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励志名言 > 武庚纪每集的励志名言 正文

武庚纪每集的励志名言

时间:2024-11-13 09:07:40

诗经·国风·豳风·破斧

  原文: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东征,四国是吪。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注释:

  1、斧、斨(枪qiāng):《集传》:“隋(椭)銎(琼qióng)曰斧,方銎曰斨,征伐之用也。”

  2、四国是皇:《毛传》:“四国,管蔡商奄是也。皇,匡也。”

  3、孔:很。将(臧zāng):通“臧”,善,幸。《毛传》:“将,大也。”

  4、锜(齐qí):凿子。

  5、吪(俄é):征服。《毛传》:“吪,化也。”

  6、嘉:《郑笺》:“嘉,善也。”

  7、銶(求qiú):凿类,一说独头斧。

  8、遒(酋qiú):稳固。《毛传》:“遒,固也。”《传疏》引《鲁语》韦注:“固,安也。”

  9、休:美,好。《毛传》:“休,美也。”

  译文:

  那些老爷既使我斧破折,又使我斨缺残。周公率军东征,四国君主无不心惊胆战。周公哀怜我们这些平民,这是多么的仁贤。

  那些老爷既使我斧破折,又使我錡缺残。周公率军东征,四国百姓深受教化感染。周公哀怜我们这些平民,这是多么的良善。

  那些老爷既使我斧破折,又使我銶缺残。周公率军东征,四国家人重聚生活平安。周公哀怜我们这些平民,这是莫大的恩典。

  诗经故事:

  兵者,凶器尔,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武王伐纣后,得了商的天下,论功行赏,又将天下的九州百姓分给了三百多诸侯,可天下仍未完全太平,不时的传来新封诸侯间撕打争斗的消息。

  正当武王想重定纲纪、消弥纷争、至天下太平时,他却病了,并且是一病不起,留下了幼小的太子继了位,叫了个成王。

  成王年幼,朝中大事全交给了周公处理,周公虽尽心的辅佐着成王,可散乱的各诸侯却不这样想了,一时间流言四起,都说是周公将会篡了年幼的成王的位,诸侯们蠢蠢欲动都想扩大自已的封土了。

  商的后遗武庚是最先反叛的,管、蔡二人本是去监督武庚的,现在因疑惑周公有野心,却和武庚打作了一团,率先发难,天下的诸侯紧跟着就反了一多半了;在东方,除了太公的齐地未反外,别的诸侯大都步了管、蔡,武庚的后尘。

  没办法了,周公只好兴兵平叛,征调了关中子弟十几万人,浩浩荡荡的杀奔了东方。毕剑就是那时从的军,随了大军去了东山。

  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就算是大胜仗了,兵凶战危没啥好事的。

  刚参加战斗时,敌方的惨叫,伙伴的伤嚎,无不让人胆战心惊;破残的肢体,滚动的头颅,还有头颅上仍在张开的大嘴转动的眼,都让人害怕。可时间一长,就都顾不上了,仗一开打,就是尽力的去杀死对方,保全自已的小命了。

  毕剑第一仗没死也没负伤,可也没杀死过对手,算来是运气好多了,在他的身边就接连死了十几个弟兄呢,有痴呆呆的傻站台票那里让敌人剁了头的,有扑上去让箭射穿了咽喉的,有和敌人互搏时双方同时着戈面死的;可毕剑身上是毫发无伤,不光是身上无伤,他的斧子也连一个碰撞的痕迹也没有呢,战阵中他先是害怕,后是躲闪,眼明身灵运气好,当身边倒下一遍血人时,后面的人马已掩过去了,他也嗥嗥叫的随着冲了一气,也就胜了,第一仗就打下来了。

  后来胆就壮了,当队伍驻扎东山时,他已身经了十余战阵,手中的大斧子也换了十多把,新领下的也已缺了刃。

  随着管、蔡的死去,各诸侯老实了不少,纷纷表示愿臣服于周公,可秩序仍未理顺,毕剑们在东山一驻就是三年多。

  在驻扎期间,时刻都要和周边的流匪打仗、征剿,随时也有送命灾祸在笔着,升了百夫长的毕剑手下,三年来也有三四十弟兄非死即伤的离开了大伙。

  每一天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每一天都担心着自已难回到家乡,每一天都盼望着战争能有结束的一天,每一天都盼着那天早点到来。

  终于,王室里派人来宣布撤军了,兄弟们又都能回到朝思暮想的远方的家了;虽说没有饮酒,可大家都像是喝醉了一般,疯了一般的相拥而泣,哭了、叫了、跳了、蹦了、累了、醒了,摸摸自已的四肢和脑袋,想一想战场上倒下的兄弟受伤回家那些少胳膊断腿的人,看看身边的卷了刃的大斧子,又想到那些在此斧下丧命的战场冤魂,一种庆幸自已好运的心情就一涌而起了。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qiang)。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既破我斧,又缺我錡(qi)。周公东征,四国是吪(e)。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qiu)。周公东征,四国是遒(qiu)。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鉴赏:

  这是一篇管、蔡、殷、奄四国之民对周公赞颂的歌。《毛诗序》:“《破斧》,美周公也。周大夫以恶四国焉。”郑笺:“恶四国者,恶其流言毁周公也。”

  周武王灭纣,据有天下,封纣子武庚于殷,再封自己的弟弟姬鲜、姬度、姬处于管、蔡、霍以监视武庚。武王死,成王年幼,由周公辅政,武庚、管、蔡、徐、奄等国叛周。周公率兵东征,历时三年,平定叛乱。管、蔡、殷、奄四国之民因作此歌以赞美周公。

  全诗三章,采用复沓形式,各章仅异数字。孔颖达疏曰:“三章上二句恶四国,下四句美周公。”

  第一章前两句以“既破”、“又缺”起始,斧、斨均为生产工具,人们赖以创造财富、维持生计。然这些工具均因为四国之君长年累月服劳役而致破致缺,家计亦因此而处于困苦之中,故尔怨恨深深。这里是以斧斨等工具的破缺来反映劳役之长之苦;以人们赖以生产劳动的`必要条件的毁废,来反映生活之困。这是以点代面,以个别代全部,言事而寄慨的手法。

  关于这两句,郑笺另有说法:“既破毁我周公,又损伤我成王,以此二者为大罪。”以斧斨之破缺比作对周公、成王的流言毁谤,这似乎过分拘泥于史事而说得太玄远了。而将周公比斧,成王比斨,恐亦有失礼度。

  人们生活在这么艰难困苦之中,终于有了转机,有了希望:周公率兵东征了。当时周京为镐,在今陕西境内,管蔡等四国在今河南一带,故云“东征”。

  三、四两句是因果关系:由于周公东征,所以四国叛乱者惊惧恐慌。毛传释“皇”为匡,即四国乱政得到纠正,走上正道。亦通。政局有转机,全是周公的功劳,故这两句从国的角度美周公,亦是叙事中含抒情,是间接的赞颂。

  第五句“哀我人斯”,是省略了主语周公。周公对人民如此哀怜体恤,故逼出第六句:这是很崇高很伟大呀!这是人民以自身的感受,从内心发出的歌赞声,是直接的赞颂。

  第二、第三两章,结构与第一章完全相同,仅换几个字。“錡”不论解作凿或锯,“銶”不论解作凿还是独头斧,均为劳动生产的工具,其在诗中的作用亦与第一章的“斨”同。这头两句同样在“恶四国”。下四句亦是“美周公”,仅换几个字。“吪”,化也,即受教育,移风易俗。“遒”,毛传解作固(坚固),郑笺解作敛(聚合)。孔颖达疏协调两说云:“遒训为聚亦坚固之义。”即“使四国之民心坚固也”、“四国之民于是敛聚不流散也”。流散之民回归,家人团聚,万民团结,国家自然强固。

  综观全篇,这第四句的最后一字“皇”、“吪”、“遒”似非信手安排,而是有逐层递进,逐层深入的关系在。“皇”,如解为惊恐,则只是乱政的动摇,还未真正改变;如释为匡正,那也只是治的开始,对人民来说这只是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吪”,受教育、受感化,这是深入到内部的变化。最后的“遒”,团聚、强固,则已结出丰硕的果实了。

  末二句“嘉”、“休”基本同义,亦如第一章,是对周公的德行发自内心的直接赞颂。

  不过对此诗也有不同的理解,例如闻一多、程俊英就认为这是东征士卒庆幸得以生还之作。这样,对诗中一些词的解释也就与上面不同。如第一、二两句的斧、斨、錡、銶均指为武器。第五、六两句的“哀我人斯”的“人”则是指战士。因有的战士已战死沙场,活着的也都离乡背井与家人久不见面,这些都让人哀伤。这样的解释,与传统的“美周公”观点是大相径庭的,但也言之成理,可备一说。

诗经《国风·豳风·破斧》原文赏析

  《破斧》,《诗经·豳风》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六句。为先秦时代豳地汉族民歌。周武王灭殷杀纣,封纣子武庚于殷,命管叔、蔡叔、霍叔监视武庚。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武庚、管、蔡及徐国、奄国等,发动叛乱。周公东征,历时3年,平定叛乱。班师回朝时,士兵们唱出了这首歌。《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破斧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译文

  那些老爷即使我斧破折,又使我斨缺残。周公率军东征,四国君主无不心惊胆战。周公哀怜我们这些平民,这是多么的仁贤。

  那些老爷即使我斧破折,又使我錡缺残。周公率军东征,四国百姓深受教化感染。周公哀怜我们这些平民,这是多么的良善。

  那些老爷即使我斧破折,又使我銶缺残。周公率军东征,四国家人重聚生活平安。周公哀怜我们这些平民,这是莫大的恩典。

  注释

  ⑴斨(qiāng):斧的一种,斧孔椭圆,新孔方。

  ⑵皇:同“惶”,恐惧。毛传释为“匡”,《尔雅·释言》:“匡,正也。”

  ⑶斯:语气词,相当于“啊”。

  ⑷孔:很、甚、极,程度副词。将:大。

  ⑸錡(qí):凿子,一说是古代的一种锯。

  ⑹吪(é):教化。

  ⑺嘉:善,美。

  ⑻銶(qiú):凿子,一说是独头斧。

  ⑼遒(qiú):毛传:“固也。”郑笺:“敛也。”一说是臣服。

  ⑽休:美好。

  鉴赏

  这是一篇管、蔡、殷、奄四国之民对周公赞颂的歌。《毛诗序》:“《破斧》,美周公也。周大夫以恶四国焉。”郑笺:“恶四国者,恶其流言毁周公也。”

  周武王灭纣,据有天下,封纣子武庚于殷,再封自己的`弟弟姬鲜、姬度、姬处于管、蔡、霍以监视武庚。武王死,成王年幼,由周公辅政,武庚、管、蔡、徐、奄等国叛周。周公率兵东征,历时三年,平定叛乱。管、蔡、殷、奄四国之民因作此歌以赞美周公。

  全诗三章,采用复沓形式,各章仅异数字。孔颖达疏曰:“三章上二句恶四国,下四句美周公。”

  第一章前两句以“既破”、“又缺”起始,斧、斨均为生产工具,人们赖以创造财富、维持生计。然这些工具均因为四国之君长年累月服劳役而致破致缺,家计亦因此而处于困苦之中,故尔怨恨深深。这里是以斧斨等工具的破缺来反映劳役之长之苦;以人们赖以生产劳动的必要条件的毁废,来反映生活之困。这是以点代面,以个别代全部,言事而寄慨的手法。

  关于这两句,郑笺另有说法:“既破毁我周公,又损伤我成王,以此二者为大罪。”以斧斨之破缺比作对周公、成王的流言毁谤,这似乎过分拘泥于史事而说得太玄远了。而将周公比斧,成王比斨,恐亦有失礼度。

  人们生活在这么艰难困苦之中,终于有了转机,有了希望:周公率兵东征了。当时周京为镐,在今陕西境内,管蔡等四国在今河南一带,故云“东征”。

  三、四两句是因果关系:由于周公东征,所以四国叛乱者惊惧恐慌。毛传释“皇”为匡,即四国乱政得到纠正,走上正道。亦通。政局有转机,全是周公的功劳,故这两句从国的角度美周公,亦是叙事中含抒情,是间接的赞颂。

  第五句“哀我人斯”,是省略了主语周公。周公对人民如此哀怜体恤,故逼出第六句:这是很崇高很伟大呀!这是人民以自身的感受,从内心发出的歌赞声,是直接的赞颂。

  第二、第三两章,结构与第一章完全相同,仅换几个字。“錡”不论解作凿或锯,“銶”不论解作凿还是独头斧,均为劳动生产的工具,其在诗中的作用亦与第一章的“斨”同。这头两句同样在“恶四国”。下四句亦是“美周公”,仅换几个字。“吪”,化也,即受教育,移风易俗。“遒”,毛传解作固(坚固),郑笺解作敛(聚合)。孔颖达疏协调两说云:“遒训为聚亦坚固之义。”即“使四国之民心坚固也”、“四国之民于是敛聚不流散也”。流散之民回归,家人团聚,万民团结,国家自然强固。

  综观全篇,这第四句的最后一字“皇”、“吪”、“遒”似非信手安排,而是有逐层递进,逐层深入的关系在。“皇”,如解为惊恐,则只是乱政的动摇,还未真正改变;如释为匡正,那也只是治的开始,对人民来说这只是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吪”,受教育、受感化,这是深入到内部的变化。最后的“遒”,团聚、强固,则已结出丰硕的果实了。

  末二句“嘉”、“休”基本同义,亦如第一章,是对周公的德行发自内心的直接赞颂。

  不过对此诗也有不同的理解,例如闻一多、程俊英就认为这是东征士卒庆幸得以生还之作。这样,对诗中一些词的解释也就与上面不同。如第一、二两句的斧、斨、錡、銶均指为武器。第五、六两句的“哀我人斯”的“人”则是指战士。因有的战士已战死沙场,活着的也都离乡背井与家人久不见面,这些都让人哀伤。这样的解释,与传统的“美周公”观点是大相径庭的,但也言之成理,可备一说。

诗经·国风·豳风·东山

  原文: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注释:

  这是征人还乡途中念家的诗。在细雨濛濛的路上,他想象到家后恢复贫民身分的可喜(第一章),想象那可能已经荒废的家园,觉得又可怕,又可怀(第二章),想象自己的妻正在为思念他而悲叹(第三章),回忆三年前新婚光景,设想久别重逢的情况(第四章)。

  1、东山:诗中军士远戍之地。相传本诗和周公伐奄有关,东山当在奄国(今山东省曲阜县境)境内。

  2、慆慆:一作“滔滔”,久。

  3、零雨:徐雨,小雨。濛:微雨貌。

  4、悲:思念。(《汉书·高帝纪》“游子悲故乡”的“悲”字和这里相同。)

  5、裳衣:言下裳和上衣。古代男子衣服上衣下裳,但戎服不分衣裳。

  6、士:读为“事”。就是从事。行:读为“衡”,就是横。横枚等于说衔枚。古人行军袭击敌人时,用一根筷子似的东西横衔在嘴里以防止出声,叫做衔枚。以上两句是设想回家后换上贫民服装,不再从事征战。

  7、蜎蜎(渊yuān):蚕蠋屈曲之貌。蠋(烛zhú):字本作“蜀”,蛾蝶类幼虫。这里所指的是桑树间野生的蚕。

  8、烝(争zhēng):久。

  9、敦:团。敦本是器名,形圆如球。这句连下句是说在车下独宿,身体蜷曲成一团。上文“蜎蜎者蠋”两句以蠋和人对照,独宿者蜷曲的形状像蠋,但蠋在桑间是得其所,人在野地露宿是不得其所。

  10、果臝(裸luǒ):葫芦科植物,一名栝(瓜guā)楼或瓜蒌。(臝是“裸”的异体字)。

  11、施(异yì):移。栝楼蔓延到檐上是无人剪伐的荒凉景象。

  12、伊威:虫名。椭圆而扁,多足,灰色,今名土鳖,常在潮湿的地方。《本草》一作“蛜蝛”。

  13、蠨蛸(萧筲xiāoshāo):虫名,蜘蛛类,长脚。以上两句是室内经常无人打扫的景象。

  14、町畽(厅湍tīngtuǎn):平地被兽蹄所践踏处。鹿场:鹿经行的途径。

  15、熠燿(意耀yìyào):光明貌。宵行:燐火。以上两句写宅外荒凉景象。从果臝句以下到这里都是设想自己离家后,园庐荒废的情形。

  16、不可畏也?伊可怀也:这两句设为问答,上句说这样不可怕吗?下句说是可怀念的啊。下句并非将上句否定,诗意是尽管情况可怕还是可怀的,甚至越可怕越加怀念。

  17、鹳(灌guàn):鸟名,涉禽类,形似鹤,又名冠雀。俗名又叫“老等”,因其常在水边竚(伫)立,等待游鱼。垤(叠dié):小土堆。

  18、征:行。聿:语词,同“曰”。聿、曰都有将意,《七月》篇“曰为改岁”言将改岁。本诗“我东曰归”也是说将归。以上三句是说征夫设想妻在家悲叹,恨不得告诉她:别叹息了,赶紧收拾屋子吧,我正在赶路,将要到家了。

  19、瓜苦:即瓜瓠(户hù),也就是匏(袍páo)瓜,葫芦类。古人结婚行合卺(紧jǐn)之礼,就是以一匏分作两瓢,夫妇各执一瓢盛酒漱口,这诗“瓜苦”似指合卺的匏。下文叹息三年不见,因为想起新婚离家已经三年了。

  20、栗薪:聚薪,和《唐风·绸缪》篇的“束薪”同义。以上二句言团团的匏瓜搁在那些柴堆上已经很久了。

  21、仓庚:鸟名,见《七月》篇注。

  22、之子:指妻。

  23、皇:黄白色。驳:赤白色。

  24、亲:指“之子”的母亲。缡(黎lí):古读如“罗”。结缡:将佩巾(就是帨,见《召南·野有死麕》)结在带上。古俗嫁女时母为女结缡。

  25、九十:言其多。仪:古读如“俄”。这句是说仪注之繁。以上追忆新婚时的情形,和上章瓜苦栗薪的回忆紧相承接。

  26、嘉:古读如“歌”,美。

  27、旧:犹“久”。以上二句言“之子”新嫁来的时候很好,隔了三年不晓得怎样了。

  译文: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才说要从东山归,我心忧伤早西飞。家常衣服做一件,不再行军事衔枚。野蚕蜷蜷树上爬,田野桑林是它家。露宿将身缩一团,睡在哪儿车底下。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栝楼藤上结了瓜,藤蔓爬到屋檐下。屋内潮湿生地虱,蜘蛛结网当门挂。鹿迹斑斑场上留,磷火闪闪夜间流。家园荒凉不可怕,越是如此越想家。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白鹳丘上轻叫唤,我妻屋里把气叹。洒扫房舍塞鼠洞,盼我早早回家转。团团葫芦剖两半,撂上柴堆没人管。旧物置闲我不见,算来到今已三年。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当年黄莺正飞翔,黄莺毛羽有辉光。那人过门做新娘,迎亲骏马白透黄。娘为女儿结佩巾,婚仪繁缛多过场。新婚甭提有多美,重逢又该美成什么样!

  诗经故事:

  东山很远、很远的,远的毕剑认为已到了天边了。这仗打的!已打了三年,可毕剑不知道为啥要打?

  那一年春上,毕剑娶了邻村的万三妹,收麦时就传来了管叔、蔡叔造反的消息,王室里发下征兵令,李亭长跑来说:“毕剑,你名中带有一个剑字,天生就是打仗的料,这次你就随了周公一起去平叛吧!”就这样毕剑辞了新婚不久的万三妹,随着周公一道,来了他认为远得如天边一般的东山。

  行路也不怕,虽说是路上就走了三月多;打仗也不怕,虽说是仗仗都会有死伤;挨饿也不怕,虽说是曾三天未见一粒粮;受累也不怕,虽说是曾经四日未合眼;可思得让人心里慌,想得让人思如麻,步步走来步步望,就想望见西边远离的家。

  可这一去就是三年多,仗倒是刚去时打的多,毕剑果然名里带了个剑,几次征战都得保全,大庶长见他身子灵敏武功好,还让他当了百夫长。

  管叔、蔡叔被抓住后,你们手下的人就散了四方,可新的诸侯还没分封到,毕剑他们就在东山扎下来了。

  这一扎下就是三年,三年数星星,三年看月亮,也只有在太阳月亮星星的起落中,他们才知道了家乡在何方。

  刮风不害怕,下雨不害怕,盛夏不害怕,严寒不害怕,就是人静的时候特别爱想家;毕剑想他的万三妹,想他走时刚刚种下的大匏瓜。

  想得很了,就回家吧!

  细雨霏霏之中,毕剑要回家,悄悄朝西走,两眼望着西方就有水在脸上流,也不知是泪滴还是天空的雨点;他脱下了军装换民装,这一次出营不是去打仗;路远路滑,也怕别人抓,他走得躲躲闪闪,尽量走山上林间,如山蚕一般爬行缓缓,到夜晚也蜷缩一团,常在大车的下面避雨难眠。

  家中果树上的果实累累,怎无人摘?野藤蔓已爬到了屋檐下,怎么没人去锄剪掉?门上挂满了蜘蛛网,鼠妇虫子满屋爬,场院里散布着野兽的脚印,磷火竟然在白昼里闪闪,可毕剑倒没有觉得害怕,只是奇怪咋没看见三妹她。

  鹳鸟落在了场院前的土丘上鸣叫,好像三妹去了另一个院,她正在扫屋堵洞,是盼着毕剑回还?怎么那匏瓜还长在薪堆上?我不是去了三年了吗?没人看管的瓜,却长的是如此的好?

  黄莺儿在空中飞过,好看的羽毛闪着光亮,毕剑想起了新婚时的闹热,想起了接亲时套的那挂别人都没有的黄黄花四匹马车,想起了母亲对万三妹的好,相起了母亲亲手为她结下的佩巾来,想起了各种礼仪,想起了来参加婚礼的各位亲戚朋友乡亲,那万三妹不应该不对我好啊?怎么了?难道说我离家三年她变心啦?

  正着急时,耳边锣鼓响,兵士又起床,毕剑一惊,跳了起,却原来是梦中返家园。

  出过操后,大庶长来训了话,说是周公已派了新侯来,大伙儿半旬后后就能回家;“呵呵,梦应了,我们很快就要回家!”毕剑早忘了他还是个百夫长,在营中场中跳得老高老高。

  我徂(cu)东山,慆慆(tao)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自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yuan)者蠋(zhu),蒸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赢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xiao)蛸(shao)在户。町(ting)畽(tuan)鹿场,熠(yi)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燿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鉴赏:

  《毛诗序》说:“《东山),周公东征(平武庚、管叔之乱)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此说无确据。朱熹《诗集传》以为“此周公劳归士词,非大夫美之而作”。说“非大夫美之而作”是,但说“周公劳士之作”则未必然。因为从诗的内容看,这实在是一首征人解甲还乡途中抒发思乡之情的诗,事或与周公东征相关,却不必是周公所作。

  全诗四章,章首四句叠咏,文字全同,构成了全诗的主旋律。咏的是士卒在归来的途中,遇到淫雨天气,在写法上与《小雅·采薇》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相近。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复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里既是“以哀景写乐”,又不全是。盖行者思家,在雨雪纷飞之际会倍感凄迷,所以这几句也是情景交融,为每章后面几句的叙事准备了一个颇富感染力的背景。

  每章的后四句,则是叙事性内容;大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两章写主人公还乡途中的悲喜交集,喜胜于悲的心情。诗人首先抓住着装的改变这一细节,写战士复员,解甲归田之喜,反映了人民对战争的厌倦,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其次写归途餐风宿露,夜住晓行的辛苦。把诗中人比作桑林的野蚕,颇有意味:令读者感到他辛苦是辛苦,但也有摆脱羁勒,得其所哉的.喜悦。(一说这几句是写回忆军中生活,虽也可通,总不如解为直叙归途中事顺理成章)二章写途中想像家园荒芜、民生凋敝,倍增怀念之情。诗中所写的杂草丛生、野兽昆虫出没、磷火闪烁的景象,与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及曹操《蒿里行》所写类似,可见战士家乡当时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战乱,难怪在家乡越来越近时,诗中人的心境更加复杂。一方面是“近乡情更怯”,另一方面则是“近乡情更‘切’”。所以诗人一面写着可畏的景象,一面又说着“不可畏也,伊可怀也”那样自相矛盾的话。

  后两章承上写主人公途中的想像,却是专写对妻子的怀思。有推想妻在家中的忧思(“妇叹于室”),有回忆新婚的情景,也有对久别重逢的想像。诗中特别提到葫芦(瓜瓠),是因为古代婚俗:夫妇合卺时须剖瓠为瓢,彼此各执一瓢,盛酒漱口以成礼。这里言在物而意在人。末章进而回忆三年前举行婚礼的情景,写莺歌燕舞,迎亲的车马喜气洋洋,丈母娘为新娘子结上佩巾,把做媳妇的规矩叮咛又叮咛(“亲结其缡,九十其仪”)。这些快乐情景既与前文的“妇叹于室”形成对比,同时还暗示着主人公曾经有过“新婚别”的悲痛经历。回忆还会引起诗中人对重逢更强烈的渴望。俗话说“久别胜新婚”,诗的结尾说:“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既是想入非非的,又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在古代农业社会,人际关系较为单纯,夫妇关系实是最深挚的一种人际关系。战士在军中及归途更多地想到妻子,特别是“暮婚晨告别”的妻子,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体。

  此诗最大的艺术特色之一是丰富的联想,它也许是国风中想像力最为丰富的一首诗,诗中有再现、追忆式的想像(如对新婚的回忆),也有幻想、推理式的想像(如对家园残破的想像),于“道途之远、岁月之久、风雨之凌犯、饥渴之困顿、裳衣之久而垢敝、室庐之久而荒废、室家之久而怨思”(朱善),皆有情貌无遗的描写。而放在章首的叠咏,则起到了咏叹的作用,这咏叹就像一根红线,将诗中所有片断的追忆和想像串联起来,使之成为浑融完美的艺术整体。

诗经·国风·豳风·伐柯

  原文: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注释:  

  1、柯:斧柄。《毛传》:“柯,斧柄也。”《郑笺》:“伐柯之道,唯斧能为之,以类求其类也。”

  2、则:准则,榜样。《郑笺》:“则,法也。”

  3、觏(够gòu):遇合。

  4、之子:《集传》:“之子指其妻而言也。”

  5、笾(边biān)豆:盛食物的竹器。践:行列貌。《集传》:“笾,竹豆也。豆,木豆也。践,行列之貌。”

  译文:

  砍取斧柄怎么做?没有斧头做不好。妻子怎样娶进门?没有媒人办不到。

  砍斧柄啊砍斧柄,有了原则难不倒。遇见我的心上人,摆上礼器娶来了。

  鉴赏:

  《伐柯》一诗,从语义上分析,有两重意义,一是文本的表层语义,一是作为引伸隐喻的深层语义。

  从文本语义来说,《伐柯》以砍伐一支合式的斧头柄子作比喻,说男子找一个心目中的妻子,如斧头找一支合适的柄子一般,要有一定的方法程序,也要有媒人、迎亲礼等基本的安排。因此,这首诗实在是讲诗人见到一位中意的女子,就央告媒人去说项,终于姻缘得定,安排了隆重的迎亲礼,把女子娶了过来。心中的得意,情绪的兴奋,都凝聚在这首自得自悦的欢歌中。在古代诗歌中,常以谐音示意。“斧”字谐“夫”字,柄子配斧头,喻妻子配丈夫。诗中所说“匪媒不得”、“笾豆有践”,也是具体地写出古时娶妻的.过程:媒人两家介绍牵线,最后双方同意,办了隆重的迎亲礼仪,妻子过门来。这是中国古代喜庆民俗的场景,也表示中国人对婚姻大事的严肃重视。因为《伐柯》一诗说到娶妻要有媒妁之言,后人就把媒人也称为“伐柯”,为人做媒叫做“作伐”。这些词汇的形成,反映了《伐柯》一诗的本义:这是一首迎亲的欢歌。

  从引伸隐喻义来说,重点落在“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这两句诗上。这里的伐柯,已经不是丈夫找妻子那样狭义的比喻,而是广义地比喻两种事物的协调关系:砍伐树枝做斧头柄,有斧与柄的协调关系;做其他事情,也有两方面的协调关系。要协调两方面的关系做到好的柄子配上好的斧头,“其则不远”,那就是不能背离基本的原则方法。如果砍下的枝条歪七扭八,过粗或过细,都不能插进斧头眼中,成为适手的斧柄。砍取斧柄,要有一定的要求、原则、方法。那么,协调一件事物一种活动的双方,也是有一定的要求、原则、方法的。从具象的斧与柄的关系,上升到抽象的一体两面的关系,这个比喻就有了广泛的意蕴,启示了一个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按一定原则才能协调。后人常用“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来表示有原则的协调关系,来引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活动,就是从广义的比喻性来理解这两句诗的。所以牛运震《诗志》评曰:“随手作兴体,变法入妙,‘其则不远’,另生一意便深。”据《毛诗序》说,这首诗是周大夫赞美周公之作。周公是西周最贤良的大臣,周的官员作诗赞他,当然不是真的写娶妻子的事,而是借以泛指军国大事的原则性与协调性了。可以说,《毛诗序》正是从《伐柯》诗的引伸义上理解诗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