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励志名言 > 小窗幽记励志名言 正文

小窗幽记励志名言

时间:2024-09-20 18:00:37

小窗幽记散文

  近日一直住在好友租的小房子里面,虽然小屋没有我以前住的那个宽阔,但是也别有一番洞天的感觉。难得的是,小房子里面有一扇小小的窗,那便是阳光、月光照耀进来的地方。

  当从单位坐了一整天回到小屋后,躺在并不宽敞的床上,手捧起明朝陈继儒的《小窗幽记》静静的看着,便会猛然感觉到小窗外照进来的月光已经不能单纯用温柔来形容了,更多的是一种无声中的劝说,是一种劳累中的抚摸,是一种烦闷中的讲解。

  我自认为在这个世界中,只要你什么都能想得开就会过的很洒脱,后来我发现我错了,错的一塌糊涂。也会有人认为只要你是玲珑八面,善于圆滑的人就会过的很是滋味,但是也慢慢会发觉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当然还会有人认为从容不迫,老实忠厚就会过的很美好,不过最后也发现还是不行。而更多的人也会被很多的事情很困惑着。

  但是这几天我突然找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舒适,正是在小窗之下读《小窗幽记》而获取的一种成长。我一直以为年少的苦恼是人生毕经的,也是无法抵抗的。看这篇文章的先辈们,请千万别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只是你们遗忘了你们年少时的那些苦恼,很多、很多,让你想解决这些苦恼都无从下手。而现今的年代青少年面临的问题更是美不胜树,甚至是难以想象。当读《小窗》前几句词时,我突然感觉到了,生活并不是无法改变,只是年少的我们眼界,阅历,意识都不成熟才会导致愁绪逐渐占据了我们的头脑。

  趋名者罪于朝,趋利者嘴于野,郝者醉于声色车马,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cheng)。追求名的人迷醉于学位职位,追求利的人迷醉于财货,富豪沉湎于声色车马之间,如何才能得到一服清凉散,使每个人能清醒呢?而今的社会不正如此吗?说实在话,学生年代也是如此,会为学历而头疼,会为满足不了自己的意欲而郁闷,更会被城市的霓虹酒绿而迷惑,到底我们学了这么多是为了追求什么呢?谁又会知道?可大人的世界呢?难道不亦如此吗?反而他们会更甚于追求自己的欲望而不顾后果的跃跃欲试,想生活在如此的社会中怎么没有悲哀之感呢?

  我诚实的说,我也是众多凡人之一,我也会像上面所说的一样,做一些明知道是错的而继续做,明知道不该说的而继续说。所以在日醒自身时候常常会觉得自己很肮脏,也会常常受到很多的压挤,我知道这只是小小的挫折,而遥望更为遥远的人生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尽快的完善自己的思想,去与那些不好的东西去斗争,去挽回自己的所失,去挣脱不好的习惯。正如那词所云:澹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坛境上勘过。就是淡泊与名利的节操,须通过纷杂浓艳的名利场合才能验证出来。镇定自若的操守,须通过诸事缠绕、杂乱无章的环境才能验证出来。

  如此而来,困惑也好,纠缠也好,迷失也罢。都是上天对于我们的考验,而究竟该怎样面对这些问题,做出怎样的反应才是重中之重!天薄我福,吾德以迎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运,吾亨吾道以通之。所说这些事情是人生毕经之路,我们该怎样对待这些天灾人祸?当受到福气笼罩之时,我们应当更加完善生活中的自己,不要得意忘形,以虚心面对这些,才不会让自己的动作有什么错误。当受到打击时,不要心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自己哪点做的不足,凡是都是两面性的,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然后再弥补自己的缺憾将会达到亡羊补牢之效。当遭遇厄运之时,不要放弃,不要灰心,要相近一切办法让自己更加完善自己的道德,以一个平静的心看到灾难,这样就可以做到通达不再出现别的灾祸,以慢慢的平复已来的灾祸。

  关于交友之间,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欠处之厌。让人当面愧怍夸赞自己,不如让别人不在背后批评诋毁自己;让人在初相交时就产生好感,不如让别人与自己长久相处而不产生厌烦情绪。这一点我感觉是最难做到的',很难想象一个人去品尝良药苦口之时还要练练点头称“善”会是怎样做到的,但是偏偏就是这样才是大智若愚能到到飞龙在天,而不会被动摇。我承认我的烦恼是在现实交友方面,很难的,当面对一群没有志向的学校朋友时是很难说道一块的,就出现了很多的分歧,我知道是我的错,我能让新友高兴,却做不到让老友对我不生厌烦之感,我不知道哪里错了,可是我现在知道了。

  美和丑不能看的太分明,不然就会难同可观事物想契合了,贤与愚心中太分明了,就会无法同人亲近,我着实叹服这句话,因为我受了太多这方面的苦头。而最完美的做法就是,内心精明,而外界与人共事相处须宽宏大量,使美丑两方面各保其平,贤愚双方均能受益,这就是大智若愚,吃亏是福的最佳解释和做人的最佳状态!

  最后,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就是说感情最难保持长久,所以多情人最终必然会成为寡情的人,人的天性是先天具有对热,且恒久不变,故此,即使是任性的人到头来也不会失去其天性。在年少轻狂的年代,最好不要轻易动情,能以事业为重,以家庭为责任即可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等完事具备后再静下心来细细看待人生红尘之事,那时会有别样的风景呈现。正如大人们所言:玩的时间多的是,现在努力了,将来什么不是你的?很高昂的励志言语。年少的任性更是不可有,凡是量三思而后行,最好大事能与双亲商榷而行,小事能与闺中益友商讨而做,将不会受到什么大的阻碍,社会是不会任由我们任性的!

  我依旧在小屋的小窗下,左手端起一杯清茶泯着,右手执着《小窗幽记》安静的看着,看着那记载着的古老文字。我发现我读的不再是书,读的是一幅幅人生场景,那短短的几句话所包含的人生万物的奥妙所在,时光流逝,空间移动,冷风细雨都与我不再相关,只是静静的读着,完善着自己的思想,仅此而已罢了。

幽幽谷,小窗幽记散文诗

  清晨露珠莹莹,合着微弱光芒呈现在紫竹脸庞。

  低头的刹那,浅秋听见一些诉说,捎来一窗秋事。

  遵循着落叶里,那些久经埋藏的彩色故事——上演——

  离合悲欢,聚散一如在一盏茶里几番浮沉。

  终究淡的愈发索然寡味,曾经的夙愿已不在挂心。

  秋天只适合收藏,深埋逝于身后时光里——

  案几上已经落了些许尘埃,久未打扫。

  总是在生活里沉溺,去忽略一些琐事。

  试着不曾去想,一些片段却信手拈来——

  总是在一恍惚间,犹如你已越过距离来到身旁。

  晨钟暮鼓,青山黛色,经秋一染便越发绚丽多彩。

  窗外纷纷扰扰,窗内寂寥,沉浸于茶盏里已越过春与秋。

  行走在岁月诗行里,一些人和事不会为事先安排好的罗列出现。

  总是有出乎预料,让人猝不及防。

  然后归于沉寂,忙碌中淹没另一半走失的灵魂。

  一直会觉得,沉寂久些便会云淡风轻。

  原来搁置的越久,越酝酿出厚积薄发来。

  九月,桂香飘逸。

  携一缕娴静,暗香浮动,涌起臆想。

  幽幽谷里,心弦弹奏清风明月。

  跳动音符,伴着松涛声越于空灵之外。

  飘渺云烟涤净喧嚣,心路旅程跃然纸上。

  这一片弦音有二胡的抑郁,陨的沧桑,琴的铮骨。

  唯独情字贯穿其中,留守的仍然是坚守阵地。

  这一片天地,精神的失乐园,慰藉着凉薄。

  诉说着花落人亡两不知,天尽头,何时有归踵。

  犹闻比拟时,和浸入幽谷中那一抹玉兰香气,陌上缓缓归矣——

  流泄而来的`深情,潺潺溪水里,捡拾起昨日明媚的忧伤。

  那一袭清澈,始终明亮,那一片迷茫终会有光亮指引。

  笃定或许从未改变方向,几经飘摇,不问前程锦绣。

  只取心音一朵玲珑,孤独盛开在彼岸。

  红尘里看尽冷暖,尽饮一盅好酒已知远近。

  奏罢一曲弦音,已是山高水长,纵然情义绵长。

  已不言壶中光景,虚度此时,此生无花好。

  观镜无言,沉默里蹉跎年华老去。

  一季斑斓,我就坐在这纷呈色彩里渲染出热闹景象。

  眼前光景逐渐走向萧条,画不出心中曾经那一份繁华。

  或许也已随着秋走向凋落,秋野里,凋败与丰收一同守望。

  隔着秋天,遁循在死寂里任凭时光漫过窗棂。

  忽略眼前的灯火,只在屋檐下仰望天空。

  恒久的忍耐,在锋芒里隐去。

  依着岸边,攫取一抹风华。

  装点一窗梦幻,葬于落叶随风飘逝。

  舞动着仅存的脉络,苟延于纹路流淌在雨中。

  荫蕴左右,幽幽谷里,久久,休憩里,已经觉今是而昨非。

  驻守的还在,四时轮回之境,那年秋里贴满孤独。

  唯独少了一曲雁南飞,肝肠断,悸动心绪。

  黄昏里拉长携影,暮归何处是。

  转身识,忽已远——

  负红尘,动辄咎——

  奈何明月,沟渠相错。

  今夕何夕,清音异渡。

  酒醉探戈,茶盏浮沉——

  一切止于戛然,重归沉静——

小窗里的世界的散文

  夕阳溜下山去,只留下一抹余晖。各路归鸟互道平安后便欢唱着飞向温馨的小窝;结完网的蜘蛛正躲在角落里耐心地静待着;却见不远处,弯弯的羊肠山路上,一群肩背茶篓的姑娘小伙正踏歌而归。随着最后一抹余晖的消失,悄悄的,夜开始慢慢的向我的小窗边靠来。

  双手托着下巴,安静的坐在窗前的写字桌边,望着羞答答的月牙躲在半山腰,偶尔一颗掖了尾巴的星子顽皮溜过,惊的月跳上山头。一阵夹杂着山野气息的小风掠过,直痒得那老榕树繁密的叶子“哗哗啦啦”笑。不远处,乳娃的啼哭声,惊起了院里的小黄狗多情的狂吠,更给夜增添了几分祥和!

  街上不时传来豆腐郎动感的叫卖声“豆腐”,引来一伙“红领巾”淘气的学着喊“豆腐”,还不时的朝豆腐郎顽皮的做着鬼脸。待听见母亲关切又略带责备的唤声后,便各自匆匆跑回家中。随着一阵兹溜的炒菜落锅声,饥肠辘辘的大人们在忙完一天的事情后,顺着饭菜香寻回家中。

  我倚在窗前,呆呆的欣赏着身边的一切。顽皮的小飞蛾看不惯我的惬意,轻轻的落到了我的身边,刚想伸手触摸,它却机灵的飞舞起来,待亲吻了我的脸颊后,便携着它的伴儿向那火红的灯光飞去。“砰砰”的撞击着我那漂亮的灯。瞧着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们,我不禁想起来一首读过的小诗“随风摇摆的,火焰,一个生命,翩翩起舞,没有冲动,没有犹豫,只为——渴望得到光明。”

  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吵着,闹着,欲将锅盖掀个底朝天,腾腾的水汽飘飘然然,升空而去,好似在抗议我的不理。掀开盖来,水泡泡一个比一个厉害,早早向我炫耀它们的胜利,抿嘴一笑,让它们一起住进壶中,再续未完的话题。

  山间何时多出那许多的精灵?哦!原来,夜趁着我的`不备又多抹了一笔。山间的灯火,此起彼伏,遥相呼应,纷纷睁开熟睡的眼,一闪一闪,一眨一眨,不正如童话中的精灵吗?闪闪的灯火下,一个个温馨的小家,正带着饭菜的余香谈论着今年的收成。

  抬首仰望,先前蒙着面纱的月牙终于完整的露出了她那圆润的脸庞。她是那么干净,那么纯洁。顽皮的星星都赶紧躲到了夜幕下,怕惊扰了她!凉亭里的几个孩子不愿辜负月儿的美意,趁着月色,也偷偷的学学古人“凿壁偷光”“悬梁刺股”,摇头晃脑地读着刚学的新句“不经一番寒刺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不敢再贪看美丽的月色,不忍辜负飞蛾的美意,在“沙沙”的写字声中,我的又一篇讲义在笔下生辉!

  月儿不知疲倦地穿行在广袤的天空中,路灯默默地奉献在安静的角落里,山风轻柔地抚摸着大地的脸,她们携手前行,将大山渐渐的带进了甜美的梦乡,酣睡中的精灵们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着它们的追逐……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导语:黄庭坚《书幽芳亭记》是一篇怎样的佳作呢?书幽芳亭记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感呢?黄庭坚的佳作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书幽芳亭记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译文

  如果一个士人的才能和品德超过其他的士人,那么就成为国士;如果一个女子的姿色超过其他的美女,那么就称之为国色;如果兰花的香味胜过其它所有的花那么就称之为国香。自古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赞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支没有什么两样。一阵清风吹来,他的香气芬芳,远近皆知,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然而兰和蕙的才能和品德不相同,世人很少有能分辨出来的。我放任自己长期流浪四方,于是完全知道兰和蕙的区别。大概兰花好似君子,蕙好像士大夫,大概山林中有十棵蕙,才有一棵兰,《离骚》中说:“我已经培植兰花九畹,又种下蕙百亩。”《招魂》说:“爱花的风俗离开蕙,普遍崇尚兰花”因此知道楚人以蕙为贱以兰为贵很久了。兰和蕙到处都能生长,即使栽种在砂石的地方也枝繁叶茂,如果用热茶水浇灌就香气芬芳,这是它们相同的地方,等到它们开花,一只干上就一朵花而香气扑鼻的是兰花,一只干上有五七朵花但是香气不足的就是蕙。虽然蕙比不上兰花,但是与椒相比却远在椒之上,椒居然被当世之人称为“国香”。于是说当权者必须除掉,这就是那些品德高尚的隐士纷纷远离当局而不返回的原因啊!

  赏析

  中国古代历来有“芳草美人”的传统。这是典型的类比手法:以自然界的某种动植物来类比人的品行。周敦颐建立起了莲与君子之间的牢固类比关系,黄庭坚此文则建立起兰与君子之间的牢固类比关系。

  作者一开始就连用三个类比:国士、国色、国香,将兰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楚之逐臣”是指屈原。屈原在《离骚》里种兰、佩兰、赋兰:“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以兰来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黄庭坚指出兰与君子十分类似:“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君子就像兰花,从不吹嘘自己,也不因无人赏识而愁闷;在遭受外界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两句话的精警,可与“出淤泥而不染”相比肩。

  作者特意点出这两点,因为在这两种环境中,最能见出君子的品格。在第一种环境下,君子尚未成名,无人赏识,要耐得住寂寞;在第二种环境下,虽屡遭打击,而不改其操守。“遁世无闷”句,语出《易经》。《乾卦》《文言》:“初九日: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孔疏》:“遁世无闷者,谓遁避世,虽逢无道,心无所闷。不见是而无闷者,言举世皆非,虽不见善而心亦无闷。上云遁世无闷,心处僻陋,不见是而无闷,此因见世俗行恶,是亦无闷,故再起无闷之文。”《易·大过》《象传》:“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孔疏》:“明君子衰难之时,卓尔独立,不有畏惧。遁乎世而无忧,欲有遁难之心,其操不改。凡人则不能然,惟君子独能如此。”可见,只有君子才能在这两种环境中卓然挺立。“含章”句,亦出自《易经》。《易经》第六三章云:“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章,即文采,也就是美德。含章,即藏善,韬光养晦,保养美德。贞,正。含章可贞:蕴含美德,心地守正。时,时机。成,居功。君子应耐心等待最佳时机再行动。含蕴秀美,品德坚贞;如为天子做事,不要居功,则有善终。黄庭坚在这里又一次赞扬君子立身处世的特点:一是含蓄,不张扬,不刻意追求。就像兰花,平时与其他花草混处,香味不明显。二是把握时机。君子一旦有机会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就会尽心尽力地报效国家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如兰花,一阵清风吹过,香气芬芳,远近皆知。

  接下来,作者特意比较了兰与蕙的不同,指出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兰与蕙的栽培环境相同,但两者有花之多少与香味远近不同。“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花少,则含蓄,不张扬;香味远,则有真才实学,内蕴丰富。作者还指出,“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椒,一种香味浓烈的常见草本植物,此处指庸碌之辈。士大夫虽然品德修养不如君子,但较之庸碌常人,又已远甚。可叹的是,椒居然被当世之人称为“国香”。“当门”,指当权者。当权者昏庸,不能辨别蕙与椒,更无法赏识那含蓄的、清幽的兰了。所以,那些品节高尚的“山林之士”,纷纷远离当局,“往而不返”了。在这里,作者寄予了深沉的世道感叹。

  黄庭坚对兰的推崇,是在北宋推崇君子气节的大环境下提出来的。周敦颐《爱莲说》就说:“莲,花之君子者也。”黄庭坚也说:“兰似君子。”此文写于他贬居戎州之时。戎州有山名兰山,上有野生兰花。他将之移植于院中,建一小亭,名为“幽芳亭”。在北宋党争中,黄庭坚属苏轼党,屡遭新党打击。但是,他并无怨恨詈骂之词。苏轼称赞他:“意其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与造物者游,非独今世之君子所不能用,虽如轼之放浪自弃,与世阔疏者,亦莫得而友也。”(《答黄鲁直书》)评价高得不能再高了。黄庭坚将居处先后命名为“任运堂”、“槁木庵”,表现了他随缘任运的人生态度。他为人“内刚外和”,有如兰花,含蓄,不张扬,内蕴深厚,讲求气节。他的诗也反复吟咏了兰花的高洁品质,如《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次韵答和甫卢泉水三首》《答李康文》《和答刘中叟殿院》《寄晁元中十首》《寄傅君倚同年》《次韵答黄与迪》等诗。他还亲手书写了唐韩伯庸的《幽兰赋》,流传至今,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行书佳作。

  黄庭坚学识广博,善用典故。他提倡广泛学习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厚积薄发,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点铁成金”“脱胎换骨”。在这篇短文中,黄庭坚随手引用《易经》《离骚》,展示了他深厚的学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