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冯梦龙)阅读答案附翻译
吴、楚反,景帝拜周亚夫太尉击之。既发,至霸上,赵涉遮说之曰:“吴王知将军且行,必置人于殽、渑阨陋[1]之间。且兵事尚神密,将军何不从此右去,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太尉如其计,至洛阳,使殽、渑间,果得伏兵。太尉会兵荥阳,坚壁不出。吴方攻梁急。梁请救,太尉守便宜,欲以梁委吴,不肯往。梁王上书自言,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亦不奉诏,而使轻骑兵绝吴、楚后。吴兵求战不得,饿而走。太尉出精兵击破之。吴王之初发也,少将桓将军说王曰:“愿大王所过城不下,直去疾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粟,以山河之险,而令诸侯,虽无入关,天下可得矣。大王徐行,留下城邑,汉军车骑至,驰入梁、楚之郊,事败矣。”吴老将皆言:“此少年摧锋可耳,安知大虑。”吴王不许。假令此计得行,亚夫未遽得志也。晋时,吴人于江碛[2]要害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拒舟舰。濬作大筏数十,令善水者以筏先行,遇铁锥,锥辄着筏而去;又作大炬,灌以麻油,遇锁燃炬烧之,须臾断绝,舟行无碍。唐史思明有良马千余匹,每日出于河南渚浴之,循环不休。李光弼命索军中牝马[3],得五百匹,絷[4]其驹而出之。思明马见之,悉渡河,尽驱入城。思明怒,欲泛火船烧浮桥。光弼先贮百尺长竿,以巨木承其根,毡裹铁叉置其首,以迎火船而叉之。船不能进,须臾自焚尽。 冯子曰:岳忠武论兵曰,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愚以为“智”尤甚焉。愚遇智,智胜智遇尤智尤智胜故或不战而胜或百战百胜或出新意而胜或仿古兵法而胜天异时地异利敌异情我亦异势。(取材于冯梦龙《智囊》)注释:[1]阨(è)陋:险隘的山谷。[2]江碛(qì):长江水浅有沙石处。[3]牝(pìn)马:母马。④絷(zhí):拴。
7.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留下城邑留下:保留。
B.江碛要害处要害:险要。
C.须臾断绝断绝:断开。
D.循环不休循环:轮流。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吴王知将军且行
且兵事尚神密
B.吴王之初发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每日出于河南渚浴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以巨木承其根
先帝不以臣卑鄙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愿大王所过城不下,直去疾西,据洛阳武库
希望大王沿途经过城市都不要停留,直接向西猛烈进攻,占领洛阳的军械库
B.此少年摧锋可耳,安知大虑
这个年轻人冲锋陷阵可以,哪里知道考虑大局呢
C.思明马见之,悉渡河,尽驱入城
史思明的马见到了母马,都渡过黄河,全都被驱赶入城
D.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拒舟舰
又打制了铁锥,有一丈多长,悄悄地放置在江水之中来阻挡船舰通行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周亚夫采纳了赵涉的意见,到了洛阳之后,就派人到殽、渑等地方四处搜查,果然发现了吴王的伏兵。
B.周亚夫派遣轻骑兵断绝了吴、楚军队的后路。吴兵由于饥饿而撤退后,周亚夫再出动精兵大破敌军。
C.吴王并没有同意桓将军的说法,而是假装让这个计谋得以实施,致使周亚夫这一战并没有获得成功。
D.李光弼的五百匹母马所生的小马全被拴在城内,母马想念孩子,因此不会被河对面的公马吸引而去。
12.在横线上写出下列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4分)
①关于官职变动,“景帝拜周亚夫太尉击之”中的“拜”指的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则表示。(2分)
②文中提到岳飞说“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其中“仁、智、信”和“”以及“”被合称为儒家“五常”,指的是人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2分)
答案:
7.(5分)智胜/智遇尤智/尤智胜/故//或不战而胜/或百战百胜/或出新意而胜/或仿古兵法而胜/天异时/地异利/敌异情/我亦异势。
8.(3分)A9.(3分)B10.(3分)A11.(3分)C
12.(4分)①(2分)授予官职降职②(2分)义礼
译文:
(汉景帝时期,)吴、楚谋反,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攻打他们。出发后,来到霸上,赵涉拦住(周亚夫)进言说:“吴王知道将军将出征,一定(会)安排人员在殽、渑等狭隘的山道间(埋伏)。况且用兵打仗讲究出其不意,将军为什么不从此地朝右进发,直接进入军械库,击响军鼓。诸侯们听到后(会)认为将军是从天而降的。”周亚夫按照他的意见,到洛阳(就)派(人)到殽、渑(等地山)间,果然发现了(吴王的)伏兵。
太尉在荥阳集合了各路军队,坚守不出。正遇到吴国攻击梁国很急迫。梁国求救,太尉坚守有利地形,想要把梁国舍弃给吴国,不肯去。梁王上书亲自求救,汉景帝派使者传诏救梁国。周亚夫也不接受诏令,(而是)派轻骑兵断绝吴、楚军队的后路。吴兵想打仗打不成,(由于)饥饿而撤退,(这时)周亚夫(才)出动精兵,打败了吴、楚军队。
吴王在刚开始发兵的时候,少将桓将军劝吴王说:“希望大王不要进攻沿途所经过的城市,(而是)直接向西猛烈(进攻),占领洛阳的军械库,(夺取)敖仓的粮食,用山河的险阻来号令诸侯,(这样)即使没有入关,天下(也)可以到手了。(如果)大王缓慢前进,攻打城市,汉军的车兵和骑兵一到,(迅速)进入梁、楚的郊野,(那就会)大事不妙了。”吴王的老将们都说:“这个年轻人冲锋陷阵可以,哪里知道考虑大局呢?”吴王没有同意(桓将军的意见)。假如这个计策能够实行,(或许)周亚夫(就)不会那样顺利地平定叛乱了。
晋朝时,吴人在长江中水浅有沙石的险要之处,用并起来的铁锁链来拦截对方的船只;又打制了铁锥,有一丈多长,悄悄地放置在江水之中来阻挡船舰(的'通行)。王濬打造了数十只竹筏,让善于游水的士兵划着竹筏作先锋,遇到铁锥,铁锥就叉在竹筏上面(顺江漂流)而去;接着又准备很大的火把,淋上麻油,遇到铁链就点上火把来烧,片刻(就将铁链)烧断了,船舰(得以)通行无阻。
唐朝史思明有上等好马一千多匹,每天带到黄河南岸的沙洲上去洗澡,轮流不停。李光弼教(人)找寻军中的母马,得到五百匹,拴上它们所生的小马,把母马都牵出去。史思明的马见到了,都渡过黄河,全都被驱赶入城。史思明生气了,想放出着火的小船烧毁浮桥。李光弼事先积藏上百尺的长竿,用巨大的木头抵住长竿的根部,用毛毡包裹着铁叉安置在竿头上,来挡住火船叉住它们。船不能向前漂流,片刻就自己烧光了。
冯先生说:岳飞论兵法说,(为将用兵)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我认为“智”尤其重要啊。愚蠢的碰到聪明的,聪明的胜;聪明的遇到更聪明的,更聪明的胜。因此有不战而取得胜利的,有百战百胜的;有用新的战法获得胜利的,更有仿效古人的兵法而获胜的。天时、地利、敌情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我们(对敌作战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
《智囊全集》阅读答案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张佳胤令滑。巨盗任敬、高章伪称锦衣使来谒,直入堂阶,北向立。公心怪之,判案如故。敬厉声曰:“此何时,大尹犹倨见使臣乎?”公稍动容,避席迓之。敬曰:“身奉旨,不得揖也。”公曰:“旨逮我乎?”命设香案。敬附耳曰:“非逮公,欲没耿主事家耳。”时有滑人耿随朝任户曹,坐草场火系狱。
公意颇疑,遂延入后堂。敬扣公左手,章拥背,同入室坐炕上。敬掀髯笑曰:“公不知我耶?我坝上来,闻公帑①有万金,愿以相借。”遂与章共出匕首,置公颈。公不为动,从容语曰:“尔所图非报仇也,我即愚,奈何以财故轻吾生?即不匕首,吾书生孱夫能奈尔何?且尔既称朝使,奈何自露本相?使人窥之,非尔利也。”贼以为然,遂袖匕首。
公曰:“滑小邑,安得多金?”敬出札记如数,公不复辩,但请勿多取以累吾官。后覆开谕久之,曰:“吾党五人,当予五千金。”公谢曰:“幸甚,但尔两人橐中能装此耶?抑何策出此官舍也?”贼曰:“公虑良是。当为我具大车一乘,载金其上。”仍械公如诏逮故事,不许一人从,从即先刺公。曰:“俟吾党跃马去,乃释公身。”公曰:“逮我昼行,邑人必困尔,即刺我何益?不若夜行便。”二贼相顾称善。公又曰:“帑金易辨识,亦非尔利,邑中多富民,愿如数贷之。既不累吾官,尔亦安枕。”二贼益善公计。
公属章传语召吏刘相来。相者,心计人也。相至,公谬语曰:“吾不幸遭意外事,若逮去,死无日矣。今锦衣公有大气力,能免我,心甚德之,吾欲具五千金为寿。”相吐舌曰:“安得办此?”公蹑相足曰:“每见此邑人富而好义,吾令汝为贷。”遂取纸笔书某上户若干、某中户若干,共九人,符五千金数。九人,素善捕盗者。
公又语相曰:“天使在,九人者宜盛服谒见,勿以贷故作窭人状。”相会意而出,公取酒食酬酢,而先饮啖以示不疑。且戒二贼勿多饮,贼益信之。酒半,曩所招九人各鲜衣为富客,以纸裹铁器,手捧之,陆续门外,谬云:“贷金已至,但贫不能如数。”作哀祈状。二贼闻金至,且睹来者豪状,不复致疑。
公呼天平来,又嫌几小,索库中长几,横之后堂,二僚亦至。公与敬隔几为宾主,而章不离公左右,公乃持砝码语章曰:“汝不肯代官长校视轻重耶?”章稍稍就几,而九人者捧其所裹铁器竞前,公乘间脱走,大呼擒贼。敬起扑公不及,自刭厨下;生缚章,考讯又得王保等三贼主名,亟捕之,已亡命入京矣。为上状,缇帅陆炳尽捕诛之。(选自明代冯梦龙《智囊全集》)
【注】①帑:tǎng,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尹犹倨见使臣乎倨:傲慢
B.坐草场火系狱系:牵累
C.当为我具大车一乘具:准备
D.九人,素善捕盗者素:向来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但请勿多取以累吾官②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B.①每见此邑人富而好义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C.①公乃持砝码语章曰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D.①吾令汝为贷②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佳胤智谋的一组是()
①公心怪之,判案如故。②吾书生孱夫能奈尔何?③帑金易辨识,亦非尔利。
④相吐舌曰:“安得办此?”⑤汝不肯代官长校视轻重耶?⑥考讯又得王保等三贼主名。
A.①④⑤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②⑥
第II卷(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尔所图非报仇也,我即愚,奈何以财故轻吾生?(4分)
(2)俟吾党跃马去,乃释公身。(4分)
(3)章稍稍就几,而九人者捧其所裹铁器竞前,公乘间脱走,大呼擒贼。(4分)
试题答案:
10.B(系:拘系,拘捕。)
11、D都是介词,替。(A、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因为。B、连词,表递进;连词,表假设。C、副词,于是,就;副词,却。)
12.B(①劫持尚未真正发生。②向对手示弱,防止强盗骤然加害。③欲擒故纵,获得强盗更加信任。④表现刘相不明真相。⑤设计摆脱高章的控制。⑥一般处理程序,危险已经解除。)
13.(1)你们谋取的不是找我报仇,我即使愚蠢,怎么会因为钱财的缘故而看轻我自己的生命呢?(“所图”“奈何”“以”“轻”各1分)
(2)等我们同伙人/一伙人骑上马离开,就把你释放了/就放了你。(“俟”“党”“去”“乃”各1分)
(3)高章稍微一靠近长几,九人立即捧着手中的兵器争相冲上前去,张佳胤趁机逃跑脱身,大叫捉贼。(“就”“竞”“间”“走”各1分)
【译文】张佳胤为滑州县令时,有大盗任敬、高章伪装锦衣使前来见他。二人大剌剌的直入府堂,面朝北方,张佳胤虽觉奇怪,但仍然照常判案,这时任敬突然大声骂道:“现在什么时候了,大尹(对府县行政长官的称呼)还想傲慢地见皇帝的使臣吗?”张佳胤内心稍微有所感动而表现于面容,连忙离席迎接(迓:迎接)这二人。任敬对张佳胤说:“有圣旨在身,不能下拜。”张佳胤说:“是圣上下旨要拘捕我吗?”一面命人摆设香案恭迎圣旨。任敬在张佳胤耳边说道:“不是拘捕你,是要抄耿主事家。”府衙中有个叫耿随朝的本地人,是个小官,因草场发生火灾受到牵连拘捕下狱。
张佳胤更觉可疑,于是请两人到后堂休憩,任敬一进后堂便扣住张佳胤左手,高章搭着张佳胤的肩,三人一同走进内室坐在炕上。任敬手摸着胡子笑着说:“你不知道我是谁吗?我从山寨来,听说县府库房中有不少银子,想暂借一用。”二人说完用匕首抵着张佳胤脖子。张佳胤不慌不忙地说:“你们谋取的不是找我报仇,我即使愚蠢,怎么会因为钱财的缘故而看轻我自己的生命呢?就算你们不用刀,我是个贪生怕死的人,气力没有你们大,功夫更不及你们好,又能拿你们怎么样呢?只是你们既自称朝廷钦差,如果现在自露行迹,万一让人看到,这不是对你们不利吗?”二人听了觉得有理,就把匕首藏在袖中。
张佳胤说:“滑州是个小地方,能有多少钱呢?”谁知任敬早有准备,拿出一本簿子,上面记载各州钱数,张佳胤没办法,只好求他们不要拿得太多,以免影响自己日后的升迁。二人商议许久,说:“我们兄弟有五人,你就给我们五千金吧。”张佳胤说:“太好了,谢谢谢谢,但你们的背囊中装得下这么多钱吗?再说,又怎么走出县府大门呢?”二人说:“你考虑的`也对,你先为我们准备一辆车,把钱放在车上。”说完仍用匕首抵着张佳胤,不许有人跟随在后,否则就刺杀张佳胤,又说:“等我们同伙人/一伙人骑上马离开,就把你释放了/就放了你。”张佳胤说:“你们若是在白天押着我走,一定会引起百姓的围攻,即使杀了我,你们也难脱身,不如等到晚上再启程。二人连说此计甚好。
张佳胤又说:“官银容易辨认,使用也不方便,县中有几个有钱人,不如由我向他们借来给你,这样我不会因官银短少而影响官运,你们也不用怕官府追捕。”二人更加称赞张佳胤考虑周到。
张佳胤嘱咐高章传话下去,召手下小吏刘相前来,刘相这个人一向多心计。张佳胤假意对刘相说:“我运气不好受到牵连,若被捕一定会砍头,现钦差大人有能力为我脱罪,我内心非常感激,想送五千金聊表心意。刘相听了,吐了吐舌头说:“一时间到哪儿筹这许多钱?”张佳胤暗踢刘相一脚说:“我常见县中富人热心助人,你替我跑一趟,就说我向他们借钱用用。”于是取来纸笔,写下某大户多少,某中户又多少,一共九人,加起来正好五千金。这九人其实是县中捕盗高手,并不是什么县里的有钱人。
张佳胤又对刘相说:“有钦差大人在,待会儿他们送钱来,都要穿着整齐,不要因为我向他们借钱,就装出一副穷相。”其实是暗示那些人要准备好武器。刘相这时已完全明白张佳胤话中的含意,告辞离去,张佳胤命人送上酒菜,并且先尝表示酒菜无毒,以安贼心。张佳胤又频劝二人不要多喝,以免酒后误事,二人更加信任张佳胤。饮酒至半,所召九人各自穿着光鲜,好像富豪般,双手捧着用纸包裹的兵器站在门外,作出哀求的神情,说道:“大人借的钱已经拿来,可是小人家中实在没有这么多。”二贼听说钱已送来,再看到来人都是富人打扮,更不怀疑。
张佳胤命人取秤来,又嫌桌子小,命人取库房中长几横放在后堂,二名役卒也跟着进来,张佳胤与任敬隔着长几,而高章却紧挨在张佳胤身旁,张佳胤拿着砝码,对高章说:“你难道不为你的长官秤金吗?”高章稍微一靠近长几,九人立即捧着手中的兵器争相冲上前去,张佳胤趁机逃跑脱身,大叫捉贼。任敬想扑向张佳胤已经来不及,逃往厨房见大势已去,只有自杀,众人捉住高章拷问,供出王保等三名同党,立即下令逮捕,三人虽逃至京师,最后还是被逮捕正法。
张佳胤令滑,巨盗任敬、高_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
《智囊》阅读答案及译文
吴、楚反,景帝拜周亚夫太尉击之。既发,至霸上,赵涉遮说之曰:“吴王知将军且行,必置人于殽、渑阨陋[1]之间。且兵事尚神密,将军何不从此右去,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太尉如其计,至洛阳,使殽、渑间,果得伏兵。
太尉会兵荥阳,坚壁不出。吴方攻梁急。梁请救,太尉守便宜,欲以梁委吴,不肯往。梁王上书自言,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亦不奉诏,而使轻骑兵绝吴、楚后。吴兵求战不得,饿而走。太尉出精兵击破之。
吴王之初发也,少将桓将军说王曰:“愿大王所过城不下,直去疾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粟,以山河之险,而令诸侯,虽无入关,天下可得矣。大王徐行,留下城邑,汉军车骑至,驰入梁、楚之郊,事败矣。”吴老将皆言:“此少年摧锋可耳,安知大虑。”吴王不许。假令此计得行,亚夫未遽得志也。
晋时,吴人于江碛[2]要害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拒舟舰。濬作大筏数十,令善水者以筏先行,遇铁锥,锥辄着筏而去;又作大炬,灌以麻油,遇锁燃炬烧之,须臾断绝,舟行无碍。
唐史思明有良马千余匹,每日出于河南渚浴之,循环不休。李光弼命索军中牝马[3],得五百匹,絷[4]其驹而出之。思明马见之,悉渡河,尽驱入城。思明怒,欲泛火船烧浮桥。光弼先贮百尺长竿,以巨木承其根,毡裹铁叉置其首,以迎火船而叉之。船不能进,须臾自焚尽。
冯子曰:岳忠武论兵曰,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愚以为“智”尤甚焉。愚遇智,智胜智遇尤智尤智胜故或不战而胜或百战百胜或出新意而胜或仿古兵法而胜天异时地异利敌异情我亦异势。
(取材于冯梦龙《智囊》)
注释:[1]阨(è)陋:险隘的山谷。[2]江碛(qì):长江水浅有沙石处。[3]牝(pìn)马:母马。④絷(zhí):拴。
7.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留下城邑留下:保留。
B.江碛要害处要害:险要。
C.须臾断绝断绝:断开。
D.循环不休循环:轮流。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吴王知将军且行
且兵事尚神密
B.吴王之初发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每日出于河南渚浴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
以巨木承其根
先帝不以臣卑鄙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愿大王所过城不下,直去疾西,据洛阳武库
希望大王沿途经过城市都不要停留,直接向西猛烈进攻,占领洛阳的军械库
B.此少年摧锋可耳,安知大虑
这个年轻人冲锋陷阵可以,哪里知道考虑大局呢
C.思明马见之,悉渡河,尽驱入城
史思明的马见到了母马,都渡过黄河,全都被驱赶入城
D.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拒舟舰
又打制了铁锥,有一丈多长,悄悄地放置在江水之中来阻挡船舰通行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周亚夫采纳了赵涉的意见,到了洛阳之后,就派人到殽、渑等地方四处搜查,果然发现了吴王的伏兵。
B.周亚夫派遣轻骑兵断绝了吴、楚军队的后路。吴兵由于饥饿而撤退后,周亚夫再出动精兵大破敌军。
C.吴王并没有同意桓将军的说法,而是假装让这个计谋得以实施,致使周亚夫这一战并没有获得成功。
D.李光弼的五百匹母马所生的小马全被拴在城内,母马想念孩子,因此不会被河对面的公马吸引而去。
12.在横线上写出下列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4分)
①关于官职变动,“景帝拜周亚夫太尉击之”中的“拜”指的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则表示。(2分)
②文中提到岳飞说“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其中“仁、智、信”和“”以及“”被合称为儒家“五常”,指的是人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2分)
参考答案
7.(5分)
智胜/智遇尤智/尤智胜/故//或不战而胜/或百战百胜/或出新意而胜/或仿古兵法而胜/天异时/地异利/敌异情/我亦异势。
8.(3分)A9.(3分)B10.(3分)A11.(3分)C
12.(4分)①(2分)授予官职降职②(2分)义礼
参考译文
(汉景帝时期,)吴、楚谋反,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攻打他们。出发后,来到霸上,赵涉拦住(周亚夫)进言说:“吴王知道将军将出征,一定(会)安排人员在殽、渑等狭隘的山道间(埋伏)。况且用兵打仗讲究出其不意,将军为什么不从此地朝右进发,直接进入军械库,击响军鼓。诸侯们听到后(会)认为将军是从天而降的。”周亚夫按照他的意见,到洛阳(就)派(人)到殽、渑(等地山)间,果然发现了(吴王的)伏兵。
太尉在荥阳集合了各路军队,坚守不出。正遇到吴国攻击梁国很急迫。梁国求救,太尉坚守有利地形,想要把梁国舍弃给吴国,不肯去。梁王上书亲自求救,汉景帝派使者传诏救梁国。周亚夫也不接受诏令,(而是)派轻骑兵断绝吴、楚军队的`后路。吴兵想打仗打不成,(由于)饥饿而撤退,(这时)周亚夫(才)出动精兵,打败了吴、楚军队。
吴王在刚开始发兵的时候,少将桓将军劝吴王说:“希望大王不要进攻沿途所经过的城市,(而是)直接向西猛烈(进攻),占领洛阳的军械库,(夺取)敖仓的粮食,用山河的险阻来号令诸侯,(这样)即使没有入关,天下(也)可以到手了。(如果)大王缓慢前进,攻打城市,汉军的车兵和骑兵一到,(迅速)进入梁、楚的郊野,(那就会)大事不妙了。”吴王的老将们都说:“这个年轻人冲锋陷阵可以,哪里知道考虑大局呢?”吴王没有同意(桓将军的意见)。假如这个计策能够实行,(或许)周亚夫(就)不会那样顺利地平定叛乱了。
晋朝时,吴人在长江中水浅有沙石的险要之处,用并起来的铁锁链来拦截对方的船只;又打制了铁锥,有一丈多长,悄悄地放置在江水之中来阻挡船舰(的通行)。王濬打造了数十只竹筏,让善于游水的士兵划着竹筏作先锋,遇到铁锥,铁锥就叉在竹筏上面(顺江漂流)而去;接着又准备很大的火把,淋上麻油,遇到铁链就点上火把来烧,片刻(就将铁链)烧断了,船舰(得以)通行无阻。
唐朝史思明有上等好马一千多匹,每天带到黄河南岸的沙洲上去洗澡,轮流不停。李光弼教(人)找寻军中的母马,得到五百匹,拴上它们所生的小马,把母马都牵出去。史思明的马见到了,都渡过黄河,全都被驱赶入城。史思明生气了,想放出着火的小船烧毁浮桥。李光弼事先积藏上百尺的长竿,用巨大的木头抵住长竿的根部,用毛毡包裹着铁叉安置在竿头上,来挡住火船叉住它们。船不能向前漂流,片刻就自己烧光了。
冯先生说:岳飞论兵法说,(为将用兵)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我认为“智”尤其重要啊。愚蠢的碰到聪明的,聪明的胜;聪明的遇到更聪明的,更聪明的胜。因此有不战而取得胜利的,有百战百胜的;有用新的战法获得胜利的,更有仿效古人的兵法而获胜的。天时、地利、敌情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我们(对敌作战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
《食喻》阅读答案(附翻译)
①国朝尚书刘南垣公①,告老家居。有直指使②者,以饮食苛求属吏③,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②俟其来款④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⑤,家常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③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④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⑥原无精细,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⑤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⑦责人。
(选自《昨非庵日纂》卷九)
[注]①刘南垣(yuán)公:指曾任明朝尚书的刘麟。②直指使:官职名。③属吏:部下。④款:款待。⑤治具:烧饭。⑥饮馔(zhuàn):饮食。⑦飧(sūn):本指晚饭。这里指饭食。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各食三碗食不饱,力不足
B.自朝过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不敢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D.罗列盈前曾不盈寸
8.下列加点“以”与“直指以师命”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以物喜B.徐喷以烟C.以塞忠谏之路也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食喻》阅读答案(附翻译)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
翻译:
(2)直指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责人。
翻译:
10.阅读本文,可以看出直指使有的优点。他的'老师有
的优点。(2分)
参考答案:
7.(2分)B
8.(2分)A
9.(4分)(1)等到饭菜端来,直指使抬眼一看,只有一盆脱壳粗米和一盆豆腐罢了。(关键词:比、惟)(2)直指使明白了老师在训导自己,从此,他再也不敢因为对饮食的要求责难他的部下了。(关键词:谕、以)(每句2分,意对即可)
10.(2分)(直指使)知错能改(意近即可)(刘麟老师)教育得法,善于开导学生。(意近即可)
参考译文:
刘麟曾任工部尚书,已告老还家。听说有位直指使(官职名),对饮食特别讲究,他百般挑剔,常常因为饭菜做得不合口味,责骂部下,郡县的长官每逢接待他,都感到担忧。刘麟说:“这个人是我的学生,应该开导他,让他明白事理。”
一天,直指使前来拜访他。刘麟对直指使说:“我本想设宴加以款待,又怕误你公事,就留顿便饭吧。不过老伴出门去了,无人下厨张罗,家常便饭,吃得下吗?”因为是师命,直指使不敢推辞。
可是从早上到过午,饭也没端出来。直指使饿得实在难受,又不便张口催促,只得勉强忍着。好不容易等到饭菜端出,直指使抬眼一看,竟是一盆脱壳粗米和一盆豆腐。直指使一连吃了三碗饭、三碗豆腐,直到觉得撑得难受,才将碗筷放下。
不一会儿,只见仆人从屋内陆续捧出金盘玉碗,里面盛着山珍海味,一件件地摆在他面前;碟盘罗列,布满一桌。刘麟拿起筷子,亲自给直指使夹菜,劝直指使下筷。可是直指使吃不下去,为难地说:“大人……我确确实实已经吃得过饱了。再也不能吃了。”刘麟微笑着说:“看来,饮食本无精粗之分,饿时菜饭易做易吃,饱时饭菜难为,美味也不易下咽呀。此乃所处不同才这样的啊!”
直指使明白了老师在训导自己。从此,他再也不敢因为饮食而责难他的部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