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简短句子 > 生活心理学搞笑短句 正文

生活心理学搞笑短句

时间:2025-01-18 18:04:08

超霸气搞笑经典语录

  对柏拉图的争议集中在,幽默究竟是建立在痛苦上还是快乐上,或是融合了二者;是纯粹情绪作用还是理智的作用,或是二者的结合;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或者兼而有之。

  1901年,英国哲学家索列在谈及到幽默时:语言中几乎没有一个词汇,比这个人人都熟悉的词更难下定义的。

  1979年1月号的《今日心理学》有一篇名为《笑话各有所好》的文章,分析了以读者为对象调查幽默的结果显示:幽默是微妙的、难以捉摸的现象,我们根本无法明确列出“幽默的种类”。

  许多学者说幽默是不能下定义的,爱尔兰作家萧伯纳也这样说过。有兴趣研究幽默的人,看些滑稽、幽默性的书籍,也许会有所心得的。

  学者们对于笑和幽默的讨论,很久以来一直存在着意见分歧,可能就因为不仅这是逗笑的问题,而且还涉及人的心理、性格、思想以及处世态度等各方面。因而,须从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去研究,才能解释清楚。

  自20世纪20年代起,林语堂和zg新文学运动旗手鲁迅一起,运用幽默手法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斗争,在其中探索幽默理论,并创造了基调高亢、语言诙谐、讽喻犀利的“语丝体”散文,而林语堂本人也被称为“幽默大师”。

  语言学家陈望道拟将其译成“油滑”,又觉不够确切,且有轻浮之嫌。后来,语言学家唐栩侯又将其译作“谐穆”,认为一“谐”一“穆”构成“humor”整体。最终,林语堂的翻译方法被世人所认可,一直沿用至今。

  林语堂解释道:“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林语堂把“humor”译为“幽默”,当时许多文化名人也持有异议。鲁迅曾认为它容易被误解为“静默”或“幽静”,而觉该译法不妥。翻译家李青崖主张译为“语妙”、但“语妙天下”是句成语,有“光说不做”含义。

  《辞海》对幽默的解释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讹谬和不通情理之处。

  幽默并不是自从汉字诞生,就有的词汇。大多数人认为该词为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于1924年最先介绍入zg,对此,zg地域文化研究会委员张继平认为并不确切:第一个将英语单词“humor”译成中文的应该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时间比林语堂首次使用“幽默”的译法早18年。

  幽默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屈原的《九章?怀沙》:“煦兮杳杳,孔静幽默。”此处的“幽默”意为“幽默无声”。然而,“幽默”一词作为音译的外来词,与古汉语词语“幽默”并无关系。只是随着“幽默”一词新义的淬,“幽默”作为古汉语词语的本义逐渐被新义所取代。

  提及对幽默的争论,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至3世纪时期的柏拉图及其对话录:我们应该避免幽默,因为它仅仅建立在我们嘲笑他人的痛苦而得来的快乐上。数十世纪以来,很多专家学者对柏拉图的看法各异。

  从笑的机制来看,有生理的笑,社会的笑,心理的笑等等。只有“会心的笑”,“心理的笑”,才与幽默的本质有缘。所谓“会心的笑”,是说使人在笑声中明白点什么道理,得到点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