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看项目的暖心语
出去看世界更懂自己的心随笔散文
大年三十凌晨五点赶飞机,从南到北,辗转三个城市,终于在年夜饭前到家。这样的人在“囧途”从未想过,但真的就发生了。
年前一周临时决定出去走走,算不上真的旅行,只是换一种心情。没有太纠结目的地,价格,时间,行程,都还对“胃口”,就一拍即合,说走就走。
这次是半自由行,一个海滨城市,一座海岛。阳光,沙滩,大海应该是标配。可是天公不作美,海风吹过的温度丝毫不逊色冷冷的冰雨,可这并没有影响到游玩的心情。
船缓缓驶出港湾,一排排的大型机械渔船映入眼帘,它们安静的“睡着了”,等待一声令下,驶入大海深处,满载而归。
我去过厦门,也到过港口,但完全是不一样的风景。这里,承载的不仅仅是游客,更是这座城市的经济命脉,来自大海的.丰富宝藏,被运输到大江南北。一座座的渔船岿然不动,船身的痕迹是来自大海的洗礼。
包下一艘船,唱一首歌,喝一杯酒,吃一顿自助烧烤海鲜,是这里人最常见的玩法。站在甲板上,吹着海风,看海水拍打着船舷,能闻到咸咸的海水味,淡淡的鱼腥味。
当船驶入大海深处,隐约可见驻扎军舰的缩影,无边无际的大海,即使大型军舰也只是沧海一粟。如此宽广的胸怀,还有什么是放不下的了。
乘船归来,沿着浅浅的海岸线漫步,银色的海滩,即使没有太阳的余晖,依旧不失风采。拾螺捡贝,追逐海浪,放飞自我,不需要有太浮夸的“演技”,只是安静的在沙滩下写下心愿,听听海浪的声音,内心就格外安静。
海岛是在距离这座城市24海里之外,乘船需要一个半小时,船是这里唯一的交通工具,正式这样的“与世隔绝”,我选择来到这里。
虽深处大海,却丝毫不荒凉,虽交通不便,却一点儿也不物质匮乏。来到岛上的游客,大多都是来感受慢节奏舒适惬意的生活,在这里,很少看到导游带团出行。
一觉睡到自然醒,吃个早中饭,寻觅一处海滩,踩着浪花,任凭海水拍打着小脚丫。这个时节,海水些许冰凉,一个不小心,突如其来的浪花会让你像情窦初开的少女“怦然心动”。蔚蓝的天空,碧蓝的海水,水天相接,无边无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等岛之后,天气就放晴了。从海滩回来,冲洗小脚丫上的沙子,慵懒的喝个下午茶,躺着眯会。等听到熙熙攘攘的嘈杂声,就知道该出发去看日落了。
岛上每天四点~六点是海鲜市场生意兴隆的时间,所以,他们就是最好的闹钟。
一红日,随着海浪的起伏,波光粼粼,隆隆的渔船声,是归家的信号。三五成群的孩童,赤着小脚丫在努力寻宝,追赶着,欢笑着,随处可听见相机咔嚓的声音。
海滩上格外吵杂,却又分外安静。坐在海滩的一隅,静静的看着太阳一点一点的融入大海的怀抱,眼睛都不敢眨,生怕错过了一分一秒。这里不需要特意的构图,就是一副美轮美奂的画卷。这里,和谐,温馨不言而喻。
美景过后,一顿海鲜大餐最适合不过,一杯酒,一顿美食,一首温情的音乐,美好的一条在橘黄灯光映照下的海滩结束!
后记:每一次的出行都是心情压抑以后的冲动,但每一次出行的归来都会更加坚定去看世界的心。
每次的出行都会怀着不一样的目的,这次我选择过另外一种生活,远离手机,一颗空杯的心,一本书,一种尝试,去看一段不一样的风景。
世界太吵杂,当看不清楚自己心的时候换一种环境,给自己一种不一样的生活!
怎样去看懂人心经典散文
常言道:“人心叵测”。应该怎样去看懂人心?这是一个极复杂的问题,想必你一定喜欢探讨。
人有七情六欲,千人千面,万人万心,欲识破千人面,看透万人心,知晓人们的所思所想,是人生最难最难的课题!
做人,首先要明白人生的现实。人生只有三天,活在昨天的人迷惑;活在明天的人等待;只有活在今天的人才最踏实,最真实。活在当下,握住手中的东西,脚踏今天的道路,才能去实现明日的梦想。
看人,必须要辩证、深谐人生的哲理。遇有坏事,不要烦恼生气,悲观失望;遇有好事,不要欣喜若狂,忘乎所以。能看惯花开花落,可顺应天之阴晴,月之圆缺,无论悲喜,无论成败,无论聚散。明白一切都要经历,一切都会过去,这就是人生的历程。
看懂人心,才能更好的交往;才能更加和谐、平静、快乐的生活。
凡是平常很开心的人,往往是贪欲较少,满足感较低的人;大多不能开心的人,往往低估了自己的拥有,高估了别人的拥有。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越害怕发生的事情就越会发生。就因为害怕发生,所以才非常在意,甚至特别执拗,进而走向极端。
人与人不同,有人爱说,有些事说出来心里就舒坦;有人不爱说,有些事不愿说出来,所以心里就憋屈。
要知道,当一件好事发生的时候,你能听到的一定是真实的消息;当一件坏事发生的时候,你能听到的往往不是真实的消息!
什么叫真实?形式上的拥抱和浅浅的握手,只不过是一种礼仪,而深情紧紧的拥抱和握痛了双手,才是真正的友爱。什么叫高尚和善良?大度慷慨的人,总希望自己好,别人也好;骨子里自卑的人,总希望看到别人出丑。
两性关系往往是这样:男人不能原谅女人身体的出轨;女人不能原谅男人精神的.出轨。男人更注重对女人身体的独占有;女人更注重对男人心灵的占有。女人一般可以接受有故事的男人;男人普遍不能接受有故事的女人。不要老是追着别人问:“你想我吗?你爱我吗?”他想不想你,爱不爱你,即便嘴里不说,彼此心里也都会有感觉。如果女人问:“你真心爱我吗?”男人的回答总喜欢拐弯抹角:“你说呢?”其实他最终说出的那个答案并不是心里真实的答案,而是通过大脑再加工,再创造的取悦女人的漂亮答案!
聪明的人都知道与人相处的原则和秘诀:宁愿与明白人打架,不愿和糊涂人说话,更不想和白痴的智商保持在一个水平上,所以更不想与白痴争辩。
一个人经常联系你,或突然不再联系你了,都是很正常的事,没有必要再追问为什么。原谅一个人较容易,而再次相信他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你知道吗?喜欢一个人是一种感觉,不喜欢一个人却是事实。事实容易理解,而感觉难以言喻。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容纳的缺点,却被对方容纳了,说明他很爱你;如果你所有的优点他都看不到,甚至吹毛求疵,则说明他根本就不喜欢你。
真正对你好的人,你一定要对他好,因为除了亲情,谁都没有对谁好的义务。但彼此都不要让这个“好”太廉价,不要让你的好被践踏。感激在乎你,珍惜你的人,日后才不会后悔。
我们没有几个人精通相术,也没有几个人会神卦占卜,但是可以凭自己的眼睛,耳朵,大脑,尤其是实实在在的相处,去了解、看透一个人的心!
亲君子,远小人;亲好人,远坏人;亲忠厚仁慈之人,远寡义薄情之人;亲高尚善良之人,远笑里藏刀之人,历来是人所共知的古训。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生路上,有些人不需要再见,因为他只是路过而已;有些人还需要再见,因为他就是你的朋友!
有关坐上去看看景色的散文
坐下来,需要一番修为,尤其像我这等缺乏定力的家伙,突然坐下来,确实有些为难。我指的”坐“,不是形式上的坐,是一种内在的恬淡、安静,亦或上升为灵魂的安定,取的是内心走静之意。
快到知天命之际,一纸公文,突然将我调到文联上班,在一个县工作了近三十年,手脚不停,整天作奔波状,张牙舞爪,自己都感到有点嫌人,突然换到这等雅趣单位,自然欣欣然。可是在貌似提拔的背后,得到了不少误会,关心我的人,包括亲戚朋友,一起发问,你是不是犯了错误?我无语,常常摇头晃脑解释不休。大家听后,还是疑问,大有不窥视出真实的我永不罢休的劲头,窃喜者,追问,不委屈?通情达理者,悄悄然,多些神秘,真的适应?意思曲曲折折,无怪乎,沦落了,就要敢于承认。解释的多了,自然让人哭笑不得。再有问者,一概沉默以对,久而久之,大家说我变了,老婆貌似明白,常说,也好,也好,人总要退休的。
晃眼三四年已过,不知不觉间,人也安静了许多,更少了一些戾气,文学老师及朋友见面,满意说,状态不错。言外之意,多有赞许。道友多从人本意义层面说话的,更多的朋友,选择常态,以人情冷暖论短长,自然多了一些遗憾。以至于一个旧友,时时挂念,每晚雷打不动,打来电话,一遍遍安慰,弄得我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解释。想来,旧友怕我孤独,担心我与现实脱节,猜度我不适应,真真切切关心一二。想来开头那两年,旧友如此操心,确实令人动容。面对真诚,我只能说,你关心的都是表象,知道我缺什么吗?旧友说,知道。我想,知道就好,大家都奔着表象去了,忘记听听自己的心声,人生途中,坐下来看看风景不好么?
我的沉默,掐断了友情,很长时间,旧友不再联系我,偶尔电去,听得出,敷衍居多,说的多了,居然有些烦躁,只用“挺好,挺好”应付。
各种关心和议论,一直让我惶惶然,无论大家出于什么角度,期间多是关心,足以让我感动,事后我想,纠缠大家的多半属于“有为无为“的东西,说白了,属于欲望和功利的范畴,老子曰,五色令人色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攻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贷令人行妨,老子劝诫我们收敛欲望,回归人本和自然。想来,很多人肯定懂得这些道理,只是回到现实中来,又轻易忘记澄明,多取“执迷不悟”之勇气。我不是察儒谙道者,也无法深取儒道本意,不过生活中,我多了一些细心和遐想,多半时候,我会坐下来想,人与自然、相携相生的一些事情,譬如,风景对于平常的人来说,就是一棵树、一朵花、一抹绿色、一处幽静,穿行其间,大家感受到的都是风景的表象,很难达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意境,更难达到看山忘我、看水忘尘的更高境界,因不能达其境,多半醉行其中,取其热闹罢了。这么想来,似有高人一筹的意思,实际我也是平庸者,只是写作久了,多些想法,选择思考问题的角度有些不同罢了。我想,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有多少人能够透过这棵树,想到它经霜傲雪,集纳天地的灵慧呢?又有多少人透过这棵树,能联想到这棵树承接阳光雨露,集聚万物之灵元,无怨无悔供奉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呢?还能有几人能够透过这棵树想起树的悲悯和博大呢?人活不过一棵树,这是真理,树活不过人,这是真理。相对于树的寿命来说,人是短命的。树活不过人,想来不是树的本身,而是受到违背自然规律的干扰。相对于树来说,人是张扬的,总是强调自己的存在。树不是,它总是默默的',把存在淹没在众生之中,所以树总是默默的,即便参天,也知道低垂眼帘。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老子喜欢说,水的有形与无形,自然的水是千姿百态的,亦或汹涌澎湃,亦或叮叮咚咚,亦或微澜涟漪,我们看水,都是看其形态,忘记水的无形。忘记了水的无形世界,在看不见的世界里,水寻天命、救世俗、滋万物,都在默默无声中。这么说表象,实乃有些牵强,实际我想,坐下来看看风景,就是走进内心,看看自己内心的一棵树、一抔水、一抹山黛、几声鸟鸣,倘若还能能聆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的禅意,便是大好了。
草就此文,也算解答所有关注者的疑问,知天命之年,能坐下来看看风景,实乃生之幸事,我想说的是,折腾久了,尚存气息,坐下来,哪怕什么也不想,就是这么坐着,也算不太潦草。当然,夜深人静之时,倘若还能浏览下自己的内心,亦算为活着佐趣。人有千千亿,活法各不同,只要你感到舒适、惬意,作为苍生一子,对得起万物苍生,也算活出大意。唠唠叨叨,大有不敬,如有得罪好友之嫌,抱拳谢罪。
梁实秋晚年散文的情更浓
曾经,一部《雅舍小品》令近现代文学大师梁实秋以散文圣手著称,近日,江苏文艺出版社推出又一部梁实秋散文集《槐园梦忆》,其以收录梁实秋晚年14篇散文佚文而引发文坛关注,且这些作品均系首次在内地公布。
该书编者张昌华与梁实秋的二女儿梁文蔷相熟,他介绍说,这14篇佚文均为梁实秋去世前两三年所作,散见于美国的华文报纸以及中国台湾的报刊上,身在美国的梁实秋大女儿梁文茜将这些作品搜集起来,由梁文蔷转交内地出版社出版。在此之前,内地最全的梁实秋散文的版本是上世纪90年代初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4卷本《梁实秋散文》,此版本也收入了他晚年在中国台湾、在美国时的一些散文,但未包括这14篇佚文。
记者注意到,梁氏晚年所写的这些散文内容依然非常丰富,有关心民瘼的《民以食为天》,开启民智的《闲话英语》,养生益年的《早睡早起》、《八十岁与八百岁》,以及由生活琐事联想到文学创作的《萝卜汤的启示》等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3篇怀人文章。
《忆周老师》,是其追怀他小学业师周士先生。梁实秋在文中弘扬周老师爱才更重操行的懿德。《忆李长之》则显露梁实秋宅心仁厚的襟怀。1933年左右,已负盛名的梁实秋是青岛大学教授,刚由清华大学毕业的小青年李长之在报上发表了一篇批评梁实秋的《偏见集》,指责梁实秋“缺乏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作为文学批评的准绳”。而梁实秋则认为“很有见地”,他在文中说:“经他这一指点,我以后思索了好几十年。虽然我的文学观至今未变,我却很感激他的批评。因为有此一段因缘,我以后和他成为很好的朋友。”其姿态应令当今某些当红作家汗颜。另一篇怀人长文《关于老舍》,洋洋洒洒5000字,追述了抗战时期他们在重庆的生活往事,以及老舍一生的坎坷遭遇,充满发自肺腑的怀念与感叹,同时表达出梁实秋对“口号式”文学政策的反感。
张昌华认为,相比梁实秋散文早年“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风格,其晚年作品感情表达更为浓烈、炙热,不再旁征博引,而是人生感悟自然流露,但其“雅洁”的文调则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