。而将词用得最传神的当数《荷塘月色》了。“蓊蓊郁郁”的树,写出了树木的繁茂。“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形状,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

  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出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则反映树的错落有致,开阔又有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平实自然的叠词,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相信读过朱自清先生的作品的人都深有体会。“阴森森”的小径,“淡淡”的月色,以寂静的氛围,衬托出作者淡淡的哀情。真是所谓“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啊!“悄悄”出门,“轻轻”进门,反映了作者不影响家人而放轻动作以及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让一字一句都令人回味。“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薄薄”二字,写出了雾的轻飘,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气氛。散文《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草“偷偷地”“钻出来”,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在意的时候破土而出,就像孩子捉迷藏时从暗处钻出来,充满了孩童情趣。“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一连串动词无不童趣盎然。“两个”、“几脚”、“几趟”、“几回”这些不定量的数量词,表明孩子们在天然的运动场上随意玩耍,直到尽情尽兴为止。“轻悄悄”写出了春草的柔和,“软绵绵”写出了春草的柔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的舒服劲儿表现出来。叠词的运用。表现春天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孩子们为春光增添无限生趣,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画面跃然纸上。

  从以上例子可看出,叠词的使用能令文句的准确性大大增强,勾勒事物不遗余力,并能丰富语句的内涵,使文章生色添彩。而在《春》中,先生用“悄悄”、“软绵绵、表现出早春时节春风的和畅之美;“软绵绵”给人轻柔温暖的质感;读起来悦耳动听,韵味无穷。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读来音节和谐,琅琅上口,令人拍案叫绝。

  综上所述,朱自清散文中富有特色的叠词使用,使他那精雕细琢的作品更添光彩,使他的作品的文学艺术形象更上一层楼。叠词不但把静态的景物写实了,而且把动态的实物写神了,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读起来音节和谐,琅琅上口,再三品味,词简意深。试问一下,没有朱自清先生妙笔生花的神来之笔,又怎能把一组组叠词运用得此般巧妙,此般恰如其分呢?

  (二)比喻:它是人们说话和写作时使用最普遍的修辞方式。先生在《山野掇拾》中说:观察的仔细,目的在于要从对象身上辨别出“新异的滋味”,从而取得“独得的秘密”;又说文章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平常身历之境,也有惊异之感”。因此,先生的比喻,大都是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出神入化的。他很少用别人的比喻,而是在仔细观察生活的基础上,选择别开生面的角度,巧妙地抓住客观事物的相似点,给以新颖的设喻。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有这么一句“叶子出水很高,象婷婷的舞女的裙”,看似平淡无奇,可在先生的笔下,却可体味到一种不同寻常的修辞韵趣。当我读到此句时,自己心中那种长期对荷叶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痛苦豁然冰释。先生把“出水很高的荷叶”比作姑娘在跳舞时张开的鲜艳的舞裙,不仅突出地形容了荷叶又圆又大,而且显现了荷叶舒展着,摆动着的姿态,仿佛凌风飘举,翩翩欲舞一般。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荷叶罗裙一色裁”的画面,相信其他读者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另外,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二、景语为情语

  《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春天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逼真’等于俗语所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而且活像是真的。”可以说,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达到了化景语为情语很高的艺术境界。应该说好的散文本身就是一首“诗”,抒情散文尤其如此。所谓“诗”,在散文中当指真挚浓郁的情感及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的意境;所谓“画”,在散文中即指作家精心结构、精心设色、精心描绘出来的生动景观。“诗”与“画”的和谐统一,集中表现在缘情作文,“文中有画”,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无论写景叙事议论,都须有作家真挚浓厚的情感作灵魂,否则技巧再高明,语言再漂亮,也不过是蜡制美人。先生是个感情丰富且细腻的人,其笔下的事物同样也充满感情。在长期的追求中,先生描写的造诣很深,在他笔下,无论是梅雨潭的绿色还是清华园的月光,都写得逼真如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而秦淮河的夜景,那六朝脂粉气的遗迹,情景交融,真实而得体。在《绿》一文中,先生在极尽描绘了梅雨潭“醉人的绿”之时,喜爱之情不可抑制,奔腾汹涌着倾泻于笔端,此时最能体现其感情的人称是第二人称“你”,一连用十多个“你”,便把他对绿的深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起到了升华感情的作用。他用语言的丹青点染的风景化比喻丰美,想超拔取胜,将自己内心细腻而真挚的感情合盘托出,如水晶般纯洁通透,似骄阳般温暖人心,像清泉般沁人心田。

  三、朴素又创新

  “真挚朴实”是朱自清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朱自清为人正直、淳朴,他的文章也散发出率真的气息。朱自清有许多记人记事的作品,大多写亲友的交往,家庭的琐事,这些平凡无奇的小事在朱自清朴实无华的笔下真实感人,催人泪下。比如,《背影》里的父亲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在为“我”买桔子回来过铁道的时候,“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普通的老人的背影,看似平常,但在平常中孕育了深厚的父子情深,多少年了,无人超越,不知道感动了多少做儿女的人。类似的篇章还有很多,它们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有人说:“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这是先生散文的一大重要特点。正如李广田所说“在当时的作家中,有的从旧垒中来,往往有陈腐气;有的从外国来,往往有太多的洋气,尤其是西欧世纪末的颓废气息。朱先生则不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1]”。这在《荷塘月色》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如早春晨曦,如夏日凉风,如晚秋山泉,如寒冬骄阳,给人以无限清新自然的感觉。先生喜欢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写景散文,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善于以精雕细刻的工夫,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正像他在探讨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时所说的,“‘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

  四、口语化程度高

  与一般的作家不同,先生是个对汉语颇有研究的作家,对口语体语言的研究,是他语言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记述口语体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时,他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点,说:“用口语为的是求真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所谓求真的‘真’,一面是如实和直接的意思,在另一面这‘真’又是自然的意思,自然又亲切,才让人容易懂,也就是更能收到化俗的'效果,更能获得广大的群众。”基于对口语体语言的研究,基于对“求真化俗”审美目标的追求,先生创作伊始,便注重北平的方言,以北平话做底子,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成份,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文学语言的口语化迈进,并逐步形成了一种堪称典范的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谈话风”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2]”,虽说仍系知识分子化的口语,却亲切自然,鲜活上口,幽默风趣,雅俗共赏,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比起当时一般作家的作品来,拥有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而这正是他高出一般作家的地方,也是他为现代文学,尤其是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他对散文创作的基本主张是: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他在好多篇作品里都主张“以文载道”,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这个基础上,他竭力提倡“写实的文学”。他在好多散文中也采用外来句法,如某些复句,也选用古典词语,如某些叠词,但都以符合口语为准则,从中采取有效的表现形式。朱自清主张文章语言要象“行云流水”一般自然,他曾说:“文章如果能达到行云流水的境地,简直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但这是怎样一个不易到的境界。”这种谈话式的抒情方式,也正是他自己散文创作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一位著名散文评论家曾经说: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谈到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文字特色,就在于全写口语。试读他《给亡妇》里的一段文字:

  后来你天天发烧,自己还以为南方带来的疟疾。一直瞒着我,明明躺着,听见我的脚步,一骨碌就坐起来。我渐渐有些奇怪,让大夫一瞧,这可糟了,你的一个肺已烂了一个大窟窿了!大夫劝你到西山去静养,你丢不下孩子,又舍不得钱,劝你在家里躺着,你也丢不下那份家务。越看越不行了,这才送你回去。明知凶多吉少,想不到只一个月功夫你就完了。

  这一段文字,全写的是口语,“谈的是家常话,倾诉、安慰,好象在灯下和家人喁喁细雨。是那样的一往情深。文字老老实实,自自然然,绝无一点矫揉处”。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同时期在语言文字方面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写口语却是他创作的基本追求。即使他比较注重修辞,被人们认为“不怎么自然”的文字,如《匆匆》、《荷塘月色》、《春》等等,在优美中也含有朴素的风味,而无过分雕琢、涂饰之感,恰恰相反,以口语为基础的各种语言冶于一炉的文字,似乎更别有韵味;朴素常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足以沁人心脾,这就是他“不自然”的文章却深受读者青睐的原因。

  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中又说“自新文学运动以来,一般最大的缺陷是对于文学所用的语言缺乏研究和努力”,但是朱自清先生“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很可观”。先生的“可观”的成就,突出地体现在“谈话风”的艺术语言的建树方面,这是其散文创作的一种自觉的审美追求,也是他对现代散文美学的又一贡献。

  五、富于变化的长短句、鲜活生动

  朱自清写作散文,非常注意句式安排。‘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的安排最难。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个讨厌的字,例如:‘楼上正中一间大会议厅’,‘楼上正中是——’,‘楼上有——’‘——在楼的正中’,但用第一句,盼望给读者整个印象,或者说更具体的印象。再有,不从景物自身而从游人说,例如“天尽头处偶尔看见一架半架风车”。正因朱自清如此精心安排句式,推敲文字,他的散文语言才呈现出一种“语言的音乐旋律”。《匆匆》里,“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吧:哪又是谁呢?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这篇散文巾,大部分句子只五六个字,常常形成排比问而不答,飘忽即过。词语的色调也极婉转,轻盈的燕子,婀娜的杨柳,娇艳的桃花。组成一幅多美的画图。“去——来”、“枯——青”、“谢——开”既有词义上的对比,又有音韵平仄上的变化,再加上以“了”“呢”等的语气词缀在句尾,从语言的音乐性上,赋予他的艺术语言以“既能悦目,又可赏心,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看花》里“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子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候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

  作者围绕“花盆——架子——架子——院子——花盆”的顺序清楚地将一般家庭“爱花”的方式列举出来,层次清楚。又使文章回还往复,音韵之美,自然天成,美不胜收。

  六、鲜明的个性特征

  首先,先生的全部思想感情、人格,表现出一个中国知识分了强烈的自尊意识,更是真实而具体,融情入景,极为成功。他用中国知识分了的传统气节来约束、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求得自我人格的自洁和自尊。因此,强烈的自尊意义也就充溢流贯于他的一些散文之中。先生的自尊,常常表现为在自我解剖中描画“思想感情中的争斗”,所以真实、诚恳,毫无矫作与伪饰。他敢于肯定思想中积极的东西,敢于否定思想中消极的东西,在肯定和否定,先生为了反对美蒋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在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的宣言上签了名,并且在临终前还嘱咐家人“不要买政府配售的美粉”。这些,在他的文章当中都有体现。因此,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赞他“有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其次,先生在强化自尊意识的同时,也强化着他的博爱意识。自尊是爱自己,博爱是爱他人。这些先生都盘托出自己一颗多棱的灵魂。

  朱自清先生在创建我国民族风格的全新的白话文学中,以其开阔的想象和非凡的驾驭文字的功力所创建的“绘画的美”,对打破“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作风也正影响着当代并将影响着未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去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先生的句子永远这么意味深长。是啊,燕子会再来,杨柳会再青,桃花也会再开,而聪明的我们也应该,并且一定会对先生的文章继续探究,并且发扬光大。

  总之,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学习朱先生的散文,在欣赏品味其情景交融的散文意境、生动绝妙的语言艺术的同时,在取材方面、立意方面、结构方面等对于创新文章无疑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简析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魅力

  如果我国的散文是一个百花园,那朱自清的散文则是一束艳丽的美人蕉,闪烁着朴素而夺目的光华。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简析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魅力,欢迎大家阅读。

  简析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魅力

  【摘要】一篇好的散文,不仅仅在于它精粹的思想、隽永的意境,更在于作品的语言美,正如郁达夫在评论朱自清散文时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他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的文章。”(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确实,朱自清的散文,不仅在于所准确传达出的内心思想,更在于文章的语言魅力,其艺术化的口语技巧、生动传神的字句修辞技艺及朴素典雅的语言风格,不仅为五四时期的新文化注入了活力,还深深的影响着一代一代文学创作者,也震撼着我们灵魂深处。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魅力

  一、娴熟生动的语言表达技巧

  1、“口语化”的语言特点

  叶圣陶先生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说:“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这段文字是对朱自清散文语言口语化的极高评价,说明了朱自清先生散文口语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朱自清在《内地描写》中也说:“追求这种作风,作品才能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为了使文章显得口语化,朱自清很注意语气词的使用,尤其是在句末大量的使用了“了”“的”“着”“啊”等语气词,强化了文章的口语化色彩,读来平易质朴,浑然天成,使他的'文章达到绚烂之极,又归于平淡。

  如《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作者通过“了”的连续使用,把作者关于“春天来了”那种发自心底的喜悦表达得淋漓尽致。

  如《儿女》:她和闰儿在一玩儿,一大一小,不很合式,老是吵着笑着。但合式的时候也有:譬如这个往床底下躲,那个便钻进去追着;这个钻出来,那个跟着——从这个床到那个床,只听见笑着、嚷着、喘着、真如妻所说,像小狗似的。作者通过“玩儿”、“这个”、“那个”、“者”的口语,让孩子们生动和谐的玩耍场面自然流露,充满了生活气息。

  2、遣词造句的艺术

  朱自清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遣词用字的锤炼美。

  朱先生遣词艺术首先表现在具有锤炼美的动词上,比如在《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作者用“泄”这个动词与“静静地”配合在一起,写出了月光下的静态,动中含静,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有形而无声的特点,显示了月光的幽静之美。在“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一个“洗”字写出了月色乳白而透明的神韵,“笼”恰当地表现了此时荷塘的朦胧美感,两个动词将雾气奶白色而又娇艳欲滴的质感和轻柔飘渺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表现在大量使用具有音韵美的叠词上,在《荷塘月色》中,比如“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隐隐约约”的远山、“亭亭”的荷花、“田田”的叶子、“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这些叠词的使用,更传神地表现了事物的特征和姿态,又使得行文轻缓舒徐,读来节奏鲜明,令人耳目一新。

  《威尼斯》写到:“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叠音词的使用,反映出了威尼斯的明媚,突出了它是一座水上城市。文章中还有“微微”“酽酽”“来来去去”“疏疏”等,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最后表现在具有参差美的整、散句结合上,《春》中:“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些语言句式,显得活泼自然。《绿》结尾展开了丰富的想象:“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睐了……”句式整齐,感情洋溢。《背影》中写父亲“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语言凝重,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3、表现手法的灵活多变

  朱自清先生不仅在遣词造句上独具匠心,而且在文章中能灵活的使用多种修辞,使文章具有修辞美。

  大量使用贴切新鲜的比喻,使可描写的景物或事物形象可感。春是空灵之物,属难写之景,但作者却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春》中写道:“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她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作者抓住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采用三个比喻句分别突出了春天的新鲜、美丽、有力度的特点,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

  《荷塘月色》中把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赋予荷叶动态的美。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突出其晶莹闪亮、隐约闪烁的特点;“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又把月光比作流水,无形的月光给人以有形的实感,月光不仅能看得到,而且能触摸得到。

  朱先生能凭借人们感觉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官上的感受移到另一感官上,即通感修辞的使用。《荷塘月色》中,有“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就是将嗅觉上的“缕缕清香”转移到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不仅扩大了意境的内涵,而且将“清香”比喻成“歌声”,也烘托了环境的优雅与宁静;“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把嗅觉、视觉转化为听觉,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光与影的白黑块,仿佛变成活泼、跳跃的音符。同时梵婀玲,会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那样优美、悠扬,给原来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

  二、朴素典雅的语言风格

  杨振生曾说:“他文如其人,文华是从朴素中来,幽默是从忠厚中来,腴厚是从平淡中来。”“朴素”“平淡”恰到好处的总结了朱自清先生散文语言风格:语言自然流畅、感情真挚、简约传神,即朴素典雅的特点。

  在叙事散文《背影》中,作者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用近乎“白描或素描”的手法、用独到的视觉,抓住普通人身上的细节叙事——一位身材臃肿的父亲吃力地为儿子买橘子的场景,来表达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与深情,同时也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怀念之情,将父子之情表达得真切自然。比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在写景抒情散文中,先生更将情与景有机融合起来,写景细腻清新,景中有情;抒情真切自然,情中有景。

  在写景抒情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写月色是荷塘的月色,写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画面感强,动静结合,浓淡相宜,不仅使画面色彩均匀悦目,还透出一股神韵,呈现出一幅宁静优美图;同时,表达出作者那种淡淡的喜,淡淡的愁,让我们更能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和赤子之情。正如佘树森所说:“朱自清的文体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我想,这个‘清’字,不只是指文字的清秀、朴素,恐怕连人格的高洁、思想的纯正、感情的真挚都包含在里面才是”。

  参考文献

  [1]《朱自清作品精编》漓江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2]引自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3]引自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散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