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励志语录 > 江一燕励志经典语录 正文

江一燕励志经典语录

时间:2024-10-12 16:23:17

三次认识江一燕经典散文

  第一次熟悉江一燕,是客岁看到她保持了八年前去荒僻罕有的山村支教的事迹。那个时刻,才知道她是娱乐圈的一名演员。一个演艺女孩,摈弃了小我豪华的享受,长途跋涉奔忙几千公里,到前提恶劣信息闭塞的山区,当起了“孩子王”,将本身的芳华奉献给了穷土僻壤的山村的孩子,用本身的真情与真爱,把欢快、阳光抛洒在了穷苦孩子们无邪无邪的心灵中。一个荏弱的女孩,却干着一个果断有力的汉子才做得了的事。这个励志故事,给我的心灵带来极大年夜大年夜的震动,令我寂然起敬!

  这些天,我一贯想为江一燕写点文字,因为我被这个女孩深深冲动着、无比敬佩着!

  本来我认为每个偏远的山区黉舍都是配齐了教师的,所以从没有想以前支教这项工作。9月初,辖区内的初中校长说,上面又把几个教师调走了,我想应当是教师主动联络调动的吧,黉舍临时抱佛脚又请不到代课教师,我才感触感染到农村师资力量确切不足,才感触感染到农村真的留不住教师。10月18日去四川九寨沟游玩,导游说甘孜州道扎孤儿院那些孩子眼睛里充斥对常识的欲望,当时我心里就对那些孩子充斥了疼爱。

  第二次熟悉她,是本年4月初播得红火的《朗诵者》节目。她年青、芳华、活泼、漂亮,让我心里认为暖和。在采访中,她说,她每次去都不会提前告诉那个黉舍,她怕那边的孩子们获得她要去的消息时,高兴得几天都不克不及睡觉;她说,她有次爬过山梁,远远的山坳口几个小布点的人影认出了她时,一路欢呼向她飞奔而来的情景,让她特别冲动;她说,一群群孩子老是围着她看,眼睛里流露着仁慈、可爱、稚气,有个女孩悄然把玉米棒塞在她的手中,玉米棒是孩子的午餐,尽管黑不溜秋的,倒是最憨厚的表达。江一燕平实地阐述着这些故事,不仅本身被冲动着,我想,不雅不雅众和我一样,必定同样被冲动着。人生走来,看过形形色色的人事,经历过一段又一段的路程,唯有人与人之间的情义最宝贵最打动人,只要你真心肠付出,必定会收成真诚的情感的。江一燕的思惟和行动,在我心里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敬佩之心油然而生,我用相机拍着她朗诵的风度,保存着这颗金子般的心!

  第三次熟悉她,是手机腾讯中看到的关于江一燕的报道。她与孩子们一路的一幅幅照片,像魔力一样吸引着我。在孩子们中间,她那残暴、高兴、阳光的脸庞,以及孩子们对她的那份爱好、高兴、羞怯之眼神,已经胜过了任何动人的文字,深深地感染着我。她深爱着这些活泼可爱的山里孩子,尽管有的蓬头垢面,有的衣衫破烂,有的羞怯腼腆,她奉献着心坎深处最宝贵的仁慈,还有她对信念的去世守。她的美,不只是脸上,还有很多人不克不及企及的魂魄。一小我的笑、一小我的乐,是可以感染的,江一燕心坎的笑,在脸上天然绽放,如出水芙蓉的美,打动人心的最柔处,让人过目难忘。陈道明为江一燕书本《我是爬行者小江》写的序里有如许的两句话:“皮相的光鲜不过数年,优雅和安宁才是最终人生。”这两句话是对江一燕品德的由衷赞美,女人心坎的`教化与魂魄的高处,才是最毕生平的最美!

  二、退休假想

  尽管离退休还有10多年,但我对退休后的生活有过很多假想:旅游、拍摄、写作、到老家种地等等,反正不是带小孩、打麻将的人生轨迹,不是循序渐进的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不会慢慢地消磨时光,等着年纪流逝、骨骼变老。退休后应当还有很多的余暇时光去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

  什么是人生?什么是丰富的人生?什么是有意义的人生?这些问题,很多人费尽周折地美化,用最美丽最崇高的词汇大年夜方答复,却无法让人刻骨铭心产生共鸣,而江一燕摈弃了都邑繁华的享受,去世守着心中的诺言,前去贫穷的山区奉献着本身的芳华热血和执著的爱,成为了孩子们眼中最美的小江教师,这就是最震憾心灵的谜底!

  该做些什么样的事才有意义呢?这一贯是我思虑的问题。

  看到同伙圈里小老婆发的大年夜大年夜明星江一燕在山区支教了8年的事,我的心豁然开朗,退休的“职业”就有了肯定,去山区支教!因为她做的支教的事迹已经点拨了我,让我知道我退休后该去干什么了,也让我知道还有如许的人在很浮躁、很自我的社会里做着有益于社会的事,选择着有意义的人生。

  如许想着,退休后去边远山区支教的设法主意,在我的心中如磐石般果断不移!

檐前的春燕的优秀经典散文

  春雷一声炸响,震荡了宇宙,震落了一地冬日的灰沉,灰沉云里的残冰。我很是欣慰,可又偏偏燃起一缕思虑;忽然间,想起我的小租屋檐前的那双春燕,它们可能在春雷后,捎回南方的风吧。

  我越是这样想,越是想到,它们的翅膀是不是在千里的空中;要么,还是于我一样,暂居在一棵落晚的树枝上,思念着与我这颗一样的心念。我只是这样猜想着,猜想着,猜想出千种古怪的想法。

  春天的风,还是有点凉,特别是北方的春天晚上,地面的阴风稍一吹,晒了一天的阳光就散去了。加上这几天,又起了大雾,雾后又是一陈灰沉的云,灰沉的云可以触手摸到桌子上,桌子上飘着灰沉的情愫,光线很不亮,人也不怎么显得神气,给人一种昏昏的睡意,可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倦吧!

  我这几天,也沉得无聊,无聊中想起那一声春雷,春雷好像从地面上腾空而起,似一条活着的惊梦的鼓。一下子,地面上有了新鲜的气味,活起来了,精神起来了。气味弥漫起春的想象,人也多了想象的春。而我最关心与多想的,可是那门前的那双燕子,它们是不是在南门生育了新的翅膀,这回,我可以多听几个新喉咙的歌韵了,也想看一看,它们翅膀在南方里成长的故事。

  是呀,是呀,这无聊中的趣话,无聊中的趣想,真是在春的故事里去拓讨一点春的颜彩,考古一个活着的生灵的另一个世界故事。我在无精打彩的无聊中,又开始了无聊的回忆。

  记不清是哪个春季了,可还是记得清,也是春雷的第一声声响。不久,一双燕子飞回来了,飞到我屋檐下;我正在看书,看得如神,可它们那一声哭泣的啼声,让我从入神的神志中溜出来了。我的天呀!是谁把那燕子的窝给捣毁了。我惊讶中,模糊地记忆起来了,有一个风雪交加的晚上,楼道响起几声怪声音,真的很怪,声音很低沉,低沉得如地狱的阴鬼发出的声音,声音与脚步混杂在一起,很轻,很轻;听不清,也听得清,就在这,就在这,经常发出鸟的声音,这鸟的声音喜欢啄虫子,喜欢与稻草人站在一起守护田地,喜欢用声音撕破我们这些夜色下的黑影子,更喜欢用钉子般的眼光看我们的黑势力。今晚,就动手吧!

  也许,是这一天的晚上,是这一晚上的雪地的脚印,是这一晚上卷起的狂风,是这一晚上隐秘的计谋,是这一晚上黑手指纹粘着的印痕,制造了一个生灵的悲哀哭泣,一个生灵的生存基本保障的毁灭。罪孽呀!罪孽呀!我的上帝。

  我在怪想的回忆中,如坐在一叶独舟上的孤独行者,我飘在沉寂的狂尘卷起的雾霭的记忆中,看不到颜彩,听不到音乐,我只有翅膀,在风的波浪中沉浮,我的下面是黑黑的势力,在向着天空伸着手,抓走一切会飞的,挟持一切会动的,吃掉一切太阳的灵光,它们如黑色的海浪,翻涌着吞灭天空的阴谋;我的上面,是黑黑的海面狂风,它们要把我送到一个黑暗的没有太阳灵魂的孤岛。这是多么地恐怖呀!我极其的恐惧,恐惧在半空中悬浮,我的日子也在半空中飘游。

  在怪想中,身上激起了冰层,我发了一身的冷汗。想起来了,我在这个村子,看到一个古怪的村庙。人们用羽毛的灵去祭拜一尊土地神,要杀很多很多的鸟,做成一个要烧去的祭拜鸟人,这古怪的`举动,怕是向当地神灵进贡的吧。

  是么,是么?我想这些杀鸟的羽毛的信徒,他们的唯一的信仰,怕是害怕有太阳的眼睛与喉咙吧。

  想到这杀鸟取毛的事,我开始担忧起来了,担忧这檐前的双燕,是不是早就在去年秋天,让他们逮住取毛了。我的担忧开始弥漫起来了,想起前些日子,有人拿着羽毛做成的风轮,到处炫耀地说,看呀,这是我的光艳,这是我的歌声,可悲的鸟的生前的诗歌,死去的鸟的羽毛的颜彩,迷彩般地装饰在他们的领带与头冠上。

  我更加恐惧起来,因我与鸟有同性有同灵,有共同的声音,我写了字的喉音,当然,我也是一只鸟人了。今年我会不会,也变成一片羽毛,让他们放在风轮上,装饰他们刀下生灵的悲哀泣声中,高大起来的威武炫耀光彩呢?

  忽然天空一道电闪,春雷在天的头上,向着大地,发出了生灵潮涌的号角;春雷,春雷,震碎了这村庙飘着的灰沉的灰沉。

江阳的云的经典散文

  虽然我在阳江旅居有五年之久,既没有去过闸坡的十里银滩,也没有到过阳春的凌霄洞,这不得不说是人生的一大憾事,现在想来都不觉扼腕叹惜。然而,阳江的云却给了我特殊的感受,使我一想到阳江,不是十八子,不是喜之郎,而是飘荡在天空无忧无虑,洁白如洗的白云,变换着种种姿态掠过脑际,让我不胜怀念。

  记得初到阳江之时,正值三伏九天,一下汽车,我这个在北方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壮小伙,就被南国迎面扑来的热浪掀了个筋斗。抬眼望去,满眼里尽是白晃晃的阳光,不敢直视地晕眩铺天盖地,压迫得透不过气来。蹲在荫凉的树荫里,汗腺就像狗的舌头,恨不能喘出肺来。到达目的地之后,泡在花洒里狠狠冲了个凉,然后将风扇调到最大,喝着冰镇的饮料,这才透过口气,看着窗外依然热毒的太阳下空荡荡的街市,不禁茫然,这就是南方?

  是夜,燥热退去,习习晚风就像拍拖的情侣荡过马路,迎着华灯初上的街道,行人也如雨后的春笋逐渐多了起来。夜宵的吃摊,廉价首饰的货担以及露天的卡拉OK等等摊位,鳞次栉比,远远望去,摊位前的照明灯与天上的星河遥遥接应,浑然一体,竟让人生出无限遐想。未婚妻先我半年到达阳江,情况比我熟识。我们在宵夜摊位吃过晚饭,她领我到了临街的公园。公园临山而建,旁水筑修,虽谈不上雕琢华丽,却处处透着浑然天成的雅拙质朴。这里相比前面的街道,变得冷清了不少,除了对对拍拖的情侣,极少有人光顾。我们找了个清静所在,闲聊时偶然抬头,才发现阳江的天空竟然是那么的湛蓝、清澈,就像未受尘世困扰的孩子,眼睛里闪烁着圣洁纯真的光芒。漫天的星斗犹如粒粒珍珠玛瑙镶嵌在湛蓝的夜空,颗颗灵动晶莹,更加衬托出夜空的清澈。大概夜里九点的时候,一轮弦月渐渐掠过高岗的松枝,顿时天地之间一片清明,身后高大的松林巍然肃穆,耳畔只有阵阵松涛如梦地呓语。这时在夜空的东面,忽然间有朵白云,映入眼帘,心头不觉一荡,但见它亮如玉脂,洁似莲心,壮如仙桃,在月光里更显晶莹剔透,温润如玉。我忙拉了把未婚妻,指给她看,惊喜地说:“真是‘琼盘雨露献瑞桃’的美景呀。”还未等未婚妻搭话,那颗桃子,仿佛受了感应,倏忽间便模糊起来,再也辨不出什么形状。让人惊喜的是,更多洁白如雪,晶莹更甚的云朵,如同朵朵奇姿百态的奇葩盛开在夜空,姿态万千,悠然自得,仿佛众多仙子芙蓉出浴,让人心神不觉顿时清爽。未婚妻笑着说,阳江临海,昼夜温差造成的气压悬殊,使得海气夜间氤氲蒸腾,所以阳江的云才如此清新洁白,芙蓉出浴确实是很贴切。我含笑默然,心想沿海何止阳江一座城市,但唯独阳江的云别有一番滋味,其中肯定有个缘由。思索的当儿,深深吸了口气,青青野草的甜味,淡淡松枝的香气充盈肺腑,更感心神旷怡。见时间不早,两人离开公园,回到街上,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自此之后,我对阳江的云就特别偏爱。白天虽然酷暑难耐,但晚上正是消暑赏云的最佳时机。天上有月固然很好,没有月亮的夜晚,漫天星斗更是别有一番风韵。或是楼顶,或是庭院,每次都有不同感受。记得在农家小院赁住的那年夏天,我和妻两人除了上班之外别无琐事,夜间常常在院中纳凉。小院虽谈不上别致,却也整洁利落,最难得是临窗之下一簇瘦竹,徒添了不少风韵。每每晚上,暑热逼人,难以入睡之时,常在院中的竹床上铺了凉席,看满天星斗,欣赏游云。一夜,正值皓月当空,万里晴空,天地之间洒满银辉,整个世界仿佛透明的琥珀,玲珑剔透。我和妻仰卧于竹床之上,遥望夜空中悬挂着的满月,聆听着竹叶随风碰撞的“莎莎”碎音,内心感觉从未有过的平静。偶尔几朵白云悠闲地飘过,在地上留下团团阴影,伴着剪碎一地的`竹影,仿佛二人就是平静湖面下栖息的鱼儿,梦幻地看着掠过湖面的云朵,痴痴地发呆。妻说,这样的情景让她想家,想起小时候在门口枕在妈妈的腿上乘凉的夜晚。我的心不由一酸,明显感到空气中凝固着粘稠的乡愁。看看天色不早,露气渐重,只好和妻回房歇息,空留下满院子的月光和剪碎的竹影,以及郁郁不肯远行的云彩。

  经过几年的辗转漂泊和年齿的见长,我和妻还是离开了阳江,重又回到故里,并且买房购车,结束了那种飘荡的日子。随着日复一日,不断重复却又不断消失静静流淌的岁月,不再年轻的不仅仅是容貌,还有心情。有时候我们甚至会怀疑,我们曾经是否拥有过年轻,拥有过年轻时的心情。偶然间翻开影集,像发现新大陆似的会忽然想起那些沉淀在岁月长河中,曾经信誓旦旦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东西,都像被生活中的雾霾重重遮蔽。灰蒙蒙的天空,让太阳的光芒变得苍白无力,虽然是春暖花开,但因失去了天空和洁白的云彩,让整个春天暗淡了不少光彩。这个时候就格外怀念,记忆中阳江的天空和天空中飘荡的云彩。以及怀念,那种向往漂泊,向往远方年轻的心态。

  在驱车回家的路上,迎着晚霞,路过绿油油的麦田,偶然间看到天边有朵奇特的云彩,心头不由一振,不由发问:“天边的游子哟,你可是否来自阳江?你可是否阳江的云彩?”

燕来燕去的抒情散文

  自从到了州城读书以后,回家的次数就不是很多了。工作以后,上班时间很紧,回家的次数更是减少,往往都是每年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到老家去。因此,在老家的日子,那些草长莺飞、烈日炎炎、枫叶泛红的景象渐渐开始模糊,只是冬日的雪还是在回老家过年的印象中一次又一次刷新,未曾走远。

  前不久端午回家,看到了我家吊脚楼下飞进飞出的燕子,多年没见,心里一时好生激动。

  因为一般回家只是在冬天,很少看到燕子。而在喧闹、坚硬和枯燥的城市,燕子也是不见踪影的。好在现在节假日多了,于是我们回老家的次数勤了一些。清明、端午、中秋都有了假期,加上公路也修好了,弟兄们都买了车,于是往往一声招呼,都跑出城市,往老家去,心情也是无比地好,就像车窗外的绿野和清风,那车行得感觉就像燕子在春光中的飞翔。

  小时候,燕子是我们家的常客,也因此让我们生出许多自豪。据说,燕子落在哪户人家是很有选择的,一定要干净、大方和和睦。而且燕子落在谁家那是很吉利的事情,因此农村人都欢迎他们,尽管它们也会拉屎掉毛,但是还是没人会因为此而赶走燕子。在我老家,四五户人家挨着住着,可是就只有我家有燕子来做窝。而且我家的燕子做窝还不是做在屋檐下,而是做在磨房的楼板下,是在门里边,俨然是一家人的部分。只是我们常常担心,推磨时那轰轰的响声会惊吓到燕子,可是好像很多年燕子都不在意,我们在推磨时一前一后地走动,磨绳也来回摆动,燕子却还是如平时一样来去穿梭,丝毫没有收到惊吓,估计它们已经适应或者感到我们没有恶意。

  因为燕子把窝做在楼板下面,正是木楼板和下面的楼斗的结合位置,是一个三角区,省了一些工,而且相对牢固。可是我们无论什么时候去楼上做事,母亲总会轻轻地嘱咐一句:小心燕窝!她是怕震动对燕窝或者燕子造成伤害。有时候,晚上要关门,她总会问一句:看看燕子回来没有?我们小时候的卧室正好在燕子做窝的楼上,虽然晚上燕子也休息了,但是我们还是脚步轻轻地上楼,上床睡觉。偶尔不小心弄倒了什么,立刻会静心树起耳朵听一下,看看燕子的反应,一般都是静悄悄的,燕子好像也不是很在意。不像现在单元楼中的一些住户,楼上拖一下椅子,马上在下面回捅几下以示抗议。

  一段时间,我们家里的燕子到了“燕多为患”的地步。本来磨房里的燕子还是有邀约之意的,父亲在楼斗上钉上了两根长竹钉,然后在上面放上一块瓦片,燕子于是就以此为基础开始筑巢。而后来,就在这个燕窝边上又出现了一个燕子做的窝,另外在我家吊脚楼最下面的一层,牛圈的外面楼板上也出现了燕子窝。一时间,到处是燕子纷飞,叫声唧唧。它们黑色的身影梭子一样闪现,为老家的吊脚楼增添了很多灵气和活泼。这次它们没有要父亲帮助钉瓦片,而是全用泥土筑成的,那种建筑工艺让我吓了一跳。燕子筑巢是用嘴衔来一颗颗黄豆大地稀泥,一颗颗沾上,慢慢形成一个水囊式的东西,入口小,只能供一只燕子进出,里面很大,还垫有猪毛、松针、芦花等柔软的材料。那些小泥土颗粒悬空构筑,却也不掉下来,却是让我感到燕子的聪明、细心和精巧。后来读了相关的书,知道好像还要伴以燕子的唾液,那是怎样的呕心沥血啊!当然我们老家的燕窝是泥做的,不是沿海的那些燕窝,会被人弄去当补品吃掉,这是我们这里燕子的幸运。可我有时也在想,燕子是候鸟,到了冬天,我们老家的燕子在南方是不是也去做过那种鱼胶做的燕窝也未可知,但是一定在我们这里是最温馨的,它们的家至少是安全的。家安全,它们的孩子也就是安全的。

  据说,燕子认识它的家,无论飞多远、走多久。它们是候鸟,每年春天飞来,每年冬天飞去南方,窝在哪一户人家,它都不会弄错。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小时候就想给燕子身上绑一份信,让它南方的家的主人联系一下,一是验证,二是可以因为燕子而多一个远方的朋友,可是一直都没敢去这样做。燕子好像不像别的动物那样区别大,都是一身乌羽剪尾,黄白相间的腹部和欢快悦耳的叫声,我实在分不清我家的燕子和别人家的燕子有何区别。每年开春,在树木吐绿的时候,它们就悄然来到了。有时听到一声清脆的叫声,在屋子里劳动的父母亲便会相视一笑,轻声地说:燕儿回来了!我们老家说燕子都是带儿化音,叫燕儿,就像现在电视剧的女主角。后来,我读小学,已经在外面参加工作的哥哥姐姐回家,只要听到他们在屋外的声音,我看见,父母亲的眼光和听到燕子归来时情形一样惊喜。

  燕子多了,母亲却很细心,燕子很讲究,是在窝外面排泄的动物,于是母亲会在燕窝对应的下面的地上,倒上一些灰土,燕子于是可以把粪便掉在灰土上。往往便可以看到燕子倒退着身子把尾部伸在窝口外,像投弹似得排下粪便,于是我们每天都会增加清扫的任务,燕子倒也习惯成自然了。这好像人类婴儿的行为,往往没有厌恶,只是觉得可爱。燕子的叫声其实也不是单调的“唧唧”,而是像一句话:“燕儿——滴滴——哒哒”,尤其后面一声,真是“巧如簧舌”,一般人模仿不了。

  由于家中有燕子,因此在小学学《小燕子》的课文时,很有基础。只是一直不懂燕子排在电线上为何象“等待演奏的曲谱”。后来在知道,我们老家那里电线最多就是一两根,没有五线谱那么多线,也不懂五线谱的音符,老师估计也不懂,没有作解释,这个疑问直到我长大了,有一次出差在外地,我看到密集的高压塔上的燕子群才弄明白,现在想来,不禁莞尔。

  小时候,我家有燕窝的磨房就在厨房边上,在我们一家人坐着吃饭时,同样可以听到燕子的叫声、看到它们忙碌的身影。有时候是收工回来的小憩,也会看到这番情景。尤其在有些时候,小燕子已经孵化出来了,老燕子外出觅食,一飞进磨房,小燕子听到了叫声,一股脑儿挤在燕窝门口,无数张小嘴,黑黑的小脑袋,嘴角边上一条很好看的黄色边角,都像夹子似得大张着,唧唧直叫,呼唤着老燕子把食物放在自己的嘴里。老燕子攀在窝口上,不知有没有规律,往往把衔在嘴里的食物有指向地放在某个小燕子嘴里,未来得及休息,一蹬身,刷一下又从门里飞出去,开始又一趟寻食之旅。一天到晚、日复一日,从不疲倦也从不停歇。每次看到这种情形,父母便会斜靠着椅子在门边,欣慰而又无限期待地说:我们就像这燕儿一样啊!那时我们兄弟姊妹七人都在读书,父母亲便在二十多亩地上挖掘她们的期盼,根植我们的未来与幸福!她们从开始就决定要供我们读书,考学出去,像燕子一样飞出去!那时生活很苦,“一条龙”的读书战线,从小学到大学全排上了。父母真像那两只老燕子,不知疲倦地挥洒汗水,硬是用两双手从土地里抠钱,把一家人养活、供读,只到我们七兄妹全部高考上中专大学、参加工作,像燕子一样飞出大山。那时的'学校乱收费没有制止,几乎每次回家,都会给父母递上收费通知单,父母有时走到里屋开始翻箱倒柜,有时走出家门找乡亲借钱,苦楚、委屈、压力,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是她们却从没有拒绝和放弃过。就像那两只不知疲倦的燕子!而我们,就是那些嗷嗷待哺的小燕子!七张嘴,张着一直在叫,那是怎样的一种辛劳和焦虑!只到我自己养了孩子我才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种承受与担当。我只养着一个孩子,还有固定的工资让我减少忧心,可是当年父母却是只有土地和双手,但我们却是兄妹七人啊!

  后来,我们渐渐都考学在外,参加工作,相继成家,回老家也是屈指可数了。老家很早就只剩下父母亲住着,年岁大了,而且身体也不好,土地越种越少。可是她们也数次拒绝我们的建议的和安排,不愿进城,很固执地住在老家。于是,我们便在每年的暑期冬季,找机会回家,看看她们,看看老屋和土地,就像一只只燕子、候鸟一样在城市和乡村老家,季节之间来来去去。我们的身后,渐渐又有了小孩子一代,带着他们,一遍遍地往返在城市和老家,增加他们对土地、对老家、对亲人的亲切与敬仰,让他们也渐渐开始预习一个关于燕子和候鸟的迁徙路途。其实慢慢地,我们也开始出现当年父母亲看到燕儿回归、孩子回家的眼神。我知道,我们的人生也开始经过炎夏,如燕子一样,目光开始寻找归程。这是人类的宿命,也是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宿命,就像是一种轮回。迁徙,其实也是一种轮回。

  那天回家看到了燕子,看我看着出神,父亲说,很多年这里都少看见燕儿来了,可能是因为人们乱打农药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气候变暖了。没想到,这几年又回来了。我问父亲,这些燕子是不是当年我家的燕子?父亲肯定地说,肯定是,燕儿这种动物,认来家,认路,再飞多远、再走多久,都认得原来的主人家!不会走错的!一下子,我很感动,既因燕子的情意,也因父亲的期待情怀!燕来燕去,庄稼汉和候鸟之间其实有一种亘古的牵挂和信任,那是这条迁徙之路不变的基因,是人间的永恒感动!

  人生的时空里,没有候鸟,也没有返程。我们总是行进在从寒冷到温暖的路上,虽然也是如燕子一样的忙碌过程,但是生命却无法迁徙,只有一个注定的方向。花红柳绿,燕来燕去,都是稍纵即逝的瞬间。但是我们都做好一只燕子,不忘来路,不求回报,只留下天空中划过的轨迹,和生命传承中不息的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