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官之奇存焉。”对曰:“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将不听。”
乃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为不道,入自颠转,伐鄍三门。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犯丰絮,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紧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节选自《左传·僖公五年》,有删改)
《唇亡齿寒》习题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府: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B、晋不可启,寇不可玩——玩:把玩
C、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保:通“堡”,作动词用,据守
D、师还,馆于虞——馆:作动词用,住宿用膳,此处指驻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晋萄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太医以王命聚之
B、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桓侯遂死
C、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D、乃使苟息假道于虞/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虞公不听劝阻,一意孤行的`一组是()
①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
②官之奇谏,不听,遂起师
③君昵之,虽谏,将不听
④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⑤弗听。许晋使
⑥虞不腊矣
A、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
4、下列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概括和推论,其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写晋国两次假道于虞,前略后详,十分得当。
B、晋国的大夫苟息请求用屈地出产的骏马和垂棘出产的宝玉作礼物,向虞国借路来进攻虢国,虞公欣然接受,爽快答应,可见自占以来,华夏民族就“礼尚往来”。
C、虞公利令智昏,不听劝谏,一意孤行,引狼入室,导致国灭身辱,真是咎由自取。他是一个既贪且愚、可鄙可笑的国君。
D、晋献公虚伪狡诈,以宝物为诱饵,引诱虞公上当,对外扩张,灭掉虢、虞,是一个贪得无厌值得抨击的国君。
E、宫之奇以“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精心设譬,巧妙劝谏,但虞公始终不听。尽管无力回天,但他仍然不失为一位善于料事、见识高超的忠诚能干之臣。
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呢之,虽谏,将不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唇亡齿寒》答案
1、B
2、A
3、D
4、BD
5、(1)官之奇这个人,性格懦弱,不能坚决进谏劝阻,而且从小就和虞君在宫里一起长大,虞君只是对他亲昵,即使进谏,虞君也不会听从的。
(2)虢国是虞国的邻国,虢国灭亡,虞国必定跟着灭亡。晋国的贪婪的野心不能让他打开,外敌入侵不能忽视。干一次错事已经够了,难道还可以来第二次吗?俗话所说的“牙床和颊骨相互依存,嘴唇缺了,牙齿就会寒冷”,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
《曹刿论战》《唇亡齿寒》比较阅读及答案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①,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②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③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注释】①亲:指关系友好,亲近。②却:退。③隐蔽:指屏障。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肉食者鄙⑵神弗福也
⑶而齐不听⑷苏秦谓齐王曰
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4分)
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⑵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
21.阅读【甲】【乙】两文,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参考答案:
19.⑴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⑵赐福,保佑。
⑶但是,可是。⑷对……说,告诉。(每词1分,共4分)
20.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2分)
⑵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国、楚国(共同出兵)救赵国。(2分)
21.深谋远虑(或聪明智慧)(2分)(如答说话讲究艺术只得1分)
唇亡齿寒近义词
基本解释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详细解释
1.【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2.【出自】:《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
3.【示例】: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正所谓是~。
4.【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近反义词
唇揭齿寒:
基本解释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同“唇亡齿寒”。
详细解释
【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同“唇亡齿寒”。
荣辱与共:
基本解释
光荣与耻辱共同分享与承担。
息息相关:
基本解释
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详细解释
1.【解释】: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2.【示例】: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与生命的起源息息相关。
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或事物关系密切
殃及池鱼:
基本解释
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详细解释
1.【解释】: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2.【出自】:《吕氏春秋·必己》:“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
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巢倾卵破:
基本解释
比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以喻整体被毁,其中的个别也不可能幸存。
详细解释
1.【解释】:比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以喻整体被毁,其中的个别也不可能幸存。
2.【出自】:《后汉书·孔融传》载:孔融被曹操逮捕时,有女七岁,子九岁,两人正在下棋,安坐不动。左右问父被捕为何不起,答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意指父被害,自己也不得幸免。
3.【示例】:乾曰:‘吾兄弟分张,各在异处。今日之事,想无全者,儿子既小,未有所积,亦恐~,夫欲何言!’◎《北齐书·高乾传》
4.【语法】:连动式;则谓语、定语;指全部毁灭
唇亡齿寒成语解释
【成语】:唇亡齿寒
【拼音】:chún wáng chǐ hán
【简拼】:cwch
【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出处】:《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
【示例】: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正所谓是~。
【近义词】: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反义词】:隔岸观火、素昧平生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唇亡齿寒成语接龙
【顺接】:寒儒薄相寒冬腊月寒山片石寒底捞月寒往暑来寒心消志寒心酸鼻寒心销志
【顺接】:八百孤寒冰雪严寒不饥不寒唇亡齿寒唇揭齿寒唇竭齿寒胆战心寒胆破心寒
【逆接】:搬口弄唇掉舌鼓唇费舌劳唇粉面朱唇缚舌交唇鼓舌扬唇鼓舌摇唇皓齿朱唇
【逆接】:唇三口四唇不离腮唇亡齿寒唇如激丹唇尖舌利唇干口燥唇干舌燥唇揭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