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励志故事 > 莫言故事励志故事 正文

莫言故事励志故事

时间:2025-01-11 08:50:57

莫言的励志故事

  莫言只是小学毕业,没有上到初中,可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的作文曾被拿到了中学生的课堂里宣读,作为一种学习的范文。

  莫言的作文很棒,记得第一次引起老师注意的作文,写的是一场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学校篮球比赛。每逢“五一”,小学里就举行体育盛会,有乒乓球、标枪、跳高、赛跑。写作文的时候,同学大部分都是走马观花,流水账一样把各种运动项目都写一遍。他另辟蹊径,别的比赛一笔带过,把绝大部分笔墨专门写篮球比赛,写怎样抢球,怎样运球,怎样投篮,受到了老师赞扬,当作范文全班宣读。

  莫言受了表扬,一下子兴趣就上来了,天天盼着上语文课,因为那是他出风头的时候。后来,他经常在作文中虚构故事,而他的'小学作文还被拿到中学里宣读,给中学生当范文。他回忆说,自己文学的开窍比别人多了一份觉悟,那就是对“虚构”的重视。

  小时候推10圈磨才准看1页书

  莫言嗜好读书,小时候冒着家长惩罚的风险读书,甚至出力推磨换书看,推10圈磨才能获准看1页书。在访谈时,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倩问:“您不能推1圈磨就看1页书吗?”莫言大声说:“我愿意人家不愿意啊!”

  莫言仍然记得读《青春之歌》的那一天,朋友只准他借书一天,不管看不看完,第二天必须还书。怎么办,他跑到一个草垛上躲了起来,放羊这个“本职”工作被放到了一边,羊儿饿的咩咩叫,他读得忘乎一切,气得母亲要打他。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莫言读遍了周边10多个村庄的书籍。一天之内读完了的《青春之歌》,他至今记忆清晰,还记得书中的一些段落。回想以前,已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先生感慨:“那些回忆都变成了我宝贵的资源。”

  你们用眼睛看书时我在用耳朵阅读

  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授奖词的关键词之一,就是莫言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其实,这种熏陶从莫言的幼年就开始了。拿他的话说是:恐怖故事听多了,经常感到恐惧,吓得割草都割不着。可是,越恐怖越想听,越想听越恐怖。

  漫长冬天,无以为乐,他就在村子里、炕头上听恐怖故事,听多了自己都乱寻思。恐怖故事方面,比如,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人在桥头走路,听到背后有人嘿嘿笑,可是回头又没有人。自己乱寻思方面,比如,一天晚上,莫言在自己的大门口,仿佛看到远处田野里有一个橘黄色的球,被两只狐狸抛来抛去。

  当然,还有很多土匪豪杰的故事。这些民间故事、传说,最后都成了莫言创作的素材。一位幼时伙伴说:“咱小时候听到的那点儿事儿,都上你的书里去了!”在与同行交流时,莫言曾骄傲地说:“你们在用眼睛看书时,我是在用耳朵阅读!”

  我看到野草燃起来,心里就高兴

  在接受专访的时候,莫言透露了自己的一个爱好:喜欢到田野里,河滩上,把枯草烧成灰,一来让它们变成灰肥,二来也满足一下自己“想做点儿坏事的冲动”。莫言说:“在田野里烧草,既很快乐,又不犯法!”

  这种独特的快乐,其来有自,绝非偶然。莫言从饥荒年代走来,“记忆最深的就是饿”,没粮食的时候,村民都挖野菜吃,有人因此得病、死亡。不仅粮食匮乏,连烧火的野草都是一个大问题,都弄不到。所以,今天的莫言回到乡村,看到田野里的秸秆,河滩上的野草,都枯萎在那,没人收捡,自己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感慨:“哎呀,这些东西怎么都堆在哪里没人要?”

  所以,当莫言走近这些昔日的柴草,他就喜欢点火。他说:“我看到野草燃起来,心里就高兴。”

莫言的励志人物故事

  2012年12月6日,莫言抵达斯德哥尔摩。一个在瑞典的好友手里拿着女汉学家陈安娜翻译的《生死疲劳》,请莫言签名。莫言犹豫了半天,很抱歉地说:“我还是不签了吧。”朋友不依也不解。莫言推辞不过,就把名字签在了扉页的一个角落里,并示意把大部分的空白处留给陈安娜签名。翌日,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为莫言举行见面会。演讲时,莫言说道:“我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跟各个国家的、各种语言翻译的创造性工作是分不开的。有时候,翻译比原创还要艰苦。我写《生死疲劳》这本书,初稿只用了43天,但是陈安娜,整整翻译了6年。”

  作为中国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在巨大的.荣誉面前,莫言没有得意忘形,而是清醒地知道,成功的背后有他人的付出。所以,他懂得腾出一个位置,懂得给予一份尊重。

  无独有偶。约翰尼·默瑟也在这方面为我们立了一道标杆。

  约翰尼·默瑟是英国广为人知的作曲家。一曲《我愿在你身旁》以朴实的歌词,优美的旋律,迷倒了无数的听众,至今备受欢迎。而细心的歌迷留意到,在唱片上,《我愿在你身旁》的标签还有另一个人的名字——萨迪·维姆斯蒂。

  原来,约翰尼·默瑟曾收到一封在俄亥俄州以卖化妆品为生的孀居老人的来信。她在信中希望约翰尼·默瑟能为自己写一首歌,歌名叫《当你心碎时,我愿在你身旁拾捡那些碎片》。约翰尼·默瑟也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歌名,只是作词、谱曲不是常人想象中的那般轻松,也就没有立即行动。后来,约翰尼·默瑟创作歌曲时,根据老人的建议,给歌曲起名为《我愿在你身旁》。这个老人就是萨迪·维姆斯蒂。

  莫言与约翰尼·默瑟,虽然是不同国度、不同领域的大师,但在做人处世上却有着惊人的一致——注重细节,轻己重人。也许,这才是大师的风范。

  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能够对翻译其作品的翻译家保持永远的尊重与敬意,体现出了他做人的真我本色。一位享誉世界的作曲家,能够在唱片中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妇女留一个位置,彰显出他处世的高尚品德。莫言和约翰尼·默瑟,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惑,心中永远装着他人,处处显示出大家的风范。

  1.慷慨,尤其是还有谦虚,就会使人赢得好感。

  ——德国作家歌德

  2.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法国作家雨果

莫言的幽默励志人物故事

  1997年,莫言从部队转业到了检察日报社影视部工作,人生角色里又添上了记者这一行。五年后,有人曾问起他这份职业时,莫言直言不讳地说:“我在影视部的工作多半是搞搞影视专题片的策划,要不就是跑东跑西,很少坐班。实在算不上是个合格的记者,在报社待了好几年,到现在还不知道。报纸究竟是怎么出来的呢。记者证我倒是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去逛公园时,只要掏出它总能免票,坐火车也能享受到特别的照顾,好像比莫言这个名字管用多了。”

  自称是“乌鸦”

  在一次访谈快结束时,主持人对莫言说:“您的小说其实走的是比较狂野的路线,肯定不是精致的路线,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莫言习惯性地半边的嘴角向下一搭,说:“我们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当这个世界所有的鸟都变成风凰的'时候,是多么的单调,所以我们要有凤凰、要有乌鸦、要有麻雀、要有孔雀那才好看,当然我是乌鸦。”

  自嘲“熊样”

  有一次,一个记者问莫言:“您认为您对人类精神的贡献在什么地方?”莫言轻描淡写地说道:“我时人类精神毫无贡献,我的贡献就是打破了作家的神秘感。大家看看,我这么一个熊样的人,竟然被说成‘中国著名作家’,对作家的神秘感和崇敬感,是不是顿时就会烟消云散呢?”

名人莫言的故事

  这家伙从出生起,就吃不饱,赶上大多数中国人饿得半死的年代。每逢开饭,他匆匆把自己那份吃完,就盯着别人的碗号啕大哭,一边哭,一边公然地抢夺堂姐碗中的那份食物,抢得双泪长流。那是1960年的春天,能吃的东西似乎都吃光了。草根、树皮、房檐上的草。有这家伙从出生起,就吃不饱,赶上大多数中国人饿得半死的`年代。每逢开饭,他匆匆把自己那份吃完,就盯着别人的碗号啕大哭,一边哭,一边公然地抢夺堂姐碗中的那份食物,抢得双泪长流。

  那是1960年的春天,能吃的东西似乎都吃光了。草根、树皮、房檐上的草。有一次学校拖来了一车好煤,他拿起一块就放在嘴里嚼,同学们也跟着一起嚼,都说越嚼越香。一上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他们就在下边嚼煤,咯咯嘣嘣一片响,全都一嘴乌黑。

  1976年,他当了兵,从此和饥饿道了别。从新兵连分到新单位时,精粉的小馒头,他一次就吃了8个,肚子里还有空,但不好意思再吃了。炊事员对食堂管理员说:“坏了,来了大肚汉了。”

  后来,日子好过了,一上宴席,他却仍是迫不及待地,生怕捞不到似地吃。好多朋友攻击他,说他吃起饭来奋不顾身,埋头苦干,好像狼一样。

  他一次一次牢牢记着,少吃,慢吃,吃时嘴巴不响,眼光不恶,夹菜时只夹一根菜或一根豆芽,像小鸟一样。他也想痛改前非,但一见到好吃的,立刻便恢复原样。每当他从电视上看到鳄鱼一边吞食一边流泪的可恶样子,马上就联想到自己。

  当然,仅仅有饥饿的体验,并不一定就能成为作家,他能成为一个作家,是因为有个“右派”大学生说他认识一个作家,写了一本书,得了成千上万的稿费。听说作家每天吃三顿饺子,而且还是肥肉馅儿的,咬一口,那些肥油就地往外冒。

  他不相信天下竟有富贵到每天都可以吃三顿饺子的人,但大学生用蔑视的口吻对他说:人家是作家!懂不懂?作家!

  从此,他就知道了,只要当了作家,就可以每天吃三次饺子,而且是肥肉馅儿。那时,他就下定了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当一个作家。

  他,就是著名作家莫言。