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励志名言 > 游泳运动员的励志名言 正文

游泳运动员的励志名言

时间:2025-01-11 19:58:48

  一场车祸让6岁的他失去双臂

  许庆今年24岁,平顶山市人,S6级游泳运动员。许庆6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失去了双臂。

  1999年,母亲带着许庆来到一家生产假肢的工厂购买假肢。这家工厂的负责人恰巧也是一名残疾人,还获得过残疾人乒乓球世界冠军。她问许庆喜欢什么,许庆说他特别喜欢洗澡、玩水。那位厂长便建议许庆的母亲让他从事游泳运动,用这种方式让许庆重新找回自己。

  回到平顶山后,母亲带着许庆去了游泳馆。当时平顶山市残联正在选拔、培养残疾人运动员,准备参加省残运会。从此,许庆便跟着启蒙教练马云鹏,开始了他的游泳运动生涯。

  苦练游泳无臂少年逐渐成长

  对于一个失去双臂的孩子而言,学习游泳要付出许多艰辛。健全人游泳时,用两臂划水换气呼吸,而许庆只能靠腰部的力量,游起来会比一般人慢,而且经常呛水,教练为他准备了浮背,绑在腰上,慢慢适应泳池。

  许庆不分白天黑夜地练习,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游泳池中。在教练的系统指导和帮助下,许庆的进步非常明显。刚开始练习游泳不足两个月,他就参加了河南省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并收获了一枚金牌、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

  此后,许庆开始在国内的残疾人游泳比赛中崭露头角。在2004年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他一举获得肢残S6级200米个人混合泳比赛的金牌和50米蝶泳银牌。当时许庆对母亲说:“你看,我仍然可以非常棒!”

  入选“国家队”成为金牌“飞鱼”

  2004年,许庆被选入国家游泳队。几个月后,参加了2004年的雅典残奥会,成为中国年龄最小的运动员,那年,他获得了一个第九名,不过这次出征,激发了许庆的奥运梦想,他给自己定下了在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目标。

  2006年在马来西亚举行的远南运动会上,许庆斩获三枚金牌和两枚银牌;2007年在世界残疾人游泳公开赛上,许庆获得一金一银一铜;2008年在北京残奥会上,许庆再次证明了自己,获得了3枚金牌和一枚铜牌;在2012年的伦敦残奥会上,许庆又获得了4枚金牌,并打破4项世界纪录。

  游了十几年的泳,许庆说,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当自己面对困难时,再也不害怕了,游泳让他收获了自信,也收获了对人生的追求和希冀。

  《老人与海》:“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击败!”

  伦敦残奥会结束后,他又回到学校,继续他的学业,与此同时,他也停止了正规训练。这一停,就长达三年。去年成都全国残运会结束后,国家残疾人游泳队李孟钟又将许庆召回了队中。“当时,我们一见面,我心里就‘咯噔’一声,他怎么会胖成这样啊?这还怎么练啊?”李孟钟今年曾对记者说。

  后来,许庆在李孟钟教练的指导下开始了恢复训练,每天的训练结束后,他还要给自己加量,单独跑步1个小时。一个月后,他的体重就下降了5公斤,训练也开始步入正轨。经过10个月的努力,李孟钟和许庆终于看到了那段时间的效果,体重降了,力量长了,但成绩离他的最佳状态却还有很大距离。不过,许庆并不悲观,他始终一点一点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着,经过一个冬天的训练,教练终于对他说:“你的'水平达到最佳状态的85%,接近了伦敦残奥会时期,再加把劲,就可以去里约了!”

  9月9日,许庆先是参加了男子S6级50米蝶泳,接着又参加了混合4×50米自由泳接力,不仅都获得了金牌,而且都打破了世界纪录。赛后,他说:“我今天感觉棒极了。”虽然看上去很淡定,但从他略微颤抖的声音还是能感受到他此刻激动的心情。“接力最后一棒我游出了自由泳的最好成绩,照这样明天也能破纪录了!”10日,在S6级50米自由泳比赛中他虽然未能打破世界纪录,但却收获了自己残奥会上的第十枚金牌。接下来,他还要参加男子SM6级200米个人混合泳比赛,四年前在伦敦,他就列该项目第一,此次,他将力争蝉联冠军。

  在此前的采访中,对于自己练习了十几年的游泳,许庆表示最大的收获就是,当自己面对困难时,再也不用害怕了。“练习游泳这么多年,什么困难都克服了,什么场面也都经历了。”他笑着说,“我不再害怕了,它让我收获了自信。”

  不过,许庆在生活中也有自己的烦恼,他曾告诉记者:“像我们这种肢体残疾的人,第一次裸露肢体的时候是有非常大的压力的,你可以想象我身穿泳裤出现在泳池边的样子。内心是非常怕被别人用异样的眼光去看的。”

  已经能够用双脚熟练操作电脑的许庆在自己的QQ个人说明中用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的名言激励自己:“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击败!”在24年的人生之中,许庆不仅将其作为一句名言,而且用行动来践行着这句名言。

里约残奥会冠军柳萌意志坚强名人故事

  继刘文君里约残奥会上勇夺女子100米T54级轮椅竞速金牌后,武汉另一选手、19岁的柳萌在乒乓球女子单打9级决赛中夺金。由此,武汉市两位里约残奥会参赛选手均获金牌。柳萌7岁因失去左小腿而装上假肢,伦敦残奥会上她名列第五,当时她便给自己定下目标:2016里约拿冠军。恭喜圆梦!

  身为体育委员,她站了起来

  8年前,柳萌是武昌区南湖学校四(1)班学生,一次突如其来的车祸使她失去了左小腿。听到医生的诊断后,柳萌哭了,虽然她并不知道将来还有什么困难在等待着她,但她害怕从此不能再担任体育委员。为了尽快回到学校,柳萌选择了装假肢,假肢和皮肉的磨合是痛苦的,但小柳萌硬是咬着牙挺了过来。回到班上,她向老师要求继续做体育委员,师生们被她感动了。

  从小爱蹦爱跳的柳萌,装上假肢后不甘在教室坐着,她一有时间就去找同学打乒乓球。去年10月,省残联选中小柳萌到武汉市体校集训,从那时起,柳萌才正式接受乒乓球的专业训练。凭着良好的悟性和不向命运低头的'韧性,柳萌的进步很快。

  每天的早训是围着训练场跑10圈,还要练习蛙跳和滑步,然后是成千上万次地挥拍。尽管集训的日子在旁人看来苦不堪言,但柳萌的言语中却透着一股兴奋,她说乒乓球让她找到了生命的追求,乒乓球也让她变得坚强。“小丫头不简单,很能吃苦,将来要成大器。”教练万由群一脸疼爱地看着柳萌说。

  7岁装上假肢,做班上体委带同学做早操

  柳萌在4年前的伦敦残奥会乒乓球女子单打9级中获得单打第五名,此次勇夺冠军,与其坚强意志分不开。

  柳萌年仅7岁就因失去左小腿而装上假肢。课后她仍爱和同学一起来到操场上打乒乓球。她还因此被老师选为班上的体育委员,带同学做早操,组织课外活动。

  2004年,省残联选中小柳萌到武汉市体校集训,从那时起,柳萌才正式接受专业乒乓球的训练。“你家的小姑娘真不简单!”教练常常对柳妈妈竖起拇指称赞。“我的梦想是拿世界冠军。”柳萌小小年纪就给自己立下了目标,希望有一天能代表祖国参加世界比赛,拿一枚金灿灿的金牌。

  柳萌还很喜欢读书,她觉得读书是一种乐趣

  柳萌从来没有因残疾而放松学习,“我能在读书中找到乐趣。”在柳萌的书房里,挂着这样一幅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柳萌说,在集训队的课堂上,她的成绩不错,这令她感到自豪。

  靠一分分追回来拿得冠军

  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柳萌名列第五,亲朋好友都为她高兴,觉得实属不易。但是性格坚强的她暗暗给自己定了目标,2016年里约拿冠军。

  伦敦残奥会后,省、市残联非常支持柳萌圆梦,与省体育部门联系,安排柳萌进入省乒乓球队与一线队员同训练。市残联工作人员孙晓彤负责长期跟踪服务,他感慨,一个残疾人,与正常人一样进行高强度的力量、技战术训练,付出的汗水可想而知,可是柳萌从来不喊苦喊累,坚定地朝自己残奥会冠军发起冲击。

  “柳萌这次夺冠,不但技术层面进步快,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提高很快。”孙晓彤说,柳萌年纪小,以前心理不稳定,不会打逆风球,一旦落后比较大,就容易放弃。这4年,她有意识提高自己心理素质,参加各类比赛,有赢有输,输了从不气馁,而是专心分析原因、改进技术。

  这种对比赛的专注,让她在里约残奥会上不再浮躁,越是关键时候越能扛住压力发挥水平。孙晓彤说,此次残奥会,她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都是3:2险胜,其中半决赛还是在最后一局5:9落后的情况下,不急不躁,一分分追回来,最后获胜,实属不易。

  昨日获得残奥会冠军后,柳萌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向省、市残联报告了好消息。市残联介绍,至此,武汉派出的两名运动员均获冠军。柳萌也继承了武汉市残疾人乒乓球领域的传统优势——继1988年汉城残奥会程喻获得乒乓球女子双打T9级冠军,2008年北京残奥会陈刚获TT8级男子单打、团体冠军,武汉涌现第三位乒乓球残奥会冠军。

2016年里约残奥会冠军周佳敏的励志故事

  女子复合弓公开级淘汰赛中,周佳敏与一名国家队的队友一路杀进决赛,最终进行“中国德比”。决赛中,双方战成138:138平,最终需要“决箭(一箭定胜负)”来决定金牌归属。最后一箭,周佳敏稳稳射出,凭借比队友高出的环数获胜。今天小编就来分享2016年里约残奥会冠军周佳敏的励志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2016年里约残奥会冠军周佳敏的励志故事

  周佳敏出生于1990年,家住锦屏街道南门社区。因先天原因患有右下肢残疾,但她自强不息,奋力搏击人生。

  周佳敏大学毕业后,通过考试成为残疾人专职委员。因偶然的机会参与到坐式排球项目,后来被射箭教练选中,进入省队训练。周佳敏是一个敢于拼搏又有主见的姑娘,今年入选国家队参加奥运会,她也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妈妈。“事情没把握的'时候,她通常不会讲。这次还是居委会打电话到家里来,我才知道女儿要去巴西……”应世琴说。

  2013年8月,周佳敏参加了宁波市坐式排球比赛,当大家面对刁钻球放弃之时,她还在全力拼搏。不轻言放弃的精神为她带来机会,她被著名射箭教练邵淑芬选中,进入浙江省残疾人体训中心射箭队。

  在上海的一场赛事中,周佳敏就显示出了她不同寻常的能力,那时,她参加训练不过几个月,却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这次比赛不但让教练刮目相看,而且让周佳敏自己也树立起了信心。在随后的全国锦标赛上,她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由之前全队三名女队员中的最后一名跃居第一。

  这样的突飞猛进并不是偶然,而是努力训练的结果。教练给的训练目标,她总是要再加点量,平时训练和比赛,她每日都写日记总结得失。训练很辛苦,控制拉弓发箭的手有时晚上疼得睡不着,但第二天起来仍然要继续训练、继续比赛,懂事的佳敏自己默默地忍受着,不敢告诉妈妈,怕妈妈为她担心。

  经过不懈努力,2015年9月,在全国第9届残运会暨第6届特奥会先期比赛中,周佳敏获得了射箭复合弓项目个人公开级双轮赛第二名、个人公开级淘汰赛第二名、女子团体公开级淘汰赛第三名、混合团体公开级淘汰赛第二名。

  2016年3月,她入选里约残奥会国家集训队大名单,并经过里约残奥会资格赛等层层选拔,今年7月入选中国代表团参加里约残奥会。

残奥会单腿冠军Sophie的励志故事

  新西兰残疾运动员SophieP残奥会单腿冠军Sophie的励志故事scoe用她的行动打开了本届残奥会的金牌大门。这位来自基督城的19岁的游泳健将获得了女子200米混合泳的冠军,以2:28.73创造了残奥会新的记录。下面将由小编为你带来残奥会单腿冠军Sophie的励志故事,相信你们会感兴趣。

  残奥会单腿冠军Sophie的励志故事

  SophieP残奥会单腿冠军Sophie的励志故事scoe被人们誉为1个游泳界的奇才,她似乎是生来就为游泳而生。

  Sophie1993年1月8日出生在基督城,一直跟母亲、父亲和姐姐生活在一起,有1个幸福的童年,以及1个伟大的成长经历。小时候,她跟所有天真可爱的孩子一样,有着健全的四肢,但是,就在她3岁的时候,一切都改变了。

  那天,他爸爸开着剪草机在家里的车道附近剪草,突然,发生了意外事故,她被卷入剪草机,爸爸跟她都被送进了医院。Sophie的小腿受到严重伤害,粉碎性骨折,腿保不住了,经过五个小时的手术,她的左腿膝盖以下被截肢,右腿也留下了非常严重的瘢痕。生活从那一瞬间起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她永远失去了她的左腿。

  SophieP残奥会单腿冠军Sophie的励志故事scoe从1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变成1个需要面对挑战的战士。她说:“从此以后,我变得喜欢面对挑战。我很幸运,有1个支持我的家庭,我的姐姐比我大9岁,但是我们永远不会被不同对待,姐姐能做到的,我都能做到。我的家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是1个非常亲密的家庭。父母都全职工作,所以我总是跟祖父在一起呆着,祖父非常疼爱我,他总是给我买糖果或者冰激凌,他也总是鼓励我,让我为我的目标努力,他是我生活的1个主要的动力和源泉。”

  Sophie的家庭谁也不把她当做残疾人,7岁的时候,她跟姐姐一同上游泳课。第一次上游泳课的'时候,她便呛到了水。她并不擅长游泳,最起码从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是这样,母亲一直陪着她上课,只要她取得一点成绩,母亲和游泳老师就鼓励她,慢慢地,她的自信增加了,她参加训练的时间也增加了,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后来,她也参加了学校的游泳队,跟正常的孩子们一起训练。

  经过一段时间地训练,她的成绩在所有的孩子中脱颖而出,比大多数健康的孩子更突出,她对自己说:“我是1个人才。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个残疾人,我也没有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那一小段腿根本算不了什么,我并不需要它。”

  她开始参加更多的游泳比赛,和一些校区运动会,成绩斐然。有一次,当她1个人在游泳池里训练时,有个人走了过来,对她说:“你想参加我们的团队,跟我们一起训练吗?”当时的她并不知道,跟她说话的是新西兰著名的游泳教练,她被选到新西兰专业队,跟一些知名的国际体育健将一起训练,并参加一些国际竞赛。她的游泳生涯真正开始了。

  这年,她只有9岁,刚刚完成了她的初级游泳课。她加入了游泳俱乐部。逐渐长大,游泳成绩在她的这个年龄组一直保持前10名。她也真正对游泳产生了热情,并且有了更高的目标,那就是参加残奥会。

  在她9岁那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她最爱的爷爷得了肺癌,在他去世之前,她对爷爷承诺说:“我一定会去残奥会,并要为你赢得一枚金牌。”爷爷不久就去世了。Sophie知道并记得自己对爷爷的承诺,她对教练说:“我想参加残奥会。”

  对于1个不到10岁的孩子来说,每天艰苦的训练非常乏味,从健身房到游泳池,再从游泳池到学校,她很少有其他孩子玩乐的时间,因为,她有了1个奋斗目标,她要去残奥会,她要为自己的爷爷赢得一枚金牌。

  2006年,13岁的她参加了世界锦标赛。她并没与多少国际赛事的经验,但在200米个人混合泳赢得了一枚铜牌。这次牛刀初试,便获得成功,不仅使得她大开眼界,也让新西兰社会知道了,这个女孩实力不可小觑,很有可能赢得残奥会奖牌。

  游泳之外的生活对她跟同龄人是完全不同的,自从2010年成为全职运动员后,她很多时间都花在游泳池里,大部分时间不是在训练就是在比赛。她说:“我也非常喜欢花时间与家人和朋友去逛街、喝咖啡、看电影。我喜欢度过1个愉快的周末。我希望在游泳之外还有自己的生活,还做一些相应的社会工作,提高整个社会对残疾人运动员的关注,以及得到社会公平的对待。我希望用我的天赋和能力做更多的工作,我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希望更多、更年轻的残疾运动员参加残奥会,进入我们的社会。”

  她的训练总是非常忙碌,每天都安排得很满,时间飞一般过去,离残奥会越来越近了,在训练营集中训练时,她跟教练仔细讨论训练计划,训练完成后再次讨论完成状况,每次的训练都拍摄下来,做动作分析,以使得技术更加完美。除此之外,还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比如去学校跟孩子们在一起,她的确是1个很好的励志榜样,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她,并拿她作为自己的榜样。

  她训练了两年,2008年参加了北京残奥会,当时她只有15岁,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新西兰残奥会选手,她学会了如何在精神上做好准备。她说:“我相信这是我最好的技能之一。每次只要我扎进“水立方”。我便信心百倍,我将全力以赴,获得金牌。”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她获得了3块金牌和1枚银牌。她说:“因为北京,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有信心赢得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