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励志短句 > 托物言志励志短句 正文

托物言志励志短句

时间:2024-09-25 23:14:49

紫香槐中学生托物言志励志诗歌

  紫香槐

  一棵幼小的树苗

  西大现代的'化身

  经受着风吹雨打干旱贫瘠

  在北方的一片胜土上悄悄长大

  紫香槐

  一棵幼小的树苗

  西大现代的化身

  开出艳丽但不娇嫩的花儿

  清香却引来群群蜂蝶

  紫香槐

  一棵幼小的树苗

  西大现代的化身

  我们给它浇水施肥

  让它茁壮成长

  紫香槐

  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

  享受着大自然的温暖

  伴着歌声满怀希望

  走向美好的明天

紫香槐的中学生托物言志励志诗歌

  紫香槐

  一棵幼小的树苗

  西大现代的化身

  经受着风吹雨打干旱贫瘠

  在北方的一片胜土上悄悄长大

  紫香槐

  一棵幼小的树苗

  西大现代的化身

  开出艳丽但不娇嫩的花儿

  清香却引来群群蜂蝶

  紫香槐

  一棵幼小的树苗

  西大现代的`化身

  我们给它浇水施肥

  让它茁壮成长

  紫香槐

  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

  享受着大自然的温暖

  伴着歌声满怀希望

  走向美好的明天

托物言志的中学生散文

  正所谓托物言志,就是作者把自己的志向寄托于散文之中。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托物言志的中学生散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托物言志的中学生散文1

  水仙花,顾名思义`水中之花仙子',既然为花仙子,必是有许灵性的。

  轻轻地,敛声屏气地,如圣徒朝拜般静静地靠近些,再靠近些,便会融到这纯净中去了。

  那白色的花朵,她的是桃花源中传出的问候,是孩童心中的纯真,是清晨的第一缕曙光所调和成的,同雪意般的至纯,至净。而这番禅意,非得在静谧的春夜中方能感受。

  水仙花是诗人心中的圣花。他们之欣赏水仙花,就如同在欣赏一位绝代佳人,并为这些佳人留下了不朽的诗作水仙花代表了诗人那灵魂纯洁的象征。水仙花是春天的精品可爱之作。其实,她是同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因此李白的诗作也可略微改变一下用以形容水仙—“清水出仙子,天然去雕饰。”水仙也算的上另一位花中君子了—最可人的君子!水仙花还是清香的献礼。她在美丽的春天的衬托下盛放,花朵之色带以人们心灵纯真的感受;花朵之香带以人们清新淡雅而脱俗的享受。她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礼物—本色之美。

  我是欢喜这些可爱的仙子的,奥地利人民也十分喜爱水仙,由内而外感发,特别为她准备一个节日—“水仙节”。如今已演变为奥地利国内最大型的鲜花节,足见他们对水仙情有独钟。我是无法在中国筹办一个“水仙节”的,我的表现也就不那么大幅了。我是很乐意在春天的早晨与水仙来一场约会的,但去赴约时总会有些羞涩,有些欣喜—我实在是喜欢她们啊!待看到水仙后,定要与她们来一场心灵的`交流。心便一下子释怀了许多,像完成了一件大事。然后可以轻松愉悦地迎接新的一天。

  有时,我甚至会在梦中看到,看到巴德奥斯地区那漫山遍野布满水仙花的美景,仙子们在春风中舞动身姿,花香阵阵,随风飘散到远方……

  噢!那在风中摇曳着的,是花中仙子,是圣洁之女的化身,是人性的光辉的产物。她和着春风细语,我用心侧耳聆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一颗至纯,至净的心……”

  托物言志的中学生散文2

  认识丁香花,是从唐磊唱的一首名叫《丁香花》的歌曲开始的,悠然伤神的旋律,诉说着忧伤的事。

  丁香花,多美的名字啊,多愁善感、娇嫩,却经不起风吹雨打。紫色的,红色的,都是那么的素雅美丽,在高原上,一簇簇的,簇拥在不大的地方,却又笑的那么的开心,带着一丝忧郁,伴随着歌曲。

  花香弥漫在这个世界,从未停歇,因此它成为这高原上朴素典雅的点缀。柔软的花瓣像羽毛一样飘逸,旁边还未开花的花苞,衬托这美丽的花瓣。

  当丁香花开花时,绿色的花苞被徐徐扩开,里面淡黄色的花蕊迫不及待的探出头来,就像新生儿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时那样好奇,慢慢的,之前那几片束缚着花瓣的花苞被花瓣压在下面,花瓣空前地获得了自由,再也不必享受那黑暗的待遇,但是,它们有没有扪心自问:我快乐吗?

  从丁香花苞到丁香花,它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忧郁,一如既往的点缀着高原,一生没有多大的改变,永远是那么忧伤,被易神伤的人们赞颂着,歌唱着: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么美丽的花又多愁善感的人啊……

  也许是经常被人们当作忧伤的代表,丁香花果真变了一个样,忧郁的花瓣忧郁的蕊,让人不觉心中一颤,也开始反躬自省:我快乐吗?丁香花可以改变人的心情,甚至性格,只要你深深的去爱上它,研究它,理解它。让你变成一个忧郁的人,只需这些忧郁的的花,忧郁的诗。

  它教人反思,它教人忧郁:只有这些就可以吗?不行,要积极的争取那些美丽的事物,让它们给你人生的彩虹多添加几道色彩。

  谁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大道何时才能走完,但只求在剩下的日子能体会到世间百态,体会到人生的最后一次事物,将会是那么的不舍,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

  就像丁香花一样,从出生开始,便想着自己的一切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便有了那多愁善感的情绪,一切都是那么的不舍,那么的谨慎,生怕还没体验完生命就会被死神的无情带走。丁香——如此忧伤。

  “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么忧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花儿枯萎的时候/当画面定格的时候/多么娇嫩的花/却躲不过风吹雨打/飘啊摇啊的一生/多少美丽变成的梦啊/就这样匆匆的走来/留给我一生牵挂……”

托物言志诗歌划分类别鉴赏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掌握托物言志诗的鉴赏步骤。

  2、熟练运用托物言志诗的解题步骤。

  重点:掌握托物言志诗的鉴赏步骤。

  难点:熟练运用托物言志诗的解题步骤。

  一、托物言志诗的鉴赏步骤

  第一步:找出所咏物的外部特征

  第二步:体会所咏物的精神品格

  第三步: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由物联系到诗人的精神追求

  例:

  孤桐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①,愿斫五弦琴②。

  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

  2.请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

  解析:

  1、孤桐的特点:虽孤独却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

  2、孤桐的精神品格:孤独、正直、向上、贴近大地、坚强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后,曾任过地方官。神宗时为宰相,创新法以改革弊政,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后辞官退居南京。

  答案:作者所抒发的是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的情怀。

  二、验证练习:

  杜荀鹤《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问:本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知人论世: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描写和议论,诗情和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首诗中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答案:抒发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三、当堂练习

  1、阅读下边一首唐诗,完成(1)——(2)题。

  孤雁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4分)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1)(3分)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焦虑、迷茫的心情。)

  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也可以说,使用了陪衬的写法。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

  (2)(3分)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答出两点即可)

  2、阅读下边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瀑布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答: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

  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2)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感。尾联语意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诗人这样写,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

  答:(1)'一'字用得最好。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就更加突出了题中'早'字。(4分)(2)含蓄地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4分)

  四、拓展及日日练

  咏物诗鉴赏要诀

  世间万物纷繁芜杂,各具形态,各有情性,其中颇有些与人情或相近,或相似,或相通的`,这就成为诗人们吟咏的对象。中华诗词中有不少咏物精品,意蕴深邃,感人肺腑,令人击节叹赏。但要做到领会咏物诗词的精髓,却非易事,因为咏物诗词只是以“物”为吟咏的对象,或借物抒怀,或托物寓意,而上乘的咏物诗词往往达到“物我一境”的境界,因此,我们必须仔细体贴诗人用意,才能达到鉴赏的目的。鉴赏咏物诗词的主要秘诀有如下几条:

  首先要了解咏物诗词在创作时要采用“不即不离”的吟咏方法。那么,什么叫做“不即不离”呢?通俗一点儿说,就是诗人在创作时,要在切合咏物,曲尽“物”的妙处的基础上来抒发作者的情思、感慨,而不仅仅停留在“物”上。例如,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中的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刘熙载在《艺概》中评论曰:“东坡《水龙吟》起句云:‘似花还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即不离也。”也就是说,苏轼在咏杨花的同时,也在咏思妇,二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达到“物我一境”的最高境界。词中的杨花像是很有情意,能万里随梦寻郎,能化为浮萍,还能变成离人泪;而词中的思妇“愁绪满怀无着处”,梦中万里寻郎“不得到辽西”,又“无计留春住”,梦醒后“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咏物与抒情所似水中着盐。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盛赞此词曰:“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词,才之不可强也如是。”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诗,杜甫、崔涂的咏孤雁诗,姜夔的咏蟋蟀词,林逋、陆游、姜夔的咏梅诗与词,于谦的咏石灰诗,郑板桥的咏竹诗等,也都属于这类精品,不可不细心研读,以求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们即以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这样一道练习题:“诗中的石灰有何比喻或象征意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怀?”思考时应该想到诗人在咏石灰的同时,也在咏己,二者完全融为一体,不分彼此,然后才能做出这样正确的回答:“诗人以石灰自喻,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高尚精神,表达了洁身自好,清白自守的高风亮节,展示了诗人的远大理想和坦荡的胸襟。”

  其次要抓住所咏之“物”的主要特点及其比喻或象征意义,也有人把这叫做有“寄托”。比如说,松与竹,它们都是常青的植物,都有耐寒的品性,都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顽强而茁壮地生存下来,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岑参《范公丛竹歌》云:“寒天草木黄尽落,犹自青青君始知。”这就是松与竹的最大特点,也有别于梅、兰、菊。所以这二者往往成为坚贞不屈之品格,傲然直立之形象,刚正不阿之品质等的象征。试以郑板桥的《题竹石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为例来做个简要的分析:诗人先表现出竹子坚韧顽强的鲜明性格,即使环境再恶劣也无所畏惧;然后展现竹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和风貌、神采。诗人对竹子的这些描写既抓住了竹子的最大特色,又和自己历尽磨难的身世,耿直傲岸的性格等结合了起来。而他的《板桥题画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也写得很不错,抓住了竹子枝繁叶茂而不开花的特点,表现出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品性。为了巩固对这一诀窍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可以用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片心。)来出一道这样的鉴赏题:“诗人在初次吃笋时产生了哪些联想?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感慨?”在思考时既要想到笋与竹的关系,又要想到笋、竹与人的关系,当然还要想到笋的特点,它虽然只有“一寸心”,但是,当春天来临后,它将“梢云耸百寻”。然后就能做出正确的回答:“诗人想到竹生于笋,长大而成林,从而又联想到人的成长历程,其规律又何其相似。又从笋的被吃联想到人才之被扼杀。抒发了自己‘欲构中天正急材’却落得‘辜负凌云万丈才’的愤慨之情。”

  其三,要懂得“物”虽为一,而情各有别道理。谁都知道,世间万“物”都有多面性,而诗人在咏物时往往“只取一瓢饮”,也就是说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特点来加以发挥,吟咏成章,再加上各人的处境、性格、思想等的差异,因此虽同咏一“物”,而主题大多各异。以咏蝉三绝为例,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虞世南之《咏蝉》曰:“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曰:“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李商隐的《蝉》曰“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其差异之大,形同霄壤。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有个很好的评论:“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三位诗人一为高官,暗喻品行高尚,声望自大;一为囚徒,自哀自怜,显其清高;一为落拓士人,悲蝉悲己,自叹身世。都写得物我无间,情意胶合。为了提高比较鉴赏的能力,我们可用杜甫和崔涂的两首《孤雁》来命题:杜诗曰:“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崔诗曰:“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渡,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缯缴,孤飞自可疑。”题曰:“这两首咏孤雁的五律写得同样工巧,宋人范元实在读完崔诗后又读了杜诗,说‘知崔涂之无奇’,请你为他做简要的阐述。”要答对这道题,必须从立意的高度出发,做如下的回答:“崔诗仅写出了诗人漂泊异乡,郁郁不得志的苦况,暗喻畏旅途之多有不测,并托孤雁以自悲;而杜诗在此基础上把离乱飘泊中失散的人们的痛苦心情也融进诗中,具有更深、更广的社会意义。”

  其四,要懂得“物”虽各异,而其情亦有无别的道理。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岁寒三友”之说,松、竹、梅虽则各异,但它们凌霜傲雪的风格却毫无二致,因此,不同的诗人在咏不同之“物”时,所表达的主题有时却是一样的。先说一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首咏梅词自然是有寄托的,诗人咏梅花就是咏自己,梅花的那种不随流俗,不畏谗毁,坚贞不屈,死而不悔的风格和陆游的身世、遭遇、人格、品性、情操完全一样。而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虽然咏的是杏花,但和陆游所咏的梅花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你看,诗中的杏花不也和陆游词中的梅花一样,宁可粉身碎骨,也不屈服于邪恶势力吗?陆游和王安石的志趣在这一词和一诗中得到了和谐的统一。由此看来,对于诗词中的寄托,不能用固定的模式或框框来随便一套,就以为可以偃旗息鼓,得胜回朝;也不能牵强附会,妄加臆断。而必须实事求是,从全篇着眼,从作品及作者的实际出发来做准确的剖析,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否则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比如,我们可以用李商隐《屏风》(六曲连环接翠帏,高楼夜半酒醒时。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来出这样一道练习题:“诗中的屏风有何象征意义?这样写好在哪里?请作较简要而深入的分析。”要辨明这首绝句有无寄托和有何寄托,一要考虑到李商隐的身世,二要紧紧抓住“掩灯遮雾”这四个关键字不放,若能联系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回答起来就容易多了。其答案是:“诗中屏风的‘掩灯遮雾’寓含小人障明,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是因为受人谗害很深的缘故,诗人借咏屏风表达了自己对其怨恨。这样写显得极其含蓄委婉,在文网森然的当时现实中还可免祸。”

  第五,要懂得所咏之“物”怎样才能达到形神具似的最佳境界。咏物诗要达到形似比较容易,而要达到神似就比较难了。以绘画打个比方,同是画人物肖像,一般的画匠只能达到形似,而真正的天才画家才能达到神似,把人物画得活灵活现,富有神韵,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画龙点睛这一成语说的也是这么一回事。就拿苏轼的《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来说,诗人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这就抓住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一株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其实,这“一株雪”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吗?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你看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诗人还用了“人生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我们可以拿史达祖的《双双燕》(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来出这么一道题:“作者在描写燕子时采用了哪些手法?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较深入而简要的分析。”

  首先要看出词中所运用的衬托、拟人手法和细节描写,更要看到全词没有一个字提到燕子,但又没有一句不是写燕子,可谓不出题字而形神俱备,最后才能做出如下的正确回答:“一是用复杂的背景来衬托,二是采用拟人的手法,三是抓住最富特征的细节来描写。显得非常自然,毫不斧凿,达到形神俱备,尽态极妍的最佳境界,且‘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咏物诗词的鉴赏诀窍大体就是这些,但要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并非易事。笔者写这篇文章只是想授之中学生以“渔”。然而,光有捕鱼的工具和方法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捕到更多、更大的鱼,还须在捕鱼的实践中多加锻炼,炼得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行。

  2、(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议曰: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明罚,所以齐政也。夫枕干雠敌,人子之义;诛罪禁乱,王政之纲。然则无义不可以训人,乱纲不可以明法。故圣人修礼理内,饬法防外,使夫守法者不以礼废刑,居礼者不以法伤义;然后XX不作,廉耻以兴,天下所以直道而行也。

  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法之不二,元庆宜伏辜。又按《礼》经,父雠不同天,亦国家劝人之教也。教之不苟,元庆不宜诛。然臣闻在古,刑之所生,本以遏乱。仁之所利,盖以崇德。今元庆报父之仇,意非乱也;行子之道,义能仁也。仁而无利,与乱同诛,是曰能刑,未可以训。元庆之可宥,显于此矣。然而邪由正生,理心乱作。昔礼防至密,其弊不胜;先王所以明刑,本实由此。今傥义元庆之节,废国之刑,将为后图,政必多难;则元庆之罪,不可废也。何者?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故圣人作始,必图其终,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故曰:“信人之义,其政不行。”且夫以私义而害公法,仁者不为;以公法而徇私节,王道不设。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以其能忘生而及于德也。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义;非所谓杀身成仁,全死无生之节也。

  如臣等所见,谓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可使天下直道而行。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谨议。

  (选自陈子昂《复仇议状》,略有删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进:提拔

  B.元庆宜伏辜辜:罪

  C.教之不苟,元庆不宜诛苟:马虎

  D.然后旌其闾墓旌:表彰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居礼者不以法伤义B.仁之所利,盖以崇德

  斧斤以时入山林今已亭亭如盖矣

  C.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D.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苟全性命于乱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文章谈法说礼,先叙后议,叙议结合,通过徐元庆“手刃父仇,束身归罪”这一案例,阐述了“礼”与“法”的辩证关系。

  B.作者认为,对徐元庆不予处置,于法不容;予以处置,于礼不合。这就是徐元庆案的特殊性。

  C.在作者看来,徐元庆杀害朝廷命官,虽然触犯“国章”,有违“政纲”,但为父报仇,情有可原,束身归罪,勇气可嘉,所以其罪可恕。

  D.作者认为,徐元庆之所以孝义高尚超过古人,行为正义使当时的人佩服,是因为他舍生忘死达到了道德标准,这个道德标准是符合礼义的。

  13.把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0.A(进:使……上进)

  11.D(均为介词“在”。A介词“因为”/介词“按照”。B连词/名词,“车盖”。C助词“的”/取独,用于主谓之间)

  12.C(“其罪可恕”错)

  13.(10分)

  (1)他的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了,徐元庆最后能亲手杀掉他父亲的仇人,然后把自己绑起来,投案自首。(4分)

  (2)然而,依据国家法律,杀人的人应当处死,这是国家统一的法规。(3分)

  (3)每个人都有儿女,每个儿女都有父母,如果都由于敬爱父母而互相报仇,那么这种混乱的局面靠谁来挽救呢?(3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据我了解,则XX后时,同州下邽有个叫徐元庆的人,他的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了,他最后能亲手杀掉他父亲的仇人,然后把自己绑起来,投案自首。

  我认为:先王制订礼义,是用来约束人们,催其上进的;严明刑罚,是用来整顿政治的。枕着武器,伺机报仇,是为人子女的孝义;惩杀罪人,防止作乱,是帝王统治天下的政纲。既然如此,那么没有孝义就不能教育人民,政纲混乱就不能严明法制。所以圣人制订礼制,梳理人们的思想,整饬法令,约束人们的行动,使这些掌管法制的人不因为礼义而废弃刑律,遵守礼制的人不因法规而妨害礼义,这以后XX才会不发生,廉洁知耻之风就能蔚然兴起,天下就能按正道顺利发展了。

  然而,依据国家法律,杀人的人应当处死,这是国家统一的法规。执法不能两样,徐元庆应该伏罪。又据《礼》,父仇不共戴天,也是国家勉励人尽孝的教化内容;教化不能马虎,徐元庆不应被处死,但我听说从前刑罚的产生,本来是用来制止XX的,讲求仁德可获取益处,人们大都崇尚德行。现在元庆报杀父之仇,本意不是作乱,只是尽子女的孝道,教子属于仁德。讲仁德却得不到益处,与作乱一样都被处死,这虽叫执法不二,却不能用来教育人。在这一点,就可公开宽恕元庆的罪行。

  但是,如能使邪恶有了合法的产生根源,作乱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从前借助礼教来周密防范作恶,它的弊端数不胜数;先王之所以严明刑罚,根本原因就在这里。现在如果认定元庆的孝道是正义的,而废止国家的刑法,(把这)作为将来处理类似行为的原则,国家必定会多灾多难;那么对于徐元庆的过错,不能免除责罚。每个人都有儿女,每个儿女都有父母,如果都由于敬爱父母而互相报仇,那么这种混乱的局面靠谁来挽救呢?圣贤君主开始做一件事,必定考虑到它的后果,而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而必须使法律全面完备。所以说:“发扬人们的正义,势在必行。”况且因孝义而妨害公法,是仁德的人所不做的,用公法迁就私情的行为,王道就不能施行,徐元庆之所以教义高尚超过古人,正义的行为使当时的人佩服,是因为他舍生忘死达到了道德标准.今天如果赦免了元庆的罪行而让他快乐地活着,就是磨灭了他的德行,损伤了他的义节,就不是所说的杀身成仁,舍身全节的节操了。

  依我辈所见,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按照刑律处死元庆,然后在他的墓前立碑表彰,赞颂他的美好节操,这样,可以使天下按正道顺利发展。把这个案件载入国家法律,永远作为国家法典,恭谨呈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