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元末·阿鲁图《宋史》
翻译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年一样(古代成年指弱冠,16岁,并非如今的'18岁)特别喜欢听人讲《左氏春秋》,了解其大意后回来讲给家人听。从此对《左氏春秋》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冷热。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瓮指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字词注释
生:长,长到。
凛然:稳重的样子。
成人:古代成年指弱冠,并非如今的18岁。
指:通假字,通“旨”,主要意思。
至:至于,到达,甚至。
登瓮:站在大缸上。瓮:大缸。
去:离开。
迸:流出来。
司马光砸缸说课稿
一、课题简介
我进行研究的课题是《“批注式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研究目标:1、稳固学生学习语文的直接兴趣,启动学生阅读内需。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3、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磨砺学生的创新精神。
4、读写结合,学以致用,摒弃阅读与写作半脱节的状态。
研究的内容:
1、让学生学习使用批注符号
2、让学生学习用文字批注点评
(1)疏通文字
(2)感悟联想
(3)质疑问难
(4)赏析评价
(5)填补空白
(6)概括提要
(7)写读后感
研究措施:
1备课——教师的批注式阅读
2、预习——学生的自主阅读批注
3、课堂——批注式阅读对话
4、课前课后——写写阅读感受
研究阶段性成果:
这个课题的内容是继我的省级个人立项课题《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与研究》结题之上进一步进行研究的。这期间,我进行的:
课前批注五招
1、画出生字新词,自查自悟,标注在字词旁边
2、默读思考,理清条理,分段,段意批注右段末。
3、连段意写出主要内容,批注在课题右下侧。
4、再默读,有疑问处画?准备课堂上质疑。
5、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整理,组合,批注在课文末。
课中批注五招
1、默读画出重点词句及优美的句式,体会作用,批注在句末
2、抓不懂之处,质疑,把得到的答案批注到?
3、画出精彩片段进行仿写,批注在附页上。
4、抓中心体会整体构思及布局谋篇的技巧批注在附页。
5、看课后的问题,再读全文,弄清答案,批注在作业题的空白处。
学生学会并养成习惯后,阅读能力写作水平的确提高很快。这项策略获吉林市教育科研成果奖。
上学期我新接了一年级的学生,后半学期学的几篇课文,我开始尝试让他们运用简单的批注符号,学生挺有兴趣,而且效果挺好。看来,这项研究不光可以在中高年级进行,低年级就应该增强意识,打好基础,培养习惯。下面我就拿前几天刚刚讲过的一年级的课文为例,说说平时对课题的实践研究。
我要说的课文《司马光砸缸》,是长春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课。
一、教材简析: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这篇课文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大水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没有慌,急中生智,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了小朋友。通过这个故事启发学生遇事不慌,沉着勇敢。这正是这单元的主题内容——小故事里学大智慧。这个小故事生动形象,是训练学生说、写的好素材。
二、目标拟定:
教学目标:1、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想象的习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3、读懂故事蕴含的道理,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所体会,自觉去做。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想象的习惯,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感悟内容中蕴含的道理,有所体会,自觉去做。
教法、学法
1、教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随机点拨提升。
2、学法
填换词语,补充空白,提出问题,说心里话。仿说仿写训练。
三、教学设计
(一)、回顾全文,交代目标
1、与老师接读课文,老师的导语:从前有个人叫司马光。他小时候,常跟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儿。花园里有什么呢?有一回,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在这紧急关头,小朋友们怎么做的?司马光呢?这样,既回顾了课文内容,又使学生容易抓住主要内容。
2、给出词:司马光,使劲,砸缸,救出。学生连词说主要内容。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这样训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进入课堂情景。
(二)、自主学习,交流训练
1、课件出示学法提示:
(1)、填换词语——()
(2)、补充空白——……
(3)、提出问题——?
(4)、说心里话——!
2、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按学法进行边学边标注。这几招学生都会,很乐意参与学习,为展示自己的能力做准备。
3、先交流前两项,有的`在花园前填“美丽’,在假山前填“高高”……在1自然段后补充掉水缸里的小朋友的动作、叫喊,在2自然段后补充一些小朋友的救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语言得到了训练。这时,课件出示一组句子:
(1)、有个小朋友在假山上玩儿,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2)、小朋友们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跑了,有的跑去找大人。
(3)、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缸里的谁流出来,掉在缸里的小朋友终于得救了。
相机指导朗读。之后,告诉学生这是对比的写法,更突出司马光的果敢睿智。接下来点拨提升,训练学生用对比的句式说话。先给出例句:
“上课预备铃响了,同学们有的连忙摆好书本,有的背着手静等老师来上课,还有的看看生字,准备发言。只有小明还蹲在地上偷着玩自己的卡片”
这样一步一步的把读,想,批注,说,有机的融在一起,落实了教学重点。
4、、交流后两项,学生自主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和故事里的人物说心里话,如、为什么司马光有那么好的办法?他不怕别人找他赔缸吗?我对司马光说——,我对掉在水缸里的小朋友说——,我对跑了的小朋友说——,我对找大人的小朋友说——,我对全班同学说——学生学的津津有味,乐此不疲。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三)、写话训练,提高能力
指导学生仿上边的例句,用对比的方法,写一段话,为拓展学生的思路,照顾差生,可以给出提示语:
下课铃响了,——————————————————。
读书课上,———————————————————。
秋天到了,花园里的花————————————————。
司马光砸缸教案
通过《司马光砸缸》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教育学生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足字旁”、“石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明白砸缸救人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司马光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学生或老师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学习“司”字,字谜: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九百多的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为什么要救人,又是怎么救人的呢?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展开图上画的故事的。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3、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识记生字。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从前”是什么意思?
(3)在这一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4)思考: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从哪里看出小朋友都慌了?还可能有什么样子的?
(3)相机学习“叫”“跑”,请学生列举其他带有“足字旁”字,说说它们都与什么有关。
(4)小结:别的.小朋友慌了,动作忙辞职,司马光表现怎样呢?
3、第三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画出描写司马光砸缸动作的句子。
(2)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讨论:
司马光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
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3)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中的小朋友吗?
(4)相机学习“使、劲、砸、破”。学习“石字旁”,说一说带有“石字旁”的字有哪些?都与什么有关?
(5)结果怎样了呢?
(6)学习“出”、“终”、“于”、“救”。
(7)通过这件事,你能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8)让学生代表得救的孩子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五、朗读课文
六、课后作业
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第二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
2、复述课文。
3、让学生说一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复习字词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完成课后活动——连线。
3、完成课后活动二,涂色。
4、完成课后活动三,读词语。
三、指导书写。
司:注意第一笔先写“横折勾”
跑:注意“足字旁”的写法。
出:注意笔顺
四、课后作业。书写生字。
拓展阅读:《司马光砸缸》课文
从前有个人叫司马光。他小时候,常跟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儿。花园里有一座假山,假山旁边有一口大缸。有一回,有个小朋友在假山上玩儿,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小朋友们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跑了,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儿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掉在缸里的小朋友终于得救了。
司马光砸缸说课稿
一、课题简介
我进行研究的课题是《“批注式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研究目标:1、稳固学生学习语文的直接兴趣,启动学生阅读内需。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3、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磨砺学生的创新精神。
4、读写结合,学以致用,摒弃阅读与写作半脱节的状态。
研究的内容:
1、让学生学习使用批注符号
2、让学生学习用文字批注点评
(1)疏通文字
(2)感悟联想
(3)质疑问难
(4)赏析评价
(5)填补空白
(6)概括提要
(7)写读后感
研究措施:
1备课——教师的批注式阅读
2、预习——学生的自主阅读批注
3、课堂——批注式阅读对话
4、课前课后——写写阅读感受
研究阶段性成果:
这个课题的内容是继我的省级个人立项课题《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与研究》结题之上进一步进行研究的。这期间,我进行的:
课前批注五招
1、画出生字新词,自查自悟,标注在字词旁边
2、默读思考,理清条理,分段,段意批注右段末。
3、连段意写出主要内容,批注在课题右下侧。
4、再默读,有疑问处画?准备课堂上质疑。
5、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整理,组合,批注在课文末。
课中批注五招
1、默读画出重点词句及优美的句式,体会作用,批注在句末
2、抓不懂之处,质疑,把得到的答案批注到?
3、画出精彩片段进行仿写,批注在附页上。
4、抓中心体会整体构思及布局谋篇的技巧批注在附页。
5、看课后的问题,再读全文,弄清答案,批注在作业题的空白处。
学生学会并养成习惯后,阅读能力写作水平的确提高很快。这项策略获吉林市教育科研成果奖。
上学期我新接了一年级的学生,后半学期学的几篇课文,我开始尝试让他们运用简单的批注符号,学生挺有兴趣,而且效果挺好。看来,这项研究不光可以在中高年级进行,低年级就应该增强意识,打好基础,培养习惯。下面我就拿前几天刚刚讲过的一年级的课文为例,说说平时对课题的实践研究。
我要说的课文《司马光砸缸》,是长春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课。
一、教材简析: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这篇课文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大水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没有慌,急中生智,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了小朋友。通过这个故事启发学生遇事不慌,沉着勇敢。这正是这单元的主题内容——小故事里学大智慧。这个小故事生动形象,是训练学生说、写的好素材。
二、目标拟定:
教学目标:1、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想象的习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3、读懂故事蕴含的道理,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所体会,自觉去做。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想象的习惯,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感悟内容中蕴含的道理,有所体会,自觉去做。
教法、学法
1、教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随机点拨提升。
2、学法
填换词语,补充空白,提出问题,说心里话。仿说仿写训练。
三、教学设计
(一)、回顾全文,交代目标
1、与老师接读课文,老师的导语:从前有个人叫司马光。他小时候,常跟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儿。花园里有什么呢?有一回,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在这紧急关头,小朋友们怎么做的?司马光呢?这样,既回顾了课文内容,又使学生容易抓住主要内容。
2、给出词:司马光,使劲,砸缸,救出。学生连词说主要内容。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这样训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进入课堂情景。
(二)、自主学习,交流训练
1、课件出示学法提示:
(1)、填换词语——()
(2)、补充空白——……
(3)、提出问题——?
(4)、说心里话——!
2、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按学法进行边学边标注。这几招学生都会,很乐意参与学习,为展示自己的能力做准备。
3、先交流前两项,有的在花园前填“美丽’,在假山前填“高高”……在1自然段后补充掉水缸里的小朋友的动作、叫喊,在2自然段后补充一些小朋友的救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语言得到了训练。这时,课件出示一组句子:
(1)、有个小朋友在假山上玩儿,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2)、小朋友们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跑了,有的跑去找大人。
(3)、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缸里的谁流出来,掉在缸里的小朋友终于得救了。
相机指导朗读。之后,告诉学生这是对比的写法,更突出司马光的果敢睿智。接下来点拨提升,训练学生用对比的句式说话。先给出例句:
“上课预备铃响了,同学们有的连忙摆好书本,有的背着手静等老师来上课,还有的看看生字,准备发言。只有小明还蹲在地上偷着玩自己的卡片”
这样一步一步的把读,想,批注,说,有机的融在一起,落实了教学重点。
4、、交流后两项,学生自主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和故事里的人物说心里话,如、为什么司马光有那么好的办法?他不怕别人找他赔缸吗?我对司马光说——,我对掉在水缸里的小朋友说——,我对跑了的小朋友说——,我对找大人的小朋友说——,我对全班同学说——学生学的津津有味,乐此不疲。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三)、写话训练,提高能力
指导学生仿上边的例句,用对比的方法,写一段话,为拓展学生的思路,照顾差生,可以给出提示语:
下课铃响了,——————————————————。
读书课上,———————————————————。
秋天到了,花园里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