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简短句子 > 就业工作总结精辟短句 正文

就业工作总结精辟短句

时间:2024-10-01 07:45:18

  十二月十二日,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之下,由我校主办的20xx年青岛三高校毕业生及华东地区研究生供需洽谈会在山东路人才市场和海尔路人才市场成功召开。本次招聘会创造了几个新的特点:

  1、形式创新

  这是我市第一次由高校联合地方举办的供需见面会,我校与青岛市人事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联手人才市场举办就业供需见面会,是完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的新探索,多方面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扩大了我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影响力,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内涵丰富,学历层次提高

  本次招聘会应聘人员专业覆盖面广、学历层次较高。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研究生108xxxx人,我校和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涉及理学、工学、农(水产)学、文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本专科毕业生xxxx余人。共有xxx人入场参加此次招聘会,创下了近年来青岛市人才交流大会参会人数新高。

  3、招聘单位层次提高

  本次供需洽谈会共发放xxx份邀请函,其中参加的单位包括,海尔集团、澳柯玛集团、青岛建设集团、青岛钢铁集团、青岛热电集团、青岛特种汽车集团、青岛碱业股份公司、海信房地产公司、中建八局、戴尔等全国各地的许多大型企业参会。

  4、新闻、实际效应加大

  由于本次招聘会涉及面广,参会人员层次高,组织合理。山东电视台、青岛日报、青岛晚报、青岛早报等各大媒体都有相应的报道,给我校带来了较高的社会声誉,给毕业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宣传机会,为今年的就业工作奏响了号角。

  (四)制度建设和创新工作

  我校就业指导中心在统筹安排就业中心整体工作、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的同时,实行“三三工作制”,即: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工作先进经验的学习调研;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对毕业生跟踪调查、走访用人单位、邀请用人单位为人才培养献计献策;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为毕业生和其他在校学生提供就业测评、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和校内就业市场建设。三年来,就业指导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几乎走遍了省内、外各大用人单位,对近千名毕业生进行了走访调查、搜集了上万条用人需求信息,保持了我校连续几年的高就业率,同时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调整和招生事业计划的编制提出了几十条合理化的建议。

  (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辅导工作

  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科学的理论和人才测评技术作指导,以专业队伍作支撑,以系统的辅导为途径,分阶段、分层次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形成了“一个目标、四个阶段、四个体系”的“一四四”辅导系统。即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按年级分别制定了适应与定位、学习与准备、行动与实践、评估与检验四个阶段的生涯规划与辅导方案,通过专业课程和理论教学体系、行为训练和实践活动体系、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体系、心理测评和就业测评体系,帮助学生从大一开始正确认识、了解自己,培养正确的成才意识,明确成才方向,在专业教师的辅导下,针对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职业能力倾向,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就业竞争力。同时,是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能够做到扬长避短,减少盲目性,是自己的就业选择更加符合个人和社会实际。

  (六)拓展就业基地,建立就业“绿色通道”

  早在几年前我校就实施了拓宽就业渠道的“105工程”,即每年与xx较大规模的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固的教学科研、实习、就业基地,通过10年的努力与xxxx用人单位保持长期密切合作的用人关系,最终每年为我校提供xxx稳定的就业岗位。通过“105工程”的实施,建立起一个以大型和特大型企业为示范,大中型企业为依托,小型企业为补充的就业基地网络。在这一网络中,人才的进入壁垒和流动性限制降到最低,为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有效择业开辟了“绿色通道”。

  (七)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化主渠道建设

  我校充分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不断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化的主渠道建设,搭建了“三大”特色信息平台:

  一是以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和心理个性特征测量为主要内容的网上就业测评服务,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上网键入自己的身份证号进行测评,实现了就业测评的唯一性、安全性;

  二是网上就业短信群发服务功能,毕业生只要将其手机在我校信息管理中心登记入库,就业中心就会将最新的需求信息,通过就业信息网及时发送到毕业生的手机上;

  三是毕业生档案网上查询系统,毕业生离校后其档案转递情况全部录入上网。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只要输入所查毕业生在校期的年级、专业、姓名,即可以从网上查出其档案转寄地址及转出时间。

  二、明年我校就业工作思路安排

  (一)加强我校就业工作与市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

  我校的就业工作,离不开市有关部门的指导教育。希望有关领导在对我校就业工作肯定的同时,给我们以指导,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就业体制,进一步突出服务职能,以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就业层次,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目标为方向,全面推进我校就业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二)加强对学生服务意识的教育,让学生立足青岛,服务社会

  当前我市正处于全方位高速发展时期,更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扎根青岛,立足青岛,服务社会,为当地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鼓励学生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目前尽管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仍然比较高。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又有不少单位要不到毕业生,“有业不就”现象比较普遍。转变毕业生的择业观念是当务之急。这就要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毕业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育,摆脱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既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个人锻炼成长的需要。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生动、扎实、细致的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创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竞争就业观念等,帮助学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四)实施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指导,开辟就业新渠道

  大学生不仅是现有岗位的占有者,而且应该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尽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数量还不多、规模还不大,但其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改革传统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以填补现有的、显见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的就业教育,实施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使自主创业成为今后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让更多的毕业生以自主创业的形式迈向社会。

  三、对我市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建议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

  2、多组织宣讲团到高校宣传青岛的发展和环境,从社会角度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礼仪培训等;

  3、对志愿服务西部的提供优惠政策。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3

  就业是民生之本,普通高校毕业生成为我县宝贵的人力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毕业生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目标能否实现,更关系到我县的和谐稳定发展。

  为此,我院于20xx年申请成为陕西省各大高校毕业生的见习基地。20xx—20xx年在县人才交流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在我院领导高度重视下,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章立制,夯实基础,规范管理,积极开展就业见习活动,两年来就业见习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我院见习工作总结如下:

  一、见习工作开展整体情况

  (一)领导重视,建立完善各项配套管理制度

  从实施见习工作以来,院领导在完成好我院繁杂的日常工作外,多次抽取宝贵时间召开见习生工作会议,加强其思想工作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相关培训科室负责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班加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对各位见习生进行职业知识的讲解,职业技能的培训,使其学到更多有利于就业、工作的技能。

  两年来,靖边县中医医院的见习工作稳步推进,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相关文件精神,我院前后出台了《见习生岗前培训制度》、《见习生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靖边县中医医院就业见习管理暂行办法》

  20xx年又进一步将就业见习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科学制定了见习基地管理,见习人员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及各项操作流程,使见习工作不断的科学有效地推进。

  (二)营造和谐见习环境,保证就业见习质量

  为了提升我院就业见习的质量,营造和谐的就业见习环境,各级政府为见习人员每人每月补贴1100元,我院及时给各见习人员发放补贴,对于经济困难的,我院给予一定的补贴,见习人员急需现金时,可以随时到财务室去借取。同时各科室负责人加强对各见习人员的人文关怀,及时为其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为了保证见习质量,我院开展“二带一”活动,即一名见习生配两名代理老师:科长带一名见习人员,同时由本科室一名经验丰富的人员辅助。在两名代理老师的帮助下,各见习生不仅能学到个多的业务知识,而且学到更多的业务技能。

  (三)严格考核,提高就业见习质量

  两年来,我院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各名见习人员,严格考勤,对于迟到早退的,给予全院通报批评;对于不服从医院管理的,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解见习关系;对于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不仅使见习生的个人素质得到了提升,而且使其养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我院医务科半年对各见习生进行一次业务考核,真实考察每位见习生的所学情况,对于存在的不足,告知各代理老师,使其及时纠正问题,使就业见习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

  (四)加强心得交流,扩大就业见习质量

  我院每三月举行一次见习师生交流活动会,通过交流活动,各位见习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方法,互相借鉴所学技能,这样同一名见习生可以同时可以学到多门知识技能。各位带教老师也可以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借鉴有效的教学经验方法,对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成果丰硕,教以致用

  自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以来,我院先后接收培训了19名优秀的就业见习人员,通过我院各位负责人的精心培养,使每名见习人员都具有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较丰富的工作技能经验,具备了更好的就业条件,在其以后的就业、工作中会起到积极地作用。

  根据我院人才短缺的实际情况,我院从这19名优秀的见习人员中留下11名到我院的相关科室工作,这样不仅很好地完成了就业培训任务,而且为我院培训了优秀的员工,取得了互利共赢的良好效果。以后我院会进一步加大与人才交流中心的合作,培养更多的优秀见习人员。

  二、存在问题

  (一)见习生留用率较低,根据我院实际情况,不能全部留用见习人员,但我院会积极推介各见习生到相关单位就业。

  (二)缺少较高层次的见习人员。

  (三)县人才交流中心就业见习计划与我院培训计划有差异,由于医院的专业性较强,部分见习人员与我院的见习岗位不符,见习效果不明显。

  对于存在的问题,我院会积极同县人才交流中心协调解决,同时我院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的把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

  在以后的见习生就业培训中,我院结合实际,尽可能的为见习人员创造更好的见习环境、配备更好的辅导老师、教授更多的业务技能、提供更多的生活帮助。及时与县人才交流中心协调配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做到最好,为我县的卫生事业发展培训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4

  一、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截至XX年10月14日,我镇共有高校毕业生469人报到,其中研究生3人,本科206人,大专260人,已就业的有469人,就业率为100%。已报到毕业生信息已全部录入东莞市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圆满地完成了XX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目标。

  二、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情况

  为进一步转变我镇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增强创业就业能力,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镇于7月26日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毕业生有300多人,镇人才服务站站长陈树勋同志作了开班动员讲话,为广大毕业生分析了当前就业形势,介绍了市、镇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优惠政策,并要求毕业生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奋斗目标,提高就业竞争力,争取早日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培训班课程重点开设大学生成功求职技巧、演讲口才与职场必备商务礼仪课程,让学生端正就业心态,掌握演讲技巧及有效表达方法,懂得如何应对面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商务礼仪的技巧,促进我镇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和提高就业能力,让其更深入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掌握创业知识,提高求职技巧,利于更好地找到心仪的工作。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镇战略,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我镇主要采取了“三个加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加强领导,执行到位。

  为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我镇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面工作,完善领导小组职能分工,由镇人事办和人才服务站掌握并督导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各司其职,多管齐下,不断实现人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同时,村劳动服务站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事务,营造全社会各有关部门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氛围,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打好组织领导基础。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毕业生就业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工作方法和宣传服务措施,形成各个相关部门普遍重视,统筹协调新机制,及时有效贯彻落实市、镇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相关要求。

  (二)加强宣传,多措并举。

  能否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同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他们是否了解政府鼓励就业的政策密切相关。一方面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就业观。于7月26日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培训班,300多名本地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培训,为高校毕业生进行心理辅导及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一步正视现实,摆正心态,客观定位,选好目标,力戒浮躁,扬长避短,合理调整就业期望,结合自身特点,立足现实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为企业和人才“牵线搭桥”。

  于7月26日在镇影剧院广场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设立了人才政策宣传咨询点,宣传我市人才政策和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免费为高校毕业生及待业人员提供求职服务、职业指导、培训登记等公共就业服务。我镇电子、五金、电器、印刷等30多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了1500多个就业岗位,涉及管理类、技术类、普通类等多方面,有效拓宽本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参加就业指导培训班后提供了一次实战机会,进一步提高本镇生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择业能力。

  (三)加强管理,整合资源。

  我镇根据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求职特点,积极开展了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并活用市“人才东莞”专项资金积极筹建“人才驿站”,促使市镇联动、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早日形成,更好地为我镇创新就业创业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人才驿站”政策宣传、政策咨询、服务项目对接等作用,实现一室多用,资源共享,完善柔性引才机制,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及时为各类人才提供日常咨询服务,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我镇创业就业,实施人才强镇战略,打造发展强力新引擎。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5

  ×××学校就业工作遵循“从行业需求出发、从社会需要出发”办学方略,认真贯彻落实“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在职能部门和各院系的通力合作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本年度的就业工作任务,使得学校的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达,考研率达,就业率、考研率均位居地区学校前列。现将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本年度毕业生构成情况。(分学历、分专业、分性别进行图表统计)

  总体上看,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毕业生就业期望值有所下降,能够认清当前社会形势,就业观念较以前有所转变,去基层、相对偏远地区工作的学生较前几年增多,学生主动签约到煤矿企业以及偏远中小城市就业。

  2、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比例逐年升高,×××学校往届考研毕业生主动为应届考研的学生搜集复习资料,联系导师,形成一届带一届的良好氛围。

  3、毕业生就业区域性广,毕业生就业分布在华东、华北、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19个省市自治区。

  二、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助

  一是组织机构健全。

  学校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成立了由主管行政领导和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校就业指导中心、各系主任、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小组。

  二是分工明细,责任到人,制定奖惩措施。

  主管领导、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各系主任、辅导员、班主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同时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就业情况及思想变化,组织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议,开展就业动员会。

  三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从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办学资源出发,根据地方或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出了符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充分调动一切教育教学手段,对课程体系、专业方向、工程实践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整体优化设计。

  三、调查摸底,系统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深入学生中,认真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行情感交流,然后再有针对性的、逐人的做思想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就业意向。

  每届毕业生在毕业学年开学时,学校都会制定一份调查问卷,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包括就业区域、薪酬标准、个人的基本能力素质等。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学校要求各系由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牵头以班会、团活、个别交流等形式,深入到学生中,与学生进行思想“碰撞”,对每名毕业生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由于学生的思想呈现动态变化的,因此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调查摸底,保证工作有的放矢。

  二是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通过调查问卷、个别交流等形式发现大多数同学的想法是工作后工资待遇要高、工作强度不能太大,而且环境还得好,可见很多学生对将来就业的期望值很高,但是没有考虑到自身素质条件与希望不匹配,造成理想和现实有很大的差距,导致很多学生存在“只是抬头看,不能弯腰干”的思想。因此,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引导,转变毕业生的陈旧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先进就业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在查阅并搜集大量资料后,依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班会、团活等载体,指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客观剖析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四、狠抓实效,加大力度,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在就业指导方面,我校有着多年来形成的良好传统,就业辅导讲座从不间断,效果显着。针对今年毕业生多的实际情况,由学校主要领导担纲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提出,要在加大就业指导课力度的同时,狠抓实效,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只要学生需要,我们就要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决不让一个学生盲目面对就业。在工作方法上,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也提出“集中团体辅导,个人谈话”的具体思路。学校在就业工作之初,何书记就安排了多次就业辅导讲座。

  首先培养毕业生具备合格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引导:第一是要求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拿到如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其他相关资格证书或获奖证书;第二是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和开拓进取精神。

  其次通过心理测试让学生认清自己。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志向、知识、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与聘用单位有没有共同之处,自己比较适合的那类单位有没有聘用大学毕业生的计划、指标。若要能够比较准确地找到双方的共同点,那么,至少应有两个条件:一要认清自己,个人离自己最近,然而最难以认清自己;二要下番功夫,认真搜集、分析和利用聘用信息。同时,眼界还要放宽些,不宜局限在某个行业或某些单位,以增加成功机率。

  第三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求职技能,尽管求职技能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但对大学生而言,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技能就是“两会”:一会写自荐书信,写出的自荐书信能扬长避短,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措辞巧妙、精辟,能引起阅读者的重视等;二会说话,面对聘用单位的人员说话时,能够心不慌,脸不红,知道哪些该说、详说,哪些该回避、简谈,说话当中能给人以诚实、谦虚、稳重和成熟之感等。

  第四提升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干扰大学毕业生正常求职的因素,目前很多,如不正之风,设骗欺诈,信息泛滥等等。因此,大学生成功求职,还应具备抗干扰能力。抗干扰能力当中,最重要的有两项:一是能够较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防止受骗上当;二是能够捕捉最佳决策时机,防止因脚踏两只、三只船等丧失最佳机遇。

  五、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毕业生排忧解难

  为了更好地为毕业生服务,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建立校内网络交流平台。随时将一些就业信息发布出去,让学生第一时间获取就业信息,同时,利用这个交流平台,把平时不愿意表露思想的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就业渠道。派原主抓就业辅导员高明星同志远赴长三角、环渤海等地进行就业调研,了解就业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并借此机会在部分地区建立校友会,以便于日后毕业生找工作他们能够提供帮助。

  三是遵循“请进来,带出去”的思想。学校在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的同时,由校领导带队积极前往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就业信息。

  四是不但要做好“售前”服务,同时还要做好“售后”服务。学校党政领导要求,在校是我们的学生,要为他们服务,毕业后仍然是我们学生、校友,也要为他们服务好。

  往届毕业生毕业后,很多学生涉及到改派、办理户口、组织关系等事宜时,每每找到我们,无论是谁肯定会及时的放弃手中的工作,为他们做以耐心的解答,逢年过节学校都会给往届毕业生发送祝福信息,建立长期联系,通过他们了解就业信息。

  六、全校教职员工齐动员,共同帮助学生就业

  就业工作开始之后,就是学校每周教职工例会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毕业班辅导员编写了学校就业工作进程表,及时将情况报知学校领导与专业教师。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在全校各级会议强调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动员全体教职员工,想办法帮助学生就业。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奖励措施,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专业教师帮助学生联系就业单位的积极性。很多教师都通过个人关系联系用人单位,而且这样的用人信息通常是非常有实用性的,一般能够确保学生通过初试。

  七、就业工作坚持长线管理,工作方针保持连贯

  可以说,我们现在就业工作中所坚持的方针政策,以及使用的办法,虽有创新,但是其基础还是来源于学校有关部门一贯坚持的工作方针和工作作风。学校领导对于就业工作一贯的重视,特别是在就业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坚持注重实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对我们的就业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长期的指导意义。招生就业处坚持长远的目光,制定了连贯的就业工作的计划和方针,贯穿于多年以来的就业工作中。

  学校相对稳定的就业工作的政策和方针,对学校开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们在工作中也力图长线管理,对于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向他们介绍就业工作,使他们能够在进入毕业年级后迅速进入状态。对于用人单位,我们坚持无论今年是否有用人计划,都要常年与他们联络感情,经常通过Email等形式与他们保持联系。这些长期的行动相对于短期的行为来讲,更能够得到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支持和认可,保证了我校就业工作的长期稳定,将经济波动、行业调整等短期不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6

  2xxx年,万州区遵照市人社局《关于做好2x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xxx]106号)文件精神,本着“实名登记、精准服务”的工作理念,着力深化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工作,积极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全区网上实名登记离校大学生1801人,比去年1085人增加了716人增长了166%,其中其中网上实名登记应届离校大学生1562人。全年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300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信息6580条,直接提供就业岗位483个,现已助推就业1712人,比去年助推1024人就业增加了638人增长了162%,其中:应届生就业1486人,就业率95.1%(扣除升学、参军58人),比去年高0.7个百分点,创业引领538人,完成市级目标300人的179.3%。其主要工作措施是“十到位”:

  一、制定方案,工作布置到位

  出台了2xxx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计划实施方案,下发了做好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等3个文件通知,明确了对街道、镇乡考核实施细则,提出了开好一次动员大会、搞好一场政策宣传、开展一次实名普查、实行一条龙就业服务、提供一批就业岗位、落实一批优惠政策、开展一次就业回访的“七个一”工作措施,并先后在三次全区就业工作会议上进行专项再布置再指导。

  二、强化宣传,就业引导到位

  全区确定8月为全区大学生就业创业专项宣传月,并印制了“大学生就业帮扶”政策宣传画报2万张、政策宣传资料8万份,实名登记广告3万张,悬挂标语52幅,广为宣传,同时借助各地社保所、各村社LED滚动播放相关政策和信息3000多条,借助当地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开展宣传23次,并组织11个街道和8个中心镇在人口流量较大的文化广场、车站码头设立了26个宣传站开展专项宣传活动,畅通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知晓优惠政策的渠道,引导大学生理性就业。

  三、拓宽门路,渠道畅通到位

  针对高校毕业生擅长网上信息的特点,全区构建五条网上就业信息高速公路,以提高其就业帮扶的精准性。

  一是大学生就业创业微信公众服务。将大学生就业创业微信服务二维码印制在宣传画报和宣传资料单上,扩大其知晓面,快捷集成地提供就业创业政策与信息等资讯服务。

  二是大学生网上实名登记,以便于各地有针对性的逐一开展就业帮扶工作。

  三是大学生网上定制服务计划,便于高校毕业生“足不出户”网上登记,在七天内有针对性的对每名大学生量身定做个性化就业服务。

  四是开辟了“万州区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公开”专区,方便高校毕业生集中查阅应聘。

  五是网上发布适合大学生就业信息。与辖区企业建立动态协作机制,收集就业信息,在就业网上发布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3000多个,供离校高校毕生分享。

  四、设立窗口,就业服务到位

  全区52个社保所均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窗口”,635个村居均通过宣传画报公布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热线电话”,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就业推荐、跟踪回访等“一条龙”的全程免费服务。放开户籍限制,加大就业困难的大学生的帮扶力度,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定制就业援助服务,全区共为1595名大学生生提供了定制就业服务,据统计全区共提供就业服务3000多人次。对初步达成意向性的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各社保所通过电话回访或实地调查等方式跟踪其实际签约情况,并指导双方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对已就业,特别是创办微型企业、灵活就业的服务对象,跟踪掌握其项目经营、政策享受等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到位。

  五、实名登记,定制服务到位

  “五渠道”做实大学生实名登记工作:

  一是广泛宣传鼓励大学生主动上门或电话实名登记;

  二是依托基层社保平台开展拉网式摸底调查予以实名登记;

  三是主动与区教委、区人交流中心联合办公对前来报名、递交档案人员予以实名登记;

  四是落实“定制服务计划”联系网上登录大学生予以实名登记;

  五是比对上级部门传回大学生名单开展补充调查予以实名登记。

  特别是对市里传回大学生名单,我们采取了依据其籍贯、家庭住址、电话查找、会同公安计生民政等部门比对、村居干部辨认、亲朋好友确认等“六查找”办法加大联系力度,力争登记率达100%。目前全区已实名登记1801人,其中网上实名登记应届离校大学生1562人,占市里返回应届人数1131的138%。在网上录入应届离校大学生中,贫困生204人,市里返回应届贫困大学生人数185人的110%。全区网上定制服务登记1682人,比去年1345增加了337人增长了25%,其中网上定制服务登记应届毕业生1654人,网上实名登记应届大学生1562人多92人。截止11月底,已开展定制服务1673人,七天内定制服务率达99.5%。

  六、提供信息,岗位储备到位

  (一)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大学生招聘活动。

  全年共提供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6580个,2005人名高校毕业生入场应聘,达成意向就业协议540人。其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1次,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周4次,网络招聘周线下活动专场招聘会4场,309家单位进场招聘,提供招聘高校毕业生岗位2947个,1068名高校毕业生入场应聘,达成意向就业协议284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计划专场招聘活动1次,88家单位进场招聘,提供招聘高校毕业生岗位633个,237名高校毕业生入场应聘,达成意向就业协议106人;2次校企联合招聘会,96家单位到校招聘,提供岗位3000个,700多名高校生前来应聘,达成意向就业协议150人。

  (二)提供就业岗位直接安置大学生就业。

  全区预留了公益性岗位300个兜底安置大学生就业,今年新安置大学生生就业118人,目前全区用公益岗位结存安置大学生就业361人;用大学生服务基层服务项目安置了52名大学生就业;同时配合区委组织部选派了313名大学生(含毕业两年以上者)到行政村任支书或主任助理。

  (三)开辟见习基地安置大学生就业见习。

  开辟了三峡中心医院、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等13个单位为就业见习基地,并确定了大学生就业见习专业15个,落实就业见习岗位380个,安排大学生生380名参加就业见习。同时还组织300名大学生带薪实习。

  七、搭建平台,创业引导到位

  一是成立了由7名部门专家和11名企业专家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定期会诊,指导创业;

  二是组织进校宣传创业政策、创业流程、市场动态,解决其创业信心问题。

  三是搭建创业平台,依托微企孵化园减免3年房租物业管理费和享受3万元财政补贴资金,解决创业场地问题。

  四是开辟“绿色通道”,实行注册登记“一站式”服务,简化登记程序,解决创业手续问题。

  五是提供融资支持,年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00多万元,解决创业资金问题。

  全区共发放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177人1735元、创业引领538人,分别完成市级目标1500万元和300人的115.7%、179.3%。

  八、多管齐下,定向培训到位

  一是组织实施未就业毕业生定向培训报名、定向就业供需对接、定向就业培训等工作。

  二是创新定向培训模式,积极开展“四方联动”就业培训,选择具有创业培训资职的5家就业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大学生SYB创业培训。

  三是加大对大学生开展SYB创业培训的检查督导力度,确保培训质量。

  全年在重庆信息职业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三峡职业学院、三峡医药专科学校、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三峡服装艺术学校等高校开展GYB创业意识培训,共培训大学生3046人(含外地户籍生),占市里任务1000人的304%;同时组织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SYB创业培训,共培训大学生2047人(含毕业两年以上者),占市里下达任务1500人的137%。

  九、定向帮扶,贫困帮扶到位

  一是全区结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拉网式摸底普查,重点摸清贫困家庭(低保户家庭、零就业家庭、建卡贫困户、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

  二是各地社保所均设立大学生就业服务窗口,各社区(村)设立服务咨询电话,重点向贫困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推荐、跟踪回访等“一条龙”的全程免费服务。

  三是加大对零就业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残疾等就业困难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帮扶力度,对其提供了“一对一”个性化就业帮扶,优先为其安排就业见习、定向就业培训和公益性岗位,确保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100%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四是落实好贫困大学生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安排就业见习、实行定向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创业税费减免、创业金融扶持、鼓励自主求职、优化就业服务等四大类15项优惠扶持政策。

  全区实名登记了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204人,除升学的9人,其余均100%实现就业。

  十、鼓励就业,政策落实到位

  编印现行促进就业创业主要政策宣传手册,广泛宣传并积极落实大学生创业就业各类优惠政策,对毕业两年内有创业需求的大学生试行发放《就业创业证》,确保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目前,全区发放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177人1735万元(预计贴息127万元),发放大学生培训补贴5093人(含外地户籍和毕业两年以上者)336万元,发放大学生求职补贴13人,享受社保补贴26人,享受大学生服务基层补贴52人,享受公益岗位补贴185人,已受理审核定向培养“全科教师”和“全科医生”11人审定享受4人,配合相关部门从贫困大学生中招聘事业干部15人。

  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创业还存在以下两大主要问题:

  一是首次就业障碍大。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近二十年寒窗苦读,对就业期望值过高,而教学与实践存在非同步性和错位性,加之初出茅庐缺乏工作经验,给首次就业创业的大学生带来求职创业的极大障碍。

  二是首次创业难度大。表现在创业的吃苦心理、社交心理、遭遇挫折等心理准备普遍不足。再就是创业的启动资金筹措困难。

  刚出校门资信不足,而创业担保贷款又限定只有兴办了经济实体的大学生才有资格。还有创业的项目难以把握,时常缺乏把握商机的本领。

  20xx年,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全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加大帮扶力度,继续实施提供信息选择就业、联系企业推荐就业、公益岗位安置就业、落实政策帮扶就业、引导创业自主就业、组织见习过渡就业、推荐培训促进就业等一系列措施,力争本辖区应届大学生人人就业。

  一、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截至XX年10月14日,我镇共有高校毕业生469人报到,其中研究生3人,本科206人,大专260人,已就业的有469人,就业率为100%。已报到毕业生信息已全部录入东莞市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圆满地完成了XX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目标。

  二、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情况

  为进一步转变我镇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增强创业就业能力,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镇于7月26日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毕业生有300多人,镇人才服务站站长陈树勋同志作了开班动员讲话,为广大毕业生分析了当前就业形势,介绍了市、镇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优惠政策,并要求毕业生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奋斗目标,提高就业竞争力,争取早日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培训班课程重点开设大学生成功求职技巧、演讲口才与职场必备商务礼仪课程,让学生端正就业心态,掌握演讲技巧及有效表达方法,懂得如何应对面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商务礼仪的'技巧,促进我镇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和提高就业能力,让其更深入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掌握创业知识,提高求职技巧,利于更好地找到心仪的工作。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镇战略,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我镇主要采取了“三个加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加强领导,执行到位。

  为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我镇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面工作,完善领导小组职能分工,由镇人事办和人才服务站掌握并督导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各司其职,多管齐下,不断实现人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同时,村劳动服务站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事务,营造全社会各有关部门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氛围,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打好组织领导基础。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毕业生就业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工作方法和宣传服务措施,形成各个相关部门普遍重视,统筹协调新机制,及时有效贯彻落实市、镇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相关要求。

  (二)加强宣传,多措并举。

  能否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同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他们是否了解政府鼓励就业的政策密切相关。一方面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就业观。于7月26日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培训班,300多名本地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培训,为高校毕业生进行心理辅导及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一步正视现实,摆正心态,客观定位,选好目标,力戒浮躁,扬长避短,合理调整就业期望,结合自身特点,立足现实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为企业和人才“牵线搭桥”。于7月26日在镇影剧院广场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设立了人才政策宣传咨询点,宣传我市人才政策和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免费为高校毕业生及待业人员提供求职服务、职业指导、培训登记等公共就业服务。我镇电子、五金、电器、印刷等30多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了1500多个就业岗位,涉及管理类、技术类、普通类等多方面,有效拓宽本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参加就业指导培训班后提供了一次实战机会,进一步提高本镇生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择业能力。

  (三)加强管理,整合资源。

  我镇根据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求职特点,积极开展了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并活用市“人才东莞”专项资金积极筹建“人才驿站”,促使市镇联动、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早日形成,更好地为我镇创新就业创业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人才驿站”政策宣传、政策咨询、服务项目对接等作用,实现一室多用,资源共享,完善柔性引才机制,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及时为各类人才提供日常咨询服务,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我镇创业就业,实施人才强镇战略,打造发展强力新引擎。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报告

  一、我校就业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XX年我校共有毕业生450xxxx人,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新疆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研究生10xxxx人人,本科毕业生近300xxxx,专科毕业生150xxxx人。学校所设专业涵盖土木、建筑及其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各大门科学类,各专业各具特色、各有优势。

  (二)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的新形势,正确地认识和解决毕业生就业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及时开展大量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我们多次邀请到市有关领导及心理专家学者通过举办就业专题讲座,及其他就业指导课、网上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咨询等多种形式,在毕业生中进行就业形势、政策和程序的指导,同时加强了在需求信息、就业技巧和就业观念等方面的指导;我们通过印发《就业手册》、编制《成才指导》、建立就业专栏、不断更新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就业网站等,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三)、需求信息收集工作,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一方面,为了提供更多的“双向选择”机会,我们重视各方面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早开展毕业生市场调查,收集需求信息,积极拓宽就业市场。另一方面,我们经常性的有组织有保障的举办各种供需见面会,主动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全方位服务,做好桥梁工作。

  十二月十二日,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之下,由我校主办的XX年青岛三高校毕业生及华东地区研究生供需洽谈会在山东路人才市场和海尔路人才市场成功召开。本次招聘会创造了几个新的特点:

  1、形式创新

  这是我市第一次由高校联合地方举办的供需见面会,我校与青岛市人事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联手人才市场举办就业供需见面会,是完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的新探索,多方面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扩大了我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影响力,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内涵丰富,学历层次提高

  本次招聘会应聘人员专业覆盖面广、学历层次较高。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研究生108xxxx人,我校和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涉及理学、工学、农(水产)学、文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本专科毕业生1.xxxx余人。共有2800xxxx人入场参加此次招聘会,创下了近年来青岛市人才交流大会参会人数新高。

  3、招聘单位层次提高

  本次供需洽谈会共发放500xxxx份邀请函,其中参加的单位包括,海尔集团、澳柯玛集团、青岛建设集团、青岛钢铁集团、青岛热电集团、青岛特种汽车集团、青岛碱业股份公司、海信房地产公司、中建八局、戴尔等全国各地的许多大型企业参会。

  4、新闻、实际效应加大

  由于本次招聘会涉及面广,参会人员层次高,组织合理。山东电视台、青岛日报、青岛晚报、青岛早报等各大媒体都有相应的报道,给我校带来了较高的社会声誉,给毕业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宣传机会,为今年的就业工作奏响了号角。

  (四)、制度建设和创新工作

  我校就业指导中心在统筹安排就业中心整体工作、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的同时,实行“三三工作制”,即: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工作先进经验的学习调研;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对毕业生跟踪调查、走访用人单位、邀请用人单位为人才培养献计献策;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为毕业生和其他在校学生提供就业测评、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和校内就业市场建设。三年来,就业指导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几乎走遍了省内、外各大用人单位,对近千名毕业生进行了走访调查、搜集了上万条用人需求信息,保持了我校连续几年的高就业率,同时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调整和招生事业计划的编制提出了几十条合理化的建议。

  (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辅导工作

  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科学的理论和人才测评技术作指导,以专业队伍作支撑,以系统的辅导为途径,分阶段、分层次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形成了“一个目标、四个阶段、四个体系”的“一四四”辅导系统。即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按年级分别制定了适应与定位、学习与准备、行动与实践、评估与检验四个阶段的生涯规划与辅导方案,通过专业课程和理论教学体系、行为训练和实践活动体系、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体系、心理测评和就业测评体系,帮助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学生从大一开始正确认识、了解自己,培养正确的成才意识,明确成才方向,在专业教师的辅导下,针对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职业能力倾向,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就业竞争力。同时,是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能够做到扬长避短,减少盲目性,是自己的就业选择更加符合个人和社会实际。

  (六),拓展就业基地,建立就业“绿色通道”

  早在几年前我校就实施了拓宽就业渠道的“105工程”,即每年与5xxxx较大规模的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固的教学科研、实习、就业基地,通过XX年的努力与50xxxx用人单位保持长期密切合作的用人关系,最终每年为我校提供500xxxx稳定的就业岗位。通过“105工程”的实施,建立起一个以大型和特大型企业为示范,大中型企业为依托,小型企业为补充的就业基地网络。在这一网络中,人才的进入壁垒和流动性限制降到最低,为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有效择业开辟了“绿色通道”。

  (七),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化主渠道建设

  我校充分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不断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化的主渠道建设,搭建了“三大”特色信息平台,一是以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和心理个性特征测量为主要内容的网上就业测评服务,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上网键入自己的身份证号进行测评,实现了就业测评的唯一性、安全性;二是网上就业短信群发服务功能,毕业生只要将其手机在我校信息管理中心登记入库,就业中心就会将最新的需求信息,通过就业信息网及时发送到毕业生的手机上;三是毕业生档案网上查询系统,毕业生离校后其档案转递情况全部录入上网。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只要输入所查毕业生在校期的年级、专业、姓名,即可以从网上查出其档案转寄地址及转出时间。

  二、明年我校就业工作思路安排

  (一)、加强我校就业工作与市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

  我校的就业工作,离不开市有关部门的指导教育。希望有关领导在对我校就业工作肯定的同时,给我们以指导,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就业体制,进一步突出服务职能,以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就业层次,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目标为方向,全面推进我校就业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二)、加强对学生服务意识的教育,让学生立足青岛,服务社会

  当前我市正处于全方位高速发展时期,更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扎根青岛,立足青岛,服务社会,为当地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鼓励学生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目前尽管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仍然比较高。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又有不少单位要不到毕业生,“有业不就”现象比较普遍。转变毕业生的择业观念是当务之急。这就要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毕业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育,摆脱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既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个人锻炼成长的需要。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生动、扎实、细致的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创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竞争就业观念等,帮助学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四)、实施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指导,开辟就业新渠道

  大学生不仅是现有岗位的占有者,而且应该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尽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数量还不多、规模还不大,但其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改革传统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以填补现有的、显见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的就业教育,实施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使自主创业成为今后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让更多的毕业生以自主创业的形式迈向社会。

  三、对我市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建议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

  2、多组织宣讲团到高校宣传青岛的发展和环境,从社会角度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礼仪培训等;

  3、对志愿服务西部的提供优惠政策。

  在学院党委和行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经我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部20xx年秋季招生工作和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我部今年招生工作和就业安置工作总结如下:

  一、招生总体情况分析

  今年,我院同时存在4家招收国家教育部统招以外的学生,在这种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我部招生人数多达340余人,全部为高中毕业生。从今年的招生情况看,我部的生源规模较为稳定,生源渠道较为丰富,专业结构逐年优化,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总的来说,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职教部能取得这样的招生成绩,维持良好的招生局面,与学校领导的正确决策和职教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

  二、招生过程中的主要措施和经验体会

  1、增设文科类专业。

  在20xx年的招生经验总结中:职教部绝大部分专业只适合于理科考生,并且这些专业的成本投入太高。因此,我部从20xx年12月就开始着手增设文科类专业,今年4月份经湖南省劳动厅批准,我部成功增设了现代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这四个文科类专业,加上原有的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共达12个专业,让职教部的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2、不断完善招生方案。

  ⑴今年在制订招生方案时,考虑到我部长期稳定的生源基地问题,原则上实行分片包干制度,即包干学校来的学生都计入该区域招生老师的招生指标。各位招生老师先到招生办登记包干学校或外县市,再深入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如果生源学校有多人争论时,由招生办协调解决。在20xx年7月20日之前上报有意向来校读书的学生详细名单,便于及时发放录取通知书。同时,为了防止个别招生老师包干学校后又不去开展工作,招生办有权适当予以调整让其他人员进入。

  ⑵到了今年7月份,招生形势很不乐观,职教部又召开紧急招生工作会议,先是对每一位部领导压招生任务,后是要求每一位教职工完成一定的招生人数。使职教部的每位员工都有了一种招生的紧迫感。

  ⑶到了8月份,再一次召开招生工作会议,将所有的招生范围全部放开,重奖20xx级的班主任,让这些老班生的`班主任电话通知到每一位20xx级的学生尽一切力量带新生来职教部读书并实行奖励。

  3、广泛宣传,扩大知名度。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竞争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生源之争已达到了白热化程度。如果说过去是"酒香不怕巷子深",那么今天就必须"醋好也要勤吆喝"。为此,我们在学校就经常对教师们灌输"宣传就是效益"的观念。为了做好招生工作,同时也为了树立湖南xxx学院职教部好形象,我们利用招生简章、招生宣传员、网站、电话、短信、广告、校内帐篷等等,进行了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有利地促进了招生工作。今年,职教部印刷了三万多份招生简章;印制了若干条横幅广告;在学院发动了上千名招生宣传员;专门请专业人员制作了职教部的招生网站;利用职教部的几部办公电话给几十万名高考考生打过电话来宣传职教部的优势;职教部招生办还特意申请了一个短信的群发器可以一次发出几十万条短信息;为了和其他三家民办机构的招生竞争,从7月初开始,职教部就在学院的大门口等地设置了多顶帐篷,并安排老师和学生值班。

  4、沉着应对,扎实工作。

  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招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在招生工作中,我们一度形势很不利,到7月中旬,来学校报名的人寥寥无几,最多的一个专业只招了23人。职教部负责招生工作的部门压力很大。但我们并没有退缩,事实上也无路可退,而是顶住压力,沉着应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乐观的态度,扎扎实实地工作。对一些表示过意向,甚至只是来咨询过的人,我们一个一个地打电话做工作。招生时期,我们曾打电话常常到晚上11点多甚至深夜12点。正是由于我们这样的努力和诚心,才使得不少人放弃首鼠两端的态度,下定决心,一心一意到湖南xxx学院职教部读书。

  5、齐心协力,互相配合。

  学院领导对职教部的招生工作特别重视,比如说,姜正国书记为职教部介绍学生过来,结果学生不小心被曾庆华接到了五号教学楼,姜书记立即派他的儿子和儿媳又从五号教学楼将学生接来我职教部报名。8月24日,柏连阳院长冒着酷暑来职教部亲自指导招生工作,听取了职教部的招生汇报。张银秀副院长为了职教部的发展和宿舍改造呕心沥血。蒋建初作为院长助理,对职教部的教学楼改造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另外,学院的各个部门也都互相配合,学院的院办、招生就业处、教务处、财务处、国有资产处、后勤基建处、武装保卫处、监察审计处等各个部门的主要领导都对职教部的招生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同时,职教部理顺了招生工作与职教部的发展和教职工自身利益的关系。增强教职工的危机感和主人翁意识,激发大家关心、参与招生宣传工作的热情,使全体人员上下主动关注招生进程,积极出谋献策,共同拓宽生源渠道。这样,招生工作涉及到职教部的生存与发展,职教部的全体教师包括学院其他系部的老师都很关心,大家齐心协力,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利用各自的关系,为职教部牵线搭桥,从而使职教部招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6、增强服务意识是吸引生源的重要保障

  由于职教部的招生没有纳入国家教育部的统招计划,同时办学形式多,分层分类等特点,所以招生工作繁杂,周期长,工作量大,没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是无法搞好这项工作的。我部招生工作在彭主任带领下,分阶段召开了数次招生工作会议。首先,对所有教职工进行招生工作培训,强化服务意识,强调耐心、关心、信心,对考生要有100%耐心进行答疑;关心考生的心理,要与潜在考生聊天,有针对性的作好工作,合理引导他们报读相关专业;教职工要对高级技工、对专业、对我们适合成人的学习模式充满信心,在与报名者沟通中要信心十足地宣传我们办学优势和学习模式。二是及时通报职教部的招生情况,各专业招生工作开展情况,总结经验并推广,提高职教部教师招生服务素质;三是针对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及时讨论制定策略及实施方案,决定后全体教职工执行实施。在招生咨询、专业引导、学习介绍、报名服务上,全系服务意识及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效果也较为明显,为配合职教部招生目标的圆满完成作出了努力。今年的招生工作让我们感觉到:招生整体服务水平、服务能力还需提高;不能各自为政、内部争夺生源,要针对学生实际状况推荐专业。

  三、今年招生工作的不足和建议

  虽然今年秋季招生工作总体情况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

  1、专业发展不协调。

  虽然今年招的人数较多,但有些专业人数明显偏少,个别专业甚至连开班都很勉强,如"广告设计与制作"只招了13人,虽然勉强开班,但属于"亏本经营"。

  2、招生力度仍须加大。

  一是要继续提高招生队伍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团队建设;二是不能满足现状,要提高警惕,一切从"零"开始,特别是在提高生源质量上下功夫;三是在工作方法上,准确掌握信息,注重实效,加强交流和沟通,不断探索招生宣传工作的新方法;四是要把招生宣传与树立学校形象结合起来,是要对宣传工作进行综合考虑、整体设计,使之有的放矢;五是要继续加强与各地高中学校的联系、沟通,将招生工作做实、做深、做透;要全面了解学校的政策及亮点,进一步加强对职教部软、硬实力的宣传,要注重宣传策略,扩大我院社会影响,提高知名度,吸引社会各界眼球关注我们。

  3、招生政策有待完善

  从学校层面而言,需要从政策制定,经费管理,招生人员的培训、激励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首先,湖南xxx学院有职教部专门来招收国家教育部统招以外的学生,学院就不宜再引入民办机构招生,这样会造成很大的混乱局面并严重地影响了学院的形象。其次,招生经费要根据市场行情而制定并能够及时到位。再者,希望职教部招生工作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认真做好招生工作人员的选拔。

  4、职教部有待长远规划、整体设计。

  职教部自成立以来,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扶持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湖南xxx学院的办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为了把职教部经营好,首先必须将职教部的规模扩大,增强职教部的人气。对此,我们认为必须要对职教部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整体设计。

  根据职教部的特点,我们作出了一个整体设计,为:向下延伸、行业合作、多元经营、立体发展。"向下延伸"就是把办学延伸到娄底市范围的其他各个职业学校,让这些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可以获取湖南xxx学院的高级技工毕业证,我们可以从中获取管理费。"点"一般设在省级以上重点职业中学。在向下延伸的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其定向培养适用人才,是谓"行业合作"。"多元经营"是指既要招大专、本科,今后还要向研究生层次努力,使形成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立体发展"就是招生类型要立体化。如今年我们就既招开放教育的高级技工、成人高考、自考本科,将来我们还可以发展研究生教育,如果政策允许的话。通过这样的设计,真正实现"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型、多功能办学"的要求。

  四、就业安置工作的总体情况

  职教部是湖南xxx学院直管的一个系部,但招进的学生起点低、基础差、学制短。同时,学生对就业安置的期望值很大,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投资抱着高回报的心态。

  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所谓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指的就是在就业供需矛盾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事实。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高等教育阶段,近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平民化的跨越过程,使广大适龄青年有了更多的机会进入大学深造。20xx年全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233%,各类高教育的在校生总规模达到了2907万人。另一方面,自20xx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部分企业遭受重创,许多企业产品销路不畅、资金链断裂,不断有企业面临降薪、裁员、减产、停产、转产,情况严重的甚至倒闭。导致相当数量的现有职工失业、大批农民工失去工作岗位返乡。与此同时,20xx年约610万大学毕业生涌进人力资源市场,预计在"xxx"未期毕业生的数量将达到700万人。庞大的高校毕业生队伍与各类新增的就业人群混杂在一起,给中国就业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并且,国际经济形势短期难以好转,短期内国际经济形式走向不很明朗,为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这种背景下,职教部彭主任却提出:"在金融危机下,要想尽一切办法,一定要让同学们都就业,就好业!"。今年从3月份开始派出专职就业老师,联系优秀企业来我部挑选学生,解决就业难的局面。今年6月2日、3日两天,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的人事部门领导来职教部选拔人才,经过严格仔细的面试、体检,最终录用我部61名同学到该单位工作,为企业的新建的分厂储备干部力量。今年6月14号下午3点,这批学生顺利到达该公司上班,他们住上了高档的公寓宿舍,五个人住三室两厅两卫一厨的套房,房间铺有木地板,安装有空调、液化气灶、太阳能热水器,配备沙发等。该公司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住宿条件以及公司领导的关怀,让职教部的学生感到非常欣喜,有一种到家的感觉。公司领导在接见职教部带队老师时表态:以后每年都会来湖南xxx学院职教部挑选人才。至此,职教部今年毕业生已经全部走上工作岗位,就业安置率达到100%,在金融危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职教部的毕业生成为了就业市场的佼佼者。

  五、20xx年招生和就业的工作思路

  职教部20xx年的招生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会按照学院领导提出的目标和要求,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不断开创招生就业工作新局面。我们将结合实际,全面考虑、精心安排全年招生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特别是抓好了几个招生宣传的重点时段;拓宽载体,丰富内涵,积极创造良好的招生宣传舆论氛围;咨询接待工作,做到有问必答,耐心细致,热情周到。

  湖南xxx学院职教部20xx年的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比较轻松,只有一个中技班需要安排,我们已经有了三家单位有意向来职教部选人。我们会保质保量完成好这些学生的工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