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杨梅生活散文
清晨,淫雨霏霏,如烟雨丝飘飘洒洒,望着窗外濛濛雨帘,我不禁犯起愁来,几位学友约好今天去乡下摘杨梅,这样的天气怎好去呢?老天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顿生怜惜之意,很快的,雨越来越稀,没多久,竟然露出了太阳的笑脸。待到我们等齐人员正式出发之时,一个大好的晴天丽日已呈现在我们眼前。
根据“会长”胡兄和“秘书长”燕的统一指挥,我们一行9人驱车来到了娄星区石井乡环江村。这里拥有一片较大面积的乌杨梅基地。尚在车上,道旁墨绿墨绿的杨梅树上挂着的那一串串熟透的杨梅,已惹得我们垂涎三尺了。车刚停稳,我们迫不及待跳下车,直奔陈放杨梅的凉棚下,应主人的招呼,毫不客气的吃起这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新鲜杨梅来。这些平时久窝办公室的人员,难得有机会亲临真正大自然的怀抱,偶来一次,自是兴高采烈,开怀不已。平日的斯文跑啦,卫生方面似乎也没那么讲究了,大家只管挑着黑里透红的、又大又鲜又饱满的个儿,不管它洗没洗过,也不管它里面是否藏有小虫子,只是一个劲儿的往自己口里送着,冷不丁的塞一、两个到身边朋友的口里,引得大家“啊哈、啊哈”的笑个不停。一幕幕开心的画面,被我们的“摄影记者”杨兄一一揽入了镜头,我也不时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凑凑热闹。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凝一颗值千金。味比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这是宋代诗人平可正赞美杨梅的诗句,也正是石井环江杨梅的真实写照。这里的杨梅全是清一色的乌杨梅,个大、味甜、饱满、乌红。很多都有荔枝一样大个,就是小的也有大龙眼那么大,论其外观,拿王鲁彦先生的话来形容,“它最先是淡红的,像娇嫩的婴儿的面颊,随后变成了深红,像是处女的害羞,最后黑红了——不,我们说它是黑的。然而它并不是黑,也不是黑红,原来是红的。太红了,所以像是黑。”这种红虽不耀眼,却是十分的耐看。其味道甜中带酸,汁水盈润。“轻轻的啄开它,我们就看见了那新鲜红嫩的内部,同时我们已染上了一嘴的红水。”“这甜味可决不使人讨厌,不但爱吃甜味的人尝了一下舍不得丢掉,就连不爱吃甜味的人也会完全给它吸引住,越吃越爱吃。”大家一边说笑,一边品尝,一边询问,意在判断着我们该从哪儿下手为佳。
趁大伙商讨的`当儿,我随胡兄、辉去了前边的杨梅林进行视察,发现了一片非常理想的杨梅林,并决定一会儿就邀大家来此采摘。我们继续向前,一只漂亮的蝴蝶在我前边飞着舞着,我赶忙拿起相机一路追拍,却也撩起了辉的拍照欲望。她迅速的跃上杨梅树,我便“咔嚓、咔嚓”给她拍了若干张采摘杨梅的珍贵照片。
待我们返回时,好远便听见其余几位学友欢快的声音。啊哈,他们正在我们刚才看好的这片杨梅林里开始采摘了。“你们去哪啦?”“快上来,好大一个的杨梅啊!”“好,就来!就来!”我们9人合为一处,欢呼声传遍整个杨梅林。呵呵,与其说我们来摘杨梅,不如说是看杨梅。太阳穿过树叶,满地斑斑驳驳;一颗颗娇艳的杨梅,藏在绿油油的树叶之间,吸引着我们惊喜的目光,只见“树繁碧玉叶,柯叠红玉丸。”偶尔,熟透的杨梅忍不住的从树上自发的掉了下来,直落我们的头顶和身上,惊得我们尖叫不已。
没坚持多久,我们便打了“退堂鼓”,把采摘的任务交给了主人安排的“工人”,我们只顾坐在树下,一边和主人聊着天,一边继续享用着这难得的杨梅饕餮大餐。杨梅树的主人是一位50左右的、精炼能干的中年男人,他用非常自豪的语气,介绍着这片杨梅林,推销着他的杨梅,商讨着买卖的价格,最终,在他承诺按我们的要求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15元/斤的价格达成协议。
据了解,石井乡环江村这片杨梅林,植于18年前,目前已发展到2000余亩,而且还在以每年新增近2000株杨梅树的速度扩充着。所有权属村上,以招投标的方式分片承包给个人进行管理。这一届承包期限是4年,村上因此可以获得好几十万元的收入,而10多位承包人员则可因此获得几百万的纯收入。由于效益可观,许多村民将自己的自留地(山)都栽上了杨梅树,现在,绝大多数村民家里每年可因此获得数万元不等的杨梅销售收入。目前该村正在向上级申报成立杨梅专业合作社,并计划成立杨梅加工厂。不久的将来,一个集“产加销”于一体的农民杨梅专业合作组织将发挥其强大的优势,引领种植杨梅的农民兄弟,奔向更加富裕的未来。
临近中午,主人已经按要求为我们每人准备了两箱杨梅。结完帐,我们一个个拍拍已经装满杨梅的肚囊,嘻嘻哈哈,兴高采烈的启程回到市区。
此刻,当我敲着键盘的时候,旁边正摆放着一碗大大的乌杨梅,我不时地将其一个个往嘴里递送着,实在太惬意了。“南方珍果,首及杨梅”,这一次,我算是真正领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