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简短句子 > 过巫山凝真观的短句 正文

过巫山凝真观的短句

时间:2024-11-15 11:12:16

  原文: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译文:

  二十三日,经过巫山凝真观时,参拜了妙用真人祠。妙用真人就是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庙正对着巫山,峰峦高耸冲上云霄,山脚径直插入江水中。人们议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里奇妙。但是巫山十二峰并不能全部看到。所能见到的八、九座峰,只有神女峰最是纤细峻峭,适宜作为神女的化身。祠中主持祭祀的人说:“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月亮朗照的时候,就能听到优美的音乐,在峰顶上往返行走,能听到山上的猿猴啼叫,到天明才渐渐停止。”庙的后边的半山腰中有个石坛,比较平坦。传说:“夏禹碰到神女,神女在这个地方把神符送给夏禹。”在石坛上看有十二座山峰,就像屏障一样。这天,天空晴朗,四周天空无云,只有神女峰的上空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仙鹤在飞舞,徘徊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散去,也是很觉得奇异的一个现象啊。

  陆游《入蜀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入蜀记》

  南宋陆游

  (八月)十四日,晓,雨。过一小石山,自顶直削去半,与余姚江滨之蜀山绝相类。抛大江,遇一木筏,广十余丈,长五十余丈。上有三四十家,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舟人云,此尚其小者耳,大者于筏上铺土作蔬圃,或作酒肆,皆不复能入峡,但行大江而已。是日逆风挽船,自平旦至日才行十五六里。泊刘官矶,旁蕲州界也。儿辈登岸,归云:“得小径,至山后,有陂湖渺然,莲芰甚富。沿湖多木芙蕖,数家夕阳中,芦藩茅舍,宛有幽致,而寂然无人声。有大梨,欲买之,不可得。湖中小艇采菱,呼之亦不应。更欲穷之,会见道旁设机,疑有虎狼,遂不敢往。”刘官矶者,传云汉昭烈入吴尝杈舟于此。晚,观大鼋浮沉水中。

  (八月)二十一日。过双柳峡,回望江上,远山重复深秀。自离黄,虽行夹中,亦皆旷远,地形渐高,多种菽粟荞麦之属。晚,泊杨罗,大堤高柳,居民稠众。鱼贱如土,百钱可饱二十口;又皆巨鱼,欲觅小鱼饲猫,不可得。

  (九月)九日,早,谒后土祠。道旁民屋,苫茅皆厚尺余,整洁无一枝乱。挂帆,抛江行三十里,泊塔子矶,江滨大山也。自离鄂州,至是始见山。买羊置酒。盖村步以重九故,屠一羊,诸舟买之,俄顷而尽。求菊花于江上人家,得数枝,芬馥可爱,为之颓然径醉。夜雨,极寒,始覆絮衾。

  (十月)二十一日。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井邑极萧条,邑中才百余户,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权县事秭归尉右迪功郎王康年、尉兼主簿右迪功郎杜德先来,皆蜀人也。谒寇莱公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天气,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遂登双柏堂、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余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听事之后。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

  【参考译文】

  王修字叔治,北海郡营陵县人。七岁时丧母。他的母亲是在社日那一天死的,第二年邻里进行社日活动,王修感念母亲,极为哀痛。邻里知道了,为此停止了社日活动。王修二十岁时,到南阳郡游学,住在张奉的家里。张奉全家人生病,没有人能照顾他们,王修亲自精心照顾他们,直到他们病好了才离开。初平年间.北海国相孔融召王修为主簿,就任高密县令。不久郡中有人反叛。王修听说孔融遭遇危难,连夜赶往孔融那里。反贼开始发难时,孔融对左右人说:“能冒着危难赶来的,只有王修而已!”话刚说完,王修就到了。

  袁谭在青州时,征召王修任治中从事。别驾刘献几次诽谤贬低王修,后来刘献因为犯了事应当判死罪,王修审理这件案子,刘献得以免于一死。当时人因此更加称赞王修。袁谭、袁尚之间产生仇隙。袁尚攻打袁谭,袁谭的部队失败了。王修率领官吏百姓前往营救,袁谭高兴地说:“保全我部队的人,就是王别驾啊!”袁谭失败时,刘询在漯阴起兵,各个城池都起来响应。袁谭叹息说:“现在全州都背叛了我,难道是因为我没有德行吗?”王修说:“东莱太守管统虽然远在海边;但他不会反叛,他一定会来。”十几天后,管统果然抛弃了妻子儿女赶来袁谭这里。袁谭又要进攻袁尚,王修劝谏说:“兄弟之间往复攻击,是失败灭亡的根源啊!”袁谭不听从,于是和袁尚互相攻击,又向太祖请求援助。太祖破了冀州以后,袁谭又背叛太祖。太祖于是带领军队在南皮县进攻袁谭。王修这时正在乐安运送粮食,听说袁谭危急,率领他带去的士兵和属下的几个从事一共几十个人,赶赴南皮援救袁谭。到高密县时,听到袁谭已死的消息,王修下马放声大哭,说:“没有您我归附谁呢?”于是去见太祖,请求让他收葬袁谭的尸体。太祖想要观察王修的心意,沉默着一声不吭。王修又说:“我曾受过袁氏的厚恩。如果能让我收殓袁谭的尸体,再让我死,我不会有什么遗憾。”大祖赞赏他的义气,顺从了他的意愿。

  魏国建立以后,王修任大司农郎中令。后来严才反叛,与他的属下几十人攻打宫殿旁门。王修听说兵变,召唤的车马没到,就率领属下官吏步行赶到宫门。太祖在铜爵台上看到他们,说;“那赶来的人一定是王叔治。”不久,王修病死在官任上。当初,王修在高柔二十岁时就赏识他,在王基还是幼童之时,王修就认为他与众不同,这两人最终都成了大器,世人因此称赞王修有知人之明。

  1.下列加黑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与余姚江滨之蜀山绝相类。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

  B.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

  C.遂登双柏堂、白云亭曰:“可矣。”遂逐齐师

  D.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下列加黑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大者于筏上铺土作蔬圃求菊花于江上人家

  B.诸舟买之,俄顷而尽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

  C.盖村步以重九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D.中为阡陌相往来为之颓然径醉

  3.下列是对文章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C后一句引文是写当地井邑极萧条。

  A.《入蜀记》随作者兴之所至,如行云流水,涉笔成趣,“又皆巨鱼,欲觅小鱼饲猫,不可得”,“得数枝,芬馥可爱,为之颓然径醉。”今日读来仍能想像作者当时情景。

  B.作者写景,常用白描与衬托的手法,如写木筏之大,从写筏子上“妻子鸡犬臼碓皆具”等什物入手,就是很好的例子。

  C.“道旁民屋,苫茅皆厚尺余,整洁无一枝乱”,“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游记对眼前的景物作简练而深刻的勾勒,速写,历久弥新,几笔就写出当地的民风的淳朴。

  D.1170年,陆游被朝廷再度起用,任夔州通判这是当时的一个偏远小县。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看到寇莱公(寇准)的祠堂,想到自己大半生无所作为,才会有“始有流落天涯之叹”。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4分)

  (2)是日重阴微雪天气,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3分)

  (3)沿湖多木芙蕖,数家夕阳中,芦藩茅舍,宛有幽致。(4分)

  答案:

  1.D(多:推重,赞美)

  10.C(前者足疑问代词,哪里;后者是疑问语气助词,相当于“呢”。A都是介词,表示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B都是代词,代指这件事;D都是指示代词,表指示,可译为“那”“那个”CD相比选C)

  2.B(①④⑤分别是孔融、曹操、袁谭知王修,而非王修知人)

  3.D(A“罢社”足“停止了社日活动”,B“隐”是“同情、怜悯”之义,C太祖攻破冀州攻打的是袁尚

《三峡》《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比较阅读及答案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沿溯阻绝()(2)或王命急宣()

  (3)是日,天宇晴霁()(4)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8.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9.两文都写到了“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2分)

  【甲】

  【乙】

  10.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参考答案:

  7、断。有时。这。全,都。

  8.(1)略(2)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

  9.甲文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

  10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读陆游《入蜀记》

  一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底,四十五岁的陆游接到朝报,以左奉议郎为通判夔州军州事。由于陆游其时正在山阴养病,故而没有立即赴任。次年闰五月,他才启程前往夔州。此次入蜀之旅始于乾道六年(1170)闰五月十八日,终于是年十月二十七日。他在此次旅途中除了写作诗歌以外,还按日作记②,成《入蜀记》六卷。对于这部游记性质的笔记,陆游本人是相当看重的,曾叮嘱其子将《入蜀记》编入文集:“如《入蜀记》、《牡丹谱》、乐府词本当别行,而异时或至散失,宜用庐陵所刊欧阳公集例,附于集后。”③果然,《入蜀记》不但成了陆游的散文创作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部分,而且成了宋代笔记体散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后人非常重视陆游在巴蜀的生活经历对其诗歌成就的影响,却很少认识到巴蜀之游对陆游散文创作的巨大作用。陆游曾说:“古乐府有《东武吟》,鲍明远辈所作,皆名千载。盖其山川气俗,有以感发人意,故骚人墨客得以驰骋上下,与荆州、邯郸、巴东三峡之类,森然并传,至于今不泯也。”④《入蜀记》就是在自浙东至于巴东的数千里“山川气俗”的感发下写成的一部杰作,它与作者安坐在故乡书斋里所写的散文作品有着不同的艺术风貌。

  作为游记作品,《入蜀记》首先关注的是沿途所见的山川风物。陆游此行的路线可以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先沿着运河从山阴到临安,再经嘉兴、苏州、常州,到镇江后进入长江。第二段路程全是在长江中行进的,沿途经过的重要地点有建康府(今南京)、太平州(今当涂)、芜湖、池州(今贵池)、江州(今九江)、黄州、鄂州(今武汉)、岳州(今岳阳)、江陵府(今沙市)、夷陵(今宜昌)、秭归、夔州等。由于第一段路程中的地点都是陆游曾多次经过的,其山川风景是他非常熟悉的,所以不很能引起他的写作兴趣。《入蜀记》中仅用不足一卷的篇幅来写第一段路程,当因此故。第二段路程却在陆游面前展开了一幅全新的江山画卷,除了镇江一带的江山算是故地重游以外,其余的地点都是首次经历。而且自镇江开始溯江而上,两岸的奇丽风光接连不断且变化无穷,镇江的金山、焦山可算是渐入佳境的起点。《入蜀记》中泼墨如水地进行大笔濡染的写景即始于镇江,多半是出于这个原因。

  与一般仅注重写景的游记散文不同,《入蜀记》对沿途山川的描写是多角度的,举凡地貌特征、地理沿革、郡国利病、名胜古迹、地方物产等各个方面,都被映入了作者的眼帘,而且娓娓道来,富于文学意味。试各举一例:

  (十月)八日,五鼓尽,解船过下牢关。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西望重山如阙,江出其间,则所谓下牢溪也。(卷六)

  七月一日,黎明,离瓜洲。便风挂帆,晚至真州,泊鉴远亭。州本唐扬州扬子县之白沙镇,杨溥有淮南,徐温自金陵来,觐溥于白沙,因改曰“迎銮镇”。或谓周世宗征淮南时诸将尝于此迎谒,非也。国朝乾德中升为建安军,祥符中……建军曰真州。(卷二)

  (七月)七日……同登石头,西望宣化渡及历阳诸山,真形胜之地。若异时定都建康,则石当头仍为关要。或以为今都城徙而南,石头虽守无益,盖未之思也。惟城既南徙,秦淮乃横贯城中。六朝立栅断航之类,缓急不可复施。然大江天险,都城临之,金汤之势,比六朝为胜,岂必依淮为固耶?(卷二)(八月)五日,郡集于庾楼。楼正对庐山之双剑峰,北临大江,气象雄丽,自京口以西,登览之地多矣,无出庾楼右者。楼不甚高,而觉江山烟云,皆在几席间,真绝景也。(卷三)

  (九月)十一日……又有水禽双浮江中,色白类鹅而大,楚人谓之天鹅。飞骞绝高,有弋得者,味甚美,或曰即鹄也。(卷五)

  第一则写船过下牢关后所见之景。下牢关位于夷陵之西,从此溯江西上,即是长江三峡的第一峡西陵峡。陆游从江汉平原行来,陡然看到那遮天蔽日的崇山峻岭,而长江即从山阙中奔泻而来,不免产生惊愕之感。此段文字虽然甚为简洁,但是在对千奇百怪的山峰形状之描写中透露出作者对自然伟力的赞叹膜拜之情,所谓“崩欲压者”、“危欲坠者”等等,都用拟人化的写法,正是对自然伟力的传神写照。在这种伟力面前,人的渺小无力是不言而喻的。故而这一则在字面上虽然仅有写景而无抒情,事实上作者的赞叹之情即渗透在写景之中,这正是古文高手的不凡表现。

  第三则写作者在建康府登临石头城的情景,重点在于论述将建康作为抗金重镇乃至作为南宋首都的理由。在宋、金对峙的形势下,陆游一向反对建都于临安,而主张迁都建康乃至关中,因为那样退可以恃关山险阻以抵抗金兵,进可以号召中原,在时机适当时北上收复失土。隆兴元年(1163),陆游曾上书朝廷,建议迁都建康:“某闻江左自吴以来,未有舍建康而他都者。……何哉?天造地设,山川形势有不可易者也。”⑤如今他来到建康其地,实地考察了建康的门户——石头城的形势,更加坚定了迁都建康的想法。他甚至想到了一旦战火燃烧到建康,宋军应如何防守的问题。这则文字既及地理,又是政论,言之有物,正气凛然,是掷地有声的好文章。

  其它三则对所经地方的地理沿革、名胜古迹和特殊物产作了生动的描写,也都富于文学意味。

  当然,就文学性而言,《入蜀记》最值得注重的是它的写景。虽然作者并未着意把本书写成纯粹的山水游记,但是全书中优美的写景片断在在皆是,这些片断常常只是寥寥数语,却画龙点睛式地展现了长江沿岸的壮丽风光。例如:“(七月)十四日,晚晴。开南窗观溪山。溪中绝多鱼,时裂水面跃出,斜日映之,有如银刀。”(卷二)“(七月)十六日……城壕皆植荷花。是夜月白如昼,影入溪中,摇荡如玉塔。始知东坡‘玉塔卧微澜’之句为妙也。”(卷二)“(七月)二十二日,过大江,入丁家洲夹,复行大江。自离当涂,风日清美,波平如席。白云青嶂,远相映带。终日如行图画,殊忘道途之劳也。”(卷三)至于那些篇幅较长的片断,则俨然就是一篇完整的游记佳作,例如: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深秋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卷三)

  这一则写从船上眺望江上孤峰的情景。在长江接近鄱阳湖口的江面上,有好几座孤岛,其中以小孤、大孤最为著名。此则写小孤及烽火矶、澎浪矶以及无名的一块独石。这些江上孤峰都是陡然耸起于江面上的,其共同特点是独立孤耸,但是陆游对它们的这个共性的描写却绝不雷同,烽火矶是“突兀”,无名独石是“杰然特起”,小孤山是“巉然孤起”,文字也与所写对象同样的变化多姿。此外,烽火矶的特点是石色晶莹并多洞穴,无名独石的特点是藤蔓萦络,而小孤山的特点则是高耸入云,真可谓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如此简练的一段文字,却把几座山峰写得各具面目,各显精神,即使独立成篇,也是一篇精妙的山水游记。而这样的段落在《入蜀记》中至少有二三十段,可见陆游在写景方面的高超手段。可以说,即使《入蜀记》的文学成就仅仅体现于写景,它也足以与唐宋古文名家的同类作品媲美。然而事实上《入蜀记》的文学成就绝不仅止于写景,其中对历史的思考、对民生的描摹等部分同样具有深永的文学意味。

  二

  从运河到长江,陆游入蜀所经历的都是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的地方。多少英雄人物曾在那里叱咤风云,多少骚人墨客曾在那里挥毫泼墨。尽管风吹雨打,浪淘沙沉,但是历史文化的印痕早已与江山风月融为一体,使自然的美景蒙上了浓郁的人文色彩。陆游精于史学,对前代的史实了然于心。当他亲临曾经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地点或目睹前代英杰的遗迹时,当然会情不自禁地发思古之幽情。他在路经武昌时作诗云:“西游处处堪流涕,抚枕悲歌兴未穷。”⑥引发这种激情的当然不是江山风月而是历史遗迹,于是《入蜀记》中涉及历史的内容非常丰富,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入蜀记》中涉及历史而又富于文学意味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类:缅怀历史人物、评说历史事件、考证历史事实。现各举一例:

  (八月)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亭名见苏公及张文潜集中。坡西竹林,古氏故物,号南坡,今已残伐无几,地亦不在古氏矣。出城五里,至安国寺,亦苏公所尝寓。兵火之余,无复遗迹。惟绕寺茂林啼鸟,似犹有当时气象也。(卷三)(七月)十一日……采石一名牛渚,与和州对岸,江面比瓜洲为狭,故隋韩擒虎平陈及本朝曹彬下南唐,皆自此渡。然微风辄浪作,不可行。刘宾客云:“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王文公云:“一风微吹万舟阻。”皆谓此矶也。矶即南唐樊若冰献策作浮梁渡王师处。初,若冰不得志于李氏,诈祝发为僧,庐于采石。凿石为窍,及建石浮图。又月夜系绳于浮图,棹小舟急渡引绳至江北,以度江面。既习知不谬,即亡走京师上书。其后王师南渡,浮梁果不差尺寸。予按隋炀帝征辽,盖尝用此策渡辽水……然隋终不能平高丽,国朝遂下南唐者,实天意也,若冰何力之有!方若冰之北走也,江南皆知其献南征之策……然若冰所凿石窍及石浮图皆不毁,王师卒用以系浮梁。则李氏君臣之暗且怠,亦可知矣!(卷二)

  (八月)五日,郡集于庾楼。楼正对庐山之双剑峰,北临大江,气象雄丽。自京口以西,登览之地多矣,无出庾楼右者。楼不甚高,而觉江山烟云皆在几席间,真绝景也。庾亮尝为江、荆、豫州刺史,其实则治武昌。若武昌南楼名庾楼,犹有理。今江州治所,在晋特柴桑县之湓口关耳,此楼附会甚明。然白乐天诗固已云“浔阳欲到思无穷,庾亮楼南湓口东”,则承误亦已久矣。张芸叟《南迁录》云:“庾亮镇浔阳,经始此楼。”其误尤甚。(卷三)

  对于苏轼,陆游一向怀有最高的敬意,这不仅仅是由于苏轼的杰出文学成就,也是由于苏轼崇高的人格精神。陆游曾称誉苏轼说:“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忠臣烈士所当取法也。”⑦他在入蜀途中对苏轼的流风遗韵极为留意,仅在《入蜀记》中提及苏轼的就有十二处之多,上引第一则就是其中之一。黄州是苏轼的贬谪之地,也是苏轼的文学事业首次大放异彩的地方,他的别号“东坡居士”就得名于黄州的一处地名。而今陆游亲临当年苏轼啸傲风月的地方,怎能不思潮澎湃呢?“东坡”、“雪堂”,自是当年苏轼的经行憩息之地。连“小桥”、“暗井”这种极为常见的地名,竟然也是得名于苏轼的名章迥句。陆游每到一处,即将所记诵的苏轼名句与眼前景象对照勘察,仿佛是随在苏轼的杖履之后一路经行,难怪他要感慨万千,流连忘返了。整段文字中充溢着对昔贤的景仰之情和对时代变迁的沧桑之感,读来娓娓动人。

  第二则是对南唐史事的感叹、议论。陆游是南唐史专家,对南唐一朝的史事了然于心。当他来到采石矶,目睹了当年樊若冰暗测江面留下的.遗迹,不免要对这件与南唐亡国直接有关的事件评论一番。陆游是宋臣,对本朝平定南唐当然是拥护的。然而他对樊若冰因个人不得意遂卖国投敌的行为却不以为然,故再三强调宋朝灭南唐事出天意,不是樊若冰个人的举动所能决定的。不但如此,他还在此节之末引北宋张耒《平江南议》的意见,认为宋朝对樊若冰应该“正其叛主之罪而诛之”,并评论说:“文潜此说,实天下之正论也。”南宋虽是南唐的敌国北宋之沿续,但在面临来自北方强敌的威胁而将长江视作边防要地的形势上却与南唐非常相像。在陆游所处的年代里,尤其需要号召国人忠君爱国、抵御侵侮的精神,所以陆游对樊若冰那种投敌求荣的行为持批判态度,不足为奇。此外,陆游对南唐君臣文恬武嬉终致亡国的史实也深为慨叹,如果联系南宋小朝廷的黑暗现状,“暗且怠”三字难道不正是实有所指的微言大义!在指点江山之中评说历史,正是此段文字在内容上的特点。

  第三则对江州“庾楼”的景观作了描绘,并考辨此楼不应以晋人庾亮命名。陆游指出庾亮当年任江、荆、豫州刺史,其治所是在武昌,所以只有武昌的南楼才能称为“庾楼”⑧,而前人白居易、张芸叟等人的诗文将江州之楼称作“庾楼”都是出于误传。陆游在此处充分发挥了他长于史地考订的长处,先指出庾亮作镇之地不在江州,再说明眼下的江州治所在晋时仅是一个小镇,此处的一座楼当然与庾亮没有什么关系。此类以考订见长的文字在《入蜀记》中相当常见,这是这部笔记受到后人重视的原因之一。而我在本文中对此予以重视,则是由于它们思路灵动多姿,文笔清丽可诵,绝不同于枯燥烦琐的纯考证文字,故而具有较浓的文学意味。

  《入蜀记》中更引人入胜的是那些融写景、论史与抒情于一炉的段落,有些片断简直就是一篇独立的小品佳作,试举一例:

  (十月)二十一日,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井邑萧条,邑中才百余户。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谒寇莱公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天气?飘,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遂登双柏堂、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予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厅事之后。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卷六)

  作者在萧瑟秋风中登上“秋风亭”,缅怀当年名臣寇准贬谪至此的事迹,遂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又想到江山如此秀美,却因地僻人贫,竟然无人愿意来此作令,更是慨叹不已。应该说,前后两种慨叹本是有矛盾的,可是由于作者是触景生情,兴之所至,笔亦随之,所以反而显得真切动人。寇准本是陆游景仰的前贤⑨,他当年被谮远谪而流落至此。如今陆游离乡万里来到此地,又适逢“重阴微雪”的萧条天气,怎能不生天涯流落之感?可是巴东的江山之美毕竟唤起了陆游的极大好感,想到这里地僻政简,作令者正可优游逍遥,便又对“阙令”之事表示不解。前者是一个离乡万里游宦至此的陆游的真情实感,后者则是一个富于诗人气质且热爱山水的陆游的真情实感,两者通过穿插在文中的景色描写和谐地融合起来了。这正是《入蜀记》这种特殊文体所独有的优点:它只是逐日记事的笔记,而不是精心谋篇的独立篇章,故而自由挥洒,随意行止,读来分外觉得亲切。

  三

  如果只有上述两类内容的话,《入蜀记》也许与其它宋代笔记的题材没有很大的区别。然而事实上它还有相当丰富的其它内容,体现了陆游观察生活的独特视角,那就是作者对普通的人民也很关心,对沿途的风土、民俗乃至生产、生活情形都觉得趣味盎然,与此有关的片断是《入蜀记》中最富有生活气息的部分。

  首先,《入蜀记》中有一些为普通人所画的人物素描,例如:

  (毛)德昭极苦学,中年不幸病盲,而卒无子。……其盲后犹终日危坐,默诵六经至数千言不已,可哀也。(卷一,六月六日)

  庙中遇武人王秀,自言博州人,年五十一。完颜亮寇边时,自河朔从义军,攻下大名,以待王师。既归朝,不见录。且自言孤远无路自通,歔欷不已。(卷一,六月二十五日)

  有嘉州人王百一者,初应募为船之招头。招头者,盖三老之长,顾直差厚。每祭神,得胙肉倍众人。既而船户赵清改用所善程小八为招头,百一失职怏怏,又不决去,遂发狂赴水。予急遣人拯之。流一里余,三没三踊,仅得出。(卷五,九月二十八日)

  第一则写终身潦倒而苦学不已的读书人,第二则写曾抗金立功但没有得到任何封赏的战士,他们都是默默无名的失意之人,陆游对这两类人物都很看重,故笔下充满着感情,自不必多言。第三则写一个性格急躁的船工,失去“招头”(即水手长)的职务后,竟至投江自尽。寥寥几笔,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形象栩栩如生。此类内容,也许是那些自视高雅的文人墨客所不屑措意的,可是它们被写得何等生动有趣!

  其次,《入蜀记》中对沿途所见的风土民俗的叙写相当常见,随意点缀,涉笔成趣。例如下面这种比较罕见的生产情景:

  抛大江,遇一木筏,广十余丈,上有三四十家。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舟人云此尚其小者耳,大者于筏上铺土作蔬圃,或作酒肆,皆不复能入夹,但行大江而已。(卷四,八月十四日)

  妇人汲水,皆背负一全木盎,长二尺,下有三足。至泉旁,以杓挹水,及八分即倒坐旁石,束盎背上而去。大抵峡中负物率着背,又多妇人,不独水也。有妇人负酒卖,亦如负水状。呼买之,长跪以献。未嫁者率为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至六只,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卷六,十月十三日)

  运河水泛溢,高于近村地至数尺,两岸皆车出积水。妇人、儿童竭作,亦或用牛。妇人足踏水车,手犹绩麻不置。(卷一,六月八日)

  第一则写飘浮在江中的大筏,居然有数十户居民居住在筏上随波逐流。这当然是没有土地的贫民的无可奈何之举!二、三两则写劳动妇女的生活情景,前者展现了一幅三峡沿岸的劳动妇女的画卷,她们背负重物之情状以及其发髻装饰皆历历如画;后者写运河边的妇女同时进行两种劳作,其辛苦劳顿不言自明。

  其三,《入蜀记》中也记载了其它有趣的生活插曲,例如下面两则:

  (六月)二十五日,早以一豨、壶酒谒英灵助顺王祠,所谓下元水府也。祠属金山寺,寺常以二僧守之,无他祝史。然榜云:“赛祭猪头,例归本庙。”观者无不笑。(卷一)

  (六月)二十六日,五鼓发船,是日始伐鼓,遂游金山。……山绝顶有吞海亭,取毛吞巨海之意。登望尤胜。每北使来聘,例延至此亭烹茶。金山与焦山相望,皆名蓝,每争雄长。焦山旧有吸江亭,最为佳处,故此名“吞海”以胜之,可笑也。(卷一)

  金山寺与焦山寺是镇江的两处名刹,也是该地的两处名胜。寺庙僧人本应六根清净,与世无争,然而金山寺的僧人却不但垄断了水神庙的祭神猪头,而且出榜公示。佛门净地居然收进去许多猪头,难怪观者要大笑了。该寺的僧人还为了与焦山寺争胜,为亭子取名“吞海亭”来压倒后者的“吸江亭”,这哪里像是遁入空门中人的作为!陆游并不反对佛教,他此次路经金、焦二寺时还曾与焦山长老定圜、金山长老宝印相晤,只是当他看到僧人们的世情俗态时,便不免忍俊不禁了。这种生活气息浓厚的小插曲,使《入蜀记》宛如一幅千里长江的风俗画卷,读来饶有趣味。

陆游入蜀记阅读答案

  读《三峡》与《入蜀记》回答6~9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沿溯阻绝。绝:

  ②或王命急宣。或:

  ③不以疾也。疾: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

  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8.[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

  9.[甲][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峡》与《入蜀记》阅读答案:

  6.①断②有时③快④全,都(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

  7.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

  8.[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

  9.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