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励志语录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励志语录 正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励志语录

时间:2025-01-11 04:18:45

  一、报考条件

  (一)政治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品德优良,遵纪守法,无违法犯罪记录;

  4、在校学习期间无记过及以上处分,无考试违规作弊记录;工作期间无党纪、政纪处分;

  5、无不宜从事公安工作的其他原因。

  (二)年龄条件

  报考“非定向就业”(录取后档案需要转入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年龄不超过27周岁(1994年7月1日以后出生);报考“定向就业”(录取后档案不转入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6年7月1日后出生)。

  (三)学历条件

  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21年9月1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的人员(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四)身体条件

  1、公安专业(公安学、公安技术)

  参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的有关规定执行,详见《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人社部发〔2016〕140号)、《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人社部发〔2010〕82号)。同时,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1)身高:男性170厘米及以上,女性160厘米及以上;

  (2)体重:男性体重指数(单位:千克/米2)在17.3至27.3之间,女性在17.1至25.7之间(含本数);

  (3)视力:单侧裸眼视力不低于4.8(0.6);

  (4)色觉:无色盲、色弱;

  (5)外观:无少白头,无胸廓畸形,无脊柱侧弯、驼背,膝内翻股骨内髁间距离和膝外翻胫骨内髁间距离不超过7厘米,无足底弓完全消失的扁平足,身体无影响功能的瘢痕,面颈部无瘢痕,无下肢静脉曲张,无腋臭,共同性内、外斜视不超过15度,无唇、腭裂或唇裂术后有明显瘢痕。

  2.非公安专业(法学、法律、电子信息)

  (1)身高:男性原则不低于170厘米,女性原则不低于160厘米;

  (2)体重:男性体重指数(单位:千克/米2)在17.9至27.9之间,女性在17.2至27.9之间(含本数);

  (3)视力:单侧裸眼视力不低于4.6(0.4);

  (4)色觉:无色盲、色弱。

  二、报名时间及方式

  (一)报名时间

  2020年10月10日至31日,每天9:00-22:00。

  (二)报名方式

  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分网上报名与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1、考生在上述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填写报名信息,并交纳报考费。考生报名前应认真阅读报考须知,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信息是否填写准确。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将取消复试资格,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考生于2020年11月中旬(具体时间见教育部公告)在网上或到选择的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网报信息一经确认,不得再做修改。因信息填报错误影响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未对网上报名信息进行确认的,报名无效;

  3、2020年12月19日至28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有关网上报名具体事宜请及时关注教育部网站及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

  三、考试、考察

  (一)初试

  初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

  (二)复试

  复试安排在2021年4月进行,进入复试阶段的考生,须在资格审查时提交下列材料:

  1、本科学历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提供学生证);

  2、本人有效期内的二代身份证;

  3、同等学力人员需提供“同等学力人员报考注意事项”中规定的证明材料。

  复试内容包含英语水平测试、专业笔试、综合能力面试(含英语口试)及政治考察、体检。复试重点考查考生专业基础掌握程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复试时间和具体内容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公布。

  (三)政治考察及体检

  报考公安学、公安技术等公安专业的考生,政治考察项目和标准参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的有关规定执行,由生源地省级公安机关组织实施。报考非公安专业考生,政治考察由我校负责组织实施。政治考察结论为“不合格”,或因私出国(境)留学、工作、生活且连续驻留6个月以上无法进行有效考察的,不予录取。

  体检一般安排在复试中进行,具体要求参见“报考条件”。

  四、同等学力人员报考注意事项

  2019年9月1日前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已取得本科学历的,以本科毕业生身份报考;入学前可取得本科学历的,以应届本科毕业生身份报考)及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可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要求为所学专业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在取得复试资格后,需在复试时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专业必修主干课程,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教育部承认的大专学历证书或本科结业证书;

  (二)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或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单;

  (三)近5年在报刊上公开发表3篇以上相关专业学术论文,含一篇5000字以上的专业学术论文;

  (四)补修所报考专业本科课程证明材料(由补修学校教务部门盖章)。

  五、法律专业硕士报考注意事项

  (一)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的人员,在高校学习的专业应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不得报考)。报考法律(法学)专业的人员,在高校学习的专业应为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可以报考)。

  (二)我校招收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法律硕士(2020年招生50人,供参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规定,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学校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授予硕士学位证书。

  (三)我校非全日制法律专业限“定向就业”类别报考(考生录取后须按相关要求与工作单位及学校签订定向培养三方协议,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工作),学制为3年,学习形式1-3学期每学期集中授课约10周,其余时间安排社会实践、撰写毕业论文。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读期间可参与国家奖学金评比,不参与学业奖学金评比,不享受助学金及公费医疗。

  六、警务专业硕士报考注意事项

  (一)报考我校警务专业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1、本科毕业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

  2、报考人员须为在职人民警察。

  (二)警务专业学制为3年,学习形式为1-3学期每学期集中授课约8周,其余时间安排社会实践、撰写毕业论文。

  (三)警务专业硕士报考类别仅限“定向就业”;考生报考时须征得所在工作单位同意;录取后须按相关要求与工作单位及学校签订定向培养三方协议,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工作。

  (四)报考公安技术研究方向的人员,本科专业应为理学或工学类专业,其他专业不得报考。

  (五)报考技术侦查、禁毒、网络安全保卫等研究方向的人员,须分别为技侦、禁毒、网安系统正式在编人员,且已取得本科学历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

  (六)报考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的人员,须为北京、天津等地公安机关正式在编人员,且已取得本科学历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

  七、公共管理专业硕士报考注意事项

  (一)报考我校公共管理专业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1、本科毕业满3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

  2、报考人员须为在职人民警察。

  (二)公共管理专业学制为3年,学习形式为1-3学期每学期集中授课约8周,其余时间安排社会实践、撰写毕业论文。

  (三)公共管理专业硕士报考类别仅限“定向就业”;考生报考时须征得所在工作单位同意;录取后须按相关要求与工作单位及学校签订定向培养三方协议,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工作。

  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报考注意事项

  (一)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文件精神,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原则,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等措施,2021年我校继续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具体招生计划以教育部文件为准(2020年招生计划为42人,供参考)。

  (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生源范围为:1.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4省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湖南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和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少数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三)报考该计划的人员,原则上为上述生源范围的少数民族考生。此外,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工作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工作的汉族考生也可报考,但录取比例不超过10%。

  (四)报考该计划的人员,在网报阶段需到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厅民教处或高教处)接受资格审查,凭教育行政部门发放的“校验码”方可进行网上报名。

  (五)该计划招生计划单列,考生性别不限,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九、“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报考注意事项

  (一)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参军入伍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5〕3号)文件精神,按照“自愿报名、统一招考、自主划线、择优录取、严格规范、公平公正”的原则,2021年我校继续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硕士研究生(2020年招生计划为5人,供参考)。

  (二)该计划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

  (三)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学、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四)该计划招生计划单列,考生性别不限,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做到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复试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

  第二章复试基本分数线、复试分数线

  第三条复试基本分数线的划定原则:学校根据各学科门类当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和初试情况,划定学校复试基本分数线,在研究生院主页(http://gradschool.ustc.edu.cn)上公布。

  第四条复试分数线的划定原则:各院系在学校复试基本分数线基础上,根据各学科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和初试情况,本着宁缺毋滥、保证生源质量的原则分别划定当年的复试分数线。

  第五条达到所报考院系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可以参加报考院系组织的复试。

  第三章复试的内容与形式

  第六条复试内容包括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两个方面。其中专业素质考核以考察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特别是考察考生对本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综合素质考核是考察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英语听说能力、本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和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等方面的经历、个性心理特征、诚信状况、意志品质等。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第七条复试形式必须包含面试,其中包含5分钟左右的英语听说能力考核。面试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面试内容必须包含专业知识的问答。各学科一般应加试专业课笔试、实验或上机考试,具体要求在本单位网上公布。专业课笔试试题应与初试的两门专业课在内容上不重复,内容应涵盖与考生报考专业所对应或相关的本科专业主要专业课的基本内容。各单位要以此原则作为出题的依据。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

  第八条 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凡被招生单位录取的研究生必须体检合格。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不参加体检、体检不合格者及弄虚作假者,一律不得录取。考生需按照报考院系要求体检。

  第四章复试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程序

  第九条学校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组,指导学校的复试录取工作。各院系成立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和专家等组成的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复试与拟录取工作。

  第十条各院系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成立若干复试小组,复试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其中应包括不少于3位研究生导师,外语听说能力较强的老师不少于1名。

  第十一条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各单位根据生源情况自主确定复试差额比例,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

  第十二条各院系要按照教育部及学校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的复试录取办法,在本单位网站提前向社会公布并严格执行。复试录取办法中应明确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和其他业务要求,以及复试、调剂、录取等各环节具体规定。

  第十三条各院系根据确定的复试名单,在复试前对考生的.身份证、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往届生)、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应届生)、成绩单(往届生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应届生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同等学力考生提供专科成绩单及本科课程进修成绩单)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并保存证书(或学生证)和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影印件、成绩单原件;在网报中学历(学籍)审核未通过的考生,如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不得参与复试。

  第十四条面试由各院系组成的复试小组进行。各小组复试标准需相对统一。复试小组须认真记录面试内容,现场独立评分,签署面试成绩和评语,面试全程要录像录音。评分记录和考生作答情况要交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审核并集中统一保管,任何人不得改动。

  第十五条复试成绩原则上应占录取总分的30%~50%,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各院系根据复试成绩合格考生的全部或部分初试科目成绩、复试成绩进行总成绩排序,提出拟录取意见,报研究生院批准后,由研招办予以统一公示。

  第十六条复试工作要注重科学选拔,坚持公平公正。在面试前,复试小组对提问问题的基本要素、考察点要精心准备,做到心中有数。笔试部分须注意安全保密,其命题、阅卷要求同全国硕士招生考试自命题部分有关要求。

  第十七条复试小组在复试过程中不得承诺考生是否被录取。复试结束后,相关成绩将统一向考生公布,接受考生监督。各单位负责对考生关于复试过程中的疑问给予解释。

  第十八条实行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各单位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认真组织复试工作。有直系亲属或利害关系人参加本招生院系复试的教职工必须回避复试录取过程。

  第十九条实行监督制度和巡视制度。校纪检监察部门及研究生院将选派专门人员巡视,全面、有效监督复试全过程。

  第五章调剂

  第二十条达到学校复试基本分数线,但未达到报考院系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可向生源短缺的院系提出调剂申请,且须达到其复试分数线及调剂要求。未达到学校复试基本分数线,但达到教育部公布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考生,可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向其他院校申请调剂。未达到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考生及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不得调剂。

  第二十一条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第二十二条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第六章其它

  第二十三条各学科、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人数将根据国家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以及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的需要确定。招生简章和目录中所列的各院系、专业招生人数仅供参考。

  第二十四条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复试已经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统一报名结束前完成,不参加本章程规定的复试。

  第二十五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等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可享受政策加分的考生,各单位要对其提供的加分证明材料进行认真核实和妥善保存,对拟录取的该类考生,须在向研招办报拟录取名单时一并附书面材料备案。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章程条款如有与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规政策为准。

  第二十七条本章程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一、招生计划

  2021年我校招生目录中公布的招生计划总数暂按2020年国家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总数(3272人)安排,分专业拟招生人数包含拟招收推免硕士生人数。各专业最终招生人数将根据2021年国家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数、推免生实际录取情况以及统考生源情况作相应增减调整。实际接收推免生人数以最后推免服务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

  2016年起,国家设立“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专门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2021年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为15人,最终以国家正式下达的计划数为准。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具有所报考专业6门本科主干课程合格成绩单(需有进修学校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教育(教育管理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4、报考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须符合招生目录中相关要求。

  5、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代码1051开头的专业)限五年制普通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及与所报考专业相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报考。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不得报考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正在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员不建议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如报考,需按照培养方案重新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三)报考教育学(代码为040100)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考生,本科专业要求教育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科学、英语或小学教育。

  (四)报考心理学(代码为040200)专业的考生,原则上本科要求心理学专业。跨专业报考考生,本科专业仅限计算机、医学和数学专业。

  (五)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截止规定日期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申请并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需登录推免服务系统办理网上报考录取等手续,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接收推免生的具体内容届时详见学校研究生招生网https://graduate.nbu.edu.cn/zsgz/sy.htm。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

  网上预报名时间: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报名流程: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s://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我校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我校一志愿考生以及一志愿报考其他学校的考生均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我校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填报调剂志愿。

  (2)考生应按我校相关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3)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4)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复试前将认证报告交我校招生学院核验。

  (5)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6)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

  (7)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8)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2、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请考生及时关注。

  3、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4、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5、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6、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7、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8、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的具体事项届时详见报考点通知。

  四、考生报考资格审查

  所有报考我校考生须仔细阅读我校当年招生章程及招生目录,详细了解各专业的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学制、备注等信息。我校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考信息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

  在复试前将对考生的有效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我校要求考生在复试前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复试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五、初试

  (一)打印准考证

  考生于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二)初试时间

  2020年12月26日至12月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三)初试地点

  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的报考点指定的考试地点。

  六、复试

  (一)复试基本要求

  达到教育部确定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我校个别专业视上线生源数量情况,复试实际分数线可能会高于国家分数线的成绩要求。

  我校依据教育部有关政策自主确定并公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和接收其他招生单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

  (二)复试形式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复试的形式主要有笔试、面试和实践技能考核等。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报考的考生(除法律硕士(非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外),复试时,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

  复试由我校组织安排,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复试时间一般为2021年3-4月份,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复试考试科目和复试加试科目详见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七、调剂

  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由我校按教育部录取政策确定并公布。届时,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志愿。

  八、体检

  体检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的要求执行。复试后拟录取考生应到我校医院或其他二级甲等以上(含二级甲等)医院进行体格检查,具体体检时间另行通知。

  九、录取

  (一)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我校将把考生考试诚信状况作为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硕士研究生按其就业方式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当在被我校拟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学校不承担责任。

  (三)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对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

  (四)经我校录取的研究生新生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校办理报到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应凭有关证明事先向所在学院请假,请假期限为两周;否则,视为放弃入学资格。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推免生未取得学士学位或本科毕业证书,或受到处分的,取消录取资格。

  (五)新生报到入学后,我校将对其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专业素质、健康状况等全面复查,发现有不符合标准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新生复查期间的举报情况、调查情况、处理情况在全校范围内公开。

  十、违规处理

  对在研究生考试招生中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一律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应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单位应将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