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励志作文 > 小学生励志作文教学设计 正文

小学生励志作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5-01-16 10:08:32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回忆成长中的烦恼,具体写出一件令自己烦恼的事。

  2、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4、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不觉间,我们已由孩童渐渐长成青少年,童年的幼稚已逐渐退去,所谓的成熟离我们又太遥远。于是,在花季和雨季中,我们心中的烦恼也就随之而来。今天,我们就上一节作文课——《成长的烦恼》。

  二、讨论畅谈

  1、明确要求:小组合作,各自畅谈内心的烦恼。

  2、交流自己的烦恼,引起同学的共鸣。

  3、小组代表上台来讲述自己的烦恼。

  4、教室小结。

  三、学会表达

  你能用一定的形式,把你心中的烦恼形象化吗?

  举例示范:

  (1)我的烦恼是鞋子中的一个沙粒,它虽然很小,却是我前行中的一大障碍。

  (2)我的烦恼就像夏天的骄阳,炽热下,我只好走在他人的阴影里。

  学生模仿练习,指名表达。

  四、引导化解

  烦恼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接踵而至,让我们小小的心田承载不了这样的困惑,可是你知道吗,世界上许多的名人名家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也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日子。爱迪生、毛成长的故事,你们都听说过吗?

  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成长中的烦恼讲给同学听,并模仿名言警句的格式写出你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比如:烦恼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它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彩。

  五、激情写作

  学生各自回忆,提笔写作,表达真情实感。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2

  一、布置观察,积累素材

  学完《童年的发现》后,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用心去回忆自己脑海中积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

  二、激发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如,可以这样说: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牛顿因为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发现了壶盖跳动的原因而发明了蒸汽机有多少发现,就给人带来多少惊喜。可见,发现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本领,谁掌握了这个本领,谁就有可能成为有本事的人!正值童年的你们,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有趣的发现,想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吗?

  2、让学生自由说一说都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到日常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妈妈爱美了,爸爸勤快了;发现马路边的路灯按时亮起来,公园里的动物多起来了;发现种子怎样发芽,向日葵如何转动了;发现电视里的环保广告多了,发现人们都在学英语了;发现战争太可怕了,美国太霸道了。还可能说到学习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语文书变了,课文比以前有趣了;发现老师讲课方式变了,学校活动多了;发现应用题有五种解法,记生字也有窍门;发现新老师像朋友一样,同桌也不讨厌了。教师根据学生说的,适当总结评价:你们几位说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发现,你说的是学习中的发现,真是有心人!通过这样来肯定学生的发现,开启学生的思路。

  3、引导学生读习作提示,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发现清楚地告诉别人。要求把发现了什么以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题目可以用我发现,也可以自拟。

  三、自主习作,因材施教

  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选择典型的习作(如,过程写不清楚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相机评价,具体指导。

  四、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选典型习作三至五篇,读一个评一个,师生共同评议。从是否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了、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评议。结合评议,引导学生对所评习作口头修改或补充。然后,各自修改习作,进行誊抄。修改时先自己修改,再请小伙伴帮助修改。

  五、佳作欣赏,激励评价

  此环节安排在批阅习作之后。首先,选出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各具特色的习作,请小作者读给大家欣赏,师生简要地进行品析;然后请这次习作有较大进步的学生读他们的作品,教师点评鼓励。最后,教师总结,不仅表扬学生作文的成绩,更要表扬学生的发现和创造。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让学生对常见的小蚂蚁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带着“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的观察任务,在自主的观察中,不断改进观察方法,获得对小蚂蚁的直接认识,实现学习表达的多元化,自主化。

  设计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尝试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观察过程,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内容。

  4、培养学生关注、亲近自然的感情。

  教学工具:

  放有蚂蚁的杯子、白纸、放大镜、昆虫观察盒、小木块、小塑料泡沫、纸条、画笔、水槽、烧杯、小红纸等。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捕捉几只蚂蚁。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画蚁

  1、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捕捉几只小蚂蚁,你们捉到了吗?

  2、你们是怎么捕捉的?

  (用饼干引诱;用糖果引诱。)

  3、看来同学们捕捉的方法真多,现在老师请你用笔画一只蚂蚁,你行吗?

  4、请画得最快三位同学把画贴到黑板上展示。

  (学生画蚂蚁,然后到黑板上贴蚂蚁图。)

  二、观蚁

  1、我们捕捉的蚂蚁是不是与他们画的一样?那么我们来看看捕捉来的小蚂蚁。

  (设计说明:教师的这一问,旨在引起学生的注意:我们捉的小蚂蚁到底是怎么样的?促使学生从内心出发迫不及待想去观察的欲望。)

  (学生观察蚂蚁)

  2、哪位同学代表小组来说说?

  (学生发言,但会有分歧:

  小蚂蚁有八只脚;小蚂蚁有六只脚。

  小蚂蚁分成头和身子两部分;小蚂蚁分成头、身子、尾巴三部分。)

  3、看来,小组间是同学出现了分歧,是不是观察中遇到了困难?

  (蚂蚁小,看不清楚;蚂蚁总是爬来爬去的,很难看清楚。)

  4、怎么办呢?各小组可以讨论一下,想出方法进行观察,想出一种就在纸上打一个五角星,看哪个组的五角星多。

  (设计说明:问题不是老师给的,而是学生在观察中生成的,新的问题促使学生探究。)

  (学生思考、讨论)

  5、你们组得了几个五角星?(学生回答)

  6、有没有比他们多的?(学生回答)

  7、比他们还要多的组有吗?没有。那就请你们小组来介绍一下最好的三种方法,其他的组听仔细,有没有说到你们的方法,如果没有,一会儿你来介绍。

  (拿食物来引诱它,不让它乱跑;

  有毛笔上的毛夹住蚂蚁,然后用放大镜来观察;

  用胶水站住蚂蚁来观察;

  把蚂蚁放在水中的泡沫塑料块上观察……)

  (设计说明: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启学习的思维。事实上,学生虽小,但其创造力和想象力极其丰富,往往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

  8、大家的方法真多。老师这里有这样的观察仪器(出示)它叫昆虫观察盒,把小蚂蚁放在里面,便直接可以观察了。我们每个小组选用一种观察方法,需要的器具请各小组长选择领取,看看蚂蚁到底是怎样的?它有多少节?多少脚?脚长在哪里?头又是怎样的?观察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学生观察,老师巡回参与活动)

  三、说蚁

  (一)按顺序说说蚂蚁的身体

  1、谁能代表自己小组说说小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说话前先考虑一下说的顺序。

  2、你打算用哪一句话作开头呢?例:好奇怪的蚂蚁。

  (头——米粒般的;有触角嘴——尖尖的眼睛——小小的身体——分三节;三对足脚———细长,比身子长颜色——褐色)

  (二)拓宽思路

  1、刚才我们初步观察了蚂蚁的身体,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蚂蚁在干什么?

  (爬来爬去很着急的样子)

  2、小蚂蚁在想什么?

  (想家想同伴想妈妈。)

  3、那怎么办?

  (送小蚂蚁回家)

  4、小蚂蚁的家在哪里?

  (在大树下;小蚂蚁经常在墙角边的缝隙中爬进爬出;花坛里也有小蚂蚁。)

  5、那我们一起送蚂蚁回家吧。

  (三)综合(说说观察蚂蚁的过程。)

  1、刚才我们对捕捉来的小蚂蚁进行了仔细的观察,有了许多新的发现,最后我们还把小蚂蚁送回了家。现在我们把整个观察过程连起来说说看。

  (学生自由练说)

  2、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有困难的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师生评议。

  四、写蚁

  1、来,我们给习作拟个响亮的题目。

  (小蚂蚁观察记奇怪的小蚂蚁我送小蚂蚁回家。)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特色提示:

  本设计采用了“捕、画、观、说、写”五步法进行观察作文的教学,旨在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

  1、创设轻松的氛围,丰富的材料——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整个探究性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基本的组织形式贯穿始终。学生的自主学习一直与合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探究小蚂蚁的方法中,学生围绕初次观察中生成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位单位充分地、自主地展开讨论和交流。

  2、任务驱动,问题激励,教师指导——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在画蚁后,教师指出;我们捕捉来的小蚂蚁是不是和画上的蚂蚁有同样多的节,同样多的脚?这促使学生迫不及待想去观察小蚂蚁,教师顺应学生的愿望作第一次对蚂蚁的观察,但显然要看清如此小的而且在不停地爬动的蚂蚁是非常困难的。观察中生成了新的问题,在任务的'驱动下,促使学生找到问题的所在,然后各组在教师提供自助餐式观察材料中选择器材,进行第二次的观察尝试,学生在不断改进的观察方法中也完成了对小蚂蚁身体特点的观察。

  3、注重观察,重视发现,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用我手写我口”。学生捕捉到的蚂蚁虽然大同小异,但也会有品种的不同,大小的不同等产生差异。因自己的观察而有所发现,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按顺序说,不仅仅是一般的告诉,它蕴含着自己丰富的情感,抒发出对蚂蚁的认识和思考。表达的多元化,自主化为完成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进行童话情境作文,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2、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二、教学重点:

  观察童话情境,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话能力。

  三、教学难点:

  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一段童话。

  四、课前准备:

  头饰、幻灯片、投影机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童话

  2、同学们,你们听过童话故事吗?那么你们上课时学过童话故事吗?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

  (二)进行语言训练

  我喜欢童话故事

  1、在“喜欢”的前面加一个词,说出我怎样喜欢童话故事。换上(多么、非常、很、太、十分等词)

  2、问:你为什么喜欢童话故事呢?

  (引导学生讲完整话)

  例如:因为童话故事很好看。(很生动、很好笑、很有趣、很有教育意义……)

  3、谁来讲讲你认识的小动物?(让学生多讲)

  导语:这些小动物太可爱了。我们在童话里把这些动物或物体写成像“人”一样说话,像人一样问问题,像人一样做事(板书:“人“说、想、做。)就可以了。

  4、举例:

  5、看图说动物:(出示:小蜜蜂、小蚂蚁、小狗、小猫、小猴、小白兔……)抓特征指导讲。

  小结:现在我们就用这两只小动物来编一个童话故事好吗?(板书:动物)

  (三)看表演骗童话故事。(学生一边看,一边口述)

  1、自由编故事。

  2、请个别同学讲故事。

  3、出示课题:小×和小×

  (四)自骗童话故事。

  1、根据自己喜欢的两种浊动物编一个童话故事。(可以是学习上、劳动上、生活上的)

  2、请个别同学上台讲童话故事。

  3、总结。

  (五)作业。

  1、回去把自己编的童话故事讲给家人听。

  2、班搞童话故事展览。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能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自由表达,《记一次活动》作文教案。

  2、将活动的经过说一说再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二)情感目标:提高观察和习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训练点:

  (一)重点:初步学会仔细观察、自由表达。

  (二)难点:将观察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恰当的表达。

  (三)训练点:能将活动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连句成段。

  三、教前准备:

  (一)两种水果

  (二)四个学生排练(学会说提示语,并加上适当的动作。)

  (三)投影片一张。

  四、教学时间:

  40分钟。

  五、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激发兴趣。

  你们看现在讲台上多了一只箱子。它里面装着什么呢?老师要大家猜一猜。如果谁猜对了,就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你们。

  (二)组织活动,指导表达。

  1、根据提示第一次猜测。

  (1)提出观察要求:提示的同学分别怎么说,说了什么?

  (2)老师请四位同学上台,用简洁的语言为同学作提示。

  (3)学生猜测。

  (4)教师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合适的语言说话。

  引:提示的同学怎么说,说了什么?回答的同学又怎么样?大家的表现怎么样?

  2、提示第二次猜测。

  (1)明确观察要求:提示的同学怎么说,怎么做?回答的同学及其他同学又怎么表现?

  (2)四位同学再次提示。

  (3)学生猜测。

  (4)回忆过程,指导表达。

  (三)指导习作。

  1、明确习作要求:

  (1)可以写其中的一次猜测,也可以两次猜测都写。

  (2)至少把其中的一次猜测过程写具体,语句通顺。

  2、提示开头句,学生习作。

  3、教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反馈。

  (五)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