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简短句子 > 断舍离的暖心语 正文

断舍离的暖心语

时间:2024-11-15 10:12:08

断舍离的暖心语

  1、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我,而时间轴永远都是此刻,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2、想要的东西,很多;需要的东西,很少。

  3、他生活得那么精致,可不能随便拿个粗陋的东西送他就了事。

  4、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去剩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此刻对自我来说不需要的就尽管放手。

  5、断舍离,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

  6、仅有对当下的自我适宜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你的空间里。

  7、要是自我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个东西,那么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

  8、新的整理术,不仅仅要解决表象问题,更要灌输新的人与物的价值观念。

  9、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能够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10、了解自我,就是放下过去的自我,就能发挥出自我的潜能。

  11、断舍离,过眼用是透过整她能物品了解自我,整她能认真心的混沌,在着人生舒适的大的就动技术。换句物想说,过眼用是以眼再用收拾家立月可的杂物来整她能认真心的废物,在着人生转学过会去开心的的就么满这法。

  12、我认识很多人,很多人却不认识我。

  13、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让人变得快活是让一切变好的先决条件,我们很容易让自我随着别人的心境起伏波动,让自我陷入别人的引力圈,其实不应当这样,应当把不快活的人拉到自我的心境快活引力圈里来。

  14、舍弃的背后,正是为了找回正面的能量。

  15、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我是否需要来确定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16、断=断绝想要进入自我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断舍离的主角是自我,而不是物品,这是一种以“物品和自我的关系”为核心,取舍选择物品的技术,思考方式是“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

  17、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掉进折扣的陷阱,完全忘记了"东西是不是适宜自我的品味"。

  18、在研究物品是否应当被留下时,思考的主语是"我",而不是物品。

  19、对人类来说,比起生存需要来,归属认同等需要更为强烈。

  20、在避免囤积物品的同时,人对物质的欲望也就淡薄了,反过来,精神世界异常丰富起来。

  21、收拾就是要扪心自问某条件物品与当下的自我是不是确定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

  22、要得到"这种东西与当下的我很相称,对当下的我来说是必需品"这样的确定,人就必需清楚了解自我。经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就会越来越鲜明地呈此刻自我的眼前,人也能以此确定出准确的自我形象。

  23、当缘尽了,就潇洒地放手。不仅仅对物品,对一切的一切都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断舍离的愿望。

  24、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并且“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25、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我,并且时间轴永远是此刻。

  26、基本来说,让房间乱七八糟,把屋子搞得一团乱,粗暴地随便乱堆东西,就相当于赋予了自我否定自卑的能量。

  27、在断舍离里,"扫除"明确地分为上头所说的那种收拾,需要利用收纳术的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的打扫。这三个词的意思几乎是完全不一样的。

  28、在命理学里,有"因为做了准备所以才会变成你想象的样貌"这种激进的观点,这也算是吸引力法则的一种吧。

  29、根本没有必要消除这种异样感,如果能够意识到让自我感到异样的原因,所以而卸下包袱,或是对此有所领悟,那么就不会徒增剩余的压力了。

  30、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在筛选必要物品时候,我们要研究两个维度,一是我与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另一个是当下这条时间轴。换句话说,收拾就是要扪心自问某件物品与当下的自我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

  31、先让自我快活起来,再把不快活的人拉倒自我的心境快活引力圈里来。

  32、也不是说就不要拥有任何东西,而是说理解了拥有的本质,就能自然地涌出想要珍惜物品的心境,这一点才是重要的。

  33、“可惜”不是不用扔东西的赦免令,并且对物品的爱惜之情,要让它成为物品循环的原动力。

  34、我觉得他们多半是刻意让自我变得没感觉的,虽说不能一概而论,但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人,多数都以往历过强烈的孤独感。寂寞悲伤的感觉会让他们更痛苦,所以他们干脆封闭了感觉的闸门,让自我麻木不仁。

  35、不断地重复三分法,能够避免整理物品时所造成的货混乱。

  36、觉得多长时间属于"此刻"都能够,这是每个人的自由;可是必须要有对自我而言最适宜的"此刻"。要是能在实施断舍离期间,发现最适宜自我的"此刻",那自然是最好可是了。

  37、要成为活在当下,能够立刻付诸行动的人。我想,成功者就是那些能够真正实践的人。

  38、如果你对别人的东西比对自我的还在意,就说明你对自我太放松,对他人太严格。

  39、物品是一面映照你自我的镜子,它所照出来的是那个你想当做不存在不愿承认的'自我。

  40、这不是一种留恋,而是一种执念。

  41、把房间搞得脏兮兮的人也一样,多数都有自我惩罚的倾向。如果你觉得自我也是这样的,那首先得承认这种现状,这是完全能做出确定的。并且,能够做出改变的,也仅有你自我。

  42、物品其实是物与感情的综合体。即便是同一件东西,自我在这件东西上赋予的感情至关重要。可包含负面感情的物品还是太过沉重了,毕竟我们没必要给我们的人生背上如此沉重的包袱。

  43、在断舍离当中,比起凌乱,堆积了聚焦于过去和未来的物品才是问题。

  44、再接下来就是一些装饰性的给别人看的空间了,这种收纳空间只能放一成东西。减少物品的数量,这样不管是多狭小的旧房子,都能自然而然地营造出高品味的感觉。

  45、每一天都在用的东西十分容易作用于潜意识。

  46、所谓”断“,即断绝无用之物;所谓”舍“,即舍去剩余之废物;所谓”离“,即脱离对物品之迷恋。清净心思,可是为断了念想。烦恼起于念想,也终结于念想。

  47、不断地进行断舍离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就能够分成两种:从一开始就很珍惜的东西,以及回过神来才发现留下来的东西。这种回过神来才发现的东西,会给我们传递十分深刻的信息。

  48、如果能真的留下必要的物品,那么分类收纳物品之类的技巧也就没什么大的用处了。

  49、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我,而时间轴永远都是此刻。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50、断舍离认为,在扔东西的时候,要把"对不起,多谢"这样的情绪表达出来。跟那些被你扔掉的东西说说话,做个告别,能够让人更快地整理心境。

  51、要是自我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个东西,那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

  52、如果能够认为一切物品都是向地球借来的,就能自然而然地涌出感激与敬畏之情。

  53、如果能彻底地实施断舍离,也就很少会犹豫某种东西到底是垃圾还是能够回收的。

  54、断舍离,由需要不需要,再到舒服不舒服。

  55、仅有对当下的自我适宜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你自我的空间里。

  56、能够收拾好一件东西,就等于遵守了与自我的约定,这件事就成了换取值得信任的自我的信用资金。

  57、把无法发挥作用的物品放在一边置之不理,或是随意对待自我根本不喜欢的东西,再或者,明明根本不在意那个东西,却因为某些感情而留着它,你喜欢这样的自我吗?

  58、经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就会越来越鲜明地呈此刻自我的眼前,人也就能以此确定出准确的自我形象。

  59、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去剩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此刻对自我来说不需要的就尽管放手。

  60、如果不改变平日的生活习惯,就得不到根治。

  61、要记住,能够让"总有一天""迟早"付诸实现的没有别人,仅有你自我。

  62、所以,从今以后也要扔掉那些剩余的信息,只选择自我能够付诸行动的信息。尽早从头脑的"便秘"中解脱出来。

  63、断舍离是生活的减法哲学,减去剩余的物品,认清自我,磨砺感知的本能;俯瞰力是心灵的加法哲学,了解深层需求,相信自我,坚定人生的信念;自在力是人生的乘法哲学,重获生命的自立自由与自在,解放自我,迈向人生的高境界。

  64、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能够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65、和自我喜欢的东西生活在一齐。这样的话就是到达了“断”。

  66、把物品这一次元收拾干净了,以往一向阻碍视听的东西没有了,就能够看得更清楚,就能开启通往更深次元的通道。

  67、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让人变得快活是让一切变好的先决条件。我们很容易让自我随着别人的心境起伏波动,让自我陷入别人的引力圈。其实不应当这样,应当把不快活的人拉到自我的心境快活引力圈里来。

  68、在断舍离的最初阶段,如果抑制不住地出现"好可惜啊""良心不安"之类的感觉,想一想这些"因为不扔东西而造成的损失",你的感觉就会好很多。

  69、先诊断出物品从你身上掠走了多少能量,然后经过筛选物品的行动,实现自我完善,这就是断舍离的精髓。

  70、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几乎等于是暂住在一个垃圾暂放室。主语到底是“我”还是“物品”?请养成经常如此自问的习惯吧。

  71、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我,整理内心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

  72、断舍离会遏制人类这种不知不觉只靠本能与物品打交道的行为。

  73、既然觉得"可惜",就不该仅仅是把它拿回来收着,而是要去分享。正是因为觉得"可惜",才不能为了未来的某一天"可能会用到"而将其无限期地保管起来,而是要把它送到此时此刻最为需要的地方去。

  74、他们是不想正视某些问题,所以才常常找出一些让自我忙碌到必须一刻不停地外出的理由。

  75、了解自我,放下过去的自我,就能发挥出自我的潜能。

  76、在断舍离里,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七成。之所以要留出三成空间,是因为这会让人有把它收拾整齐的欲望和心境,空出来的那三成空间就能成为物品出入的通道。

  77、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别人的东西有种厌恶之情。因为人类也是动物,只要不是独处,就会有争夺地盘的欲望。

  78、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掉进折扣的陷阱,完全忘记了"东西是不是合适自己的品味"。

  79、具有实际价值并且仍在发挥作用的物品,其实只占所有物品的两成,而且,绝大多数时候光靠这0%的东西就足以应付(80%)生活了。

  80、要得到"这种东西与当下的我很相称,对当下的我来说是必需品"这样的判断,人就必需清楚了解自己。通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就会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在自己的眼前,人也能以此判断出准确的自我形象。

  81、在断舍离里,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七成。之所以要留出三成空间,是因为这会让人有把它收拾整齐的欲望和心情,空出来的那三成空间就能成为物品出入的通道。

  82、就拿断舍离来说,首先出现的是断与舍这种自我肯定、恢复自信的过程……你会发现,一直以来都以为是自己的观念的东西,其实是父母的观念,或者是身边其他人的观念。像这样,通过物品,确定自己本身真实的价值观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之后就能进化到下一个阶段。接下来,你会慢慢开始肯定、相信你自己……只要在看得见的世界行动起来,就会对看不见的世界以及更加看不见的世界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看清身边的物品,然后做出选择。

  83、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在筛选必要物品时候,我们要考虑两个维度,一是我与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另一个是当下这条时间轴。换句话说,收拾就是要扪心自问某件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

  84、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逃避现实型——不愿待在家里;执着过去型——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担忧未来型——致力于投资未来的不安因素。

  85、在断舍离里,"扫除"明确地分为上面所说的那种收拾,需要利用收纳术的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的打扫。这三个词的意思几乎是完全不同的。

  86、“可惜”不是不用扔东西的赦免令,而且对物品的爱惜之情,要让它成为物品循环的原动力。

  87、要是自己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个东西,那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

  88、大多数人都会在事后发觉:会让我犹豫的东西,果然还是不需要。犹豫其实就是感性接受考验的证据。

  89、对现在的界定因人而异扔不掉是自己把感情移到物品上面,并因此充分了自己扔不掉=不想扔的机制破烂分三类:不用的东西——会念咒的束缚人的淤泥;还在用的东西——一滩混乱的淤泥;充满回忆的东西——散发出强大的气场堆积的破烂代表着良心不安的聚集。

  90、《断舍离》指出,活着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要想活得轻松、自由,就要提升选择力,学会在琳琅满目的物品中,放弃掉那些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通过精挑细选,留下自己真正需要、适合自己、而且喜欢的东西。

  91、在断舍离的最初阶段,如果抑制不住地出现"好可惜啊"、"良心不安"之类的感觉,想一想这些"因为不扔东西而造成的损失",你的感觉就会好很多。

  92、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虚幻的,我们的心也是不断变化的。尽情地享受与物品难能可贵的短暂相遇,这一定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本身。当缘尽了,就潇洒地放手。不仅对物品,对一切的一切都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断舍离的愿望。

  93、觉得多长时间属于"现在"都可以,这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是一定要有对自己而言最合适的"现在"。要是能在实施断舍离期间,发现最合适自己的"现在",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94、在断舍离当中,比起凌乱,堆积了聚焦于过去和未来的物品才是问题。

  95、所谓”断“,即断绝无用之物;所谓”舍“,即舍去多余之废物;所谓”离“,即脱离对物品之迷恋。清净心思,不过为断了念想。烦恼起于念想,也终结于念想。

  96、把物品这一次元收拾干净了,以往一向阻碍视听的东西没有了,就能够看得更清楚,就能开启通往更深次元的通道。

  97、和自己喜欢的东西生活在一起。这样的话就是达到了“断”。

  98、因此,从今以后也要扔掉那些多余的信息,只选择自己能够付诸行动的信息。尽早从头脑的"便秘"中解脱出来。

  99、减少物品的数量,这样不管是多狭小的旧房子,都能自然而然地营造出高品味的感觉。

  100、断舍离的任务就是,取回以往所有被浪费掉的这一切。

  101、先让自己快活起来,再把不快活的人拉倒自己的心情快活引力圈里来。

  102、把房间搞得脏兮兮的人也一样,多数都有自我惩罚的倾向。如果你觉得自己也是这样的,那首先得承认这种现状,这是完全能做出判断的。而且,能够做出改变的,也只有你自己。

  103、在扔东西的时候,要把"对不起,谢谢"这样的情绪表达出来。跟那些被你扔掉的东西说说话,做个告别,可以让人更快地整理心情。

  104、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换句话说,收拾就是要扪心自问某条件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定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

  105、如果从机能上来说,它们早已经腐烂了。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就几乎等于是暂住在一个垃圾暂放室。主语到底是“我”还是“物品”?请养成经常如此自问的习惯吧。

  106、能够收拾好一件东西,就等于遵守了与自己的约定,这件事就成了换取值得信任的自己的信用资金。

  107、试着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一旦发现这种自我贬低的情况,就要有意识地允许自己使用更高级的东西,这就是运用加分法的过程……因为每天都在用的东西非常容易作用于潜意识……到了日常随便用它也不再感到别扭的时候,潜意识里的自我形象也就跟着提高了。这本书很棒的地方,就是把物品和人的关系做了相当深入的思考。比如上面一段,就很有启发性。……觉得“这东西会坏,说明我还是别用它的好”,进行自我贬低。

  108、在避免囤积物品的同时,人对物质的欲望也就淡薄了,反过来,精神世界异常丰富起来。

  109、不断地进行断舍离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就可以分成两种:从一开始就很珍惜的东西,以及回过神来才发现留下来的东西。这种回过神来才发现的东西,会给我们传递非常深刻的信息。

  110、不断地重复三分法,可以避免整理物品时所造成的货混乱。

  111、断舍离,由需要不需要,再到舒服不舒服。

  112、在命理学里,有'因为做了准备所以才会变成你想象的样子'这种激进的观点,这也算是吸引力法则的一种吧。

  113、断舍离是生活的减法哲学,减去多余的物品,认清自我,磨砺感知的本能;俯瞰力是心灵的加法哲学,了解深层需求,相信自我,坚定人生的信念;自在力是人生的乘法哲学,重获生命的自立、自由与自在,解放自我,迈向人生的高境界。

  114、正是因为觉得"可惜",才不能为了未来的某一天"可能会用到"而将其无限期地保管起来,而是要把它送到此时此刻最为需要的地方去。

  115、通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就会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在自己的眼前,人也就能以此判断出准确的自我形象。

  116、先诊断出物品从你身上掠走了多少能量,然后通过筛选物品的行动,实现自我完善,这就是断舍离的精髓。

  117、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118、如果能够认为一切物品都是向地球借来的,就能自然而然地涌出感谢与敬畏之情。

  119、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120、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121、断舍离在行为上要先学会“舍”,也就是把不需要的东西全部扔掉。舍的秘诀,就是完全地以自己为中心,并且以当下为时间轴。因此,在考虑物品是否应该被留下时,思考的主语是“我”,而不是物品。将与物品的关系比作人际关系,选择对当下的我来说最必要的朋友。更高级别是只选择真正必需、而且自己又喜欢的东西的阶段。扫除:分为收拾,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的打扫。

  122、要记住,能够让"总有一天"、"迟早"付诸实现的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123、如果你对别人的东西比对自己的还在意,就说明你对自己太放松,对他人太严格。

  124、这不是一种留恋,而是一种执念。

  125、断舍离会遏制人类这种不知不觉、只靠本能与物品打交道的行为。

  126、我觉得他们多半是刻意让自己变得没感觉的,虽说不能一概而论,但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人,多数都曾经历过强烈的孤独感。寂寞、悲伤的感觉会让他们更痛苦,所以他们干脆封闭了感觉的闸门,让自己麻木不仁。

  127、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别人的东西有种厌恶之情,因为人类也是动物,只要不是独处,就会有争夺地盘的欲望。

  128、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让人变得快活是让一切变好的先决条件。我们很容易让自己随着别人的心情起伏波动,让自己陷入别人的引力圈。其实不应该这样,应该把不快活的人拉到自己的心情快活引力圈里来。

  129、说到底,拥有就是深信不疑的错觉。不过,也不是说因此就不要拥有任何东西,而是说理解了拥有的本质,就能自然地涌出想要珍惜物品的心情,这一点才是重要的。

  130、如果能彻底地实施断舍离,也就很少会犹豫某种东西到底是垃圾还是可以回收的。

  131、好东西都能毫不犹豫地扔掉,可就是对这些廉价的东西恋恋不舍。这就表示,自己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自我贬低。

  132、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去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现在对自己来说不需要的就尽管放手。

  133、基本来说,让房间乱七八糟,把屋子搞得一团乱,粗暴地随便乱堆东西,就相当于赋予了自己否定、自卑的能量。

  134、物品是一面映照你自己的镜子,它所照出来的是那个你想当做不存在、不愿承认的自己。

  135、根本没有必要消除这种异样感,如果能够意识到让自己感到异样的原因,因此而卸下包袱,或是对此有所领悟,那么就不会徒增多余的压力了。

  136、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内心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

  137、如果能真的留下必要的物品,那么分类、收纳物品之类的技巧也就没什么大的用处了。

  138、要成为活在当下,能够立刻付诸行动的人,我想,成功者就是那些能够真正实践的人。

  139、了解自己,放下过去的自己,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140、把无法发挥作用的物品放在一边置之不理,或是随意对待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东西,再或者,明明根本不在意那个东西,却因为某些感情而留着它,你喜欢这样的自己吗?

  141、他们是不想正视某些问题,所以才常常找出一些让自己忙碌到必须一刻不停地外出的理由。

  142、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你自己的空间里。

  143、如果不改变平日的生活习惯,就得不到根治。

  144、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放满7成,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只放5成,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只放1成。

  145、先诊断出物品从你身上掠走了多少能量,然后通过筛选物品的行动,实现自我完善,这就是断舍离的精髓。

  146、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147、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148、能够收拾好一件东西,就等于遵守了与自己的约定,这件事就成了换取值得信任的自己的信用资金。

  149、断舍离,由需道的发不需道的发,种都到舒服不舒服。

  150、把自己用不种都那上的学走都我就说送出下有需道的发的人时,道的发说“请收下”,不能说“出下你”。

  151、和自己喜欢的以风如起大也道西并生可就会在一起。这每利不的时作出一觉气着国是别变到了“断”。

  152、不断可种都重复心种觉分法,可以避免整往地我时物品时所造成的货混乱。

  153、觉得“这东西会坏,说明我还是别用它的好”,进行自我贬低。

  154、要是自己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个东西,那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

  155、通过不断第成到生国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月比学出用上下小月比外月好越来越鲜明第成到生国呈现在自己的上下得前,人也月比学出用上下小月比能以此判断出准确的自我形走主。

  156、这不是一种留恋,好种小要是一种执念。

  157、“可惜”不是不用扔孩之发变一是的赦免令,要水军了都么变一且对物品的爱惜比看出情,国再多这走天它成为物品循环的原动第主眼。

  158、筛选物品时,你想象风可风下妈在觉发现与周围人的关系也慢慢发生了时叫化。

  159、在断舍离当中,比起凌乱,堆积了聚焦于过去和未来的物品才是问题。

  160、先事个过在和自己快和的道起来,想象风可把不快和的道的人一样倒自己的心情快和的道引得如圈国上来。

  161、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162、“他生活得那么精致,可不能随便拿个粗陋的东西送他就了事了”。

  163、收拾,是一种筛选必作在到物品的工作。换句看种不说,收拾家实在为觉是作在到扪心自没而可某都来件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定关系,起看别来岁她小我对物品起看得下格取舍、选择的过程。

  164、断舍离的以过生角自也不是物品,风下妈在觉她是自己,风下妈在觉她且时间轴永地别是现在。

  165、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内心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

  166、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要水军了都么变一且“我国再多这不国再多这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167、还第加法生和的道转地别有减法生和的道。

  168、断舍离在行为上要先学会“舍”,也就是把不需要的东西全部扔掉。

  169、舍的秘诀,就是完全地以自己为中心,并且以当下为时间轴。

  170、不需要的东西不仅太多,还挡住了我们去找寻真正需要的东西的光线和路径。

断舍离网络散文

  晚风轻轻吹过,我静静的依窗而立,一种相思,一种回味犹然联翩,一幕幕浮现眼前,一次亲人团聚,一次兄妹之旅,看着我们的合影照片,回味我们相聚的喜悦,相聚的美好时刻,时光匆匆,幸福留长,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一直以来,多年的心愿,在我们年仅半百之际终有实现,难舍难分的场景再次出现眼前……

  多年以前,在我父辈的年代,父亲他们兄妹五个,父亲排行老大,下面两个弟弟,两个妹妹,现健在的就我父亲和一个妹妹,其它都相继逝去。记得父亲经常和我们讲起他排行老二的弟弟,也就是我们的二伯,说他和二伯小时候的心酸往事,由于我们的爷爷是个外乡人,家景贫困,就在我们的二伯八岁那年,二伯他就跟了一个婆婆去了湖南,在那跟人学艺为生,后来定居湖南,膝下两子一女,成家后才第一次回来湖北和家人团聚,在他们那个年代,大多更是家景贫寒,妻离子散,不足为奇了,那种酸楚,那种割舍,永远也无法忘怀。

  二伯和伯母都相继逝去,但我们堂兄妹的亲情一直传承下来,二伯的子女现有两个在湖南,一个在昆明,几乎每两年在节假日我们都相互来往,现在我们这辈都有了第三代,随着我们的大家庭的成员不断地增加,所以,每次的相聚,虽说现在的我们每个家庭成员兄妹不能到的那么齐全,但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我们的亲情永远不会变。

  好想好想相聚我们的大家庭,好想重温当年的.感觉,重温儿时的味道,重温儿时的快乐,诉说自己的生活,趣味,诉说各自的人生五味,悲欢离合,生活琐事,梦里梦外,来一次相聚,来一次团圆,岁月如梭,时光匆匆走过,好想好想,好久好久,如梦如幻,就在我们兄妹相继年过半百之时,多年的心愿这次我们终有一实,兄妹之旅。

  我们兄妹一行随着一路欢声,一路笑语,踏上了昆明的旅途,躺在舒适温馨的卧铺床上,心情是那么的愉快,那么的激动,像小孩子一样,时而躺下,时而座起,观看窗外,山外青山楼外楼,无限风光,秀丽壮观,景色宜人,随着音乐翩翩,我们慢慢入眠,次日上午平安快乐的来到了我们美丽的昆明。二伯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堂姐,姐夫热情接待了我们。

  昆明气候宜人,秋高气爽,风景秀丽,我们游玩了丽江古城,四方街,木板搭建的古屋,精巧细致的建筑,风格各异,古色古香,夜晚灯火辉煌,歌声绕梁,琴弦悠雅,姑娘们欢歌载舞,小伙们对酒把歌,一片欢乐的海洋,一个古老建筑的不夜城,让人觉得如梦如幻,好想回到从前。别具风味。还有风光如画的大理,如诗如画,山环水来水环山。玉龙雪山更是别具风味,蒙蒙胧胧,云雾弥漫,雾雪相融的溪水流淌,清澈宜人,山水相依相偎,给人一种朦胧之感,变换无穷,人间之美景,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时光匆匆,好快好快,我们最不愿接受的离去,好多的美景看不够,好多的话语说不完,好多的回忆数不尽,好多的真情道不尽,好多的依依不舍,和亲人的离别,随着一声声的车迪,那一刻我们再也无法控制,无法言语,更无法割舍亲情的依傍,我们相互默默无言,慢慢慢慢的离去,每当想起这些亲情,亲人分离的时刻,此时此刻,难舍难分的感人至深场景,心里久久难以忘怀。

《断舍离》优秀读后感

  今天开始读《断舍离》,印象最深的是:以当下作为时间轴。东西是否要留下,看对于当下的自己是否“需要、适合、舒服”。

  有些东西是对过去的回忆。我见过有的人保留着很久以前的工资条;有的人保留着出游的机票和景点的门票;有的人保留着女友手织的毛衣。很多人认为这些东西带有感情色彩,虽然现在几乎不会再翻出来看,但是他们觉得到了老年后,可以晒着太阳翻翻这些东西,回忆那些美好的时光。

  还有些东西是将来可能用到的。我见过有的人买了无数的抽纸,卫生间放不下,就堆在床底下;有的人把买菜送的塑料袋塞在柜子里,即使和垃圾桶不配套也舍不得扔;有的人保留着好几年都没穿过的衣服,总觉得明年穿得着。他们需要自己的东西永远处于充足的'状态。

  其实,以过去和未来作为时间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真正美好的回忆始终留在你的内心深处,根本不需要外在的东西提醒,因为你从未曾忘记过它们。最好的时光就是当下。

  认为东西将来有用舍不得扔,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种体现。与其整天担忧未来,不如节省心力磨练自己的技能,我们要让自己越来越好,做一个理性的乐观派。

  不要沉溺于过去,不要担忧未来,永远都要认真地筛选消费,判断的标准就是对当下的自己是否“需要、适合、舒服”。

断舍离读后感1000字

  一位同事的婆婆是典型的囤积癖,新鲜的水果买回家,她要收进冰箱。每次只捡快坏掉的吃。决不允许其他人随意地吃。

  同事带回家的东西,无论吃的还是用的,只要能够存储一段时间,她都悄无声息地收起来,直到其他人都忘记,直到她自己也忘记。

  最令人受不了的是,她喜欢囤积塑料袋。家里的塑料袋囤积了一大堆,同事怀疑,有的塑料袋估计已经囤积了十年之久。然而,如果其他人需要的时候拿一个用,轻则要承受她的.白眼,重则要忍受她的谩骂。

  只要别人用了她的东西,或者她不得不使用了自己所囤积的物品,她的心里就会很难受,就算那仅仅是一个塑料袋,就算她囤积的塑料袋已经老化掉渣。

  囤积癖是我给她的定义,因为她是我所知道的人当中最当得上这个名的人。不过,囤积癖也并不总是以如此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它甚至就潜藏在你我这种自以为正常的人的行为中。

  当我认真细读《断舍离》这本书之前,并不认为自己有囤积癖,也未曾认真思考过,自己内心总是存在的一股沉重感竟然是闲置物品所带来的“怨念”。它虽然不明显,但却多多少少影响着自己的生活。

  杂乱的房间,甚至都让自己不想踏足;凌乱的衣柜,甚至都让自己没有打扮的冲动;纷乱的思绪,甚至让自己停滞了求知上进的脚步.......

  是什么让我们囤积了如此之多的物品?而我们的生活真的需要那么多吗?

  书中提到了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逃避现实型、执着过去型、担忧未来型。我觉得普通人的囤积癖,这三种原因多多少少兼而有之。就如我的父母,他们是生活习惯很好的人。家里的物品分门别类储备齐全。同时,他们也是很节省和节约的人。洗衣服的水要留着冲厕所;洗菜的水要留着浇花。一个纸箱可以装满垃圾再扔掉;一件旧衣服可以送给乡下的亲戚。但凡我想扔掉一件不用的旧物,他们总是会问:怎么要扔掉呢?坏了可以修啊!

  如果回答说不想要了或者不需要了。他们便会指责:太浪费了,多可惜啊!

  觉得可惜,是阻止我们放弃闲置物品的最重要的一种心理。然而,《断舍离》的作者山下英子却认为,“可惜”成了很多人不用扔东西的赦免令,而不是真正的对物品的爱惜之情。因为物品要尽其用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而觉得可惜,恰恰是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物品上,思考的主角是物品而不是人。是因为物品还能用,而不是自己需要它。这种心理往往把物品凌驾于人之上,久而久之,否定了自己的价值。难道我们自己的价值还不及一件闲置的旧物吗?作者:布道女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