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学文案设计
学习目标:
1.积累并掌握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熟背课文。
2.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并领会文中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3.深刻体会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资料助读: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彬州(陕西彬县),后迁居平江(江苏吴县)。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年5月20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预习内容及方法指导:
一、摘录字词(标段序、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文中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解决生疏、多音、易错字)。
二、文学常识(1.作者2.背景3.文体知识)(结合资料助读书上批注)
三、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流畅)
四、翻译(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重点词语的解释在文中做出批注。)
五、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的解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1.通假字。
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
2.一词多义。
极:南极潇湘或:或异二者之为
此乐何极而或长烟一空
一:一碧万顷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而或长烟一空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和:政通人和夫:予观夫巴陵胜状
至若春和景明嗟夫
3.词类活用。
(1)先天下之忧而忧(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3)百废俱兴(4)北通巫峡
4.古今异义。
5.特殊句式:
6.重点词语解释
我的疑问:
探究案::
1.梳理全文结构。概括文每一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书上批注)
2.课文三、四段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分别表现了迁客骚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与迁客骚人的悲喜观有什么不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九百多年前,作者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曾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检测反馈:
1.文学常识填空:《岳阳楼记》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记”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多用于记事、状物,并由事、景物之中自然生发出情理,常采用“卒章显志”的方式。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抱负。
2.给加点的字注音。
谪守淫雨心旷神怡忧谗樯倾楫摧
岸芷汀兰宠辱偕忘薄暮冥冥
3.指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A.霏霏、冥冥、郁郁、洋洋得意的意思分别是:雨雪繁密的样子、昏暗的样子、颜色翠绿的样子、意气风发的样子。B.“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意思是: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
C.“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意思是: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光荣和耻辱一起忘了。D.第3、4自然段一喜一悲,一明一暗,一阴一睛;都是先写景,后写情,情景交融。
4.“是进亦忧,退亦忧”中具体“进”具指___________,“退”指____________。我的收获:
《雨巷》教学设计文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
⑵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⑶感知诗歌的意象及特征,由此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过程与方法:
⑴本诗教学按“初步感知──互动交流──合作探究──扩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⑵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解疑及自我感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理解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树立起对作家的尊重、对作品的喜爱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意象的象征意义。
2、鉴赏与领悟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让我们撑一把油纸伞,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聆听潇潇春雨,感受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的寂寞惆怅。
(老师投影雨巷图片以及作者介绍)
二、整体感知
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戴望舒,他的《雨巷》到底有何出众之处呢?让我们闭起眼睛,在朗诵中体会诗歌的情绪。
(老师放录音)
问:录音听完了,我们能从其中感觉到怎样的情绪?
(要求学生在文中勾画出来,并引导学生答出: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等词语)
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
(引导学生体会到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让人感伤、感悟的东西有时更具美的力量。大千世界,美是无限丰富的。)
(学生本着感情基调朗诵,要求低沉幽怨)
三、互动交流
问:这种低沉、哀怨和无奈的体验是从哪里来的?
(引导学生发分析诗歌意象:意象:油纸伞、雨巷、我、丁香、姑娘、太息般的眼光、颓圮的篱墙……)
在诗中,这些形象形式上各自独立,但却使我们觉得形象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共同具有某些东西。在这朦胧的意象中,你能感受到作者究竟想要说什么?
(学生讨论从意象得出的感受)
投影主要意象所引发的感受:
第一个是油纸伞:
因为油纸伞本身就给人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感觉。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
特点:悠长、寂寥。
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和寂寞,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第三个是丁香:
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在谁是主?思悠悠闲!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李商隐有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
(学生朗读,要求读出不同意象的不同感情)
总之,丁香给人美丽、高洁、愁怨、容易消逝的感觉。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
所以,以丁香般的姑娘也是愁怨、忧愁、彷徨、凄婉迷茫的。容易消失离去的。
第四个是篱墙:
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衰败的'感觉。
第五个是“我”:
“我”是冷漠、凄清、惆怅的。给人迷茫伤感的感觉。
四、合作探究
同学都很好的把握住的文章的情感基调──愁怨。但是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低调的情感呢?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感情的呢?
(引导学生自由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爱情诗、革命诗、哲理诗)
(其间补充背景材料)
(老师投影作者及时代背景)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
五、拓展升华
这样美丽的意境,这些传统而又现代的意象,怎么能不钩起读者的共鸣。我想在座的同学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感情深有感触。那么拿起我们自己的笔,假设我们是诗歌中的主人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写一段你想象中那个雨巷邂逅的场面。用自己的笔描绘出雨巷那种独特的意境。
(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动手,得到更深刻的审美体验)
(教师选择符合原诗情境的佳作朗读)
六、结束语
“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诗人虽然远离我们而去,但诗的语言正如星星的光辉,永远闪耀在天际。每当细雨迷蒙的时候,每当你彷徨迷茫的时候,请你一定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请你一定记得在那发黄的诗中,有一位美丽而忧伤的姑娘。
(投影,放音乐)
(学生在《雨巷》的图片中朗读全诗)
【板书】
雨巷
戴望舒
意象感受
雨巷幽深、寂静、
油纸伞复古、怀旧、神秘、迷蒙
篱墙哀怨、凄凉、衰败象征意义
丁香般的姑娘美丽、高洁、愁怨
我彷徨、迷惘、寂寞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掌握一些文言词、句的意思。
2.结合全文内容提炼出全文的中心,理解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并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3.自主判断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并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
4.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品味本文对仗工整、音律协和的语言。
5.通过“妙点”赏析,品味本文写景之“妙”和材料处理的精当。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1.分析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并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2.品味语言的音律协和之美。
3.通过“妙点”赏析,理解本文写景之“妙”和材料处理的精当。
本文是范仲淹的传世名篇。它是一篇文言形式的散文,先叙事后写景,由景入情,
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这是本文立意的深邃和人生境界的高远之处,理当成为重点。文章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大量使用骈句,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写景方法精妙奇绝。这是本文语言和写法别具一格之处,也列为重点。
本文被安排在苏教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五篇。从编排的角度和疏通意思的要
求看,这样安排既是对已学过的写景散文(如《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三峡》)的小结,又是对即将要学习的《醉翁亭记》的引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又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这是它脍炙人口的原因之一,因而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能突出本文的个性特点。
教学设想:
努力构架立体式的课堂。从对文本的解读上,着眼于全篇,按音读、译读、理读、
析读、有感情地朗读、诵读的顺序展开,从不同的层面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为深入分析文章的“妙点”作铺垫,并在读、析、写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收获,又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原则,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从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上,采用冰糖葫芦式,力求做到板块之间的连接自然。这样,力求做到既夯实基础,又突出重点、训练能力;既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又引导学生领略文章的美,并在学生自主活动、生与生合作、师生互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使课堂内容饱满,节奏和谐,充满生命的灵动。因为,一方面,9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文言知识和学习文言文的技巧,而且也有一定的朗读能力;另一方面,新课标写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他两岁丧父,家贫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致于遭谗言被贬官后,不仅自己心忧天下,还在他的传世名篇中劝勉好友藤子京也这样。他是?这篇文章是?
二、小组合作交流(5分钟)
在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导学案中的内容(见下面【】中),要求:
1.由组长负责,先校对、补充,再交流各自疑惑并整理出本组的疑难,写在黑板上。
2.点评本组小短文的亮点和需要改进之处,推荐本组的优秀短文准备集体展示。
【(一)音读。读课文,用智慧的眼光发现自己易读错、易写错的字音、字形,小组交流时补充。
字音:略
字形:〖百废具兴(俱)横无际涯(崖)朝晖夕阴(辉)忧谗畏讥(馋饥)静影沉璧(壁)宠辱偕忘(庞)〗
(二)译读。再读文章,结合注释,翻译句子,独立完成下面问题,交流时订正。
1.用红色笔在文中画出自己翻译时有困难的词句。
2.找出含有通假字的句子,指出通假字并解释。xkb1.com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叮嘱。)
3.解释下列加点字。
(1)一词多义:
极:南极潇湘此乐何极感极而悲
观: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岁赋其二更若役,复若赋
一:洞庭一湖一碧万顷长烟一空
国:去国怀乡死国可乎国恒亡
以:不以物喜属予作文以记之
(2)词性活用: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同义词:文中与“春和景明”中“景”的意思相同的词语是,它的意思是
(4)虚词:然则北通巫峡若夫霪雨霏霏则有心旷神怡
4.找出自认为该重点翻译的6条句子,写在下面并翻译。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②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④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⑥微斯人,吾谁与归?)
(三)理读。三读文章,按要求整理,积累词汇,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1.四字短语:
①写滕子京政绩的:(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写天气的:(朝晖夕阴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春和景明日星隐耀长烟一空)
③写洞庭湖地理位置的:(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④写湖水的:(浩浩汤汤浊浪排空波澜不惊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横无际涯一碧万顷)
⑤写动物的:(虎啸猿啼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⑥写植物的:(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⑦写心情的:(感极而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此乐何极)
2.句子:
①对偶句(不少于3句):
衔远山,吞长江。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日星隐耀,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②比喻句: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质疑的词句意思:
(四)析读。仔细阅读第三、四两段,仿照例句,从备选项中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一景写几句话。
示例:我看那洞庭胜景在多姿之水。水波浩淼无际,湖光山色织入。水湍急汹涌,有万马奔腾之势;碧绿澄清有娴静典雅之态;乍起涟漪之时,漾着金光,闪闪烁烁,似逗人嬉戏。
备选:水上之鸟/水中之鱼/水中之月/岸边植物/素淡月色/湖上蓝天/……
我看那洞庭胜景在:】
三、精讲点拨。(5分钟)
1.集体交流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中未能解决的词句意思。
2.各小组派代表朗读本组优秀短文,老师评分。
四、组内研读(6分钟)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式整齐的`句子或段落,按DCBA的顺序在组内朗读,在读中初步感受本文语言节奏和谐的音律美。
2.发挥集体的智慧,通过自评和他评,揣摩如何控制朗读时的语气、语速、语调才能达到有感情朗读的效果。
(§3:语气凝重、语速缓慢、语调低沉,§4:语气轻松、语速轻快、语调激昂)
3.再次按DCBA的顺序在组内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感受语言的音律美。
五、小组品读。(6分钟左右)
展示交流:前四个获得展示机会的小组展示自己的朗读,老师点评并判分。
六、课堂小结。(3分钟)
各人小结本课的收获和有待改进之处,写在导学案上,然后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七、巩固练习:组长负责抽查自学中错误率高的内容。(5分钟)
八、布置作业
1.复习导学案,组长负责抽查10个词语解释和5条句子翻译。(其它组负责检查的人在下节语文课前向老师汇报被检查组的完成情况)
2.完成第二课时的导学案。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昨天,我们感受了《岳阳楼记》的文采之美。不过,华美的词藻下还有哪些妙处铸就了它的非凡风骨、朗朗英气呢?带着这样的疑惑,我们一起探幽觅胜。
二、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合作交流,准备展示。
(一)由组长负责,按A-D,B-C的组合检查导学案中§1-3的背诵情况并纠错。(5分钟)
(二)按DCBA的顺序依次交流导学案中的内容(见下面【】中),做好订正、补充工作;然后由B同学准备上黑板展示。(7分钟)
【1.仔细阅读全文,先仿照示例依次概括§2-5的内容,再结合全文分析各段落在结构上的作用,然后提炼出文章的中心。
示例:§1: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叙述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原因。
〖§2: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概括描写了洞庭湖的全景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3: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描写了“阴冷”的画面。
§4: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描写了“晴明”的画面。
§5: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即中心)〗
各段在结构上的作用:§1:引出下文;§2:引出第三、四段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3-4:抒发迁客骚人或“悲”或“喜”之情,形成对比,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5:总结全文。
2.第三、四段写景,历来为人称道,有14个“妙点”值得同学们品味。你能列出其中的8个“妙点”吗?有谁能说出11个吗?
(①段落之间形成对比,突出文章中心;
②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形象生动的效果;
③先描写景,再抒情,借景抒情而又融情于景;
④多用四字短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气势;
⑤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⑥抓住特点写景,用词准确:如,用“霏霏”写雨的繁密,用“怒号”写阴冷之风的呼啸之声、猛烈之势,写日星用“隐”,写山岳用“潜”;
⑦语言精练,如“排空”的“排”就形象地写出了混浊的波浪借助怒吼的风势直向天宇冲去的奔腾之势,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⑧动静结合,“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是动;“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是静;动静结合,美不胜收。
⑨用声音渲染气氛,如“虎啸猿啼”陡增凄凉之感,“渔歌互答”亮出愉悦之情。
⑩人的活动与景物特点和谐交融:阴雨连绵,湖面模糊一片,只有细雨低泣,冷风长吟,此时商旅不行;晴明之际,月朗星稀,渔夫对歌,乐此不疲;只有景或只有人的活动,都显单调,惟有二者有机结合方显和谐统一,耐人寻味。
(11)选材独具慧眼,画面内外互相补充,立体而丰满。霏霏细雨,连绵一月,湖面除了阴风、浊浪难见它物,而作者偏偏邀来日星、山岳、商旅、虎猿和桅杆、船桨这些画面之外的景物和人组成了由上而下、由近而远的立体画面,怎能不令人于反复玩味之中品尝其妙?(12)第四段色彩雅而不艳,润而不媚,明而不炫。兰的天,绿的水,白的沙鸥,青的小草,皎洁的月亮,金色的波光,组合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啧啧称赞。
(13)从不同的感觉器官角度写景。如,第四段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写景,不同反响。(14)既写白天之景,也写暮色(夜色)之景,使画面之景处于运动之中,富有动态之美。)
3.文中说“前人之述备矣”,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你能写出至少2句“前人”描写洞庭湖风光的诗句吗?作者又如何另辟蹊径的?(从选材和详略安排上加以分析)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刘禹锡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杜甫
从来湖上胜人间;
作者另辟蹊径之选材:不侧重于写洞庭湖的胜景,转而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入手,自然引出多会于此的迁客骚人以及他们或悲或喜之情。接着把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和古仁人的进行对比突出中心。可谓慧眼独具,别出心裁。
作者另辟蹊径之详略安排:对于洞庭湖“前人之述备矣”的“大观”,作者只是概括描写。接着详写了洞庭湖阴冷、晴明的画面和迁客骚人或悲或喜之情,为下文议论蓄势,再通过探寻古仁人的荣辱观,将之与迁客骚人进行对比,自然突出文章中心。
4.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三、小组展示(8分钟)
由老师分工:简单的题目一组一条,难一些的题目两组甚至三组一条;其它组可以进行对已形成的答案进行补充、订正。
四、教师精讲。集体交流,老师点评判分。(8分钟)
五、课堂小结:(3分钟)
各人小结本课的收获和有待改进之处,写在导学案上,然后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五、巩固练习:(5分钟)
1.背诵第4-5段。
2.组长负责抽默文中的5条名言佳句。
六、布置作业。
1.组长负责检查导学案的订正、补充情况,抽查导学案中的部分错题。
2.依据下一课的文后探究练习进行预习。
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
立意高远
语言音律和谐
写景别具一格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
2、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培养翻译和朗读的能力。3、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4、背诵全文教学
教材分析:
重点:1.掌握重要加点字词,背诵课文
难点:1.学习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2.抓住本文骈散结合的写法。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合理停顿,抑扬顿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达到顺畅地背诵全文的目的。.
教学设想:
本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文。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文中除了大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和重要的句子需要翻译理解外,还要学习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因此学习中把重点放在文言知识的掌握上,难点放在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上。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封建时代许多有志的文人士大夫都把“穷则独善其身,大则兼济天下”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他们为官时积极从政,力主改革,为官一方,造福百姓;被贬时,则寄情山水,独善其身。苏轼、柳宗元、范仲淹都是其中的代表。特别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表现出了阔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成为天下人的楷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岳阳楼记》。
二、作家作品简介
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而范仲淹自己也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3.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鹊起。
三、合作探究
(一)研读第1段。教师范读课文,从情感上抓住学生。
1.对照书下注释,理解重要的词句。
词:越明年、谪、守、增、制、属、作文
句子: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思考与讨论
(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明确: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2)作者开篇用“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可见滕被谪以后心情不会太好,作者开篇直指,有何用意?
滕子京虽被贬岳州,却积极从政,政绩斐然。“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既是为了称赞好友不以个人沉浮为意,一心寄情与民的高尚情怀,也是为了勉励他像“古仁人”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也是为了自勉勉人。
(二)教读第2段。先指定学生朗读朗读,然后学生合作解决重要的词句。
1.要着重理解的词句。
词:夫、胜状、晖、备、然则、极、骚人、得无异乎
句子: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思考与讨论。
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
(l)找出本段概括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
明确(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重点句子的赏析
如:“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气势磅礴。“衔”、“吞”字连用,化静为动,使描写的景物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加强气势,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2)这一节的写景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作者从岳阳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宏大开阔的景致描写,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自然引出下文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作了铺垫。
大声朗读这两段,在熟练的基础上背诵
四、总结: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五、作业设计:熟悉全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掌握一些文言词、句的意思。
2.结合全文内容提炼出全文的中心,理解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并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3.自主判断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并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
4.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品味本文对仗工整、音律协和的语言。
5.通过“妙点”赏析,品味本文写景之“妙”和材料处理的精当。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1.分析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并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2.品味语言的音律协和之美。
3.通过“妙点”赏析,理解本文写景之“妙”和材料处理的精当。
本文是范仲淹的传世名篇。它是一篇文言形式的散文,先叙事后写景,由景入情,
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这是本文立意的深邃和人生境界的高远之处,理当成为重点。文章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大量使用骈句,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写景方法精妙奇绝。这是本文语言和写法别具一格之处,也列为重点。
本文被安排在苏教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五篇。从编排的角度和疏通意思的要
求看,这样安排既是对已学过的写景散文(如《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三峡》)的小结,又是对即将要学习的《醉翁亭记》的引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又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这是它脍炙人口的原因之一,因而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能突出本文的个性特点。
教学设想:
努力构架立体式的课堂。从对文本的解读上,着眼于全篇,按音读、译读、理读、
析读、有感情地朗读、诵读的顺序展开,从不同的层面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为深入分析文章的“妙点”作铺垫,并在读、析、写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收获,又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原则,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从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上,采用冰糖葫芦式,力求做到板块之间的连接自然。这样,力求做到既夯实基础,又突出重点、训练能力;既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又引导学生领略文章的美,并在学生自主活动、生与生合作、师生互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使课堂内容饱满,节奏和谐,充满生命的灵动。因为,一方面,9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文言知识和学习文言文的技巧,而且也有一定的朗读能力;另一方面,新课标写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他两岁丧父,家贫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致于遭谗言被贬官后,不仅自己心忧天下,还在他的传世名篇中劝勉好友藤子京也这样。他是?这篇文章是?
二、小组合作交流(5分钟)
在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导学案中的内容(见下面【】中),要求:
1.由组长负责,先校对、补充,再交流各自疑惑并整理出本组的疑难,写在黑板上。
2.点评本组小短文的亮点和需要改进之处,推荐本组的优秀短文准备集体展示。
【(一)音读。读课文,用智慧的眼光发现自己易读错、易写错的字音、字形,小组交流时补充。
字音:略
字形:〖百废具兴(俱)横无际涯(崖)朝晖夕阴(辉)忧谗畏讥(馋饥)静影沉璧(壁)宠辱偕忘(庞)〗
(二)译读。再读文章,结合注释,翻译句子,独立完成下面问题,交流时订正。
1.用红色笔在文中画出自己翻译时有困难的词句。
2.找出含有通假字的句子,指出通假字并解释。xkb1.com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叮嘱。)
3.解释下列加点字。
(1)一词多义:
极:南极潇湘此乐何极感极而悲
观: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岁赋其二更若役,复若赋
一:洞庭一湖一碧万顷长烟一空
国:去国怀乡死国可乎国恒亡
以:不以物喜属予作文以记之
(2)词性活用: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同义词:文中与“春和景明”中“景”的意思相同的词语是,它的意思是
(4)虚词:然则北通巫峡若夫霪雨霏霏则有心旷神怡
4.找出自认为该重点翻译的6条句子,写在下面并翻译。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②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④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⑥微斯人,吾谁与归?)
(三)理读。三读文章,按要求整理,积累词汇,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1.四字短语:
①写滕子京政绩的:(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写天气的:(朝晖夕阴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春和景明日星隐耀长烟一空)
③写洞庭湖地理位置的:(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④写湖水的:(浩浩汤汤浊浪排空波澜不惊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横无际涯一碧万顷)
⑤写动物的:(虎啸猿啼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⑥写植物的:(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⑦写心情的:(感极而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此乐何极)
2.句子:
①对偶句(不少于3句):
衔远山,吞长江。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日星隐耀,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②比喻句: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质疑的词句意思:
(四)析读。仔细阅读第三、四两段,仿照例句,从备选项中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一景写几句话。
示例:我看那洞庭胜景在多姿之水。水波浩淼无际,湖光山色织入。水湍急汹涌,有万马奔腾之势;碧绿澄清有娴静典雅之态;乍起涟漪之时,漾着金光,闪闪烁烁,似逗人嬉戏。
备选:水上之鸟/水中之鱼/水中之月/岸边植物/素淡月色/湖上蓝天/……
我看那洞庭胜景在:】
三、精讲点拨。(5分钟)
1.集体交流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中未能解决的词句意思。
2.各小组派代表朗读本组优秀短文,老师评分。
四、组内研读(6分钟)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式整齐的句子或段落,按DCBA的顺序在组内朗读,在读中初步感受本文语言节奏和谐的音律美。
2.发挥集体的智慧,通过自评和他评,揣摩如何控制朗读时的语气、语速、语调才能达到有感情朗读的效果。
(§3:语气凝重、语速缓慢、语调低沉,§4:语气轻松、语速轻快、语调激昂)
3.再次按DCBA的顺序在组内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感受语言的音律美。
五、小组品读。(6分钟左右)
展示交流:前四个获得展示机会的小组展示自己的朗读,老师点评并判分。
六、课堂小结。(3分钟)
各人小结本课的收获和有待改进之处,写在导学案上,然后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七、巩固练习:组长负责抽查自学中错误率高的内容。(5分钟)
八、布置作业
1.复习导学案,组长负责抽查10个词语解释和5条句子翻译。(其它组负责检查的人在下节语文课前向老师汇报被检查组的完成情况)
2.完成第二课时的导学案。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昨天,我们感受了《岳阳楼记》的文采之美。不过,华美的词藻下还有哪些妙处铸就了它的非凡风骨、朗朗英气呢?带着这样的疑惑,我们一起探幽觅胜。
二、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合作交流,准备展示。
(一)由组长负责,按A-D,B-C的组合检查导学案中§1-3的背诵情况并纠错。(5分钟)
(二)按DCBA的顺序依次交流导学案中的内容(见下面【】中),做好订正、补充工作;然后由B同学准备上黑板展示。(7分钟)
【1.仔细阅读全文,先仿照示例依次概括§2-5的内容,再结合全文分析各段落在结构上的作用,然后提炼出文章的中心。
示例:§1: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叙述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原因。
〖§2: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概括描写了洞庭湖的全景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3: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描写了“阴冷”的画面。
§4: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描写了“晴明”的画面。
§5: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即中心)〗
各段在结构上的作用:§1:引出下文;§2:引出第三、四段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3-4:抒发迁客骚人或“悲”或“喜”之情,形成对比,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5:总结全文。
2.第三、四段写景,历来为人称道,有14个“妙点”值得同学们品味。你能列出其中的8个“妙点”吗?有谁能说出11个吗?
(①段落之间形成对比,突出文章中心;
②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形象生动的效果;
③先描写景,再抒情,借景抒情而又融情于景;
④多用四字短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气势;
⑤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⑥抓住特点写景,用词准确:如,用“霏霏”写雨的繁密,用“怒号”写阴冷之风的呼啸之声、猛烈之势,写日星用“隐”,写山岳用“潜”;
⑦语言精练,如“排空”的“排”就形象地写出了混浊的波浪借助怒吼的风势直向天宇冲去的奔腾之势,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⑧动静结合,“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是动;“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是静;动静结合,美不胜收。
⑨用声音渲染气氛,如“虎啸猿啼”陡增凄凉之感,“渔歌互答”亮出愉悦之情。
⑩人的活动与景物特点和谐交融:阴雨连绵,湖面模糊一片,只有细雨低泣,冷风长吟,此时商旅不行;晴明之际,月朗星稀,渔夫对歌,乐此不疲;只有景或只有人的活动,都显单调,惟有二者有机结合方显和谐统一,耐人寻味。
(11)选材独具慧眼,画面内外互相补充,立体而丰满。霏霏细雨,连绵一月,湖面除了阴风、浊浪难见它物,而作者偏偏邀来日星、山岳、商旅、虎猿和桅杆、船桨这些画面之外的景物和人组成了由上而下、由近而远的立体画面,怎能不令人于反复玩味之中品尝其妙?(12)第四段色彩雅而不艳,润而不媚,明而不炫。兰的天,绿的水,白的沙鸥,青的小草,皎洁的月亮,金色的波光,组合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啧啧称赞。
(13)从不同的感觉器官角度写景。如,第四段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写景,不同反响。(14)既写白天之景,也写暮色(夜色)之景,使画面之景处于运动之中,富有动态之美。)
3.文中说“前人之述备矣”,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你能写出至少2句“前人”描写洞庭湖风光的诗句吗?作者又如何另辟蹊径的?(从选材和详略安排上加以分析)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刘禹锡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杜甫
从来湖上胜人间;
作者另辟蹊径之选材:不侧重于写洞庭湖的胜景,转而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入手,自然引出多会于此的迁客骚人以及他们或悲或喜之情。接着把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和古仁人的进行对比突出中心。可谓慧眼独具,别出心裁。
作者另辟蹊径之详略安排:对于洞庭湖“前人之述备矣”的“大观”,作者只是概括描写。接着详写了洞庭湖阴冷、晴明的画面和迁客骚人或悲或喜之情,为下文议论蓄势,再通过探寻古仁人的荣辱观,将之与迁客骚人进行对比,自然突出文章中心。
4.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三、小组展示(8分钟)
由老师分工:简单的题目一组一条,难一些的题目两组甚至三组一条;其它组可以进行对已形成的答案进行补充、订正。
四、教师精讲。集体交流,老师点评判分。(8分钟)
五、课堂小结:(3分钟)
各人小结本课的收获和有待改进之处,写在导学案上,然后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五、巩固练习:(5分钟)
1.背诵第4-5段。
2.组长负责抽默文中的5条名言佳句。
六、布置作业。
1.组长负责检查导学案的订正、补充情况,抽查导学案中的部分错题。
2.依据下一课的文后探究练习进行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