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简短句子 > 不要怕孤独的经典短句 正文

不要怕孤独的经典短句

时间:2024-10-06 22:31:24

别害怕孤独,人总要学会独处散文随笔

  最近在看刘若英的《我敢在你怀里孤独》,深深意识到学会独处的重要性。虽然我从未在读书期间像有些女孩子那样,上个厕所都要好朋友陪着,但我的确是个害怕孤独的人。

  前一阵子去见一个朋友,还特意跟他提到这个问题:一个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我实在无法想象。他听了我的问题,二话不说,就一直站在窗前发呆。我以为窗前有什么特别的风景,就也凑过去看。

  这时,他说话了:一个人生活没什么特别的。如果是白天,我会经常这样站着看外面。我说:外面有什么好看的?不过是几个行人而已。他又说:并不是为了看什么。我只是保持站着的状态,然后冥想。

  哦,是这样啊。我回答:看来,一个人的日子不好过,太孤单太无聊。他笑了:其实,这种站在窗前冥想的机会不多。因为白天一直上班,晚上回来看看新闻、用用电脑就该洗洗睡了。并没觉得不好过。

  原来如此!估计因为工作忙,他没时间想太多。我又感叹:我觉得人衰老得好快,想想真是可怕。他看了我一眼,说:我们不是衰老,是长大。人不能一直幼稚下去。我觉得你会对独居生活和变老产生不好的想象和恐惧,就是没长大的表现。

  回来后,我一直在想他的话,的确是这么回事。作为一个30+的人,我的很多想法始终很幼稚。所以,当看到刘若英写道,她从很小的时候就自己住一个房间,并且把自己关在房间的衣柜里面,自顾自地玩游戏,甚至一人分饰多角,编织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时,我感到很惊讶。

  刘若英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父母陪伴(他们早就离婚了),也没有同龄人相伴(跟她共同居住的祖父母平均年龄比她大60岁)。虽然学校里有同学可以相处,但毕竟时间短,而且大家都认为“父母离婚的小孩很可怜”。但刘若英从小习惯了自嘲,并不觉得自己可怜,反而发自内心地说“我比其他人幸福”。

  之所以觉得“比其他人幸福”,是因为她认为“别的同学经常抱怨父母吵架,或者动手揍他们”,而刘若英则洒脱地写道:他们(她的父母)几乎不会同时出现在我的面前,所以我不可能因为他们彼此间的.恶言相向而感到紧张和苦恼。至于被打就更不可能。父母不在身边,祖父母特别疼她,所以她觉得“很幸运”。

  刘若英说,需要应对苦恼时,她从不跟别人说,而是跟自己对话,试着自己找答案。特别是当感到寂寞,或必须忍耐某些嘲讽时。因为她觉得: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周遭的环境怎么样,她都得找到一种让自己舒服的方式,开心地生活下去。

  我想,这种智慧只有善于独处的人才能掌握吧。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整天呼朋引伴的,心中一有什么不平之事,肯定会向朋友们诉说,然后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意见、出主意,也不管有没有道理,最后不把我们的脑子给搞糊涂才怪。

  所以,刘若英这种习惯孤独、乐于自己寻求答案的生活方式,很值得学习。一个人住、没人聊天怕什么呀?我们可以自问自答。一个人吃饭怕什么?我们可以有更多自由和选择。冬天一个人怕冷,有电热毯、暖宝宝;夏天怕热,有电风扇和空调。写到这里,不禁要跟着刘若英欢呼了:我们多么地幸运,有选择的权利。

  刘若英还说:就算待在家里,我的心也能天南地北到处遨游。因为我的心思始终都只跟自己一起。多么通透的活法呀,这又让人想起了张德芬的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所以,别再流连外面的花花世界啦,练习独处的能力才是正道呀。

学会独处优美散文

  除去工作和学习,休息时的你在做些什么?

  多半是在和朋友聚会吧,或是相约着去看电影,逛街,旅游。偶尔也会宅在家里追剧,消磨着难得的假日。

  总之,是要和喜欢的人一起消遣,好似,时光会因为两个人的共处而变得物超所值。如若让你一个人独处,便会不由自主的感到无聊和时光虚度。

  常人最难以容忍的状态无非是孤寂。孤独寂寞的周末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要去加班,一个人闲暇的时光里,好似也总是缺少点生命的活力。

  所以,各类娱乐设施便蜂拥而起。商家抓住了顾客的心理,研发了许多能够打发时间的APP,或是电动手游等等。

  以至于,无聊的周末好似霎时间就变得“充实”了、早上起床,打开电视,边吃早饭边追剧,看到中午,又有些饿了,便想着出去吃饭,但又碍于还未洗漱,遂打消了出门的念头,点了外卖,继续在家宅着。中午吃过饭,玩了会儿手机游戏,睡了会儿午觉,醒来时已是黄昏,本想继续追剧的,但恰巧接到了朋友的电话,叫你出去聚餐,便毫不犹豫的穿好衣服出了门。

  日子就如同朱自清笔下的《匆匆》,不知不觉在饭碗里过去了。杯盏交错中,已是凌晨一点。醉眼熏熏的你回到家,倒头便睡了,第二日中午起床,顿觉头晕目眩,需要整日在家蓄精养神。

  就这样,周末转眼即逝,再度醒来,已是周一的早晨,心中不免抱怨,又过了一个无聊的周末。

  确实无聊,但和独处无关。

  虽说也是独自一人在家呆了两日,但那并不叫独处,更算不上与自己独处。

  反观,古人又是如何独处呢?

  古人会在独处时,孤星赏月;会独处静坐;会吟诗作赋;会庭院赏雨……

  即使无所事事,读上两本书也是极为惬意之举……

  古人对书籍的`热爱不仅仅是内容,更是对书卷不离手的迷恋。

  而他们这些独处时的消遣,往往无关乎于金钱,更多的是自己内心世界的充盈。

  而如今,现代化的生活将电子书推上了时代舞台,人们习惯于在地铁上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手机阅读,但阅读的内容多半又是什么呢?无非是娱乐八卦,,心灵鸡汤,世界趣闻……

  看似好像每日都在很用心的阅读文章,实则呢?无非是自我麻痹,自我陶醉罢了。读的东西不仅毫无营养,反倒催生出些许怨念。

  现代化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和忙碌,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何谓修身养性。我们眩晕在“价值”的体系中,认为做任何事都得有回报,无论是利益层面的,还是心情层面的。但往往,我们忘记了精神层面的回报。

  我们误将精神层面的休息等同于肉体的休息,觉得看了电视剧,玩了游戏,就会让大脑和精神得到放松。这种观点无疑是错误的,娱乐只能让身体得到放松,但精神的休息需要以陶冶情操的方式进行。

  我在印尼待得这八个月中,每日除去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与自己独处。我在阳台上看繁星闪耀,观察月亮的位移和阴晴圆缺,感叹着南北半球的神奇差距。我在庭院的躺椅上赏雨,看雨滴落在房檐上溅起的水花,倾听雨滴拍打在窗户上所发出的巨大声响,想象着当年慈禧在颐和园的石船上听雨时的淡然。

  我在微风拂过窗帘的客厅里练习书法,感受毛笔的笔锋和墨汁接触宣纸时的苍劲有力。突然就明白了何谓字如其人,何谓为人处世。原来,与人交往如写字一样,该强硬时不能妥协,该圆滑时不能执拗。否则字体便会歪斜粗壮,毫无美感可言。

  我还会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听几篇散文,那些优美的文字让我感受到时代不同,思想却无限趋同的神奇。你会惊叹,2018年的你心中所想的“像少年一样去爱,像成人一样去克制”早在2014年就被别人说了出来。你也会惊讶,原来日子真的如朱自清说的那样短暂易逝。甚至于你还发现,孔子说的话真的是简短精干,饱含人生哲理。

  我也会看人物传记,感受不同人的跌宕人生。我也喜欢独自一人去散步,看日落下的云霞,看稻田里跳跃的光,溪水中漂浮的枯木,那是蚂蚁远行的船只。

  生活的乐趣往往被发现于独处的时候。静谧的时光里,你会发现岁月静好,但如若只是闲散挥霍时光,日子久了,人也就活的世俗和粗糙了。所以,无论年少还是迟暮,独处的日子总能轻易的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懒散也好,混沌也罢,都是独处给你的谢礼。

  以至于,惊艳一段时光,往往从学会独处开始。

散文随笔孤独

  寂寞是一片黑色的睡莲,在无尽的黑色里,尽情的蔓延。

  孤独

  轻语晨曦有的时候一个人,听着一首歌,听着听着就想要要流泪,也许是因为时曾相似,有时候看一幅画,看那眼神里流露出孤单的眼神,紧紧抓住了我的心,犹如灵魂的遇见,让孤独的我会想哭泣。但是越是这样,我越是喜欢,也许孤单,是一件很让人越来越沉迷的事,犹如毒药,越饮越上瘾,越孤独,越沉迷,就如人说,寂寞是如此的让人心动,尤其是看一个精致妖娆的女人在潋滟的灯光下,孤独的喝着红酒,迷离的眼神,让人有丝疼爱,又有着着迷,我想这样的女人只有经过,时光的淬炼,才会显出着种状态,只有经过世事沧桑,才会流露出这种孤单的状态,也许白天戴着面具,白天强颜欢笑,只有晚上,对着红酒,对着自己的内心。我喜欢这样的女子,她们有着成熟的韵味,又有着面对人生的淡定。

  有的时候会觉得原来文字是那样的懂我,歌曲是那样的懂我,而现实中,懂我却只有我自己,也许这就是人吧,人大多数都是孤独的,只有在艺术中才会有灵魂的遇见,也许这就得佩服艺术了,将那内心最深处的寂寞,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让其可触,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思想的共鸣,情感的相同,

  也许大多的女生都会想如果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人懂自己该多好,如若孤单时,有人陪伴,不让我再感到孤单多好,可是我深深的明白,漫长的一路,陪伴自己的也只有自己,每次我都会嘱咐自己,要对自己好点,因为人生是一部漫长的书,别人无法懂,懂得自己的只有自己。

  《卡农》是一首我特别爱的曲子,是爱到骨子里那种,那优美的曲调,美的让人疼到忧伤,忧伤的曲调轻轻的敲击着人的心,就如想一个人,美到让人忧伤,也许你我在青春时,总有个人虽然消失在生活里,但是一直停留在记忆里,她的一眸一笑,她的一抬头一驻足,总会牵动你的心,在孤单时,在自己拥抱自己时,总会想起那个让你魂飞梦牵的影子,让孤单的心有了一丝欢乐的角落,让不安的心有了一个安定的渡口,虽然彼此不在,但是那份暖也可以温暖此程。爱情温暖亦是孤独的,因为她让孤独的人生有了温度,却让有了温度的人生,一直孤独,也让更加孤独的人生,泛着一丝丝的温暖。

  有的时候,看着身边的人忽然是那么的陌生,就突然很怀念那些陪伴我走过的朋友们,一想到他们我的心底泛出温暖的光,也许这就是人不如故吧,故人虽已离去,但是那份温暖却在时光里。所以不管是朋友还是亲人,虽然,一个又一个的离去,让你本来欢声笑语的旅程,忽然一下子安静下来,让一个丰润的心一下子突然枯瘦下来,落寞充斥着旅程,会更加怀念以前的感觉。

  前段时间我朋友突然对我说:原来这个世界上朋友只会陪你一程,走过一段路后,时间会慢慢抽掉你身边的朋友,然后再给你一些朋友,就被这样慢慢的替换掉,然后最终陪伴自己的只有自己。”是啊,人生就是这样,一路孤独着,然而回眸的那一刻仍是那最初的温柔的目光,那个温暖的温度,因为那就是陪伴你一起走过的人啊,记得小的时候我们学鲁迅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从小那个目光清澈的闰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个混浊的眼神,也许这就是人说的相见不如怀念,有时怀念是多么美好,怀念还是停留在那个时光被定格的那一刻,虽然多年再见面时,已不如,但是那个温暖彼此的时光一直都在,它不会被岁月磨灭,只是会随着时间,如酒一样,越酿越纯。由此我想起来了,纳然容若的“人生若只若初见”,人生如初见是个很美好的愿望,它否定了时间的,岁月的摧残,否定了一些人情世故的变故,让人如初心,其实,不如初,也没啥不好,毕竟只要对方陪你走过一段路程就足够,其他的再多求,也是奢求,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而且孤独的综合体,如若沧桑不改,人心不换,也无法组成这光怪陆离的人间,也不会有那么多色彩缤纷的世界。

  雪小禅说“所有爱字女子,全是独自一人,没有人可以侵略她的内心。她种着一个孤芳自赏的文字花园,奇花异草。如此动人,又如此朴素。独孤的时候,不需要声音。纸张翻动的声音,力透纸背。”我想说其实并不只是爱文字的女子是孤独的,人本身就是孤独的,只是爱好文字的女子更喜欢享受孤独,更懂得支配孤独的时间,因为,爱好文字,喜欢在文字里种花,种草,喜欢将自己的时间打理的美丽而又诗意,就如我空间的姐姐们,她们真的是一个个的才女,她们把平常的日子打理的美丽而又精致。让人知道人生不仅有挫折与痛苦还有诗意与远方,在这浮华的世界如莲一样优雅美丽的绽放。对于美的追求,对于知识炙热的爱,无不感染着我,让我的生命焕发着蓬勃向上的力量,让我知道女生不仅要长的漂亮是好,活着漂亮才是好。

  “一群人的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一个人的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我很喜欢这句话,这世界到处都是浮躁,到哪都可以看到蜂拥而至的.人们,他们也许害怕自己面对自己,所以总是会习惯结伴而行,喝酒狂欢,歌舞升平,周国平说“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是面对自己,是忍受孤独”哲人就是不一样,总是会习惯于将人的思想与肉体分离出来而考虑问题,有种一语道破天机的魅力。越是五彩斑斓,越是难返璞归真,大多人总是会随大流,而不敢在孤独是静下心来,想想自己,也许怕在那一刻,自己不认识自己,自己会让自己感到害怕,所以他们宁愿喧嚣着,也不愿孤独着。

  在孤单时总是会去看一芭蕾舞,我想舞者是孤独的,那旋转的美,对于艺术的感悟,然后再加以完美的诠释,无不透露着强大的震撼力,让你在感叹她的美时,那可贵的精神,那对于艺术的追求,对于生命的感悟,如若不是那么深不会有那么美的作品,我特别喜欢polina的《巴赫的最后一天》,那空旷的舞台,那暗淡的灯光,polina旋转的优美,忧郁的眼神,将这首曲子表演淋漓尽致,真的是美到震撼,美到让人的灵魂也跟着舞动。

  “台上一分钟,太下十年工”对于学习芭蕾是一件需要付出许多难以让人想象的努力,一些残酷的训练,一些渺茫的机会,让多少人,放弃了追求芭蕾主角的梦想,奥黛丽赫本她从小学习芭蕾舞,由于个子高,让她放弃了,芭蕾梦,而polina,她也曾由于自身的缺陷,不被人看好,他们的老师都不看好她,但是她却一直努力下来,在毕业典礼上一鸣惊人,从而选上了巴黎的舞蹈首席官,而后一系列的舞蹈演出,让她实现她的梦想。

  人要耐得住孤单,耐得住寂寞,才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小的时候,我们都会有许多伟大的梦想,想问问,现在还有多少人坚持着最初的梦想,外面的诱惑大不过自己的定力,外面的困难击垮自己内心的强大,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不甘于平凡,而又不得不平凡,因为自己已经被现实屈服,只有安稳的过日子,不去想那些远的事情。

  我想孤独真的需要勇气,需要耐力,对于梦想的追求,对于人生的守候,无不透露出智慧。

  人生而孤独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卢梭

  人生而孤独,所以每一个生命都不属于另一个生命,像一阵风,无牵无挂;人生而孤独,所以每一个生命都要依赖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同行。

  最近,不管是情绪还是心情,都越来越不受自己控制,突然地就郁闷到极致。我一直以为自己控制得很好了,那些不好的情绪不会轻易地放出来,但是渐渐地才明白,那些情绪和坏心情仅仅只是压缩了,在防不胜防的时候,就会冒出来,然后冲得自己崩溃的想逃离。这个落寞之城在一夜之间,从原来的烈日炎炎转换到了有些阴冷的秋天,下着冷冷的秋雨,而我的内心也如这阴冷的天气般沉沉的、闷闷的,感觉像要被压死一般,挤压的我无法喘息,无法透气,无法伸展,越发的觉得自己很多时候都脆弱地经不起一句问候,好象只有在自己的字里行间才可以暂时找到一种释放的自由,所以,有的时候,朋友稍微一句关心的话,就会让我的泪无法忍住,涌现出来。看着窗外肆无忌惮飘飘洒洒的秋雨,很想把自己置放在无人的雨中,让雨水把我清洗,冲刷,让泪与水一起下,问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当我感到孤独的时候,身边总会有一些朋友,亲人在陪伴着我,问候着我,关心着我,于是我便无比坚定了自己当初坚持的理由,也许是某一个漆黑的夜晚,,我独自一人踱步校园昏黄小道的深思,亦或是和某一个人不经意间的对白。有时候,人注定是在孤独的旅行,留在脑海里就好像是一阵风,无牵无挂;又好像是一个难忘的情人,流连忘返。但总归我们要回到自己人生的轨道,就像奔驰的列车。

  从起点奔向终点,谁也无法预知沿路会有什么样的风景在等着我们。坐上生命这辆列车,开始一段人生之旅。路上,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着神色各异的脸庞。一路同行却各怀心事,谁也不知谁的悲喜。你亦带着淡淡的愁和隐隐的喜,看窗外风景匆匆掠过眼前,随着时光的隧道渐行远去。来不及细看却已成过往。

  人生旅途上,每一段路程都会有些人和我们一起相伴而行。生命里的每一个阶段就像一个个站台。有的人只陪你一同乘坐一小段路程,便已中途转站。有的人从起点到终点一直陪伴着你,不离不弃。有的人中途上车,不经意的相识却像前生已熟悉,会心对视一笑,一切了然清晰。这些人即使半路分离,也不会忘记彼此。这是心灵的朋友,常驻心里,历久弥新。有的人中途下车,短暂相伴的缘分,如纯真年代一场浪漫邂逅,尽管遐想的美丽占据整个长长的夏季,你仍会记得那个令人莫名心悸的身影。回眸,有阳光般温暖,和花香的迷醉。或许,还有一些人陪着你,走过一站又一站。伴你看窗外流动的风景,听呼啸而过的风声,和雨点敲打车窗的热闹与欢快。旅途上,一起分担和分享生命中,那些伤悲和欢欣。他们,便是你一生的朋友。

  花样年华,华丽相遇。爱情,是一场奢华盛宴。繁华只是瞬间,曲终人散留下满场落寞唏嘘。憔悴的玫瑰和遗弃的戒指。还有,跌碎一地的酒杯,像一颗支离破碎的心。残留一桌子的佳酿美酒,四处漫溢,如情人的泪。暗夜里,独自哭泣得灵魂,行走在无人得长街。哀怨凄迷的眼神,目送一个扬长而去的身影,和一颗冷酷无情的心。直至,慢慢消失在曾经相伴同行的漫漫长路上。

  生命便从此注定是孤独的,一个人承担,一个人行走,一站又一站。生命的列车上,你还会遇见一个和你走完全程的人。你们没有约定,在某个地方自然而然的相遇。然后,他用手和肩为你圈起一片天和地。他便是伴你走完一生的人。你们一起走过流年岁月,相扶相依。沉淀激情和过滤浮夸。尝尽人间种种悲欢离合。懂得珍惜和感恩,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世间万物,有情天地处处景色怡人。人生旅途中,再美的风景,都会随生命的列车逐渐消逝视野。带心去旅行,把沿途风光收藏在心里。一路走,一路捡拾,从起点到终点。

  人生而孤独,但我们不畏惧,我们孤独的去寻找朋友,孤独的去追寻梦想,孤独的去自由。

云游别散文随笔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定明早六时飞行,此去存亡不卜??”是志摩留给林徽因最后的话…如今,斯人已逝,我们无法从当事人那儿还原到事情始末;可那句“如果要出事那是我的运命!”可以看得出,是志摩对运命,对诗意完全的信仰!

  徐志摩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也许并不陌生,这不单单是源于高中时所学的那首经典名作《再别康桥》,更多的人了解徐志摩是与诗人短暂的一生中所经历的爱情故事有关。时至今日,诗哲早已云游西去,很多人仍对志摩与他一生中三个女人间的爱恨纠葛津津乐道,这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大概是从志摩死去的一两周,攻击和赞美就纷纷开始了;从志摩的诗,生活,一直上升到诗人的人品,道德。直到今天,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围绕徐志摩的种种争论还没有盖棺定论,不同的人对于志摩爱之,痛之,恨之,怜之,真是好一幅众生相。

  有人说徐志摩的爱是轻薄的爱,他的情是泛滥的情。面对原配夫人,他狠心抛妻弃子,冒天下之大不韪;对于挚爱,他一生与其纠缠不清,深陷求之不得的苦痛;情恋红颜,不惜夺朋友之妻,在灯红酒绿中醉生梦死。甚至有人把志摩的死归咎于他自身放荡不羁,是罪有应得。

  在没有深入了解他,走近他,读懂他的情况下,仅凭着他人的印象,评论家文中的只言片语,就断章取义;完全就诗人在中国现代诗歌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论,反而沉迷于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作家笔下,诗人的“花边小事”不能自拔,公然抨击诋毁一位堪称中国诗坛最伟大的诗人,无论如何这是绝不能容忍的事。志摩先生值得令人怀念的应该是他的作品和文艺活动,而不是什么婚姻变故或风流韵事。

  今天,借着志摩逝世86周年纪念日,我是要为这样一位伟大诗人来鸣不平的。

  世人只知志摩抛妻弃子,与发妻张幼仪离婚;却不知道这是诗人对于自由坚贞的追求,离婚恰恰是对妻子的负责。正如他《雪花的快乐》里所写,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作为中国近代离婚第一人,徐志摩与张幼仪的离婚开启了婚姻自由之风,更是对旧式包办婚姻的有力回击,也正是在他之后,才有了溥仪与妃子文秀的中国第一大宫廷离婚案。

  况且,诗人离婚后与前妻的通信更密,感情更好。当他的小儿子彼得不幸夭折,志摩含泪写下那篇《我的彼得》,里面是一个父亲对于失去儿子撕裂心扉的痛,对于她们,志摩是有爱的,这份爱是亲人间无私的爱。同样,面对一生挚爱,他情愿于茫茫人海寻访唯一之灵魂伴侣,虽不得,却仍在心中留有那一份美好,不然,就不会写下《偶然》中“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更不会为听林徽因的一场演讲而着急搭乘邮政飞机命丧济南。面对红颜,他宁愿终生受之牵绊。就如《爱眉小札》中流露出的炽热情感,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爱情火焰,宁可灼伤自己,也如飞蛾扑火一般勇敢追求。

  说志摩用情不专,倒不如说他活的很“真”。在他的人生信条中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另一个是美。他短暂的一生中,都是在追逐三者的结合,这是他单纯的信仰。

  林徽因曾评价说;“志摩认真的诗情,绝不含有丝毫矫伪。”面对当时已在文坛极富盛名的诗人郭沫若,徐志摩在对待诗歌上是丝毫不留情面的。对郭沫若先生的《女神》非常推崇,便将其发表在《晨报副刊》上大加赞赏,尽管郭沫若是在《创造社》的阵营里;对郭沫若的另一篇《重过旧居》一诗中“泪浪滔滔”的说法表示不能苟同,认为其言过其实,是一种“伪诗”,便引发文学大论战,去伪存真。对于诗,他永远都保持着敬畏之心,在他的眼里,那容不得半点假。

  志摩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性情温和,总是能把快乐带给别人,这点,是最难能可贵的。叶公超曾这样评价他;“他对于任何人,任何事,从未有过绝对的怨恨,甚至于无意中都没有表示过一些憎嫉的神气。”这就是大家眼里最真实的志摩。

  志摩喜欢广交朋友,认识的,不认识的,一见面,他那风趣的谈吐,热诚的心,总像是一股魔力能将朋友吸引在他周围。他的朋友圈,国外的有狄更生,罗素,曼殊斐尔泰戈尔威尔斯这样的社会名流,国内又有胡适,蔡元培,林徽因,沈从文,郁达夫,凌叔华,周作人,梁实秋,杨振声,张奚若,梅兰芳等各行各业的文化名人。可以说,文艺界绝大部分都是志摩的朋友;甚至来讲,他出事那天搭乘的邮政飞机也是从朋友航空公司财务主任保君健那儿得来的。正因为如此,提议开办《新月社》,才能号召起大量文艺界朋友参加;在文坛上被称为“斗士”的鲁迅,曾多次“炮轰”志摩的诗,但在徐志摩死后还是小心翼翼地剪下当天的报纸,永久珍藏。

  志摩对于理想,是有自己执着的追求的。在他的《自剖》文集中对于理想主义有过这么一段说明:“我相信真的理想主义者是受得住,眼看他往常保持着的理想萎成灰,碎成断片,烂成泥,在这灰,这断片,这泥的底里他再来发现他更伟大更光明的理想”在那个时代,他是最纯净的理想主义者。

  世人只识诗人徐志摩,可却忽略了他的才情是多方面的。他在文学上的造诣绝不局限于诗歌本身。戏剧,小说,散文,翻译;他在文学上的研究是方方面面的。有人称他的散文在诗之上,他的戏剧《卞昆冈》,小说《轮盘》,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在当代文学史上更是有着极高的地位。除了文学外,他对绘画,雕刻,建筑,音乐等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与了解。拉福尔,马体斯,席珊,罗丹,瓦格纳这些大家的作品他都有过专门的研究,这些,在他的《志摩日记》中都有所提及。

  新文学运动的开始始于新诗,新诗的旗手便是徐志摩,中国有徐志摩正如英国有雪莱。

  杨君文和张露薇先生曾对志摩的诗给出过不中肯的评价。他们认为志摩诗的发展没有登峰造极源于志摩身边的朋友;更言之志摩写诗,情诗写的最好。这样对志摩本人,志摩的诗不负责任的评价实在是有失偏颇,志摩的诗有没有登峰造极这点自有公论,两位尚不具资格来评价,中国的诗坛自志摩之后,便再无顶峰,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说志摩情诗最好,那《再别康桥》又当何论?

  我哀叹,不仅是痛惜志摩的英年早逝,更哀叹志摩的死是新诗的死。后来,虽不乏有顾城,海子,舒婷这样伟大的近代诗人。然而就新诗的长远发展来看,随着徐诗的落幕,中国诗坛的前景便已黯淡无光了。

  志摩留给我们的,是仁爱的心,是喜悦的诗,和他追求真善美的精神,是灵魂的自由解放。诗人天生就是一种痴鸟,一种从不落地的无脚鸟,它用尽毕生气力,挣扎着向上,那泣着血的歌声里藏着另一个世界的愉快,而世人又怎能发现,在自由的蓝空里,它的每一次展翅,在阳光交会时,互放出的光亮。

  诗哲云游而去,再不必思索“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达文謇曾说:“这人形的鸟会有一天试他的第一次飞行,给这世界惊骇,使所有的著作赞美,给他所从来的栖息处永久的光荣。”想必,这就是诗人最好的归宿。

  我眼中的志摩,始于爱情,陷于才华,忠于理想。套用董必武先生的一句诗。诗哲自有千秋在,舞文弄墨总徒劳。只愿那些围绕志摩的争论和攻击可以停止,让诗人在没有烦杂的天际间快乐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