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励志短句 > 一个人行走的励志美言短句 正文

一个人行走的励志美言短句

时间:2024-10-03 04:34:14

一个人的行走抒情散文

  外面的阳光很好,少了夏天的毒辣,也一改冬日的萎靡,照在身上很舒服,但我心情却好不起来。一种难以言明的郁闷情绪将我淹没,不能自拔。也许只有找到情绪的缺口才能走出情绪的迷宫吧。突然想起日日走过的公园,该是草长莺飞,垂柳吐绿了吧。闲着没事,便想去走走。

  一路上,许多行人一改往日的臃肿,脱下了肥厚的外套,换上了春天的衣服,特别是女人,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似乎在和春天争奇斗妍,少了些冬天的单调,多了些五彩斑斓的刺激,但我觉得有点刺眼。

  到了公园门口,看到了盛成先生的塑像,许多孩子在他身上爬来爬去,打闹嬉戏着。塑像底座上有关他生平经历的文字早已消磨殆尽。家长们拿着孩子们脱下来的衣服,眼里装满了关切。我却分明从他们的眼神里读到了另一种含义,冷漠或者称作是漠视,一种对文化的漠视。当然,这不是孩子们的错,因为年幼,他们也许不知道这座塑像到底代表着什么。对于孩子,我们完全可以宽容。盛成先生是仪征为数不多的在文化界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人、革命家。作为“辛亥革命三童子”之一的他理应获得后人的景仰和膜拜。作为家长,理应将他的故事代代相传,让孩子们感受其身上大而无私的革命情怀和对祖国母亲的拳拳之心,在这个提倡“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社会里,这难道不是一个极好的教育契机吗?然而,这些家长是真的不知道盛成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抑或知道也从没真正领悟在一个公众的场合建立这座塑像的初衷?

  湖边的垂柳冒出了新芽,鲜嫩鲜嫩的,长长的枝条在和煦的春风中,轻轻地摆动,拂过水面,荡起阵阵涟漪,迅速向四面散开,偶尔一两根枝条触到脸上,柔柔的,也许是经历过冬天漫长的等待,有股春天的味道,清新、妩媚而动人。我下意识地随手撸起衣袖,仔细触摸着柳芽,感受着春天的脉搏,却惊起了一群不知名的鸟儿,飞向了另一棵树。我心里不免有点懊悔,不该侵犯属于它们的地盘。前边不远处,有几个人围在一起。信步前往,原来是一家三口在用柳条编织大大小小的柳环。我看见一根根柳条无辜地躺在地上,在他们肆意的摆弄之下,蜷曲着身体。他们把编织好的柳环戴在头上,开心地在草坪上追逐打闹着。我却分明听到了柳条痛苦的'呻吟和小草们垂死的求救。

  我突然很想逃离这里,原本郁闷的心情非但没有释然,反而更加烦躁起来。

  一直向前走,来到一座宏伟建筑物前。这才发现,我已经走到图书馆附近。虽然紧挨着热闹非凡的公园,但这里却清寂异常,仿佛已经远离城市的喧嚣。低着头,走进一楼的阅览室,虽然不是周末,但却是门庭若市,不免惊诧起来,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居然能感受到如此浓厚的阅读氛围,紧接着就是一阵浓重的悲凉——阅读,这个曾经是我返回精神之乡,审视自己内心,获取前行力量的方式,被我遗忘了多久?

  我们的理想被光怪陆离的社会分解得支离破碎,我们越来越习惯于戴着假面行走在水泥森林里,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语,放逐着渺小卑微而又极易迷路的心灵。我们已经很少有时间能够坐下来翻翻报纸,读读杂志。我们原本就异常脆弱且容易枯萎的生命也因为缺少阅读之光的烛照而缺乏生气直至完全枯萎。我们已经渐渐习惯平视生活,俯视他人,却忘记了我们应经常拷问自己的内心。

  不知道,图书馆里是不是每天都像今天这样座无虚席,其中的小孩子们是不是心甘情愿来的抑或是迫于家长的压力不情愿来的,我只知道,在这里,我能感受到浓厚的阅读氛围,能感受到文化的脉搏以及读者和作品之间心灵的沟通与交流。

  我突然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有幸能独自一人在城市的一隅重新感受阅读氛围,接受阅读对人的卑微本质的修缮。

  所以,我希望书声能响彻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书香能洒满每一条回家的路。我幻想着有一天,再去公园的时候,能看到一座周围安静,没人嬉戏,却能引起人们顶礼膜拜眼神的盛成塑像,能看到一根根柳条在温暖的春风里,欢畅地起舞,能听到小草们欢快的歌声以及鸟儿们幸福的叫声。那该让我们的城市增添多少风韵啊!

  心情轻松了许多,一个人慢慢返回家中,继续读那本《读书这么好的事》。

一个人在缄默里行走抒情散文

  (一)

  今年的秋,雨水特别的多。雨,下了一场又一场,天气变得潮湿而阴郁。几天绵绵秋雨,天气终于晴朗起来。窗外,秋阳暖暖,秋风徐徐,秋云淡淡,这样的日子,适合在外行走,在行走里沉思与念想。

  街道两旁的树,枯叶渐渐地多了。风起,落叶纷飞,飘然如雨。站在树下,仰望一树的叶,莫明的惆怅涌了出来。叶与树,一季的丰盈、一季的相依、一季的相守,到最后劳燕纷飞各西东,尘归尘,土归土,了无牵扯。

  不想去探究叶的离去是树的不挽留还是一场宿命的安排。尘世里,有太多的相遇与分离,半点不由人。一路走来,一路的花开,在得到与失去里交错。总想抓住些什么,到最后终是一场又一场的虚无与离散。回首来时的路,日子远了,记忆近了,心在时光里纠结。一路上的点点滴滴,若一枝藤蔓,开枝散叶,延伸到全身的脉络里,那么繁盛,那么葱茏,只是风雨突来时,盘错交杂的根须象一个个病瘤,怎么拔也拔不干净,扯出缕缕伤疼来。

  雪小禅曾说,爱情是一场病,治疗它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再爱。而自己,在情感的路上已经走得很疲惫,早已没有了爱的心绪与勇气,所以,宁愿一个人病着,哪怕是一种绝症。其实,爱情,只不过是一场水与火的较量。爱与不爱,到最后都成了伤害。这些伤害,看不见,摸不着,却浸了心、入了骨,象一根毒刺残留在身体里,站也疼,坐也疼,想也疼,不想也疼,疼生情,情生疼,生生不息,绵绵无期。

  然,人的心,总是充满了温软与渴盼。总喜欢在唐诗宋词里寻觅一场风花雪月。那段情,明知遥遥在宇,却还要飞蛾扑火;那段路,明知滩多水深,却还要勇往向前;那个人,明知远在天涯,却还要情牵意挂。一段情,一段路,一个人,一程又一程,在繁华里落寞,在落寞里繁华。当繁华落尽一切皆是悲凉。若凉秋,一层一层地寒,隐隐于心。

  (二)

  城市,像一座囚笼。林立的大厦越来越多,人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行走在拥挤的街头,看世人行色匆匆,为了生活,各怀心事,表情漠然,每个人靠得那么近,却感染不到一丝丝温暖。城市的天空越来越低,压抑而沉闷,让人想逃。自己若一只困在囚宠里的小鸟,想逃却逃不了。

  城市,是一个大染缸,里面盛满了争斗纷扰、尔虞我诈、狰狞挣扎,在染缸里行走,步步惊心。许多事情的表象,若一只圆润光滑的洋葱,层层剥离开来,会刺痛双眼。裸露出来的事实真相丑陋无比,残忍狼籍,让人禁不住声声叹息。叹人情淡薄、世态炎凉,叹长恨人心不如水。

  时常觉得,自己若一条在城市里游来游去的鱼。城市里被污染的.水、浑浊的空气,让我喘不过气来。看世人为了功名利禄、富贵权势,带着面具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每天过着阿谀奉承,醉生梦死的生活。看见别人拥有了一棵树,就想着自己怎样拥有一片森林。于是,欲望越来越大,自己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慢慢地灵魂就脱离了躯体。当自己费尽心机马不停蹄地赶到自己梦想中的城堡,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暗箭如雨,可怕荒凉得令人心悸。

  我游戈在城市的边缘,不敢也不愿靠近那些城堡。总觉得那些城堡是一个又一个黑洞;是一波又一波漩涡;是一座又一座海市唇楼。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城市筑巢,心中筑城,城市的风吹不开梦的出口。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若水一样流走,只留下些许浅浅淡淡的痕印,诉说着岁月的斑驳。其实,日子幸福也好,悲伤也罢。日子,是自己来过的,与他人无关,好是一天,不好也是一天,历经中的个中滋味,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罢了。

  (三)

  情到深处情转薄,世态炎凉心转寒。于是,在千疮百孔里、在千历百练中,慢慢地学会了隐忍与取舍。在缄默里隐忍,在行走中取舍。

  其实,历经的事情多了,便会渐渐地明白:情感也罢,功名也好,人世间的万物万象都归结于一个“缘”字,缘来是缘,缘去是缘,缘来缘去缘如水亦是缘。而自己,一个人在缄默里行走,缘来时惜缘,缘去时随缘,让一切淡淡而来淡淡而去。忘记该忘记的,记住该记住的,失去该失去的,得到该得到的。忘记与失去是过去,记住与得到是现在,历经的过程是一生,刹那的芳华与感动便是永恒。一切的一切,半点强求不得,随缘随遇而安便是幸福与满足。

  常常把自己置入这样的生活状态:若一只蚕窝在茧里,一个人徉徜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个世界里没有情感的伤害与纠缠、没有城市的喧嚣与嘈杂、没有争斗中的你死我活;有时是灵魂与灵魂的相遇、有的是清风净水明月、有的是宁静淡然清欢。在这里,一哭一笑一个人,一花一草一世界,自己就是世界,世界就是自己。

  习惯于一个人在缄默里行走,让懂的人懂,让不懂的人依然不懂。就如此时,一个人漫步在落叶满地的小巷,聆听树叶沙沙的声响,疑是雨下,清欢满怀。风扬起我的长发,柔软地抚过脸庞,这一刻,风懂我,我也懂风,时光如此静好。就这样安静地走着,走过季节的秋天,也走过人生的秋天……

  缄默,使心灵沉静,使灵魂得到升华,这是一种怡然自得的孤独、寂寥与淡然的生活状态。孤独中侵透着丰盈,寂寥中流溢着斑斓,淡然中荡漾着清欢,这些都是人生最真实、最深的味道。“宁静而致远,淡泊以明志”,一个人在缄默里行走,远离情感的纠葛、功名的牵伴,静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便会一路收获绵长幽远的幸福与快乐。这样的人生比什么样的人生都更有意义!

自由行走抒情散文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几何?在广袤的天地中,在时间的长河里,人们只是一个旅者,短暂的人生仿佛梦一般易逝。这若梦的一生该怎样度过?闭上眼睛,跟随心灵。陈绮贞有一首歌,就叫作旅行的意义,歌词里面唱道,你品尝了夜的巴黎,你踏过下雪的北京,你迷失在地图上每一道短暂的光阴。暂且不说这么遥远的地方,依旧可以说,我品尝了夜的酒吧街,我踏过下雪的张公岭,我留恋于消失的每一道短暂的光阴。虽然这么小,这么近的地方完全不像是想象中的旅行,但是意义却相同,让心灵自由。

  旅行,到底是自我救赎,还是自我放逐。有人说,不断地出走,只是想要给自己一个救赎的机会,人们对自己怜悯,又对自己憎恨。于是逃离现实的尘嚣让一切归零,去陌生的远方寻找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人们告别现在,拥抱全新的自己。这是一种对未来的觊望与躁动,还是一种在现实压力下的爆发与抗争。内心的憧憬与压抑是一对矛盾体,压抑聚集,时时都有爆发的.可能。有人说,不断地出走,只是想要给自己一个救赎的机会,一个释放的途径。旅行,本身上来说,就是一个很难界定的词语,里面有行走,回忆,追寻,忘记,书写等等成分在里面。看过了许多美景,从繁华的世界中心到荒芜的世界尽头。

  穿越过生死,心神困顿,眼神疲惫,风尘满面,只为一些绝世的光亮,一些心灵纯净的人,一些或许这次不做就无法再完成的事。风景就和人心是一样的,总是有自欺欺人的能力,让我们偏爱,并且舍不得放开。我们自己走在路上,背着行囊,或许疲惫,或许茫然。但是那些储存在干净离得风景和回忆是不会变的。它可以填补内心大多时候的空虚。安静的时候戴上耳塞,单曲循环《旅行的意义》,木吉他生涩的婉转,和陈绮贞温柔的嗓音,心灵停顿了那么一瞬间,你就会觉得全世界都是静谧而美好的。有火车轰鸣而过的声音,仿佛那些风景在你的眼前一一闪过。不久前进行的一趟遥远旅行,虽然不是说走就走,一个人走走停停,但也能说突破重重阻碍,义无反顾,仿佛下定决心做了一件一生都不会再做的事。因为遥远,所以只能借助于飞行。

  有时候的飞行是在雨云的上空,白色的阳光纯粹,翻涌的云海没有展示它深层的暴虐,从上面俯视是只是觉得柔软而跳跃。有时候的飞行是在无边的黑夜里,不知为何仰望不到漫天繁星,散布在大地上的微光才会让在一片黑暗中的人心安。每次降落,就像仰望星空般俯瞰那个新的城市,万家灯火骤然散落如繁星的碎片,又带着斑斓的色彩,转眼我们便融入它的怀抱,成为飞行的人们视野中的一星。黑暗与白天就像是恋人,它们如影随形。有时候的飞行从白天到黑夜,有幸看到它们的缠绵依恋,可最终总是要你来我往。

  那绚丽的颜色,天边的幕布似一条巨大的虹,呵,真是奢侈!累积了许多飞行,一次次翻越云层,坐看云起之变幻,静静观望那些和平的蓝色和白色,那种感觉不是幸福,而是自由和安宁。也许离天越近,阳光不用穿过那么多的灰尘和折射,阳光越发纯净,心就会越发的纯净。行走的时候心是澄明的,现在大多数时候,内心被世俗所掩埋,被纷扰所困惑。背着行囊,慢慢的看着一路的风景,到处都是纯白的天空,可以不被打扰,也不需要被打扰,自在而随意。有时候连举起相机都觉得是打扰,但,这里好美,还带着一份仿佛没法再次遇见的惋惜。

  世界太大,每个地方只来过一次便值得庆幸,更何况这个时光,这份心情,是残酷地流逝再也找不回的东西。所以人们会用胶片记录那些美好的景致,静止注定逝去的幻象,定格温暖的回忆,然后让它们慢慢变得陈旧而安静,搁浅在岁月低处落上尘埃。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再一次翻开,看看曾经写上的文字,拍过的风景,会有不一样的心动。说不定,再次行走,故地重游,想要找寻的也是当初的那份心动,尽管年华已尽,仅此而已。地平线的那端是怎样一个城市,我一无所知,但我知道总有一些人是与我相关的。

  在行走结束的时候,心里仍旧是有所偏爱,行走,不会因为任何人而停止,这是每个人都明白的。旅行的宿命是什么,我常常会考虑这个问题。有人说,离开就是旅行的意义。每一次的旅行把时间分隔,离开现在开始新的寻找。旅行是结束也是重生。生活并未给我们放纵和沉溺的机会,那些生命本来的躁动会随时召唤着我们,那无可阻挡的时间的流逝会催促着我们,继续上路,继续远行。旅行,就是不断的停留,远行。旅途就是不断的认识新的人群,来一场天南地北的相遇,然后分离。在我们离开,说再见的时候,也不会有所留恋。

  来一场时空的穿越,来一场轻缓的行走,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我觉得可以把最初丢失的自己找寻回来,可以知道自己内心需要的东西,然后得到安静和自由。

行走在边城抒情散文

  青春的风铃已经在岁月的拍打下,开始啧啧发响。所谓的年华却是弹指间稍纵即逝,如此的不堪一击。而今,当我继续匍匐着身躯行走在这青春的末梢时,满目的年华尽历历浮现在我的眼前,似乎在告知着我那不谙世俗的心与那向往自然的浅浅爱怜。

  对于边城,我是有一股深深的爱的,早年在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一书中,大概了解到了故事的梗概,对于边城里所描绘的场景自是别有怜爱,后来,转辗至湘求学,虽无求圣之心,随着岁月的蹉跎也开始渐渐淡忘。然而,人至一定岁数,心中思念便开始不绝,寻求边城的决心就开始渐渐地变得浓厚起来。

  我是在清明节日,踏上西行的火车的,那时也算的上是个好日子。在瞻仰先人的同时,也聊表晚辈的一股崇拜之意。然而,事实却并未如此,一路的舟车劳顿,我们在疲惫与细雨中来到了凤凰,来到了传说中的边城,在踏入这片土地的时候,我曾一度怀疑自己的眼睛,毕竟所有的新鲜事物让我瞬时间晃了眼,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地,很多时候,当我游荡在城里的一角时,我的心总会莫名的感受到一种力量,那种力量是我在那座赖以生存了两年多的城市里所未能感觉到的一种爱,而这种爱所带来的人文气息却让人有种本质的感受。

  凤凰的美,在沈从文的《边城》中早已可以看到清晰的轮廓。这座“与世隔绝”的古城,无不透入着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

  我们在清晨坐上了前晚凤凰的大巴,沿途的风景除了连绵的高山就是错落的几座的古民房。当我们迈着欢快的步伐走进这座城的时候,映入眼帘的莫过于依山傍水的景色,这种景色在很大程度上给了我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偶有几个当地女子,坐在船上,吆着歌喉,吸引了两岸众多的围观者。

  此时,我们早已是迫不及待,早早趁着人群涌入城中,由于正值清明,此时的边城早已是人满为患,窄窄的小巷早已被挤得水泄不通,我踱着步伐,沿着沱江漫步而行,两岸的商铺合着一股现代化气息,与这湘西特色完美的结合了起来,在行走间突然感到了一种文化的冲击与享受。

  古城的商铺是许多游人的驻足点,不过我似乎从来对这都不是很感兴趣,有时偶尔停下脚步,却多半是因为古城里的书籍。因为在我的.记忆深处,最初的印象也是渐渐由先生的《边城》而渐渐弥散开来。所以此行的目的,除了领略这“边城”风光的同时,也试着去拜访一下先生之冢,以表敬意。然而事与愿违,古城的游客早已是将路堵得严严实实,考虑到行程问题,却只好作罢。

  游荡在古城的一角,我们静静地聆听的小城的各种吆喝,在先生的故居,我们看到了先生的真迹,复古的房屋构造让人顷刻间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美,也许正如先生在谈及《边城》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如翠翠与傩送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而他的一生,正是用他的笔,完美的呈现出了一个真实自然的社会形态,美丽与野性同在的世外桃源——边城。

  也许,当我们在思考时,在欣赏时,更应该深刻的体会到这种爱。纵使阴阳两隔,也不忘保持着一份纯真的情感,而这种情感无不透入出那独有的民族特色与文化习俗,正如如那吆着歌的沱江女的唱得那样,在山、水、路之间流露出人性最美的一面。

  行走在边城的一角,听到的是山的歌、水的歌、还有那对唱的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