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半日闲高考满分作文
偷闲,让心灵小憩,让灵魂净化,为未来铺路。小编收集了偷得浮生半日闲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偷得浮生半日闲
奥尔德斯预言:人们会在庸俗文化的麻醉下丧失健康,独立的文化精神,被无聊烦琐的世事麻木了对真理的渴望……自觉压缩精神的延展空间,最终被简单的娱乐和欲望囚禁,终身剥夺灵魂自由。
奥尔德斯的预言并非危言耸听,君不见疲惫、浮躁和虚无充斥着世界。利字当头,便舍弃了“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宁静;舍弃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舍弃了“把酒临风,宠辱皆忘”的淡然;舍弃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舒心。
我们不断在苦海里沉浮,忘记了太多,舍弃了太多。当我们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何不停下脚步,偷得浮生一日闲。留点时间空间给心灵和梦想,过一种张弛有度的平衡生活。
在风清云淡的日子里,怀着一种静寂与凭吊的心情,读《庄子》,体会这超凡脱俗的睿智,如今的世界,已然不需要隐士,但我们仍要追求“无己”“无功”“无名”的心境,那是生命的飞越,心灵的归处。给灵魂插上翅膀,化作幽幽梦蝶,寻觅梦的彼岸。岸边垂钓,江上望月,林间听风,天人合一,返璞归真。自由,是庄子一生的追求,不也是我们的吗?
琦君说:“明亮阳光下的西湖,宜于高歌,而细雨迷蒙中的西湖,宜于吹笛。”然而,无论是高歌还是吹笛,不都唯心而已吗?何必拘于明媚或迷蒙呢?正如苏子所吟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管他前途是荆山棘地,还是无尽深渊,纵然杂事繁忙,也要庭前望月;纵然忧患来临,也要载歌载言;纵然琐事相累,也要汲泉烹茶。只因那平衡的心境,豁达的灵魂。归去,往何处?自是心灵之所,自由之处。走或归,也与高歌和吹笛一样,唯心而已。一念之间,便是忙碌和悠闲,禁闭和自由的差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便在喧嚣的红尘里得到一份安宁,在紧张的节奏中悟出一种平衡。
第二篇:偷得浮生半日闲
都城长安,繁华而拥挤,一缕春风,引李涉来到深山竹院,他喜逢僧舍,半日偷闲,留下深得后人喜爱的诗句“偷得浮生半日闲”,为什么人们会喜爱这句诗?大概是因为这句诗饱含人生的感悟吧。我也认为,偷闲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
偷闲是发现的源泉。悉悉虫鸣的夏日午后,一缕轻风挽起了窗前风铃的垂坠发丝,于炎炎暑气中扬起一抹清凉,轻唤埋头苦觅文思的林清玄,林清玄停下手中笔,细听风铃声,静观眼前花,去细腻地捕捉,回味,让心灵暂得休憩。忙中偷闲后,他文思泉涌。他想,莫非风铃是极富灵性的生命使者,是风的舞伴?有这般感悟,他的《风铃》一文方能“觉知生命的流动,观察生活的内容,感动于生命与生命的偶然相会”。他说:“有了风铃,风虽然吹过了,还留下美妙的声音;有了心的风铃,生命即使走过了,也会留下动人的痕迹。”片刻偷闲,他偷得著名“清欢”这一概念,偷得思如泉涌的灵感,偷得学做个“有心的风铃”的真谛,因为“每一次起风的时候,每一步岁月的脚印,都会那样真实地存在”。听罢林清玄的`这段经历,难道你还能否认偷闲是发现的源泉么?
偷闲是对人生感悟的升华。汪曾琪,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京派小说的传人,勤于笔耕,也可以说是个大忙人,但他从未忘记忙中偷闲。或去体味惬意的田园乡野生活。或去“农家乐”欣赏夜半田园的音乐会,他更痴迷的,是种植葡萄。他在《葡萄月令》中,叙写铺藤,生芽,裁枝,注灌,不知是否该摘取下紫盈盈的果实。记叙的是生活琐事,却告诉读者慢慢走,边走边欣赏,不做利益的奴隶,而要成为生活、写作的主人。试想,这难道不是对人生感悟的升华么?林语堂,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也算一个大忙人,但他对偷闲情有独钟。他在《生活的艺术》中说:“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且听他在《秋天的况味》中一句:“春天太稚嫩,夏天太气傲,冬天太清高,惟有秋夹杂着一分优雅与神秘。”请想一想,一位老人,独步于曲折悠远的羊肠小道,边走边思考,何等美妙的偷闲情趣!读着这隽永的文字,谁能否认,偷闲是对人生感悟的升华?
偷闲是一份养精蓄锐,更是一份蓄势待发。90后的我们,身陷高三,书山题海相伴,可谓忙矣,但忙碌之余,我们何不放下笔头,小憩的片刻?或品一杯香茗,或漫步于操场,触摸绿色,眺望远方,偷闲之后,神情气爽,抚去烦躁与疲惫,岂不美哉?磨刀不误砍柴工,久思不得其解的难题,偷闲之后回到座位,或许就能轻松得解。偷闲是一份养精蓄锐,更是一份蓄势待发。
偷闲,让心灵小憩,让灵魂净化,为未来铺路。偷闲,不是疲惫的借口,而是前进的动力!偷得浮生半日闲,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